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检查(医生修订版)--肖黎
睡眠障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睡眠障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周小智;肖黎明;郭剑平;肖卫平;钱慧玲【摘要】目的:探讨睡眠障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100例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以PSQI>7分为睡眠障碍组(50例),PSQI≤7分为睡眠良好组(50例),比较两组血糖相关指标.结果:睡眠障碍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较睡眠良好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早餐后2小时血糖(BGab)、中餐后2小时血糖(BGal)、晚餐后2小时血糖(BGas)、空腹血糖变异系数(FBG-CV)、日平均血糖(MBG)、血糖标准差(SDBG)、日最大最小血糖差(LAGE)均显著增高.结论:睡眠障碍使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且增加血糖波动,应关注对T2DM患者的睡眠质量管理和血糖控制.【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6)002【总页数】3页(P235-237)【关键词】睡眠障碍;糖尿病,2型;血糖波动;SMBG【作者】周小智;肖黎明;郭剑平;肖卫平;钱慧玲【作者单位】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西吉安343000;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西吉安343000;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西吉安343000;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西吉安343000;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西吉安3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随着当今社会及学习生活竞争压力日益增加,存在睡眠障碍的人群日趋增大,研究表明[1]糖尿病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患病率较之正常人更是显著增加。
近年来的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1-2],睡眠障碍与糖代谢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睡眠障碍可以引起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耐量降低,导致糖代谢异常,甚至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易患睡眠障碍,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并加重高血糖。
基于中国人群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的系统评估和质量评价

基于中国人群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的系统评估和质量评价作者:罗琼周黎冯海欢胡明来源:《中国药房》2022年第10期中圖分类号 R95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2)10-1225-08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10.12摘要目的系统回顾基于中国人群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经济学研究,为促进我国糖尿病领域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开展和研究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等数据库,收集基于中国人群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对文献的发表情况、研究内容、研究设计等进行分析,并使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标准共识2013(CHEERS 2013)清单”对文献报告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380篇,包括中文文献348篇、英文文献32篇。
首篇基于中国人群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经济学评价文献于2001年发表;评价最多的药物为二甲双胍;大部分研究由医疗机构开展(79.2%),多为短期经济性评价(73.9%)、方法主要为成本-效果分析(61.8%),且大部分未报告明确的研究角度(82.6%)。
经CHEERS 2013清单评价,纳入文献的平均得分为10.57分,85.8%的文献报告质量不合格。
中文文献的平均得分为10.05分,英文文献的平均得分为16.23分,英文文献的报告质量明显优于中文文献(P关键词中国人群;糖尿病;治疗药物;药物经济学;文献计量学分析;质量评价Systematic assessment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literatures on economic evaluation of diabetes drugs in Chinese populationLUO Qiong1,ZHOU Li1,FENG Haihuan2,HU Ming1(1. West China School of Pharmac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2. Medical Insurance Office,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ew economic studies of diabetes drugs in Chinese population systematically,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oeconomics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diabetes and improving the research quality. METHODS Retrieving from PubMed, Embase, SinoMed, CNKI, Wanfang data, VIP and other databases, the literatures on economic evaluation of diabetes drugs in Chinese population were collected;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publication, research content, study design of the literatures. The Consolidated Health Economic Evaluation Reporting Standards 2013 (CHEERS 2013) checklist was used for quality evaluation. RESULTS A total of 380 literatures were included, involving 348 Chinese literatures and 32 English literatures. The first paper of diabetes drugs in Chinese population was published in 2001. The most evaluated drug was metformin. Most of the studies (79.2%) were conducted by medical institutions, 73.9% of the studies were short-term economic evaluation, and the methods were mainly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61.8%), and most of the studies did not reported clear research perspectives (82.6%). Evaluated by CHEERS 2013, the average score of included literatures was only 10.57, and 85.8% of the literatures was of unqualified quality. The average score of Chinese literatures was 10.05, that of English literatures was 16.23, and the reporting quality of English literatures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hinese literatures(PKEYWORDS Chinese population; diabetes; therapeutic drugs; pharmacoeconomics; bibliometric analysis; quality evaluation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1]。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尿ACR的筛查和达格列净的干预观察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尿ACR的筛查和达格列净的干预观察周小智;符金香;郭剑平;颜迪恩;郑欢欢;王梅丽;肖卫平;肖黎明【期刊名称】《安徽医专学报》【年(卷),期】2022(21)5【摘要】目的: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达格列净对尿UACR增高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择在某医院就诊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326例,对其进行UACR筛查,以UACR≥30 mg/mmol为UACR增高组,UACR<30 mg/mmol为UACR正常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将80例UACR增高患者分为二甲双胍治疗组(40例)和达格列净治疗组(40例),两组均予以生活方式干预,观察其治疗12周后疗效变化。
