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意义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意义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意义音乐教育在幼儿园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培养音乐素养,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同时也能够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健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培养音乐素养幼儿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受到专业的教师指导,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音乐知识、理解音乐的审美意义和鉴赏能力。
音乐素养不仅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也能够带动幼儿乐于探索和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
2、激发音乐兴趣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不同种类的音乐,让他们开发音乐创造力,从而激发其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不仅如此,幼儿园音乐教育也可以让幼儿逐渐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乐器,从而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和音乐表现能力。
3、促进身心健康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幼儿优秀的音乐艺术表现能力,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音乐教育可以让幼儿在欢快的旋律中体验愉悦和放松,舒缓紧张的情绪,从而帮助幼儿消除紧张和疲劳状态,提高其免疫力和抗挫折能力。
4、促进全面发展音乐教育对幼儿的智力、情感、社交和语言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都有很好的启蒙作用。
音乐教育可以锻炼幼儿的记忆力、认知能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其智力的全面发展。
同时,音乐教育也可以帮助幼儿学会表达情感,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情感的全面发展。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与他人合作,交流沟通,形成良好的社交能力。
此外,音乐教育还可以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幼儿园音乐教育在未来也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班音乐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有效工具

中班音乐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有效工具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儿童来说尤其重要。
中班阶段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音乐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音乐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培养情感表达能力、提高社交技巧、发展创造力以及增强注意力等,是一种全面培养儿童的有效工具。
一、培养情感表达能力音乐可以温暖儿童内心,激发儿童情感的表达。
在音乐活动中,儿童可以通过歌曲、舞蹈、乐器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通过与音乐的互动,儿童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并学会用音乐来表达。
二、提高社交技巧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的社交技巧和合作意识。
在音乐活动中,儿童可以与其他孩子一起参与合唱、编舞等集体表演,通过协作和互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音乐活动还可以帮助儿童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发展创造力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在音乐活动中,儿童可以通过编曲、创作歌词、创造舞蹈等方式展示他们的创造力。
音乐的自由性和创造性,能够激发儿童探索、尝试和创新的欲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四、增强注意力音乐活动可以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
在音乐活动中,儿童需要专注于歌曲的歌词、音符的演奏、舞蹈的动作等细节,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此外,通过音乐活动,儿童可以锻炼他们的记忆力,例如记忆歌曲的歌词、乐曲的旋律等,进一步加强他们的认知能力。
综上所述,中班音乐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通过培养情感表达能力、提高社交技巧、发展创造力以及增强注意力等方面的训练,儿童能够全面发展并成为更自信、更有创造力的个体。
教师和家长应该重视音乐在中班阶段的作用,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让他们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同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教育意义

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教育意义幼儿园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乐活动以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在幼儿园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音乐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教育意义方面进行探讨。
一、音乐活动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音乐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运动、协调及柔韧性发展,脑内神经元的形成和连接,产生更积极的情感表现,增强个体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音乐活动陶冶情操,培养幼儿有爱心、有信心、敢于表达、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从而使幼儿身心得到更全面、更平衡的发展。
二、音乐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自信心音乐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使幼儿能够在自然、放松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活动中,老师能够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增强幼儿的落实力和耐挫力,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更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取向。
三、音乐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在音乐活动中,幼儿要进行唱歌、编舞、演奏等体验和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幼儿时时创造、思考,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这就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这样的活动让幼儿不断探索发现世界的初步方式,使他们在早期就有着探究的意识,培养幼儿在思维能力上的迅速发展和全面提高。
四、音乐活动能够增强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友谊在音乐活动中,幼儿与同伴合作,互相帮助,一起表演,从而增强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友谊。
