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应采取的各种防雷措施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防雷工程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防雷工程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防雷工程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防雷工程施工之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查和测量,了解建筑结构、周围环境、用电情况等情况,综合考虑确定防雷系统的布设方案。

同时要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中不会因为缺少材料而影响进度。

二、防雷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的特点和需求,确定适合的防雷系统设计方案。

常见的防雷系统包括避雷带、避雷针、接地装置等。

要根据建筑的高度和形状,选择合适的避雷针和避雷带,确保其可以有效地引导雷电流入地。

三、施工方案1. 避雷带的铺设首先需在建筑的周围挖掘一条深度达到要求的基坑,然后在基坑内铺设避雷带,注意避雷带的接地装置的布置需要符合要求。

避雷带的接地装置一般需要埋设在地下1米深的地下,确保可以有效地将雷电流引入地下。

2. 避雷针的安装避雷针的布置一般需要根据建筑的高度和形状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可以有效地引导雷电流。

避雷针的安装需要在建筑的顶部或者高处固定,同时要确保与避雷带的连接牢固可靠。

3. 接地装置的设置接地装置是防雷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设置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接地装置的埋设深度一般需要达到1米,确保可以有效地将雷电流引入地下。

同时要保证接地装置与避雷带和避雷针的连接牢固可靠。

4.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提前制定详细的安全方案,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保证所有操作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防雷工程施工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雷电保护设备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各个环节都得到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才能确保防雷系统的安全可靠。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施工现场的防雷措施与监测

施工现场的防雷措施与监测
施工现场的防雷 措施与监测
汇报人: 汇报时间:
目录
• 防雷措施概述 • 施工现场防雷措施 • 雷电监测技术 • 施工现场防雷安全管理制度 • 防雷应急预案与处置01防雷措施概述
防雷措施的重要性
保护人员安全
雷击可能导致人员伤亡,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可以显 著降低事故风险。
保护设备设施
施工现场的设备和设施可能因雷击而损坏,防雷措施 有助于保护这些资产。
培训内容与考核
培训内容应包括雷电的形成、危害、 预防措施等,并设置相应的考核标准 ,确保培训效果。
防雷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
定期进行防雷安全检查
制定定期检查制度,对施工现场的防雷 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施完好有效。
VS
隐患整改与跟踪
发现防雷安全隐患后,应立即进行整改, 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整改效果。
施工临时设施防雷
临时设施应设置避雷装置
在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如办公室、宿舍、仓库等,应安装避雷装置,以防止 雷击对设施造成损坏。
防雷接地
所有临时设施的接地系统应符合防雷接地要求,确保接地电阻值符合规范要求 ,提高防雷效果。
施工机械设备防雷
高处作业设备防雷
对于高处作业的机械设备,如塔 吊、施工电梯等,应安装避雷装 置,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 保其有效性。
雷电探测器
安装在不同区域的探测器,通过感应电磁场变化,检测雷电活动。
闪电计数器和电流记录仪
用于统计雷电活动的频率和强度,为防雷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雷电预警系统
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及时向施工现场人员发出 雷电预警信息。
预警阈值设定
根据历史数据和气象预报 ,设定雷电预警的阈值, 当达到阈值时自动触发预 警。

建筑施工防雷措施规范

建筑施工防雷措施规范

建筑施工防雷措施规范一、前言建筑施工过程中,雷电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建筑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完好,必须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

本规范旨在规范建筑施工防雷措施,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施工,包括但不限于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电力设施、通讯设施等。

三、术语和定义1. 雷电:指云与地之间,云与云之间,或云内部的闪电放电现象。

2. 雷电防护:指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免受雷电侵害的措施。

3. 雷电接地:指将建筑物与地面相连,以便雷电能够通过接地装置安全地引入地下。

4. 雷电毁坏:指雷电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造成的损坏或破坏。

四、施工前的防雷措施1. 建筑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防雷措施,包括安装避雷针、接地装置等防雷设施。

2. 在施工前,必须制定详细的防雷施工方案,明确各项防雷措施的实施步骤和责任人。

3. 施工前必须对现场进行雷电监测,了解现场雷电情况,制定相应的防雷措施。

4. 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电气安全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五、施工中的防雷措施1. 在建筑物的高处安装避雷针,避免雷电直接打击建筑物。

