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机构布局及其流动性解析

合集下载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控制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控制

法律风险
要点一
总结词
法律风险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主要 受到法律法规、监管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法律风险是指因违反法律法规、监管政策等原因而导致的 风险。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而言,法律风险主要受到法 律法规、监管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如果农村合作金 融机构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或监管政策,可能面临罚款 、监管限制等处罚,进而导致损失。此外,如果农村合作 金融机构的法律合规意识不强,也可能导致法律风险增加 。
信用风险
总结词
信用风险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风 险之一,主要受到借款人信用状况等因素的 影响。
详细描述
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债务人违约而导致 的风险。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而言,信用 风险主要受到借款人信用状况、经营状况等 因素的影响。例如,当借款人出现违约行为 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可能无法按时收回贷 款本金和利息,进而导致损失。此外,如果 借款人经营状况不佳,也可能导致贷款风险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 控制
汇报人: 2023-12-01
目录
•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概述 •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 •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措施 •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趋势 • 案例分析
01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概述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定义
01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指为农村居 民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信用社、 农村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03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措施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明确产权结构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以降低单一产权结构下决策 失误带来的风险。
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

《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度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度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度量及影响因素研究》一、引言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类风险也日益复杂。

其中,流动性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其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与度量更是关系到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对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度量和研究,以及探究其影响因素,对于提高该行风险管理能力和促进地方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度量(一)度量方法流动性风险的度量主要采用压力测试、流动性比率分析等方法。

压力测试是一种通过模拟极端市场环境来评估机构承受压力的能力的方法,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银行在极端情况下的流动性状况。

流动性比率分析则通过计算银行的各项流动性指标,如存贷款比率、流动性覆盖率等,来评估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二)度量过程对于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而言,我们首先收集了该行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然后运用压力测试和流动性比率分析等方法,对该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度量和评估。

通过分析发现,该行的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在存贷款结构不合理、资金来源不稳定等方面。

三、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一)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银行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资本充足率等。

对于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来说,其资产和负债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受地域经济影响较大。

此外,该行的资本充足率较低,也是影响其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因素。

(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竞争等。

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如经济增长放缓、利率变动等,都会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影响。

而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会使银行面临更大的流动性压力。

四、对策与建议针对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1. 优化资产和负债结构,提高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多样性;2. 加强资本管理,提高资本充足率;3. 建立健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4. 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业务策略;5. 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我国农村_金融排除_的壳层结构及其作用机理_石庆寨

