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教案及教学反思(完整资料).doc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6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6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

秦陵兵马俑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2.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3.是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兵马俑的发掘过程,认识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难点:画一幅兵马俑的线描图。

三、教具、学具教具:PPT,范画学具:素描纸,记号笔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他是谁吗?生:秦始皇。

以秦始皇图片引入课题,《秦陵兵马俑》。

师:提问什么是“俑”?兵马俑是怎样被发现的?出示图片,就是1974年春,西安临潼县西杨村村民打井的时候发现了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

(板书课题)【出示陶俑图片1.2】2.观察分析这是当时兵马俑发掘现场的照片,考古人员正在清理套陶俑身上的泥土,这是已经发掘出来的一号坑的局部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告诉老师在看了刚刚的照片后,请你来找找有没有哪个兵马俑是一摸一样的?生:没有师:没错,每一个陶俑都是不一样的,无论是五官还是身高又或者是服饰都找不到一个完全一样的,这就需要制作的工匠花费很多时间和心血来雕刻、描绘、制作。

那么秦俑都在哪些部位进行了精雕细刻?先完整兵马俑图片展示再出示局部展示,请同学们回答。

今天兵马俑的考古人员发来一封邮件,希望咋们班的同学能够帮会组考古人员绘制几张兵马俑的线描图。

五、学生作品创作1.教师展示范画。

2.学生利用所准备的工具进行绘画。

3.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1.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说一说自己绘制的兵马俑有哪些细节是在画之前没发现的。

2.同时说一说你认为兵马俑有什么价值?3.教师总结。

七、板书第6课秦陵兵马俑五官——表情丰富细腻头发——发丝清晰可见衣服——铠甲分明,皱褶生动。

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教案及教学反思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六年级上册备课人:梁丽娟课题6、秦陵兵马俑教师梁丽娟课型综合·探索课时1课时授课班级六年级1~8班总第11课时内容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方法与过程目标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教具学具准备师:相关课件、兵马俑的图片资料、作业展示板、人形纸片。

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勾线笔、彩色笔。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媒体运用第一课时一、猜图导入课题:(1)游戏“翻翻看”:谁能最快猜出图片后是什么?生:兵马俑。

(2)兵马俑为谁建造?——秦始皇。

你对这位皇帝有什么了解?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师: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始皇帝。

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

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陵兵马俑(板书课题)ppt课件。

第31页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置媒体运用二、初探秦陵兵马俑:三、整体欣赏,谈感受:四、小试牛刀:(1)什么是“俑”?兵马俑是怎样被发现的?(2)体会秦陵兵马俑的宏大(3)看了刚刚的图片介绍,你觉得兵马俑怎么样?(4)到底多大?让我们用一组一号坑的数据来回答。

(5)秦俑都在哪些部位进行了精雕细刻?生:头发、五官、衣服都进行了精雕细刻。

头发:发丝清晰可见。

细致入微。

五官:眉目清晰,表情丰富细腻。

衣服:铠甲一块块的,甲丁历历可数,皱褶生动。

马俑:两耳竖立、双眼炯炯有神、喘着粗气的鼻孔、马嘴象发出嘶鸣一般。

师:这么多的细节说明兵马俑还有什么特点?(生:细致、精美、逼真……)教师总结板书:精美1、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国组织把秦陵兵马俑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教案及教学反思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六年级上册备课人:赵成伟备课时间2014 年9月11日课题6、秦陵兵马俑授课时间11月24日~11月28日课型综合·探索课时1课时授课班级六年级1~2班总第11课时内容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方法与过程目标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教具学具准备师:相关课件、兵马俑的图片资料、作业展示板、人形纸片。

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勾线笔、彩色笔。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媒体运用第一课时一、猜图导入课题:(1)游戏“翻翻看”:谁能最快猜出图片后是什么?生:兵马俑。

(2)兵马俑为谁建造?——秦始皇。

你对这位皇帝有什么了解?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师: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始皇帝。

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

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陵兵马俑(板书课题)ppt课件。

第31页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置媒体运用二、初探秦陵兵马俑:三、整体欣赏,谈感受:四、小试牛刀:(1)什么是“俑”?兵马俑是怎样被发现的?(2)体会秦陵兵马俑的宏大(3)看了刚刚的图片介绍,你觉得兵马俑怎么样?(4)到底多大?让我们用一组一号坑的数据来回答。

