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1人类认识的宇宙练习题

合集下载

1.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4.晴朗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到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
C 叙述正确的是……………( )
A、行星轮廓模糊 B、星云闪烁不定 C、恒星闪闪发光 D、卫星一闪即逝
双选题
AD 5、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人类的家园——地球 B、河外星系
C、天空中漂动的云
D、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CD 6、下列关于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B 8、有关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B、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 有规律有层次的
C、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的运动无规律 可循
D、宇宙是物质的,任何物质都有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
10.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宇宙大爆炸理论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 称。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千百 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 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 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 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 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
11.有关彗星的正确叙述是:( ) A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大的天体 B哈雷彗星的公转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 C彗星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 D2061年,地球上的人们将再次观察到哈雷彗星的回归
12.下列物质不是天然天体的是( ) A哈雷慧星 B太阳系中漂移的小行星 C蟹状星云 D陆地资源 卫星


Orion Nebula (M42)
The Horsehead Nebula

人类认识的宇宙(试题+答案+解析,7页)

人类认识的宇宙(试题+答案+解析,7页)

课时作业(二)人类认识的宇宙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一、选择题(4分×15=60分)美国航空航天局2011年11月28日宣布,在太空“宜居带”中发现一颗迄今为止最像地球的小行星—Gliese 581g。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小行星带位于图中哪两颗行星之间()A.3和4B.4和5C.5和6 D.6和72.距离位置3行星的最近的一个恒星是()A.太阳B.哈雷彗星C.织女星D.火星解析:图中1表示水星,2表示金星,3表示地球,4表示火星,5表示木星,6表示土星,7表示天王星,8表示海王星,9表示彗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答案:1.B 2.A中新网2011年8月16日报道据日本新闻网16日报道,日本国立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东京药科大学等合作,已经开始一项火星生命探测计划,并准备在2020年前后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寻找外星生物。

读下表,完成3~4题。

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平均密度(g/cm3)公转周期自转周期四季更替地球 1.00 1.000 5.52 1.0年23时56分有火星0.11 0.150 3.96 1.9年24时37分有3.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A.重力加速度大小B.公转周期长短C.表面温度高低D.昼夜交替周期长短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看出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自转周期,而自转周期的长短决定着昼夜交替周期的长短。

答案:D4.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A.有生命存在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C.有昼夜交替D.是八大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解析:因为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与地球的环境最为类似,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故人们对它的探索极有兴趣。

答案:D据英国《每日邮报》最新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

1.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同步练习及答案

1.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同步练习及答案

1.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同步练习及答案一、单选题1.“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A. B.C. D.2.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A. 2次B. 4次C. 8次D. 16次3.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A. 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B. 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C. 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D. 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4.下列关于学说的提出、模型的建立或科学实验完成等先后顺序,不符合科学史实的是()A. 对太阳系的认识:先提出日心说,后提出地心说B. 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C. 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制造出发电机D.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卢瑟福先完成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5.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B. 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C. “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D.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6.下列有关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伽利略就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B. 牛顿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C. 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D.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7.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 月球表面有山、有空气,但无水和生命B. 宇宙的大小结构层次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C. 现在有很多证据已经证明宇宙是有边的、膨胀的D. 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行星8.目前能较好地解释火山、地震等地壳变动现象的学说是()A. 海底扩张学说B. 大陆漂移学说C. 板块构造学说D. 大爆炸宇宙论9.下列各物体的尺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地球太阳银河B. 银河系太阳地球C. 银河系地球太阳D. 太阳银河系地球10.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有两种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B.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C. 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开普勒”D. 地心说有其局限性,日心说没有局限性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恒星是指宇宙中不动的星球B. 宇宙是由几千个星系组成的天体系统C.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D. 银河系只是有群星组成的天体12.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越快。

1.1 我们的宇宙 同步练习(含答案)

1.1 我们的宇宙 同步练习(含答案)

