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二上期语文六科联赛优秀试卷 含答案(王红晖优秀定稿)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9分)1.(3分)A(因为主客体颠倒导致以偏概全。
)2.(3分)D3.(3分)C(不合逻辑。
)二、(36分)(一)(19分)4.D(原文标点为“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
臣谓宜谕王呆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5.D(“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6.C(“并下令逮捕袒护王杲的赵完”错,应是皇帝下令逮捕赵完)7.(10分)(1)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
(得分点:“识”、宾语前置、“见”各1分,句意2分)(2)罢免几个懦弱的将领,创建平阳堡来沟通两河,把游击巡逻之军迁移到正安堡来保卫镇城,进攻守卫的器械全部加以经营谋划。
(得分点:“黜”“具”“经画”各1分,句意2分)(二)(11分)8.(5分)对比手法,将洛浦美丽的风光与岭南崇山恶劣的瘴疠之气对比。
突出现在被流放的凄苦,抒发了思国怀乡的感情。
(手法及说明3分,作用2分)9.(6分)表达了作者被流放岭南、去国离家的凄苦,对友人杜审言和家乡的思念,以及渴望重回朝廷,得到重用的情感。
(每方面2分。
意思相近即可。
)(三)(6分)10.⑴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⑵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⑶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三、(25分)11.⑴(5分)E C(E项3分,C项2分,A项1分。
A项,冷脸不会发笑的真正原因谁也不知道,文中对传说只是表述为“这说法听起来像那么回事,对不对,没人敢去和他核对”。
B项,联系后文冷脸再不去相声园子的情节,可以看出,冷脸称赞对方是真心的,为对方找台阶,并没有带着怨恨。
D项,冷脸虽然冷面如铁,但并不意味他没有生活热情和丰富的内心活动,他喜欢听相声,他能从毛猴的讨饶中分析自己的处境,并主动称赞对方,起身离场,再也不进相声园子)⑵(6分)①冷面如铁,阴沉黑硬。
湖北省孝感市六校联盟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命题人:汤俭松审题人:檀厚云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近,一部热门网络小说的电视剧和网剧改编版权售出1300万元的高价,让人惊掉下巴。
但实际上,这个价格在业内只能算中等偏上。
当下“IP(知识产权)”热到什么程度?据统计,目前已经超过110部网络小说成功售出影视改编权,预计明年播出的影视作品近百部。
届时,无论大银幕还是小荧屏,都可能被“IP影视”一统天下。
它可能标志着“IP影视”从方兴未艾的热潮,逐步迈入成熟期和模式化。
它所代表的新模式,可能对今后的影视创作,甚至整个文化领域的产业化都具有深远影响。
传统的影视创作模式,大体是“作家创作小说——编剧改编剧本——影视主创团队完成摄制——播出(公映)”。
每个环节都遵从艺术规律,进行精英化、个体化、个性化创作。
创作全程封闭,公众很少参与。
“IP影视”模式完全不同。
目前资本已经介入到整个生产链的源头,即网络小说的创作。
投资方深入调研市场,作者根据读者偏好精心策划故事题材、主线和叙述框架。
小说在网络发表的时候就跟进市场推广,吸引读者参与互动。
一旦在网络获得成功,紧接着就启动出版、电影、电视、网剧、动漫改编制作等下游环节。
从头到尾,都遵循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类工业生产流程。
网络小说甚至在内容设置方面,都参照一般商品的市场细分和标准化模式,进行类型化创作。
比如迎合女性读者的“灰姑娘”模式,一大群“高富帅”围绕女主角团团转,使女主角无所适从、纠结不已。
迎合男性读者的“落魄才子”模式,男主角怀才不遇、穷酸落魄,但坚守道义和自我,因此赢得一群超凡脱俗的“白富美”青睐,最终逆袭成功,功成名就。
2016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语文试卷及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课内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选项中,不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 诲女知之乎如日月之食焉而谁以易之B. 举直错诸枉无欲速,无见小利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C. 毋吾以也莫春者,春服既成君子一言以为知D. 夫子矢之曰植其杖而芸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2. 下列各选项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 不仁者远矣②足食,足兵③子路从而后④ 能使枉者直⑤举直错诸枉⑥所谓立之斯立⑦ 过而不改⑧非道弘人⑨ 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A. ①/②⑧/③⑦⑨/④⑤⑥B. ①③④/②⑥⑧/⑤/⑦⑨C. ①④⑤/②⑧/③⑦/⑥⑨D. ①④/②⑥⑧/③⑦⑨/⑤3.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①叔孙武叔毁仲尼(毁:诽谤)②当仁,不让于师(当:遇到)③请事斯语矣(事:从事)④加之以师旅(加:攻打)B.①多见其不知量也(多:多数)②抑为之不厌(抑:不过)③异乎三子者之撰(撰:陈述)④且知方也(方:方法)C. ①舍瑟而作(作:站起来)②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易:变革)③使子路反见之(见:引见)④请问其目(目:条目)D. ①今之从政者殆而(殆:危险)②如会同(如:如同)③小人之过也必文(文:掩饰)④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约:贫困)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高进之,沛国人。
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士宦所掠,瓒救之,杀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
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
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
牢之高会,进之入幕,推上客而踞其坐,大饮嚼,一坐大惊。
牢之揖客,问所长,进之曰:“善以计数中密事。
”牢之问甲兵刍粮,进之布指算,不爽,乃辟行军司马。
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

2015-2016学年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9分)开车会成为穷人的标志吗在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风行英伦之时,如果说将来富人多是瘦子,穷人多是胖子,谁都会觉得是异想天开。
如今呢,在发达国家,穷人的肥胖症最为严重。