我国农村_金融排除_的壳层结构及其作用机理_石庆寨
(2)农户借贷 比 较 零 散,需 求 结 构 矛 盾 突 出。 一 是 由 于 农户经济的脆弱性导致对借贷的依赖程度很 高;二 是 因 为 借 款规模太小而导致借款行为的分散化;三是主 流 金 融 供 给 偏 重 农 业 生 产 和 短 期 投 资 ,新 兴 产 业 和 长 期 投 资 缺 口 严 重 。
图 1 我 国 农 村 主 流 金 融 市 场 供 求 关 系 模 型 图中 随 着 农 户 金 融 需 求 增 加 从 D1→D2,主 流 金 融 供 给 却减少 S1→S2,使农民收入减少 Qe→Q1。
二 、农 村 “金 融 排 除 ”的 壳 层 结 构 目前,国内对金 融 排 除 的 影 响 因 素 等 研 究 还 相 对 较 少, 如徐少君和金雪军用微观个人数据对我国农村居民金融排 除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笔者认 为,农村 金 融 排 除 的 主 客 体的互动取决于 既 有 的 制 度 安 排,根 据 其 本 身 的 梯 度 特 征, 我国农村所遭遇的金融排除可分为逐步递进的、按 照 梯 度 变 化 的 3 个 基 本 壳 层 结 构 组 成 (图 2)。
者大多数引用国 外 的 定 义 或 者 运 用 判 定 条 件 分 析 我 国 的 金 务重点转向城市,对农户的农业生产和中小企 业 的 金 融 服 务
融排除问题。如何 德 旭 和 饶 明 认 为 我 国 的 正 规 金 融 机 构 对 大幅萎缩。随着国有商行逐渐撤出农村 地 区,邮 储 银 行 存 多
金融在线
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的壳层结构及其作用机理
石庆寨
(中共太湖县委党校,安徽 太湖 246400)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殯 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的壳层结构由层层深入的农户(农企)、主流金融、路径锁定三个壳层结构构 成,其 中 路径锁定是核心因素。因此,只有通过 强 制 的 制 度 变 迁 解 除 路 径 锁 定 才 能 化 解 农 村 金 融 排 除,彻 底 解 决 农 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竞争力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竞争力现状及对策分析
5. 收益性方面 农村合 作金融 机构收益 率水平 绝对数 值与其它商业银行相比差距并不是特别大, 但是收益来源主要依靠利息差,收入结构很 不合理,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微乎其微。 二、我 国农村合 作金融机 构竞争 力差 距形成原因剖析 1. 农 村合作金 融机构网 点布局主 要在 城乡结合部或农村 这些地 区金融机 构数量偏 少,且 农村 合 作金融机 构与其 它商业银 行网点客 户目 标 客户不同 ,可以 说农村金 融市场市 场结 构 是接近垄 断型, 缺乏足够 的竞争氛 围, 不利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竞争力的提升。 2. 经营理念存在偏差 目前我 国银行 业金融机 构均存 在“规 模越大越好”的思想,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更 是如此,所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 仅仅停留在低水平的规模竞争上,农村合作 金融机构较少从产品开发、成本核算等角度 去提升自己,不利于自身业务的长足发展。 3. 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农村合 作金融机 构的法人 治理结 构尚 未 真正起作 用,基 本上还是 董事长个 人决 策 为主,集 体决策 意识不够 ,尚没有 形成
集体 决策的氛 围,也没 有建立起 有效的激 励约 束机制, 导致决策 科学性不 够,决策 执行打折扣,达不到预期效果。
4. 企业文化严重缺失 一个企业 要获得长 足发展 必须有一 种 健康向上、凝聚力强的企业文化做基础。合 作金融机构扎根在农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现行企业文 化已很不适应这种现状。从某种程度上说,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想取得大的发展,必须 从根本上努力根植起一种凝聚力强、能得到 广大消费者认同的企业文化。 5. 核心竞争力缺失 农村 合 作 金 融 机 构 所 能 提 供 的 产品 较为 单一,主 要是存贷 款业务及 简单的代 理收 费业务, 业务品种 与其它银 行机构相 比是 劣势而无 优势。贷 款门槛虽 然相对较 低但 成本偏高 。内部员 工综合素 质相对较 差, 服务品质 难属上乘 。也没有 建立起一 种得 到广大消 费者认同 的企业文 化,这些 因素 都导致农 村合作金 融机构在 金融竞争 中难以抢占有利制高点。 三、提升 我国农村 合作金融 机构竞争 力的对策建议 1. 优化股东结构 目前农村 合作金融 机构现有 股东中大 股东 只看重短 期利益, 只关注其 能否从合 作金 融机构获 得贷款融 资便利而 不去关注 其它 ;中小股 东由于自 身权益较 少,关心 与不 关心对自 己影响不 大,因而 也没有关 注合 作金融机 构经营的 积极性。 因此合作 金融 机构处于 一种股东 权利被主 动或被动 地弱 化,缺少 外部监督 的环境中 ,规范大 股东 行为,严 格控制股 东关联贷 款。适当 时候 可以考虑 通过增资 扩股方式 吸收一些 愿意 真正关心 合作金融 机构经营 趋势 ,但从 长远来 看,它们 有各自的 运动方式 ,会随 着时间的推移而分道扬镳。

农村金融体系30年演变的基本规律

农村金融体系30年演变的基本规律

二、改革开放 以来农村金融格局 的演 变
作为国家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金融机构

