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历史初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历史初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历史初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废除分封制C. 实行科举制D. 建立行省制答案:A2. 唐朝时期,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寻找建文帝B. 宣扬国威C. 进行贸易D. 寻求长生不老药答案:B4. 清朝乾隆年间,以下哪项技术没有被广泛使用?A. 火药B. 指南针C. 活字印刷术D. 蒸汽机答案:D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D. 五四青年节的设立答案:A6.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答案:D7.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李世民B. 李渊C. 李治D. 李隆基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宋朝的科技成就?A. 火药B. 指南针C. 造纸术D. 活字印刷术答案:C9. 明朝时期,以下哪项不是海禁政策的内容?A. 禁止民间海上贸易B. 限制外国船只进入中国港口C. 鼓励海外贸易D. 严格管理海上船只答案:C10. 清朝末年,以下哪场战争不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______。

答案:开元盛世2.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3. 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______次南巡。

答案:六次4. 清朝末年,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让香港岛的条约是______。

答案:南京条约5. 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口号是“外争国权,______”。

答案:内惩国贼6. 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国家是______。

答案:蜀汉7.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在位时,定都于______。

历史学考试试题

历史学考试试题

历史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是由哪位皇帝推行的?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2.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A. 萨拉热窝事件B. 凡尔赛条约的签订C. 马恩河战役D. 日德兰海战3. 以下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除了哪一位?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伦勃朗D. 毕加索4. 美国内战中,林肯总统颁布的《解放奴隶宣言》是在哪个年份?A. 1860年B. 1861年C. 1862年D. 1863年5. 古埃及的法老图坦卡蒙的墓是在哪个世纪被发现的?A. 19世纪B. 20世纪C. 21世纪D. 18世纪6. “三国鼎立”的局面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三国时期D. 五代十国时期7. 以下哪个不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主要事件?A. 攻占巴士底狱B. 路易十六被处决C. 拿破仑称帝D. 英国的光荣革命8.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古代的哪个城市?A. 北京B. 西安C. 南京D. 开封9.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二战时期的同盟国成员?A. 美国B. 苏联C. 德国D. 中国10. 印度的种姓制度中,从事农耕和牧畜的是哪一个等级?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这种政治制度被称为________。

12. 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指的是________和汉景帝时期的政治局面。

13. 1492年,航海家________发现了新大陆,这一事件标志着欧洲对美洲的探索和殖民活动的开始。

14. 1865年,________的发明使得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15.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

16. 1945年,美国在________投下了原子弹,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国史考试试题

国史考试试题

国史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哪一年?A. 1948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宗法制度3.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由哪位皇帝开创的?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传播文化C. 宣扬国威D. 军事征服5. 清朝末期,哪一次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____、火药和印刷术。

7.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__________。

8.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其中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__________。

9.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__________。

1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2. 描述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

13. 阐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现象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5. 分析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共10分)16.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材料:《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犯。

然而,中国人民并未屈服,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抗斗争,如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等。

历史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历史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历史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以下哪项制度?A. 郡县制B. 宗法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A3. 唐朝时期,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藏D. 探索新大陆答案:B5. 以下哪项发明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答案:A6. 清朝时期,以下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嘉庆答案:C7.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8. 抗日战争时期,以下哪场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战役D. 百团大战答案:B9. 新中国成立后,以下哪个五年计划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A. 1953-1957B. 1958-1962C. 1963-1967D. 1968-1972答案:A10.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A. 钱学森B. 邓稼先C. 钱三强D. 杨振宁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为了汉匈和好,远嫁到了_______。

答案:匈奴2.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由_______皇帝开创的。

答案:唐太宗3.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在_______年。

答案:2084. 明朝时期,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5. 清朝时期,_______皇帝在位期间,中国领土面积达到最大。