1.1 我们的宇宙一、选择题1.下列天体系统按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A.太阳系、星系、银河系B.银河系、星系、地月系C.宇宙、太阳系、地月系D.地月系、银河系、宇宙2.下列有关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B.探测到宇宙的空间会随着人类探测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扩大C.宇宙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D.各种天体孤立地存在于宇宙中3.星座随着地球四季变化而变化,但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常年不变,它是()A.北极星B.牛郎星C.天狼星D.大角星4.北极星位于()A.大熊星座B.小熊星座C.仙后星座D.天鹰星座5.我国“嫦娥工程”通过发射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对月球进行各种科学探测,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月球和宇宙环境。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但它没有大气、磁场,和地球环境差异很大,并不适合人类居住。

下列各项实验在月球上不能实现的是()A.电子秒表测时间B.手电筒照明C.指南针指示南北方向D.无线电通讯6.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远在继续。

下列对宇宙的认识与事实不符的是()A.地球的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相互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D.霍金提出了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的设想7.“日心说”宇宙体系学说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主要是()A.认识到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肯定了“地心说”宇宙体系学说C.阐明天体运行现象,为认识太阳系奠定了基础D.开创了对天体的观察研究8.晴朗无月的夜晚,满天的繁星多数是()A.卫星B.恒星C.行星D.星云9.下列天体系统中范围最小的是()A.总星系B.银河系C.地月系D.太阳系10.在舟山看星空,各天体绕转的中心是()A.地球的球心B.天顶C.太阳D.北极星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月球、火星都是环绕太阳转动的行星B.流水、风、冰川都是导致地形变化的外力因素C.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确定的D.大爆炸宇宙论、大陆板块构造学说、太阳系形成的星云说都是得到证实的科学结论12.对地球和宇宙的有关认识和猜想,已被大家广为认可的是()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①从俯视看银河系的形状是旋涡状,图中的光点是一颗颗恒星①“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①宇宙是起源于有极高密度和温度的“原始火球”的大爆炸A.①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①①二、填空题13.古代希腊人把天空分成个星座。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练习题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练习题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练习题北京时间2006年8月24日21时20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14°25′E,50°5′N)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了太阳系行星定义的新决议。

按照行星的新定义,冥王星失去行星地位,使困扰天文界多年的太阳系中行星个数这一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即太阳系为8大行星。

据此读图完成1—3题。

1.此次决议通过时,布拉格为()A.黎明前后B.一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C.黄错时分D.午后四时过后不久2.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公转轨道邻近地球的是()A.水星和金星B.金星和火星C.火星和木星D.木星和土星3.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为“矮行星”,是由于()A.距离太阳太远,形状非圆球状B.已演化成为小行星带内的小天体C.其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相交,且质量、体积小D.距离地球太远,并无气体表层2006年12月5-16日,太阳连续发生强烈爆发事件,这是1957年以来太阳活动低年中最剧烈的一次。

受其影响,我国多次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短波通讯信号衰减和中断,电网中出现较强附加电流,国内外卫星工作多次失常。

4. 太阳强烈爆发A. 是太阳辐射增强造成的B. 是太阳大气剧烈变化的显示C. 表现为黑子数目减少、耀斑面积增大D. 表现为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增强 5. 太阳强烈爆发除影响通讯外,还会A. 使全球年降水量增加B. 影响GPS导航C. 使极光出现频率降低D. 影响自然带的季相变化2007年12月25日展现“火星冲日”奇观,地外行星(即轨道在地球轨道之外的大行星)绕日公转到与地球、太阳成一直线,且与地球位于太阳的同侧时,称为行星“冲日”,简称“冲”。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能包含火星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A.总星系B.银河系C.地月系D.太阳系解析:选D。