直在改革中发展 。 9 8 以来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大 17 年
体上经历 了三个发展阶段 ,折射 出国家金融 资源配置的
杨 明 秋 , 周 陈 曦
(.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 究所 ,北京 1 0 3 ; . 0 7 2 2 江西农业大学经 贸学院 , 江西 南 昌 3 0 4 ) 3 0- 5
[ 摘要] 改革开放 3 年来, 0 农村金融机构格局发生 了多次重大变迁。 折射 出当时国家金融资源配置的政策安
[ 作者简介] 杨明秋 l92 ,江西赣县人,复且火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Hale Waihona Puke 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 7 一j 1
向为金融理 论与实践 。 周陈曦 (9 5 ) 1 8 .江西新余 人.江西农业大学经济 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 ,主要 从事转型经济与投融 资研究 。
作为国家宏观金融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农村金融 机构的初创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开放 。 农村
至此开放 。 金融 资源也 由大一统的管理模式 向多元模式
发展 。
( )探索与调整阶段 (9 4 0 5 : 三足鼎立’ 二 19  ̄2 0 ) “ 与农村金融 机构支 农功能分化 。 金融资源的 市场化配置 呈现两 面性 ,农村金融机构 发展进 入关键时期 此时的 农村金融 机构承接 着农村金 融市场化 改革 任务 ,也肩负 着探索新 型农村金融 机构 发展模 式的重 任。 本时期 大体 可以划 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1 9 94 年 4月 1 9目国务院发 出关 于组建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 通知 ,标志着以合作金融 为基础 ,商业金融 、 政策性金 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 系 “ 三足 鼎立”局面的形成 。 第二阶段 :1 9 年 国务院 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 6 9 定颁 布 ,促使农业银行逐步从农村市场撤 出贷款 业务 , 并关 闭了农业合作基金会 和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 , 农村 信用社脱 离农行 ,归央行 “ 托管” 1 9 年 7月中国人 。 98 民银 行发布取 缔非法 金融机构 和非法金融 业务活动 办 法 。 0 1 农户贷款 占全部正 规金融机构农户贷款总额 20 年 的 9 %( 5 匡家在 ,2 0 ) 此时农村金融体系仅剩农信社 07 。

农村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农村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农村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据对辖区18家农村金融机构(农商行、农信社)调查显示,农村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快速发展,已成为同业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农村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已占到全市金融机构同业业务量的74.2%,农村金融机构同业资产余额594.01亿元,同比增长34.99%,高于总资产增速16.16个百分点,同业资产在总资产占比为34.76%,同比提高4.12个百分点。

但农村金融机构也存在产品期限错配、农村资金外流、流动性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应予关注。

一、同业业务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一)县域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县域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县(市)优质企业较少,而民营小微企业扩大生产、新增投资的意愿不高,造成有效的新增信贷需求规模降低,加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受地域限制,形成了大量闲置资金,是促成了同业资产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二)规避信贷风险。

近两年,中小银行信贷风险处于频发易发阶段,相对于信贷资产来讲,同业存单、利率债投资等同业资产在风险占用、资本计提等方面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例如:国债、政策性金融债风险资本占用为0,信贷资产风险占用为100%),在目前中小银行资本普遍紧张的情况下,有助于银行机构优化指标,降低经营风险,对中小银行增加同业资产投资有引导作用。

二、存在问题(一)同业业务产品期限错配。

调查显示,邢台市农村金融机构期限一年以上同业资产逐年提高,截至9月末,期限一年以上同业资产181.91亿元,较年初新增75.55亿元,占比32.26%,较年初提高9.19个百分点;而同期一年以上同业负债仅为9.5亿元,较年初减少1.9亿元,占比14.59%,较年初降低17.79个百分点,同业业务期限错配现象明显。

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不断加剧,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杠杆,流动性缺口随着业务发展不断积累。

一旦市场资金面紧张,过度的期限错配将使部分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难以融入足量资金而无法平盘,导致发生流动性风险,甚至因“羊群效应”而引发市场恐慌。

紧缩性货币政策对西安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影响

紧缩性货币政策对西安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影响

《西部金融》2008年第4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对西安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影响商文瑜摘要:为防止经济过热和全面通货膨胀,控制信贷规模过快增长,加强金融体系流动性管理,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较多地采用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尤其是存款准备金率被多次使用,全年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十次,这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货币政策,信贷规模,存款准备金率中图分类号:F830.3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08(4)-0057-02收稿日期3作者简介商文瑜(),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陕西西安710075)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流动性现状为了调控流动性过剩,2007年央行连续十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累计共5.5个百分点以回收过多的流动性。

根据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存款、实际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高流动性资产占比及考虑高流动性资产后流动性比率等相关指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状况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受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影响较小的金融机构。

