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案(全)
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电脑课时1-认识电脑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电脑,学会正确使用电脑。
2. 能够说出电脑的一些基本组成部分,并比较了解各个零部件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
4. 增强学生对电脑科技的关注和兴趣。
教学内容:1. 电脑是什么,电脑可以干什么2. 电脑的主要部分:鼠标,键盘,显示器,主机箱3. 各个部分的作用,如何使用电脑4. “画一画”活动,通过画图的方式了解电脑各个组成部分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说出电脑的一些基本组成部分2. 学生掌握电脑的正确使用方法3. 学生在“画一画”活动中,通过观察和绘画的方式更好地了解电脑的组成部分教学难点:1. 学生对电脑各个组成部分的深入了解和理解2. 如何通过“画一画”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脑各个零部件的作用。
课时2-常用图标的意义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电脑桌面上的一些常用图标2. 了解图标的含义和使用方式3. 锻炼学生的记忆和观察能力教学内容:1. 桌面上常用的图标有哪些2. 各个图标的含义,以及如何使用它们3. 小组合作,从图片中选择相应的图标名称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图标,掌握各个图标的含义2. 学生需要在小组合作中,通过比较观察和分析图案来正确选择图标名称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一些不太常见的图标的识别和理解2. 合作中可能出现的沟通和团队协作问题第二单元认识网络课时3-认识网络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网络2. 了解网络的基本构成与组成部分3. 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分析能力教学内容:1. 什么是网络,网络有什么用2. 了解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服务器、客户端、网络设备等3. 举例介绍网络的各种应用场景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说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2. 学生能够通过生活实例描述网络的作用和应用场景教学难点:1. 如何在简单易懂的情况下,让学生了解网络的组成和作用2. 如何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分析能力,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网络课时4-浏览网页教学目标:1. 学生掌握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2.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尝试能力3. 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了解使用互联网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1. 什么是浏览器,如何打开浏览器2. 常见的浏览器有哪些,各自的特点3. 打开常用的网站,了解网站的构成和作用4. 关注网络安全,教授防止网络诈骗的基本知识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浏览器的基本操作方法2. 学生能够在上网时,正确使用互联网,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教学难点:1. 如何在限定的时间里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应用与尝试2. 如何权衡网络交互和个人隐私的关系,做到教育引导与保护并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认识电脑课时一:电脑是什么教学目标- 认识电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研究电脑的常见外部和内部部件教学内容1. 电脑的定义和作用2. 电脑的外部部件:显示器、键盘、鼠标等3. 电脑的内部部件: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电脑的外观和功能。
2. 讲解电脑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对电脑的兴趣。
3. 展示电脑的外部部件,逐一介绍它们的功能和用途。
4.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介绍电脑的内部部件,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
5. 小结本课内容,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课时二:使用电脑教学目标- 研究如何正确使用电脑的外部部件- 研究基本的电脑操作技巧教学内容1. 电脑外部部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 电脑操作的基本技巧:开机、关机、打开程序等教学步骤1. 复上节课学到的电脑外部部件。
2. 分组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电脑的外部部件。
3. 讲解电脑操作的基本技巧,如何打开程序、使用鼠标等。
4.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熟悉基本的电脑操作。
5. 小结本课内容,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
