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练习题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修辞手法是语言表达中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以下是一些修辞手法的练习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B. 春风又绿江南岸。
C. 他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直刺人心。
D.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答案:A(拟人)B(借代)C(比喻)D(设问)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对偶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反问二、填空题4.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修辞手法。
- 他的声音如洪钟,响彻云霄,这是一种______。
-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这是一种______。
答案:夸张;比喻5.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修辞手法。
- 他总是这样,一言不发,沉默得像______。
- 她的笑容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了我的心房,这是一种______。
答案:石头;比喻三、简答题6. 请简述“排比”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答案:排比是一种通过使用结构相似或相同的语句,以增强语言节奏感和强调效果的修辞手法。
它能够使文章或演讲更加流畅,表达更加有力。
7. 请简述“对比”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答案:对比是一种将两种或多种事物、现象或概念并列起来,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的修辞手法。
它能够使读者或听众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事物的特点和差异。
四、应用题8. 请根据以下情景,使用至少三种不同的修辞手法,创作一个短文段落。
情景:秋天的傍晚,落叶纷飞。
答案示例:秋天的傍晚,落叶如同金色的蝴蝶,在微风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它们轻轻地飘落,仿佛是时间的信使,告诉我们季节的更迭。
夕阳的余晖洒在落叶上,它们仿佛穿上了金色的礼服,为这个季节的庆典增添了一份庄重与辉煌。
(使用了拟人、比喻、排比)五、论述题9. 论述“夸张”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答案:夸张是一种通过放大事物的特点或情感,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练习题(附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一、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比喻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夸张 )3.不劳动,连棵花也不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反问 )4.月季花像一张张笑得合不拢嘴的小脸,朝人们点头致意。
( 拟人 )5.海底的动物们常常在窃窃私语。
( 拟人 )6.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半紫半黄。
( 排比)7.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比喻 )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比喻)9.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 设问 )10.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 拟人 )11.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 比喻 )12.武松想:人难道还怕老虎吗? ( 反问 )13.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 夸张 )14.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 拟人 )15.夜深人静的时候,蟋蟀在住宅门口的平台上弹琴。
( 拟人 )16.春雨像牛毛,像花针。
( 比喻 )17.地窖里一向干燥得很,水究竟从哪里来的?原来是刺猬撒的尿。
( 设问 )18.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反问)19.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反问)20.他一生下来就是黑面孔,这怎么能怪他呢?(反问)21.丽莎既聪明又漂亮,红红的脸好像春天开的玫瑰花儿。
(比喻)22.树上的小鸟们唱着一支支动听的歌。
( 拟人 )23.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
( 比喻 )24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拟人 )25.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比喻)26班主任课真忙,整天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
(夸张)27.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修辞手法练习题附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词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
A. 风儿好听
B. 风不喧扰
C. 风声嘹亮
D. 风雨飘摇
答案:A
2. 下列词句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A. 喊声如雷
B. 热情如火
C. 苦尽甘来
D. 龙飞凤舞
答案:B
3. 下列词句中,使用了排比手法的是:
A. 高高低低
B. 大家好
C. 亲朋好友都来捧场
D. 一切都辞去,光明迎来了
答案:C
二、判断题
1. 下面句子使用了夸张手法:
正确(√)/错误(×)
答案:√
2. 下面句子使用了反问手法:
正确(√)/错误(×)
答案:×
三、填空题
1. “花园里的百花都向日荣。
”这句话中,使用了【比喻】手法。
2. “我将以我血,以我肉,以我生命捍卫……”这句话中,使用了【排比】手法。
四、给下面的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这些风景文字是不是照亮了你的心灵?
从这些艳丽的文学图景背后,你又想到了什么?
一场精神海洋的盛宴
瞥见你深深欣喜的灵魂
答案:从这些艳丽的文学图景背后,你又想到了什么?
