襄阳市(全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襄阳商业地产情况

导语:古城襄阳,贯通南北、承启东西,自古即为交通要辏,有七省通衢的美誉。
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是历史上的军事与商业重镇。
如今古城蝶变,在建设成为辐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定位的带动下,近几年经济得到快速增长,现代服务业也实现跨越式发展,城市形象、城市品位得到全面改善与提升,它正时刻焕发出现代都市的魅力,迸发出城市朝阳的气息,这一切沉甸甸的“果实”与商业发展密不可分。
其中的现代物流、金融、信息、商务、科技、服务、现代、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等都以商业地产发展为依托,襄阳现已发展成为集购物、餐饮、商务、休闲、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且具有很强辐射力的城市商业中心区。
商业项目早已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万达广场、华洋堂、鼓楼商场、民发商业广场,现已发展成为主打的休闲、娱乐、购物的好去处;而今,在城市蝶变下拔地而起的商业项目更是“花开遍地”,绿地中央广场、香港新世界百货、中豪国际商贸城等等众多商业明珠熠熠闪光。
网络早已普及,网购早也不是“小资”的独享,电子商务早已如一匹黑马横空出世,“驰骋商界”,在商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电子商务“给予”无形的冲击与震动,就在前不久的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再次创造出天文数字,短短一天时间天猫创下350亿元的巨额销售额,6分钟10亿,远超过去年“双十一” 191亿元的总销售额。
我们在感叹中国人的超强消费力的同时不禁为商业地产的未来捏紧了一把汗。
马云放言“希望通过网购的发展,削弱传统商业的力量”,任志强狂语“300亿也就是几块地钱”,传统商业地产与电子商务该有着怎样一场生存大讨论呢?商业地产该如何重新规划定位来突破电子商务的重围、健康发展呢?且看商业地产与电子商务的“龙争虎斗”。
一、襄阳商业发展历程襄阳是湖北省建设“一主两副”的中心城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贯通南北、承启东西,七省通衢的美誉,是历史上的军事与商业重镇。
历史传承,繁荣继续,襄阳已成为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政府涉企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政府涉企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襄阳市人民政府(原襄樊市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2.16•【字号】襄政办函〔2020〕79号•【施行日期】2020.1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政府涉企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襄政办函〔2020〕7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大力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最大限度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着力解决涉企数据重复填报、多头填报等问题,根据《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襄阳市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按照“能减则减,能共享则共享,能统一就统一”原则,对涉企报表报送工作建立规范统一的填报工作机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规范涉企数据填报涉企数据填报工作实行备案制,要求企业报送数据前须到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办理备案手续,具体要求如下:(一)由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组织相关部门对各部门需要市场主体报送的各类报表、数据进行集中清理,能减则减。
(二)各部门履职尽责需掌握的企业数据,由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制定《涉企数据共享清单》,凡清单内的数据,市场主体向归口部门一次填报以后,由市大数据中心统一向各部门共享。
(三)各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上级要求开展的数据填报事项,除应急突发事件外,必须提前到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办理备案手续,经备案同意后实施。
二、建立信息化填报流程涉企数据填报工作使用全市统一的信息平台,各部门明确企业需填报数据规则,由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通过信息平台统一发布,企业依规填报,具体要求如下:(一)各部门根据上级要求或实际工作需要,对确需企业填报的涉企数据报表,按要求填写《涉企数据需求备案表》报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由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组织开发上线。
襄阳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综合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襄阳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综合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序言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综合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综合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
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综合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综合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第一节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综合情况现状 (1)第二节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一、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现状统计 (3)三、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比重统计 (3)四、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襄阳市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一、襄阳市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襄阳市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占全国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比重统计分析.7四、襄阳市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襄阳市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襄阳市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同全国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襄阳市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11)一、襄阳市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襄阳市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占全国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襄阳市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襄阳市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襄阳市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同全国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襄阳市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15)一、襄阳市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 (15)二、全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 (15)三、襄阳市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占全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比重统计 (15)四、襄阳市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襄阳市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襄阳市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同全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图表目录表1: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综合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襄阳市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襄阳市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占全国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襄阳市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襄阳市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襄阳市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同全国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襄阳市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襄阳市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占全国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襄阳市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襄阳市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襄阳市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同全国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襄阳市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襄阳市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占全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比重统计表 (15)表29:襄阳市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襄阳市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6 表31:全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7 