第二单元:识字软件课时一:认识识字软件教学目标- 了解识字软件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学会使用简单的识字软件进行文字研究教学内容1. 识字软件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的识字软件介绍和比较3. 使用简单的识字软件进行文字研究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识字软件的界面和功能。
2. 讲解识字软件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对识字软件的兴趣。
3. 介绍常见的识字软件,比较它们的特点和优劣。
4. 指导学生使用简单的识字软件进行文字研究,帮助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5. 小结本课内容,让学生分享使用识字软件的体会和收获。
课时二:制作识字软件教学目标- 学会使用简单的制作工具制作识字软件- 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动手能力教学内容1. 制作识字软件的基本步骤和原则2. 使用简单的制作工具进行识字软件制作教学步骤1. 复上节课学到的识字软件的定义和作用。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6篇)

三年级信息技术优秀教案(6篇)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熟悉窗口的组成以及窗口的各种操作。
2、掌握鼠标的双击。
3、进一步练习鼠标操作。
教学重难点窗口的介绍。
进一步了解游戏规则,认识并学会“纸牌”窗口的基本操作,同时掌握玩纸牌的技巧。
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好学生本课应完成的作业一份,以及学生要用到的素材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1、复习进入“纸牌”窗口。
开始——程序——附件——游戏——纸牌2、认识纸牌窗口。
标题栏菜单最小化化关闭按钮3、窗口的基本操作:①最小化:单击最小化按钮,单击任务栏上的按钮②化:单击化按钮,单击还原按钮③窗口大小改变:没有化状态,拖放窗口的边界或角落。
④窗口位置的移动:没有化状态,拖放窗口的标题栏。
4、玩纸牌的技巧:在堆牌区,当有两张牌可以移动时,应先移动有较多牌的牌堆中的那张。
应先考虑堆牌区牌的移动。
只有当所有可能的移动方式都考虑过了,才考虑移动发牌区的牌。
在堆牌区,尽可能留出空白堆,以便放K牌。
将可以从发牌区或堆牌区放到接牌区的牌快速地放入接牌区。
我们可以先将鼠标指针指向这张牌,再用食指快速连续地按鼠标左键两次,这个动作称为双击。
5、练习:打开纸牌窗口,调整窗口的大小。
双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
玩纸牌,并观察纸牌窗口底部的得分。
板书设计玩好纸牌双击:鼠标指向这目标后,再用食指快速连续地按鼠标左键两次,这个动作称为双击。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篇二【教学目标】·认识键盘的分区,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情况·能够输入字母和数字·学会几个常用的控制键【教学内容】·键盘的分区·主键盘区的字母键、双字符键和控制键·编辑区内的光标方向控制键【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的键盘操作姿势和主键盘区的四个控制键;Enter、Backspace、Shift和Caps Lock。
难点:双字符键、Shift 和Backspace键。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三篇【篇二】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哪些是信息处理的工具。
3、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数据、消息。
(有用,即有价值。
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二、新课教学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
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三、信息社会”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10篇】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0篇】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篇一[课时]:1节课[教学内容]:1、生活中的信息形式,信息的重要性;2、信息的发展,信息道德。
[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信息,认识信息的重要性,树立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
2、了解信息的重要处置工具——计算机;3、培养同学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以和自主探索能力与相互学习的能力;让同学感受信息技术课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信息的概念,认识信息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信息的概念,信息道德。
[教学准备]:普通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有人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吗?指导同学回答,情感激励;二、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活动1:信息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请同学们好好想想,身边都有哪些信息技术,并说也信息技术起到的作用。
将同学按两组为一队,分为A、B两队,两队轮流说出身边的信息技术,无法和时接上的队输。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大家应该不再对信息技术感到陌生了,其实信息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