2. 对建筑物进行雷电接地,引导雷电安全地进入地下。

3. 在施工现场设置防雷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雷电安全。

4. 在施工中,严格按照防雷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各项防雷措施的有效实施。

5. 在施工中,注意雷电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防雷措施。

六、施工后的防雷措施1. 在建筑物竣工后,对建筑物的防雷设施进行验收,确保防雷设施的安装符合规范要求。

2. 对建筑物进行定期的防雷检查和维护,确保防雷设施的正常运行。

3. 对建筑物进行雷电保险,减轻雷电毁坏造成的经济损失。

七、施工中的安全教育1. 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防雷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防雷意识。

2. 在施工中,定期组织防雷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防雷知识和技能。

建筑工程防雷安全知识

建筑工程防雷安全知识

建筑工程防雷安全知识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

在建筑工程中,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和露天工地上,防雷安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防雷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措施。

一、雷电的危害雷电是一种高电压放电现象,其能量极为巨大。

当雷电击中建筑物时,往往会导致以下危害:1. 直接损坏建筑物:雷电的高能量会导致建筑物的结构受损或倒塌,严重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2. 火灾:雷电会引燃可燃物,导致火灾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3. 电击伤害:雷电经过金属设备或导线时,会产生电流,可能对人员造成电击伤害,甚至导致死亡。

二、建筑工程防雷措施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防雷安全,以下是几项基本的防雷措施:1. 预防措施在建筑物设计阶段,应考虑雷电的影响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例如,在建筑物结构设计中,应合理设置建筑物的避雷装置,以分散、接地雷电能量。

此外,还可以采用金属材质加固建筑物的结构,提高其耐雷性能。

2. 避雷装置避雷装置是建筑工程防雷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应合理设置避雷装置。

常见的避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网和避雷带等。

这些装置可以将雷电集中引导到地面,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直接影响。

3. 接地系统合理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地将雷电的电流引入地下,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接地系统应由专业人员设计,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

在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接地装置的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正常工作。

4. 电气设备保护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对于雷电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因此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在电气设备的进线处设置瞬时过电压保护装置,以防止雷电冲击引起的过电压对设备的损坏。

此外,还可以使用避雷器等设备对电气线路进行保护。

5. 人员安全培训建筑工程中的相关人员应接受雷电防护培训,了解雷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他们应知晓避雷装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在雷电来临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护自己的安全。

三、建筑工程防雷实践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建筑工程防雷措施的实际应用,以下是一个建筑工程防雷实践案例:某高层住宅楼位于山区,雷电活动频繁。

防雷构造措施

防雷构造措施

防雷构造措施
防雷构造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接地:接地是防雷的基础措施,主要是将雷电引入地下,从而避免雷击对建筑物或人员造成伤害。

在接地时,应选择适当的接地体,并保证其与地面有良好的接触。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接地体的状态,确保其完好有效。

均压:均压是指将建筑物各部分的电位连接在一起,以避免电位差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

在均压时,应将建筑物各部分的金属物体、钢筋等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等电位的系统。

这样可以避免雷电电流进入建筑物内部,造成危害。

屏蔽:屏蔽是利用金属网、箔、壳、管等导体把需要保护的对象包围起来,从屋里上说,就是把闪电的脉冲电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阻隔起来,力求无缝隙可钻。

各种屏蔽都必须妥善接地。

防雷引下线:防雷引下线是将雷电引入地下的通道,应选择适当的材料和规格,并安装在建筑物表面或内部,与接地体连接。

在安装引下线时,应注意其与建筑物的距离和角度,避免对建筑物造成损害。

防雷器:防雷器是用来吸收雷电电流的设备,可以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各个系统上,以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雷电的损害。

在选择防雷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型号和规格。

总之,防雷构造措施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和人员免受雷电的损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在实施防雷措施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实际情
况和当地气象条件等因素,制定合适的防雷方案,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和检测。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防雷措施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防雷措施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防雷措施在建筑工地施工期间,由于施工现场的特殊环境和设备的存在,雷击事故可能对工人和设备造成危险。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雷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防雷措施。

