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可爱泥土芬芳
泥土的芬芳作文加点评

泥土的芬芳作文加点评
清晨,你知道吗,太阳还没完全升起,那泥土就醒了。
真的,
我蹲那儿,手一摸,哇,那泥土,软绵绵的,感觉它都要跟我说话了。
走在乡下的路上,那泥土啊,跟城里的路可不一样。
踩上去,
感觉跟大地都连上了,特别舒服。
还有啊,那泥土的味道,淡淡的,香香的,让人都想多吸几口。
每次下完雨,泥土就完全变了样。
哇,那清新的味道,简直了!雨水把泥土洗得干干净净,颜色都变得好看了,那种棕色,真是让
人看了就喜欢。
农田里的泥土,那可是农民兄弟的宝贝。
他们天天在地里忙,
就为了给这泥土施肥、浇水。
每次看到那些金黄的庄稼,我就想起
他们,想起他们和泥土之间的那份情。
晚上,月亮出来了,照在泥土上,感觉它都变得温柔了。
那时
候的泥土,就像个安静的小姑娘,静静地躺在那里,好像在讲故事
给我们听。
闻一下乡下的泥土芬芳作文

闻一下乡下的泥土芬芳作文记得有一次,周末我决定回到乡下,见识见识那所谓的“泥土芬芳”。
在城市里待久了,我几乎忘了泥土的味道。
于是我背上一个简单的背包,开车直奔乡村。
到达乡下的时候,太阳正好,微风也刚刚好。
我一下车,就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新鲜空气,和市区那种呛人的汽车尾气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我走到路边,蹲下身子,想象中那泥土的香气却似乎不太明显。
我想,也许这需要一点仪式感。
正巧,我的老朋友李叔正在自家菜园里忙活,他见我来了,笑得特别灿烂。
大概是因为他终于有机会给我展示他那“秘密配方”的土壤了吧。
他一边用铲子翻土,一边说:“小子,你这回真是来对了。
你看这土,黑得发亮,肯定香!”我凑过去,鼻子几乎贴在泥土上,深深地吸了一口。
结果,除了有点土腥味,我好像并没闻到传说中的“芬芳”。
我有点不好意思,问李叔:“李叔,这泥土有点像我以前用的那种肥料,不是很香啊?”李叔哈哈一笑,拍了拍我的肩膀:“你这小子,还真别小看这泥土。
味道啊,得靠时间慢慢品。
刚翻出来的时候,它是需要点时间来展现它的魅力的。
”这时,李叔的老婆王婶端着一盘刚刚出锅的热馍馍出来了。
她看了我一眼,笑着说:“快尝尝这个,吃了你就知道泥土香是什么滋味了!”我接过来尝了一口,哇,真的特别好吃!王婶做的这热馍馍外焦里嫩,味道香浓。
吃着吃着,我忽然明白了——这乡下的泥土芬芳,原来是要和生活结合在一起的。
这时,小李叔家的孩子们跑过来,兴奋地跟我分享他们的发现:“大哥,我们刚在田里捡到了一只小青蛙!你要看看吗?”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纯真的光芒,我跟着他们去看,果然在草丛里发现了那只小青蛙,真是个小小的惊喜。
当天晚上,星星都挂在天上,我坐在院子里,仰望着星空,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感觉。
虽然泥土的味道依旧没有特别的芬芳,但这一天的经历,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美好。
泥土的香味,也许就藏在这宁静的乡村生活中,在那些简单的快乐和温馨的时刻里。
李叔和王婶还邀请我去他们家喝酒聊天,我看着那满天的星星,感受着晚风的凉爽,心里想着,这样的乡下生活,不就是最真实的泥土芬芳吗?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把一切都变得如此美好,连泥土的气息也成了一种难得的享受。
泥土的芬芳美文欣赏

泥土的芬芳美文欣赏
当这农家园子绿意褪去、沃土待翻之时,有一种对泥土的崇敬之情袭上心头,这是很多年之后滋生出的一种乡土情结,它是一种纯粹的感动,一种对过去日子的解读,我们终归要正视泥土的力量,它是万物存活的根本,是我们脚踏实地生活的永久伙伴。
风雨的日子里,也许我们正带着泥土走南闯北,也许泥土会给远在他乡的您一些安慰,泥土代表着一种乡情,给我们的生活注入了无限生机。
乡土情结是与生俱来的,这与环境的好坏无关,与人际状况无关,与生活贫富无关,与何种职业无关,与人品高下无关,与知识厚薄无关,仅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而已。
在这熟悉沟坎之上,在这与泥土的对答之间,树儿摆手,草儿迎笑,它们摆好了和睦的阵势,善等风雨,捉住易跑的时空,镌刻历练的痕迹。
荒原走多了,你的话语就会少许多,所有的呐喊都会随风而去,所有的朋友让你更加理解,溶入自然,有太多的生命与您同在。
在这块土地上,起始于我的是疑惑、犹豫、少识,收获的'是友情、开花、结果。
在这块乡土里,我根植下朴实、勤劳、希望、信心,收获的是宽容、淡泊、充实、真情、快乐、永恒。
