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避雷安全措施正式样本

合集下载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范本(3篇)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范本(3篇)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1.为了保障安全、保护财产,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并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防雷安全管理规定。

二、基本原则2.1 安全第一: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各单位和个人应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2 综合治理:从多个角度对防雷进行综合治理,包括技术手段、管理手段、教育宣传等方面。

2.3 法制管理:依法管理防雷事务,做到依法防雷,依法处置违法行为。

2.4 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防范雷击能力,及时预警、快速反应,并记录防雷过程。

三、防雷安全管理责任3.1 掌握:各单位、个人应对防雷安全管理规定进行认真学习,并掌握相关技术和知识。

3.2 落实:各单位应根据本规定要求,制定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并落实到位。

3.3 监督:各级防雷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督查和监督,对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并进行处罚。

四、防雷设施建设与维护4.1 设施建设:在必要的地方和设备上安装防雷设施,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4.2 设施维护: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4.3 设施更新:根据技术发展和设施老化情况,及时更新防雷设施,保证其有效性。

五、防雷知识教育宣传5.1 教育活动:各单位要定期组织防雷知识教育宣传活动,提升员工及社会公众的防雷意识。

5.2 宣传媒介: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向大众传递防雷知识。

5.3例会报告:在企事业单位的例会中,报告防雷知识和相关案例,提醒大家关注防雷安全。

六、防雷事故应急处理6.1 预案制定: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防雷事故应急预案,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6.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防雷事故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6.3 处置措施:一旦发生防雷事故,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包括报警、疏散、救护等,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七、违法行为处理7.1 违法行为: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包括不落实防雷安全管理制度、故意破坏防雷设施、无证施工等。

资料施工防雷安全措施_secret

资料施工防雷安全措施_secret

资料施工防雷安全措施_secret贵阳市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站(办公楼)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防雷施工安全措施工程已进入雨季施工阶段,贵阳地区又是雷电多发区域。

施工生产中,雷电对人员设备安全影响巨大。

我项目部根据我工地的具体情况,组织有关人员,专门召开会议,针对现场机械设备,专门确定了具体安全措施,并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以下为具体内容:一(为了防止雷电对人体放电造成电击,应注意采取如下安全措施:1(雷暴时,尽量少在室外逗留,确需巡检时,应穿好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不准登高作业。

并应尽量离开小山、小丘、隆起的小道以及海滨、河边、池旁、铁丝网、金属晒衣绳、铁质旗杆、烟囱、塔、孤独树木等,还应尽量离开没有防雷保护的小建筑物或其他设施。

2(注意关闭好站内所有门窗,防止球形雷进入室内。

3(雷暴时,尽量远离站内避雷针塔、烟囱、孤树、路灯杆、旗杆等建筑设施。

4(下雨时,应注意离开电线、电话线、管网等设施1.5m以外,防止这些设施对人体二次放电伤人。

二(机械设备做好防雷保护措施:1(施工现场内的起重机、井字架、龙门架、拌和设备以及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的防雷装置保护范围以外的作业场所,都应安装防雷装置。

2(配电室的进线或出线处应将绝缘子铁脚与配电室的接地装置相连接。

施工现场内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5欧姆。

3(安装避雷针的机械设备所有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和通信等线路,应采用钢管敷设。

并将钢管与该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体电气连接。

4(塔式起重机、拌和设备、室外临时脚手架、滑升模板等要需要设置避雷装置的井字架等,除应做好保护接零外,还必须按照规范规定作重复接地。

设备的金属结构之间保证电气连接;5(作防雷接地的电气设备,必须同时作重复接地。

同一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与防雷接地可使用同一个接地体,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6(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和避雷装置可利用自然接地体接地。

建筑工程中的防雷与避雷安全措施

建筑工程中的防雷与避雷安全措施

建筑工程中的防雷与避雷安全措施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防雷与避雷安全措施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可对建筑物和其内部设备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防雷与避雷措施,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成为必须的任务。

一、建筑物防雷系统设计建筑物防雷系统设计是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伤害的关键措施。

它主要包括引雷系统和避雷系统两个部分。

1.引雷系统引雷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雷电流引入到地面,以避免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