(5)秦俑都在哪些部位进行了精雕细刻?生:头发、五官、衣服都进行了精雕细刻。

头发:发丝清晰可见。

细致入微。

五官:眉目清晰,表情丰富细腻。

衣服:铠甲一块块的,甲丁历历可数,皱褶生动。

马俑:两耳竖立、双眼炯炯有神、喘着粗气的鼻孔、马嘴象发出嘶鸣一般。

师:这么多的细节说明兵马俑还有什么特点?(生:细致、精美、逼真……)教师总结板书:精美1、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国组织把秦陵兵马俑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秦陵兵马俑》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秦陵兵马俑》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
《秦陵兵马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简单的欣赏雕塑作品;
技能目标:能绘制一幅兵马俑的线描图;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绘制线描图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兵马俑吗?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秦陵兵马俑》;
二、作品鉴赏:
师:课件出示几幅兵马俑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些兵马俑的外形具有哪些特点?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观察的很到位,说明大家是十分具有观察能力的小朋友;
三、实践展示: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尝试绘制一幅兵马俑的线描图;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作品展示;
生:结合课文内容,认真进行制作;
师:巡视指导,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积极举手上体进行作品展示。

师:及时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并做相应的总结;。

六年级美术上册《秦陵兵马俑》第二课时教案新湘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秦陵兵马俑》第二课时教案新湘版

总课时第 16 课时 年 月 日 课 题 第6课 秦陵兵马俑 共 3 课时 第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能简单说出兵马俑主要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分析兵佣的外形结构特点,描绘兵马俑的线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以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兵马俑的了解和感受。凝聚集体的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 难 点 了解兵佣的外形结构特点。 描绘兵马俑的线描图。 教法学法 欣赏、评析、自主表现、创意指导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游戏导入 模仿秀游戏。 二、观察分析、丰富想象 1、课件欣赏秦俑兵阵图片。 图1,概况:秦始皇陵兵马俑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排列有序,气势磅礴,是秦王朝强大军队的缩影。布阵特色:变化统一,静中有动。图2,号坑:有武士佣和拖战车的陶马,排成方阵。图3,二号坑:有一千多件兵马俑,是以战车、骑兵为主组成的4个兵种混编的阵列。图4,三号坑:属于指挥位置所在的小坑。 2、课出示件陶俑、陶马、陶车的图片。 图5,神态各异的陶俑:将军俑、军吏佣、跪射佣、骑士佣、跪坐佣、立射佣、军士佣等,它们有的呈站姿,有的呈跪姿,还有骑射、驾车等不同姿势。图6,陶马、陶车赏析。 三、方法指导、小组创作 1、重点解决兵佣正面与背面相结合的绘制方法。 2、小训练,了解兵马俑阵制作步骤:在两张硬纸板上用线条分别绘制兵马俑的正面和背面;用剪刀将兵马俑的轮廓剪下来,将正面和背面粘在一起,空白纸作为支撑。 3、学生作业,教师随堂巡视。 四、作业展评、小结全课 鼓励学生课后参观历史博物馆,或去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实地感受秦兵马佣独特的艺术魅力。 全班同学模仿兵佣。 学生欣赏图片,观察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整体感知兵阵庞大的壮观气势,为场景设计做铺垫观察分析陶俑、陶马、陶车的结构及其形态特点,为佣阵的细节设计做准备。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6. 秦陵兵马俑》是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秦陵兵马俑的规模、造型、表情、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兵马俑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秦陵兵马俑的绘画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兵马俑作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秦陵兵马俑这一课题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可能对兵马俑的认识仅限于名字和一些粗浅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学会观察和分析秦陵兵马俑的造型、表情、服饰等方面的特点。

3.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兵马俑作品。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观察和分析秦陵兵马俑的造型、表情、服饰等方面的特点。

3.创作具有个性的兵马俑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制和制作兵马俑的过程。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创作。

4.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创作。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和视频资料: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和制作过程的视频。

