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化与微贮处理小麦秸秆的效果对比

合集下载

秸秆氨化技术原理和好处

秸秆氨化技术原理和好处

秸秆氨化技术原理和好处秸秆氨化技术原理和好处在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无水氨、尿素或异尿素等溶液进行处理,以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和营养水平的处理方法,称之为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秸秆氨化是迄今为止最经济、最简便而实用的秸秆饲料化处理技术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在畜牧业生产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我国秸秆氨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1987年农业部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1989年被列为全国农重点推广的10项实用技术之一。

1993年全国氨化秸秆达1169.15万吨,1995年达到了215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一、秸秆氨化的原理秸秆氨化可以提高秸秆的消化率、营养价值和适口性,是由于氨化对秸秆可以起到碱化、氨化和中和作用。

⑴碱化作用:氨化用氨水是氨、水和氢氧化氨的混合体,一部分氨溶于水,与之结合成为氢氧化氨;同时一部分氢氧化氨又分解出游离氨。

氢氧化氨是碱性溶液,可以使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分离,使纤维素、半纤维素部分分解,细胞膨胀,结构疏松。

随之在牛羊瘤胃中的微生物直接与之接触,纤维素酶将其分解,使家畜可以利用。

同时,少部分的木质素被溶解成为羟基木质素,使消化率提高。

⑵氨化作用:氨遇到秸秆,就与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成为铵盐(醋酸铵)。

铵盐是一种非蛋白氮化合物,是瘤胃微生物的氮素营养源,在瘤胃中的瘤胃脲酶的作用下,铵盐被分解成为氨,同瘤胃中的有机酸作为营养物被瘤胃微生物利用,产同氮、氧、硫等元素合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合成菌体蛋白。

每千克秸秆可以形成40克铵盐,在瘤胃中形成等量的菌体蛋白。

铵盐可以替代反刍家畜蛋白质需要量的25-50%。

⑶中和作用:氨与秸秆中的有机酸结合,消除了醋酸根,中和秸秆中的潜在酸度。

由于瘤胃呈中性,PH为7左右,中和作用使瘤胃微生物更加活跃,故可以提高消化率。

同时,铵盐改善了秸秆的适口性,可促进乳脂肪和体脂肪的形成。

宜春高新技术专利产品开发中心对本文具有编著权,凡转载者请通知本站。

秸秆微贮技术

秸秆微贮技术
养 牛羊可 用 人 力 踩 压
, 。 。

地 下 式或 半 地 下式 最 好 砌 成 永久
无 论 采用 什
,
性的砖 混 窖 窖 的 内壁应 光滑坚 固
,
,
,
么 方式 压 实 必 须 保 证 边缘 处 的 压 实 度 为提高微 贮饲 料的质 量 在装
19
有 一 定的 坡 度 微贮 窖 一 般 每 立 方
, ,
,
腐败菌 等有害 菌的繁 殖 使桔 秆变
得 能够 长期保存 不 坏
、 。
,
菌)

然 后 在常 温 下放置
, 。
1一
2
小时
微 贮秸 秆 与 氨 化 秸 秆 比 较 具 有成本低 效 益 高等优 点 每吨秸 秆
0 公斤 而 微贮 氨化需用尿素 0 3 一5 桔 秆 每吨 只 需 3 克 桔秆发 酵活干 菌
, ,
微贮设 施 及 工 艺

:
实 直到 高 出窖
.
日 4 。厘 米
,
,
再封 口

微贮窖 的砌筑 微 贮 窖 应选 择在 土 质坚 硬 排 水 良好 地 下 水 位 低 操作及 取 用 方便 的 地 方 可 以 是
.
如果 窖内当天 未装满 可 盖 上 薄膜
, , ,
,
,
,
第 二 天装 窖时揭 开 薄膜 继 续 装满 装窖时 可用 小 型 拖 拉机 压 实 家 庭
7
.
始 揭开薄膜 由上 至 下垂直逐段取 用 取完后用薄膜封密窖 口 避免与

