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读后感
赤壁赋读后感优质8篇

赤壁赋读后感优质8篇通过写读后感,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对书籍的情感共鸣和反感的原因,只有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融入到读后感中,才能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关注,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赤壁赋读后感优质8篇,感谢您的参阅。
赤壁赋读后感篇1读了三国演义,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要数《赤壁之战》这一章了,它之所以让我记忆深刻是因为这章讲述了一场中国历史以少胜多的战役。
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拥有24万的兵力,然而孙刘盟军仅仅才5万。
他挥师南下,想要灭刘备,再击败孙权,从而统一天下,然而孙权与刘备联合起来在赤壁抗击曹军,当时由于北方人不擅长水战,所以曹操下令将战传首尾相连成一体,以便用与训练水军,等待作战。
周瑜采纳了黄盖所献的火攻计,并且利用苦肉计诈降,来让曹操松懈警惕,后来黄盖摔战船10艘,满载干草,并在上面洒了油,当时江面上刮着孔明早以预计好的东南风,所以船速飞快。
当快接近曹军时,黄盖下令各船同时点火,火船直冲曹军的战船。
由于曹军的战船全都连在一起,结果顿时成了一片火海,在风的作用下,火越烧越猛一直逼上了岸上的曹营。
随后周瑜等摔军乘势突击,一举击溃了曹军。
为后来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奠定了相当大的基础。
我体会到曹操之所以输掉了这场战役是因为他轻敌了,和太过自信,以为自己的兵多就能打胜仗,结果却败在了自己粗枝大叶之上。
在现实中也是一样,我们在做一件自己很有把握的事情的时候,也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全心全意的去完成它,做事时也要细心,而且不能太骄傲自负,要有自知之明,要擅长从自身中找确定并及时的改正,扬长避短。
赤壁赋读后感篇2国庆期间,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又一次品读了《赤壁之战》这篇课文,心中有很多的感慨。
这篇课文选自罗贯中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话说曹操豪情满怀,挥师南下,想要夺取江南,吞并东吴,消灭孙权﹑刘备进而统一中原。
孙权与刘备联合,率军在赤壁与其相抗。
黄盖献上火攻之计,周瑜﹑黄盖又连施苦肉计,再使阚泽去送降书。
赤壁赋读后感(精选3篇)

赤壁赋读后感《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由东晋文学家、政治家曹操的三儿子曹植所作。
作品以诗歌形式,描绘了赤壁之战的激烈场面,并借此表达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阅读《赤壁赋》时,我被它的优美诗意所深深吸引。
曹植用奇妙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场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尤其是对于曹操、孙权、刘备等历史人物的刻画,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生动的艺术表现力。
在阅读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赤壁赋》的重要性。
这不仅是一篇充满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篇具有隐喻和象征意义的传世经典。
《赤壁赋》中表达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意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也蕴含着对爱情和人们命运的深刻思考。
另外,我认为《赤壁赋》也具有创新的思考和观点。
曹植通过对赤壁之战的细致描绘和琴棋书画的运用,展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点。
与此同时,他在作品中也表现出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敏锐感受和思考,这种思想内涵对当代社会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总的来说,《赤壁赋》是一篇令人深思和感动的文学经典,它永恒的艺术价值和内涵丰富的传世意义让人们在欣赏和阅读中不断回味和思考。
