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做个自立的孩子
做个自立的好孩子心理健康教案

做个自立的好孩子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立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自立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自立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立的概念和重要性;2. 自立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自立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小游戏引入主题:“谁是最快乐的孩子”,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快完成任务。
任务是:从班级门口跑到教室门口,然后把一张纸片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
完成任务后,问学生们有什么感受?是否觉得很开心?引导他们认识到:做事情会让人感到愉悦。
2. 学习(30分钟)(1)自立的概念和重要性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自立,并介绍自立的重要性。
例如:能够独立完成作业、打扫房间、洗衣服等家务活,不仅能减轻父母负担,还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2)自立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自立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制定计划、分配时间、学会倾听、遵守规则等。
3. 实践(10分钟)让学生选择一项家务活进行实践,例如:擦桌子、拖地板、洗碗等。
在实践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指导,并鼓励他们独立完成任务。
4. 总结(5分钟)通过问答形式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实践,培养自立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自立的概念和重要性;2. 学生掌握了自立的方法和技巧;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项家务活,并体会到自立带来的成就感;4. 学生表现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立的品质?

培养孩子自立品质
培养孩子的自立品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引导和培养。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自立品质:
1.给予孩子自主决策的机会: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例如购物计划、家庭活
动等,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任务: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例如整理房间、
洗碗、打扫等,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并逐渐培养自立能力。
3.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例如穿衣、洗漱、
做饭等,让他们学会独立生活,并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例如学习新的技能、参加新
的活动等,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增强自信心。
5.培养孩子的自主思考能力:鼓励孩子多思考问题,例如为什么事情会发生、
如何解决问题等,让他们学会自主思考和判断,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6.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例如尊重、信任、鼓励等,
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
总之,家长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和自由度,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自立品质。
同时,家长也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充满信心和勇气。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自立自信原本就与“自强不息”紧密关联,“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早在周代典籍《易经》中就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汉代典籍《礼记》中也曾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就指出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要知道任何一个父母都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孩子终有一天要独自面对社会,面对生活,要坚强地面对一切挑战,因此父母就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社会意识与独立意识。
做为父母不仅是给孩子宽松的生活环境,无忧无虑的成长空间,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孩子自立自强与自信的品格,让孩子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人。
作为年轻的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与自信呢?一、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亲情的家庭环境,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有利于孩子的自立自强自信的品格的培养。
有一首诗歌中说到“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回到安静的港湾,享受家的温暖。
”这一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家庭中大大小小的成员忙碌了一天,回到幸福的家中享受着家庭的关爱与亲情,传递着美好的情感。
的确,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会给孩子带来了充分的安全感,让他眼中的世界是祥和的,纯净的,让他心中的世界是美好的,光明的,有安全感的孩子也会因此变得自立自强与自信。
相反,长期处于不和的家庭,孩子目睹父母争吵与敌对,常常缺少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就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与不正常的情感反应,缺乏安全感,幸福感,对他人往往产生不信任感,在行动上也会常常情绪低落,闷闷不乐,甚至脆弱自卑,害怕与他人交往。
这样的孩子是与自立自强自信挂不上钩的。
因此父母要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温馨和睦,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
当然,年轻的父母自身也要面对工作、生活、交际的各种压力,但是无论遇到何种的不顺利,父母都要必须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及时调整心态,学会遗忘那些不愉快的不顺心的事儿,用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家庭,面对孩子,面对未来。
尽可能的避免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攻击对方,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愉快的家庭生活氛围,让孩子乐于表现自我,形成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有利于孩子自立自强自信的培养。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 做个自立的好孩子 通用版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 做个自立的好孩子通用版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的自理技能,培养自立意识,提升自信心和自尊心。
2.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掌握简单的情绪管理技巧,提升情商素养。
