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教案
《精卫填海》语文教案

《精卫填海》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精卫填海》。
(2)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3)分析精卫鸟的形象特点,体会其坚持不懈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精卫填海》。
(2)学会欣赏古代神话传说,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通过故事讲述、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精卫鸟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意识。
(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精卫填海》。
2. 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3. 分析精卫鸟的形象特点,体会其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难点:1. 精卫鸟形象的分析与理解。
2. 神话传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诵读教学法:注重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或视频。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3. 学生字典、词典等参考资料。
4. 课堂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精卫填海》的韵味。
2. 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插图,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环节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化理解。
环节三:合作探讨1.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环节四:精讲精练1. 教师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
四年级上册语文《13精卫填海》教案

新2024秋季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3 精卫填海》教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熟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
•理解精卫填海的精神内涵,体会古代神话故事的魅力。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寓意。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提升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精神品质。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珍惜自然资源。
教学重点•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和精神内涵。
•体会古代神话故事的魅力和价值。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理解与表达。
•精卫填海精神的深层理解与应用。
教学资源•课文《精卫填海》的多媒体课件或教材。
•相关的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创设情境。
第一课时一、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复习与海洋相关的词汇或知识,激发学生的海洋意识。
2.展示与精卫填海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创设故事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3.提问:“你们知道精卫填海的故事吗?这个故事讲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停顿错误。
3.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跟读并识记。
4.小组内互相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认读。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和停顿。
2.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3.分段讲解课文:•第一段(开头至“故为精卫”):介绍精卫的由来和填海的起因。
•提问:“精卫是怎么来的?她为什么要填海?”引导学生回答并理解。
•第二段(“常衔西山之木石”至结尾):描述精卫填海的经过和结果。
•提问:“精卫是如何填海的?她遇到了哪些困难?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4.小组讨论:精卫填海的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5.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寓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北山经》,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
此文言文言简意赅,通过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配乐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通、读顺古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精卫鸟的精神魅力,受到人格的浸染和熏陶,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联想等多种方法,在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精卫填海”这一成语来自神话故事,体现学习的延展性。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1.收集有关《山海经》的资料。
2.熟读课文,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图导入,走进《山海经》1.激趣:同学们,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特别爱读书,大家知道的故事可多了。
现在,我来考考你们!2.课件出示题目及:(看猜故事,依次出现:《嫦娥奔月》《夸父逐日》)3.导思: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1)出示《山海经》书的。
(2)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4.导入: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精卫填海》,感受古文语言的韵味。
(相机板书:精卫填海)设计意图:猜图导入,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二、初读古文,识字读文1.引导学生交流识字、读文的方法。
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学习方法。
学习小助手(1)借助文中注音自由读一读这段话,把句子读通顺,感觉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将字条中的生字逐一读给小组同伴听,圈出读不准的生字。
(3)请小组同伴当小老师,教你读准圈出的生字。
《精卫填海》语文教案优秀5篇

《精卫填海》语文教案优秀5篇《精卫填海》教案1教学分析:本篇课文是中国神话故事的经典之作,这个故事围绕精卫及其子孙日日夜夜填海的事,让人感受到其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品格。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介绍精卫填海的原因。
第二段讲精卫用什么填海。
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主要讲述了海神和精卫之间的对话。
这段文字与课文中的插图相呼应,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海神的样子是愤怒的,感受到这种情绪,应注意在读这一段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从精卫平静、坚定的表情中能感受到读精卫的话时要用坚定的语气来读,在朗读中体会精卫那种坚强不屈的性格。
第四段写的是精卫的子孙们日夜坚持填海。
从“不管多大的浪,仍日日夜夜地填海”可以体会到精卫的子孙们坚忍不拔的精神。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字,会写7个字。
2、注意积累词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神话故事,感受精卫及其子孙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10个字,会写7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受精卫及其子孙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课本剧头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本课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趣导入,释题1、出示词语:神话誰认识这个词,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同学们知道这个词什么意思吗?我们一起到字典中查找一下神话:远古人们集体创作的神导故事大家说一说你们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神话故事——精卫填海2、读课题,释题精卫:神话传说中的小鸟相机学习生字“精、卫”那么,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神话故事吧!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课文,生画出生字,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纠正字音4、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和生词认读(指名读、领读、齐读)传、淹、夺、勇、传说、淹没、夺去、勇敢、精卫(2)分析字形并结合字义组词左右结构的字:传、精、淹上下结构的字:夺、勇独体字:卫5、写字指导勇:第四笔是横折、不是横折钩完成课后题(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作业: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故事的内容?②写生字、生词。
《精卫填海》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

《精卫填海》教学案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感受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寓言的深刻内涵。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
二、教学重点1.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梗概。
2.分析精卫这一人物形象。
3.领悟故事所传达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心理。
3.深入挖掘故事的寓意。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精卫填海》原文及注释、PPT、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精卫填海》原文,准备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精卫填海》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简要介绍精卫的传说,引发学生思考。
2.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精卫填海》原文,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在旁边辅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分析故事情节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关键细节。
分析精卫为何要填海,以及她面对困难时的态度。
4.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描述精卫的形象,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分析精卫的性格特点,如坚韧、勇敢、毅力等。
5.探讨故事寓意让学生思考《精卫填海》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享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经历和感悟。
6.小组讨论1.你认为精卫为什么要填海?2.精卫的精神品质有哪些值得你学习?3.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困难吗?你是如何克服的?8.课后反思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故事情节、探讨人物形象和故事寓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精卫填海》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言文阅读水平。
同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会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
但本节课在时间分配上稍显紧张,部分学生可能未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注意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讨论。
《精卫填海》名师教案