这些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也能够让孩子们体验到合作的好处和乐趣。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能够边唱歌边学习语音、语调、音韵等,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同时,在活动中,幼儿还需要听、辨别、模仿不同的音乐性声音,这也能够提高幼儿的听力能力。
总之,幼儿园音乐活动在幼儿的身心健康、兴趣、创造力、思维能力、合作意识、语言和听力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应该充分重视音乐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幼儿在游戏和欢乐中学习成长。
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
在幼儿的世界里,音乐更是承载着无尽的乐趣与想象。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了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下面,就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一、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幼儿调整呼吸、锻炼节奏感,从而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同时,音乐还能刺激幼儿的大脑神经,增强记忆力,促进大脑发育。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需要调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综合感知能力。
二、培养幼儿的情感与审美音乐有着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在音乐教育中,幼儿可以通过歌曲、舞蹈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而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音乐还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在欣赏和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幼儿会逐渐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三、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音乐教育中的歌曲、歌词等,都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好材料。
通过演唱歌曲,幼儿可以锻炼发音、语调、语速等语言能力。
同时,音乐还能帮助幼儿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需要与同伴合作、交流,这也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四、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音乐教育往往需要集体参与,如合唱、乐队等。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培养团队精神。
音乐教育还能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敢于在集体中展示自己。
这对于幼儿在未来社会中的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音乐教育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充满创意的空间。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具备更强的创新意识。
六、提高幼儿的注意力与自律能力音乐教育需要幼儿集中注意力,遵循一定的节奏和规律。
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让他们学会自觉遵守规则。
同时,音乐教育还能提高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更加专注。
中班音乐学习的重要性

中班音乐学习的重要性音乐是儿童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中班(3-4岁)的幼儿来说,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幼儿可以全面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社交技能。
一、音乐对幼儿发展的益处1. 情感表达:音乐是一种情感交流的媒介。
通过唱歌、跳舞和演奏乐器等活动,幼儿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并培养情感表达的能力。
音乐活动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快乐、悲伤、兴奋等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2. 语言发展:音乐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唱歌的过程中,幼儿学习歌词,同时也学会了掌握节奏、语调和韵律。
这种早期的语音训练对于幼儿后期的语言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3. 动作协调:音乐活动鼓励幼儿进行各种动作,如跳舞和音乐游戏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掌握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促进他们的运动发展和精细动作控制能力。
4. 注意力和集中力:参与音乐学习可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通过演奏乐器、观察音乐家演奏或听音乐,幼儿需要保持专注来理解和欣赏音乐。
这种训练有助于提高幼儿在其他学习领域的集中力和学习效果。
5. 社交技能:音乐学习通过合唱、合奏和音乐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在小组中合作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和沟通,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中班音乐学习的方法和策略1. 多样化的音乐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中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多样化的音乐活动。
例如,在唱歌活动中使用手指动作或简单的舞蹈动作来增加趣味性,通过打击乐器参与演奏活动等等。
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享受学习音乐的乐趣。
2. 创造性的表达: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的音乐表达。
在音乐活动中,提供给幼儿进行即兴演唱或演奏的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 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中班教师在音乐学习中起到关键作用。
他们应该成为幼儿的良好榜样,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给予幼儿适当的引导和示范。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幼儿园音乐教育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一、音乐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促进幼儿的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的发展,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和表达能力。
幼儿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丰富多彩的声音和节奏,通过模仿、唱歌等方式,激发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幼儿的语言发展。