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6.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火星冲日”的是()7、①②两地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A.2900<R<3000B.3400<R<3500C.900<R<4000D.4400<R<45008、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副热带高压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西南季风9、1772年,德国天文学家波德在提丢斯(德国物理学家)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条关于太阳系行星距离的定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能达标训练:2人类认识的宇宙(试题+答案+解析,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能达标训练:2人类认识的宇宙(试题+答案+解析,7页)

课时作业(二>人类认识的宇宙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一、选择题(4分×15=60分>美国航空航天局2018年11月28日宣布,在太空“宜居带”中发现一颗迄今为止最像地球的小行星—Gliese 581g。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mJCdJ6AhUf1.小行星带位于图中哪两颗行星之间( >A.3和4 B.4和5C.5和6 D.6和72.距离位置3行星的最近的一个恒星是( >A.太阳B.哈雷彗星C.织女星D.火星解读:图中1表示水星,2表示金星,3表示地球,4表示火星,5表示木星,6表示土星,7表示天王星,8表示海王星,9表示彗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mJCdJ6AhUf答案:1.B 2.A中新网2018年8月16日报道据日本新闻网16日报道,日本国立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东京药科大学等合作,已经开始一项火星生命探测计划,并准备在2020年前后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寻找外星生物。

读下表,完成3~4题。

mJCdJ6AhUf5.52A.重力加速度大小B.公转周期长短C.表面温度高低D.昼夜交替周期长短解读:从表中数据可看出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自转周期,而自转周期的长短决定着昼夜交替周期的长短。

答案:D4.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A.有生命存在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C.有昼夜交替D.是八大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解读:因为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与地球的环境最为类似,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故人们对它的探索极有兴趣。

mJCdJ6AhUf答案:D据英国《每日邮报》最新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

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据此回答5~7题。

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试题答案及解析1.有关宇宙和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人们用肉眼或借助望远镜可观测到的各种星体总称为天体B.宇宙是无限的,人类认识的宇宙范围会随着人类探测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扩大C.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D.各种天体孤立地存在于宇宙之中【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宇宙的概念及天体。

宇宙中的万物统称天体,局限于目前的探测手段,还有众多的天体没有观测到。

人类认识的宇宙范围会随着人类探测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扩大。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为恒星和星云。

因此,答案为B。

2.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B.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世界上很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有一定相关性D.太阳黑子能释放出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黑子和耀斑。

其中,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当太阳活动爆发时,会对地球上的气候、电离层、磁场产生影响。

因此,答案为C。

3.读宇宙中“不同级别天体系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各字母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答案】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总星系【解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

根据图示所示的天体系统的范围,可知A、B、C、D分别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总星系。

【2】在下列图框中填入天体系统名称,完成天体系统关系框图。

【答案】①-⑤依次填写: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解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与层次。

根据图示可知,①—⑤分别为: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4.下图中①-⑤为0°一66°34′N之间不同日期的昼长分布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A.从南回归线到赤道B.从北回归线到赤道C.从赤道到北回归线D.从赤道到南回归线【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图中显示北半球0°-66°34′N的昼长情况为:①②时期昼长小于12小时,③等于12小时,④⑤大于12小时;则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昼长小于12小时但逐渐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运动。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人类认识的宇宙 同步练习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人类认识的宇宙 同步练习

人类认识的宇宙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宇宙是由各种形态的构成的,是在不断和发展变化的。

天体之间和,形成天体系统。

2.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

月地平均距离为千米。

3.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庞大的恒星集团称为。

4.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有利于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5.地球的和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逐渐形成了适合的大气。

二、单项选择题6.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7.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A.金星B.水星C.太阳D.月球8.行星中有光环且卫星数目最多的是()A.水星B.木星C.土星D.金星9.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列,九大行星依次为()A.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B.金星、水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C.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D.水星、金星、地球、土星、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10.目前人类能够探测到的宇宙最大范围是()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1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看见的满天星星绝大多数是()A.恒星B.行星C.流星D.彗星三、综合题12.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问题:(1)图中表示地球的数字是,表示土星的数字是,表示哈雷彗星的数字是。