这可以通过建筑物上部的金属导体和避雷针来实现。

金属导体将雷电引入地下的接地装置,从而将雷电的危害降到最低。

2.避雷系统避雷系统主要是指对建筑物进行保护,减少雷击对建筑物和内部设备的损害。

常见的避雷系统措施包括:2.1.防雷带在建筑物周围安装防雷带,能够有效地将雷击电流引入地下接地装置。

防雷带通常铺设在建筑物的地基周围,是一条宽度较大的金属带,能够分散雷击电流,减少对建筑物的影响。

2.2.避雷针避雷针是建筑物顶部的导电杆,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最高点。

避雷针可以吸引雷电并将其引到地下接地装置,避免雷击对建筑物造成破坏。

2.3.避雷网在建筑物的外墙上设置避雷网,能够吸引雷电并将其引向地下接地装置。

避雷网覆盖整个建筑物外墙,能够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内部设备。

二、建筑物内部设备的防雷保护除了建筑物本身的防雷系统,建筑物内部设备的防雷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一些对雷击非常敏感的设备,如计算机服务器、通信设备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建筑物内部设备的防雷保护措施:1.安装避雷器避雷器是一种能够吸收和消除雷击电流的保护设备,能够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内部设备。

避雷器通常安装在设备供电线路上,能够防止雷击电流通过电路直接影响设备。

2.接地保护建筑物内部设备的接地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地将雷击电流排放到地下接地装置。

对于一些对雷击敏感的设备,需要采用双重接地措施,以增加设备的防雷能力。

防雷与避雷安全措施

防雷与避雷安全措施

尽量选择在建筑物的中心地带躲 避,避免受到雷电的直接袭击。
在室内时,应关闭门窗,避免雷 电进入室内。
不宜触摸金属物体
1
雷雨天气时,应避免触摸金属物体,如铁栏杆、 金属门窗等。
2
避免使用金属工具,如铁锹、锄头等,以免引雷 上身。
3
在室内时,应远离金属物体,如金属床架、暖气 片等。
不宜在水面附近活动
随着电荷在云层中的积累,形成电场 ,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发生 放电现象,形成雷电。
雷电的危害
01
02
03
直接雷击
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树 木或人畜,造成严重损坏 或伤亡。
感应雷击
雷电产生的电磁场对周围 金属导体产生静电感应或 电磁脉冲,导致设备损坏 或数据丢失。
雷击电磁脉冲
雷电击中建筑物或传输线 后产生的过电压和过电流 ,对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 造成损害。

提前预防
03
在接收到雷电预警信息后,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如关闭电器
设备、拔掉电源插头等。
04 雷击急救措施
雷击的症状与急救原则
症状
雷击受害者可能出现心跳、呼吸骤停,严重烧伤,昏迷等症 状。
急救原则
在遭遇雷击后,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寻求医疗救助 。
现场急救措施
脱离危险环境
迅速将受害者移至安全的地方,避免再次遭受雷击。
05 防雷与避雷的注 意事项
不宜在雷雨天气的室外活动
雷雨天气时,应尽量 避免外出,尤其避免 在空旷的场地活动。
在户外时,应远离大 树、电线杆等高耸物 体,避免成为雷电的 目标。
如果必须外出,应尽 量选择有防雷设施的 建筑物或汽车内躲避 。
不宜在建筑物边缘停留

防雷击安全应急预案范本

防雷击安全应急预案范本

防雷击安全应急预案范本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单位和个人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应对雷击事故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和处置措施,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雷击防护的单位、个人,其宗旨是及时预防、迅速响应、合理处置和持续改进。

第二章预防措施2.1 在设计和建造阶段,应合理选择建筑、设备材料,确保可以承受雷电冲击。

2.2 安装避雷装置,根据建筑结构和设备特点选择适当的避雷装置。

2.3 定期对避雷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工作。

2.4 加强对人员的防雷教育,提高他们的防雷意识和应急能力。

2.5 定期进行雷电防护设备的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三章响应措施3.1 雷电预警在雷暴天气预警发布后,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单位成员和外部人员发布雷电预警信息,提醒大家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3.2 避雷措施在雷电预警期间,人员应迅速采取避雷措施,避到安全的地方,如室内、金属构筑物等。

3.3 设备断电在雷电预警期间,应立即切断电源,关闭所有电器设备,以防止雷电对电器设备造成影响。

3.4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各类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第四章应急处置4.1 立即报警在雷击事故发生后,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并提供详细的事故信息。

4.2 停电处理在雷击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切断电源,确保人员的电气安全。

4.3 人员疏散在雷击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进行人员疏散,并指定安全集合点,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4.4 抢救伤员在雷击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4.5 搜救失踪人员在雷击事故发生后,应组织人员进行搜救失踪人员的工作,确保人员的安全。

