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与雾霾

合集下载

非典预防指南(一)2024

非典预防指南(一)2024

非典预防指南(一)引言概述:非典(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是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引发的传染病,2003年爆发并造成了全球范围的疫情。

为了应对非典的传播,预防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给出一些非典的预防指南,帮助人们有效地预防这种疾病。

正文:一、加强个人卫生意识1. 经常洗手:使用肥皂和温水洗手,尤其在接触公共场所、外界环境后,要特别注意洗手。

2. 妥善咳嗽礼仪: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在咳嗽或打喷嚏时避免直接用手遮挡。

3. 避免面部触摸: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以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

4. 避免拥挤场所:尽量减少在人员密集的场所逗留,如公共交通工具、电影院等。

5. 保持通风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滞留的可能性。

二、加强个人防护措施1. 戴口罩:在出现感冒症状或接触病患时,佩戴医用口罩可有效阻止病毒传播。

2. 保持适当距离:与他人保持至少一米的距离,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

3. 避免共用物品:减少共用物品,如餐具、杯子等,以减少病毒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4. 定期消毒:经常对常用物品、表面进行消毒,尤其是手机、键盘、门把手等常接触的物件。

5. 注意个人健康状况: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使身体更抵抗病毒侵袭。

三、合理饮食与作息1. 均衡饮食:摄入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和营养物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 饮食卫生:选择新鲜、熟透的食物,避免生肉、生海鲜等易携带病毒的食材。

3. 睡眠充足: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每晚养成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身体免疫力。

4. 合理作息休息:适时休息、放松身心,减少压力,促进身体恢复和保持健康。

5. 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饮酒可以提高免疫力,并减少对呼吸系统的伤害。

四、加强家庭卫生管理1. 定期清洁卫生: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尤其是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

2. 干净饮食环境:遵循食品安全规范,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

美丽中国不能在雾霾中前行

美丽中国不能在雾霾中前行

要集 中在 中东 部 的一 些大 型 的 城 市 , 而这 些 城市 大 多都 是 国 内工 业化 发 展 的 龙头 城市 。 统计 显 示 , 津 冀地 区 集聚 大 量 的水 泥 、 钢铁 、 炼油 石 化 等 高 污 产业 , 区域 燃 煤 总 量 约3 . 5
亿吨 , 二氧化 硫 排放 强度 为 8 . 5 t / k m , 是 全 国平 均 水 平 的3. 7 倍。
1 机动车尾 气的排放 将成为城市 空气 的 最主要污染源
随着 经济 的增 长 , 人 们 的 生 活 水 平 的 提高, 城 市 居 民对 于 小 轿 车 的 需 求 日益 升 高。 根 据 德 国汽 车 工业 协 会 公 布 数 据 显 示 , 中 国 市场 早 在 2 O l 0 年1 ~7 月的 汽 车 销 量 与 前一 年 同期 相 比增 长 了4 4 %。 仅在2 0 1 0 年l o 月, 汽车 销 量 就 上 涨 了 l 7 %, 而 且 还 不 断 持 续 上涨 。 正 是 由于 基 数 的 不 断 变 大 , 机 动 车 已 经成 为北 京 和 沪 津 冀 主要 城 市 的 最 主 要 污染源 , 其 中 私 家 小 汽 车 占有 相 当 大 的 比 例, 其 排 放 的 大 量 氮 氧 化 合 物 和 碳 氢 化 合 物 直接 进 入 大 气 之 中 , 直接造成环境污染 。 山 东 省环 保 厅 数 据 显 示 , 2 O l 1 年, 山东 省 机 动 车 保 有量 为2 0 0 0 万辆 , 居 全 国第 一 , 机 动 车排放的氮 氧化物4 8 . 6 万吨 , 占全 省 排 放 量 的2 7 . 1 %, 是 仅次 于 火 电行 业 的 第 二 大 污 染源。 令人担心的是 , 山东 省 私 家 车 保 有 量 仍 保持 l 0 %~2 0 %的 增 速 , 对 空 气 污 染 的 负 荷 比将逐年 增加。