1. 地质勘探和合理选址在建设工地之前,必须进行地质勘探和合理选址。

地质勘探可以提前发现地下水、岩层和其他地质条件,以便进行合理的地下设施规划和建设工程设计。

合理选址是指选择能够最大程度降低雷击风险的地方进行施工。

2. 雷电监测系统的安装在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周围安装雷电监测系统是防雷措施的关键之一。

雷电监测系统可以监测到周围地区的雷暴活动,及时提醒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该系统通常包括雷电探测器、雷暴信息传输设备和报警器等。

3. 安装接地装置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应配备有效的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能够将雷电荷迅速导入地下,排除雷击危险。

施工现场的接地装置应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

4. 设置避雷针在高层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应设置避雷针以提供有效的防雷保护。

避雷针通常由导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可以将雷电荷迅速引导到地面。

避雷针的设计和安装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5. 钢筋混凝土建筑的防雷设计在建筑工地施工现场上,由于钢筋混凝土的导电性能较好,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雷电的危害。

例如,在混凝土结构中嵌入导电条或导线,以便将雷电及时导入地下。

6. 紧急避雷措施即使在采取了一系列的防雷措施之后,雷击事故仍有可能发生。

因此,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应制定紧急避雷措施,包括提前规划逃生通道、设立避雷避雨点和紧急疏散等,以应对突发雷击风险。

总结: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防雷措施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地质勘探和合理选址、雷电监测系统的安装、接地装置的设置、避雷针的安装、钢筋混凝土建筑的防雷设计以及紧急避雷措施的制定。

通过采取这些防雷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雷击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工人的安全和设备的完好。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防雷措施的有效性。

防雷施工方案版范文

防雷施工方案版范文

防雷施工方案版范文一、防雷导线布置:1、建筑物的最高点应设置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为建筑物高度的1.5倍,并与周围建筑物相连。

2、建筑物的屋面、外墙和附属设施上应布置导线,导线与避雷针相连,并保持导线的良好接地。

二、接地系统的设计:1、接地系统应采用良好的接地材料,如铜杆、铜板等。

2、接地系统应满足相关的电阻要求,确保接地有效。

3、接地系统应与防雷导线相连,以确保雷电能够有效地通过接地系统释放。

三、设备保护:1、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和通讯设备应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以防止雷电引起的过电压损坏设备。

2、设备应安装在防雷导线接地范围内,以保证其与接地系统的良好连接。

四、防雷避雷系统:1、建筑物应设置避雷网,避雷网的形状和布置应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引导雷电。

2、避雷网应与防雷导线相连,并与建筑物的接地系统相连。

五、维护管理:1、定期检查防雷系统的完整性和良好接地情况。

2、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受损的设备和材料。

3、定期检查和测试设备的过电压保护装置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4、定期检查避雷网的状况,确保其没有受到破坏。

上述方案是一个综合考虑建筑物特点和雷电活动规模的例子,不同的建筑物可能有不同的防雷需求,因此具体的防雷施工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同时,在方案的执行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3、在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所需材料和工具的完整性和良好状态,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施工结束后,应进行相关验收和测试工作,确保所做的防雷施工方案能够满足要求。

总之,制定一个合理的防雷施工方案对于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制定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特点和雷电活动规模,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防雷施工方案,并进行相关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以确保防雷系统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建筑工程项目夏季防雷击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夏季防雷击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夏季防雷击措施夏季是雷电活动频繁的季节,建筑工程项目必须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以确保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夏季防雷击措施。

1.构建临时防雷设施:在建筑工程项目现场周围搭建临时的防雷设施,如金属避雷网、导线和支架等,以提供一定的防护措施。

这些设施应该牢固可靠,同时要与地面做良好的接地,以消散雷电电荷。

2.定期巡视雷电活动:在夏季,工程项目应该安排专人进行定期的巡视雷电活动。

一旦发现有雷电活动的迹象,需要立即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暂停施工、进行人员疏散等。

3.建立雷电预警系统:在工程项目现场设置雷电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和预警雷电的可能发生。