2. 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注意力和记忆力。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注意听音乐、跟着节奏做动作,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幼儿培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并且通过跟唱、跟拍等方式,可以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3. 促进幼儿的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的发展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音乐,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不同的情绪,培养情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幼儿还可以通过合唱、合奏等方式与同伴合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二、音乐教育对幼儿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教育对幼儿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期是审美情趣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审美观念,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
1.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审美观念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审美观念。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接触到不同的音乐作品,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培养了幼儿对美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帮助幼儿建立起对美的概念和追求。
2. 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艺术修养。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幼儿对艺术的敬畏和热爱,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
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

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音乐在幼儿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其多种素质。
幼儿音乐教育旨在通过音乐活动,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开发幼儿的听觉、表达和创造才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本文将探讨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教育方法。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时期是人类智力、情感、社会认知等方面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与幼儿的发展息息相关。
首先,音乐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音乐活动能够增强幼儿的体能、协调性和感知能力,培养幼儿的动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
其次,音乐可以培养幼儿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通过歌唱、舞蹈和合奏等活动,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对他人的关注和倾听,培养友谊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音乐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品味。
幼儿通过倾听和欣赏音乐,能够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艺术修养,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为了有效地进行幼儿音乐教育,教师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歌唱、舞蹈和乐器等形式,让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和发展水平的音乐内容,使其易于理解和接受。
其次,创设音乐语境。
教师可以借助故事、画面、舞蹈等形式,将音乐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在教唱儿歌时,可以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此外,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灵活运用集体教学、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提供多样化的音乐体验。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游戏和故事情节,设计富有趣味性的音乐活动,增加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注重评价和反馈。
教师应及时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通过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他们的进步和发展。
音乐对幼儿教育的发展贡献

音乐对幼儿教育的发展贡献幼儿时期是人生中最具可塑性的阶段,音乐作为一种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对幼儿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那些事儿。
一、音乐有助于幼儿智力发展1.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度音乐训练可以让幼儿的耳朵变得更加敏锐,对声音的辨识能力得到提高。
这对于幼儿在语言、数学等学科的学习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激发幼儿的创造力音乐创作和表演过程需要幼儿运用想象力,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这种创造力的培养,有助于幼儿在其他领域如绘画、手工等活动中展现出独特的创意。
3.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音乐学习过程中,幼儿需要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这种对音乐元素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音乐有助于幼儿情感发展1.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现,幼儿在参与音乐活动时,可以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对于幼儿在人际交往中更好地理解他人、表达自己具有重要意义。
2.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音乐表演可以锻炼幼儿的勇气和自信。
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音乐活动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如合唱、乐队等。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三、音乐有助于幼儿社交发展1.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音乐活动可以让幼儿在共同的学习和表演过程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这种友谊有助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相处。
2.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音乐活动中的互动和交流,可以让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提高社交能力。
这对于幼儿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培养幼儿的领导力音乐表演中,有些幼儿可能担任指挥、领唱等角色。
这些角色可以锻炼幼儿的领导力,为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的领导地位奠定基础。
四、音乐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1.缓解幼儿的压力2.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音乐欣赏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美的存在,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高鸿梅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45期