不远离家乡,感受不到家乡的厚爱;不生活在陌生的人群,怎能感受到乡亲偶遇的惊喜;我们在平凡、平淡的日子里,经受住人生的熔炼,用爱心感知生活,用感恩回报家乡。
走在乡间小路,这是一种何等的造化和幸福;走在乡间小路,世上值得留恋的东西可实在太多太多;走在乡间小路,谁都可以把凡心交给自然;走在乡间小路,有一份快乐送给了自己。
改善土壤、改良心态、珍重乡情,这种唯一是我们生活、生命的全部。
写春天田野及泥土的芬芳的作文

写春天田野及泥土的芬芳的作文《春天的田野,泥土的芬芳》
哎呀呀,春天一到呀,那田野可真是热闹非凡哩!
就说那次吧,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跑到田野里去撒欢。
那田野呀,一眼望不到边,绿油油的一片,就像一块超级大的绿地毯。
我们在田野里你追我赶,嘻嘻哈哈地闹个不停。
突然,我一不小心摔了个大跟头,直接趴在了地上。
哇,那股泥土的芬芳一下子就钻进了我的鼻子里。
嘿,你还别说,这味道还挺好闻的呢!我干脆就趴在那儿,仔细闻起来。
小伙伴们见我这样,都跑过来围着我笑。
“哈哈,你咋趴在地上闻泥土呀!”“快起来啦,大懒虫!”我才不理他们呢,继续陶醉在泥土的芬芳里。
“你们懂啥呀,这泥土的味道可香啦!”我反驳道。
然后我还抓起一把泥土,给他们展示,“看看,这泥土多有意思呀。
”他们看着我手上的泥土,也都好奇地凑过来闻了闻。
“嗯,好像是有点香哦。
”一个小伙伴说。
“哈哈,对吧对吧!”我得意极了。
我们就在那田野里,和泥土玩了好久,感受着春天田野带给我们的快乐和那独特的泥土芬芳。
直到太阳落山,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春天的田野呀,真的是充满了魅力,那泥土的芬芳,也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怎么都忘不掉呢!。
形容农村菜地田园美的句子

形容农村菜地田园美的句子
1.气候宜人,大地肥沃,让这片菜地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丰盈的富足
之美。
2.农村里的田园,像是大自然点着的彩色蜡烛,让整个世界变得明亮
起来。
3.这里的田野像一幅画,每一寸土地都被耕种得十分细心,细节之美
无法言语。
4.农民的勤劳和智慧,在这片菜地里得以最真实地展现,令人感叹自
然的美好和人类的力量。
5.青葱的麦苗、挺拔的稻穗、香甜的蔬菜,种植在这块美丽的田野里,如同一幅丰收的画卷。
6.田园里的花儿、鱼儿、虫儿,每一种生命都有着自己的舞蹈,它们
在这里自由地舞动,演绎着生命的美妙。
7.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整片田野都被金色的阳光所覆盖,广阔的视
野和丰富的色彩让人眼前一亮。
8.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只有慢节奏的生活和静谧的自然,如
同一曲清新悠扬的乡村音乐。
9.湖光山色、田园牧场,自然的美景已经成为这里最珍贵的财富,也
是农民们最终的归宿。
10.这片菜地里的自然、生命和美好,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重要性和
珍贵性,用最美丽的语言赞美着这个世界最纯真的角落。
乡间小道和泥土芬芳的作文

《乡间小道和泥土芬芳》
每次去乡下外婆家,我最喜欢走那乡间小道。
小道弯弯曲曲的,两边是绿油油的稻田。
微风吹过,稻穗轻轻摇晃,好像在跟我打招呼。
走在小道上,能闻到泥土的芬芳,那是一种特别的味道,让我觉得很亲切。
有时候还能看到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小蜻蜓在稻田边停歇。
乡间小道和泥土的芬芳,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乡间小道和泥土芬芳》
小伙伴们,我来给你们讲讲乡间小道的故事。
乡间小道是用石子和泥土铺成的,走在上面有点硌脚,但是很有趣。
路边有野花野草,五颜六色的,特别好看。
我会摘一些野花编成花环。
泥土的芬芳总是围绕着我,那是大地的味道。
我在小道上奔跑玩耍,留下了快乐的脚印。
我爱这乡间小道和泥土的芬芳!。
乡村小路的泥土香

乡村小路的泥土香柔和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泥土上,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阵阵乡村的芬芳。
