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的习服治疗
用活血化瘀的方子治耳鸣的医案

用活血化瘀的方子治耳鸣的医案
医案:活血化瘀治疗耳鸣
药物方剂:
1. 生脉散:赤芍、桃仁、川芎、当归、红花、丹参等。
2. 神农酒:羌活、川芎、丹参、远志、细辛、川贝母等。
3. 逍遥丸:白芍、赤芍、桃仁、红花、丹参、当归、朱地茯苓等。
治疗方法:
1. 生脉散:将上述药物研成粉末,每次取15g,煮水服用。
每日3次,连续服用1个月。
2. 神农酒:将上述药物用白酒浸泡15天,每日服用30ml,分3次饭前饭后服用。
连续服用2个月。
3. 逍遥丸:将上述药物研成粉末,每次取10g,开水冲服。
每日2次,连续服用1个月。
使用注意事项:
1. 在服用药物期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2. 如有不适或过敏反应,请及时停止药物使用,并咨询医生。
3. 请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4. 长期耳鸣症状者,请及时就医,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以上方剂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请咨询医生。
耳鸣的中药方子

耳鸣的中药方子耳鸣是耳病中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也可以说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如果患了耳鸣,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听力,所以需要及时的治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耳鸣的中药方子1、偏方材料:当归、女贞子各15克、黑豆30克、红糖30克服用方法:先把当归、女贞子、黑豆洗干净,放进锅里装加水适量,再放点红糖,开慢火煎大约25分钟。
然后把药汁倒出来,趁热服下。
每天早晚服用2次,对肾阴虚耳鸣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偏方材料:葵花子15克、菊花,20克、芦根20克、冬瓜皮20克服用方法:用水煎服,每日1-2次,可治上焦有火耳鸣。
3、偏方材料:芹菜100克、槐花20克,车前子20克、白茅根20克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2次,可治下焦有火耳鸣。
4、偏方材料:百合20克、鲜芦根、瓦松、车芯草各10克。
服用方法:水煎成汤剂当茶饮,1个月为1疗程。
对阴虚火旺所致的耳鸣及听力减退疗效较好。
5、偏方材料:太子参15克、三七花10克、黄芪、响铃草各30克,猪耳朵1对。
服用方法:上料加水共炖烂,去药渣,加食盐少许,分3次服,治气虚耳鸣。
6、偏方材料:女贞子20克,麦冬、生地、白芍各15克服用方法:日1剂,水煎2次,取液200毫升,分2次温服。
对阴虚的耳鸣及听力减退疗效较好。
7、偏方材料:磁石、木通、石昌蒲、珍珠母,牡蛎、龙骨各15克。
服用方法:水煎成汤剂或泡当茶饮,对阴虚阳亢耳鸣很有效果,怕苦去掉木通。
8、偏方材料:太子参、黄芪、白术15克、升麻、葛根、柴胡、陈皮、半夏、当归、菖蒲各10克。
偏方材料:水煎服。
每日2次,可治疗中气下陷之耳鸣。
9、偏方材料:甘菊花、白芷、辛夷花、苍耳子、白蒺藜各10克。
服用方法:水煎服。
每日2次,可治疗肝火过盛型耳鸣。
10、黑芝麻25克、黑豆30克、淮山药20克、山萸肉、石斛、黄柏、女贞子各10克。
服用方法:水煎服。
每日2次,可治疗肾阴气虚型耳鸣。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治疗耳鸣的小偏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中医,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辩证施治选择使用。
治疗耳鸣特效方1

治疗耳鸣特效方方法如下:取石菖蒲60克,每天一剂,水煎分2次口服。
左耳及双耳耳鸣者,同服浓缩六位地黄丸,每天2次,每次10粒;右耳耳鸣者同服北京同仁堂的《金贵肾气丸》,每天2次,每次25丸;药物中毒性耳鸣加生甘草20克同煎。
注意石菖蒲少于30克。
效果不佳。
治疗结果:治疗20例观察,一般服药3~7天即获痊愈,随访3年未见复发。
妙治带状疱疹处方:明矾、雄黄各10,琥珀3,共研过筛,用凉开水调成糊状。
用时以消毒棉签蘸药涂于患处,随干随涂。
若出现感染化脓,可将明矾用量加大至20。
一般用药4h后疼痛逐渐消失,10h痛止,疱疹开始干瘪。
袪风湿,止痛,利水消肿-防己广防己别名木防己、防己、水防己、百银头、藤防己、黑蛇胆。
