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几道临江仙和鹧鸪天阅读题的答案

晏几道临江仙和鹧鸪天阅读题的答案
晏几道临江仙和鹧鸪天阅读题的答案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1)两首词在时序安排上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2分)
(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
(3)简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2分)
参考答案:
(1)不同,《临江仙》上片写现时“春恨”,下片追忆当年初见小蘋及“当时”的'情景,采用的是倒叙;《鹧鸪天》采用的是顺叙,上片写当年佳会,过片写别后思念,结尾写别后重逢。
(2分,只写“倒叙”“顺叙”,无具体分析,得1分。
意思对即可)(2)《临江仙》表现的是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同时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鹧鸪天》上片表现当年欢聚时豪情欢畅,逸兴飞扬。
下片表现的是重逢后的惊喜之情。
(4分,每首词2分,意思对即可)
(3)反衬。
在微雨落花清美的景色中,以燕子双飞来反衬愁人独立,无情之燕犹得双飞,有情之人反而独立,令人惆怅不已,从而构
成了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2分,表现手法1分,表达效果1分,意思对即可)。
晏几道《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原文及解析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宋] 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分类标签: 爱情诗宋词三百首婉约诗作品赏析【注释】:[1]此调取名于唐人郑崳诗句“春游鸡鹿寨,家在鹧鸪天”。
又名《思越人》、《思佳客》等。
双调,五十五字,平韵。
[2]彩袖:指代身穿彩色舞衣的歌女。
玉钟:酒杯的美称。
[3]拚却:不惜,甘愿。
[4]楼心:一作“楼头”。
[5]扇底:一作“扇影”。
[6]相逢:词中“相逢”凡二见,前一指初逢,后一指重逢,其意有别。
[7]剩把:尽把,只把,再三把。
釭(音刚):灯。
此词表现的是一对恋人的“爱情三部曲”:初盟,别离,重逢。
“彩袖殷勤”二句,一着笔于对方,一落墨于自身,既展现了二人初识时的特定情境,也披露了二人一见倾心、愿托终身之际的曲折心态。
“彩袖”,说明对方并非与自已门第相配的大家闺秀,而不过是侑酒于华宴的歌女。
但此时伊人殷勤捧杯劝饮,却不仅仅是履行侑酒之责,而欲藉此暗通情愫。
而心有屡犀的作者又何尝不谙其意?为了报答她于已独钟的深情,他开怀畅饮,不惜一醉。
这就写出了感情的双向交流。
“舞低杨柳”二句描写歌舞场面,渲染欢乐气氛,是对初识、亦即初盟时的情境的进一步勾画。
不径言伊人舞姿曼妙,歌声婉转,而借时间的推移,从侧面表现出其尽态极妍,是作者的独出机杼之处。
“舞低”句既点出了艳舞的持续之久,又将月升日沉的自然现象化为其动态效应。
“歌颈句由暗示伊人轻摇纫扇,尽兴演唱,直至精被力竭,才暂歌喉——扇底风尽,不正意味着歌喉暂歇?这种竟夜歌舞、通宵欢宴的情景,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文人阶层的生活情趣。
但作者之所以对它历久难忘,却不仅仅是出于对昔日歌舞生涯的眷念,更因为那是他与伊人相识相恋的契机。
这两句造语精丽,发想新奇,于织浓绮华中别见韶秀之美,因而深为后代词论家所推赏。
下片一笔跃至别后的相思,而将初盟以迄别离的种种情事尽皆略去,颇见剪裁之工。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赏析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赏析《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
以下是对这首词从历史背景到作者当时境遇方面的赏析:全文如下:彩袖殷勤捧玉钟,红裙低唱挽香肩。
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
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共同欢聚。
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唯恐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此词上片以极通俗的语言,写极欢乐的爱情。
“彩袖”七字,写宴会丽人成群。
“殷勤”二字,写尽女子们对酒兴歌的幽欢佳会和殷勤多礼。
其所以如此欢乐与多礼,暗示着离人久矣,樽俎阑珊,故有“同销万古愁”的“醉魂”,因“醉”而莫辨时序,“日暮”而始“回舟”。
此所谓以酒浇愁,斯为下文张本。
结句“舞低”二句,花间一梦,浪漫奇想,描述了歌女舞低歌罢,“无限意绪”萦怀而不得释展的情态。
一个“花间浩浩愁生”的镜头,至此终以“梦寻”一曲而收笔。
下片以无限的惆怅,写无限的离恨。
“晓镜”承“花间”;“自新梳”承“舞低歌罢”;句中“人易老”三字又与“同销万古愁”相呼应。
“江水连天平远”的“离亭燕”和“暮烟斜日”中的“双飞燕”,那是“人易老”而“燕犹飞”的一种象征。
“晓镜”句写得极为白话,而用意甚深。
是说自与情人分别以后,“妆成独钓”(独处闺房)的云容,时刻都在空对“晓镜”,那么期盼重逢,显然落空了。
因为“明月楼高休独倚”(晏殊《菩提萨埵》句)嘛!歇拍描绘两情人在无限之好、无限之乐中于梦中重逢的欢景。
但只恐好梦须醒,前缘终灭,故有唯恐在梦中相逢也是一场空之叹。
此词以这种担心为悬念,故尔不厌其多、不厌其详地描述重逢之梦境的美好。
这首词表现了对歌女舞女的痴情真情、伤别伤春的真思真情。
这写痴情、写伤别的词之所以写得如此真切动人,在于小晏是以自己一片痴情之真心、伤别之苦心去写痴男怨女的相思痛苦和离恨无限。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拚却醉颜红。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拚却醉颜红。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拚却醉颜红。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拚却醉颜红。
