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名师精编作业(5)

合集下载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名师精编作业(6)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名师精编作业(6)

光合作用作业1.把带有叶子的枝条插在水中,在暗室里放置两天。

用打孔器取下的叶子上打圆片,把叶子圆片分为两等份,背面朝向液面,一份放在水中,另一份放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并让叶片漂浮在液面上,继续在暗室里放置两天;然后把这些叶片放入温水中几分钟后取出,再放入70℃的90%乙醇中浸泡1h以上;取出叶片放入水中漂洗,再浸入碘液中几秒钟取出,用蒸馏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浮在水面上的叶片呈白色或浅黄色,而浮在葡萄糖溶液面上的叶片呈蓝色。

原因是A.实验前,叶子已储存了淀粉B.实验前,叶子已储存了葡萄糖C.实验前,叶子已发生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D.实验时,叶片吸收了葡萄糖,并使之转变为淀粉【答案】D【解析】把绿叶放在暗室中两天,消耗掉原有的糖类,实验时,叶片吸收了葡萄糖,并使之转变为淀粉,所以D选项正确。

2.下列关于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中ATP与ADP、NADP+与NADPH之间的相互转化,发生在光反应阶段B.有氧呼吸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无氧呼吸把有机物转化成小分子有机物C.血糖和肝糖原、肌糖原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保证人体内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D.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菌,必须将其与活的S型菌混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中ADP转化为ATP,NADP+转化为NADPH发生在光反应阶段,而ATP转化为ADP, NADPH转化为NADP+发生在暗反应阶段,A项错误;有氧呼吸是有机物的彻底氧化分解,而无氧呼吸是不彻底的氧化分解,B项正确;血糖和肝糖原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血糖可以合成肌糖原,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血糖,C项错误;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菌,只需要有转化因子“S型菌的DNA”即可,并不需要活的S型菌,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内各物质的相互转化,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3.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手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含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C原子的转移途径B.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15N代替32P标记DNAC.用3H标记的亮氨酸,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D.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的根尖,在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处均可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在光合作用中,用14C的CO2研究C原子的转移途径,故A正确;由于DNA 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元素,而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需要用DNA和蛋白质特有的元素,因此不能用15N代替32P或35S,故B错误;可以用3H标记的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故C正确;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植物的根细胞中含有DNA的结构是细胞核、线粒体,因此只有细胞核、线粒体中能检测到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而组成核糖体的成分是rRNA和蛋白质,故D错误。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名师精编作业(4)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名师精编作业(4)

光合作用作业1.温度、CO2浓度对某农作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在水肥充足、光照适宜的温室中在培该农作物,发现其光合作用速率较低,科研人员测得温室内的CO2浓度为0.025%,温度为23℃.该农作物在上述温室环境中光合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A.NADPH 数量不足 B.C3化合物合成不足C.酶活性过低 D.气孔大量关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植物体对C02吸收量增加,直到最大,即达到了二氧化碳的饱和点,C02浓度为0.03%时,光合速率增加,则C02浓度为0.025%,暗反应形成的C3化合物不足,B正确。

2.通过对照能够证明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全部来自水的一组实验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应当用同位素18O单独标记水或二氧化碳,目的是将水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加以区分,通过检查产物氧气是否含有18O来判断其来源,因此装置②③可行,答案为C。

3.下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放在透光的不同钟罩内,以下关于本实验的目的叙述中最准确的是A.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增大而增大B.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C.证明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D.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装置中的变量是烧杯中的溶液,前两个是碳酸氢钠,能提供二氧化碳,而III是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前两个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同,而第三个装置没有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故应探究的是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故B 正确。

如果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第III个装置不应是氢氧化钠,故A错误。

不是证明过多的二氧化碳过多会阻碍光合作用,故C错误。

氢氧化钠不能促进光合作用,故D错误。

4.如图是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野外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S1~S5表示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B点和I点,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B.图中DE段不是直线的原因是夜间温度不稳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C.如果S1+S3+S5>S2+S4,表明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为负值D.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CO2浓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据此分析解答.解:A、图中B点和I点,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A正确;B、图中DE段不是直线的原因是夜间温度不稳定,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B正确;C、如果S1+S3+S5>S2+S4,呼吸作用大于净光合作用,表明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为负值,C正确;D、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光照强度不同,D错误.故选:D.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5.图(1)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图(2)为外界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名师精编作业(2)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名师精编作业(2)