并且在日常生活以外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方:通讯卫星、侦查飞机、机器人、通讯兵、雷达等等。
我们每天看新闻的时候都会听到天气预报,这是科学家利用电脑对气象卫星传回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
三、信息道德师:在所有的信息技术中,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互联网了。
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信息。
其中有假的信息,也有真的信息;有对我们好的信息,也有对我们来说不好的信息。
那面对这么多的信息,我们必需要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才干充沛利用网络上有利的信息,并用去除不利的信息。
活动2:通过老师口述“小明的一天”的故事,请同学们认真听,并且当听到一些你认为不正确的行为时,喊“停”,并请同学告诉老师,小明的那些行为是不对的。
小明的一天:今天轮到小明的班级上电脑课了,小明兴高采烈地来到了电脑室的门口,可是发现自身今天忘了带鞋套,可是小明又不想脱鞋子,就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溜进了教室。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优秀7篇)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优秀7篇)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本课是在学习了几课“画图”的基础上,第二次接触“记事本”这个软件。
第一课活动是通过敲敲打打,初步感受键盘使用。
而本课活动则是有目的地在记事本中整理英语句子,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键盘使用,掌握英文输入法,同时也对“记事本”软件进一步认识。
教学重点:本课活动安排为整理学习过的英语句子,要求每个单词、标点符号、句子格式都正确。
为此本课安排了三个小活动:一是按照字母表在“记事本”中输入26个英文字母;二是输入26个大写英文字母;三是在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输入英语单词和句子。
三个活动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加深,承接自然,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接受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输入英文字母教材中提供了大写的英文字母表,为学生输入大写字母提供了依据,此图可以检查自己输入的是否正确。
学生可以按照该图输入大写字母,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记忆来输入。
字母之间有无空格都是正确的。
课本中为学生提供的指法图,教师不用严格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指法图练习指法,但要告诉学生按照此指法输入,打字速度会提高很快。
学生可自由练习键盘输入。
按Caps Lock键,键盘右上角的指示灯会亮起来,这时输入的是大写英文字母;按住Shift键时输入字母,输入的也是大写。
2、整理英语句子键盘上数字或标点符号键有上下标,即一键上有上下两个字符。
在通常情况下,输入的是下标字符,按Shift 数字或标点符号,输入的是键盘上标的字符。
长时间按住Back Space键,可以快速方便地删除光标前的多个字符;长时间按住Delete键,可以快速方便地删除光标后的多个字符。
3、计算机使用卫生常识在接触了计算机一段时间后,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计算机使用方面的常识。
本课“链接”是“使用计算机的卫生常识” ,让学生意识到长时间使用计算机身体会出现一些不良症状,要学会正确合理地使用计算机,以便在计算机为我们服务的同时,也能尽量减少计算机对人们的危害。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
案全册
第一课:计算机的基本功能
教学目标
-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 掌握计算机的开机、关机和重启操作;
- 熟悉计算机的桌面和常用图标。
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 计算机的定义
- 计算机的主要功能:输入、处理、输出
- 计算机的作用:方便快捷的信息处理工具
2. 计算机的开机、关机和重启操作
- 开机步骤:按下电源键,等待计算机启动
- 关机步骤:点击开始菜单,选择关机
- 重启步骤:点击开始菜单,选择重新启动
3. 计算机的桌面和常用图标
- 桌面的含义和功能
- 桌面上常见的图标:我的电脑、回收站、网络等
教学步骤
1. 导入:利用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2. 介绍:简要解释计算机的定义、主要功能和作用。
3. 展示:展示计算机的开机、关机和重启操作的具体步骤,让学生观察并理解。
4. 演示:以实际操作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开机、关机和重启操作。
5. 引导:指导学生观察计算机桌面上的常用图标,介绍其功能和作用。
6. 练: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示,操作计算机进行开机、关机和重启的练。
7. 总结:让学生总结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学资源
- 计算机设备
- 教案幻灯片
- 图片展示
教学评价
- 教师观察学生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 学生的回答问题和总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注意:以上为教案大纲,具体教学细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第一章:网络世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知道网络的作用和优点。
