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小古文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北山经》,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
此文言文言简意赅,通过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配乐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通、读顺古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精卫鸟的精神魅力,受到人格的浸染和熏陶,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联想等多种方法,在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精卫填海”这一成语来自神话故事,体现学习的延展性。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1.收集有关《山海经》的资料。
2.熟读课文,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图导入,走进《山海经》1.激趣:同学们,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特别爱读书,大家知道的故事可多了。
现在,我来考考你们!2.课件出示题目及:(看猜故事,依次出现:《嫦娥奔月》《夸父逐日》)3.导思: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1)出示《山海经》书的。
(2)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4.导入: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精卫填海》,感受古文语言的韵味。
(相机板书:精卫填海)设计意图:猜图导入,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二、初读古文,识字读文1.引导学生交流识字、读文的方法。
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学习方法。
学习小助手(1)借助文中注音自由读一读这段话,把句子读通顺,感觉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将字条中的生字逐一读给小组同伴听,圈出读不准的生字。
(3)请小组同伴当小老师,教你读准圈出的生字。
《精卫填海》教案

《精卫填海》教案
一、教材分析
《精卫填海》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古代神话故事,讲述了精卫鸟为了填海报仇的故事。
该故事可以培养学生保持乐观心态、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勇往直前的努力精神和勇敢无畏的斗争意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持乐观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难点:理解并表达精卫鸟的报仇心情和中国人民的勇敢斗争精神。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介绍充满血性和勇气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篇章(10分钟)
(1)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精卫鸟为何要填海?
③为什么叫《精卫填海》?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感受精卫鸟的勇敢和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
4.角色扮演(10分钟)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学生扮演精卫鸟,其他学生扮演其他人物,通过表演来理解故事中人物心情和情感。
让学生根据所了解的故事情节和自己的想象,写一篇故事短文,表达自己对精卫鸟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6.展示和分享(10分钟)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创作的小作文,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故事《精卫填海》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代神话故事并理解其中的寓意。
通过角色扮演和创作小作文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
通过分享和展示,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精选5篇)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以学生相对熟悉的故事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写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葬身东海,化为精卫鸟,每天口衔树枝和石块填海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精卫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极富传奇色彩。
【设计理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做到读正确、流利,获得初步的文言语感;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下,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故事,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展开想象感受神话的神奇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喜欢文言文,热爱文言文。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少”。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与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重难点】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过程】(一)温旧识,引课题1、我们学过哪些文言文?2、这些文言文有什么特点?你们是运用什么方法学习文言文的?3、揭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的方式再一次勾起孩子们的文言文的认识,回顾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温故知新,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
】(二)扫字词,读流利1、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表示人物称谓的词:少女、女娃、精卫。
强调“少”字多音字的读音,弄清三个词语之间的关系。
精卫填海教案三篇

精卫填海教案精卫填海教案三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卫填海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卫填海教案篇1教学目标: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2、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教学难点: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教具准备:挂图、头饰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着什么吧!(出示挂图: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2、师:谁能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呢?(生:一只小鸟嘴里叼着树枝,准备把它扔到海里)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精卫填海]二、学习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看你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只有认真看书、勇敢的孩子才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答案。
问答方式导读,不添字不漏字。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是谁到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后来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字叫做--(精卫)。
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什么和什么,投进大海里?(小石子和小树枝)你们真勇敢,这么多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们,从刚才你们的回答,(指板书)我们知道了炎帝的小女儿去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变成了一直美丽的小鸟,名叫精卫。
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和……投进大海里?(石子和树枝)。
5、师结: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善良勇敢,又欣赏大海的美丽,如果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减少洪水的发生呢?(生发言)三、总结:大家为精卫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精卫一定很感谢大家,让我们学习精卫的勇敢善良,一起来保护地球,减少灾害的发生。
四年级《精卫填海》教案(精选3篇)