汉防己别名土木香、牛木香、金锁匙、紫背金锁匙、百解薯、青藤根、钻龙骨、青檀香、白木香、银锁匙、板南根、白山蕃薯、青藤仔、千斤坠、圆藤根、倒地铃、穿山龙、盘古风、乌龙、大防己、蓝田防己。
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及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Wu ex L.D.Chou et S.M.Hwang 的干燥根。
前者习称“汉防己”,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后者习称“木防己”,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切段,粗根纵切两半,晒干。
切厚片,生用。
【药性】苦、辛,寒。
归膀胱、肺经。
【功效】袪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应用】1.风湿痹证。
本品辛能行散,苦寒降泄,既能袪风除湿止痛,又能清热。
对风湿痹证湿热偏盛,肢体酸重,关节红肿疼痛,及湿热身痛者,尤为要药,常与滑石、薏苡仁、蚕沙、栀子等配伍,如宣痹汤(《温病条辨》);若与麻黄、肉桂、茯苓等同用,亦可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者,如防己饮(《圣济总录》)2.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本品苦寒降利,能清热利水,善走下行而泄下焦膀胱湿热,尤宜于下肢水肿,小便不利者。
25种偏方调治耳鸣

25种偏方调治耳鸣偏方一、芹菜大枣汤配方:芹菜200克,大枣50克。
制法:将芹菜洗净、切碎,与大枣放入砂锅内,加水四碗,煮至二碗。
功效:清火熄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耳鸣。
用法:分3次饮,连服5~7日。
偏方二、菊花粥配方:菊花30克,粳米60克制法:先将菊花煎汤,再将菊花汤和粳米一起煮粥。
功效:益气明目、清心降火,适用于肝火上亢所致的耳鸣。
用法:每日1剂,连服数天。
偏方三、石菖蒲甘草汤配方:石菖蒲20克,生甘草10克制法:将上二味先用冷水浸泡1小时,然后水煎取汁。
功效:清肝火、解郁通窍,适用于肝火上亢所致耳鸣。
用法:分2次服用,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
偏方四、天麻菊花汤配方:天麻10克,菊花10克,鲜芦根30克,冬瓜皮30克。
制法:将材料加水煎汤制成。
功效:清肝、聪耳、明目,适用于肝阳上亢型耳鸣,耳聋。
用法:每日服1~2次偏方五、香菇木耳淡菜汤配方:香菇15克,淡菜30克,木耳10克,调味品适量。
制法:将香菇、淡菜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半小时,再放入木耳煮沸10分钟,加调味品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消脂降压,适用于脾虚湿盛型耳鸣。
用法:佐餐或单独食用。
偏方六、扁豆山药茶配方:白扁豆、山药各20克。
制法:将白扁豆炒黄,捣碎,山药切片,二者水煎取汁,加糖溶解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用法:代茶频饮偏方七、生姜全虫粉配方:生姜49片,全蝎(即全虫)49个,酒适量。
制法:将生姜、全蝎一起放入干净的铁锅内炒至以干姜为度,然后将其研为细末。
功效:适用于痰浊上升,壅塞清窍所致耳鸣、耳聋,证见两耳蝉鸣不息,有时闭塞憋气,听音不清。
用法:以温酒冲服,过2~4小时,再服1次。
偏方八、鹿角胶银耳羹偏方:银耳30克,鹿角胶7.5克,冰糖15克。
制法:银耳水发洗净入砂锅加水适量,待银耳熟透后,加入鹿角胶、冰糖溶化、和匀,熬透即成。
功效:补肾填精,适用于肾虚导致的耳鸣。
用法:分次或一次服用均可,每日1剂。
治疗耳鸣特效药方

治疗耳鸣特效药方1、石菖蒲治疗耳鸣取石菖蒲60克,每天一剂,水煎分2次口服。
左耳及双耳耳鸣者,同服浓缩六位地黄丸,每天2次,每次10粒;右耳耳鸣者同服北京同仁堂的《金贵肾气丸》,每天2次,每次25丸;药物中毒性耳鸣加生甘草20克同煎。
注:石菖蒲少于30克,效果不佳。
治疗结果:治疗20例观察,一般服药3~7天即获痊愈,随访3年未见复发。
2、仙鹤草治疗耳聋取鲜仙鹤草连根150克,加冷水适量,大火煎成浓汁频饮,每日1剂,连用10天为1疗程。
对链霉素及其他西药引起的耳鸣、耳聋疗效极佳。
3、路路通治疗耳鸣取路路通15克,先用冷水浸泡1小时,然后水煎成药液频饮,5天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
4、葛根治疗特发性耳聋取葛根适量研成粉末,用空心胶囊装后吞服,每粒含药0.5克,每日2-3次,每次3-4粒。