答案:乾隆6.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的结束,建立的是_______。

中国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是: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02年C. 公元221年D. 公元202年答案:A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李世民B. 李渊C. 李隆基D. 李治答案:B3. 明朝的建立者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允炆D. 朱由检答案:A4.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指的是:A. 秦、汉、唐B. 宋、元、明C. 魏、蜀、吴D. 夏、商、周答案:C5. 下列哪一项不是“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D6.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A. 康熙B. 乾隆C. 光绪D. 溥仪答案:D7. 郑和下西洋是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C8. 著名的“丝绸之路”主要贸易的商品是:A. 茶叶B. 丝绸C. 瓷器D. 香料答案:B9. 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A. 焚书坑儒B. 建立郡县制C. 推行科举制D. 修建长城答案:B10.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指:A. 唐太宗时期B. 唐玄宗时期C. 唐高宗时期D. 武则天时期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E. 《金瓶梅》答案:ABCD2.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五霸”包括: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吴王阖闾E. 越王勾践答案:ABCE3.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淝水之战E. 鸦片战争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________。

答案:秦朝2. 唐朝的盛世时期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开元盛世3. 明朝的首都最初设在________。

答案:南京4. 清朝的“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其中“康”指的是________。

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2.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辛弃疾3.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萨拉热窝事件B. 法国大革命C. 柏林墙倒塌D. 冷战结束4. 以下哪项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成就?A. 但丁的《神曲》B.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C. 哥白尼的日心说D.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5.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6. 以下哪位科学家不是物理学家?A. 爱因斯坦B. 牛顿C. 霍金D. 达尔文7.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年份是:A. 1789年B. 1793年C. 1804年D. 1815年8.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二战时期的轴心国?A. 德国B. 意大利C. 日本D. 法国9. 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10.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冷战的开始?A. 柏林墙的建立B. 朝鲜战争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 越南战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__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2.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

3.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________世纪的意大利。

4. 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________,开启了新航路的开辟。

5.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国家。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2. 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历史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哪种制度?A. 封建制B. 郡县制C. 行省制D. 宗法制答案:B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开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下列哪项不是科举考试的内容?A. 诗赋B. 策论C. 骑射D. 算术答案:C3.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检D. 朱允炆答案:D4. 清朝的“康乾盛世”指的是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康熙和雍正B. 雍正和乾隆C. 康熙和乾隆D. 乾隆和嘉庆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B6.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辛亥革命C. 戊戌变法失败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金瓶梅》答案:D8.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年份是?A. 1919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答案:B9.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战役?A. 辽沈战役B. 平津战役C. 淮海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D10.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天津条约》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是________。

答案:秦始皇2.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__。

答案:长安3.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朱元璋4. 清朝的末代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溥仪5.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________”。

答案:内惩国贼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为后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答案:C2. 唐朝时期,被誉为“诗仙”的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的三大征:A. 土木堡之变B. 万历朝鲜之役C. 宁夏之役D. 播州之役答案:A4. 春秋战国时期,提倡“兼爱”“非攻”的学派是: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C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A. 郡县制B. 封建制C. 宗法制D. 世卿世禄制答案:A6. 以下哪位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A. 汉文帝B. 汉景帝C. 汉武帝D. 汉宣帝答案:A、B7.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由哪位皇帝开创的: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肃宗答案:C8. 元朝时期,实行的民族等级制度是:A. 九品中正制B. 科举制C. 四等人制D. 世袭制答案:C9.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B. 印度C. 欧洲D. 美洲答案:A10.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是:A. 废除科举制B. 废除人头税C. 增加赋税D. 减少赋税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丝绸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长平之战D. 淝水之战E. 巨鹿之战答案:A、B、C、D、E3.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水利工程:B. 灵渠C. 大运河D. 郑国渠E. 长城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______个郡。

答案:362. 唐朝的开元盛世时期,唐玄宗的年号是______。

答案:开元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的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第一章1912年4月5日,标志着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的建立。

1913年7月12日,在湖口起兵讨袁,标志着“二次革命”的爆发。

1914年,《》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在法律上的被终止和封建军阀专制制度在法律上的确立。

1914年5月1日的公布的《》将内阁制改为总统制。

1915年12月25日,云南将领和首举义旗,拉开护国运动的序幕。

1918年3月25日至1919年3月1日,中日签订关于军事合作的一系列文件,合称《》。

1921年7月,中共“一大”选举产生了由、、三人组成的中央局。

20世纪20年代初工运的高潮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最早出现在浙江省。

1924年5月成立的是国共联合战线共同培养新型军政干部的学校,为国共两党培养、造就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北洋军阀分裂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军阀混战是。