结果: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UACR 增高的患病率为24.54%,其中UACR增高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UACR正常组显著增高。
对UACR增高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达格列净治疗12周后,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SBP、DBP、体质量(W)、UACR、尿酸(UA)显著降低,且与二甲双胍治疗组相比,达格列净治疗组的UACR、收缩压、尿酸显著降低。
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UACR增高,故应进行常规筛查,对UACR增高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达格列净的干预不仅能降低血糖,还可降低UACR,兼有降压、降体质量及降尿酸的作用,较二甲双胍更有优势。
【总页数】3页(P31-33)【作者】周小智;符金香;郭剑平;颜迪恩;郑欢欢;王梅丽;肖卫平;肖黎明【作者单位】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达格列净与西格列汀治疗对血糖水平的干预效果2.达格列净片联合二甲双胍维格列汀复方制剂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3.达格列净对新诊断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4.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5.达格列净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ACR、肾小球滤过率、CysC水平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1-02T06:35:05.432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6期作者:南细柳[导读] 目的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糖尿病患者129例,分别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及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南细柳湖北省浠水县人民医院438200摘要:目的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糖尿病患者129例,分别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及CT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为金标准。
结果: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诊断PAD准确度(97.67%)、灵敏度(96.23%)高于CT检查(90.70%、83.02%),漏诊率(3.77%)低于CT检查(16.98%)(P<0.05)。
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具有无创、扫描时间短、图像采集快等优势,应用于PAD诊断,可提高准确度、灵敏度,降低漏诊率,为临床提供详细病变信息。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应用引言糖尿病是血葡萄糖水平慢性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病因尚未明确,普遍认为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共同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
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与高血糖相关的乏力、视力下降、皮肤感染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逐渐出现多系统损伤,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血管病变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进一步导致肝肾疾病、冠心病等,增加死亡风险,因此及时治疗、控制病情对糖尿病并发血管疾病患者意义重大。
糖尿病并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复杂,准确的诊断是后续治疗的关键,临床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可准确诊断患者病情,但有创操作导致患者接受度低,因此寻找一种无创、有效的糖尿病并发血管疾病诊断方式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之一。
基于此,探讨了磁共振(MRI)血管成像在糖尿病并发血管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并发血管疾病诊断与后续治疗提供新的诊断方式。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糖尿病患者129例,男71例,女58例;年龄48~64(56.06±2.49)岁;糖尿病病程1.5~9.5(5.43±1.61)年。
科普之血糖检测知多少肖玲

科普之血糖检测知多少肖玲发布时间:2023-06-19T08:44:45.099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6期作者:肖玲[导读] 血糖检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血糖监测,可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为调整饮食及用药方案提供依据,减少低血糖的风险,有助于患者血糖安全、平稳达标。
本篇文章便简单介绍有关血糖检测的知识。
会东县人民医院四川凉山 615200血糖检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血糖监测,可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为调整饮食及用药方案提供依据,减少低血糖的风险,有助于患者血糖安全、平稳达标。
本篇文章便简单介绍有关血糖检测的知识。
一、血糖是什么要了解血糖检测,首先要知晓血糖是什么。
血糖是指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是人体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重要物质之一。
葡萄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能够供给各种器官和组织运作所需的能量。
血糖的正常范围是在空腹时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8mmol/L。
血糖的异常可以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如糖尿病、高血糖、低血糖等。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足而导致血糖过高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而低血糖则可能导致意识丧失、抽搐等严重症状。
了解血糖的概念和正常范围,掌握血糖检测方法和调节血糖的方法,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血糖过高或过低的原因血糖过高的原因:糖尿病: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导致血糖过高的原因,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无法正常利用胰岛素,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饮食:摄入过多的含糖食品和饮料也会导致血糖过高,因为这些食物会迅速增加血糖水平。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会使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血糖,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压力:压力会导致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会使血糖升高。