这类金融机构大多持有贴现贷款、证券投资、同业存放款项等可变现项目,可利用资金较多,可以满足正常经营的流动性需求,不会因为存款准备金上调造成流动困难。

以A 联社为例,截止2007年12月26日,A 联社各项存款总计237972万元,各项贷款总计158780万元,其中贴现余额32204万元,存贷比为66.7%。

按照12%的存款准备金率缴存较调整前可增加2380万元存款准备金,余额达28557万元。

A 联社在其他金融机构同业存放款项余额为47531万元,存放期限均在6个月以内,无其他金融机构在A 联社办理同业存放款项,可利用资金达4.2亿元,增加2380万元存款准备金对A 联社不会产生流动性风险。

二是由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产生流动性困难的金融机构。

三农金融服务手册

三农金融服务手册

三农金融服务手册第一章三农金融服务概述 (2)1.1 三农金融服务定义 (2)1.2 三农金融服务的重要性 (2)第二章三农金融服务政策与法规 (3)2.1 国家政策概述 (3)2.2 相关法律法规 (3)2.3 地方政策与实施 (4)第三章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 (4)3.1 传统金融产品 (4)3.2 创新型金融产品 (5)3.3 农村金融服务渠道 (5)第四章农村信贷服务 (5)4.1 农村信贷政策 (5)4.2 农村信贷流程 (6)4.3 农村信贷风险控制 (6)第五章农村保险服务 (7)5.1 农村保险产品 (7)5.2 农村保险理赔 (7)5.3 农村保险推广策略 (8)第六章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8)6.1 金融服务基础设施 (8)6.2 农村金融服务网络 (8)6.3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9)第七章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9)7.1 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 (9)7.1.1 法律法规保障 (9)7.1.2 政策引导与支持 (10)7.1.3 监管部门职责 (10)7.2 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10)7.2.1 强化信息披露 (10)7.2.2 提升服务质量 (10)7.2.3 加强风险防范 (10)7.2.4 完善投诉处理机制 (10)7.3 消费者权益纠纷处理 (10)7.3.1 消费者权益纠纷调解 (10)7.3.2 消费者权益纠纷诉讼 (11)7.3.3 消费者权益纠纷仲裁 (11)第八章三农金融服务与农业现代化 (11)8.1 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 (11)8.1.1 金融政策支持 (11)8.1.2 金融机构支持 (11)8.2 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 (11)8.2.1 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 (11)8.2.2 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 (12)8.3 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 (12)8.3.1 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 (12)8.3.2 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具体做法 (12)第九章三农金融服务与农村电商 (12)9.1 农村电商金融服务需求 (12)9.2 农村电商金融服务模式 (13)9.3 农村电商金融服务案例 (13)第十章三农金融服务发展展望 (13)10.1 未来发展趋势 (14)10.2 政策与市场机遇 (14)10.3 三农金融服务创新方向 (14)第一章三农金融服务概述1.1 三农金融服务定义三农金融服务,是指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简称“三农”)这一特定领域,提供的一系列综合性金融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NO 05 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管理科学与经济学 

农村金融机构布局及其流动性解析 丁鹭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00) 摘 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非常重要,其能够培育出健康的信用文化,同时能够促进金融机构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要建立良好 的金融生态环境,就必须对金融机构的布局和流动性进行分析,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具体如下 关键词:金融机构;布局;流动性;解析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14)09—0204—02 

