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同步练习1 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16_2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一)学案(新版)苏科版

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一)【学习目标】1. 说出眼球的附属结构和功能。
2. 概述眼球的结构以及与视觉形成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以及视觉的形成过程【学习内容】知识点一观察眼的结构【学生自学】阅读课文和信息库上的内容,观察图16——8和图16——9,思考以下问题:1. 眼是人体观察事物形成视觉的主要器官,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中主要结构是什么?2. 眼球的附属结构有哪些?对眼球有何作用?3. 在眼球的结构中,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演练展示】1. 人体观察事物、获取外界信息和形成视觉的重要器官是,它由和组成,其中 _____是主要结构。
2. 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等,对眼球有保护作用,如,可以分泌泪液,具有杀菌和润滑眼球的作用。
3. 沙眼和急性结膜炎的发病部位通常在,所以平时要注意卫生。
4. 眼球外膜前端透明的膜叫,是光线首先进入眼球的膜,也是人体捐献的器官之一。
5. 人体通过调节的凸度,可以始终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6. 人的眼有的呈黑色,有的呈蓝色,是与人的 ____有关。
7. 眼球结构中与视觉形成有关的结构有、、、和。
分布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质疑拓展】结合眼球的结构模型,由外而内依次展示眼球的结构,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尤其是与视觉形成有关的部分,如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
知识点二模拟眼球成像的过程【模拟实验】1. 按照图16——10的装置,用一块白纸板做屏幕,将凸透镜放在一支点燃的蜡烛和白纸板之间。
2. 固定好蜡烛和白纸板,然后左右调整透镜,直至白纸板上出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物像为止。
【合作学习】讨论:1. 实验中透镜和白纸板分别模拟了眼球的什么结构?2.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应是怎样的状态?知识点三视觉的形成【学生自学】阅读课文,并观察图16——11,思考问题:1. 形成物像的部位在哪里?2. 形成视觉的部位在哪里?3. 视觉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4. 一个人的眼球结构完好,但却双目失明,原因是什么?【演练展示】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由进入眼球的内部,再经过等的折射作用,最后落在上形成物像。
八年级生物上册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同步练习 苏科版(2)

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1、小军非常注意用眼卫生,看书一段时间后,就向远处眺望一会。
由看书转为眺望,小军的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A.扩大,曲度增加 B.缩小,曲度增加C.扩大,曲度减小 D.缩小,曲度减小2、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B.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防止听小骨和听觉中枢受损3、近几年来近视成为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
在由近及远的过程中,眼球内发生的变化是()A.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B.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C.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D.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下列有利于保护视力的做法是()A.躺卧看书 B.乘车看书C.直射强光下看书 D.坚持做眼保健操5、人的视觉是在哪个部位形成的?()A.晶状体 B.玻璃体 C.视网膜 D.大脑的某区域6、在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该迅速张开口或者用手掩耳,这样做的好处是()A.防止声音入耳B.使鼓膜内侧气压大于鼓膜外侧气压C.防止灰尘入耳①②③D.使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7、在右图耳的结构中能够接受声波产生振动的是()A.①听小骨 B.④听小骨C.①鼓膜 D.④鼓膜8、参照右下图分析判断:“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以免被震破的、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将外界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结构依次是()A.④①⑦⑧ B.④②⑥⑧C.④③⑧⑤ D.④①⑥⑤9、用手掌托在耳郭后边,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郭能够()A.产生声波 B.传递声波 C.收集声波 D.感受声波10、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和眼球有很多相似之处,下面各组照相机和眼球对应的结构,功能不.相似的是()A.闪光灯和角膜 B.胶卷和视网膜 C.光圈和瞳孔 D.镜头和晶状体11、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的错误()A.结构1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B.若结构2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物体C.结构4能将物像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D.结构2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12、人的视觉形成的部位是()A.晶状体B.大脑皮层C.视网膜D.视神经13、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象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A.视网膜、大脑 B.大脑、视网膜C.视网膜、视神经 D.视神经、大脑14、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几幅流程图有错误的是()A. 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B. 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C. 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D. 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5、右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