2. 学会使用浏览器,搜索并获取所需信息。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作用。
2. 浏览器的使用方法。
3. 搜索并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网络的作用和优点。
2. 示范使用浏览器,引导学生学会搜索并获取所需信息。
3. 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独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知识。
2. 利用浏览器,自主搜索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并了解相关信息。
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2. 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输入,掌握常用的输入法。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文字输入的方法和技巧。
3. 常用输入法的使用。
三、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并进行示范。
2.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输入,掌握常用的输入法。
3. 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独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计算机基本操作。
2. 练习文字输入,掌握常用的输入法。
第三章:电子表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知道电子表格的作用。
2. 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录入、编辑和查看。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子表格,分析数据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
3. 数据录入、编辑和查看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1. 讲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作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的应用。
2. 示范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编辑和查看,引导学生学会基本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 我的小画板教学目的:1、学会进入与正常退出WINDOWS98画图的方法。
2、认识WINDOWS98画图窗口的组成。
3、初步认识绘画工具箱。
教学重点:WINDOWS 窗口的特有的组成、学会用颜色填充、会保存文件。
教学难点: 难点:认识工具箱中各类工具的用法、学会用颜色填充。
对策:多操作,多运用。
多讨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计算机不仅能写字,还能画图,用计算机画图。
用计算机画图软件很多,WINDOWS98里的“画图”程序就是其中的一种。
二、 教学新课 1、启动“画图”程序(1) 要使用“画图”程序,首先应启动WINDOWS98,然后单击“开始”按钮,将指针按次序指向“程序”“附件”,单击“画图”命令,这样就打开了“画图”窗口。
(2) 直接双击“画图“快捷方式打开。
2、认识画图窗口在画图窗口中除了有标题栏、菜单栏、滚动条、工具箱、辅助工具栏、画图调色板、画图区等。
在选定某一工具后,用工具状态选择器确定这种工具的类型、大小、范围等。
调色板提供了28种不同的颜色 画图区是供画图用的。
3、认识工具箱。
学生自己把鼠标器移动至工具上,会出现文字说明。
让学生对照工具说明各是什么名称?4、认识工具箱中的工具状态选择器 下面的就是工具状态选择器5、认识调色板(1)左边是前景色和背景色框。
前景色和背景色颜色设置操作(2)颜色填充A、打开文件(文件路径相关概念)B、颜色填充。
6、保存文件。
保存方法:(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
对于画好和修改好的图,若还没有保存,则在退出时会出现如下图。
若单击“是”则保存若单击“否”则不保存若单击“取消”则不退出三、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四、作业布置:1、回家复习本课内容,有电脑的同学再次完成课后作业。
五、板书:第一课我的小画板一、打开画图软件开始——程序——附件——单击“画图”二、认识画图窗口三、认识工具箱四、颜色填充五、保存文件六、课后小结第二课我的小画笔一、教学目的1、掌握“铅笔”工具的使用方法2、掌握选择颜色的操作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用“铅笔”工具自由地画画2、颜色的选择方法3、画板背景色的转换三、教学过程(一)使用铅笔工具绘制蘑菇方法:①单击工具箱中的“铅笔”工具按钮。
②在画图区选择一点作为线的起点,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到另一点松开左键,一条线就好了。
(师演示)注意:“铅笔”工具主要用来画任意曲线,但用这种方法画线,拖动时不容易控制线的形状,因此,作图时尽可能少用。
教你一招:直线的画法水平线:按下键盘上的Shift键不放,拖动鼠标指针水平移动。
垂直线:按下键盘上的Shift键不放,拖动鼠标指针垂直移动。
45°斜线:按下键盘上的Shift键不放,拖动鼠标指针向任意方向移动。
(二)、橡皮工具的使用。
橡皮擦的作用就是将画图中画错或多出的部分擦去。
(1)用鼠标左键单击工具箱中的橡皮擦按钮,线宽板中有四个选项,是指橡皮擦的宽度,选择一种;(2)将鼠标移到绘图区,鼠标变为一个带黑框的白色正方形;⑷按下鼠标左键,在不需要的线条上移动,就可以擦除线条;⑸观察操作结果。
(三)、刷子:与铅笔工具相似,只是刷子工具状态有12种,使绘图更为丰富。
使用刷子工具,可以在辅助工具栏中选择刷子的线型和刷子头的大小;再先择刷子的颜色。
用法和用铅笔工具一样。