走进富人区,则苗条的人明显多起来。
可见,未来往往在我们的想象之外。
那么,在现今这个开法拉利炫富的时代,如果说日后开车的多是穷人,富人反而很少开车出行——这种预言,是否会像贫富的胖瘦一样兑现呢?《经济学人》曾提纲挈领地展望了汽车的前程:目前地球上有十亿多辆汽车。
仅2012一年,就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
预计到2020年,世界汽车拥有量可能翻一番。
毫无疑问,汽车,是世界经济的命脉。
不过,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有可能下降。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的汽车旅行里程在2004年触顶,自2007年经济危机前开始下降。
根据对人口社会学的初步分析,我们能够推断出这些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而非一时经济波动所造成的短期失常。
在发达国家,婴儿潮一代的前锋,即1945年出生的人,大部分都开车的。
如今开车的退休老人比任何时代都多。
六十几岁的英国人中,79%有驾照。
美国60—64岁这个年龄层的人中,90%以上开车。
这比任何年龄段的比例都高,这代人是最痴迷汽车的一代。
他们年轻时,汽车象征着自由、财富、美国梦,汽车难以和他们的生命分开。
然而,他们恰恰是正在退场的一代。
新一代的年轻人考驾照的年龄普遍偏晚。
驾照拿得晚的人,一般开车比较少。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快三十岁时领到驾照的,比起年轻十岁就开始开车的人来,开车要少30%。
在德国,年轻的有车家庭在增加,但开车的却少了。
大家买了车,但越来越多的时间是放在那里,偶尔才用。
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附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统测卷参考答案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解析】B项说的是伊斯兰世界对中国出产的瓷器的喜爱。
【答案】 B2.【解析】20%是整个海上贸易占南宋经济的收入比例。
【答案】 C3.【解析】第二轮十二生肖邮票的设计不属于不同地区艺术的互融互鉴。
【答案】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6分。
4、【答案】 D5、A、“初谪滁山”中的“谪”指古代官员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6、B(作者改号不是为了逃避名声。
)7(1)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状语后置、是、“岂……乎”各1分,句意2分。
)(2)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最终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
(被动句、讫、判断句各1分,句意2分。
)8、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1分)开头四句,先实写,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接着五句是回忆镜头,作者联想到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属虚写。
(3分)词人以虚衬实,表现出快哉亭上所览之景的高远空濛的意境。
(2分)9、下片先写平静澄澈的江面突然大浪掀起,老渔翁沉着与风浪搏击的场景,接着引用典故,就风的雌雄发议论,(3分)探索人生的哲理,表明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2分)10.(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三、本大题4小题,共25分。
11、(1)【答案】E 3分、D 2分、C 1分,AB不给分。
【解析】A第一段并不能看出“自卑”,无中生有;B错在“倒叙”,应为“插叙”;C从杨民喝茶的细节,可以看出,杨民可能“也在忖度我,是一个猜疑心很重的人,他内心深处很不喜欢我过得比他好”,并不完全确定。
(2)【答案】①特点:风景优美、宜居;(2分)②作用:在内容上,突出这个别墅区的高档,是我和杨民产生误会的重要背景;在结构上,为下文我在阳台上看见杨民喝茶的情节做铺垫;在主旨上,通过工薪阶层与豪华别墅的强烈反差,凸显了我面对同阶层朋友处境变好的复杂感情。
2016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6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高二语文上期中试卷及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规矩(jǔ)羽檄(xǐ)拓(tà)片否(pǐ)极泰来 B.新正(zhēng)商贾(gǔ)勇剽(piāo)渐(jiàn)车帷裳 C.震颤(chàn)执拗(niù)噩(è)梦清道辟(pì)路 D.禁(jīn)锢枕藉(jiè)从(cóng)容沸(fú)反盈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惊惶灿若星晨寒暄性情孤僻 B.像貌雕栏玉砌厘定犀角烛怪 C.辖制万姓胪欢编篡春意阑珊 D.树阴金碧辉煌讥诮宽宏大量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②随着他的“码根码”汉字输入软件进入电脑市场,他的生活也有所改善。
③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是德。
A.形态景况大方 B.状态景况经济 C.形态境遇经济 D.状态境遇大方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由于动脉严重硬化,他的两只手经常会情不自禁地抖动,这对他来说真是痛苦的事。
B.尽管有些人将邓丽君、徐小凤等人的歌曲看成是明日黄花。
可是,由歌坛新人翻唱这些老歌还是会吸引大批观众。
C.推行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具有综合性人文性质的语文教学又必然首当其冲。
D.北京大学大学术气氛浓厚。
学生处于其间四年,耳闻目睹,也养成了重视学术的风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今年10月1日起,中国将以两万多个小城镇为重点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在小城镇拥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小城镇户口。
2016年上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曙光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卷命题人:余梦佳母晓丹孔玲玲审核人:邱巧梅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星宿./乳臭.搭讪./赡.养粗犷./旷.日持久B.舟楫./编辑.砾.石/沥.青鞭挞./纷至沓.来C.呜咽./奖掖.忏.悔/阡.陌诘.难/殚精竭.虑D.畜.养/体恤.蹒跚./珊.瑚迸.发/屏.气凝神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被媒体不绝如缕....爆炒的演员吸毒、为虚假广告代言等新闻,严重影响了演艺界的声誉。