,
空 气接触 造成 二 次 发 醉 影 响贮料
,
,
,

质量

氨化处理饲料的原理

氨化处理饲料的原理

氨化处理饲料的原理氨化饲料是一种通过将切碎的秸秆放入窖内或堆成垛后,通入氨气或喷洒氨水并密封保存至少一周而制成的饲料。

这种饲料在使用前需要揭开覆盖物,等待氨气味散尽后再用于饲养家畜。

特点及作用氨化处理能够显著提升粗纤维的消化率,同时增加饲料中的氮元素含量。

这些变化有助于改善饲料的口感,促进家畜的食欲,从而有效提高其采食量。

制作方法氨化饲料的制作过程包括将切碎的秸秆装入窖内或堆成垛,然后通入氨气或喷洒氨水,随后进行密封保存,时间不少于一周。

基本原理是通过氨化,让饲料中的粗纤维分解细化,有利于动物吸收,实际应用中要注意将氨化液喷洒均匀,湿度均匀,密封,防止杂菌进入。

秸秆饲料如何进行氨化处理?所谓的氨化饲料,是指利用液氨、氨水或尿素水溶液处理过的秸秆饲料。

秸秆饲料的氨化处理,实质上也是一种碱化处理,可使秸秆中粗纤维的消化率提高30%左右。

不仅如此,还可使秸秆饲料的含氮量增加0.8%~1%,使粗蛋白质含量增加5%~8%。

因此,进行秸秆饲料的氨化处理也是解决羊等反刍家畜蛋白质营养不足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

秸秆饲料氨化处理的具体方法,根据所用氨源的不同分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氨水法:一般在100千克秸秆中浇入20%的氨水12千克,其液温不低于20℃氨化可用袋装法,即把按比例拌好的秸秆装入不漏气的塑料袋内,按实装满后扎紧袋口即可。

也可用池子(青贮池也行)边拌边装,装完踩实后用塑料布盖住,上面压好盖严,决不能让漏气。

经过一定时间(冬季60天,夏季20~30天)即可启封。

取出后让其自然通风12~24小时,待氨味消失后再喂羊。

第二种叫纯氨法或液氨法:即在地面上铺上一层边长3.4米的正方形塑料薄膜(膜厚不小于0.2毫米),然后把铡碎(成捆也可)的秸秆放在塑料薄膜上堆成长、宽、高各为2米的垛(薄膜四周留约70厘米宽的边,以便封口),再用较大的另一塑料膜罩在垛上,其各边和垫底的塑料膜四周对齐褶叠封严,用重物(例如沙袋)把褶叠部分压紧密封,仅在任意一侧留一个孔,按每百千克风干秸秆2.5~3千克的用量将纯氨缓缓注入孔内(不得有漏),通氨后立即封口,一般冬季密封8周,夏季密封4周即可喂用。

秸秆环保处理方法

秸秆环保处理方法

秸秆环保处理方法摘要:我国农作物秸秆量大,且处理困难,农作物焚烧会给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污染,还会影响地力。

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合理的利用,可提高秸秆的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可以为畜禽养殖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可通过过腹还田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环境。

目前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现介绍秸秆环保处理方法中的秸秆饲料化。

关键词:秸秆;环保;饲料;处理;青贮;粉碎;碱化1物理处理法压块加工。

通过饲料压块机将秸秆压成高密度的饼块,便于运输和贮藏,如果配合使用烘干设备,可以将新鲜玉米秸秆压制成块状,利用压缩时产生的温度和压力,可以保证营养成分不变,防止发生霉变,还可以提高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和饲料的消化率,并且经过压缩后的秸秆饲料便于运输贮存,可降低生产成本。

草粉加工。

将秸秆类饲料粉碎成草粉,并经发酵后利用可以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可作为饲料代替青干草,饲喂效果良好,可为冬春季节饲料紧缺提供饲料资源。