血糖过低的原因:糖尿病治疗: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或口服药物治疗时,过量的药物或不当的药物使用会导致血糖过低。
糖尿病检查项目有哪些

糖尿病检查项目有哪些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有4.25亿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的早期检查和及时干预有助于控制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查、胰岛素抗体测定等。
引言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抵抗而导致的高血糖症。
糖尿病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因此,早期检查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糖尿病检查项目。
1. 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血糖监测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目前常用的血糖监测方法包括: - 空腹血糖测定:即在早晨空腹时测量血糖水平。
空腹血糖水平在3.9-6.1mmol/L的范围内被认为是正常的。
- 餐后血糖测定:即在饭后一定时间内测量血糖水平。
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应控制在小于7.8mmol/L。
- 糖耐量试验(OGTT):糖耐量试验通过给患者饮用含75g葡萄糖的溶液,然后在2小时内测量血糖水平。
正常的结果应该小于7.8mmol/L。
2.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一种血红蛋白和葡萄糖非酶缓化物相结合的产物。
HbA1c检查可以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建议,HbA1c水平小于7%表示良好的血糖控制。
3. 胰岛素抗体测定胰岛素抗体测定用于类型1糖尿病的诊断。
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破坏,胰岛素抗体是自身免疫的重要标志物。
阳性的胰岛素抗体结果提示患者可能患有类型1糖尿病。
4. 尿检尿检是糖尿病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尿糖的检测可以用于筛查糖尿病。
正常情况下,尿糖应该为阴性。
尿糖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或其他糖尿病的相关疾病。
5. 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是糖尿病患者常规的辅助检查之一。
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
糖尿病八项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八项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为了准确诊断、及时干预和有效管理糖尿病患者,常规的糖尿病检测方法非常重要。
以下是糖尿病八项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1. 空腹血糖(FPG)检测:患者于前一晚饭后8-10小时后空腹抽血,用于诊断糖尿病和评估血糖控制情况。
FPG值大于7.0 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4.4-6.1 mmol/L为正常范围。
2. 餐后血糖(OGTT)检测:患者在空腹状态下饮用75g葡萄糖溶液后经过2小时抽血,用于评估胰岛功能和诊断糖尿病。
OGTT 2小时血糖值超过11.1 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3. 随机血糖检测:随机抽血检测,无需空腹,用于急诊情况下的糖尿病筛查。
4.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通过血液检测HbA1c水平,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HbA1c水平大于或等于6.5%可诊断为糖尿病。
5. 尿常规检测:用于检测尿中糖分、蛋白质含量等异常,帮助了解糖尿病的肾脏并发症风险。
6. 血脂检测:检测血液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帮助评估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
7. 肾功能检测:包括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情况。
8. 甲状腺功能检测: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性较高,甲状腺功能检测可帮助发现并及时干预甲状腺相关疾病。
这些糖尿病八项的检测方法对于合理诊断糖尿病、评估疾病风险以及指导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以便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患者。
住院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与截肢危险因素分析

住院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与截肢危险因素分析谢莹;赵维彦【摘要】目的:分析住院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与截肢危险因素。
方法:2019年2月-2021年6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60例,以患者是否进行截肢作为分组标准,分为截肢组22例与非截肢组38例。
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疾病特征、人口学资料等。
以Logistic因素分析法,评价影响住院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的危险因素。
结果:60例患者中,截肢22例(36.7%)。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吸烟史、饮酒史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截肢组体重指数低于非截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白细胞计数、UT系统分级Ⅱ级及Ⅲ级、钾离子水平、营养状态、糖化白蛋白、溃疡史等为引发住院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需要提前了解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尽早进行针对性预防,以此降低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期刊名称】《双足与保健》【年(卷),期】2022(38)1【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糖尿病足;截肢率;截肢危险因素【作者】谢莹;赵维彦【作者单位】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吉林132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发生神经性病变致使下肢保护功能出现衰退情形,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引发动脉灌注不足致使微循环发生障碍进而诱发坏疽及溃疡的病症[1]。
糖尿病足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糖尿病类并发症,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损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2]。
该次研究将该院于2015年5月—2017年8月接收诊治的住院糖尿病足患者148例作为研究样本,探究住院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并对其截肢危险因素展开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接收诊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48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该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 黎
Youziyi79@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三多一少”症状 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诊断糖尿病时需要做的检查
葡萄糖耐量试验
50g葡萄糖粉 75g葡萄糖粉(81.5g1水葡萄糖) 100g馒头餐
适应症 禁忌症!