2003年全国人民抗击非典

2003年全国人民抗击非典

2003年全国人民抗击非典在今天的中国,几乎连不认识26个英文字母的人,也早已熟悉了SARS这个单词所代表的恐怖。

整整一个春季,这种被我们称为“非典型肺炎”的病毒搅乱了一个中国,并波及了小半个世界。

到5月27日,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病例8221名,死亡735人。

内地第一例患者、康复后再次走进医院捐献血浆的广东厨师黄杏初不会想到,他所感染的这种病毒,竟让世界卫生组织短短一个月里三次向全球拉响警报。

戴上厚厚的口罩、以另一种方式呼吸的人们同样不会想到,那浮动于鼻端的气息,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心灵带来如此深刻的改变。

人们感慨,如果第一例病人得到了有效控制,如果从最开始就像今天这样实施隔离,如果……然而,危机面前,任何颠覆现实的假设都没有意义。

也许,这场灾难注定是偶然中的一个必然;也许,这个春天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

国家的抵抗1、灾难就这样降临2002年12月22日,一名危重病人从河源转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这位病人症状十分奇怪:持续高烧、干咳,阴影占据整个肺部,使用任何医治肺炎的抗生素均无效果。

两天后,河源传来消息,救治过该病人的当地一家医院8名医务人员感染发病,症状与病人相同。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震惊了,广东医疗界震惊了。

“怪病”最后被称作“非典型肺炎”,一种比普通的肺炎可怕百倍的传染病,它的病死率高达3%以上。

广东刚刚欢度完春节就陷入了恐慌。

2月10日,人们开始抢购一些据说能够防治非典的药物和食品。

短短两天,板蓝根脱销,白醋告罄,以至于北京女孩江金钏为在南方工作的叔叔邮寄白醋时发现,邮局里打包用的邮寄箱竟然已经卖光了。

先后几次遭受禽流感之痛的香港成了非典病毒袭击的第二站。

3月初,威尔斯亲王医院8A病房10多名医护人员出现非典症状,3月底到4月中旬,位于九龙湾的一个社区内300多名居民同时感染,于是,除了会展中心、红勘体育馆这些标志性的建筑外,大多数没有去过香港的内地人又记住了“淘大花园”这个名字,所不同的是,直到今天这个名字仍让人谈之色变。

谁来应对“比非典还可怕的雾霾”

谁来应对“比非典还可怕的雾霾”
毫无 “ 贡献 ”,都是邻近地 区甚至更远地方不 物 ,给治理提 出了很大 的挑战 。同时,中国庞
注意保护环境所致 。这三种态度即使多少有些理 大 的人 口和快速城市化的进程 也给污染治理 带
由,放在雾 霾 已影响七分之一面积 国土 的背景 来 了更多困难 。 下 ,全社会都需要积极行动,有所作为。
和 北 京 大 学 公共 卫 生 学 院共 同发 布 一份 研 究 报告指 出,如果2 0 1 2 年北京 、上海 、广州 、西 极其不利 于污染物扩散 的天气 过程和气象
安 四城 市空气质量相对 于2 0 1 0 年没有 改善 ,因 条件是本次大面积灰霾污染形成的客观原因。 P M 2 . 5 污染造 成 的 “ 早 死 "人 数将达 8 5 7 2 人, 因 “ 早死 ”而致 的经济损失达6 8 亿元人 民币。 中国华北 、 山东及河南等地受低压辐 合或 均压场影 响,天气系统较弱 ,近地面 大气非常
现 实是 ,这个全 国性 问题至今 尚未得到全 医脚 ”
社会的一致重视和认真对待。各地特别是受灰 霾影响的地区,大致表现出三种典型态度t一
中国并不是第一个遭遇污染 问题 的国家,
是 “ 空洞表态 式” ,即对于灰霾及其带来的危 历 史上 ,英 国、 日本等 很 多发达 国家 ,都 曾
“ 天时 、地利 、人和 "共造最差空 稳定 ,风速 小, 以弱偏南风为主 ,严重 阻碍 了 气
由于工业化迅 速 、依赖煤 电、汽车保有量
空气的水平流通 。
空气湿 度大 ( 如1 月l 】 . 日夜 间空气相 对湿
迅猛 增长 以及漠视 环保法律 ,空气污染成为 中 度最大值为8 5 % ,通 常只有2 0 % - 3 0 % ),逆温层