1金融机构的网点布局所存在的问题 1.1 网点的规划不科学 首先,金融机构的布局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甚至没有对 其进行规划。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都没有实施严密的考察。更 没有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情况、金融需求来进行调整,其表现在 银行网点的设置与所在区域资源丰富程度和网点覆盖程度不一 致。而且在一些金融需求非常强的地方,却没有相应的机构和服 务功能。我国农村地区,正规的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多元化不足的 现象。大部分的县城都有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或者国有商业银 行,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城甚至还有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 贷款企业。但是在乡镇网点当中,除了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以 外,少部分乡镇才有农业银行的服务网点,但是一些乡镇甚至连 邮政储蓄业务也没有。这正说明正规金融机构还没有真正的深 入农村,我国乡镇的金融市场没有形成竞争机制。第二,监督管 理部门在机构准人监督管理当中,没有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而 且在对金融机构报送的准入或者退出资料进行审核的过程中, 没有思考网点地址当中的人口、行业、经济等因素。 1.2网点的布局不科学 这主要体现在农村机构网点布局失衡的方面 首先.我国 的银行开始调整经营的方式,而且测并和降格农村营业网点,资 金很难再流回“三农”当中,隔断了和“三农”之间的所有关系。其 次,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的主力军,也会受到地方、成本、经济状 况的影响,所以撤并了机构和网点。因此,这使得农村的金融机 构网点逐渐减少,不符合国家要求发展农村金融的要求。最后, 业务的发展也和网点的建设不相匹配,这是因为很多网点的可 持续发展能力低,网点的面积很小,设备也落后 这就很难适应 平行制备6份样品l(0.1m ̄/ ̄准液)、样品2(1.Omc/L标准 液)。其中3份加人Pb、Hg标准溶液,另外3份直接测定并求其 平均值,据加标回收率计算公式【=l】:『(加标试样测定值一试样测定 值)/力Ⅱ标值]xlO0%,计算其回收率,结果见表3。 由表3发现:蜂蜜样品的基质效应对本方法影响较小,检 测方法稳定可靠,P1)、Hg的RSD分别为0.08—0.81%,0.13— 1.28%,回收率实验结果高浓度较低浓度好。 4结论 建立蜂蜜中Ph、Hg测定方法,运用微波消解一ICP—AES法, 简便、快捷、准确度、灵敏度较高 。Pb平均回收率96.O%~108%, RSD为0.08—0.81%;Hg平均回收率95.4%~109%,RSD为0.13— 1.28%。将微波消解技术与ICP—AES法相结合并用于测定蜂蜜 中的其他元素,省时、方便,结果更为准确。 204 日益发展的金融需要。此外,金融机构只注重设立,没有注重整 合,因此存在很多的低效网点。在建立网点的时候,金融机构会 很重视四周客户情况、经济状况等等,但是对于周围发生变化的 环境,却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方案来应对。 1.3网点的功能很少 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网点功能少的问题,因为受到传统存贷 业务经营方式的影响,一些网点不重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销 如今,很多的金融机构网点都仅仅只有交易的功能,营销的功能 没有得到强化,而且不能满足市场的潜在需求。此外,存在产品 和服务同质化的问题。因为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限制,金融机构 不能实现产品的创新。因此,其提供的服务也存在同质化严重的 问题,不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供给分析 早在2001年,我国就制定了关于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 款的管理制度,鼓励农村信用社采用不同于商业信贷市场传统 的商业信贷方法,甚至免除了担保以及抵押 针对农户发放小额 贷款。它的机制是这样的.为农户创造了一种获得贷款的最佳渠 道,而且成本非常低。如果用户遵守信用,那么则可以获得第二 次的贷款。在推行这个方案的时候,需要遵循几个原则,即“核定 方便、余额控制、随用随借”等等,不需要农户提供担保和抵押。 从第二年开始,很多的农村开始实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其中主要有农户自然人贷款、小组联保贷款等等。以河南省为 例,河南很多县城的农村信用社都是以农户自然人贷款为主的. 而四川省却不同,四川的很多县城以小组联保贷款为主。吉林省 

一些农村信用社对农民发放自然人贷款.但是对一些非信用农 户再采取联保的方式来发放贷款。 

参考文献: [1]夏春,高柱,臧爱香.微波消解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测定蜂蜜中多种元素【J].现代农业科技,2013,2:278— 279. f2]孙建民,刘博静.不同产地蜂蜜中若干金属元素含量的分 布比较f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3):271—274. 【3】倪张林,汤富彬,屈明华,刘毅华,沈丹玉.微波消解一电感 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油茶籽油中的5种重金属元素fJ1.食品 科学,2013.34(4):165—167. (4】姜秋玲.蜂蜜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JJ.中国养蜂, 2004,55(1):24—25. 

