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创业:经历就是一种成功

合集下载

马云创业初期的艰难的故事

马云创业初期的艰难的故事

马云创业初期的艰难的故事马云,一个传奇的创业者,他的创业之路充满着艰辛和坎坷。

在他创业初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马云的创业之路可以说是一波三折。

1995年,马云在美国的一次旅行中,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

当时,中国的互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马云却看到了互联网的巨大商机。

他决心回国创业,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然而,创业初期的马云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支持和认可。

当时,很少有人相信互联网的商业前景,更别说相信一个毫无经验的英语教师能够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

马云遭遇了很多的怀疑和质疑,但他并没有被打倒,而是更加坚定地走上了自己的道路。

在创业初期,马云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他曾经说过,“创业者最怕的就是没钱”,而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他四处奔波,寻找投资者,但多次碰壁。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创业计划,寻找新的商机和合作伙伴。

最终,他成功地获得了一笔投资,开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之路。

在创业初期,马云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当时,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并不太发达,但已经有一些公司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马云没有退缩,而是不断地寻找创新点,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他提出了“以小见大”的理念,希望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平台来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

这一举措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阿里巴巴成为了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军企业。

马云创业初期的艰难故事,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

他坚持不懈地追求着自己的目标,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个成功的创业故事-马云的创业故事简短

一个成功的创业故事-马云的创业故事简短

一个成功的创业故事:马云的创业故事简短创业投资交易的参与方包括创业投资家、创业企业家、以及创业资本提供者。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开一个成功的创业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一个成功的创业故事篇一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被称为“创业教父”。

曾经的创业艰辛、近日的荣耀辉煌,使得这位卓越企业家身上有散发不完的光环在萦绕,下面就来看看马云创业故事吧,听听他的创业经历、伟大梦想、经营哲学和人生感悟。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

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

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那是1999年。

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

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

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

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

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

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

阿里巴巴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

8年过去了。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中国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创业好点子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

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

“我没有钱。

”他们都这样想。

于是,他们继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

马云创业故事

马云创业故事

马云创业故事来自中国的马云,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出生,到后来成为一个备受尊重的商业领袖,马云的传奇故事显示了他对于创业成功所拥有的强大愿望和不朽的精神。

1990年,马云辞去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毅然决然投身创业,立志了开创自己的事业。

马云走出家门后,首先逃离了中国,来到了新加坡,开始了他的创业历程。

在新加坡,他成立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希望将产品卖给中国的客户。

为此,他从中国寻找到合作伙伴,搜集关于中国的信息,联系客户,做广告宣传等等。

在此过程中,马云勤奋努力,不断尝试,最终成功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在新加坡拓展电子商务市场。

马云继续他的创新,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利用互联网技术开拓中国市场,进行更大规模的销售业务。

他发现,互联网可以给中国比较贫乏的客户群体提供经济实惠的购物服务,而且这种服务质量有保证。

于是,马云创立了中国国内首家网上购物商店,“阿里巴巴”,它也是当时互联网购物的领头羊。

马云把“阿里巴巴”建立起来,但这只是他的冒险之旅的开始。

他的创新激发了其他企业对互联网的兴趣,拉开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序幕。

马云积极投资,迅速将阿里巴巴变成拥有超过1亿用户的腾讯公司,也创造了国际上最大的双十一购物节。

今天,马云是一位著名的社会企业家,在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都有自己的企业,被尊为亚洲的商业传奇,更被国际媒体誉为“中国史上最伟大的商人”。

总结起来,马云传奇的创业之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他的冒险精神、努力工作的态度以及独特的创新理念。

马云以自己的实践和经历证明,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有勇气和毅力,不断努力,遵守道德,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他对于创业成功的成功实践,为后来的创业者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成为受大家瞩目的传奇故事。

名人创业故事马云的创业经历

名人创业故事马云的创业经历

名人创业故事马云的创业经历名人创业故事马云的创业经历马云是阿里巴巴创始人,被称为创业教父。

曾经的创业艰辛、近日的荣耀辉煌,使得这位卓越企业家身上有散发不完的光环在萦绕。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他的创业故事吧!美国的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耗时25年的测验。

那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事业人生。

他们的智力、学历、面临的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

在临出校门时,哈佛大学进行一次试验,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

结果是这样的: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的时间里,哈佛大学一直在对这群学生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

最后发现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在所有的抱怨中,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世界不肯给他们机会。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为什么要前进,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目标清晰,长期坚持,最终获得成功马云就是这样的创业者马云是阿里巴巴创始人,被称为创业教父。

