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学前教育史-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学前教育史1.1904年初又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正确答案: B2.1904年颁布实施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正确答案: B3.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这个学制将学堂改为学校,蒙养院改为蒙养园。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正确答案: C4.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与陈鹤琴被并称为“南陈北张”,对我国的学前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A.张之洞B.张雪门C.张宗麟D.张贻侗正确答案: B5.《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提出了蒙养院的办学宗旨为( )。
A.蒙养家教合一B.政教统一C.政教分离D.文道结合正确答案: A6.创办于1903年,中国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
A.湖北武昌蒙养院B.湖南蒙养院C.天津严氏蒙养院D.福建公立幼稚园正确答案: A7.南京鼓楼幼稚园由东南大学教授()在自家客厅创办,是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
A.陈鹤琴B.张雪门C.张宗麟D.熊希龄正确答案: A8.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对儿童进行社会公育的机构名为()A.仓B.庠C.校D.廪正确答案: B9.宫廷专门选出贵族和官僚大臣中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太子、王子们的道德、知识、身体训练,即为()。
A.教养制度B.保傅制度C.保育制度D.三母制度正确答案: B10.张雪门于1966年出版了《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一书,初步形成了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A.生活课程B.五指活动课程C.行为课程D.高瞻课程正确答案: C11.明代中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关于儿童教育的论著《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A.贾谊B.颜之推C.康有为D.王守仁正确答案: D12.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儿童公育的主要内容有生存教育、做人教育、社会教育以及()。
A.语言教育B.体能教育C.道德教育D.宗教和艺术教育正确答案: D13.著名的故事《孟母三迁》,讲的是孟母为教育幼年时的孟子而“择邻处”,这说明了幼儿教育应注意()的教育原则。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幼儿游戏与玩具》网络课程考核说明一、有关说明1.考核对象国家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学生。
2.启用时间:从2019年秋季开始使用。
3. 考核目标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学前教师教育方向的专业主干课,课程内容主要分为游戏基本理论与游戏实践两大方面,课程考核的目的是测评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幼儿游戏与玩具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考察学生对幼儿游戏的指导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4.考核依据本考核说明是《幼儿游戏与玩具》课程考核的依据。
本考核说明依据《幼儿游戏与玩具》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编写。
考核的内容范围是《幼儿游戏与玩具》文字教材中要求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的知识点。
文字教材由姚伟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第1版。
5.考核方式与计分方法本课程考虑网络学习的特点和学习者的需求,采用100%形成性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
让学习者边学习边进行考核,重在考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情况。
该课程成绩统一采用百分制计分,课程总成绩由各类型的形成性考核作业构成,最后总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二、考核方式与要求1.考核目的本考核的目的是以多样化和形成性的评测手段评价学习态度,检查阶段学习效果,培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课程学习。
2.考核手段全部为形成性考核3.考核形式考核的形式三种类型,一种是章节测试,学完每个章节都有一次章节测试,共6次;第二种形式是材料分析题,通过分析材料,进行不定项选择,一共10个题;第三种是案例分享,案例分享一共2个题目,作为最后的终结性大作业。
4.形成性考核各种形式所占比重与计分方法形成性考核各种形式均按百分制计分后依比例折算。
章节测试每次占10%,6次,占总成绩的60%;材料分析题,每题占2%,10次,占总成绩的20%;最后的案例分享每题占10%,2次,占总成绩的20%。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题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1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题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12)一、名词解释1.儿童观:是有关儿童的看法、观点和主张的总称。
它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儿童在人类社会中所享有的地位和权利;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式和原因。
2.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
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部环境,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3.幼小双向衔接:幼小衔接不是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单方面地靠拢的问题,而是小学、幼儿园及家庭都向儿童靠拢,都要考虑如何促进幼儿的发展。
4.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5.行为情境理论:行为情境理论(behavior settlng theory)的提出者是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巴克。
他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若要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就需要观察和理解他所处的环境。
6.学前教育衔接与合作:所谓学前教育的衔接与合作,是指学前教育阶段与其相邻的横向或纵向教育阶段、教育范围之间,在内容、方法、过程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的连接、沟通和融合的教育关系。
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学教育机构和家庭教育的互相沟通;第二,学前教育机构、家庭和社区教育的有效合作;第三,学教育机构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7.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学前教育是对3岁到6岁或7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广义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8.学前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的有关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质量规格的总要求。
9.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交往、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
它因园长的管理方式、人际关系、大众心理、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与物质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是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本文将就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探讨。
首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在培养方案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胜任各种学前教育工作。
其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育管理学、艺术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培养方案应该合理设置这些学科的课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