粉碎成草粉的饲料原料对于水分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含水率不得高于15%,在粉碎时要注意不可加工过细,否则会影响反刍,消化率低,一般要求长度在2cm左右,并且饲料加工成草粉可为下一步发酵饲料的制备做好准备。

膨化加工。

膨化加工技术是一种物理生化复合处理方法,将秸秆放入膨化机后利用机械的摩擦作用,使物料被细化、均化,并随着压力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在高温高压高剪切力的作用下使物料由粉状变为糊状,糊状物料从模孔喷出时在强大的压力差作用下,产生结构疏松、多孔、酥脆的膨化物,经处理后的饲料适口性和风味良好,并且卫生指标较高,饲料品质好。

颗粒加工。

将秸秆作为饲料制成颗粒饲料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将秸秆晒干后粉碎,然后加入添加剂,通过机械的作用加工成颗粒饲料,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摩擦、加热、熟化等作用,颗粒饲料的表面光滑、大小一致、颗粒适宜。

2生物处理法青贮加工。

饲料青贮是使用较为普通的一种生物处理法,是玉米秸秆以及其他类秸秆饲料化利用的主要方法,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秸秆类饲料的营养价值、适口性、消化率,并且青贮后的饲料可以长期保存,并保持青绿,可为冬春季节青绿饲料缺乏时提供饲料的补充,使畜禽全年都可采食到营养均衡的饲料。

秸秆的生物处理

秸秆的生物处理

秸秆的生物处理秸秆的生物处理秸秆的生物加工处理方法有2种,即秸秆发酵处理和酶—酵母加工处理。

实践证明,用生物法处理秸秆,可是品位和营养价值的以改善,各种B族维生素含量增加。

秸秆微贮成本低,效益高,可以有效的提高牛的菜食量,节约粮食,提高饲草利用率,并且由于微生物贮存适宜温度范围广,几乎不受时令限制,不与农时季节争时间,便于在广大农村推广,正是由于秸秆微贮技术具有上述优点,他已在我国好些地方开始应用并逐渐推广开来。

(1)秸秆发酵处理对秸秆饲料发酵处理,一般采用2种方法,一种是将含糖物质(糖蜜或粉碎的甜菜)加在碎秸秆上,通过掺入过磷酸钙和尿素来培养酵母;另一种就是先对纤维素进行水解,然后再进行发酵,在分别加以简要介绍。

<1>掺入酵母发酵法:先将粉碎的秸秆用热水浸湿并掺入酵母,分层装入木箱或塑料袋中,置于24-26°C的条件下,发酵12h以上。

采用此法,原理是使盐溶液在温度100-105°C和较高压力下,作用于秸秆,使部分纤维转化为糖类。

将加工处理过的秸秆冷却到32-35°C,然后加入发酵剂(均占秸秆重的3-5%)进行拌和,在27-30°C的温度下发酵2昼夜即可。

<2>掺糖类物质发酵法:将00-600ml水注入容器3-7m³的贮罐中,通过蒸汽,将水加热到60-65°C,然后,在将秸秆装入贮罐。

如贮罐可容纳1吨饲料,则经过粉碎的秸秆数量不应超过混合物重量的30-35%,其余65-70%应为掺入的含淀粉或糖类的粉碎饲料,如谷物、糖用甜菜和糖蜜等。

此外贮罐中还应加入过磷酸钙和硫酸氨的萃取物,以及10-15kg的麦麸和0.2-0.3L浓盐酸。

待上述工序完成后,将混合饲料用搅拌器拌匀,同入蒸汽,是混合料在80-90°C下保持1.5-2.0h,然后在28-30°C下通风冷却,在按贮罐中内容物的重量加入5-8%的发酵剂,并仔细搅拌,每隔2-3h1次,这样经过9-12h,饲料就可以饲用了。