4.6 灭火处理在雷击事故发生后,如发生火灾,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防止火势扩大。

第五章后续处理5.1 事故调查在雷击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成立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5.2 整改措施根据事故原因和调查结果,制定整改措施,并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雨季防雷击、防触电、防汛预案范本(三篇)

雨季防雷击、防触电、防汛预案范本(三篇)

雨季防雷击、防触电、防汛预案范本雨季是雷击、触电和汛情较为常见的季节,在雨季中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 雷击防护:- 在雷电天气到来之前,尽量待在室内,远离窗户和阳台。

- 室内避雷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要做好,及时修复破损的避雷设备。

- 避雷针、闪电杆等避雷设备应经常检查和保养。

- 在室内不要接触带有金属的物体,避免接触导电性的东西。

- 如果在室外无法避开雷电,要尽量保护头部,蹲下来,尽量不要站在高处。

2. 触电防护:- 雨季期间要特别注意水电设备的使用安全。

避免在插头湿润的情况下使用电器。

- 雨天出门时,避免碰触电线杆、电缆等设备。

- 遇到触电事故时,应尽快切断电源,使用绝缘工具救人或呼叫救援。

3. 汛情防护:- 提前做好防汛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确保人员的安全。

- 停电前要提前准备一些紧急物资,如食物、水、应急药品等。

- 遇到大雨天气时,要及时关好窗户和门,确保室内干燥,防止水灾发生。

- 不要试图穿越被淹水的道路或桥梁,以免发生危险。

在雨季中,及时了解天气预报,保持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严格按照预案执行,可以有效地减少雷击、触电和汛情带来的威胁。

雨季防雷击、防触电、防汛预案范本(二)Ⅰ. 引言随着气候变化,雨季中雷击、触电、水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也在逐年增加。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和实施雨季防雷击、防触电、防汛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个详细且全面的预案范本,以供相关单位和个人参考和制定。

Ⅱ. 雨季防雷击预案1. 安全教育与宣传为了提高公众对雷击事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

包括向公众传达以下信息:- 避免在雷雨天气下进行室外活动;- 雷雨天气下不要接打电话或使用电子设备;- 雷击可能会伤到人体,要在雷雨天气下寻找安全避雷设施;- 如果在户外遇到雷暴,应立即躲避在建筑物或车辆内等避雷设施上。

2. 建设合理的避雷设施- 为公共场所和居民区域配备避雷装置;- 定期检查和维护已安装的避雷设施;- 避开电线杆、金属结构物等可能引起雷电击中的物体。

防雷击安全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防雷击安全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防雷击安全应急预案范本一、背景与目的1.1 背景概述:雷击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制定本防雷击安全应急预案。

1.2 目的:本防雷击安全应急预案的目的是规范单位、机构和个人在雷击事件发生时的处置流程,提高应对雷击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应急预案编制的依据与原则2.1 依据:本防雷击安全应急预案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标准等编制。

2.2 原则:本防雷击安全应急预案编制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基于科学、准确的数据和信息,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可操作性原则: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应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和实施,以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质量。

(3)紧急性原则:应急预案的应急响应流程应紧急、及时,以确保在雷击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4)综合性原则:应急预案应考虑各种可能的雷击安全问题,并综合各种资源和力量进行应对,以提高对雷击事故的应对能力。

三、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3.1 预警与监测(1)雷电监测:建立雷电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和预警雷电活动,向相关单位、机构和个人发布雷电预警信息。

(2)应急预警:收到雷电监测系统的预警信息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单位、机构和个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2 防护与避难(1)建筑物防雷: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建筑物进行雷击防护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并按时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有效性。

(2)避难措施:在雷电活动严重、雷击预警较大的情况下,及时组织人员避难到安全地点,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3.3 应急响应与救援(1)应急响应: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组织相关力量进行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

(2)救援措施: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雷击事故的救援和抢救工作,确保伤员的安全和施救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4 事后评估与总结(1)事后评估:对雷击事故的处置过程进行评估,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物业防雷击的温馨提示

物业防雷击的温馨提示

物业防雷击的温馨提示尊敬的业主:近年来,雷电天气频繁,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给物业管理和业主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为了保障您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针对物业防雷击问题,提出以下温馨提示:一、了解雷电知识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大气中产生的强烈放电现象。

雷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云与地面或云与云之间的静电荷分布不平衡,形成电场差,当电场差达到一定数值时,空气就会发生击穿现象,产生雷电。