3.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学会积极主动地和他人合作。
教学内容1.自理技能认知2.情绪管理技巧3.互助合作的重要性教学过程导入环节首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围坐在一起,交流自己在家中做了哪些事情。
老师可以问:在家里,你平时都做哪些事情呢?有没有自己擦桌子的经历?有没有独自完成过一次任务?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经历,从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学习环节自理技能认知1.学生自立意识的培养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什么是自立意识?学生们可以回答:自立意识是指在生活中,能够主动地照顾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需要。
2.学生自理技能的认知老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展示一些基本的自理技能,例如洗衣服、整理书包等,让学生了解到这些技能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生活日常。
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轮流演示这些自理技能,并鼓励他们尝试更多的自理事项,例如整理自己的课桌、备课资料等。
情绪管理技巧3.学习认识自己的情绪老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是什么,例如“表情猜猜猜”游戏、让学生分享自己最近的感受等。
4.学习简单的情绪管理技巧老师可以分别展示几张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图片中的情绪,并针对不同的情绪,介绍几种简单的情绪管理技巧。
例如:•生气:尝试深呼吸、慢慢地数数。
•伤心:尝试通过书写、绘画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愉快:尽情地分享快乐和感激的事情。
互助合作的重要性5.学习合作的重要性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可以回答:因为合作可以让我们完成更多的任务,也可以让我们相互帮助,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策略思维能力。
6.合作实践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合作任务,在任务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互相支持意识。
例如:小组内分配任务,每位同学完成自己的工作后,协助其他同学完成所缺乏的工作,并按时汇报进度。
初一政治做自立自强的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政治做自立自强的人试题答案及解析1.针对“我们是否应当自立”这一主题,七年级(3)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大讨论。
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发言,你赞同谁的观点呢?A.小张:我特别想自立,凡事由自己做主,父母、老师都不能干预B.小李:我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何必非得自立,自讨苦吃呢C.小刘:我现在还未成年,需要大人的照顾与帮助,自立是18周岁以后的事D.小赵:自立并不是非要作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我们需要自立【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立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根据教材知识,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父母,但是自立不等于拒绝帮助,作为未成年人,我们仍需要父母老师等对我们的帮助,培养自立能力就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所以ABC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D。
2.分析漫画,回答问题:(1)漫画中反映了什么现象?(2)请你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来克服这种现象【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部分学生缺乏自立能力。
(2)①克服依赖心理。
②懂得科学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③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作决定的能力。
④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科学支配时间,管理好自己零花钱。
【解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立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人,认真观察漫画中的文字和人物行为,漫画中将衣服寄回家让奶奶洗,是过分依赖他人,缺乏自立的表现,所以反映的现象,从部分中学生缺乏自立能力回答即可。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克服依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根据所学,从克服依赖、学会自主、从现在做起,科学安排生活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与下列格言、诗句依次对应的心理品质是①天生我材必有用②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③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A.自尊、自信、自立、自强B.自信、自立、自强、自尊C.自信、自尊、自立、自强D.自立、自强、自信、自尊【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含义的理解。
初一政治做自立自强的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政治做自立自强的人试题答案及解析1.从小就一直依赖父母的郝丁中专毕业了,他在家里等着父亲给他找工作。
可父亲却“一狠心”给他签了个“自立协议”,让他到社会上自谋职业,养活自己。
他只好硬着头皮在社会上闯荡,慢慢学会了独立思考,增强了自信。
这说明①只有离开家庭,才能学会自立②只有离开了学校和老师,在社会才能锻炼自立能力③只有克服凡事依赖他人的想法,才能学会自立④只有自立,才能走上自强之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C【解析】郝丁自立自强的经历启示我们,只有克服依赖他人的想法,才能学会自立,自立者自强,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说法绝对,观点错误,排除。
故选C。
2.自强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做出努力。
因此,我们要①志存高远②用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③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④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培养自强精神。
①②④都有助于培养自强精神,①②④正确。
③与题意无关,排除。
故选B。
3.古人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现代社会分工更细,又何止七十二行?劳动无贵贱,分工有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想自强和成功,就要根据自己的长处、天赋、兴趣以及社会需要来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充分发挥主动性。
这样的做法属于A.挑战自我B.战胜自我C.树立目标D.扬长避短【答案】D【解析】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材料中的“根据自己的长处、天赋、兴趣以及社会需要来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是扬长避短的表现,D符合题意。
故选D。
4.梦想就是生命中一双隐形的翅膀,唯有梦想的力量才能激发我们生命的潜能,让我们摆脱平庸与低俗,克服人性的弱点,走向优秀和杰出。
这句话告诉我们①有了理想,就有了方向,有了进取的不竭动力②自强者确立了目标后,就会不屈不挠地坚持,矢志不渝地奋斗③有了理想,就一定能够成功④有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A.①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话是在说明理想的作用。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17《做个自立的好孩子》 北师大版