B重庆的吊脚楼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每根木柱、每片青瓦都闪烁着山城文明的光芒。
C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D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受金融危机影响,近日国际黄金价格开始出现大幅度__的情况。
⑵不知怎么了,最近这孩子的脾气越来越让人不可__了。
⑶最近我们重新调整了分工,__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A.震荡琢磨从而B. 振荡捉摸进而C.震荡捉摸从而D.振荡琢磨进而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时代久远,《论语》中的文言字词对我们感到非常陌生,它们像坚硬的外壳,包裹住了鲜活的生命。
B.我国自主研制的反恐“千里眼”,已广泛应用于公安刑事侦查、消防、环保、交通等众多领域。
C.他公司有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平均年龄在20到30岁之间。
D.全市3000多名消防官兵和210辆消防车,决定放弃十一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家长们常用“”来教导我们要努力学习,老师们常用“”来引导我们积极参加实践锻炼,朋友们常用“”来互相勉励,而我们常用“”来表达到达理想彼岸的决心。
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

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字是不要本钱的,喝一杯滋味好的酒,你称赞它“美”,看见一朵颜色很鲜明的花,你称赞它“美”,碰见一位年轻姑娘,你称赞她“美”,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座雕像,你也还是称赞它“美”。
这些经验显然不尽是一致的。
究竟怎样才算“美”呢?一般人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美”,但是都知道什么样就是愉快。
拿一幅画给一个小孩子或是未受艺术教育的人看,征求他的意见,他总是说“很好看”。
如果追问他“它何以好看呢?”他不外是回答说:“我欢喜看它,看了它就觉得很愉快。
”通常人所谓“美”大半就是指“好看”,指“愉快”。
不仅是普通人如此,许多声名煊赫的文艺批评家也把美感和快感混为一件事。
英国十九世纪有一位学者叫做罗斯金,就曾经很坦白地告诉人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
”从愉快的标准看,血色鲜丽的姑娘的引诱力自然是比女神雕像的大;但是你觉得一位姑娘“美”和你觉得一座女神雕像“美”时是否相同呢?《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想来不一定有什么风韵,在艺术上却仍不失其为美。
英国姑娘的“美”和希腊女神雕像的“美”显然是两件事,一个是只能引起快感的,一个是只能引起美感的。
罗斯金的错误在把英国姑娘的引诱性做“美”的标准,去测量艺术作品。
美感和快感究竟有什么分别呢?有些人见到快感不尽是美感,替它们勉强定一个分别来,却又往往不符事实。
英国有一派主张“享乐主义”的美学家就是如此。
他们所见到的分别彼此又不一致。
有人说耳、目是“高等感官”,其余鼻、舌、皮肤、筋肉等等都是“低等感官”,只有“高等感官”可以尝到美感而“低等感官”则只能尝到快感。
有人说引起美感的东西可以同时引起许多人的美感,引起快感的东西则对于这个人引起快感,对于那个人或引起不快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阳市一中高二六科联赛语文试卷制卷人:王红晖分值:150分;时量:15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
不管《内篇》是否为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
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
“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念来使用,却始于《庄子》。
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
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
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
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它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
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
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
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们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
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鴳的嘲笑。
斥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
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
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
在时间上也是如此。
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命长的冥灵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
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
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它生物。
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
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节选于《智通庄子——游心于物之初》)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而是继承于《诗经》,庄子的“逍遥”与《诗经》的“逍遥”相比内涵更加丰富。
B.宇宙中的万物都是不能真正逍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有所待”的,都是不自由的。
C.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
D.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他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是不自由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
2、下面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逍遥游》被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突出地位。
