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下册1.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案(新版)浙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科学下册 1.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课件5 (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下册 1.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课件5 (新版)浙教版
4 设计内容简洁明了,创意美观。
霍 金
宇宙的传说:
上 帝

盘造
古天
开地
天和
古代人仅辟用眼睛万能够比较形象直
观地解释地这些自物然现象
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盖Fra bibliotek张衡天

天圆为张盖,地方如棋局
浑天说
霍 金
霍 金
有否定才会有进步,但不是完全 否定,应该是选择性否定。
霍 金
宇宙在膨胀中
发现1 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发现2 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速度越快; 发现3 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宇宙之门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宇宙的古代哲学定义: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淮南子 ·原道训》
宇宙的科学定义:
是由各种形态

的物质构成的
宙 是在不断运动
和发展变化的
物质性 运动性
天体
天体 系统
……
版画要求:
霍 1 体现对前人观点的质疑;
2 体现自己提出的观点、学说(分 点描述);
金 3 体现自己提出的观点理论依据;
大爆炸理论
我们是科学家
建立星系运动模型
D
B
C
A
D B
AC
宇宙膨胀的类比(学案)
霍 金
史蒂芬.霍金
霍金预言宇宙的两种 结局
1. 会永远的膨胀下去。 2. 或者会塌缩而在大 挤压处终结
大胆猜测:宇宙的将来
科学的探索是曲 折前进的,

人类对宇宙的认
金 识是不断深化的。
1.如果小气球上有图※,在气球膨胀过程中,每一 个点间的距离都在不断地_____扩,大每一条线条都不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1.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导学案-精选教学文档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1.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导学案-精选教学文档

第1章演化的自然第1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探究点一从地心说到日心说[情景展示1] 下面图片所示为托勒密的宇宙体系[问题探究] 结合图片内容,你能说出“地心说”的主要内容吗?[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等所有天体都围绕着地球在各自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转,而恒星位于最外面的天球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同时作为一个整体在天空中转动。

[继续探究] 托勒密“地心说”的不利影响是什么?限于当时的科技认知水平,“地心说”的提出有没有价值呢?[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地心说”的提出与基督教《圣经》中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说法刚好吻合,得到了占统治地位的教廷的竭力支持。

“地心说”不仅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工具,而且也阻碍了天文学的发展。

“地心说”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的探索,试图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客观事实,只是限于当时的科技与认知水平,无法做到完全正确。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2] 下面图片所示为哥白尼的宇宙体系[问题探究] 结合图片内容,你能说出“日心说”的主要内容吗?[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月球围绕着地球转动。

浙教版九年级下第一章第一节宇宙的起源(教案4)

浙教版九年级下第一章第一节宇宙的起源(教案4)

新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第1节宙的发源【教材剖析】宇宙是广阔空间和此中存在的各样天体以及洋溢物质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

作为本章的导入教材从古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宇宙发源的凭证、大爆炸宇宙论三方面介绍宇宙的发源。

千百年来,科学家们向来在探访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

直到今日,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概150 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发生从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齐集到了一同,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以后发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停膨胀,温度也相应降落,此后接踵出此刻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以致生命,都是在这类不停膨胀冷却的过程中渐渐形成的。

【教课目的】知识目标:①知道宇宙膨胀的现象和凭证。

②试试依据凭证成立假说。

③认识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看法。

感情目标:建立科学的宇宙观,以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课要点与难点】试试依据凭证成立假说。

认识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看法【教课准备】课件教材中波及的实验器械【教课方法】议论法叙述法【课时安排】 1 课时【教课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自古以来,人类向来在研究四周的自然界,希望知道自然界的过去,此刻和未来,进而找寻自然界深入的演化的轨迹。

宇宙是如何出生的?最后能否会走向终结?这个问题向来困扰着人们。

我国古代就有记录:四方上下曰宇,从古到今曰宙,以喻天地。

”即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千百年来,科学家们向来在探访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

那宇宙究竟是怎么样的呢?1.看法:宇宙中有上千亿的星系,均匀每个星系又有上千亿的恒星和各种天体。

一、古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神话传说 ----- 盘古开天辟地古时候流传着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说的是在天地开拓从前,宇宙可是是地痞沌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

这时候,出了一个盘古氏,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

轻的气往上调,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

[+初中科学]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课件+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