二、安全避雷知识1. 室外避雷原则在雷电天气,切勿在室外活动,最好待在室内避雨,避开高大的树木、金属结构及高楼大厦等。

在露天场所,应从容地撤离,到安全地方躲避。

2. 室内避雷原则室内避雷原则是不接触任何电器设备和导电物。

室内的金属管道、接地线等也会导电,切不可触碰。

三、物业安全措施1. 安装避雷设备物业管理单位应合理规划、安排物业避雷工程,安装避雷设备,保障整个建筑物的安全。

避雷设备包括避雷针、避雷带等。

定期对避雷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 电气设备绝缘物业管理单位应对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进行绝缘处理,确保电气设备在雷电天气下不受到影响,保障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员工安全意识培训物业管理单位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防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为业主提供更加全面的安全保障服务。

四、业主安全自救措施1. 急救知识掌握建议业主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了解雷电天气下的自救方法,尽量减少意外伤害。

2. 安全防护器具业主在家中应备好一些安全防护器具,如头盔、橡胶手套等,以备不时之需。

3. 保险投保建议业主做好财产保险投保,以备不时之需。

一旦遭受到雷击损失,能得到合理的赔偿。

综上所述,我们希望每位业主都能高度重视雷电天气对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威胁,并且遵循上述的物业防雷击温馨提示,以确保个人和家人的安全。

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措施将对您和您的家人在雷电天气下的抵御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您的生活带来一丝安心和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362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防雷、避雷安全措施正
式样本
防雷、避雷安全措施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西峡海城冶金材料有限公司院内,临
古城路南段东侧。

本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总
建筑面积为17491 m2,其中地下一层建筑面积
12014m2,建筑高度54.400m。

框架剪力结构,建筑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一级,非抗震,建
筑耐久年限为50年。

二、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2005)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长:徐云沛(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总责。

副组长:杨武芹(项目副经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进行管理。

专职安全员胡忠臣负责监督检查各项安全方案的实施、安全法规的执行情况,落实整改情况,并进行现场安全教育。

参与各类安全方案的编制。

电工:负责每天对各个接地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进行修理,并做好电工巡视记录。

材料员:杨勇负责防雷、避雷器材的采购和验收。

四、防雷安全措施
避雷针选用:¢25的镀锌圆钢管制作,长度为1.5米。

引下线选用:16MM2的铜芯导线。

接地极:选用建筑物自身接地装置。

1、外脚手架避雷防雷
按照滚雪球法单支避雷针(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方法确定。

施工采用落地式悬挑式双排脚手架,建筑物的四角及中部设置直径25MM,壁厚为3MM,长度为1.5米的镀锌钢管避雷针,并将脚手架最上层纵横向钢管进行紧密连接,用16MM2的铜导线与建筑物自身的接地极相连。

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

2、塔吊及物料提升机防避雷
顶端设置避雷针直径为25MM,壁厚为3MM的镀锌钢管,利用架体本身作为引下线,下部设地脚螺栓用16MM2的铜导线与垂直接地上的螺栓连接,垂直接地极采用50×50的角钢,打入土层内2。

5米。

避雷
系统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欧姆。

3、施工人员防雷避雷:
雷雨天禁止高层室外作业,在建筑物内施工,不要在窗口处逗留,雷雨天不要在塔吊、物料提升机周边停留。

四、避雷装置注意事项:
1、接地线采用直径为16MM2铜芯导线,在脚手架下部连接时应采用两螺栓卡箍,并加设弹簧垫圈,以防松动,保证接触面不小于10CM2。

连接进将接触表面的油漆及氧化层消除,使其露金属光泽,并涂以中性凡士林。

2、接地线与接地板的连接采用双面焊接,焊缝长度应大于接地线直径的6倍。

3、接地装置完成后,要用电阻表测定电阻是否符合要求,接地板的位置设置在建筑物外3米处,并
在上做明显标志。

同时避免和减少跨步电压的危害和防止接地线遭机械损伤,并且应注意与其它金属或电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不小于3米),以免发生击穿危害。

4、引下线避开建筑物的出入口和行人容易接触到的地点,以防止发生电击事故,接地装置的接地线最好在人们不常到的建筑物外侧。

5、避雷设置后,项目部组织自检收并进行测试,接地电阻值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应责任落实到人,定期检查测试,不符合要求,及时整改。

6、在施工期间好有强对流天气时,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立即离开,到安全地带。

7、施工现场各种机械设备和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的金属结构件,但应保证电器连接。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