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化肥使用量、农药施用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

合集下载

农业部关于印发《到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农业部关于印发《到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为了推进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农业部于2024年6月印发《到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方案旨在指导全国各地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

一、背景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长期以来,传统的耕作方法依赖于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使得农田土壤质量下降,水源受到污染,生态平衡失调。

尤其是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二、主要内容该行动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让农民了解到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引导他们使用绿色、经济、安全的替代品。

2.技术指导: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工作,推广绿色农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通过培训和指导,加强农民对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的认识,指导他们根据土地肥力和作物需求,科学安排施肥和农药使用的时间、剂量和方式。

3.优惠政策: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和绿色农药。

通过给予补贴和奖励,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提高他们使用绿色农业技术的积极性。

4.监测评估:建立健全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监测和评估各地的使用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5.技术研发:加强化肥和农药的科研工作,推动绿色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更加安全、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产品。

三、实施措施为确保该方案的顺利实施,农业部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部门,建立相关工作机构,加强领导和协调,确保方案的统一实施。

2.加强协作机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协作机制,在农业部的指导下,各有关部门、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3.加大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出台更加完善的政策措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使用绿色农业技术和产品。

农业工作总结年度(3篇)

农业工作总结年度(3篇)

第1篇一、前言2021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自然灾害、市场波动、资源环境约束等。

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农业系统紧紧围绕稳产保供、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2021年农业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一)农业生产稳步增长1. 粮食生产稳中有增。

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连续7年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

其中,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产量均创历史新高。

2. 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产量稳定。

全国蔬菜产量达到7.5亿吨,水果产量达到3.1亿吨。

3. 畜牧业生产稳步恢复。

全国生猪存栏达到4.5亿头,比2020年底增长30.5%;家禽存栏达到22.4亿只,增长4.5%。

(二)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1. 种植业结构调整。

深入推进粮经饲统筹、稳粮增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优化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

2. 养殖业结构调整。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规模养殖、标准化养殖、绿色养殖,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

3. 渔业结构调整。

优化渔业生产布局,发展休闲渔业、深远海养殖等新兴产业。

(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1. 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全国农业科技研发投入达到950亿元,同比增长7.6%。

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比2015年提高10个百分点。

3.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全国农业科研人员达到2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万人。

(四)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1. 农业资源保护力度加大。

全国耕地面积保持在18.65亿亩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15.5亿亩。

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全国化肥使用量连续4年保持负增长,农药使用量连续3年保持负增长。

3. 农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加大。

全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12.3万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面积达到4.5万平方公里。

(五)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1.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

安徽:化肥使用量农药施用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

安徽:化肥使用量农药施用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

安徽:化肥使用量农药施用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化肥使用量和农药施用量连续三年实现负增长。

其中,化肥使用量下降2.35%,农药施用量下降1.44%,为红色生态区全国先进省份。

此外,富硒农产品和生态友好型农业产业发展迅猛,有力推动了全省绿色农业发展。

2019年,安徽富硒农产品面积达到2000万亩,规模以上生态农业企业762家,水产养殖总产量达到139万吨,全省生态扶贫产业超过2700个,覆盖贫困县区全域。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提醒,今后要继续加大生态环保力度,加强生态修复,提高生态系
统质量和稳定性,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和美丽安徽建设。

肉鸡价格持续上涨行情向好

肉鸡价格持续上涨行情向好

☆2019年第[期Update of the Industry行业动态山西省加强现阶段生猪屠宰环节监管近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加强现阶段生猪屠宰环节监管工作的通知》,在生猪进厂检验、清洗消毒、待宰期间观察、检疫检验、无害化处理、猪血处置等六个方面进一步作出严格规定,对于不能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以及动物标识与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不相符合的生猪一律不得进厂,严禁将猪血直接排放。

目前,由于生猪调运受到限制,私屠滥宰现象又有抬头趋势。

山西省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将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结合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和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动”,加大对城乡接合部、县乡交通道路周边、已取缔资格的屠宰企业、小型屠宰场点等私屠滥宰易发区和多发区的巡查力度,高压严打生猪屠宰领域违法行为,严防病害生猪及生猪产品流入市场。