远离尘嚣的都市,置身于这宁静而原始的乡村小路,我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这里,有着独特的泥土香,它抚慰着内心深处的柔软,唤醒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章:乡村之美在乡村小路上行走,身边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
稻田里波光粼粼,麦田中金黄一片。
在这里,大自然以它最真挚的姿态向我展示着它无尽的美丽。
小麦秆上挂满了由露水形成的晶莹水珠,如同一颗颗宝石闪烁着微光。
牧羊的麻雀在田间飞翔,给整个乡村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当我细细品味乡村之美时,我仿佛置身于一幅画卷,沉浸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之中。
第二章:泥土的芬芳乡村小路上的泥土香气是我最喜欢的味道之一。
每当我走在小路上,踏着泥土发出的轻快声响,时而触摸到柔软湿润的土壤,使我心旷神怡,仿佛回到了儿时。
泥土散发出的清香仿佛是大地母亲的馈赠,它带给我一份原始的纯真和平和的心境。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辛勤耕耘,泥土香气承载着农民勤劳的汗水,让我不禁心生敬意。
第三章:内心的触动乡村小路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与自然亲密接触,感受生命的真谛,触摸灵魂深处的回忆。
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漫步于小路之中,感受到内心的平静。
无拘无束的心态使我更加敏锐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小路上微妙的细节渐渐扣住了我的心弦。
我看见了孩子在菜地里嬉戏,看见了老人家眉宇间的淡然,看见了一家人围坐在门前晒太阳的幸福场景。
这些美好的画面涤荡了我的浮躁,让我重新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第四章:乡村的温暖乡村小路散发出的温馨,让我倍感温暖。
在这里,邻里之间的关系是真挚的,脚踏实地的人们彼此相互扶持。
每当我经过田间,农民们都会友好地与我打招呼,他们的笑容里洋溢着快乐和满足。
这种温暖感染着我的心灵,激起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怀。
乡村小路可以将人们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温暖之家,让我们互相帮助和支持,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园。
结语:乡村小路的泥土香,它不仅是一种气味,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
家乡的泥土是那么的芬芳作文

家乡的泥土是那么的芬芳作文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穿梭久了,心里总是会惦念着家乡那带着芬芳气息的泥土。
家乡的泥土,没有城市里柏油路的坚硬和冷漠,它总是那么的柔软,那么的亲切。
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在雨后跑到田间地头,那时候的泥土被雨水浸润得湿漉漉的,一脚踩下去,能陷进去好深。
脚丫子从泥土里拔出来的时候,会发出“啵”的一声,仿佛是泥土在和我告别。
记得有一次,跟着父母去田里种花生。
大人们在前面用锄头挖出一个个小坑,我就跟在后面把花生粒放进坑里。
每放一颗花生,手指都能感受到泥土的湿润和细腻。
那泥土就像是一个温柔的怀抱,轻轻地拥着花生粒,等待着它们生根发芽。
我一边放着花生,一边忍不住抓起一把泥土放在鼻子下闻了闻,那股特有的芬芳瞬间充满了鼻腔。
那是一种混合着青草、野花和雨水的味道,是大自然最纯粹的香气。
放完花生,就该填土了。
我学着大人的样子,用小手把泥土捧起来,轻轻地撒在花生粒上。
泥土从指缝间滑落,像是细沙一般,那种触感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
填完土,还要用脚把土踩实。
当脚掌与泥土接触的那一刻,一种踏实的感觉油然而生。
仿佛脚下的这片土地在告诉我,它会好好守护着这些花生,让它们茁壮成长。
等到花生成熟的季节,再次来到田间,那又是一番别样的景象。
当初种下花生的地方,已经长满了绿油油的叶子。
轻轻拔起一株花生,连根带起的泥土散发着丰收的气息。
那泥土紧紧地包裹着花生的根须,就像是母亲不舍得松开孩子的手。
把花生从泥土里摘下来,放在篮子里,剩下的就是带着芬芳的泥土了。