四年级《精卫填海》教案(精选3篇)四年级《精卫填海》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帝、少、曰”等6个生字,会写“帝、曰、溺”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准确地翻译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图画激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着什么吧!(课件出示2)(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2.谁能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呢?(生:一只小鸟嘴里叼着树枝,准备把它扔到海里)3.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精卫填海)4.齐读课题。
师:读过课题之后,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生:我想知道精卫是干什么的?生:精卫精卫要填哪里的海呀?生:它把大海填平了吗?精卫用什么填海呀?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好,真聪明!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吧!边读边圈画不认识的生字、新词。
(生自读课文)2.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平时我们是怎样学习生字的?(示例:有不会的生字我们可以问问老师或者同学,我有不会的生字就,我们小组的学习组长学习好,有不会的生字我就问他,不会的生字还可以到书后的查字表中查……)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呀!3.选择你最喜欢、最熟悉的识字、记字的方法,以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
一会汇报,看哪一小组汇报的生字最多。
(生以组为单位自学生字)4.把你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吧!生字都汇报完了,老师想请一位小老师到前边领大家读一读这些生字,谁愿意来试试?(一名小老师到前边领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说课第【1】篇〗《精卫填海》说课稿一、说教材这个神话故事写炎帝的小女儿被海水淹死后,化为精卫鸟,常衔木石,投于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的故事。
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形象,表现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治理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奋斗不止的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认读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古文,读出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背诵课文。
3.学习理解故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讲述故事,感受精卫的精神。
教学重点:读通读顺古文、读出韵味、感受古文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理解故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讲述故事、感受精卫的精神。
三、说教学方法:讲解教学方法、讲读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趣味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有这样一只鸟,她的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爪子,这只小小的鸟却有一个大愿望——她想把大海填平!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只鸟叫什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只精卫鸟为什么想把大海填平吧!打开课文,课题是什么(精卫填海)我们根据课题可以知道什么(主人公是精卫,主要事件是填海)二、初读古文,疏通字词。
1.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重点交流的几个字:帝、曰、溺、衔等。
2.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提出来集体交流。
3.用上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
三、再读古文,解析文义。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教师带读,小组互读,齐读,有节奏朗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阅读任务:(1)精卫长什么样子(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2)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她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3)精卫是怎么填海的她能将海填平吗3.结合注释,指导翻译。
(1)学习方法:古文学习可以就像我们学习古诗那样,结合课文给出的注释,逐字解释,然后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就可以了。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2篇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2篇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
3、体会精卫不畏困难,意志坚决的`品质。
教学重点:1、认识10个生字,学会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神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精卫不畏困难,意志坚决的品质教学准备:准备生字卡片,课本剧头饰课时分配: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词语:神话。
谁认识这个词,读给大家听听。
2、同学们知道这个词什么意思吗?我们一起到字典中查找一下。
神话:远古人们集体创作的神异故事。
大家说一说你们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要学_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3、读课文,释题。
精卫:神话传说中的小鸟。
相机学_生字"精、卫"那么,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神话故事吧!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纠正字音。
5、学_生字。
(1)出示生字和生词认读。
(2)分析字形并结合字义组词。
6、写字指导。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学_了《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你们都知道了什么?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学这篇课文,说不定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理解课文,学_生字1、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①精卫是谁②她为什么要填海③她是怎样填海的。
2、围绕三个问题讨论学_。
(1)她是炎帝的小女儿,淹死后变成一只小鸟。
(2)精卫淹死在东海。
(3)读二、三自然段。
3、再读课文,说一说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4、编成课本剧来演一演。
三、作业四、练_精卫填海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统编教材后的新选课文,是一篇讲述神话故事的文言文,课文选自《山海经》,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
课文是文言文,寥寥数语,仅用35个字,就将这个传奇的神话传说写得非常清楚。
它与单元中的其他几篇课文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学习神话故事提供了语言范本。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2篇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2篇《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2篇《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教学设想:在课堂教学中我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针对低年级儿童年龄特点,营造和谐、富有童趣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多读,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师:说说你喜欢看什么动画片?生:我喜欢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生:。
师:这节课,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好看的动画片。
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课件: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这茫茫的大海上,一只小鸟弃而不舍地向大海投石子,扔树枝。
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精卫填海)(设计意图:为了能够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中,通过课件演示,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很快地走进课文情境中去,教学效果较好。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1)精卫是谁?(板书:炎帝之女)(2)她为什么要填海?(板书:起因:东海淹死炎帝之女)(3)她是怎能样填海的?(板书:发展:精卫日日执着填海(坚持不懈决不放弃))2.围绕三个问题讨论学习这篇课文。
3.再读课文说一说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些什么?4.编成课本剧来演一演。
生找伙伴扮演读。
先找一组同学分角色读一读,再到前边扮演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佩戴大海、精卫的头饰,以扮演的形式继续加深对角色的理解,学生对精卫填海坚定的信念就会理解的更为透彻。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三、反思课文,拓展延伸同学们扮演得都很好,大海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到底能不能把大海填平呀?(我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因为精卫有毅力我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因为即使精卫填不平,还有它的子子孙孙,它的子子孙孙也能把大海填平。
)同学们,是盘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光明;是盘古,使万物生灵生存繁衍;是盘古,使我们看到了花开的灿烂、日出的辉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古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巫术、医药、民俗等方面的内容,也保存了不少的神话。
学情分析:我们班的学生已经接触了一学期的小古文,有了一定的古文基础。
教学目标:培养孩子古文兴趣,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将故事复述出来。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将故事复述出来。
难点,培养孩子古文兴趣。
教学方法:新授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有这样一只鸟,他
外形像乌鸦,白色的嘴,红色的爪子,这只小小的鸟却有一个大愿望——他想把大海填平!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只鸟叫什么?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只精卫鸟为什么想把大海填平呢?二、初读古文,读准字音
自读古文,注意字音。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上/多柘(zhè)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
其鸣自詨(xiāo )。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wèi)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 īn )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重点指正字音:
发鸠山(jiū)柘木(zhè)白喙(huì)自詨(xiāo)少女(shào)溺(nì)衔(xián)堙(yīn)
再读古文,试着理解古文文意
三、再读古文,解析文义
重点字词:
文:花纹(纹)首:头(昂首阔步、首饰)喙:鸟兽的嘴詨:呼叫是:这,指精卫鸟少女:小女儿溺:淹没故:所以为:变成堙:填塞
译文:又(再)向北二百里,有座叫发鸠的山,它的上边长着很多柘树;在这座山上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有花纹的脑袋,白色的嘴,赤色的脚,名字叫“精卫”,它的叫声很象自己在呼叫自己。
这种鸟原本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女娃到东海去游玩,溺水淹死而没有返回,所以就成为精卫鸟。
精卫坚持衔西山的树枝和石块,决心用来填平东海。
漳水河从发鸠山流出,向东一直流入黄河。
(然后再流入东海。
衬托精卫填海,路途遥远)
四、我是故事小能手
精卫填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
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
女娃十分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名珠。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
可是因为父亲忙于公事:太阳升起时来到东海,直到太阳落下;日日如此,总是不能带她去。
这一天,女娃没告诉父亲,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
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
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
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的!”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
无辜的生命。
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
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
五、人物形象
讨论:精卫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不屈不挠:(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 )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
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
起因:女娃溺而不返
经过: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 )于东海。
结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不屈不挠
六、作业布置
将《精卫填海》讲给你的家人及朋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