读完《赤壁赋》后,我更明白了文学艺术的重要性和传承的意义,也更加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赤壁赋读后感《赤壁赋》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它是东晋文学家曹操所作《短歌行》和《七步诗》的续篇,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乱世的思考和对时代的期待。
作品以大气磅礴的叙事方式和细致入微的描写手法,将历史人物和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也传递了作者对文化和自由的追求、对人性的赞美,揭示了文化智慧和人文情感的强大力量。
阅读《赤壁赋》时,我被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卓越艺术感染到了。
作品中的文字,简洁明了,但又充满了诗情画意,通过对人物、场景和艺术形象的全景式呈现,使读者仿佛亲历其境,体会到了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同时,也用其优美的语言和复杂的句式,传递出了一种诗意与审美,令人陶醉其中。
赤壁赋读后感

赤壁赋读后感赤壁赋读后感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精心整理的赤壁赋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赤壁赋读后感1《核舟记》讲,苏轼此文中“赤壁”为赤鼻矶,因此得名“文赤壁”,而三国“赤壁”为“武赤壁”。
所以说这篇文章中“客”理论是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上。
“客”与“苏子”未曾发现,而是误认,但我们如今在意的是文章本身的价值,所以这一点可不必在意。
另一点。
客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措辞颇有些古韵,不过我的关注点在“美人”。
注释说“指他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若联系下文,感叹“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何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以我浅薄的认识,可以理解为自己所追求的离自己尚远,曹孟德那种枭雄都未能实现统一,更何况自己只是“山野村夫”呢?后面苏轼的话令人有些费解。
按我的意思,下面该是“安贫乐道”,在自己的现状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个优雅的隐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之类的鸡汤。
一看苏轼的回答,这才发觉客人是在感叹生命短暂。
不过生命短暂又与曹孟德何关。
细想大概是感叹如此枭雄也留不住常胜,保不住命。
苏轼的回答却是又让我懵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天地在变化,人亦变。
可天地也不变化,人却还在变化啊?江水流,可大江仍在;月阴晴,月亮也还在。
只是人在时时变化、变更罢了。
苏轼却认为若从江月不变的角度看,人亦不变。
他的观点可是定格一瞬?不知。
最后却是十分好的。
听之声,看之景,取之不尽,共同享有,不亦乐乎?苏子的境界,实在是吾辈不及的啊。
赤壁赋读后感2夜读《前赤壁赋》,反复咀嚼,不能入睡,叹服于苏子的见解和境界。
古往今来,人们追求“大、久、美”的精神境界而不可得,无奈于生命的短暂,哀叹于人生的虚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昔曹孟德横槊赋诗,何其慷慨?一战败于孔明周郎,何其惨烈?一世之雄,而今安在?想到这里,心中不免生出一股沮丧和凄凉,“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赤壁赋》读后感

《赤壁赋》读后感《赤壁赋》是伟大文学家苏轼写的,我们先读几篇读后感来了解一下,然后再深入学习吧。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赤壁赋》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赤壁赋》读后感篇一暑假,一直教我们《论语》的宋老师又带着我们学习了《赤壁赋》。
我喜欢这篇文章,它讲述的是苏轼与朋友在赤壁游玩之事,全文十分流畅,读起来特别舒服。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以前我们还学过他的《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晓景》和《赠刘景文》等诗。
《上下五千年》中讲到苏轼多才多艺,一生留下来四千多首诗,他还是个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和很有成就的画家。
