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泥岩速度关系

合集下载

测井曲线解释

测井曲线解释

1.声波时差曲线:在泥砂岩剖面上,砂岩显示低时差,其数值随孔隙度的不同而不同;泥岩一般为高时差,其数值随压实程度的不同而变化;页岩的时差介于泥岩和砂岩之间;砾岩的时差一般都较低,并且越致密声波时差值越低.在碳酸盐剖面上,致密石灰岩和白云岩声波时差最低,如含有泥质时,声波时差增高,若有孔隙和裂缝,声波时差明显增大,甚至出现周波跳跃.石膏岩盐剖面,渗透性砂岩最高?,泥岩(含钙质、石膏多)与致密砂岩相近,泥质含量高时增大,岩盐扩径(井直径)严重,周波跳跃?气体比油水的时差要大的多,岩性一定时候,含气层段出现周波跳跃。

2.自然Gamma曲线:在泥砂岩剖面上,纯砂岩在自然Gamma曲线上显最底值,泥岩显最高值,粉砂岩和泥质砂岩介于二者之间,并随着岩层中泥质含量增加曲线幅度增加;在碳酸盐剖面上,泥岩和页岩显最高值,纯的石灰岩、白云岩有最低值,而泥灰岩、泥质石灰岩、泥质白云岩自然Gamma测井曲线值介于二者之间,并随泥质含量增加幅值增大.3.微电极测井曲线中砂岩异常幅度差大于粉沙岩异常幅度差.4.泥岩在密度测井曲线上值较高而煤层密度测井值在剖面上看很低5.在淡水泥浆的沙泥岩剖面井中,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以大断泥岩层部分的自然电位曲线为基线,此时出现负异常的井段都可认为是渗透性岩层。

在含有泥质的砂岩中由于泥质对溶液产生吸附电动势使总电动势降低。

所以纯砂岩的自然电位异常幅度要比泥质岩石的异常幅度大,而且随着砂岩中泥质含量的增加,自然电位异常幅度会随之减小自然电位与自然伽马对砂岩泥岩都很敏感,但是自然电位容易受到流体性质、岩层厚度的影响,含油气或者薄层时,幅度很低。

粉砂和泥的比值大于1:2,幅度趋于0.自然伽马虽然也受到层厚影响,层厚小于0.8米时才开始显现影响。

以上为一般情况(正常压实),如果欠压实,情况相反,砂岩出现高时差,如渤海湾明化镇组所以具体地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岩心资料建立具体解释模型)6.感应测井为了获取井下地层的原始含油饱和度资料,用油基钻井液钻井;为了不破坏井下地层的渗透率,有时采用空气钻井;这时井中没有导电介质,不能传导电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了感应测井。

泥岩砂岩物理参数(完整资料).doc

泥岩砂岩物理参数(完整资料).doc

泥岩砂岩物理参数(完整资料).doc【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三峡库区地灾防治顾问部⽂件中铁⼆院三峡顾问咨发〔2007〕31号关于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项⽬万州区徐家坝危岩带(治理总表序号:217)初步设计阶段勘查报告的咨询评估报告重庆市国⼟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根据重庆市三峡地防办委托,中铁⼆院⼯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峡库区地灾防治顾问部组织专家于2007年6⽉15⽇,在鸿都⼤酒店⼗七楼三会议室,对重庆市地勘局南江⽔⽂地质⼯程地质队提交的《万州区徐家坝危岩带(治理总表序号217)初步设计阶段勘查报告》(简称《勘查报告》)进⾏了审查,参加会议的单位有万州区地质灾害整治中⼼、重庆时乐浦地质灾害防治咨询设计事务所、重庆市地勘局南江⽔⽂地质⼯程地质队。

审查期间,听取了《勘查报告》编制单位的情况汇报,同与会⼈员交换意见。

经认真研究,现将《勘查报告》的咨询评估意见报告如下:⼀、基本情况(⼀)危岩基本情况徐家坝危岩位于重庆市万州鱼泉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区南及西南侧,地处长江左岸⼀级⽀流龙宝河左岸台阶状(或⽅⼭)丘陵陡崖⼀带,⾏政区划属于万州主城龙宝区。

地理坐标介于X=3412990~36536255m 、Y=3412533~36537288m 范围。

中铁⼆院⼯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危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巨厚层状砂岩陡崖,呈东西向分布,长900m,⾼5.5~25m,由14个危岩体组成,总体积21660m3,为⼤型危岩带。