2.绘画和制作材料:画纸、画笔、颜料、泥巴等。

3.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关于秦陵兵马俑的介绍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兵马俑的形象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详细介绍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让学生深入了解兵马俑。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制和制作兵马俑的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绘画和制作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秦陵兵马俑的造型、表情、服饰等方面的特点,加深对兵马俑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 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 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秦陵兵马俑︳湘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物的尊重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手法表现兵马俑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2. 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兵马俑的形象特点。

2.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手法表现兵马俑。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兵马俑的形象特点。

3. 演示法:演示如何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手法表现兵马俑。

4.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兵马俑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它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二、讲授新课1. 讲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2. 讲解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三、观察分析1. 展示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兵马俑有哪些特点?它们是如何表现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四、实践操作1. 教师演示如何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手法表现兵马俑。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本组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思路。

3. 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兵马俑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展示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2. 教师总结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总结拓展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说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还知道哪些我国的历史文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价值?3. 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教师总结并拓展学生的视野。

湘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六课《秦陵兵马俑》教案

湘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六课《秦陵兵马俑》教案
四、绘制.陶俑—
1.刻画细节:注意五官清晰、表情丰富,胸前的
结穗衣一衲的褶绒等
Z.一学生创作……
一线条肯定二…简一洁一流畅「构图饱满
五、展示好价―
介绍自己兵马俑的造型特征(官职、神态、动作)
欣赏交流
归纳步骤
小结
板书设计
秦陵兵马俑
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作业设计
A.作一业:一完成迷业作⅛...
B⅜⅛:
检查记载
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B⅜⅛:
日期:
等次:
检查人:
课后反思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总结方法
学生作业
一、里导学生了解秦英皇的功绩.,…导△遥题"
欣赏交流
归纳步骤
小结
二、引导学生了解什幺卷俑以及兵马俑的发现“三、初一步欣赏;…(遥件展示秦兵马他).
四、弘全学生观察了解秦俑的艺术风格史特.卢
①兵俑:头发:发丝清晰可见。细致入微。
巨宜一:…眉目清晰.,…表一情主宣绝腻“
日期:
等次:
检查人:
课后反思
单元
主题绘画
授课时节
第8周总第7节
课题
秦陵兵马俑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引导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体验制作衣服,培养学生动手创造的能力。
重难点
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细部刻画的艺术特色。
教学策略设计
,…皱宿生动.2喘着粗气的
衣服:铠甲一块块的,甲丁历历可数
②马俑:两耳竖立、双眼炯炯有神、
鼻孔「巧嘴室发出嘶鸣二般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六年级上册
备课人:赵成伟备课时间2014 年9月11日
教具学具准备师:相关课件、兵马俑的图片资料、作业展示板、人形纸片。

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勾线笔、彩色笔。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媒体运

第一课

一、猜图导入课题:
(1)游戏“翻翻看”:谁能最
快猜出图片后是什么?生:兵马俑。

(2)兵马俑为谁建造?——
秦始皇。

你对这位皇帝有什
么了解?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
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
量衡。

师:
这位一生
雄图霸
业、叱诧
风云的始
皇帝。


了显示自己的声威。

希望在他死后
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
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
秦陵兵马俑(板书课题)
ppt课件。

31页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置媒体运

二、初探秦陵兵马俑:三、整体欣赏,谈感受:
(1)什么是“俑”?兵马俑是怎
样被发现的?
(2)体会秦陵兵马俑的宏大
(3)看了刚刚的图片介绍,你
觉得兵马俑怎么样?
(4)到底多大?让我们用一组
一号坑的数据来回答。

(5)秦俑都在哪些部位进行了精
雕细刻?
生:头发、五官、衣服都进行
了精雕细刻。

头发:发丝清晰可见。

细致入微。

五官:眉目清
晰,表情丰富
细腻。

衣服:铠甲一
块块的,甲丁
历历可数,皱
褶生动。

马俑:
两耳竖立、双
眼炯炯有神、
喘着粗气的鼻孔、马嘴象发出嘶鸣
一般。

师:这么多的细节说明兵马
俑还有什么特点?(生:细致、精
美、逼真……)
教师总结板书:精美
1、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国组织
把秦陵兵马俑确定为世界文化遗
产。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遗产和我
国世界遗产。

)现在让我们怀着无
课件演示过
程。

ppt课件。

ppt课件演
示。

课件欣赏:兵
马俑整体欣
32 页
33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