一个月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1、体针治疗《内经》有关耳聋耳鸣的治疗主要体现在针刺方面。
一般取手足少阳经穴为主,结合辨证循经取穴,以针感传至内耳者佳。
常规取听宫、翳风、中渚、颊溪等穴为主,肝胆火旺者配太冲、丘虚。
外感风邪配外关、合谷。
肾气亏虚配太溪、关元。
痰热郁结配丰隆、劳宫。
2、灸法治疗灸法可使艾火热力沿耳道直达鼓膜及鼓室,对中耳炎引起的耳部疼痛及堵塞感等症状亦有明显改善作用。
将石菖蒲、郁金、半夏、冰片合生姜汁制成直径4cm,厚0.5cm的药饼,分别放于听宫、听会、完骨、天柱,其上放置艾2炷,每穴各灸6壮,治疗耳鸣。
1、干姜能温中散寒。
治脾胃寒证,无论是外寒内侵之实寒证,还是脾胃阳气不足之虚寒证均可应用。
耳鸣患者做菜时适当放一些,就可以起到治疗耳鸣的效果了。
2、鲢鱼冬季养胃的好鱼,用于缓解胃痛,常用于脾胃虚弱的治疗。
尤其适用于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
3、胖头鱼有暖胃、平喘的作用。
体质虚弱的最好多吃胖头鱼的鱼头,暖胃的同时还能起到治疗耳鸣、头晕目眩的作用。
4、辣椒吃辣椒能够促进食欲、增进消化,可使心跳加快、末梢毛细血管扩张、流向体表的血液增强。
中医治疗耳鸣的经验方剂

中医治疗耳鸣的经验方剂中医治疗耳鸣的经验方剂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对耳鸣的病因病机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并形成以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论治为特点的诊疗方法。
根据耳鸣的声音特点和伴随症状,中医分十个证型进行治疗。
一、风热犯肺型症状表现为耳鸣声大,呈低音调,耳内闷胀或有堵塞感,伴头痛发热,鼻塞流涕。
治疗宜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方药如下:银花15克,连翘15克,牛蒡子12克,薄荷5克(后下),淡竹叶12克,桔梗6克,桑叶10克,生甘草3克。
二、痰火郁结型症状表现为耳鸣声如蝉鸣,耳闷胀,听音不清,常见耳痛,流脓,头重如裹,眩晕,胸闷脘满,痰黄粘稠,二便不畅,舌红,苔黄腻。
治疗宜清火化痰。
方药如下:黄芩10克,浙贝母10克,陈皮10克,炒苍术10克,茯苓12克,姜半夏10克,杏仁10克,栝楼10克,炒枳实10克,炒厚朴6克。
三、肝火上扰型症状表现为耳鸣声如潮或风雷声,鸣声大,常突然发作,伴听力减退,耳痛流脓,眩晕,面红目赤,口苦胁痛,便秘尿黄,舌红苔黄。
治疗宜清肝泻火。
方药如下: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泽泻10克,木通6克,车前子12克(包煎),当归10克,生地12克,柴胡10克,石菖蒲12克,生甘草3克。
四、肝阳上亢型症状表现为鸣声多为双侧,呈脉管搏动声,伴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咽干口燥,失眠健忘,腰膝酸软。
治疗宜滋阴潜阳。
方药如下:制天麻5克,钩藤15克(后下),生石决明30克(生煎),生栀仁10克,黄芩10克,炒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益母草12克,川牛膝10克,夜交藤15克,茯神12克。
五、气滞血淤型症状表现为耳鸣尖细如机械声,常突然发生,鸣声不止,或时止时发,夜间尤甚,耳内刺痛或胀痛,听力减退,头痛头晕,心烦易躁,胸胁胀满,舌质暗或有淤斑。
治疗宜活血化淤。
方药如下:秘方】煅磁石粉120克,煅龙骨粉、煅牡蛎、山萸肉、泽泻、XXX、沙参、黄芪、胡芦巴、茯苓、制龟板各60克,制鳖甲、山药、熟地、玉竹各120克,丹皮30克。
耳鸣的最佳治疗方案

耳鸣的最佳治疗方案第1篇耳鸣的最佳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复杂,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本方案旨在为耳鸣患者提供一套全面、科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二、方案目标1. 准确评估患者耳鸣程度和类型。
2. 针对不同病因和个体特点,制定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
3. 提高患者对耳鸣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4. 减轻患者耳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三、治疗方案1. 诊断评估(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耳鸣的起始时间、病程、伴随症状、生活习惯等。