出自宋代晏几道的《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1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赏析言为心声,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
一首《鹧鸪天》,写悲感,写欢情,都是那样真挚深沉,撼人肺腑,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虽然这首词的题材比较窄,不外乎伤离怨别,感悟怀旧,遣情遗恨之作,并没有超出晚唐五代词人的题材范围。
小晏写情之作的动人处,在于它的委婉细腻,情深意浓而又风流妩媚,清新俊逸。
白居易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古往今来,脍炙人口的词,大抵不仅有情,而且情真。
所谓“真字是词骨。
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新月,歌尽桃花扇低风。
一个是殷勤地劝酒,一个是拼命地喝,为伊消得人憔悴。
当年一夕初逢的倾心难忘,别后梦中的飘忽难寻,今宵突然重逢的恍惚难信,景境几转,人事剧变,一切都“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
而重逢时的惊疑和惊喜之状也就自然而然,毫无忸怩作态。
多情似小晏,天下能有几何?小晏词工于言情而能真,故陈廷焯虽嫌其不。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新月,歌尽桃花扇低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1038 - 1110),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世称小晏,有《小山词》存世。
晏几道出身贵胄,虽身为故相之子,却不愿依仗父兄余荫和故旧援引,谋求个人仕途的升迁,而是耿介自守,独持清节,不为时流所动。
黄庭坚曾把晏几道的性格戏言为“四痴”:“仕宦逆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在北宋变化纷争的政治局势中,幸进者飞黄腾达,识时者缄口避祸,而小晏却“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正是因为其“纵驰不羁”、“尚气磊落”的性格和言行,使其“遂陆沉于下位”。
正如小山自己所言:“我槃跚勃窣,犹获罪于诸公。
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虽然遭受猜忌压抑,但是从其生平经历来看,他既不屈从旧派,苏轼想与他结识仍被拒之门外;也不攀附新党,熙宁变法曾被牵连入狱。
在起伏多变的政治波涛中,小晏仍然能够超然旁观:“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枝颐。
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
”看透得失浮沉后,他又写道:“仰羡知己避缯缴,俯嗟贪饵失江湖。
”面对王安石变法和新旧党争,小晏宁愿退隐于江湖,不问世事。
小晏人品高傲,不趋时趣,一生仕途蹇仄,生活流徙不定,晚景甚为凄凉。
但是全面考察其生平经历,则“叔原之为人,正自异于流俗。
不第以绮语称矣。
”由此可见,小晏的一生落拓未能大幅大贵,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北宋自神宗以后,无日不在内忧外患交侵之中,而朝中大臣犹不能同舟共济以图富国强兵,市井百姓亦不知祸难将临。
直至金兵铁骑踏破汴梁城,才稍稍从朝野迷梦中惊醒过来。
敏感的词人早知将临大难,但君臣欢狂,醉生梦死,国势衰微,社会倾颓,一切的一切都预示北宋大势已去,无可挽回。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1。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2。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3。
【注释】1.彩袖:代指歌舞之女。
玉钟:酒杯的美称。
拚(音 pan):不顾惜。
拚却:甘愿。
2.舞低:“低”:使动用法。
桃花扇:歌女手中的小扇。
3.剩把:更把。
银釭(音 gang):银质的灯台,代指灯。
“今宵” 二句语本杜甫《羌村三首》其一:“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译文】当年你那殷勤的彩袖,频频捧来满盛美酒的玉钟。
人生能有几回良辰美景,我也拼得醉面彤红。
舞了一回又一回,舞到杨柳当楼,月照楼中,舞了一回又一回,舞到杨柳低斜,月影无踪。
歌儿唱了一曲又一曲,直唱到手中那桃花扇呵,香汗无力风儿停。
从分别之后,时时忆念相逢,几次魂梦相见,你我应相同。
今日良宵美景,仍把银灯照明,只恐怕,此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赏析】此词写久别重逢。
上片回忆当年初相识之情景,下片写别后的思念与重逢惊喜如梦的感受。
词人以重笔写初相识之美好回忆,当年之景况,正为今日感受之原因。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实为神来之笔,歌舞沉醉,乃不知世上有魏晋矣!沉醉之美,正是爱恋之深的表现。
月本自低,非由舞落;风本自尽,非由歌停,乃说“舞低月”,“歌尽风”,更兼之以“杨柳楼心”、“桃花扇底”之美妙意象,给人以爱意朦胧、陶然深醉之感。
结句出自杜甫“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但也见出词与诗之不同。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鹧鸪天》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释]1.鹧鸪天:词牌名。
双调55字。
2.玉钟:珍贵的酒杯。
3.拚却:甘愿,不顾惜。
4.剩把:尽把。
5.银釭:银灯。
[评析]这首词写情人久别重逢。
在小晏的词中,以写离别之悲苦者见多,而写重逢之喜悦者较少。
但都能体现出他工于言情、清丽凄婉的总体风格。
上片写当年一见钟情,心心相印,歌女尽情歌舞,通宵达旦,甚至唱到没有举扇之力,其多情、兴奋,可以想见。