表33:襄阳市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同全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第一节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综合情况现状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综合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综合情况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襄阳市(全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襄阳市(全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前言襄阳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数据专题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出生人口数量,死亡人口数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襄阳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襄阳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专题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相关科研机构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客观反映当前襄阳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襄阳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数据专题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目录第一节襄阳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现状 (1)第二节襄阳市出生人口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一、襄阳市出生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出生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三、襄阳市出生人口数量占全国出生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四、襄阳市出生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襄阳市出生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出生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出生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襄阳市出生人口数量同全国出生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襄阳市死亡人口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一、襄阳市死亡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死亡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襄阳市死亡人口数量占全国死亡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襄阳市死亡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襄阳市死亡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死亡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死亡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襄阳市死亡人口数量同全国死亡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襄阳市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表2:襄阳市出生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出生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襄阳市出生人口数量占全国出生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襄阳市出生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襄阳市出生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出生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出生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襄阳市出生人口数量同全国出生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襄阳市死亡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死亡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襄阳市死亡人口数量占全国死亡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襄阳市死亡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襄阳市死亡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死亡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死亡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襄阳市死亡人口数量同全国死亡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襄阳市死亡人口数量同全国死亡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襄阳2023经济报告

襄阳2023经济报告概述本文档是对襄阳市2023年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报告。
襄阳市作为湖北省的重要城市,经济发展快速且潜力巨大。
本报告将从襄阳市的GDP增长、产业结构、就业状况、投资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襄阳市未来经济发展的建议。
1. GDP增长过去一年中,襄阳市的GDP持续增长,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活力。
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襄阳市的GDP总量为xxx亿元,比上年增长x%。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襄阳市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
2. 产业结构襄阳市的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向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转型的趋势变得更加明显。
2019年和2020年,襄阳市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是2023年,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显著增加,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仍然是襄阳市的支柱产业。
襄阳市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此举有助于提升襄阳市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同时,襄阳市也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金融、物流和信息技术等高附加值的服务业。
这些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市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也为襄阳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就业状况襄阳市的就业状况逐渐改善。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襄阳市的就业人口占比为xx%,较上年有所增加。
其中,服务业是襄阳市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餐饮、零售和旅游等领域找到了就业机会。
襄阳市也注重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通过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计划,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些努力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产业适应能力,促进襄阳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投资环境襄阳市的投资环境逐渐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政府将改善营商环境作为优先任务,简化审批手续、降低投资门槛,并提供多种扶持政策,吸引了一批优质企业的入驻和项目的投资。
此外,襄阳市还注重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和通讯设施的建设。
湖北襄樊市概况导游词(2篇)

湖北襄樊市概况导游词襄樊市位于鄂西北,踞汉水中游。
全市辖襄阳、枣阳、宜城、南漳、谷城、保康____个县和代管老河口县级市。
地理位置东经110°45'-113°43',北纬31°14'-32°37',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
东邻随州市,南界钟祥市、荆门市、远安县、宜昌县、兴山县,西连神龙架林区、房县、丹江口市,北接河南省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边境界线长____公里。
襄樊市辖襄阳、南漳、谷城、保康4县,枣阳、宜城2市,襄城、樊城两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汽车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鱼梁洲旅游开发区,代管老河口市。
辖____个镇、____个乡、____个街道办事处,乡(镇)级农(林)场____个。
总面积____平方公里,占湖北省版图面积的____%;襄樊市城区____平方公里。
____年末,全市总人口____万人。
襄樊市为中国历来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据考古发现,远在____万年前,人类已在此繁衍生息。
襄樊系襄阳、樊城两城合称,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襄阳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
樊城始于西周,襄阳筑城于汉初。
自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____年)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
襄樊市始建于____年____月,____年____月升为省辖市,____年____月与襄阳地区合并,实行市带县体制。
____年____月被评为全国“明星”城市,____年经____批准为甲类对外开放城市,____年____月____日被____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____年____月经国家建设部公布为全国大型城市。
襄樊市旅游产品日趋丰富多样,经过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疗保健、宗教朝拜、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以及"一市二点三县四区五线"的旅游发展格局。
2024年襄樊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襄樊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襄樊市的房地产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通过对该市区域内的房地产发展情况、市场需求、供应状况、价格变动等方面的调查,以期为投资者、开发商和政府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建议。