可以通过安装雷达设备或使用天气预报等手段,在雷电即将到来之前提前发出警报,以便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防护措施。

4.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必须采取一些个人防雷措施,如穿戴防雷保护鞋、手套,避免穿着金属物品,保持与地面的良好接触等。

同时,在远离建筑结构的地方尽量躲避雷雨。

5.停止高空作业:一旦发现有雷电活动的迹象,建筑工程项目应立即停止高空作业,并安排相应的人员疏散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6.防火防爆措施:雷电具有较高的能量,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因此,建筑工程项目在夏季应特别重视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性,确保无暇击穿和短路等问题。

综上所述,夏季建筑工程项目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雷措施,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

同时,需要加强项目现场巡视和预警机制的建立,引起施工人员的防雷意识,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安全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应采取的各种防雷措施[摘要]随着土地存量的减少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

高层
建筑一般结构复杂,大多采用大型的钢结构和金属屋面墙面系统。

这些都给建筑防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防雷措施才能有效的避免建筑雷击,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呢?本文通过对不同雷击方式的阐述,提出在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有效的防范直击雷、侧击雷和雷电感应和保护弱点系统的六项措施。

[关键字]建筑工程设计施工防雷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建筑用地的存量也在不断减少。

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新兴的建筑呈现纵向发展的趋势,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

高层建筑一般结构较为复杂,且一般采用大型的钢结构和金属屋面墙面系统,这些都极大的增加了高层建筑的遭受雷击的可能性。

而雷击对建筑物的损害,甚至是建筑物内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的安全的危害是极大的。

建筑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中采用相应的防雷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进行建筑物防雷的设计和施工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认识建筑防雷
所谓的建筑防雷就是在充分考虑雷击危害方式的基础上,将雷击产生的高伏电压和强大电流,雷电感应产生的浪涌过电压和过电流,以及空间电磁干扰等一系列雷击危害,通过引电入地的方式来消除雷电危害的各种方式的集合。

建筑防雷的措施要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做到未雨绸缪。

虽然建筑防雷的措施五花八门,但是究其根本就是引电入地,做到安全防雷。

2工程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防雷的具体措施
2.1提前放置接闪器或者避雷针,防范直击雷
直击雷是指一种带电云层与大地、建筑物之间产生的猛烈的放电现象,并因此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的一系列的破坏作用。

直击雷主要危害建筑物本身和建筑物内的人和电子设备。

直击雷的电压峰值可高达到几万伏甚至几百万伏,电流峰值也能够达到几十到几百千安培,雷云蕴藏的能力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瞬间功率极大,危害性非常强。

防范直击雷最主要的措施是设置接闪器或者是提前放置避雷针,在实际施工中也会根据建筑物的具体需求结合这两种方法来使用。

接闪器主要是利用其本身比周围区域物体高的地理位置,在经受雷击时,将雷电引上自身。

再通过引下线、接地装置将电流引入大地,从而来保护周围的建筑物。

避雷针与接闪器不同,它不一定比建筑物位置高,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利用本身较好的导电性,在建筑物
周围雷云的电荷达到一定的数量时,通过避雷针与雷云的放电将电荷引入大地,来保护周围的建筑物免受雷击。

接闪器和避雷针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其设置的位置和高度,尽量不要影响建筑物的外观美感。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物本身的优点,比如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金属屋面、屋面金属栏杆或者是在屋面埋设避雷带等等。

特别是标志性建筑的避雷措施上,不管是设置接闪器还是提前放置放电避雷针,一定要充分考虑它们的放置位置、放置的方式以及与建筑物的融合程度等。

在利用建筑物金属面屋面系统来设置避雷措施的建筑物设计和施工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外形与金属屋面的契合度。

当屋面金属板的厚度以及结合方式符合防雷要求时,可以考虑将屋面直接作为接闪器使用。

同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和实际遭受雷击的次数、概率、环境湿度、雨水的酸碱性及腐蚀性等。

如果金属面屋面系统的防腐性较差,就要考虑其当作接闪器的安全性和可以使用的年限问题,以及将来可能产生的建筑防水和屋面维修问题。

如果屋面本身的防腐性较难改进,可以考虑提前放置避雷针,将雷击引向地面,减少危害,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能。