有时候,和小伙伴们在田间玩耍,不小心摔倒在地上,也不会觉得疼。
反而会顺势在地上打个滚,让全身都沾满泥土。
回到家,少不了被父母一顿数落,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泥土带来的快乐是无法替代的。
家乡的泥土,还孕育着各种各样的生命。
春天的时候,会有蚯蚓在土里钻来钻去,为土地松土。
夏天,能看到蚂蚁在土堆上忙碌地搬运食物。
秋天,田鼠会在土里打洞,储存过冬的粮食。
冬天,泥土虽然看似沉睡,但其实它在默默地积蓄力量,等待着来年春天的复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飞田野(农田篇)土壤珍贵农田可亲博士爷爷带着迫不及待地点点、天天和同学们到了学农基地的农田边,绿油油的蔬菜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茁壮。
农博士:我们今天要先讲土壤,还是同学们先提问吧!我看看大家的学习能力是不是有了提高。
同学们的求知欲得到了激发,他们开始连珠炮似地向农博士爷爷发问:点点:博士爷爷,为什么我们把土地称为黄土地?天天:南方与北方种植的粮食不一样,是不是因为土地造成的呢?同学们:为什么要给农田施肥?……农博士爷爷笑眯眯地说:“有人说:长江、黄河是母亲,哺育了中华民族。
其实,土地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哺育的是芸芸众生。
同学们请跟我来……”同学们跟着农博士爷爷走进农史馆的土壤标本陈列室。
博士爷爷一面用草帽扇着风,一面开始向围着的同学们作起了讲解。
农博士:我国幅员辽阔,耕地面积排在世界的第四位。
但是由于人口太多,平均到每个头上,耕地拥有量只有1.4亩,排在世界的126位以后。
同学们,俗话说:“大地是母亲,孕育着普天众生。
”将大地尊之为母亲,因为土壤是人类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土壤只是陆地地壳表面很薄的一层,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是33公里,而土壤厚度一般从几厘米到2~3米。
它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还是一个营养库,它给陆地生物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植物生长除了二氧化碳和水分(即碳、氢、氧)主要来自空气外,其他十四种营养元素均来自于土壤,例如,氮、磷、硫、钾、镁、钙、铁、锰、锌、铜、硼、钼、镍、氯。
因而,它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更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所在。
而且土壤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植物生长的介质、动物繁殖的家园,它是人类的气体变换器、废弃物的处理器、水的过滤器,还为人类的建筑、医药、艺术等提供了材料。
因此,还专门形成了一门学问——土壤科学。
大家试想,离开了土壤,人类还能生存吗?点点:当然不能。
那博士爷爷,土壤是怎么形成的呢?农博士:土壤的形成可以称得上来之不易,土壤形成的原因很多,包括母质(岩石风化、重力等作用下形成的物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人类等多种因素。
它是陆地表面的一种疏松物质,是一个相当缓慢地生成过程。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田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渐由平地、河谷滩地向高坡地、台地、高原发展。
天天:博士爷爷,在北京天坛中有“五色土”,是不是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土壤颜色就这五种呢?农博士: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语——“社稷”,历代帝王将之比作国家。
因为社是土地之神,稷是五谷之神,没有了土地和五谷,江山不保,国将不国。
所以北京天坛的社稷坛用了五色土来表示华夏的土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我国是世界上土壤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从土壤颜色上区分的确有五种颜色,分别为黄土、褐土、棕壤、红壤、黑土。