《精卫填海》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2)掌握故事的寓意和神话传说的特点;(3)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精卫鸟的起源和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精卫填海》;(2)学会分析神话传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领悟精卫鸟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及其寓意;2.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精卫鸟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3. 培养学生对神话传说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1. 神话传说中精卫鸟起源和发展的问题;2. 故事中象征意义和寓意的深入解读;3.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1. 讲授法:讲解精卫填海的故事背景、情节和寓意;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深入解读神话传说中的象征意义;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其他神话传说,对比精卫填海的特点;5. 实践操作法:学生创作以精卫填海为主题的故事或画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引发学生兴趣;2. 讲授故事:详细讲解精卫填海的故事情节和寓意;3.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解读神话传说中的象征意义;5. 案例分析:分析其他神话传说,对比精卫填海的特点;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精卫鸟的精神品质;7. 作业布置:让学生创作以精卫填海为主题的故事或画作;8.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和合作探讨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精卫填海》的经典教案

《精卫填海》的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把握主要角色和情节。
(2)能够分析精卫鸟的形象特征,体会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精卫填海》。
(2)学会欣赏古典神话,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精卫鸟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放弃,勇往直前。
二、教学重点2.1 《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及其寓意。
2.2 精卫鸟形象的分析与解读。
三、教学难点3.1 对精卫鸟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的理解和感悟。
3.2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精卫鸟的精神,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四、教学方法4.1 讲授法:讲解《精卫填海》的故事背景、情节和寓意。
4.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精卫鸟的形象特征,分享自己的感悟。
4.3 案例分析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验精卫鸟精神的力量。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精卫填海》的背景知识。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神话世界。
5.2 讲授故事内容(1)详细讲解《精卫填海》的故事情节。
(2)分析精卫鸟的形象特征,引导学生感悟其精神品质。
5.3 互动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精卫鸟的形象特征,分享自己的感悟。
(2)全班交流: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4 案例分析(1)呈现现实生活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例子。
(2)引导学生联系精卫鸟的精神,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
5.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精卫鸟的精神品质。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和精卫鸟的精神品质。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成果,评价学生对《精卫填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精卫鸟精神的认同和践行程度。
《精卫填海》优秀教案(精选12篇)

《精卫填海》优秀教案《精卫填海》优秀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卫填海》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卫填海》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帝、少”5个生字,会写“帝、曰”5个生字。
2.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少女、溺、故、堙”的意思。
3.读通、读顺古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
背诵课文。
4.通过文白对照,让学生掌握《精卫填海》的文言大意,懂得故事背后蕴涵的精神。
【教学重点】1.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
背诵古诗文。
2.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少女、溺、故、堙”的意思。
通过文白对照,理解文言文内容。
【教学难点】1.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懂得故事背后蕴涵的精神。
引导学生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
2.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重点)2.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少女、溺、故、堙”的意思。
(难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故事导入,走近《山海经》1、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特别爱读书,大家知道的故事可多了。
现在,我来考考你们,你们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师:你们知道的神话故事真多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直接告诉他们。
二、资料介绍简介《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联系自己读的神话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
师:大家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你觉得它与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生说,教师引导。
(出示课件:让我告诉你。
)小结: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感受故事语言的韵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精卫填海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孩子学习古文的兴趣,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翻译全文。
3.结合课文,感受精卫填海的精神。
4.能用自己的话将故事复述出来。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学习古文兴趣,感受精卫填海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有这样一只鸟,他外形像乌鸦,白色的嘴,红色的爪子,这只小小的鸟却有一个大愿望——他想把大海填平!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只鸟叫什么?(生:精卫鸟)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只精卫鸟为什么想把大海填平呢?
二、初读古文,读准字音
1、自读古文,注意字音。
2、师范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节奏。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w èi)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 )于东海。
3、重点指导下列生字的读音:
少(shào)曰(yuē)溺(nì)
衔(xián)堙(yīn)
4、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三、研读古文,理解感悟
1、了解故事的内容,复述故事。
(1)再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字典,在小组里逐句说说这则故事的意思,可以适当的加上一些词语使句子通顺。
(2)师:在刚才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觉得有哪个词或哪句话不理解的呢?
重点字词:
①女:小女儿②溺:淹没③故:因此
④返:返回⑤堙:填塞
2、分句出示课文,交流其它句子的意思。
3、同桌轮流逐句讲译文与古文,指名互讲。
4、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译文:
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女娃到东海去游玩,溺水淹死而没有返回,因此就成为精卫鸟。
精卫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块,用来
填塞东海。
5、教师小结:第一句话介绍精卫的身份和名字,第二句话说明精卫填海的原因。
四、感受精卫的精神
1、出示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指名读、齐读。
板书:溺而不返堙于东海
3、想象说话: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吗?大海会怎么说?精卫会怎么回答?
4、教师小结:精卫鸟每天都衔着西山的小树枝、小石块丢到大海里。
一只小鸟想到用这样的方法填平大海。
真是谈何容易。
不过它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却是难能可贵的。
它坚韧不拔的意志是让人敬佩的。
板书:坚韧不拔
五、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教师总结全文:精卫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可敬可叹。
中国的神话故事富有浓浓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2、中国神话传说浩如烟海,除了《精卫填海》,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六、
七、作业
将精卫填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七、板书设计:
溺而不返
13、精卫填海坚韧不拔
堙于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