诊断糖尿病时所做的检查
脏的检查和心脏、神经、血管的检 查、足部检查等。
糖尿病的化验指标
血
血糖的控制标准:
糖
(根据年龄及一般状况不同,血糖控制标准不同)
空腹血糖3.9-5.6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3.9-7.8mmol/L
血
低血糖的标准:
糖
正常人≤2.8mmol/L 糖尿病患者≤3.9mmol/L
血
影响血糖的因素: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
糖化的高低能反映 2~ 3个月左右的血糖控 制情况,可作为衡量血糖控制的长期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
正 常 应 小 于 6 % , 小 于 6.5 % 为 控 制 良 好,6.5-7.5%为一般,大于7.5%控制不良。 2010 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提出糖化达 标标准为≤7.0%
糖尿病性肾病的检查
• • • • 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 尿微量蛋白/肌酐 血清光抑素C 肌酐清除率
神经系统检查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表现
周围神经病变:肢端对称性感觉异常 冷热不敏感 自主神经病变:排汗异常(无汗、少汗、多汗) 胃排空延迟(腹胀、胃轻瘫)
腹泻、便秘交替
尿失禁、尿潴留 阳痿、性欲减退等
糖
饮食、 运动、降糖药物、身体的应激、
情绪、胰腺疾病、儿童期行为不定性、
其它药物:类固醇、B-受体阻滞剂
酒精
测定血糖的方法
抽取静脉血测血糖
血糖仪测定末梢血血糖
血糖仪和静脉抽血的差异
因为静脉血糖采血于静脉,手指血糖是从指尖毛
细血管中采的血。血是从毛细血管流到静脉的, 在到静脉之前,身体利用了一部分葡萄糖,结果 就使静脉血糖比手指血糖低了;
大血管病变的检查
• • • • 心电图 冠脉CT 头颅CT 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CD)
周围血管检查
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下肢皮温降 低,肌肉萎缩,伤口愈合缓慢等。
周围血管检查主要有
微循环检查,肢体动脉检查 + 测量( ABI ), 双下肢血管彩超,颈部血管彩超,周围血管核 磁造影或 CT, 经皮氧分压、双下肢动脉造影等。
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正常曲线特点 试验结果的解读
诊断糖尿病时所做的检查
免疫学检查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65)
糖尿病的化验指标: 血糖、尿糖、糖
糖尿病 相关检查
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体重、 血压、血脂、尿酮体等。
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 眼底的检查、肾
单神经病变:动眼神经(复视)
神经系统检查
浅感觉:痛、温、触 深感觉:位置觉、压力觉、振动觉 复合感觉:体表图形觉、两点辨别觉、
神经系统检查
Semmes-Weinstein单丝检测 (10g尼龙丝检查) 足底压力测定 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 F波 H反射 单纤维肌电图 体感诱发电位 胃电图
体 重
肥胖和消瘦对糖尿病的危害
◆ 肥胖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常有高胰岛素血
症,而高胰岛素血症是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
危险因素。 ◆ 肥胖及消瘦对糖尿病的控制者是不利的。
◆消瘦患者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低,易并发感染。
体重的控制标准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体重的变化,应尽可能 使体重保持在标准体重的±10%,体重指数18-24 之间。
◆ 标准体重的计算=身高-105
◆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
血
压
糖尿病患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是一般人的 1.7-5倍,因此糖尿病病人应进行血压的监测, 强化血压控制。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要求 控制在130/75mmHg以下。
血
影响血脂的因素
脂
◆饮食品种脂质量 ◆空腹时间
控 制 标准
微循环检查
肢体动脉检查+测量(ABI、TBI)
双下肢动脉血管超声
骨密度的检查
足 的 检 查
双脚是否有红、肿、破溃等情况,皮 肤的温度,肌肉有无萎缩,皮肤的营养状 况,仔细检查足的突起,受压部位,足趾 之间有无破溃有无霉菌感染,发现异常及 时处理。
血糖仪和静脉抽血的差异
静脉血用的是血浆或血清,不包括血细胞,
而手指血用的是全血,包括血细胞和血浆,
血细胞中糖分比血浆或血清低, 这又使手
指血糖低于静脉血糖。 • 所以说,静脉血糖和手指血糖差异较小
尿
糖
目前较少进行尿糖的监测,因为影响尿糖 的因素较多,难以尿糖决定口服药物或胰岛素 的用量。
糖化血红蛋白
◆甘油三酯<2.0mmol/L, ◆胆固醇<5.2mmol/L, ◆高密度脂蛋白>0.9mmol/L, ◆低密度脂蛋白< 2.6mmol/L。
尿 酮 体
正常人每日尿中酮体 ( 丙酮 ) 量在 20mg 左右, 一般不超过100mg,定性检查为阴性。 糖尿病病人尿中出现酮体 1.预示病人体内胰岛素的极度不足。
2.饥饿性酮症
Hale Waihona Puke 如出现下情况时应监测尿酮体
血糖持续升高(超过16.9mmol/L)或机体并发感染;
呼吸中有烂苹果气味,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妊娠,过度控制饮食时。
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
糖尿病的危害
眼底检查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白内障
一旦发生糖尿病 眼病,患者面临视 力减退,甚至失明 。失明率是正常人 的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