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眼与视觉的形成1、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1.1.1说出眼球附属结构和功能,概述眼球的结构以及与视觉形成的关系.1.1.2理解眼球的成像过程,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1.1.3描述近视和远视的形成和矫正方法.1.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2、教学重点2.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2.2近视和远视的形成和矫正方法3、教学难点3.1眼球的成像过程3.2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4、教学方法:4.1“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法4.2探究法、游戏法、讨论归纳法5、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小游戏:邀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将眼睛蒙起来,试一试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学生观察思考:该同学不能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座位的原因?人的眼睛有何作用?反馈:眼是人体观察事物并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来源,有了明亮的双眼,才能欣赏到外界美丽的世界.教师引入课题:那么,你想知道眼睛内部的结构以及它是怎么形成视觉的吗?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二、眼与视觉的形成(一)眼的结构1、认识眼的附属结构图片展示眼的附属结构,教师简要描述它们的特征和功能.2、眼球的结构(多媒体演示)外膜角膜 (无色透明,光线易通过)、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内部结构)眼球壁中膜:脉络膜、睫状体、虹膜内膜:视网膜(含有许多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眼球房水内容物晶状体(具有弹性的透明体,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玻璃体教师分别介绍各结构的特征和功能,重点演示讲解瞳孔、晶状体的作用.瞳孔:光线进入眼球的通道,能随着光线的强弱调整大小. 当光线变强时,瞳孔缩小;反之,当光线变弱时,瞳孔扩大. (动画演示)晶状体:具有弹性的透明体,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 (多媒体演示晶状体的收缩和舒张的过程)知识反馈:(1)、下列结构中,不属于眼球附属结构的是()A、眼睑B、睫毛C、泪器D、玻璃体(2)、当你从暗室中走出来的时候,瞳孔的变化是()A、由大变小B、由小变大C、没有变化D、无法判断(3)、下列结构中,能感受光刺激的结构是()A、角膜B、巩膜C、视网膜D、脉络膜(4)青少年经常上网,会使眼球发生的变化是()A、晶状体凸度过大B、晶状体凸度过小C、晶状体浑浊D、视网膜发炎(二)视觉的形成1、多媒体演示眼球成像的过程学生观察,分组讨论:(1)、在眼球的结构中,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有哪些?(2)、物像最终落在什么结构上?2、多媒体演示凸透镜成像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1)蜡烛和凸透镜的变化(2)白纸版上出现的物像的特点想一想:白纸板和凸透镜分别相当与眼球的什么结构?【小结】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折射成像于视网膜,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视神经传导大脑皮层视觉中枢,最终形成视觉.想一想:在看近处的物体时,眼球是处于紧张状态还是放松状态?知识反馈:(4)、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视觉的部位是( )A、晶状体B、视网膜C、大脑D、视神经(5)、在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中,白纸板上形成的物象是()A、倒像B、正像C、放大的像D、不能确定(三)近视和远视1、近视(1)多媒体演示近视形成的过程学生观看讨论:假性近视、真性近视的区别教师讲述:当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使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2)近视眼的矫正:配戴凹透镜(3)如何预防近视的产生学生阅读课本P45页的内容,并做小结2、远视(1)多媒体演示远视形成的过程教师讲述:当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弹性变小,使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2)远视眼的矫正:配戴凸透镜知识反馈:(6)、矫正近视眼的视力,应配戴()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都可以(7)、下列用眼方式中,属于正确用眼的是()A、经常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B、喜欢近距离的看电视,特别是动画片C、连续用眼1小时,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D、喜欢躺在床上看书四、课堂小结邀请学生分组讨论,并归纳小结五、知识链接1、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照相机的镜头、暗箱的壁和装入的底片,分别相当于眼球的哪些结构?2、有的失明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好无损,但是他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该患者主要是哪部分发生了病变?板书设计眼与视觉的形成一、眼的结构1、眼的附属结构2、眼球的结构二、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折射成像于视网膜,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视神经传导大脑皮层视觉中枢,最终形成视觉.三、近视和远视1、近视(1)近视形成的过程(2)近视眼的矫正:配戴凹透镜(3)如何预防近视的产生2、远视(1)远视形成的过程(2)远视眼的矫正:配戴凸透镜本节课以人体从外界接收信息的主要器官——眼为代表入手,重点介绍了眼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为了使学生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教师运用了Flash课件,演示出眼球从外到内各个层次的结构名称,并详细讲解了它们的功能. 并及时归纳、板书,让学生在观察、讨论等活动中获取知识.有关视觉的形成过程,首先通过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通过观察双凸透镜的成像实验及原理,从物理学的角度,帮学生理解眼球的成像过程. 这也为后面的探究近视和远视的形成原因打下基础. 因此,探究后面的近视和远视的形成原因时,学生一目了然. 同时,教师适时赋予情感教育,知道学生如何有效的防止近视的发生.本节课根据学生特点,始终贯穿“小循环,多反馈”这一教学模式,做到一个知识点辅以一份练习,及时将掌握的知识进行反馈,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精心设计的Flash课件形象生动,对帮助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教师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游戏、组织分组讨论思考、朗读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布置课外作业,教师也花了一番功夫,将课堂知识向课外拓展,丰富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纵观整节课,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习好的学生,更要关注学习差的学生;不仅关注学习活动,更要关注学习状态. 从学生收交上来的反馈练习来看,部分学生跟不上节奏,完成的不太理想.2、教师要注意充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课堂教学切实实现由重知识向重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转化(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等).3、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4、板书设计稍有欠缺,今后在汉字书写上要多花功夫.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八年级生物上册 16.2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2课时)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16.2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2课时)学案(新版)苏科版一、自主先学1、在眼球的结构中,具有调节光线进入多少的结构是。