曾经的创业艰辛、近日的荣耀辉煌,使得这位卓越企业家身上有散发不完的光环在萦绕。

马云是投资理财讲师张雪奎最敬佩的创业大师,白手起家,一次成功,几乎很少走弯路,10年间成为屹立世界的企业巨人。

其崛起速度,可以相比的也就是盖茨等寥寥几人。

我们就来看看马云创业故事吧,听听他的创业经历、伟大梦想、经营哲学和人生感悟。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马云创业励志演讲稿:想成功,就要今天做明天的事

马云创业励志演讲稿:想成功,就要今天做明天的事

马云创业励志演讲稿:想成功,就要今天做明天的事推荐文章关于创业的励志演讲热度:俞洪敏经典励志演讲稿_俞洪敏创业的励志演讲热度:刘强东励志的演讲稿热度: 2017关于创业的励志演讲稿热度:创业培训演讲稿热度:想成功,就要今天做明天的事,马云的这篇励志演讲激励了无数人。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马云创业励志演讲稿想成功,就要今天做明天的事,欢迎大家阅读。

马云创业励志演讲稿:想成功,就要今天做明天的事演讲时间:2015年8月8日——马云在北京联合大学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团做的励志演讲刚才主持人说我想得比较远,跑得比较快,好像很了不起,其实我们都一样,我不太相信这个世界有特别了不起的人,只是有人看中了一个机会,坚持做了点东西而已。

想得比较远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办法想得近,想得近的机会都不是我们的,我们只能想得远。

我们跑得慢,我们更没有机会,我们只能跑得快。

很多人觉得我了不起,做了阿里巴巴,做了淘宝,还做了支付宝,做了一大堆。

我想告诉大家,那些不是我做的,是一个团队做的。

但毫无疑问,今天的淘宝、阿里巴巴和支付宝,都是十三四年前我们对今天的看法,我们对未来的看法。

想成功,就要今天做明天的事。

愿为别人担当,你才能带领团队今天来的都是年轻人,很多人会觉得迷茫,到处都没有机会。

我想告诉大家,迷茫不丢人,我们都迷茫过,比尔·盖茨也迷茫过,在没有确认自己做什么之前,当然会迷茫。

当年我找了20几份工作都没被录取,5个同学考警察学校,录取4个,我没被录取;24个人考肯德基,23个人录取,我没被录取。

也许上天就是安排你自己干,不该给别人去打工。

我们知道,做人要有情商,要有智商,还有一个勇气担当的商。

我智商不高,如果智商高可能就不创业了,因为读书不太好,找不到好工作,只能自己干。

我情商其实也不高,情商哪里来?磨难、失败、失意、迷茫、痛苦、失望,所有凑在一起就是情商。

第三个很重要,那就是勇气,你敢不敢担当?你如果愿意为自己担当你就是普通人,愿意为五个人担当,你可能就是一个团队的领头人。

关于马云成功的事例

关于马云成功的事例

关于马云成功的事例关于马云成功的事例篇11984年,历经辛苦的马云终于跌跌撞撞地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但恰好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就这样幸运地上了本科,并凭着满腔热情和一身侠气,当选学生会主席。

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

1991年,马云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

结果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20xx元,遭到一致讥讽。

在大家动摇的时候,马云坚信:只要做下去,一定有前景。

他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翻译社开始卖礼品、鲜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买卖来维持运转。

两年间,马云不仅养活了翻译社,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同时还成了全院课程最多的老师。

如今,正如马云当年所愿,海博已经成为杭州乃至浙江省最大的翻译社。

“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

”初次下海的经历,给马云留下了深刻的体会。

1994年底,马云首次听说互联网;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到互联网。

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开始认识互联网。

当时网上没有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出于好奇的马云请人做了一个自己翻译社的网页,没想到,3个小时就收到了4封邮件。

敏感的马云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随即,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

此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校长还许诺他外办主任的位置。

但是,特立独行的马云挥挥手,放弃了在学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

此时,互联网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是非常陌生的东西;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也刚刚开始发展:大洋彼岸,尼葛洛庞帝刚刚写就《数字化生存》、杨致远创建雅虎还不到一年;而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教授钱华林刚刚用一根光纤接通美国互联网,收发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在这样的情形下,远在尚?纯ú号上网业务的杭州,马云就已经梦想着要用互联网来开公司、下!⒂利U飧鱿敕立即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我请了24个朋友来我家商量。

创业传奇马云的成功经验与励志故事

创业传奇马云的成功经验与励志故事

创业传奇马云的成功经验与励志故事马云是中国著名企业家,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创始人,被誉为创业界的传奇人物。

他的成功经验和励志故事激励了无数创业者,在创业的道路上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一、相信梦想,坚持努力马云在年轻时就立下了自己改变世界的愿望,梦想将中国人的生活变得更好。