1926年9月17日,在绥远五原誓师,宣布全军集体加入国民党,在西北地区策应北伐军对中原地区的进攻。

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自封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拥有国家元首资格,成立。

国民党改组完成和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

孙中山先后三次在广东建立政权,即1917年建立的军政府、1921年由军政府改为的、1923年设立的。

1917年至1920年,孙中山花费了大量时间从事写作,他将此一时期内撰写的《会议通则》、《实业计划》与《孙文演说》合编成。

1923年拍摄的故事片初步奠定中国电影艺术的地位。

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是郁达夫的《》。

191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学制系统是。

1913年8月,刘师复创办的晦鸣学社的机关刊物是《》。

的《》一书的出版,标志1925年到1927年的东西文化论争进入第三阶段,形成了对中国文化发展道路问题论争的高潮。

第二章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南京国民政府确立了“四行二局”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其中“四行”除了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外,还包括、1928年10月至1930年1月,毛泽东相继写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1929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至此,南京国民政府形式统一了全国。

1931年6月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用宪法形式将国民党“”的政治体制确认。

1933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实施的统一币制政策是。

乡村改造的诸种尝试中,在河北省定县举办平民教育运动,在山西实行“土地村公有”实验。

1935年,华北出现了两个“自治”机关,即和。

南京国民政府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了统一币制,采取了和两项措施。

最早提出划区实验与发展乡村教育的是黄炎培及其领导的。

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特点,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将、武装斗争、、三者结合起来,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了以“四行二局”为中心的国家金融体系,其中“二局”是指和。

第三章延安整风运动中,反对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

被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得纪念的是。

中英美合作的飞越喜马拉雅山的中印航线是1942后唯一的国际航线,也称“”。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第一次将游击战争从辅助正规战的地位上升到战略高度去认识。

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正副总指挥分别是、1940年3月30日,汪伪集团在南京正式组建。

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是国民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件。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中国代表上将、日本投降代表大将分别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

毛泽东思想被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到1937年12月,新四军第一、二支队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根据地,即在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持续时间最长的会战是南京国民政府首府南京在抗日战争中沦陷的时间是和两个机构的设立,标志着国民党特务体系的形成。

被蒋介石称为正面战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1938年月11月,进行的“”安排了汪精卫等人出逃投日的具体计划。

1939年1月1日,五届五中全会决议组建,它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党、政、军最高权力机构。

1938年7月9月,国民党直接领导控制下的最大的全国性青年组织在武昌正式成立。

第四章1947年5月,、率华东野战军一举歼灭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取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

国民党权力运作无序化的两点表现是和。

1947年11月,、兵团建立了以伏牛山为中心的豫陕鄂根据地。

1947年6月,在国民党六届四中全会上,蒋介石将的势力并入国民党。

内战时期,率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的国民党将领是。

1944年4月-12月,日本发动了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此战役分三个阶段,即、、桂柳战役。

1947年,在国民党军对陕北解放区的进攻中,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发动了、羊马河战役、、三战歼灭胡宗南部2万余人。

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一系列经济协议中,影响最大的是《》。

1947年6月,在国民党的会议上蒋介石决定将三青团势力并入国民党1947年5月13日至16日,陈毅、粟裕率华北野战军在战役中,全歼国民党精锐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

战略决战的序幕是从战场拉开的。

☻名词解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颁布的中国有史以来颁布的第一部具有比较完备形态的临时宪法.包括总纲、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院、法院、附则等七章。

虽然存在很大的局限,但是主导方面是进步的民主的革命的,开创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新局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

★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为培养军事政治人才,1924年1月24日,中国国民党“一大”正式决议创办一所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924年6月16日,正式成立。

黄埔军校曾是国共联合战线共同培养新型军政干部的学校。

黄埔军校曾是中国革命军队的摇篮,它培养出来的将士,不少人参加了东征、北伐、抗战等战斗,为民主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原借款”:是由西原龟三经手或参与的部分对华借款,是日本试图以经济渗透手段达到政治控制目的的重要举措之一。