[+初中科学]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课件+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
哥白尼与“日心说”中心,地球和行星是
绕太阳转动的。
现代宇宙学说
•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的研究:
仔细观察 这两幅图, 你有什么 发现?
发现1、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发现2、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 发现3、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能否作为现代宇宙学说的证据?
设想一下,如果时间倒流,这些星系会怎么 样?最终会变成怎样子?
一、太阳系的形成
结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方 向和太阳自转方向一致,(同向性)
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平面大多接近同一平 面(共面性),行星公转轨迹基本上是圆形或 椭圆形。(近圆性)
提出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 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 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
星云:是由气
体和尘埃物质组成 的巨大云雾状天体。 直径大多十几光年
星云
二、恒星的演化
恒星不永恒
恒星的一生
幼年期 成年期 晚年期
质量愈大,寿命愈短!
一、地球的演化
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 原
始 地 球
地球诞生后,早期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
比较下面两幅图, 地球的外貌和发生的变化吗?
46亿前
H2 H2O CH4 H2S HCN
氨基酸 核苷酸 单糖
形成 长期积累 缩合 聚合 有机高分子物质
组成 浓缩 凝聚
原始蛋白质 核酸分子

多分子体系 演变 长期演变 相互作用
有原始界膜 原始物质交换
原始生命
具原始新陈代谢 繁殖
原始新陈代谢 繁殖
原始生命最可能的原始新陈 代谢类型是什么?
原始生命虽然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作用,但 其结构十分简单,不可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 的结构和条件,而只能以原始海洋中已经存 在的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所以其同化 方式应该是异养型。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 气,因此其异化方式只可能是厌氧型。所以, 原始生命的代谢类型最大可能为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案)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1.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学设计
大爆炸后,宇宙迅速膨胀,现在的宇宙比100亿年前增大了100多亿倍,爆炸引起的宇宙膨胀一直延续至今,并仍将延续下去。

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乔冶•伽莫夫和霍金的书籍。

课堂练习 1.宇宙起源的证据是( A )
A.哈勃定律
B.于约“创世纪”
C.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D.女娲补天的传说
2.星系的运动特点不包括( D )
A.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B.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
C.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D.宇宙中的星系都以地球为中心向外运动
3.宇宙诞生于(D )
A.公元4004年以前
B.上下不过5000年
C.38亿年前
D.137亿年以前
4.关于大爆炸宇宙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一个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理论
B.一个比较合理的科学假说
C.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
D.一点现代科普作品的有趣的描写
5.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学生做练习通过练习达到巩
固本节课知识点
的目的。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案

第1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行星的运动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八大行星基本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

2.用科学宇宙观武装头脑,树立科学的探索精神,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学情分析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的,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

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

重点难点1.天体及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

宇宙包含了地理学研究的两大视角“空间”和“时间”。

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从神话→地心说→日心说→星系2.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发展,如我国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着陆等,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关注和兴趣。

然后转而衔接到宇宙与地球的关系上。

活动2【讲授】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板书】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板书】1.地球的宇宙环境——宇宙是物质的【讨论】①何为光年?一光年约为多少千米?②目前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的半径约为多少千米?③面对上题的数字,你有什么感慨?【归纳】光年为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一光年约为94608亿千米。

目前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的半径≈94608亿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章 第1节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案 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章 第1节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案 浙教版

第1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胀的、演化的。

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

(2)技能目标:能利用气球建立星系运动模型来类比宇宙的膨胀(3)情感和价值观:知道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以及宇宙起源的多种学说,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地球与宇宙之后,来进一步探究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结局,内容比较抽象,难度比较大,但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宇宙大爆炸理论教学难点:宇宙的起源证据---------星系运动模型的建立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引入:[师]宇宙是什么?《淮南子·原道训》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即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

也就是宇宙=时间+空间+物质(能量)[师]那么宇宙从哪里来,它的过去、现在、将来的结局如何?活动2【讲授】1、古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学生阅读了解宇宙起源的有关神话传说。

1、盘古开天辟地;2、上帝创造宇宙万物;3、盖天说;4、浑天说;5、宣夜说……思考讨论1:说说你所了解的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故事。

2:古代人为什么会对宇宙的起源形成这样的认识?(古代观察天空的工具仅仅是眼睛,而现代科学家能借助更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宇宙的起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才发现了许多关于宇宙起源的证据。

所以说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是和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活动3【讲授】2、从的“地心说”到“日心说”学生阅读托勒密的宇宙体系让学生讨论说说,地心说的主要观点,它有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师]“地心说”是亚里士多德的首创。

而集大成者是公元2世纪古希腊最伟大的天文学家托勒密-------创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宇宙体系!“地心说”的核心是大地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它天体都是绕地球转动的。

学生阅读哥白尼的宇宙体系让学生说说,日心说的主要观点,它有哪些不足之处呢?[师]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建立了“日心说”宇宙体系。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新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新课件