尽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他始终坚定地相信梦想的力量,并付诸行动。

他积极寻求机会,不断尝试,努力奋斗,直到最终创建了阿里巴巴这个世界级的电子商务平台。

这无疑是马云的成功经验之一,他告诉我们,只要相信梦想,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二、积极迎接挑战,勇于创新马云创业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不退缩,对于每一个困难都积极迎接。

他常常说:“机遇永远是与那些勇于挑战的人在一起的”。

他始终保持敢于冒险的勇气,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经营方式,大胆创新。

正是因为他敢于挑战,敢于创新,才让阿里巴巴得以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电商平台之一。

三、团队合作,力量倍增马云非常重视团队合作,他认为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他把自己比作是一只企鹅,企鹅只有在集体行动的时候才能抵御寒冷和风暴。

他希望每个员工都能够拥有一颗企鹅的心,并且携手努力,共同面对挑战,取得成功。

在阿里巴巴这个庞大的团队中,马云始终保持着亲和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将团队的利益放在首位。

四、不断学习,保持谦逊马云不仅在创业的道路上锐意进取,还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成长。

他始终心怀谦逊,不断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管理理念。

他曾经说:“我在飞机上,来回的时间比任何人都多,因此我用来读很多书。

我读书是为了找到更好的自己。

”他的勤学精神和谦逊态度使他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五、回馈社会,助力创业者马云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回馈社会,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助力创业者。

他成立了马云公益基金会,致力于改善教育环境和扶持贫困地区的创业者。

他一直鼓励创业者勇敢追逐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创业成功故事案例及启示感悟

创业成功故事案例及启示感悟

创业成功故事案例及启示感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创业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然而,一些杰出的创业成功故事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经验,为正在创业或打算创业的人们指明了一条前行的道路。

本文将探讨几个成功的创业故事,并探讨其中的启示和感悟。

故事一:马云的阿里巴巴马云是中国著名的创业者和商人,他创建的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

马云在创办阿里巴巴之初,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放弃。

他坚信互联网的力量,致力于为中国的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全球化的销售平台。

最终,阿里巴巴成为亿万企业,马云也成为中国最富有的商人之一。

启示:从马云的经历可以看出,坚持和信念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面对困难和阻碍时,创业者要保持乐观和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才能取得成功。

故事二:乔布斯的苹果公司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严格的品质控制而闻名于世。

乔布斯在苹果公司的创业历程中经历了许多起伏,但他始终固守初心,坚定地相信科技的力量。

苹果公司凭借乔布斯的独到眼光和领导力成为了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之一。

启示:乔布斯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创业者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坚定的决心。

只有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和信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故事三:杰夫·贝索斯的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平台之一,亚马逊的成功离不开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的智慧和勇气。

贝索斯在创建亚马逊时面临着种种困难和质疑,但他不惧困难,勇敢拓展业务,并且始终坚持客户至上的原则。

如今,亚马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平台,为千家万户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

启示:从亚马逊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创业者要有勇气面对挑战和风险,同时要注重客户体验并不断创新。

只有紧跟市场需求并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马云、乔布斯和杰夫·贝索斯的成功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教训。

他们的坚持、信念和勇气启发了无数创业者,也给正在创业的人们指明了一条前行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云创业:经历就是一种成功
当他在国内最早宣传他的“黄页”时,别人说他是骗子;当他喊出“要做全中国最好的企业”时,别人说他是疯子;当他执意要创办全世界最伟大的公司时,别人说他是狂人;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教师,而他又是中国第一个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的企业家……
在2004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一句“一个男人的才华跟他的智商是成反比的”引得全场一片欢呼;说这句话的人,不仅仅引起了当场的欢呼,更是引领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他就是马云。

从三尺讲台上的一名老师到第一个登上美国《福布斯》杂志方面的中国企业家,也许马云在当初放下教鞭的时候,自己都没有想到。

酷爱武侠小说的马云,最喜欢的武侠英雄是《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我觉得他的武功是出手无招,这是我一直向往的一种境界。

”事实也是这样,从涉足互联网,到创办阿里巴巴,再到对C2C、搜索引擎的拓展,单独看马云走过的路,几乎每一次出招都令人费解。

直到整个过程即将结束,人们才会渐渐看清他究竟想干什么。

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全球皆为互联网而疯狂的时代浪潮之中,在以雅虎、eBay、亚马逊三大巨头为主流的互联网格局下,“另类”的马云却高喊“只抓小龙虾”的口号,高举“做中小企业救赎者”的大旗,开拓一个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新领域——中小企业B2B。

从此,在雅虎、eBay、亚马逊之后,世界互联网版图上又多出了一个崭新的”第四种模式”——阿里巴巴模式。

在企业家马云之前,习惯了全盘西化、大规模进口欧美经济模式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世界新经济的大舞台上如此扬眉吐气过。