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里,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约了几个朋友乘着小船,来到长江边上的赤壁。
他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赤壁赋》。
我觉得文中的景色描写很好:“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短短几句话,概括出了周围的一切景象,使读者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语句长短结合,朗朗上口。
文章结尾时,讲到了世间万物各有主宰,如果不是属于自己所有的,即使一丝一毫也不能占为己有。
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和耳朵听到的声音、眼睛看到的美景,这些都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取用它们是没有禁止的,而且永远享用不完。
这些话给我的启示是,“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未取”——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体会到“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才能倍感“造物者之无尽藏”之美好,才会更加珍惜生命,去学习无穷尽的知识这样才无悔自己的一生!《赤壁赋》读后感篇二苏东坡为宋朝豪放派词风的一代大师,其作品风格豪迈、视野广阔、个性鲜明、意趣横生,其赋一如其词,力改堆陈铺就之风,直抒胸臆、娓娓道来,看似随手拈来,实则深思熟虑。
其中《前赤壁赋》在托物咏志、借景抒情方面堪称一绝。
赤壁赋读后感

赤壁赋读后感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赤壁赋的读后感,以供读者赏析。
赤壁赋读后感(一)苏轼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曾被誉为是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洒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乌台诗案后,他被贬黄州,写下了《赤壁赋》。
被贬谪离京,对于一个处在官宦生涯的人来说,是莫大的苦闷失意,但是,从苏轼那“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中,我们不难发现出,他旷达开朗的胸襟,超脱的人生态度。
有人说这是他政治失意后的精神苦闷的自我排解。
但是,潜藏的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抑郁和悲伤,谁能看出来呢?现在的我们,处于一个新时代,虽不曾有那么多动荡不安,但充满了人世险恶。
社会是现实的,是残酷的,是美好的,是需要我们慢慢适应的。
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无理由的选择面对,与其整天面无表情的度过自己的一生,还不如每天对自己微笑,对他人微笑,开心的面对生活,面对不开心,面对困境。
赤壁赋读后感(二)苏轼应是北宋最为文采斐然的文豪,一位具有颇多艺术成就的艺术家。
他虽然具有极高的文学天赋和艺术天赋,但较少政治天赋,因而在当时北宋政政坛踉踉跄跄,举步维艰。
他少承父训,饱读儒学,想以此济天下,度苍生,年仅二十岁中进士,后官至礼部尚书。
但他缺少敏锐的政治触觉和为官之术,所以除少数几个志同的挚友外,并不受当时官场的欢迎。
苏轼思想上受老庄影响较大,安于传统,排斥新政,这首先让王安石老大不愿,但王宰相毕竟是一位很有胸襟的政治家,也比较赏识苏轼之才,对其并未如何。
然苏轼自己感到政治理想难以实现,便主动请求外调,先后任密州、徐州、湖州太守。
但王安石为了新法的推行,用了一批表示支持新法的所谓“新锐勇进之人”,实际上这些人并非真为推行新法富民强国,而是借此政见分歧排除异己,巩固政坛地位。
苏轼的几句牢骚惹恼了他们,此辈便狂吠着要置苏轼于死地。
《赤壁赋》读后感600字5篇

《赤壁赋》读后感600字5篇喜欢赤壁赋,喜欢作者的这种淡然的处世态度,喜欢他洒脱的处事情怀,喜欢他对回归自我,寻找心灵净土的那种执着的追求。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赤壁赋》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赤壁赋》读后感篇1苏子前《赤壁赋》依在下看来,说明了两点:一是对稀缺性资源,或竞争性资源,或有物权的资源,其一,不能去争,因为或力有不逮,争之枉然,或得罪于人,引祸上身;其二,不应去争,或得不偿失,或得而复失,或得之又如何?!二是公共资源,或非稀缺性、竞争性资源,或尚未明确物权的资源,应该多而且不灭(或曰永恒),如山水与明月,你可以尽情地多看几眼,多呼吸几口,或者说只要你愿意,简直可以岔着搞,这是不会有什么非异的,也不会招致怨恨的。
不过值得说明的是,山水如今已成稀缺性、竞争性和有物权的资源了,欣赏是要付费的,而且所费不低;但在宋时,大抵是free的,可以尽情享用。