颜色不同说明土壤中有着不同成分,种植的农作物也各有特点:就拿福建来说,典型的土壤是红壤,土壤呈酸性,种植水果和茶叶最佳;黑龙江是著名的黑土地,土壤中营养丰富,种植五谷质量最佳。
点点:博士爷爷,那么农田是不是天生就有的呢?农博士:当然不是。
“土”字中两横分别表示为表土与底土,一竖表示植物从土中生长出来。
“壤”字的右边是个“襄”,解释为“助”。
因此,可以理解为土是自然形成的,壤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这就可以生动地解释“农田”了——经开垦后,可耕种的土地。
农田所产出的丰富农作物使人类摆脱了采集、狩猎的生产模式,解决了人类饥饿的问题。
它的分布受水分、温度、地形等因素制约。
因此,世界上的农田多分布在降水量较充沛或水源较丰富地区,并由平地、河谷滩地向高坡地、台地、高原发展。
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已有相应文字,形象地说明农田是被纵横交错的道路及沟渠分割而成。
我国先民长期在江河湖泊沿岸近水台地上种植作物,对农田逐步加以整治,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围堰排水。
这张图片拍摄的是湖南省澧县城头山遗址和江苏省苏州市草鞋山发现6000年前的水田遗址。
大家仔细看,这片水田由小块水池状的水田串联而成很是特别,小者几平方米,大者十几平方米,相互间有水口串联,并有水井、水塘、水沟等配套设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稻作农业已日趋成熟……点点:博士爷爷,我明白了,农田是先人开垦出来的,是吗?农博士:不仅如此,为了扩大农田,劳动人民大量兴建海塘江堤,获得了大片农田。
仅北宋年间,在华亭沿海筑堤百余里,得美田万余顷。
两千多年来,人们通过围栏长江口泥沙堆积获得的土地,约占上海土地总面积的60%。
新中国建立后到1990年,长江口围垦造地545平方公里,相当上海现有土地面积的8.6%。
天天:博士爷爷,农田会有灾害吗?农博士:农田遇到的灾害,人祸大于天灾。
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各种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
这些污染妨碍了土壤的正常功能,降低了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点点:那不是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嘛!农博士:因此,专家们也在向社会呼吁,保护有限而珍贵的土壤资源。
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应对这一困境。
例如,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合理施用化肥、施用化学改良剂等,尽可能施用有机肥、采取生物改良措施等。
天天:珍惜土壤,保护农田,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农博士爷爷满意地点着头,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目光……农博士:由于农田对于人类的生产息息相关,对于农田的相关部分,我国自古就有了专用名词,我们一起来学习巩固一下:●阡陌:农田地里的小道和灌溉渠道,纵者(南北方向)称“阡”,横者(东西方向)称“陌”。
●田埂:田间的埂子,用以分界并蓄水。
●洼地:指近似封闭的比周围地面低洼的地形。
●田间排灌水渠系统根据从小到大分别称为遂、沟、洫【xù】、浍【huì】、川,与之相应的道路系统称作径、畛【zhěn】、涂、道、路。
点点:博士爷爷,其实有很多词语我们虽然知道,却不知道它的内涵。
从这些专用词语,就充分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
农博士:还有一个专用词语叫做——基本农田。
它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占用的耕地,是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耕地的最低需求量,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保命田”。
地球上1亿4800万公里的陆地中大约有3100万是可耕地,但目前可耕地面积正以每年1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流失。