这也应和了马云对商业模式的态度,除投资者以外,他对公司的商业模式都不肯透露半字,而等你意识到一切都豁然开朗时,游戏已经结束了,马云说,这就是商业。

兼职创业
1988年,大学毕业的马云顺利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做英语老师。

就是这段经历给他以后创业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团队。

作为一名老师,在那个年代,就告诫学生不要死读书。

许多学生都把马云当成偶像。

后来跟马云创业的18个元老,就有几个是他的学生。

比如,周宝宝,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崇拜马云,后来“脑子一热”就跟着马云一起创业了,一直到今天。

另一位阿里巴巴的重要创始人彭蕾,也是马云在教书期间的同事。

所以可以这么说,马云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做老师的那几年,奠定了今后阿里巴巴创业路上最核心、最忠诚的团队。

正是这些人一直追随马云,即使经历过几次失败,但最终还是支撑起了阿里巴巴的商业帝国。

1995年,30岁的马云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被评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

但如果马云继续按部就班,一心一意地从事他的英语教学工作,那么也许今天的他会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英语老师,甚至可以超过以《疯狂英语》大红大紫的李阳。

因为是英语老师,所以就有许多人找到马云帮忙翻译一些英文资料。

请马云的人很多,有时候一天就可以接到多单生意。

随着在业内的名气越来越大,渐渐地,马云感觉自己一个人根本做不过来,而同时他又发现一个现象:自己身边的同事,尤其是一些退休的老教师,在家里闲着没事可干。

马云对自己的老师(有些也是老同事)很有感情,他们退休了之后,整日赋闲在家,不仅心理上感到莫大(博客,微博)的寂寞和失落,而且经济上也很拮据,马云那时每月的工资还不到100元,相信他们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时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开一家翻译社将退休的老师供养起来,既帮了同事的忙,也算是为社会尽了点绵薄之力。

这样就有了马云的第一次创业——海博翻译社。

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开始显现“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勇气,正如他后来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翻云覆雨一样。

当他的同事安于每月拿着固定工资,每天三点一线的稳定生活时,马云已经开始为自己的理想和一颗不安分的心而“穷折腾”了。

虽然在创办之初,困难重重,但马云通过身边的实例,认为一定会有这方面的需求,只
要坚持就能成功。

在他的带领下,翻译社慢慢实现了盈利,虽然这些对他以后的创业没有提供太多的资本和经验,但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功者必须具备两种品质:一是大胆执着的性格;二是对市场的敏锐嗅觉。

第一次触网
1995年,杭州市政府正在修杭州通过安徽阜阳的高速公路。

此时,美国的一个投资者与杭州市政府谈判了一年,资金却一直没有到账。

双方认为谈判中间翻译有问题,于是号称“杭州英语最好”的马云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粉墨登场。

在谈判中,美国代表告诉马云是美国董事会那边没有同意,无奈之下,杭州市政府只得派马云远赴美国。

就是这次美国之行,让马云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

在美国的西雅图,马云无意中到了一家网络公司。

进去之后才发现,这家公司只有两间很小的办公室,五个人一起工作。

第一次见到电脑的马云非常好奇,经过主人的允许,并在他们的指点下马云开始第一次使用互联网。

他在网页上打出了“beer”,结果搜出来德国啤酒、美国啤酒和日本啤酒,却没有中国啤酒。

然后他又敲出了“chinese”,结果却是“no date”。

于是,马云就开始设想在中国建一个公司,专门做互联网。

兴奋的马云,当时就做了一个非常简陋的网页——海博翻译社的页面,上面有价钱和联系方式。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一天之内就收到了五个人的回信。

其中三个是美国人,两个是日本人。

此时的马云尽管不懂网络,甚至对于网络可以说是“文盲”,但是嗅觉灵敏的他有一种发自内心直觉:互联网将改变世界!他立即决定与西雅图的朋友合作。

一个全球首创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就这样在马云心里有了最初的商业雏形。

带着兴奋回国的马云立刻找来亲戚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大部分人都不看好马云的“奇思妙想”,但是冷水并灭有泼灭马云的创业热情。

1995年4月,马云创建了“海博网络”,就这样马云带着自己的梦想,走下了三尺讲台,开始了自己的网商旅程。

可以说没有海博网络就没有后来的阿里巴巴;没有英语教师的身份,也很难有海博翻译社,海波网络。

就连马云出色的演讲能力,“这两下子主要是当年教书的时候练出来得,现在上台从来不备讲稿,一开口都收不住。

”很多人都认为教师和创业者格格不入,看来这句话用在马云身上并不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