能够通过调节使不同距离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结构是。
2、近视形成的原因:眼球前后径或晶状体凸度,物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3、为预防近视,请写出三点以上良好的用眼习惯:。
二、合作助学1、实验:模拟眼球成像的过程。
学生观察,分组讨论:(1)在白纸板上出现的物像有什么特点?(2)对照眼球的结构分析,透镜和白纸板分别相对于眼球的什么结构?2、探究视觉的形成过程:与凸透镜的成像过程一样,外界物体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由________进入眼球的内部,在经过___________等的折射作用,最终落在________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使感光细胞产生与视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______ __传导到大脑皮质的_____ _____,人就形成了视觉、即:外界光线→ →瞳孔→ →玻璃体→ (产生兴奋)→视神经→大脑皮质的。
三、拓展导学1、实验: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1)参照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当白纸板上出现清晰的物象时,固定蜡烛和白纸板位置。
把透镜换成凸度稍大的,观察白纸板上物象的变化。
(2)左右移动白纸板,直至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物象为止。
你能判断当透镜的凸度增大后,清晰的物象在白纸板的哪一方吗?(3)如不改变凸透镜的凸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让物象落在白纸板的前方?2、总结:近视:眼球前后径或晶状体凸度,物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矫正:戴____透镜、远视:眼球前后径或晶状体凸度,物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矫正:戴____透镜、四、检测促学长期沉迷于电子游戏,不仅影响学习,还会因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近视。
这一结构是()A、角膜B、晶状体C、玻璃体D、视网膜五、反思悟学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能区分近视和远视吗?。
【苏科版】16.2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同步练习

16.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一、选择题1.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调节眼球内玻璃体的曲度B.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C.咽鼓管与中耳相通,吞咽可调节鼓膜内外气压平衡D.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2.下面关于眼与视觉、耳与听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视觉和听觉都要在大脑的一定区域才能产生B.近视是由于晶状体过度变凸,造成折射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后方C.耳蜗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D.鼻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外耳道感染3.下课铃响了,你直奔食堂。
看到了饭菜的颜色,手指感觉到了馒头的温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冷与温的感受是分别由不同的感受器引起的B.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折射,在视网膜上成像,并在大脑皮层形成视觉C.听到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导到内耳,在耳蜗内产生听觉D.患真性近视时,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大,清晰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4.人们常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这说明眼和耳都是人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近视眼可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B.人的视觉在大脑皮层形成C.耳分外耳、中耳、内耳D.内耳的前庭接受声音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5.长时间看书的乐乐从屋中出来,看到爷爷正在放风筝。
他顺着爷爷手中的风筝线望向晴朗的天空,发现风筝已经被放得很高,变成了一个小黑点。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乐乐患有近视,矫正视力需要佩戴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B.从光线较暗的屋内到明亮的室外,乐乐的瞳孔由小变大C.乐乐抬头望向空中的风筝时,在玻璃体调节下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D.长时间看书后,走到户外向远方眺望,对乐乐的眼睛有保护作用6.人体能够通过各种感受器接受外界刺激。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人眼能看清书本上的字,也能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晶状体具有调节作用B.内耳中有听觉感受器和头部位置变动感受器,所以内耳具有听觉和感受位置变动的双重功能C.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产生听觉D.鼻黏膜上有嗅觉感受器,能接受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7.如图是人的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⑥后,在③上形成视觉B.通常说的黑眼睛和蓝眼睛,是因为①的颜色不同C.长时间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很容易损伤aD.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c8.长时间看书的乐乐从屋中出来,看到爷爷正在放风筝。
八年级生物上册 16.2.1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学案1(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16.2.1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学案1(新版)苏科版16、2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说出眼球的附属结构和功能,概述眼球的基本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学会模拟眼球成像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视觉的重要性,保护眼睛,热爱生命。
【学习重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学习难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知识疏理】1、眼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___是眼的主要结构。