培养方案应该合理设置这些教学形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胜任各种学前教育工作。
最后,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评价应该科学合理,包括考试、实践、论文等多种形式。
培养方案应该合理设置这些评价形式,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胜任各种学前教育工作。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在培养方案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胜任各种学前教育工作。
希望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能够不断完善,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立志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儿童,师德高尚,身心健康,有丰厚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保教融合,教师基本功扎实,能娴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独立承担和创造性地开展保教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卓越幼儿园教师。
二、规格要求(一)良好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素养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幼教事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集体,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有较强的自我教育意识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幼儿保育教育知识了解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具有宽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熟练掌握婴幼儿护理和保健知识、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把握学前教育的理论前沿,了解幼儿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和突出的保教实践与反思能力熟悉幼儿园“保教合一”的基本工作方法,具备儿童能够理解与接受的各项专业技能;系统掌握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基本要求,能够巧妙地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实践研究,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实施幼儿“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和活动的机会,丰富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关心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具有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特殊儿童和教育中的特殊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加以引导和化解,创造性地支持和促进每一个儿童的健康发展。
能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同时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四)较强的情绪调控能力、沟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了解保持身心健康的一般知识,具有较强的自我锻炼和情绪调控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文明的生活习惯、开放的心态、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能力,能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够适应社会和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主动促进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五)掌握一门外语,达到高等学校外语应用能力(A级)水平。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形考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前公共教育教育思想诞生的标志是()。
A.《理想国》B.《政治论》C.《大教学论》D.《世界图解》2.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是()。
A.《理想国》B.《政治论》C.《母育学校》D.《世界图解》3.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B.《世界图解》C.《理想国》D.《林哈德与葛笃德》4.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儿童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A.蔡元培B.张雪门C.陈鹤琴D.陶行知5.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其创建者是。
()A.南京鼓楼幼稚园陈鹤琴B.劳工幼稚园陶行知C.香山慈幼院张雪门D.江西实验幼师陈鹤琴6.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
A.欧文B.杜威C.福禄培尔D.蒙台梭利7.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A.社会的功能B.个体的功能C.文化的功能D.自然环保的功能8.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
A.单一性B.停滞性C.发展性D.狭隘性9.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
A.期望功能与实际功能B.个人功能与社会功能C.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D.文化功能与家庭功能10.下列关于教育效益、教育本质、教育功能三者关系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A.教育本质决定教育功能B.教育功能决定教育效益C.教育功能体现教育本质D.教育功能体现教育效益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他认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2.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
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3.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1. 专业简介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学前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学科专业。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宽广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是制定本专业的教育目标和培养计划的指导性文件。
它涵盖了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路径和发展方向,以确保他们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专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 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素养培养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能够积极投身于学前教育事业,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2.2 知识与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法律法规,具备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开展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培养工作。
2.3 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学前教育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学前教育实践活动,具备幼儿教育组织、管理和评估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应对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3. 培养方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课程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与行为观察、幼儿园教学设施与管理、幼儿游戏与教育、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等。
3.2 实践教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幼儿园实习、幼儿教学设计与实施、家庭教育指导、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等。