危岩带临空⾯近于直⽴,所处势能较⾼,其⾼度以⼤于15m为主,多数属中位危岩。

危岩带斜坡脚⾼程在187~195.52m,危岩底⾼程在207~220m,危岩顶⾯⾼程在223.31~239.50m。

(⼆)可研阶段批复意见2005年8⽉中国国际⼯程咨询公司对可研勘查与设计报告进⾏评估,同年10⽉出具了评估报告,评估意见认为:1、意见(1)、危岩带各危岩体均已形成卸荷裂隙,顶部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及地⾯普遍出现了变形裂缝,W1危岩体2003年已发⽣崩塌灾害,危岩失稳危及移民迁建企业和居民安全,进⾏防治是必要的。

岩石的纵、横波速度与密度的规律研究

岩石的纵、横波速度与密度的规律研究

岩石的纵、横波速度与密度的规律研究引言地质概况及其岩芯的选取岩芯实验测量测量结果与规律分析广义Gardner公式的意义结论1、20世纪90年代以来, 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已由构造勘探向岩性勘探和储层研究方面发展。

传统上只用密度(ρ)和纵波速度(Vp)信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实际的需要。

2、Gardner关系( ρ= CV1/4p)已经广泛应用, 当缺少速度、密度中的某一个时, 作为近似估计密度或速度的手段。

3、纵、横波速度的关系:Castagna(1985)从饱水砂岩和页岩的超声波实验数据, 通过线性拟合, 给出著名的泥岩线公式:Han(1986)的实验测试数据拟合出的砂岩纵横波速度公式是:甘利灯根据胜利、辽河和中原油田28口井的全波形声波测井资料基础上统计出砂岩的纵横波经验公式:Simth的公式:李庆忠分析了前人的资料和经验公式, 综合出了如下经验方程式:4、密度与纵、横波速度关系:不同的研究者针对不同岩性的岩石, 提出不同的经验公式. 对于砂岩,Gardner公式为:Castagna(1993)公式为:5、密度、纵波和横波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期望拟合密度(ρ)与Vp 、Vs三者间的关系, 使Vp-Vs关系融入广义的Gardner公式中, 故提出了如下函数形式:用最小平方拟合从各类岩性得到三者(ρ、Vp 、Vs)的关系式:6、与Gardner公式一样, 广义Gardner公式本身没有物理意义, 只是一种实验数据的经验关系, 但是它在AVO等地震参数反演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Gardner关系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应用到AVO分析中。

7、虽然目前采用了偶极声波测井, 但现有大量老资料都只有单极测井数据, 需要用单极测井数据预测横波速度。

dρ/ρ= A(dVp/Vp)+B(dVs/Vs)1。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资料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资料

名词解释:1.褶积模型:地震记录的褶积模型是当今地震勘探中三大环节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正演、反演和子波处理。

层状介质的一次反射波通常用线性褶积模型表示 ,即:式中:w(t)为系统子波;r(t)为反射系数函数,符号“*”表示褶积运算。

2.分辨率:分辨能力是指区分两个靠近物体的能力。

度量分辨能力强弱的两种表示:一是距离表示,分辨的垂向距离或横向范围越小,则分辨能力越强;二是时间表示,在地震时间剖面上,相邻地层时间间隔 dt 越小,则分辨能力越强。

时间间隔 dt 的倒数为分辨率。

垂向分辨率是指沿地层垂直方向所能分辨的最薄地层厚度。

横向分辨率是指横向上所能分辨的最小地质体宽度。

3.薄层解释原理:Dt<T/4 或 Dh 在 l/8 与 l/4 之间,合成波形的振幅与 Dt 近似成正比,可用合成波形的振幅信息来估算薄层厚度,这一工作称之为薄层解释原理。

4.时间振幅解释图版:我们把层间旅行时差Δ t 与实际地层的时间厚度Δ T 的关系曲线以及薄层顶底反射的合成波形的相对振幅Δ A 与实际地层的时间厚度Δ T 的关系曲线统称为时间-振幅解释图版。

5.协调厚度:在相对振幅ΔA 与实际地层时间厚度ΔT 的关系曲线上,ΔA 最大值所对应的地层厚度称为调谐厚度。

协调脉冲。

6.波长延拓:用数学的方法把波场从一个高度换算到另一个高度,习惯上称之为波场延拓。

7.同相轴:各接收点属于同一相位振动的连线。

8.波的对比:根据反射波的一些特征来识别和追踪同一反射界面反射波的工作,方法:相位对比、波组或波系对比、沿测网的闭合圈对比、研究异常波、剖面间的对比。

9.剖面闭合:相交测线的交点处同一反射波的 t0 时间应相等,是检验波的对比追踪是否正确的重要方法。

10.广义标定:是指利用测井、钻井资料所揭示的地质含义 (岩性、层厚、含流体性质等) 和地震属性参数(如振幅、波形、频谱、速度等)之间的对比关系,判别或预测远离或缺少井控制区域内地震反射信息 (如同相轴、地震相、各种属性参数等)的地质含义。