(四)、“撤销”命令的使用1、在画图的过程中如果对于刚刚的操作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可以使用编辑菜单中的“撤销”命令,这个命令只能撤销最后三步的操作。
五、操作园地1、画一个小房子。
2、画一棵河边的小柳树。
3、画一只天空飞翔的小鸟。
六、课后小结第三课绘制小雨伞教学目标:1、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2、学习“直线”“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运用所学工具绘制所需图形。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直线”“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一、设置画纸大小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在画纸上画画。
1、如果窗口较小,可以最大化窗口。
2、如果画板较小,可以选择“图像”菜单中的“属性”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宽度和高度的值改为720和450;或者把鼠标指针移到画板右下角处,用拖拉鼠标的方法将画板拉至满意的位置为止二、绘制可爱小雨伞1、直线工具的使用方法★画直线⑴在工具箱中单击“直线”。
⑵在辅助工具栏里选择线型。
⑶拖动指针,即可绘制线条。
2、选择合适的线型和合适的颜色绘制一把撑开的雨伞★曲线工具讲解演示:单击曲线工具,在曲线的一个端点单击一下,然后继续按住鼠标左键移动到另一个端点,放开鼠标左键,则在两个端点之间出现一直线。
在移动十字形光标到所绘线条的中间,向外拖拽出所需的形状。
画曲线时,应先把曲线的起点和终点连成一条直线,然后在需要弯曲的地方拖动鼠标,注意只能弯曲两次三、保存文件1、保存文件2、选择保存路径。
四、作业布置:1、回家复习本课内容,有电脑的同学再次完成课后作业。
五、板书:第三课绘制小雨伞一、设置画纸大小二、绘制可爱小雨伞三、保存文件六、课后小结第四课可爱的家教学目的:学习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一、绘制房子请同学们看屏幕上有些什么简单的图形。
(生齐答)如果老师将这些图形移动一下,就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一座房子)其实许多规则的图形都是由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基本图形构成的。
同学想和老师一起用这些简单的图形去画出漂亮的图形吗?(生答)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可爱的家”(板课题)1、介绍工具的使用方法我们要想学习画这些复杂的、漂亮的图形,就要先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的画法。
这些基本图形在“画图”软件的工具栏中都提供了相应的工具。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2.讲解工具的使用方法(1)电脑演示我们首先看如何用矩形工具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演示)(2)教师边说边演示师:刚才是电脑演示的下面老师再来演示一下,我们首先单击矩形工具,然后将鼠标移动到画图区,此时鼠标变为什么形状,(生答)这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向右下角拖动到适当位置松开。
这时一个长方形就画好了,我们还可以画一个正方形,但这样画出来的正方形不标准,如果在画之前,先按住“Shift(换档)”键,就可以很方便地画出一个正方形。
3.分析构图我们还是以这座房子为例,(出示)老师先把这座房子“拆”开,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座房子的每一个部分是什么图形,可以通过什么工具来实现。
(出示两个问题),然后老师还把它拼起来。
4.师示范:师:那么这幅图按什么顺序画呢?下面先请同学们看老师画一遍。
请同学们看的时候记住我是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最后画什么的?(电脑演示)5、操作练习二、装饰可爱的家1、但是这样的房子不漂亮。
如果有颜色就好多了。
2、教学前景色的操作。
打开画笔以后,前景色和背景色在计算机中默认为黑色和白色。
指导操作:先用鼠标点击一下前景色,再按回车键.①练习操作一下。
前景色设置为绿色、红色等。
②教学背景色的操作。
先用鼠标点击一下背景色,再按回车键。
3、教学在辅助工具栏中选择椭圆或矩形的样式。
三、学生练习画“可爱的家”教师巡视指导四、作业布置:1、回家复习本课内容,有电脑的同学再次完成课后作业。
五、板书:第四课可爱的家一、绘制房子二、装饰可爱的家三、练习六、课后小结第五课美丽的夜空一、教学目的掌握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2、会画综合图形三、教学过程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矩形和椭圆的画法,多边形的画法和它们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例如,这四种工具边线的粗细和直线工具的“粗细线”状态有关,它们本身都有三种画图的状态。
一、画多边形步骤:1、确定工具的颜色,确定工具的粗细,选择多边形工具。
2、移动鼠标到画图的第一个位置,按下鼠标左键不放,确定第一个点,接着拖动鼠标到第二个点,随着鼠标的移动有一条线变动,到达第二个点后,松开鼠标按键,多边形的第一条边就画成了。
3、移动鼠标到第三个点,只要按下鼠标左键,就会在第二个点与第三个点之间自动连一条线。
如此,当在第四个点单击鼠标左键,就会在第三个点和第四个点之间连一条线。
4、画最后一条边时,只要双击鼠标就可以自动画出。
二、画星星可以使用“多边形”工具画出星星。
多边形也有三种样式,和圆形的样式效果是一样的。
1、从星星的一个顶点开始,拖动指针到下个顶点,画出星星的第一条边2、依次画出星星其他的边,注意方向。
3、当快拖动到最后一个顶点时,在红点处双击或者在绿点处单击,都可以让最后一条边自动连接。
三、学生练习教学巡视指导四、作业布置:1、回家复习本课内容,有电脑的同学再次完成课后作业。
五、板书:第四课美丽的夜空三、练习六、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