6.下列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 )
A.泪液的杀菌作用
B.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完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疫反应
C.T淋巴细胞直接消灭病原体
D.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完成免疫反应
7.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共同之处在于( C )
A.产生抗体
B.释放淋巴因子
C.免疫记忆能力 D.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8.人体器官移植手术中,碰到的最大难题
是,移入的器官受人体的“排异作用”而不
易成活。这主要是哪种细胞在起作用
()
B
A.红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血小板
虽然我们的身体经常受到来自环境 中微生物的威胁,但不一定会患传 染病,这是为什么?
读图:找出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防线有哪些?
(1)皮肤 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原体进入人体,
(2)皮肤、呼吸道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3)呼吸道 黏膜上的纤毛摆动,清除异物和病菌
(4) 泪液中溶菌酶,胃液中胃酸能杀死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泪液、胃液杀死病菌
(
)
自 然 免 疫
抗 传 染 免 疫
第一、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
特 体液免疫 在体液中消灭病原体

B淋巴细胞 抗体


疫 细胞免疫 在细胞内消灭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T淋巴细胞 淋巴因子
[课内练习]
1.下列免疫作用中没有淋巴细胞参与的是( B ) A、细胞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体液免疫 D.特异性免疫
C.宇宙是古代“上帝”创造的 D.气球充气后不断膨胀,气球上各个小圆点间的距离不断变 大
5.(4分)目前,大爆炸宇宙论已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其主 要观点有( D ) A.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37亿岁 B.宇宙以极高的密度和温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 C.宇宙在爆炸中诞生,并不断地膨胀下去 D.以上说法都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2、知道宇宙膨胀的现象和证据
3、尝试根据证据建立假说
4、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宇宙大爆炸的主要观点
教学建议:
1、尽可能多的学习宇宙学的知识掌握更多的证据与理论
给人一杯水,自已要有一桶水。

虽然这个观点已受到批判,认为是注入式的教学。

但在第一单元1——3节的教学中,教师最缺乏的是背景知识,如果只有课本的知识(只了解支持大爆炸理论的红移现象,根本无法应对学生的质疑,所以教师教学之前必须有充足的知识储备。

)要帮助学生认可宇宙大爆炸的观点,教师还需了解;(1)星系红移现象
(2)宇宙微波背景辐射(3)古老天体的时标(4)宇宙中氦元素的丰度(5)宇宙大爆炸后的演化(6)宇宙的将来
2、尽可能多的运用视频、动画与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如宇宙大爆炸的证据与演示)
3、尽可能的降低知识的难度;教学目标中强调只要知道宇宙膨胀的现象和证据;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因此教学后只要学生认可宇宙是由爆炸产生,宇宙在膨胀,能够复述大爆炸的主要观点即可。

4、尽可能的给学生以想像的空间,允许学生建立各种模型。

如对于宇宙的过去与将来,学生认为黑洞是通向另一个宇宙通道;另一个宇宙从黑洞的大爆炸开始。

或者有的学生受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影响,更为虚无的认为人类永远无法认识宇宙,直到有一天人类跳出宇宙才能较准确的认识宇宙也可。

教学过程:
一、关于宇宙起源的传说
1、盘古开天辟地说(中国古代神话)
2、宇宙稳态理论: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除了一些细微部分外,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宇宙不需要一个开端或结束。

物质总是以恰当的速度不断创生着,这一创生速度刚好与因膨胀而使物质变稀的效果相平衡,从而使宇宙中的物质密度维持不变。

这种状态从无限久远的过去一直存在至今,并将永远地继续下去。

(托马斯。

戈尔德;赫尔曼。

邦迪;弗雷德。

霍伊尔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
3、宇宙大爆炸理论
学生也会提出来。

但学生往往无法说出大爆炸理论的证据。

因此,通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大爆炸理论的形成与证据。

二、宇宙的演化
既然宇宙是由于大爆炸产生的,则大爆炸在什么时候发生,大爆炸后又发生了什么,今天的宇宙是怎样的。

宇宙既然有过去就一定会有将业。

宇宙的将来是由现在观测到的宇宙中物质的多少——正确地说是由现在观测到的宇宙密度决定的。

宇宙密度越大,宇宙的引力就越强。

如果宇宙密度大于4.5×10-27kg·m-3(大约每立方米三个中子或质子),宇宙的膨胀会由于引力的作用而停下来,转而开始收缩,最终回到高温高密的状态。

如果宇宙密度小于或等于4.5×10-27kg·m-3,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宇宙的温度也将越来越低,最终消亡在接近绝对零度的
冷寂世界中。

遗憾的是直到今天,科学家还无法给出宇宙密度的确切数值。

现在观测到的宇宙密度虽然不大,但是宇宙中还存在我们无法看见的各种各样暗物质,所以宇宙密度的数值可以比目前测量值大。

不过,在20世纪的最后两年里,科学家发现宇宙不仅在膨胀,而且是在加速膨胀,因此宇宙很有可能永远膨胀下去。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