总结:本文主要提供了一些修辞手法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以及一个给短文选择合适标题的题目。
通过做这些练习题,读者可以加深对修辞手法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并用精彩的文学图景启迪自己的心灵。
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1 •与“络岁不闻丝竹声”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 在荣誉、利益、艰苦、危险、责任、义务等面前,上前一步或退后一步,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根品格的试金石。
B.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C. “你教的,子曰诗云,么?”他惊奇地问。
D.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2.对画线部分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实现四化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进军,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
我们要像英雄另侏羊, 心里装看大棋盘,一切行动听从党的召唤,当好一兵一卒。
A. 明喻,因为句中有比喻词“像”。
B.夸张,因为实际上心里装不下“大棋盘”。
C. 借代,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指代实现四化这一大局的。
D. 借喻,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比喻实现四化这一大局的。
3 •从下列各句中的“红”来看,使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组是()A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问花花不语,舌L红飞过秋千去。
B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C .蜘蛛也惜春归去,网看残红不放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4•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下边是一首七言律诗,括号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是()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 ),—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晶宫。
A. 半帆风雨宜织锦B・千年筠竹老不死C.半扌对佛花香易散D・万里鱼龙争照影5•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出句,下面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A. 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6•把下列诗句组成四组对偶句,正确的一组是()①匡衡抗疏功名薄②直北关山金鼓振③云移雉尾开宫扇④刘向传经心事违⑤佳人拾翠春相问⑥日绕龙鳞识圣颜⑦征西车马羽书驰⑧仙侣同舟晚更移A•①④/②⑦/③⑥/⑤⑧ B •①⑧/②⑥/③⑦/④⑤C •①⑤/②③/④⑦/⑥⑧D •①④/②⑤/③⑥/⑦⑧7•深圳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曾经吸引了全国许多人才前往。
修辞手法练习题(附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附答案)修辞手法练习题一、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比喻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夸张 )3.不劳动,连棵花也不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反问 )4.月季花像一张张笑得合不拢嘴的小脸,朝人们点头致意。
( 拟人 )5.海底的动物们常常在窃窃私语。
( 拟人 )6.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半紫半黄。
( 排比 )7.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比喻 )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比喻 )11.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 比喻 )12.武松想:人难道还怕老虎吗? ( 反问 )13.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 夸张 )14.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 拟人 )15.夜深人静的时候,蟋蟀在住宅门口的平台上弹琴。
( 拟人 )16.春雨像牛毛,像花针。
( 比喻 )17.地窖里一向干燥得很,水究竟从哪里来的?原来是刺猬撒的尿。
( 设问 )19.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反问)20.他一生下来就是黑面孔,这怎么能怪他呢?(反问)21.丽莎既聪明又漂亮,红红的脸好像春天开的玫瑰花儿。
(比喻)22.树上的小鸟们唱着一支支动听的歌。
( 拟人 )23.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
( 比喻 ) 25.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比喻)26班主任课真忙,整天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
(夸张)27.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排比、拟人、比喻)28.井冈山的毛竹多,有的修长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了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排比、比喻)30.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修辞手法练习题(附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一、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比喻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夸张 )3.不劳动,连棵花也不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反问 )4.月季花像一张张笑得合不拢嘴的小脸,朝人们点头致意。
( 拟人 )5.海底的动物们常常在窃窃私语。
( 拟人 )6.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半紫半黄。
( 排比)7.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比喻 )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比喻)9.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 设问 )10.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 拟人 )11.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比喻 )12.武松想:人难道还怕老虎吗? ( 反问 )13.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 夸张 )14.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 拟人 )15.夜深人静的时候,蟋蟀在住宅门口的平台上弹琴。
( 拟人 )16.春雨像牛毛,像花针。
( 比喻 )17.地窖里一向干燥得很,水究竟从哪里来的?原来是刺猬撒的尿。
( 设问 )18.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反问)19.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反问)20.他一生下来就是黑面孔,这怎么能怪他呢?(反问)21.丽莎既聪明又漂亮,红红的脸好像春天开的玫瑰花儿。
(比喻)22.树上的小鸟们唱着一支支动听的歌。
( 拟人 )23.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
( 比喻 )24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拟人 )25.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比喻)26班主任课真忙,整天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
(夸张)27.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修辞手法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各种技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以下是一些修辞手法的练习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答案:A. 拟人;B. 反问;C. 夸张;D. 反问。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对偶。
3.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夸张。
二、填空题4.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修辞手法。