2、眼球的结构(1)角膜____________,光线_____________。
(2)瞳孔是_________中央的圆孔,________由此进入眼球内部。
(3)虹膜含________,与眼的颜色有关;虹膜可以调节________的大小。
(4)晶状体是有弹性的透明体,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5)巩膜_____色坚固,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6)视神经把与_________有关的信息传递到_________。
(7)视网膜含有许多____________,能感受____________。
3、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进入眼球的内部,再经过______________等的折射作用,最终落在_______________上形成物像。
物像刺激了___________上的感光细胞,使感光细胞产生与____________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___________传导到大脑皮质的______________,人就形成了___________。
4、近视形成的原因近视是由于__________的凸度过大甚至造成眼球的____________过长,使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___________的前方,所以看不见远处的东西,可以佩戴___________进行矫正。
八年级生物上册16.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苏科版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1课时)眼》一、自主先学1、眼由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______是眼的主要结构.2、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眼泪中有酶,具有和眼球的作用.4、结膜衬在的内表面和贴在的前面,能分泌,眼球.5、沙眼和急性结膜炎(“红眼病")的发病部位通常在 ,所以平时要注意用眼卫生.6、预习,了解眼球的结构示意图二、合作助学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外膜:膜、膜(“白眼球")眼球壁中膜:膜(营养眼球)、膜(“黑眼珠")眼球内膜:膜(含细胞)眼球内容物: 、、 .三、拓展导学1、瞳孔..:当光线变时,瞳孔缩小;反之,当光线变时,瞳孔扩大.2.、晶状体....:有弹性的透明体,对光线有作用.相当于凸透镜。
其凸度大小由控制。
看远处时,凸度变;看近处时。
凸度变。
3、与视觉形成有关的结构是、、、、四、检测促学()1、当你从暗室中走出来的时候,瞳孔的变化是A、由大变小B、由小变大C、没有变化D、无法判断()2、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的作用A、形成视觉B、产生神经冲动C、调节眼球D、形成清晰的物象()3、下面是四位同学各自的观点,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甲同学认为脉络膜颜色较深,能调节瞳孔的大小B、乙同学认为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形成物象C、丙同学认为巩膜无色、透明,能支持保护眼球D、丁同学认为虹膜中含较多平滑肌,能调节晶状体的凸度五、反思悟学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们该如何注意用眼卫生呢?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配套K12】[学习]八年级生物上册 6.16.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同步练习2 (新版)苏科版
![【配套K12】[学习]八年级生物上册 6.16.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同步练习2 (新版)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0af64cddccda38376baf53.png)
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1、小军非常注意用眼卫生,看书一段时间后,就向远处眺望一会。
由看书转为眺望,小军的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A.扩大,曲度增加 B.缩小,曲度增加C.扩大,曲度减小 D.缩小,曲度减小2、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B.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防止听小骨和听觉中枢受损3、近几年来近视成为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
在由近及远的过程中,眼球内发生的变化是()A.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B.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C.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D.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下列有利于保护视力的做法是()A.躺卧看书 B.乘车看书C.直射强光下看书 D.坚持做眼保健操5、人的视觉是在哪个部位形成的?()A.晶状体 B.玻璃体 C.视网膜 D.大脑的某区域6、在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该迅速张开口或者用手掩耳,这样做的好处是()A.防止声音入耳B.使鼓膜内侧气压大于鼓膜外侧气压C.防止灰尘入耳D.使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7、在右图耳的结构中能够接受声波产生振动的是()A.①听小骨 B.④听小骨C.①鼓膜 D.④鼓膜8、参照右下图分析判断:“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以免被震破的、将鼓膜的振④①②③动传到内耳的、将外界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结构依次是()A.④①⑦⑧ B.④②⑥⑧C.④③⑧⑤ D.④①⑥⑤9、用手掌托在耳郭后边,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郭能够()A.产生声波 B.传递声波 C.收集声波 D.感受声波10、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和眼球有很多相似之处,下面各组照相机和眼球对应的结构,功能不.相似的是()A.闪光灯和角膜 B.胶卷和视网膜 C.光圈和瞳孔 D.镜头和晶状体11、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的错误()A.结构1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B.若结构2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物体C.结构4能将物像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D.结构2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12、人的视觉形成的部位是()A.晶状体B.大脑皮层C.视网膜D.视神经13、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象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A.视网膜、大脑 B.大脑、视网膜C.视网膜、视神经 D.视神经、大脑14、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几幅流程图有错误的是()A. 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B. 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C. 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D. 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5、右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章第2节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检测题