(2)在图中的任一行星轨道上加绘箭头表示九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

(3)小行星带位于图中星和星之间。

(4)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也是一颗适于生物和繁衍的星球。

答案一、1.物质运动相互吸引相互绕转2.地月系 38.4万3.银河系4.15℃生命单细胞5.体积质量生物呼吸二、6.D 7.D 8.C 9.A 10.D 11.A三、12.(1)3 6 10(2)略(3)火木(4)普通生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人类认识的宇宙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1.16世纪哥白尼倡导“___”,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___”一词,20世纪60年代大型望远镜使用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达到上百亿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2.物质性——天体:____、____、____、____、____及星际空间的____和____等通称天体。

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运动性——天体系统:总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
3、九大行星距日由近到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3)运动特征: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
结构特征类地行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巨行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日行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小行星带位于____和____之间,质量最大的是____
4.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_____,距离为______亿千米,称一个天文单位。

距地球最近的行星是______,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是___,平均距离为____
二、宇宙中的地球
地特殊性的体现和有生命出现的条件
宇宙环境①稳定的光照条件
②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几乎在
同一平面上,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液态水)
②质量体积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原始海洋的形成生命的摇篮
1.2太阳、月亮与地球的关系
一、太阳和地球的关系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主要成分:___和___;能量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4H He+Q(能量) 概念:太阳以______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水、大气、生物活动主要动力(图1.5)②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光球层——黑子(太阳活强弱的标志)(周期多长)
(图1.6)色球层——耀斑(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日冕层——太阳风
(2)太阳活动类型黑子对气候的影响(降水量与黑子)
对地球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耀斑的影响对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1.3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1.宇宙探测的发展 1957年10月,原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登上月球
1981年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实验成功
2.开发宇宙资源空间资源(广阔、高真空、强辐射、失重)
太阳能资源
矿产资源(月岩含地球没有的能源3He)
3.保护宇宙环境空间垃圾的产生: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爆炸产生的碎片
及宇航员扔出的垃圾。

空间垃圾的处置: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到其它轨道,以免碰撞;
将损坏的卫星带回地球。

1.4 地球的运动及意义
(1)地球的运动
自转公转中心地轴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南顺北逆)自西向东
速度角速度15˚/小时(1˚/4分钟)
除两极外各地角速度相等
约1˚/天
近日点快(1月初),远日点慢(7月初)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
赤道最大,60˚N约为其一半
约30千米/秒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周期23时56分4秒(1恒星日)
24时(1太阳日)365日6时9分10秒(1恒星年)365日5时48分46秒(1回归年)
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方时(经度每隔15˚差1小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水平运动物体偏移(南左北右)四季的划分、五带的划分
(2)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日至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______,北半球各地昼长____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__夜越__。

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_____现象。

南半球相反。

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____,北半球各地昼长__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__夜越__。

冬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_____现象。

南半球相反。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_____,全球各地昼夜_____,各为_____小时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夏至日:太阳直射_____,正午太阳高度自_____向两极递减。

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_____,正午太阳高度自______向两极递减。

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自______向两极递减。

(5)四季地划分①我国四季以“四立”为起点(天文学):夏季是白昼最___,太阳高度最
__的季节;冬季是白昼最__,太阳高度__最的季节。

②欧美国家:将“二分二至点”做为四季的起点
③传统四季划分(北温带):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6)五带的划分
(7)昼夜交替周期是_________小时,叫做__________日。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________________,叫做__________年。

全球被划分为____个时区,各时区以___________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地球公转的平面叫______,自转的平面叫______,它们的交角为_____,称黄赤交角(8)一年有两次直射现象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只有一次直射现象的地区是________。

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和赤道______,与经线_______。

(9)如果黄赤交角变大,_____带和_____带范围扩大,_____带范围缩小;
如果黄赤交角变小,_____带和_____带范围缩小,_____带范围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