以此看来,我们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完全是什么宣传的——全面提高啊。
以上两点,很有些于世无争、与人方便,居高临下、超然物外的意思,很高、很雅、很潇洒!苏子之《赤壁赋》,无论是从文学艺术上,还是从哲学思想上,那都冇得说,前人的分析与夸赞已汗牛充栋了,我也没必要狗尾续貂了,但现实生活里,是欣赏者众,笃行者无(而不是少),即使是佛道,乃至作赋者本人,概莫能外。
难道是作为最高级、最智慧动物的人,愚钝而不开化吗?非也。
问题的关键恰恰是,除了最高级、最智慧限定语之外,人就一动物(这简直俗不可耐,但也是没办法的事)。
是动物就要生存,而生存是要资源的,这些资源除了免费、开放性质的非稀缺性、竞争性资源之外,绝大部分都是要钱、甚至要命的稀缺性、竞争性资源啊!明月毕竟只可怡情,而不能饱肚矣。
这决定了人往往是“被”型的,而非自我的。
更何况,人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活得好一点!佛不是还要争一柱香吗?所以,即使象苏子这样美轮美奂之赋,大概也无法智人于既昏、救民于水火啊!《赤壁赋》读后感篇2苏东坡为宋朝豪放派词风的一代大师,其作品风格豪迈、视野广阔、个性鲜明、意趣横生,其赋一如其词,力改堆陈铺就之风,直抒胸臆、娓娓道来,看似随手拈来,实则深思熟虑。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精选范文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苏轼《赤壁赋》读后感精选范文引言:所以说《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赤壁赋》的读后感,欢迎大家来阅读参考!赤壁赋读后感(一)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一种淡然。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是一种洒脱。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种自在。
喜欢赤壁赋,喜欢作者的这种淡然的处世态度,喜欢他洒脱的处事情怀,喜欢他对回归自我,寻找心灵净土的那种执着的追求。
大自然,是造物者出色的杰作,心向往之处,在大自然中徜徉时,让我有了物与我同在,遨游于天地的感觉。
有时候觉得活着挺累,每天学会笑脸迎人,没笑强笑,干着不喜欢干的事,没有自我,接触大自然,就可以卸下了虚伪的面具,纯真的笑容,在脸上显现。
在自然中,可以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烦,大自然帮助我们回归自我,找到心灵的那份净土。
与大自然的幽静,清雅相比,这个世界就有点疯狂了。
当今世界物欲横流,人们都在追求那些所谓的金钱,权利,由此,啃老族出现了,富二代出现了,人人渴望自己的爸爸是李刚;穿名牌的多了,穿不起名牌,就穿假名牌,因为名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它可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脚踩李宁耐克鞋,就像踩着别人似地,简直高人一等,结婚买钻戒,越大越好,有面子,攀比之风愈演愈烈,名牌、钻戒被人捧起来了,价格越来越高,人们追求她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然后就开始不择手段的挣钱,捞钱,管他贪不贪,犯法不犯法,这年头有钱就是大爷,有几个能像比尔?盖茨那样搞个裸捐什么的,把自己挣得钱回馈社会。
同时追风的多了,在网络上,凤姐以一种恶作剧的形式登场,是炒出来的名人,好多人开始关注凤姐,开始想,凤姐为什么会红?应为她能够有看点,恶搞的力量也挺强的,大家纷纷效仿,也来网络恶搞,哎,一切的背后都是名和利,而后,网络红人越来越多了,农民工旭日阳刚上了春晚,搞网络有前景了,商家纷纷投入网络市场,获取利益钱财的地方,就是人最多的地方追求过后就会发现,人生如梦,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也许你就需要转一下身,回顾想一下经历的,你所追求的,是不是你没想要的。
《赤壁赋》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赤壁赋》读后感《赤壁赋》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赤壁赋》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赤壁赋》读后感1《赤壁赋》这篇文章虽短却写得精彩无比。
具体经过是苏轼与朋友驾小舟在江上游玩,并唱起了《诗经》上的歌曲。
这时,有一个朋友吹起洞箫,箫声却充满了哀怨。
东坡问他为什么这样吹他就说想起曹操当年破荆州时的情形,何其壮观。
英雄豪杰,叱咤一时,而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由此想到人的生命跟天地相比,渺小得就如同沧海一粟,功名利禄如同过眼云烟,因而悲从中来,不能自禁,演绎此悲凉之箫声。