第18课时光反应和碳反应1.在叶绿体中,消耗ADP和Pi与产生ADP与Pi的部位依次是()①内膜②类囊体膜③基质④外膜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碳反应必需的物质是() A.H2O、CO2、ADP B.CO2、NADPH、ATPC.H2O、CO2、A TP D.NADPH、H2O、ADP3.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碳反应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碳反应,不进行光反应C.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碳反应D.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碳反应,不进行光反应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A.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B.光反应和碳反应都需要有许多酶参与催化C.光合作用的碳反应阶段需要在黑暗处进行D.温度降到0℃,仍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5.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①叶绿体基质②类囊体膜③线粒体基质④线粒体内膜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7.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光反应不需要酶,碳反应需要酶B.光反应消耗水,碳反应消耗ATPC.光反应固定CO2,碳反应还原CO2D.光反应储存能量,碳反应释放能量能力提升8.在叶绿体中,NADPH和ADP的运动方向是() A.NADPH和ADP同时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NADPH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C.NADPH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D.AD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NADPH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9.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RuBP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二氧化碳浓度C.升高二氧化碳浓度D.降低二氧化碳浓度10.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逐渐增大,地表紫外线照射量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 作业1.图1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以2CO 的吸收或释放量反映)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能够反映a 点时生理过程及量变关系的是图2中的( )【答案】A【解析】由图中的a 点可知,该光照强度下,植物即不从外界吸收,也不向外界释放二氧化碳,表明此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同。

即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叶绿体吸收,肝不必从外界吸收。

2.下图为某植株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CO 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 ②植物在a 和h 时刻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③影响bc 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④ce 段与fg 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完全相同⑤若c 、f 时刻的光合速率相等,则植物呼吸速率为c 时刻大于f 时刻 ⑥该植物处于生长时期A. ①③B. ②④C. ①⑤D. ②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曲线可知,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ah ,①错误;植物在a 和h 时刻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②正确;影响bc 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③错误; ce 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环境温度过高导致气孔关闭,fg 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④错误;若c .f 时刻的光合速率相等,则植物呼吸速率为c 时刻小于f 时刻,⑤错误;该植物一天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大于释放量,植物处于生长时期,⑥正确;所以选D 。

3.将一株植物培养在H 218O 中并进行光照,过一段时间后18O 存在于 ( )A.光合作用生成的水中B.仅在周围的水蒸气中C.仅在植物释放的氧气中D.植物释放的氧气和周围的水蒸气中【答案】 D【解析】 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来自水,所以将一株植物培养在H 218O中并进行光图(2)照,过一段时间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含18O,此外植物的蒸腾作用在不断进行,植物吸收的H F18O一部分通过蒸腾作用从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周围空气中。

所以植物释放的氧气和周围的水蒸气中都有18O。

4.下列有关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缺镁培养液培养的番茄幼苗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减少B. 适宜光照下,植物吸收CO2的总量等于固定的CO2的总量C.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 光照条件下,叶绿体中ADP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方向移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缺镁时番茄幼苗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叶绿素主要吸收的是红光和蓝紫光,所以缺镁培养液培养的番茄幼苗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减少,A正确。

植物吸收CO2的总量并不一定全部被固定,所以适宜光照下,植物吸收CO2的总量大于固定的CO2的总量,B错。

乳酸不能直接被人体细胞分解,C错。

光照条件下,叶绿体中ADP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D错。

5.如图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其他条件不变且适宜),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光照强度由a到d时,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增加B. 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 若光照强度长期为c,该绿色植物不能正常生长D. 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a条件下,CO2释放的量为6,O2产生为0,则此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条件时CO2释放量为0,净光合速率为8,A正确;b条件时CO2释放量与O2产生量相等,细胞呼吸产生的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一部分释放到细胞外,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B错误;c中O2产生量是6,即光合强度是6,呼吸强度是6,二者相等,其他细胞会消耗有机物,该绿色植物不能正常生长,C正确;d时光合强度是8,呼吸强度是6,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6.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主要原因是()A.分子量最小B.分子量最大C.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D.在层析液中的溶液度最高【答案】C【解析】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溶解度越大,扩散的速度越快,其色素带距离滤液细线越远,反之则越近。