(2)临床检查:包括耳科常规检查、听力测试、影像学检查等。
(3)心理评估: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等。
2. 个性化治疗(1)药物治疗:根据病因和患者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2)物理治疗:如经颅磁刺激、电刺激等,以改善患者耳鸣症状。
(3)心理干预:针对患者心理问题,开展心理辅导、认知行为疗法等。
(4)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听力训练、耳鸣习服训练等。
3. 健康教育(1)病因教育:使患者了解耳鸣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提高治疗信心。
(2)生活方式指导: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避免噪音暴露、保持良好的作息等。
(3)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减少咖啡因摄入。
4. 随访与评估(1)定期随访:了解患者治疗进展,调整治疗方案。
(2)疗效评估:通过量表评估患者耳鸣症状改善情况,如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等。
四、方案实施与监督1. 成立专业团队:由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心理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
2. 制定详细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监督执行: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4. 患者教育与支持:开展定期的患者教育活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五、方案评价与改进1. 定期对治疗方案进行评估,了解患者满意度及疗效。
2.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以不断提高治疗效果。
耳鸣治疗方案

耳鸣治疗方案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在无外界声音刺激时仍然能够听到声音,表现为一种嗡嗡或响声。
耳鸣的原因很多,如感染、噪音、脑部疾病等。
对于耳鸣症状的治疗,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考虑才能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下面是几种常用耳鸣治疗方案: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用的首选方案,可以尝试多种药物,如中成药、西药等。
中成药可以用于补益气血、清热解毒、调节神经等。
西药主要通过改变神经传导、改善血液循环等机制缓解症状。
常用的西药有维生素B、镁片、耳鼻喉科用药等。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并按医师建议服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二、听力保护室内常见的噪声源如扬声器、耳机等对听力有一定的损伤作用,长期接触这些声音可能导致耳蜗受损引起耳鸣。
因此听力保护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案。
在噪音环境下,可以佩戴防噪耳塞、使用降噪耳机等减少噪音对耳朵的影响。
此外,注意节制听力过度刺激的活动,如听音乐、看影视剧等。
三、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在耳鸣治疗方案中也有一定作用。
耳鸣症状常与气血不顺畅相关,中医将其视为气血运行异常所致。
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有针灸、艾灸、中药煎汤等。
以针灸为例,通过在耳廓上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流通、神经活动等,从而调节耳鸣的症状。
四、手术治疗对于某些患者,经过多种方式治疗耳鸣症状仍然不见好转,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手术治疗对象因人而异,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年龄、病史、药物是否过敏等综合考虑,并遵从医师的建议。