秸秆微贮技术

秸秆微贮技术

秸秆微贮技术秸秆微贮饲料就是在秸秆中加入微生物高效活性菌种--秸秆发酵活干菌,放入密封的青贮窖中贮藏,经一定时间的发酵,使秸秆变成具有酸香味、山羊喜食的饲料。

微贮为秸秆的有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一)秸秆微贮饲料的特点及原理1.特点(1)成本低每吨秸秆制成微贮饲料只需用5~10克秸秆微贮复合菌,而每吨秸秆氨化则需用30~50千克尿素。

(2)消化率高试验表明,麦秸微贮饲料的干物质体内消化率提高24.14%,粗纤维体内消化率提高43.77%,有机物体内消化率提高29.4%。

(3)适口性好秸秆经微贮处理,可使粗硬秸秆变软,并且有酸香味,增进山羊的食欲,羊对秸秆微贮饲料的采食速度可提高40%左右,采食量可增加20%~40%。

(4)制作季节长秸秆微贮复合菌的发酵温度为10~40℃,最佳温度为16.3℃,加之青的或干的秸秆都能发酵,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除冬季外,春夏秋三季都可制作秸秆微贮饲料。

(5)保存期长秸秆微贮复合菌在秸秆中生长迅速,成酸作用强。

由于VFA中丙酸与醋酸未离解分子的强力抑菌杀菌作用,微贮饲料不易发霉腐败,能长期保存。

另外,取用方便,随需随取,不需晾晒。

2.原理秸秆在适宜的厌氧环境下,通过微贮复合菌的作用,将大量的纤维素类物质转化为糖类,糖类又经有机酸发酵菌转化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VFA),使pH降到4.5~5.0,抑制了丁酸菌、腐败菌等有害菌的繁殖。

(二)桔秆微贮方法1.微贮方式(1)水泥池微贮法将秸秆切碎,按比例喷洒菌液后装入池内,分层压实,封口。

优点是:池内不易进气进水,密封性好,经久耐用。

(2)土窖微贮法选择地势高燥,离羊舍近的地方,挖一长方形窖(深度以2米为宜),在窖底和周围铺一层塑料薄膜,将秸秆入池,分层喷洒菌液,压实盖膜覆土。

优点是:贮量大,成本低。

(3)塑料袋窖内微贮法挖一圆形窖,将制好的塑料袋放入窖内,分层装袋喷洒菌液,压实覆土。

优点是:不易漏气进水,适于处理100~200千克秸秆。

牧草青贮、微贮和氨化技术

牧草青贮、微贮和氨化技术

养殖与饲料2018年第3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牧草青贮、微贮和氨化技术,青贮、微贮和氨化饲料均具有各自独特的香味,开始使用时可以少给勤加,使家畜的采集量逐渐提高。

并添加和搭配其他饲料,以补充其营养,才能取得更好的生产效益。

关键词青贮;微贮;氨化;发酵牧草青贮、微贮和氨化技术霍艳哲辽宁省彰武县草原监理站,辽宁彰武123200收稿日期:2017-12-28霍艳哲,女,1979年生,中级畜牧师。

在我国玉米产区,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或焚烧,这种方法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通过将秸秆粉碎进行青贮、微贮和氨化后饲养牲畜,既可以节省饲料成本,还可以使秸秆通过牲畜粪便实现过腹还田,促进农业良性循环。

1青贮青贮是牧草被机械切碎加工后放入密封青贮窖内,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酸性环境,使其各种微生物的繁衍得到抑制和杀灭。

发酵后的青贮,可把质地粗硬、适口性差、木质素含量高的牧草变成适口性好、多汁易被消化吸收的粗饲料,糖分可保证乳酸菌大量繁殖,是青贮原料中不可缺少的。

一般含糖量占鲜重的1.0%~1.5%,含糖量较高的玉米、南瓜、甘蓝等禾本科植物秸秆更适合做青贮,豆科牧草如苜蓿、三叶草、马铃薯含碳水化合物低不适合做青贮,如要制作可与禾本科牧草混合制作。