作者简介: 文光烈(1989一),男,海南东方人,琼州学院理工学院2010 级化学专业本科在读。 管理科学与经济学 2014.N0.05 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一般情况下,开展农村信用社农户,j、额贷款都是和信用评 级、信用村镇建设结合起来的。通过采取信用评定、信用村建设 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改善该地方的农村信用文化,并且调整当地 的金融生态。对河南某县的五个农村信用社进行统计和分析,截 止到2011年年底,10个村的1O 231个农户的信用评级面超过 了68%。而且在所有的农户当中,授予信用贷款额度的农户占总 数的71.9%.平均每一户的授信额度也超过了5 211元,最高的 授信额度也达到了8 910元。 因此,正是因为开展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所以极大 的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 用户或者是农村企业贷款困难的问题。不仅如此,开展农村信用 社小额贷款还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资产质量。尽管如此,每个地 方开展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却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其主要表 现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是覆盖面的差异非常大。河南省很多县城的农户贷款 覆盖面都已经达到了79%.这是因为这些县城对产业结构进行 了合理的调整,整个县城的经济已经不仅仅只是靠农业和养殖 业来支撑,而是靠旅游业、餐饮业、工业等来发展经济。吉林省的 农村信用社推出了这样的服务——“劳务快车”,食用菌生产贷 款“菌农乐”,为农民提供贷款,帮助农民提高收入。同时,当地的 农村信用社系统还衍生了新的信贷品种 为农民们带来了非常 多的发展机遇。也因此,当地农户贷款覆盖面达到了83%。 第二是单笔贷款存在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最高额、最低 额以及平均额度差异上面 通过比较之后发现,河南的农户贷款 额度差异是最大的.吉林的农户贷款额度差异是最小的 河南省 的一些乡镇上,农户最低单户贷款达到了40元,但是这却不能 够说明河南农户的贷款需求太小.因为这是农户之前的陈欠贷 款。为了能够更好地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在2010年,吉林省农村 信用社提高了农户贷款授信的额度,2010年之前,最高授信额度 是0.5万元,农户联保贷款是2万元,调整之后变成了5万元 对于贷款需求额度非常大的农户,可以采用几个贷款品种共用 的方式,这样可以突破产业调整之后需求增加的难点。同时增加 了该省的户均贷款余额。 3金融机构网点合理布局的途径 3.1仔细地进行调查 在调查的时候,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经济方面 的因素,经济情况是金融机构选址的第一条件。这是因为当地的 经济情况、企业能够对金融机构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选址的时候 需要分析商圈辐射范围内的产业、企业等。第二是人口方面的因 素,人口因素指的是人口数量、年龄层、消费情况、心理特点。对 于金融机构而言,商圈内部的人口情况可以决定金融的需求。而 且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人口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不同。 3.2科学地配置资源 要提升服务的效率,就需要科学地对网点布局进行规划。 金融机构必须考虑大局,将客户作为中心,对网点地理分布情况 进行合理调整。科学地确定网点的服务目标区域,为市场进行定 位。此外还需要根据地区内金融机构的布局现状,结合实际情况 来对空白区域的网点进行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估量网点 市场的容量,避免同一类型的金融机构网点过多。产生无序的竞 争,并且也要适当增加区域没有的金融机构网点.增加网点服务 的覆盖面积。在对金融机构的数量和服务重点进行确定的时候, 也必须要避免金融机构过于集中的现象,从而保证每一类的金 融机构都能在区域内统筹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增长做出贡献。 不仅如此,还要扩大服务的功能。一些地方的金融机构的 营业网点服务单一,比如仅仅只有储蓄所,那么就需要增加自助 银行。这样才可以满足该区域对金融的需要。最后还要对金融机 构的网点进行分类管理.根据经营的位置和资源来分配机构网 点,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可以针对某一类客户来设立网 点,也可以专注于某一类产品和市场来设置金融机构网点。 3-3对金融服务进行创新 首先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合理的布置农村金 融机构体系。而且要明确各大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 使他们了解自身的职责,重点支持其主营业务的发展。农业银行 必须重点支持农业生产,而且也要发放农业综合贷款、扶贫贷 款,为农业提供金融方面的服务。其次要建立农村资金“回流”保 障机制,保障农村资金的来源。为了使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 更加稳定,需要通过制度来进行规划,将金融机构在农村所吸收 的存款通过金融方式来投放到“三农”当中,真正的将农村资金 使用到农业问题当中去。最后,还要把农村的金融网点纳入到 “三农”范围当中去,充分的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目前,我国对家 电、汽车、农机等都给予了财政补贴,农村金融机构同样需要国 家的支持。为了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国家应该对网点进行 优惠和补助。 

参考文献: [1]郑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谋定“两地三中心”布局[J].金融 电子化.2013(3):42—47. [2】董玄,周立,陈莎,姚奂.三类金融网点布局省际差异[J1. 银行家,2012(9):110一l12. 【3】李东卫.浅谈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合理布局的路径选择【JJ- 贵州农村金融,2010(6):1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