《做个自立的好孩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立的重要性,认识到自立是成长过程中的必要品质。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事务。
3.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勇于面对困难,克服依赖心理,逐步实现自立。
4.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他人的帮助,同时乐于助人,共同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教学内容1. 自立的含义与重要性2. 培养自立的方法与技巧3. 自立与自信、依赖心理的关系4. 感恩与助人,共同成长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自立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自立的认识和思考。
2. 讲解:讲解自立的含义、重要性以及自立与自信、依赖心理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立的方法与技巧。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培养自立能力。
5. 实践活动:布置一项生活自理任务,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并记录过程和心得。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反思自立能力的培养。
7. 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他人的帮助,同时乐于助人,共同成长。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立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心得体会。
3.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立能力的提升。
4. 学生对感恩与助人的理解和实践。
五、教学延伸1. 开展家长学校活动,让家长了解自立教育的重要性,共同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自立,培养自立精神。
3. 开展自立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立心得,激发更多学生的自立意识。
4. 邀请成功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自立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六、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自立的乐趣。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不同学生合适的引导和帮助。
3. 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家长参与自立教育,共同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
4. 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自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相关推荐《正面管教》读书笔记(精选26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面管教》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篇1寒假里,我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
书中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
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在家庭和学校里,我们有时都会认为惩罚和骄纵会永远存在。
很多人都会从这两个极端考虑问题。
那些认为惩罚有效的人,通常就会惩罚孩子。
那些不相信惩罚的人,常常就会走向另一端,对孩子骄纵。
正面管教能够帮助家长和老师在与孩子沟通时找到一条既不惩罚又不骄纵的路。
在学校里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时常会让我们不知道拿他怎么办,往往我们采取的态度就是让学生站一会,或是课后留下他再就是请家长了。
第二天他来学校就乖乖的一段时间了,老师们往往这时会觉得“还是请家长有用啊”。
看了这本书发现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学生没有真正有收获,没有爱上学习,反而会对这门课的老师产生厌恶,根本达不到学习的目的。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
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有时我们会认为鼓励并不容易,因为老师或是家长很习惯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回应,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
老师和家长也没有深想过惩罚带来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对自己要有信心
(4)大胆实践,不要放过任何锻炼的机会,要想真正独立,就要投身于实践,亲自去品尝生活的滋味。
4.总结全课
我们学习了本课,我们有什么启示呢?我们能按照课文中的要求去做吗?我想同学都应该有答案了。没有谁又能让你依赖一生,只有我们自己是最可依赖的,所以我们要学会“自立”。
课题名称
第十课 做个自立的孩子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自立”,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自立的好习惯。
二、教学难点
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三、教学重点
怎样才能“自立”?
四、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陶行知先生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你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吗”?你会自己收拾房间吗?能自己去学校吗?可以独自出去买东西吗?今天我们就学习怎样才能“自立“。
3.活动在线
(1)有这样一件事: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女生,某日下午放学后,把奶奶给她带的两个鸡蛋原样带回了家,没吃的原因在于:奶奶忘了剥鸡蛋皮!
(2)如果父母有事要外出一周,你要独自在家,你会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
(3)故事感悟
我们阅读课文然后回答课文中的问题
A: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过于依赖他人对个人有什么危害?
二、教学过程
1.心情话吧
教师:今天我们先阅读一下课文中的心情话吧,看一看肖冰为什么这么优秀呢?
2.心灵港湾
提问:谁来说说什么是“自立”?
(学回答后教师小结)
教师:这位同学说的对,“自立”最浅显的意思就是不依赖他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师:那么我们同学能做到“自立”吗?我们怎样做到呢?
自立,是一种生活能力,也是一种良好的品质。自立,要求你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并能够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只有自立的人才不会受制于人,才能有所作为。自立的能力需要从小培养,需要从小事做起。所以,自己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等大人的监督、催促,主动学习,从时间、内容上安排好作息,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学生回答
学回答
看课文,请同学把你的意见写到书上
想一想
五、板书设计
做个自立的孩子
6、教学反思
B:当你想独立做事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让你做,你会怎么办?
C:你有哪些依赖大人的毛病,你打算改正它们吗?给自己制定一个改正的计划。
4.方法指南
所以事事依靠别人是永远无法独当一面的,漫漫人生路上,人真正能依赖的只有自己,那么要如何面对社会中的风风雨雨?
(1)要有自立的意识要摆脱依赖,学会独立解决所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