下片写不期重逢,似信非信,乃举灯相照,仔细端详,疑在梦中,十分生动地刻划出了双方惊喜交集的心理状态。
这首词写了与久别佳人重逢时犹疑是梦的惊喜和追忆别后佳人苦苦相思之情。
“舞低”二句,晁补之称其词“风度闲雅,自是一家。
”“此人必不生一三家村中者。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尤为精彩,依稀可见一俏丽女子撅着樱桃小嘴,瞪着怨而不怒的一双大眼睛,用纤细的手指指着情人离去的方向一跺小脚,喃喃地吐着怨恨。
全词主情婉丽,文心曲妙,空灵雅致,足见小山本色。
语丽情深,风格婉约,手法精妙。
情感细腻,诗情画意。
相关资料:古代诗歌发展脉络先秦诗歌:《诗经》《楚辞》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田园诗、“高岑”边塞诗、“新乐府”“小李杜”等五代词:李煜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宋词—婉约派、豪放派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1、词的产生词是唐时兴起,宋代繁荣的一种新兴歌诗,最初称“曲子词”或“曲子”。
词体虽句式参差,但“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
唐代“燕乐”兴起,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导致了以娱宾遣兴为目的的曲子词流行,吸引文人参与创作。
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唐时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是词中小令的杰作。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古人写男女情思题材的诗词并不少见,但是最能打动我的却要说小山的这首《鹧鸪天》。
全词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上片追忆往事,“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作者回忆往事,脑海里浮现出恋人玉手执杯,温柔劝酒的动人模样,作者溺于这样的柔情中,为了钟情的女子不惜一醉,甘愿就此沉沦不复醒。
一个“彩”字一个“红”字,将往事渲染得明媚鲜妍,既写出了当时绮美的画面,又可见这段记忆在作者心里永远鲜活,不曾褪色。
“舞低”和“歌尽”这两句素来为人多称道,一为它难得一见的工整,二为它难得一见的别致风情。
两句都巧妙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舞低”一句从视觉的角度入手,表现其舞姿的曼妙,动作的柔媚,而“歌尽”则从听觉的角度入手,表现其歌喉的美妙动人。
从另一方面,作者将恋人的动态和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表现这场盛宴的时间之长,宾主的兴致之高,场面之欢。
同时,在上片的叙写中作者也暗中点名了女主角的身份,她并非小家碧玉或者大家闺秀,而是一名舞女,作者在宴会上与她初遇,对其一见钟情,两人暗通情愫。
然后,好景不长,相恋却不能长相厮守,这是许多恋人不忍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在下片中作者叙写了两人的别后以及重逢。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行文至此,作者却笔锋一转,从对方着笔,以写对方的思念来表现自己的思念。
最是伤人为相思,恋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以至于常在梦中与自己相会,思之如狂,却是相见又不能见的愁苦,可谓一寸相思一寸灰。
一般来说,诗人借梦说相思并不少见,然而此处作者却不落俗套,别出心裁地借恋人之思抒自己之思,写出了感情的双向交流,表现两人的心灵相依。
然而梦中的温存毕竟虚幻而短暂,午夜梦回的独处悲怆漫长,以至于长期饱受相思之苦的两人久别重逢后竟不敢相信眼前的真实,持灯反复照看,即使恋人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纤毫毕现,却依然害怕自己只是身处梦中。
下片的前后两句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一种把梦当真,把真当梦的奇妙错位,看似违背常规其实却在情理之中,因为对对方的太过重视所以在惊喜的同时又害怕失去,可见情之深,思之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
(8分)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①,当年拚却②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
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缸③照,犹恐相逢是
梦中。
【注】①玉钟:酒杯。
②拚却:甘愿,不顾惜。
③银缸:银白色的灯盏、烛台。
19.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的▲之情。
(2分)
20.虚实结合是本词的主要表现手法,请赏析。
(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
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论语·公冶长》)21.用自己的话概括颜渊、季路的“志”。
(2分)
22.简要分析孔子与颜渊、季路“志”的异同。
(4分)
19.相思(2分)
20.虚写回忆和梦境中的相聚场面,写出了恋人的浓情蜜意;(2分)实写久别重逢的相聚场面,但又担心是梦境。
(2分)虚实结合,回忆和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词人的相思之情。
(2分)(共6分)21.子路追求重义轻财,有福同享;颜渊追求善行,愿做默默无闻的人。
(2分,每点1分)
22.孔子安仁:不同人不同爱,各得其所,使人安居乐业。
子路侧重物质分享,求仁;颜渊侧重个人修养,不违仁。
三人都怀抱仁心、践行仁道(4分,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