B.《逍遥游》中的大鹏鸟看似很逍遥,斥鴳看似随心所欲,但它们同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自由。
C.“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它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D.从《逍遥游》的内容我们可以获知,“逍遥”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几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庄子真正理解了“逍遥”于人生的意义,所以才在妻子死后放声高歌,才在高官厚禄面前自愿躬耕于田间。
B.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追求“逍遥”,这也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所有思想的特质。
C.“逍遥”是一种不受外界所困的境界,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逍遥”。
D.从庄子的《逍遥游》我们可以知道,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那我们就得回归自然,淡泊名利。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白字太白,山东人。
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
喜纵横,击剑为任侠。
轻财好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
”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
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
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
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
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
”白长笑而去。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
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有文集二十卷,行世。
或云:白,凉武昭王暠九世孙也。
------(选自《唐才子传校笺》)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B.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C.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D.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长庚星,实为金星,它比太阳落得晚,所以叫长庚星;因为它出来得比太阳早,所以又叫启明星。
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金星”“太白”“启明”。
李白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
B.五经:指《诗经》《尚书》《大学》《礼记》《春秋》。
D.“黄”,指道教始祖黄帝;“老”,指道教创始人老子,后世道教奉为始祖。
“黄老”也称黄老学说。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由于李白是李母梦见太白星而生下来的,因而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
李白从小便天赋过人,十岁就通五经、贯六艺,诗笔生花,为人称道。
B.贺知章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并与其诗酒为乐;后来靠贺知章在唐玄宗面前的推荐,李白得以步入仕途,担任供奉翰林。
C.在京城,“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在华阴县,使县宰惊愧,叩拜致歉;在渡船上,与御史崔宗之共处,着锦袍而坐,旁若无人。
这都说明李白的确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李白曾有恩于郭子仪,当他受永王璘事牵连入狱时,郭子仪“请官以赎”,皇帝改判为流放夜郎。
李白晚年喜好黄、老学说,不幸的是醉酒捉月,沉水而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
”(5分)(2)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8—9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8.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5分)9.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三)名句默写。
10、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1 )屈原的《湘夫人》中被称为“千古言秋之祖”的写景句是:,。
(2 )王勃《滕王阁序》中描写夕阳西下霞光满天,水鸟翻飞,水光与长空相融和谐画面的一句话是:,。
(3 )杜甫在《蜀相》中高度概括和评价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能的诗句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温暖张国平宾馆很小,隐匿在高楼林立的城市边缘一条狭窄拥挤的小巷里,如同相貌平平的我,很不起眼。
恰逢又是淡季,生意更显得冷清。
门“吱呀”一声响,探出一个脑袋,面色灰黄,宽边眼镜后是中年男人不应有的胆怯的眼神。
“有房间吗?”男人的声音很低,低得我几乎难以听清。
“有。
”我敷衍着。
“多少钱一间?带卫生间的。
”男人问。
我没有抬头,语音里却带着刺:“那叫标准间,80元。
”门又“吱呀”一声关上,夹着男人一句话的尾巴:“太贵了!”“贵?如果是旺季最低也要120元。
”知道他也不是什么料,我的头埋在杂志里说。
“吱呀”又一声,重新探出那颗圆圆的脑袋:“能便宜吗?”我有些不耐烦,拖着长腔说:“已经是最便宜了。
”男人叹一口气问:“买一个床位行吗?”我有些好笑,抬头把目光盯在男人那神色紧张的脸上。
“行吗?”男人重复着问。
我说:“不行,现在住宾馆哪有定单张床位的。
”男人的脸有些微红:“你看看,我——我带的钱不多,照顾一下吧。
”男人一脸的真诚,语气可怜兮兮的。
我的心有些软,不置可否地望着他。
“照顾一下吧,妹妹,我从县城来,这么晚了实在没法回去。
”男人诚恐地望着我,像一个等待宣判结果的犯人。
我抬头望望大厅里高挂的钟,已经是十点过五分了。
我问:“六十决钱也拿不出来?”男人耷拉下头,嘟噜:“实在紧巴,看病花完了。
”我无奈地摇头说:“好吧。
”我知道自己背着老板自作主张的后果,日后查出来轻者罚款,重者辞退,但我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因为刹那间男人那张酸楚的脸突然让我想起出外打工两年多没回家的哥哥.我问:“明天天亮前能离开吗?”男人的头如啄米小鸡:“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