- 他的话像_________,让人听了心旷神怡。
- 她的眼睛闪烁着_________,仿佛能看透人心。
答案:清泉;星辰。
5. 请用修辞手法改写下列句子,使其更加生动。
- 他跑得很快。
答案:他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
三、简答题6. 请简述“排比”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答案:排比是一种通过并列多个相似或相关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来增强语言节奏和强调效果的修辞手法。
它可以使语言更加流畅,表达更加有力。
7. “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有何不同?答案:比喻是通过将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以此来说明或强调某种特性或情感。
拟人则是将人的情感、行为或特征赋予非人类的事物,使它们具有人的属性。
四、论述题8. 论述“反问”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答案:反问是一种不期待回答的提问方式,通常用来加强语气,表达作者的强烈情感或观点。
在文学作品中,反问可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增强文本的感染力,使读者对作者的观点产生共鸣。
五、应用题9. 请用“夸张”修辞手法描述一场大雨。
答案:那场大雨如同天塌地陷,倾盆而下,仿佛要把整个世界淹没。
10. 请用“对偶”修辞手法描述春天的景象。
答案:春风拂面,花开满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艺术性。
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1、他的笑声像春天的溪流,清新动听。
(√)比喻生动形象,相似点是清新动听。
2、他的头发像一团乱麻,杂乱无章。
(√)比喻形象生动,相似点是杂乱无章。
3、她的眼睛像一汪清泉,明亮透彻。
(√)比喻生动形象,相似点是明亮透彻。
4、他的声音像一只嘶哑的老鸦,难听极了。
(×)比喻不恰当,相似点不明显,难听极了也不是鸦子的特点。
5、她的笑容像一朵绽放的鲜花,美丽动人。
(√)比喻形象生动,相似点是美丽动人。
6、他的脸色像黄土一样黯淡无光。
(√)比喻形象生动,相似点是黯淡无光。
7、他的心情像一汪死水,毫无波澜。
(√)比喻形象生动,相似点是毫无波澜。
6、我远远地看到了一条弯曲的、晶莹剔透的河流。
7、春风刚刚吹散了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了靛青色的尖尖脑袋。
8、有道理的事情可以走遍天下,没有道理的事情却难以实现。
9、___在___唱着歌,___铺满了笑容,红旗飘扬,手臂招手。
10、瀑布直冲而下,仿佛___从天而降。
1、我横眉怒视着千夫指,宁愿甘心做孺子牛。
2、姑娘一闪身向外跑,连屋子里的扫帚都在欢笑。
3、蟋蟀在平台上弹奏着琴声。
4、水帘落下来,像是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5、太阳穿过云层,跃出海面。
6、那些像棉花球一样的___,被称为积云。
7、我拿起搪瓷碗,感觉它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8、小鸟身体肥胖,像一个蓬松的小球。
9、___看到了无数人的脚步,感到十分愉快。
10、威尼斯的小艇行动轻盈灵活,像田沟里游动的水蛇。
1、父母的钱不应该被随意挥霍浪费。
2、瀑布直冲而下,仿佛银河从天而降。
3、___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4、___好像一位仙女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5、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上黄色的泪珠里。
6、人类文明的创造者是劳动人民。
7、他们就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8、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9、三万里长江东流入海,五千仞高的山峰耸立云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手法练习题答案一、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比喻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夸张 )3.不劳动,连棵花也不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反问 )4.月季花像一张张笑得合不拢嘴的小脸,朝人们点头致意。
( 拟人 )5.海底的动物们常常在窃窃私语。
( 拟人 )6.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半紫半黄。
( 排比)7.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比喻 )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比喻)9.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 设问 )10.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 拟人 )11.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 比喻 )12.武松想:人难道还怕老虎吗? ( 反问 )13.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 夸张 )14.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 拟人 )15.夜深人静的时候,蟋蟀在住宅门口的平台上弹琴。
( 拟人 )16.春雨像牛毛,像花针。
( 比喻 )17.地窖里一向干燥得很,水究竟从哪里来的?原来是刺猬撒的尿。
( 设问 )18.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反问)19.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反问)20.他一生下来就是黑面孔,这怎么能怪他呢?(反问)21.丽莎既聪明又漂亮,红红的脸好像春天开的玫瑰花儿。
(比喻)22.树上的小鸟们唱着一支支动听的歌。
( 拟人 )23.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
( 比喻 )24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拟人 )25.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比喻)26班主任课真忙,整天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
(夸张)27.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排比、拟人、比喻)28.冈山的毛竹多,有的修长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了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排比、比喻)29.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唱歌,都在演奏。
(拟人)30.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排比、比喻)31.我的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夸张)32.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比喻)33.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设问)34.桂子开花十里香。
(夸张)35.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比喻)86.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对偶)37.百灵鸟在果园里欢乐地歌唱。
(拟人)38.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比喻 排比)39.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拟人)40.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排比)4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42.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设问)43.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反问)44.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对偶或者对仗)45.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比喻)46.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反问)47.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拟人)48.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拟人)49.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