切短、压实、密封是制作青贮不可缺少的步骤,70%~75%是制作青贮适宜的含水量。

发酵温度控制在19~37℃,25~30℃最佳。

青贮窑多为长方形,青贮量为500~600kg/m 3,以开窖后3~5个月用完为宜。

一般豆科牧草在现蕾期至开花初期收割,禾本科牧草在孕穗期到抽穗期收割为宜,长度以切短后5~6cm 为宜。

为防止底部潮湿可在装窖前先在底部铺上1层15~18cm 厚的秸秆或1层塑料薄膜,然后将切短的牧草迅速放入窖内,将5%~10%的绿肥作物切短均匀掺入窖内,每吨青贮加入450g 乳酸菌制剂。

装料要高于窖口20~40cm ,压实,封窖时先铺上1层20~30cm 的软草,再把1层塑料薄膜盖上,然后用土拍实。

秸秆利用的五种方法

秸秆利用的五种方法

秸秆利用的五种方法
秸秆利用的五种方法包括:
1.秸秆肥料化:通过直接还田、过腹还田、积堆沤肥等方式,将秸秆转化为
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秸秆饲料化:将秸秆通过青贮、微贮、氨化、热喷等技术处理,改变秸秆
的组织结构,成为易于家畜消化、口感性好的优质饲料。

3.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进行生物质发电、制作沼气、气化等,实现能源的
可持续利用。

4.秸秆原料化:将秸秆用作造纸的原料、压制纤维木材等,替代部分木材和
砖石材料等,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5.秸秆基料化:以作物秸秆为主要培养基质,再配合其他原料,进行食用菌
的栽培。