摘要:优美悦耳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愉快,增强活力。
据有关医学研究证明,人在愉快时,血液中可产生一种有利于健康的物质,它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
它能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情绪,即自由的摆动、走动或跳跃等,来达到创造合乎节律的动作,唤起幼儿天生的本能,培养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感与动作的协调性,使听觉更加敏锐、感情更臻细腻,使幼儿更加活泼健康。
那么,音乐教育对幼儿全面深刻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关键词:陶冶性情健康音乐
一、陶冶性情,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幼儿满怀好奇和探究的心理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睁开眼睛就要寻觅鲜艳、明快的色彩,看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竖起耳朵就要倾听母亲的声音和环境中丰富多变的音响。
美丽鲜艳的色彩与图案可以满足儿童视觉的需要,而优美动听、欢快活泼的音乐便是满足他们听觉需要的最好刺激。
儿童终日生活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块积木、一堆沙土、一个小动物等,这些简单的物品都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想象天地。
同样,生动形象、富有表情的音乐旋律与节奏,尤其是一些描述性的、模拟性的发挥儿童想象力的好材料,他们可以从音乐中领略到大自然的流水淙淙、鸟语花香、野蜂飞舞、万马奔腾等美妙动人的场景。
音乐能使人产生美感,受到美的教育,也就是爱的教育,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使人感到生活的乐趣,更加热爱生活。
如歌曲《国旗国旗多美丽》能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国旗的感情;《学做解放军》《哈达献给解放军》能激发幼儿热爱解放军的感情;《值日生歌》能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爱护小树苗》能培养幼儿爱护公共财物的思想感情等。
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儿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还难以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正抒发了儿童的内心感受,所以儿童发自内心地喜欢音乐,以至于常常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
正是音乐,可以陶冶儿童的情感,保持和发展了儿童的想象力并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二、寓教于乐,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
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而音乐教育正好可以为德育打好情感基础。
人在幼儿时期所接受的音乐教育,往往会作用于他的一生。
一首短小的歌曲,往往有巨大的力量和深远的影响。
歌曲《对不起,没关系》以轻快的节奏、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幼儿在边唱边表演中理解歌词的内涵,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山羊踩痛小公鸡》让幼儿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谅互让,友好相处;《李小多分果果》让幼儿体会到谦让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又如《一分钱》这首儿童歌曲,以一个儿童的口吻,叙述了他把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的经过,全曲天真活泼充满稚气,毫无说教的味道,非常自觉地赞扬拾金不昧的美德。
大多数音乐活动都是集体活动,无论是音乐游戏、器乐合奏、还是合唱,都能培育人的集体主义精神,遵守纪律的习惯,以及形成人与人紧密合作的良好道德。
音乐对幼儿心灵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但它的教育效果却是明显的,效应也是长期的。
音乐是孩子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维生素",我们应针对幼儿喜情感、厌讲理,喜形象、厌抽象的特点,将德育寓于音乐教学中,真正达到以情感人,以情怡人的目的。
三、启迪智慧,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音乐教育对促进幼儿脑细胞皮层的增厚、脑功能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与儿童智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在音乐活动中,各种声音及身体动作的信息输入大脑,增强脑神经元的刺激,这有利于各神经元之间的接通,形成神经通路;同时音乐能培养儿童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动作是幼儿智力发展的起点,曾经有人提出,训练孩子的手脚就是训练大脑,而手脚的训练在音乐活动中能够得到充分的施展:弹琴训练了手指的灵活性,舞蹈训练了全身的协调性。
音乐中的唱歌、歌舞表演、音乐游戏等,都能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曾指出,人的大脑共有六种智能,其中第三种就是音乐智能,即能够感受韵律和音乐并进行创作。
可见,音乐与智力本身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音乐教育可扩大幼儿的音乐视野,丰富感知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幼儿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例如:让初生婴儿在哺乳、活动或睡眠时听一些优美、愉快的音乐,可以使婴儿的朦胧期缩短,学语期提前。
爱因斯坦每当研究问题遇到困难时,就把自己关起来演奏音乐,他常在音乐中重新获得灵感。
这原因正是音乐使他的思路从逻辑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重新获得创造力。
所以他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
”正因为如此,许多成功的科学家都与音乐有不解之缘,爱因斯坦拉小提琴,普朗克擅长演奏钢琴,玻尔兹曼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普里高津,一般进化论的创始人、美国系统哲学家拉兹洛早年都是钢琴家。
四、以美促健,促进人身心的健康发展
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医治人的疾病,
正因为如此,音乐治疗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正在全世界人蓬勃发展。
事实上,在人类的音乐发展史中,音乐始终与人体的运动分不开的。
古人云:诗、乐、舞三位一体,正是指这一状态。
许多作曲家都强调音乐与身体或手势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他们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本身最好还是被看成一种延伸了的手势、一种由身体所执行的运动或方向。
著名作曲家斯特
拉文斯基甚至认为音乐必须被看见,这样才能得到恰当的吸收。
他认为一个人在听音乐时必须看演奏者演奏。
确实,听音乐会的录音要比亲临现场观看演出给人心灵的震撼差得多。
幼儿当然会把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他们觉得如不伴以某种身体运动是唱不出歌来的。
奥地利的音乐教育家提出具有体态律动配合的音乐教学法,体现了音乐与运动的密切联系。
他认为:“音乐的学习应该从有关运动的经验开始”。
总之,音乐是启迪“美”的教育,能够带给人以愉悦的心情,“美”的享受。
在幼儿的音乐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感受“美”为导向,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充分发挥音乐活动的游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素质,使幼儿的情感世界得以丰富,增强自信心、成功感以及合作能力,为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之成为热爱生活,乐于创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