地震纵横分辨率大小的影响因素

地震纵横分辨率大小的影响因素

地震分辨率
水平分辨率:
☻利用地震资料,在横向上能分辨地 质体的最小宽度( Fresnel带)
Fresnel带定量的定义
T0、T1相差半个周期
T0
T1
• 某点周围各点传播 时间与最短传播时 间小于半个周期的 范围称为Fresnel带 • T0=2h/v • T1 =T0+T/2 • =2h/v+T/2 • =2(h+Tv/4)/v • =2(h+ /4)/v
地震分辨率
R.E.Sheriff(1985):
• 从地震数据中能提取多少地质细节,
归根到底受地震分辨率的限制; • 分辨率是指识别出多于一个地震反射
的能力;
• 分辨率可划分为垂向和水平分辨率。
地震分辨率
垂向分辨率(1/4波长):
两个振幅相同、极性相反的尖脉冲间距趋 近于四分之一波长时,两者相长干涉,而 不能分辨。
R
r
三维偏移使第 一菲涅尔带由 大圆(半径为R) 变为小圆(半 径为r)
双程时间
半径
速度 频率
480 2.0 20 3000
确定菲涅耳带大小诺模图
Fresnel 带几点说明
T0、T1相差半个周期
T0
T1
☻与频率/波长有关 ☻与反射深度有关 ☻它是三维概念
Fresnel 带几点说明
R—第一菲涅尔带 半径(未做偏移) y 二维偏移使其 成为以R、r为 长、短半轴的 椭圆。 x
椭圆(长轴R,短 轴r)做了二维偏 移的结果 r- 做了三维偏移的 第一菲涅尔带半径
☻ 波长=速度 / 频率
随着埋深加大,波长加长,分辨率降低
地震分辨率
垂向分辨率: 1/4波长= 1/4速度 / 频率

地震资料解释基础复习题

地震资料解释基础复习题

地震解释基础 复习题1.为什么并非每一个地质界面都对应一个反射同相轴?子波有一定的延续长度,若地层很薄,相邻分界面的信号可能会重叠到一起形成复合波,导致无法分辨界面。

所以一个反射同相轴可能包含多个地质界面。

2.影响地震资料纵向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提高分辨率的实质是什么?1)激发条件——激发宽频带子波——井深、药量、激发岩性、虚反射、激发组合2)接收条件——检波器类型、地表岩性、检波器耦合、组合方式、仪器响应3)近地表低降速带的影响4)大地滤波作用、地层速度实质:提高主频,拓宽频带3.提高横向分辨率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它能提高横向分辨率?偏移是提高地震勘探横向分辨率的根本方法提高横向分辨率的核心是减小菲涅尔带的大小,菲涅尔带的极限 :h=0,所以菲涅尔带减小到极限L=λ/4,所以偏移能提高横向分辨率。