3.3 综合评价学前教育专业的综合评价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实习表现为依据。
通过综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进行评估,从而为今后的就业和继续深造提供参考。
4. 学习方法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多元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如阅读教材、参加课堂讨论、参观实践基地等。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1999年6月,教育部批准了国家开放大学(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
小学教育专业被纳入首批试点专业之一。
2003年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十多年来,小学教育专业积极探索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在职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认真贯彻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深入研究,全面实践,试点工作的发展健康有序,培养出来的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小学教育专业在开办过程中,始终接受教育部有关司局的领导,并作为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重要部分开展工作。
一、专业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对象主要是具有专科学历的在职小学教师,使之达到高等师范本科学历,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可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求实创新精神;具有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和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除了精通一门学科的教学能力之外,同时能从事多学科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小学教育管理能力和小学教育研究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健康的审美观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力。
二、专业教师队伍本专业与上海师范大学合作。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有专职教师10名(其中学部内专任教师8名,学校其他部门兼任教师2名),其中正教授2名,拥有博士学位教师3名;41所省级分部担任本专业的专职教师共360人,专职正高102人、副高218人;同时还聘请当地高校兼职教师500余人。
本专业带头人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学专家顾明远教授、顾泠沅教授、惠中教授担任,核心课程主编主讲聘请顾泠沅、郭德俊、惠中、王一川、彭吉象、袁军、张顺燕、齐沪杨、吴立岗、杨庆余、马云鹏、沈传福、谢利明、石中英、魏书生等专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方向与培养目标
本专业设有“学前教育(学前教师教育方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管理方向)和学前教育(0-3岁婴幼儿教育方向)”。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具备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够在城乡学前教育机构、师资培训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等从事一线教学、管理、科研、宣传、出版、培训等工作,突出实践技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另外,在专业学习的同时,让学习者通过各种选修课程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其他能力。
学前教师教育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适应幼教从业人员专业化和学前教育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适应城乡幼儿园工作,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幼儿园优秀师资。
其培养目标是:
1.掌握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教师素质和品德。
2.具备较强的观察了解幼儿、组织管理班级、设计与指导教育
教学活动的实践能力,胜任幼儿园的教师工作。
3.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合作和反思能力,善于主动学习,具有自我成长的意识和能力。
学前教育管理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较强领导力的学前教育管理人才(在具备合格幼儿教师素质前提下)。
其培养目标是:
1.具有扎实、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对教师进行有效而科学的指导、检查和评价。
2.熟悉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先进教育理念和改革创新能力,结合园所或机构实际,制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能组织实施。
3.能够运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进行学前教育管理工作。
0-3岁婴幼儿教育方向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的掌握3岁以前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知识、营养与健康知识,能胜任3岁前婴幼儿保育、保健和教育机构教学活动和行政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
1.具备扎实的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早期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2.具备较强的开展早期教育机构各项活动的能力,能胜任早期教育机构各类型的工作;
3.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善于主动学习,自我发展。
二、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以满足幼儿园教育实际工作为主线,立足于“实践应用——理论研究”的向度,强调课程的基础理论性、专业性、工具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
注重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的对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利用率。
按照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则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
我们的课程总的来说包括三大模块:1.学科基础课程: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类基础课程,2.专业基础课程:学前教育原理、儿童心理学等学前教育类基础课程;3.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具体如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幼儿游戏与玩具、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现代教育管理专题、教育法学、婴儿教育学、0-3岁婴幼儿玩具与亲
子活动设计等。
本专业还设有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
三、师资队伍及课程资源
在课程的教学和资源建设上,我们聘请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学前教育领域专家担任主编主讲。
同时结合远程教育专家和多媒体专家成立课程团队建设每一门课程,保证课程和教学的质量。
能使您在提高自己学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幼教工作者。
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8名,其中2名教师拥有博士学历;1名教授,4名副教授;5名教师有海外访学经历。
本专业开发并组织建设的学历课程资源种类有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网络课程、IP课件等,部分课程开发了微课程、基于IPAD和手机移动端的全媒体数字化教材,全方位辅助学生学习。
该专业制作了多项优质课程资源,例如:《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文字教材被评为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教材一等奖;《现代教育管理专题》文字教材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学前教育原理、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被评为国家开放大学系统网络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