1.(2008济宁)小军非常注意用眼卫生,看书一段时间后,就向远处眺望一会。
由看书转
为眺望,小军的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A 、扩大,曲度增加
B 、缩小,曲度增加
C 、扩大,曲度减小
D 、缩小,曲度减小
2.(2008济宁)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这样做的主
要目的是:
A 、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B 、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C 、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 、防止听小骨和听觉中枢受损
3.(2008莱芜)近几年来近视成为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的
有效措施。
在由近及远的过程中,眼球内发生的变化是
A .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B .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C .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D .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4.(2008玉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下列有利于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A .躺卧看书
B .乘车看书
C .直射强光下看书
D .坚持做眼保健操
5.(2008黄石)人的视觉是在哪个部位形成的?
A .晶状体
B .玻璃体
C .视网膜
D .大脑的某区域
6.(2008山东)近几年来近视成为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的
有效措施。
在由近及远的过程中,眼球内发生的变化是
A .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B .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C .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D .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7.(2008长春)在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该迅速张开口或者用手掩耳,这样做的好处是
A .防止声音入耳
B .使鼓膜内侧气压大于鼓膜外侧气压
C .防止灰尘入耳
D .使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8.(2008唐山)在右图耳的结构中能够接受声波产生振动的是
A.①听小骨
B.④听小骨
C.①鼓膜
D.④鼓膜
9.参照右下图分析判断:“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以免被震破的、将鼓
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将外界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结构依次是
A.④①⑦⑧
B.④②⑥⑧
C.④③⑧⑤
D.④①⑥⑤
10.(2008威海)用手掌托在耳郭后边,会感到前方传
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郭能够
A .产生声波
B .传递声波
C .收集声波
D .感受声波
11.(2008威海)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和眼球有很多相似之处,下面各组照相机和眼球对应的
结构,功能不.
相似的是 A .闪光灯和角膜 B .胶卷和视网膜 C .光圈和瞳孔 D .镜头和晶状体
12.(2008潍坊)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
④ ① ② ③
A.结构1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
B.若结构2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物体
C.结构4能将物像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
D.结构2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
13.(2008湘潭)人的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A.晶状体B.大脑皮层C.视网膜D.视神经
14.(2008徐州)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象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大脑 B.大脑、视网膜
C.视网膜、视神经 D.视神经、大脑
15.(2008益阳)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几幅流程图有错误的
是()
A. 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
B. 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
C. 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D. 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6.(2008常德)右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优美动听的歌声。
那
么,图中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内;听觉
产生的部位是。
(填数字代号)
(2)如果某人标号④所示部分受损,则(能,不能)
产生听觉。
(3)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食物,其目
的是为了使
(填数字)张开,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
(4)跳水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动作协调、姿态优美。
这与图中数字所示结构的调节有关。
17.(2008临沂)据调查统计,山东省初中学生视力不良(主要是近视)检出率为
62%,比全国高出20多个百分点。
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
下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通常被称为“黑眼珠”的结构是【】。
(2)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的调节负担过重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
前方,形成近视。
近视眼可通过佩戴装有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18.(2008通辽)请根据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把人的眼球比作照相机,那么装入的底片相当于图中的[5]。
(2)当你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门口后,眼球中变化
最大的结构是[1]。
(3)请用序号表示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在眼球内
形成物像时依次经过的结
构:。
第15章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检测题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
答案 D A A D D A D D D C A B B A C 16.(1)⑤;①(2)不能(3)⑥(4)③
17.(1)【3】虹膜(2)【2】晶状体【6】视网膜凹透
18.(1)视网膜(2)瞳孔(3)2→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