据统计,我国2007年耕地面积约18.26亿亩,“保命田”已经处于临界状态,远景很不乐观。
耕地流失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森林开伐,有时甚至会导致荒漠化。
其次,是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后,越来越多的土地用来建设住房、商店、酒店等建筑;第三,虽小也很重要,即河川的治水工程,河岸边的耕地因为缺乏河水带来的泥土不能回填遭侵蚀的部份,耕地进而慢慢流失。
而很大部分的耕地都位于许多大河的周边,例如黄河、长江。
肥沃的耕地都曾经过河流或是海洋的沉积物累积。
近代由于治水工程的控制,河流泛滥已经不太常见了,这让耕地上集约的农业足以支持地球上庞大的人口。
天天:听了博士爷爷的讲解,我不由地担心我国“救命田”正在不断在减少,如果减少到临界点之下,今后人类后代的吃饭问题不就无法保障了吗?农博士:首先,你不要惊慌。
一方面,农学家在不断地研究产量更高的粮食作物,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开始逐步发挥出效益。
例如,现代农业中有一项技术——无土栽培就值得我们来了解一下。
无土栽培作为一种崭新的种植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就开始尝试无土栽培技术,上世纪60年代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该技术不仅使植物生长快、产量高、质量好,而且把人类的种植活动从土壤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为实现农业、园艺生产的工厂化、自动化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无土栽培不用土壤,而是使用基质来种植植物。
根据所用基质不同,无土栽培可分为:●水培:指植物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不用基质的栽培方法。
例如水仙、吊兰等,即用这种无土栽培方式。
●雾培:将营养液压缩成气雾状而直接喷到作物的根系上。
通常利用聚丙烯泡沫塑料板,按一定距离钻孔,于孔中栽培作物。
两块泡沫板斜搭成三角形,或者宽大的柱形,形成空间,供液管道在三角形空间内通过,向悬垂下来的根系喷雾。
植物根系因而也特别发达。
●复合基质培:是无土栽培中推广面最大的一种方式,采用珍珠岩(固定植物的根系)、蛭石(提供部分植物生长的营养)、草灰(最大限度保持水分)。
●陶粒培、砂砾培、膨胀黏土培、沙培:分别用陶粒、砂砾、黏土、沙石等作为基质固定植物根系。
用营养液提供植物所需养料,促使其生长。
荷兰还大规模用岩棉作为基质,称为岩棉培,还有膨胀塑料培等多种无土栽培的方式。
点点:博士爷爷,爸爸曾带着我参观过不少现代农业园区,确实有各种种植模式的无土栽培。
那无土栽培到底有何优点呢?农博士:首先,无土栽培的营养液是根据植物的需求来配置的,所以作物生长快、生育期短,可实现作物的早熟高产;第二,环保、安全:它不使用有机肥,无臭味,不生杂质,不污染环境,也不被环境所污染,生产的产品新鲜、品质优良;第三,节水:与土壤栽培相比,节水50%~70%,有的设备设置采用滴灌模式(所谓的给农作物“吊点滴”);第四,节约土地,不受环境制约:可在沙漠、戈壁、海岛等不毛之地进行种植,甚至在宇宙飞船和潜艇中,都能种植植物。
无土栽培可以种植各种可在土壤中生长的作物。
叶菜类包括生菜、白菜、芥菜等。
果菜类包括番茄、黄瓜、丝瓜、茄子等。
瓜果类包括西瓜、甜瓜、草莓等。
花卉类包括月季、菊花、香石竹、兰花、非洲菊、郁金香、万年青以及盆景花卉等。
世界上无土栽培作物最多的品种主要有四种,即番茄、生菜、青瓜、甜椒。
我国的无土栽培作物品种很多,除了上述四种作物以外,还有甜瓜、空心菜,芹菜、草莓等多种品种。
农博士:同学们,初中的农耕文化的内容要比小学的更有内涵,需要同学们更积极地思考和探索。
下面,我要考一考同学们,请同学们自愿组合,以小组自选方式完成下列题目:【第一题】1、用“博览馆”中对农田相关部分的专用名词,给下列图片正确标注:()()()2、农博士:根据地貌,我国的农田可分为多种类型:●梯田:在丘陵山地为保持水土、发展农业生产,将坡地沿等高线辟成阶梯状田面的农田。
●坝地:在水土流失地区的沟道里,采用筑坝修堰等方法拦截泥沙淤出的农田。
●平坝田:位于山间盆地中部、开阔河谷的河漫滩与阶地,或湖滨冲积平原上的农田。
●冲田:位于丘陵或山间较狭窄的谷地上的农田。
●圩田:在江湖冲积平原的低洼易涝地区,筑堤围垦成的农田。
●条田:为利于耕作、田间管理和轮作换茬以提高土壤肥力,在农田内部划分成的若干长方形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