2. 调研对象和方法2.1 调研对象本次调研主要针对襄樊市区域内的房地产市场,包括住宅、商业地产和办公楼等类型的房地产项目。
2.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以下方法和途径:1.阅读相关文献和报告,了解襄樊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和记录各个区域内的房地产开发情况,包括项目规模、建筑风格、销售情况等。
3.进行市场调查和访谈,了解襄樊市民对房地产的需求和购房意向。
4.收集和分析市场数据,包括房屋价格指数、供求关系、交易成交情况等。
3. 襄樊房地产市场概况3.1 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根据数据统计,襄樊市房地产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呈现稳定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投资热情的提升,襄樊市的房地产市场持续扩大。
3.2 房地产项目类型和分布情况襄樊市房地产项目主要分为住宅、商业地产和办公楼三大类。
住宅项目是市场主力,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商业地产和办公楼项目则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和发达商业区。
3.3 供需关系及价格变动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襄樊市的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总体平衡。
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住宅和商业物业。
由于供应相对充足,房屋价格保持稳定。
4. 襄樊房地产市场的挑战和机遇4.1 挑战1.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扩大,各大开发商纷纷进入襄樊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激烈,开发商需思考如何突出自身优势。
2.购房成本上升: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建筑材料的增值,导致房屋开发成本上升,给购房者带来压力,需开发商谨慎定价。
3.市场调控政策: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加大,开发商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
4.2 机遇1.城市发展机遇:襄樊市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口增加、经济增长等因素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襄樊经济发展优劣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襄樊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及发展策略建议一.襄樊经济发展的优势1•中四结合部的区位优势。
襄樊目前已经是中西部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即秦巴经济走廊中最大的中心城市,南而与武汉市遥相呼应,北面是潜力巨大的中原,面向西部则扮演着重要的"桥头堡”角色。
从襄樊周边的大、中型城市格局来看,已经形成了以襄樊为中心的城市群体。
而且以襄樊为中心的鄂豫陕渝中西部经济技术协作区在十六年前就已经形成,且协作效果显著,初现出襄樊成为辅核心城市的端倪。
2.产业比较优势。
襄樊经济总疑较大,大中型企业集中,农业、汽车工业、纺织服装工业技术先进。
襄樊是我国内陆地区正在崛起的汽车城,已成为东汽集团的第二基地,零部件的聚集度居全国十太汽车工业城市前列。
襄樊纺织工业是全国39个重点城市之一,作为老纺织工业城帀,依托髙新技术,逐步走出一条技术先进化、加工系列化、经营集团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路子。
襄樊农业经济比较发达,南北兼有的气候特征,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
是湖北第一大粮仓、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之一、国家确泄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一优两髙”农业示范区,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地级吨粮市之一。
每年可提供商品粮60亿斤左右。
褰樊还是全国三个军转民试点市之一,三线军工企事业单位有25家,年产值达20多亿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较好。
依此基础建立的湖北省两个国家级髙新技术开发区之一的襄樊离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1992 年成立以来,已经实现工贸总收入337亿元,年均递增速度为45%以上。
国家级髙新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加速区域经济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器。
3.交通、通讯优势。
襄樊市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心地带,距武汉、郑州、西安、重庆、成都等城市距离均在1000 公里以内,是华中、西北、四南“Y”型交通网络的中心,连接东四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一条汉江、二座机场、三条铁路、四通八达公路”是襄樊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真实写照。
穿境而过的汉江属三级航道,流经襲樊216公里,企年可通航吨级驳船,市区内的港口年吞吐量在1500万能吨以上,苴运量可与欧洲莱茵河婉美,被称为"黄金水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阳市(全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分析报
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趋势变化。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本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 (1)
第二节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
三、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
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 (3)
四、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
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科学研究、技
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分析7三、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七、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9)
八、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
图表目录
表1: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1)
表2: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3)
表4: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3)
表5: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4)
表6: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5)
表8: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7)
表12: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7)
表13: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8)
表14: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9 表16: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第一节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
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
表1: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第二节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
一、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表2: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二、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表3: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三、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分析
表4: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四、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表5: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五、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表6: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六、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表7: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七、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表8: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
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八、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表9:襄阳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第三节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
一、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表10: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二、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表11: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三、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分析
表12: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四、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表13: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五、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表14: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六、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表15: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
(2016-2018)统计表
七、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表16: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八、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表17:襄阳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