2.2设置均压环和引下线防范侧击雷
侧击雷是雷击的一种,通俗的讲就是从侧面打来的雷击,不是直接打在楼顶上的雷。

一般在较高的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要考虑到侧击雷的雷击。

防范侧击雷就是在建筑物中设置均压环,保证均压环与引下线能够有效连通,在雷击时能做到及时的引电入地。

在实际的操作中,从建筑的施工难度和经济性以及保护范围出发,一般在建筑物超过三十米的楼层上,每隔三层都要设置均压线,并有效连通地下。

这是目前防范侧击雷的最有效方式。

2.3采取等电位联接的方式防范雷电感应
雷电感应也叫做感应雷,是指雷电放电时,在附件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现象。

雷电感应的主要危害是,它可以造成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从而损害设备。

在防雷实际中,电位联接是消除雷电感应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不同的接地点之间可能存在电位差,通过设置等位联接,可以有效的消除这种电位差,有效的避免雷击时因雷电感应产生的不同接地点电压不同而导致的放电现象。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一般会按照设备和机房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由共用接地系统引来的总等电位联接端子板和局部等电位连接端子板,将建筑物的给排水管道、电缆金属护套、煤气管道等其他金属物体和等电位联接端有效的接通。

在实践中,需要设置等电位联接端的场所有设备机房、管道井、变电室、配电箱、发电机房、弱电系统机房等。

2.4采取电源系统浪涌过电压保护的措施,防范雷电感应
电源线在雷电感应中,容易产生浪涌多电压对电源系统造成损坏。

建筑物在
设计和施工中,电源系统一般根据不同的防雷区域进行不同级别的多级保护。

在笔者接触的工程案例中,一般在高压配电柜配套安装阀型避雷器;变压器低压母线侧加装第一级SPD;各主要配电箱加装第二级SPD;各重要设备、系统电源接线处加装第三级SPD,这样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实行逐级保护,可以达到较好的防雷效果。

在各SPD的选用配置上,要充分考虑SPD的通流容量、残余电压值要进行合理配合,以达到多级保护系统能正常发挥应有的多级保护作用的目的。

2.5采取多种措施,对弱电系统进行防雷保护
第一,虽然SPD防护的效果较好,但是也不能做到完全防护。

在电源系统中除了安装SPD防护外,还需要加装隔离变压器、浪涌电压吸收装置等,以消除残留的电压余压,保护系统的安全。

第二,为了减少雷击对弱点系统的影响,建筑物的弱点系统的设备和线路要采取屏蔽措施进行保护。

一般可使用的操作方法是采用屏蔽线缆作为配线,或者为线缆穿金属管进行保护。

一般的设备设施一定要做到接地,对电压进行屏蔽。

第三,接入建筑物的管道、线路等一般是通过穿钢管或者直接埋地的方式接入。

对于这些金属管线要做到等电位联接,在室外做到引电入地,防止雷电通过管线进入建筑物内部。

2.6施工过程中,进行防腐处理,加强建筑物的防雷能力
防雷装置一般是依靠建筑物的钢结构制成。

电压通过时,在瞬间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所以必须保证防雷设施抗压能力和机械强度。

建筑物的接闪器、引下线等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设置。

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多雨潮湿的天气,所以防雷装置要有较强的防腐性能。

特别是在我国南方的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施工中,除了使用合格的防雷设施外,要应该对相关的装置材料进行防腐处理。

一般采用的是镀锌或者刷防腐漆的方式,通时要适当的加大截面面积增强防腐蚀和防锈能力。

3小结
我国的建筑防雷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钢结构建筑将成为建筑领域的主流趋势,建筑防雷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在高层建筑防雷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对于日后我国的建筑防雷措施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如江.建筑物雷电防护技术应用措施[J].科技与生活,2011(12).
[2]陈刚.输电线路大档距、大转角、大高差杆塔防雷措施的探讨[J].水电能源科学,2010(10).
[3]陈颖.防雷措施在工程项目中的实际应用[J].电气应用,201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