安徽连续3年实现化肥、农药负增长2018年12月10B,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安徽全省化肥使用量、农药施用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

据了解,在产地环境保护方面,安徽省着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启动实施了畜禽粪污治理、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秸秆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回收、水生生物保护等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缓解:在生产过程管控方面,安徽省狠抓质量安全监管,在全省范围内连续11年开展农药管理及使用、瘦肉精、水产品和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年出动执法人员10万人次。

在全国率先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红榜”和“黑名单”制度。

近年来,安徽省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省级例行监测合格率均在99%以上。

四川省综合施策做好非洲猪瘟防控2018年12月210,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召开的“2018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通报会”上获悉,目前,四川省已发生5起非洲猪瘟疫情,疫情发生后,各地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对全部病死和扑杀猪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已扑杀生猪3.5万头,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2024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项目

2024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项目

2024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项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和农业生产的不断提高,农业面临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仅会对农田土壤和水资源造成污染,还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产生不利影响。

我国积极开展减量增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有效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我国决定在2024年启动一个名为“2024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项目”的专项行动。

本次行动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化肥和农药的减量增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化肥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推广绿色农业技术,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

要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推广绿色农业技术。

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引导农民采用节水、节肥、节药的生产方式,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加强农业科学研究,推广耕作制度改革和耕地质量改良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和抗病虫能力,降低农药用量。

要优化种植结构,发展多品种多轮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科学确定合适的作物轮作方式,合理配置种植结构,减少单一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对农药的需求。

鼓励发展有机农业,推广有机种植和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品质和安全性。

要强化监管和执法,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建立完善的农药登记制度和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加强对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农药合理使用,避免超量施用和滥用,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

还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开展绿色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2024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项目是一项迫切需要的行动,可以有效减少农田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4年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方案

2024年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方案

2024年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方案2023年化肥使用量负增长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制定一系列行动方案。

下面是一个包含各种措施的行动方案,以减少化肥使用量和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一、加强法规和政策支持1.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限制化肥的使用量和质量,加大对非法化肥销售的打击力度。

2.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生物肥料等替代品,提供补贴和奖励,降低农民的经济负担。

3.加强土壤保护和修复的政策支持,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促进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二、加大科技支持和推广力度1.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鼓励开展化肥减量和替代品研发,推广使用高效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新技术和新产品。

2.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培养农技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提高有机肥施用技术。

3.建立农业信息平台,发布农业技术和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农业保险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民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三、推进农业生态化发展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肥互作的损失,推广滴灌、定量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

2.推广有机农业和农田生态系统建设,培养有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农民参与有机农产品生产和销售。

3.推动农作物品种改良,培育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品种,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意识提升1.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民普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的知识,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施肥意识,鼓励他们减少化肥使用。

2.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开展科普宣传,举办培训班和讲座,提高农民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水平。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网络和社交媒体的作用,传播环保理念和技术,提供化肥减量的相关信息和指导。

五、倡导良好的农业生产方式1.鼓励农民采用轮作休耕、绿肥覆盖等生态农田管理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需求。

2.推广农业循环利用技术,如农家肥、沼气、秸秆还田等,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2024年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方案

2024年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方案

2024年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方案背景:化肥的过度使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化肥的过度使用增加了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的风险。

此外,长期大量使用化肥还会导致土壤退化,破坏生态平衡。

因此,采取措施减少化肥使用量,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

目标:我们提出的2024年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目标是:将化肥使用量减少至少10%。

通过减少农业对化肥的依赖,我们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的质量,提高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行动方案:1. 提高农民的意识和培训:- 通过举办培训会议、研讨会和工作坊等形式,提高农民对适量使用化肥的意识,增强对可持续农业的理解和认同。

- 提供农民个性化的建议,帮助他们了解土壤质量、作物需求和科学施肥方法,如有机肥料的使用等。

2.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增加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种植面积,在积极保护环境的同时,减少对化肥的需求。

- 提供财政和技术支持,降低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3. 鼓励研发和推广替代肥料:- 投资研发更环保、高效的替代肥料,如生物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和绿肥等,以替代化肥的使用。

- 推广使用农作物残渣和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作为肥料,进一步降低化肥的需求。