4.地震剖面的对比方法1)掌握地质规律、统观全局在对比之前,要收集和分析勘探区的各种资料。

研究规律性的地质构造特征,用地质规律指导对比解释。

了解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的方法及相关因素,以便准确识别和判断出剖面假象。

2)从主测线开始对比在一个工区有多条地震剖面,应先从主测线开始对比工作,然后从主测线的反射层延伸到其他测线上去。

(主测线:指垂直构造走向、横穿主要构造,并且信噪比高、反射同相轴连续性好的测线。

它还应有一定的延伸长度,最好能经过钻探井位。

)3)重点对比标准层对某条测线而言,可能有几个反射层,应重点对比目标层(或称为标准层,标准层:具有较强振幅、连续性较好、可在整个工区内追踪的目标反射层。

它往往是主要的地层或岩性的分界面,与生油层或储集层有一定的关系,或本身就为生油层、储油层)。

4)相位对比反射波的初至难以辨认,采用相位对比。

若选振幅最强、连续性最好的某同相轴进行追踪,为强相位对比。

在各个剖面上对比的相位应一致,否则会造成错误的解释。

反射层无明显的强相位,可以对比全部或多个相位,为多相位对比。

也可用整个波组的所有相位对比,提高解释的正确度。

河道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垦东1地区馆陶组上段河道砂为例

河道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垦东1地区馆陶组上段河道砂为例

河道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垦东1地区馆陶组上段河道砂为例毕俊凤;顾汉明;刘书会;管晓燕【摘要】There are various seismic reflection types formed by channel sands in Guantao formation of Neogene in KD1 area due to a transitional sedimentary period from braided stream to meandering river. It is usually inapplicable when tracking strong seismic events to predict channel sand. So it is necessary to know the reflection features before we track sands using seismic data. Firstly, we analyze the lithology combination, velocity difference and thickness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the compare between reservoir and surrounding rock via all practical wells in primary sand groups. Then we build forward models to get the various seismic reflection types in condi-tion of different lithology combination and thickness assemblage. At the same time, we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resulting in the variety of amplitud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most channel sands could form laminated sand-pack reflection and the probability of sand corresponding to strong amplitude is approximately 58%. With the same sedimentary background, the thickness of mud interlayer and velocity difference between sand and mud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So we should not aim only at those "light-spot" while deploying wells. It is important to choose favorable sedimentary facie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ng area by geological analysis. The sands which formed weak seismic reflection might still contain oil or gas. The exploration practiceshows the analysis method has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racking sand and selecting drilling-well target%垦东1地区新近系馆陶组沉积时期为辫状河一曲流河的过渡时期,河道砂体形成的地震反射类型多样,以往井位部署时单纯追踪强同相轴的方法仍然会有部分砂体漏失.因此,在利用常规地震资料描述砂体之前,有必要明确河道砂体能够形成的地震反射类型.从研究区主力砂层组实际井储层与围岩的岩性组合、速度差异、厚度分布特征入手,建立正演模型,得出不同岩性、厚度、速度组合条件下河道砂体能够形成的地震反射类型,分析了引起反射振幅强弱的影响因素.正演模拟研究和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研究区目的层段内大部分河道砂体均形成叠合砂包反射,大约有68%的砂体在地震剖面上呈强振幅反射特征.在相同的沉积背景下,泥岩隔层厚度、砂泥岩间速度差异对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变化起主导作用.针对研究区河道砂体进行井位部署时,不能只瞄准反射振幅“亮点”,而依靠地质分析,选择有利沉积相带和油气运移指向区尤为重要.即使是弱反射砂体,同样可能成藏.勘探实践表明,该分析方法对砂体追踪解释和井位目标优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石油物探》【年(卷),期】2013(052)001【总页数】7页(P97-103)【关键词】河道砂体;地震响应;正演模拟;影响因素;馆陶组上段【作者】毕俊凤;顾汉明;刘书会;管晓燕【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济阳坳陷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广泛发育的河道砂体蕴藏着巨大的勘探潜力。

测井解释4-砂泥岩解释2-响应方程

测井解释4-砂泥岩解释2-响应方程
泥质声波孔隙度校正值
F Fs - F sh - F shr
Fssh Vdis (Vlam Vdis)Fssh
Fshr (Fshr - 1) F Shr
残余油气的声波孔隙度的校正值
对于非压实的泥质砂岩
实际过程中,层状泥质和结构泥质受到压实作用, 故ssh很小,故泥质影响主要是分散泥质的影响。 因为压实作用只影响粒间孔隙,故同非压实的纯 岩石类似:
三、密度测井 b (1 - Vsh - ) ma Vsh sh (1 - Shr)mf Shrhr Fe F D - FDsh - FDhr FDsh VshF Dsh FDhr FShr(F Dhr -1) hr<1 dhr 四、中子测井 Fn (1 - Vsh - )Fnm a Vsh Fnsh (1 - Shr)Fnm f ShrFnhr Fe Fn - Fnsh - Fnhr Fnhr FShr(Fnhr -1) Fnsh VshFnsh
根据Archie公式: F w F S w
2 2 2
Rz 用类似Archie公式得: (FS w Vcl ) Rt
2
Rw Rt
FS w Vcl 1 1 2 (FS w Vcl ) (FS w Vcl )( ) Rt Rz Rw Rcl
解上方程即可求出Sw 该方程的缺点是:求出的Sw太低,甚至<0,如果 泥质含量增加,这种影响更明显。
F 2 (1 - Vsh )
上式的Rsh:为邻近泥岩的电阻率
由该式可求出Sw 2、含分散泥质的泥质砂岩 (1)、含分散泥质砂岩模型中假定
粘土或泥质呈发散状地充填在砂岩粒间孔隙空 间之间,地层导电是孔隙中的地层水与分散泥 质并联导电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