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说明叶绿素b在层祈液中的溶解度最低。

7.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

根据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在晚间用大约550 nm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②在通过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上,胡萝卜素的印记在最上面③土壤中缺乏镁时,600 nm~70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④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素a,b利用光能百分比增加A.②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C【解析】植物几乎不吸收大约550nm波长的绿光,所以达不到以增加夜间空气中氧气浓度目的,①错误;胡萝卜素的扩散速度最快,印记在最上面,②正确;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镁缺乏时,叶绿素合成受阻,直接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③正确;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光反应增强,叶绿素a,b利用光能增强,④正确。

8.用相同方法提取某植物和菠菜的光合色素,并用纸层析进行分离。

结果显示:与菠菜相比,该植物缺少距层析起点最近的一条色素带,据此可推测该植物可能缺少的色素是A.叶绿素a,颜色为蓝绿色 B.叶绿素b,颜色为黄绿色C.胡萝卜素,颜色为橙黄色 D.叶黄素,颜色为黄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则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也越大,距层析起点也越远,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小,所以扩散的速度也最小,距层析起点最近,其颜色为黄绿色,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9.某生物兴趣小组将适量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 ℃、20 ℃和30 ℃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下黑藻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B.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C.B点条件下黑藻能进行光合作用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答案】D【解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自变量为光强,分别在10 ℃、20 ℃和30 ℃下进行实验,自变量为温度,A正确。

A点光强较大,而温度为10 ℃,限制光合速率的增加,B点光强太低,在三种温度下光合速率都较低,B正确。

B点气泡生成量为0,表示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刚好都被细胞呼吸消耗,C正确。

缺镁影响叶绿素合成,吸收光能能力下降,需要在较高光强下才能达到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故B点左移,D错。

10.下列有关菠菜叶片中色素分离结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组可能误用蒸馏水做层析液B.乙组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C.丙组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丁组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甲组实验结果没有分离处色素带,原因是没有提取出叶绿体色素,A正确;乙组和其他组相比得到了4条色素带,但色素带中的色素含量较低,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色素提取液中色素浓度偏低,B正确;丙组结果含量最多的色素是叶黄素,正确操作结果含量最多的色素应该是叶绿素a,C错误;丁组结果叶绿素的含量低于类胡萝卜素,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部分叶绿素在研磨时被破坏,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把握正确的实验操作,熟练完成相关实验并对出现的结果误差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11.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几位科学家做了几个著名实验,这些实验设计都有逻辑上的严密性。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不会死亡,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CO2,放出O2,从而更新空气B.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C.恩吉尔曼的实验证明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分别标记CO2和H2O,供绿色植物利用,分析各自放出的氧——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H2O【答案】A【解析】本题以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为材料,考查这些实验的过程、结果和结论,属于考纲识记层次。

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不会死亡,得出了“植物可以更新因小鼠呼吸而变混浊的空气”的结论,在当时尚不知道空气的成分,故A项错误。

萨克斯通过“曝光组”和“遮光组”的对照实验,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故B项正确。

恩吉尔曼以水绵和耗氧细菌为材料,以耗氧菌的分布为指标,证明了叶绿体释放氧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故C项正确。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18O分别标记CO2和H2O供绿色植物利用,分析各自放出的氧的放射性,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H2O,故D项正确。

12.下列生产实践依据的原理与其余各项不同的是A.水稻育苗过程中,应适时排水,暴露稻田进行晒床B.农作物种植和生长过程中应适时中耕松土C.果农将广柑储藏于密闭的地窖中,保存时间可达4~5个月D.温室栽培时,白天适当升高温度而夜间适当降低温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水稻育苗过程中,应适时排水,暴露稻田进行晒床,防止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农作物种植和生长过程中应适时中耕松土,促进根部细胞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能量,进而促进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果农将广柑储藏于密闭的地窖中,保存时间可达4~5个月,因为这样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温室栽培时,白天适当升高温度是促进光合作用,加快有机物的合成,而夜间适当降低温度是降低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A、B和C选项都是利用了细胞呼吸的原理,而D选项是利用了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

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原理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3.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