苏子讲了水与月的例子来反驳他的观点。
他说,人生的长短在于你怎么看,假如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即使是一眨眼的时间也没有停止过运动;假如从不变的角度看,我们与万物都是无穷尽的。
这样想长江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苏轼的世界观是放达而积极的,从而也肯定了人的价值。
接着他又说,万物各有属主,惟有“江山之情风,山间之明月”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自然界的宝藏。
他把眼光超脱了人本身的局限,去追求、去享用自然界无穷无尽的美,这是发现了生命的本质奥妙和真谛的表现。
这种旷达的胸怀大概可以让那些蝇营狗苟与名利、心胸狭窄而思想庸俗的人感到惭愧吧?!苏轼的朴素的世界观,与我一向尊崇的人生准则不谋而合,假如不是时空相隔,我还真想引之为挚友呢!赤壁之下,多少英雄尽事,多少骚客留情。
赤壁的美,赤壁的妙,在大文豪苏轼的笔下,以简极的笔墨跃然生辉,意境悠长,令我陶醉。
“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月色水光,天宇合一。
是实景还是幻象?苏轼写的是常景,但却叫我也不禁“羽化登仙”了。
夜游赤壁,虽怡然但因苦闷。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政治上遭受严重打击,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读后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一种淡然;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是一种洒脱;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种自在。
喜欢赤壁赋,喜欢作者的这种淡然的处世态度,喜欢他洒脱的处事情怀,喜欢他对回归自我,寻找心灵净土的那种执着的追求。
大自然,是造物者出色的杰作,心向往之处,在大自然中徜徉时,让我有了物与我同在,遨游于天地的感觉。
有时候觉得活着挺累,每天学会笑脸迎人,没笑强笑,干着不喜欢干的事,没有自我,接触大自然,就可以卸下了虚伪的面具,纯真的笑容,在脸上显现。
在自然中,可以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烦,大自然帮助我们回归自我,找到心灵的那份净土。
与大自然的幽静,清雅相比,这个世界就有点疯狂了。
当今世界物欲横流,人们都在追求那些所谓的金钱,权利,由此,啃老族出现了,富二代出现了,人人渴望自己的爸爸是李刚;穿名牌的多了,穿不起名牌,就穿假名牌,因为名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它可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脚踩李宁耐克鞋,就像踩着别人似地,简直高人一等,结婚买钻戒,越大越好,有面子,攀比之风愈演愈烈,名牌、钻戒被人捧起来了,价格越来越高,人们追求她的意愿也越来越
强烈,然后就开始不择手段的挣钱,捞钱,管他贪不贪,犯法不犯法,这年头有钱就是大爷,有几个能像比尔?盖茨那样搞个裸捐什么的,把自己挣得钱回馈社会。
同时追风的多了,在网络上,凤姐以一种恶作剧的形式登场,是炒出来的名人,好多人开始关注凤姐,开始想,凤姐为什么会红?应为她能够有看点,恶搞的力量也挺强的,大家纷纷效仿,也来网络恶搞,哎,一切的背后都是名和利,而后,网络红人越来越多了,农民工旭日阳刚上了春晚,搞网络有前景了,商家纷纷投入网络市场,获取利益钱财的地方,就是人最多的地方。
追求过后就会发现,人生如梦,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也许你就需要转一下身,回顾想一下经历的,你所追求的,是不是你没想要的。
浪子回头金不换,及时的回归自我,活出自己,才是对的。
之所以向往赤壁赋中苏轼描绘的生活,是因为他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无拘无束,没有压迫,没有烦恼,心态平和,满足生活,人生由自己主导,为自己而活,当今社会不再是充满战争火焰的社会,我们国泰民安,不用像保尔一样,整个一生都要祖国的解放而奋斗,我们可以幸福的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必每天去追逐名利,追逐金钱,有吃有喝就好,做点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何必执着与那些如过眼云烟的东西呢?一个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执着于追逐那些带不走的东西呢?人生又是何其短暂,
就像小沈阳说的,两眼一睁,一闭,一辈子过去了,浮华尘世,唯有守住心灵的那份净土,不被世俗浑浊所污染,才能无怨无悔的走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