(比喻)50.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夸张)51.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设问)52.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反问)53.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喻)54.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拟人)55.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对偶)56.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人)5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5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 比喻)59.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
(拟人)60.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比喻)61.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拟人)62.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比喻)63.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张)64.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比喻)65.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拟人)66.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比喻)67.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反问)68.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拟人)69.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比喻)70.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比喻)71.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 设问)72.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比喻)73.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夸张)。
7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夸张)75.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拟人)76.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
(排比)77.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拟人)78.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排比)79.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比喻)80.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反问)81.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设问)82.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排比)8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反问)8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对偶)85.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
(夸张)二、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防风林挡住狂风。
比喻句:防风林如一位英勇的战士,与狂风搏斗着。
拟人句:防风林挽起手臂,用身体挡住狂风。
2.一片片树叶从空中飘落。
比喻句:像起舞的蝴蝶 \像雪片似的3.广场上的人很多。
夸张句:广场上人山人海,连根针都插不进去4.同学们的寒假生活丰富多彩。
排比句:5.大礼堂里面挤满了人。
夸张句:大礼堂里挤满了人,人多得连一只蚂蚁都放不下。
6.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比喻:老师像辛勤的园丁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7.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拟人:小鸟在树枝上快乐的跳舞。
8.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张:我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9.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拟人:天上的小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10.树叶很绿。
夸张:树叶绿得快要滴出水来。
树叶绿得把湖水全染成了绿色11.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
比喻:他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就像是水在鱼心目中的位置。
就像是翅膀在鸟心目中的位置。
12.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
比喻:这里是鸟的天堂。
这儿是鸟的乐园。
这是鸟儿的故乡。
这儿是鸟的家园。
这里是鸟儿的福地。
13.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比喻:像一颗颗珍珠在玉盘上滚动。
水珠像婀娜多姿的舞女在荷叶上跳舞14.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改为比喻句)圆盘似的。
玉盘。
一面银镜15.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改为拟人句)清风从窗外走过,裙摆扫过一片翠竹,竹子发出飒飒的欢笑。
窗外,风婆婆轻抚着小翠竹,惹得他飒飒作响。
微风从窗外吹过,惊醒啦熟睡的翠竹,竹子发出飒飒的埋怨声。
16.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象欢乐的小孩在唱着歌一样。
河水唱着歌向前奔跑17.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唱着美妙的歌。
(改为拟人句)18.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一片叶子似的白云,一会儿跑来了一匹白马似的白云,一会儿扑来了一头老虎似的白云。
(排比句)19.高粱成熟了。
(改为拟人句)高粱熟了,昂着头,擅着腰。
高粱赧红了脸,羞答答地微微低下头。
秋天的高粱,如一群亭亭玉立的姑娘,在风中摇曳着曼妙的身姿,低着那涨红的脸不时地眺望下远方,似是等着远归的情人。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的成语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分类写下来。
骨瘦如柴千钧一发莺歌燕舞冷若冰霜垂涎三尺争奇斗艳归心似箭怒发冲冠(1)骨瘦如柴、归心似箭、冷若冰霜(2)莺歌燕舞、争奇斗艳(3)千钧一发、垂涎三尺、怒发冲冠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B )A、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青山绿水画。
B、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
D、小兴安岭真是一座天然的宝库。
3.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是哪一种夸张。
A、扩大夸张 B、缩小夸张 C、超前夸张(1)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A)(2)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A)(3)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B)(4)看着这绿油油的麦苗,我就嗅出了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C)4.下列词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B )A、穷途末路炮火连天伶牙俐齿口是心非B、一日三秋怒发冲冠一发千钧肝肠寸断C、草木皆兵何乐不为如梦初醒色厉内荏D、如虎添翼口若悬河旁若无人呆若木鸡5.判断下列句子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
A、为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B、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香有色,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排比)C、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6.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为比喻句,是的在后面括号内画“√”A、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B、一座精致的拱桥宛若飞虹,横跨两岸。
C、粉刷过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的一面雪白的屏障。
D、我好像来过这里。
E、他是我学习的榜样。
F、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G、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H、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