4. 引导农民选择适合的农业种植模式:- 鼓励农民采用农作物轮作、间作和套作等模式,通过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 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农民制定合理的作物轮作计划,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

5. 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 建立化肥使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全面了解化肥使用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

- 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措施,加强科学管理,确保化肥使用量负增长的目标的实现。

执法:- 加强对违法使用化肥的执法力度,对超量使用化肥的农民进行罚款和处罚,形成法律的威慑力。

- 建立奖惩机制,对积极响应化肥负增长行动的农民给予奖励和补贴,增强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21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化肥农药利用率

2021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化肥农药利用率

2021年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化肥农药利用率的数据,这一数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化肥农药利用率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利用效率,它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质量、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多个角度对2021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化肥农药利用率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1. 数据背景2021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化肥农药利用率数据显示,全国化肥利用率为45.3%,农药利用率为52.7%。

这一数据反映了我国农业化肥和农药利用的总体情况,同时也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化肥农药利用率的提高,对于实现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问题分析在分析化肥农药利用率的问题时,首先要考虑化肥农药的使用效率,包括施用量、施用方法和施用时机等因素。

还要考虑化肥农药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土壤污染、水质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等方面。

还要考虑农民的使用习惯、农业生产模式和政策扶持等因素对化肥农药利用率的影响。

3. 政策措施针对化肥农药利用率低的问题,农业农村部应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的品质。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提高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可度,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

4. 个人观点化肥农药利用率的提高是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我认为,要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效率,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

政府应出台更加具体和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采用绿色生产方式。

企业应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出更加环保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

农民应提高环保意识,改变传统的施肥施药习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绿色农业的转型升级。

总结回顾2021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化肥农药利用率数据,揭示了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实现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加大政策力度,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农民应提高环保意识,共同推动化肥农药利用率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
28
行业经纬
近日,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安徽全省化肥使用量、农药施用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 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卫东介绍,在产地环境保护方面,安徽省着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启动实施了畜禽粪污治理、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秸秆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回收、水生生物保护等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缓解。全省化肥使用量、农药施用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肥料利用率、农药利用率分别达37.6%和39.6%,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3%。 在生产过程管控方面,安徽省狠抓质量安全监管。在全省范围内连续11年开展农药管理
及使用、瘦肉精、水产品和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
年出动执法人员10万人次。在全国率先建立农
产品质量安全“红榜”和“黑名单”制度。近年来,
安徽省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省级例行监测
合格率均在99%以上。
此外,安徽省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推进
农业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农产品从无到有,
总数达5376个。以市场为导向,安徽省打造“皖”
字号农产品品牌,农业类有效注册商标达12万
件,其中驰名商标106件。

安徽:化肥使用量、农药施用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

2018年12月20日,广东惠州银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黑灯工厂”正式投产,该工厂从原材料投放到成品包装均可实现“无人生产”,是我国第一家“黑灯工厂”,不仅打造出农药现代化生产的新标杆,更是由此开启我国农药“智造”新时代。 “黑灯工厂”即智慧工厂,生产过程无需人工值守,可以关灯全天候运行。该公司董事长钱炫舟介绍,该厂此前建设的全自动生产线上,填料和包装两个步骤仍需人工操作。“黑灯工厂”的正式投产,意味着惠州银农实现了整条生产线无需人工操作,达到国际一流水准。预计年产能将达到3000吨,实现销售额超3亿元。 据了解,惠州银农创下多项国内第一:第一个将微乳剂型市场化、第一批生产水分散粒剂、第一批从事干悬浮剂研究并建立完整生产
线、第一个采用DCS自动化系统控制制剂生产。
同时,银农还是国内第一家也是独家采用单线
生产模式的企业,一条生产线只生产一种农药,
中间不切换生产其他农药,产品质量稳定,生
产的悬浮剂质量可与进口产品相媲美;并是国
内第一家对产品进行赋码的企业,实现生产、
销售和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做到了产品可追溯,
大数据可转化。
当天,银农还正式推出灭生性除草剂新
品——“坎净”,该产品发挥了草甘膦复配苯
嘧磺草胺1+1>2的特点,结合二者的优势,
具有杀草谱广、杀草速度快、持效期长、低温
效果更好等四大特点。

惠州银农“无人工厂”开启农药“智造”新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