除了治疗方案,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也对耳鸣症状大有裨益。
要少吃咖啡、巧克力、烟酒等刺激性食品和饮品,可以适量食用一些有益于耳部健康的食物,如蜂蜜、燕窝、葡萄籽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调节工作和休息时间也对治疗耳鸣症状非常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应症包括
1、病因不明的长期严重耳鸣。
2、耳鸣病因明确但久治不愈,如梅尼埃病、
听神经瘤、耳硬化症、高血压、高血脂、颈 椎病等,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本治 疗方法,增加对耳鸣的认同感。 3、病因治愈后仍遗留耳鸣,如突发性耳聋治 愈后的耳鸣。
早期病灶可以在耳蜗,但主要病理过程或后 期结果却在中枢,最近的脑功能成像(PET、 fMRI)研究也证实:耳鸣患者的颞叶听皮层存 在高代谢活动或局部脑血流的增加,这可能 提示大脑有负责耳鸣的“耳鸣中枢”。
概念
耳鸣习服疗法又称耳鸣习惯疗法,或耳鸣的
再训练治疗。该疗法主要是通过对神经系统 重新训练或再编码,增加听系的滤过功能及 中枢抑制力,扩大外界声音,将耳鸣视为 “背景”噪声,放松对耳鸣的警戒,打破耳 鸣与不良情绪之间的关联及恶性循环链,以 此减轻或消除耳鸣,以及与耳鸣相关联的症 状,最终达到与耳鸣和平共处,使耳鸣不再 干扰患者正常生活。
松弛训练:身心疲劳或肾张可以加重耳鸣,耳
鸣也可以加重身心紧张。耳鸣患者常常伴有紧 张、焦虑或抑郁等情绪,身体得不到很好的放 松和恢复。每次10~20分钟,每日1~3次。
耳鸣习服疗法包括
转移注意力 :一旦感到耳鸣,立即把注意力转移到其
他能引起兴趣的事情,以分散对耳鸣的注意力,久而 久之,就会形成习惯或条件反射。 心理咨询和自我心理调适: 首先为患者真诚地分析耳鸣发生的可能原因以及病 变的情况。让患者不要担心,并针对有疑虑的问题进 行详细解答。告诫患者不要寻求安静处,反而要置身 于声音充实的环境中。 其次,指导患者对耳鸣的忽略、习惯、遗忘和适应, 争取与耳鸣和平共处。 再次,医务人员不要给患者任何负面意见。让患者 明白,耳鸣没有特效药物,改变用药物使耳鸣停止才 算治愈的错误观点,放弃对药物的长期依赖。
主要机理
通过长期习服训练使神经系统重新整合或再
编码,以降低中枢敏感性,增加中枢抑制或 滤过功能,打破耳鸣与不良情绪之间的恶性 循环链,最终达到对耳鸣的习服。
耳鸣习服疗法包括
不全掩蔽:用低强度宽带噪声掩蔽耳鸣,音量
以刚刚听到为准,不要全部掩蔽耳鸣。每天可 听6 h以上,每次 l h,根据后效抑制效应决定二 次之间的间隔。工作和学习时候都可以听,但 入睡后不能听。
耳鸣心理物理模型
美国神经生物学家Dr. Jastreboff提出耳鸣不单纯是
听觉系统的疾病,它是听觉系统,边缘系统,自主 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一种病症。 耳鸣除了听觉中枢的参与外,还有管理情绪的边缘 系统和管理记忆、感知等功能的自主神经系统参与 其中。 听觉系统只是让你感觉到有耳鸣这个声音的存在, 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会对这个声音有反应。 听觉系统,边缘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形成的恶性循 环,使耳鸣成为干扰患者正常生活的顽疾。
概述
耳鸣是指在外界没有声音存在的情况下,耳部
或头部感觉到的声音,是一种主观感觉。 其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是内耳血管缺血、听 神经放电活动异常增加、钙内环境稳态失衡等 等。 耳鸣的病因也十分复杂,耳部的和全身的病均 能造成耳鸣。 目前没有任何治疗耳鸣的特效药物。 慢性耳鸣常影响休息、学习和工作,严重者可 使患者感到非常苦恼甚至厌世。
当环境噪声很小或耳聋后,听觉系统自动调整(增加) 了增益,同时相应减少皮层-橄榄-耳蜗束的中枢抑 制作用。 一方面使得皮层下中枢更易检出耳鸣信号; 另一方面也使耳鸣与负性情绪密切关联并形成条件 反射; 第三方面,边缘系统激活同时启动了记忆过程,耳 鸣信号被中枢存储为令人不愉快的信号。 因此中枢高敏性是长期严重耳鸣的重要机制,称为 “中枢高敏学说”。
耳鸣的发生机制
听觉中枢特别是大脑皮层参与了耳鸣的产生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维持。 听觉系统存在三个重要的生理特征: ① 听觉通路的各个层面尤其是较低层面的 神经元存在程度不一的自发电生理活动; ②听觉系统能够根据外界声音的大小不断调 整适应,进行增益或压缩处理; ③ 听觉系统存在中枢抑制或反馈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