以上是秸秆利用的五种方法,它们能够有效地减少秸秆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数据 处理 . 。
20 06年
第 l 卷 5
第2 期
氨化 麦秸 一 部 分 质 地 柔 软 、 松 , 扎 手 感 , 蓬 无 颜 色较 未 处 理 麦秸 灰 暗一 些 , 光 泽 , 有 明亮 , 柔 有
和的酸香 味, 粘结成 块现 象, 水率 约为 5 . 无 含 7
青海草业
物理性 状 的感 官 鉴 定 与 水 分 的测 定 , 用 酸 度 计 再 进行 P 值 测 定 , 范 氏 法 进 行 中 性 洗 涤 纤 维 H 用 (D ) N F 和酸性 洗 涤纤 维 ( D 含 量 的简 化 测 定 , A F) 用凯 式半 微量 定氮法 进 行粗 蛋 白质 ( 6 2 ) N .5 的 测定 以及 经济 效益 的分 析 。 .
5 1 日, 月 4 共计 2d 主要营养成分 分析于 20 0, 03
年 5月 1 5日至 5月 2 日, 4 共计 1d 0 。试 验在 互助
县进行 , 试验期间平均最高气温 1  ̄ 平均最低气 8 C,
温 4C。  ̄
的土坑 内, 上履一层塑料膜 , 再用土压埋密封。
14 测定指 标和 考 法 . 经 2d发酵 处理后 , 样在 实 验 室进 行 分析 , 0 取
氨化与微贮处 理小麦秸秆 的效 果对 比
孙 海 奎 , 李有 业
( 互助县畜牧业开发 中心 , 青海 威远镇 800 ) 150
摘 要 : 小麦 秸秆进 行氨 化和 微 贮处 理 、 对 分析 , 现 氨 化 麦秸 C 发 P含 量 高 于未 处 理 麦 秸 25 8 % ( 5.O P>0 . o ) 微 贮麦秸 C 5, P含 量 无 大 的 变化 , 含 量 同 未 处理 麦 秸 ; 贮后 的 半 纤 维 素 含 量 低 于 未 处 理 麦 秸 其 微 2 .0 ( 00 ) 低 于氨 化 麦秸 l % ( 7 1% P< .5 , 5 P>00 ) 氨 化 麦 秸 的半 纤维 素含 量 低 于未 处理 麦 秸 l % ( .5 , 4 P > .5 ; 00 ) 中性 洗涤 纤 维 ( D ) 化 麦 秸 和 微 贮 麦 秸 均 低 于未 处 理 麦 秸 ( NF氨 P>00 ) 但 酸 性 洗 涤 纤 维 .5 , ( D ) 高 于氨 化麦 秸和 未处理 麦秸 ( > .5 。 A F又 P 0 0 ) 关键词 : 小麦秸秆 ; 氨化 ; 微贮; 营养成分 中图分类 号 sl . 3 865+ 文 献标识 码 : A 全世界 秸秆 年产 量 约 2 。, 9X1 t目前 , 国 年 0 我
用化 肥 。
产各种农作物秸秆近 6 0t 当于天然草地生 ×1。, 相 产干草的5 0倍 。 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利用前景的 饲料资源。但 由于秸秆饲料质地较粗糙 , 纤维素 含量高 , 营养成分含量低 , 口性差等因素使秸秆 适 的消化利用率极低 , 大部分秸秆未 被充分利用。 19 年秸 秆微 贮技术 在我 国开 始应 用于 生产。 95 本文 旨在利用华巨秸秆微贮宝和尿素对小麦秸秆 分别进行微贮和氨化处理 , 研究其主要 营养成分
盐 03 g充分溶解于 1 k 水中, .0 , 5g 将菌液分数次均 匀洒在麦秸上 , 其余 处理方法伺氨化处理。将装 好的袋子一并埋人预先挖好的长 2 宽 、 m, 深各 l m
1 材 料 和 方 法
1 1 试验 时 间和地 点 .
氨化 处理 和微 贮处 理 于 20 0 3年 4月 2 日至 4
3% ,H值 为 5 8 。另 一 部 分有 发 霉 现象 , 泽 7 P .2 色
暗淡 , 有发霉 的黑斑 点, 白毛 , 有 具腐败气 味、 粘 手、 结块 , 且湿度较大。
未处 理麦 秸有 明显 的扎 手 感 , 色 为灰 黄 色 , 颜 含水率约为 1% , H值为 69 。 0 P .9
1 2 材料 的 选用 .
试验选用武汉市华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 的“ 巨” 华 秸秆微贮宝。尿素选用市场上销售的农
收 稿 日期 :0 6— 3— 6 2 O 0 1
首先用对角法取样 , 每个处理取 3 个重复。 营养成分分析前先效 果对 比 , 进 从而 为科 学利 用 小麦秸 秆
13 试验 设计 .
选取保存较好 、 水分含量约为 1%的小麦秸 0 秆 , 其剪 至 4 ̄6r 长 , 将 'a e 平均 分 成 3份 , 份 每
l.0 g一份不做任何处理 , 35k, . 作为对照组 , 其余两 组分 别进行 氨化 和微 生物 处理 。 氨化时采用尿素为氮源 , .0 g 1 5 k 秸秆用尿素 3
o5 k ( .4g 氨量 为 4 _ 水 8 k。将尿素 溶于水 %‘, 4 0 g ) ' 中搅拌 , 待完全溶解后分数次均匀地洒在麦秸上 , 拌匀。再一层层地塞 进紧密 的两层塑料袋 中, 每
提供依据。
塞一层都要仔细用力压紧 , 不留死角 , 防止草扎破 塑料袋 装完袋后 , 扎紧袋 口O 微生物处理 时将 “ 直” 华 秸秆微贮 宝 0 6g .8 ,
2 2 不 同处理 方 法对 麦秸 C . P和 纤维含 量的影 响
试验 数据 采 用 单 因子 方 差 分 析 , 用 新 复极 并
差法 进行 多重 比较 。
2 试验结果
2 1 不 同处理 方 法对 麦秸物 理性 能 的影响 .
维普资讯
第1 5卷
第 2期
青 海
草 业
V0 . 5 N . 11 . o 2
20 0 6年 6月
QN H I R T C L U E IG A A A U T R P
Jn 2 o u .0 6
文章编 号 :0 8—14 (06 0 0 1 — 3 10 4 5 20 )2- 0 1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