经西原之手的8次借款共约1.45亿日元。

通过这些借款,日本势力进一步伸入东北、蒙古地区。

★二次革命:是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为挽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进行的第一次南北战争。

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湖口起兵反袁,接着战事波及南京、安徽、广东、福建、湖南、四川各省,但是8-9月间随着南昌和南京的失守,二次革命结束。

虽然以讨袁军的失败而告终,但沉重在打击了袁世凯的军事力量,使北洋的势力伸张到长江流域。

标志着共和国方案的核心内容—政党内阁和议会政治道路的彻底破产.★省港大罢工:是广州和香港工人为声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争取民族独立而举行的一次政治大罢工。

‖1925年6月19日,罢工开始。

1925年7月,成了统一组织--省港罢工委员会,1926年10月10日,大罢工结束。

‖罢工时间长、规模大、影响深。

‖不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和中国工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国际运史上也是罕见的壮举。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

‖1921年8月11日在上海成立了总部,各地设分部,1922年7月,由上海迁往北京,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劳动组合书记部即被撤销。

‖出版《劳动周刊》,举办工人学校,组织产业工会,开展工人罢工。

‖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工人斗争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指挥,标志着中共在全国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的确认。

★《孙文越飞宣言》是1923年1月26日由孙中山和苏俄驻华全权代表越飞签订的。

《宣言》内容凡四条:孙中山认为共产组织和苏绍埃制度,不适用于中国。

俄中支持中国的统一事业与国家的完全独立;俄国政府重申抛弃帝俄时期的中俄条约,另行交涉;中东铁路问题,当由中俄双方会议解决,当前其管理职能维持现状,下一步改革力求照顾到中俄两方面的实际利益;越飞声明,苏俄在蒙古问题上无意实施“帝国主义之政策”,“或使其与中国分立”。

孙中山则表示,同意苏俄暂不从蒙古撤军。

表明孙中山与苏俄之间的联合开始形成,国民党与苏联的关系逐渐密切。

孙中山的联俄战略,到这时才真正得以确立。

★《壬子癸丑学制》:1913年8月分布的民初较为完备的学制系统,是在《壬子学制》基础上补充了新的学校规程,并对其进行修改而成的。

此制依学校教育的类别分为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三个相对独立的系列;也分三段式设学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此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将修业年限缩短了2—3年,提高了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地位,缩小了两性教育的差别。

★八七会议:在大革命失败的紧急关头,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一次紧急会议。

会议坚决纠正了党在过去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号召人民继续革命的战斗。

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变关键,标志着将党从右倾机会主义的泥坑之中救出来,重新走上革命的大道,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但却滋生了“左”倾思想。

★济南惨案:日本为干涉国民党的北伐而制造的屠杀事件。

1928年5月3日,日军武装进攻济南,对济南居民和进驻济南的北伐军进行大屠杀,11日占领济南。

在这个事件中,中国军民死亡3600多人,伤1400多人,财产损失2500多万余元。

面对日本的屠杀,蒋介石屈辱退让,命令部队撤离济南,绕道北上,并禁止人民的反日运动。

日本武装占领济南达一年之久。

★三青团:是国民党直接领导控制下的最大的全国性青年组织。

蒋介石为加强其在国民党内的集权统治和与中国共产党争夺青年而亲自提议设立三青团。

1938年7月9日,三青团中央团部在武昌宣告成立,蒋介石任三青团团长。

三青团迅速发展,全国各地都有它的支部,到1947年9月,国民党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将三青团并入国民党,从而最终结束了三青团的历史。

在忠实地执行着国民党的政策,成为国民党的有力工具。

★《兴国土地法》: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颁的土地法,1929年4月颁布。

它根据“六大”决议精神,将《井冈山土地法》中“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从而明确了土地革命所打击的主要对象是地主阶级,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这是“一个原则的改正”。

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对土地斗争认识上的发展,在正确解决中国土地问题上有着重的意义。

★《井冈山土地法》: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

1928年12月,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写出。

它宣布:“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并规定了主要以乡为单位,以人口为标准分田的具体实施办法。

把人民群众在土地革命斗争中创造的经验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