半月谈时事政治:雾霾的解决需要“动手术”

半月谈时事政治:雾霾的解决需要“动手术”

半月谈时事政治:雾霾的解决需要“动手术”“我国1月份的雾霾重度污染,属于世界级的环境事件,超过2003年非典的后效影响。

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整个京津冀20多个城市约75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如以PM2.5的平均浓度250毫克/立方米计,所覆盖的空气柱中约含PM2.5气溶胶3.6万吨。

如此严重的环境事件似属偶然,却是多年来生态赤字,环境欠帐的长期累积结果。

”牛文元说。

燃煤与汽车尾气等因素是雾霾元凶牛文元告诉记者,大城市PM2.5的形成主要由燃煤及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工地扬尘、外地输送和二次转化等原因所致。

“到了2010年,我国的煤炭消费已占全球总量的48.3%”。

牛文元指出,美国年消费煤炭11亿吨,此次严重雾霾污染的京津冀鲁豫地区,面积仅相当于美国的1/9,但其年煤炭消耗量高达10亿吨,已接近美国全国的煤炭消耗总量。

“以北京为例,2012年全市煤炭消费量2635万吨,尽管计划到2015年减到1500万吨,但其周边地区的煤炭消费量依然十分巨大。

”牛文元告诉记者,在重重包围下,北京难以独善其身,必须全面统筹,以区域整体治理作为对象,才能期望获得真正的效果。

此外,汽车尾气也是导致雾霾天气的一个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2005年到2011年,全国汽车生产量分别是570万辆和1827万辆,每年平均增加200万辆。

全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在2005年是3160万辆,到2011年达到9356万辆,已接近1亿辆。

牛文元建议优先使用生物质能代替化石燃料作为机动车新能源。

“使用电动车并非最佳选择,因为发电仍然要用煤,一般两份的煤能量才能换取1份的电能量,对于排放总量而言,几乎没有被减少,而采用生物质能可能是一项重要的选择。

”牛文元说,“例如瑞典以乙醇和沼气提纯的生物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可以减排90%的尾气颗粒物。

”治理严重雾霾天气须要动大手术牛文元指出,雾霾天气不仅严重危害民众健康,也给绿色发展乃至国家声誉带来巨大损伤。

治理雾霾天气既是迫切的也是长期的重大任务,“必须要动‘大手术’,把它同城市发展、经济转型和环境治理统一考虑,作为一项重大国家任务,纳入总体规划之中。

非典带给我们的思考

非典带给我们的思考

非典带给我们的思考非典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

2003年非典爆发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恐慌,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而非典所带来的思考,不仅局限于健康危机,更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于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思考。

首先,非典疫情带来的思考在健康危机方面。

非典的爆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疾病也能快速传播,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我们反思自身的健康习惯,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和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免疫力。

同时,非典疫情也暴露出了传染病防控措施的不足之处,我们需要加强疫情监测、快速响应和全球合作,共同应对疾病的挑战。

其次,非典疫情带来的思考在社会层面。

疫情爆发期间,许多地区采取了封锁、隔离等措施,强调“社会距离”,这不仅冲击了社会经济运转,也对人们的社交活动带来了巨大限制。

人们开始思考生活的本质是什么,重拾亲情、友情的重要性。

同时,人们也开始思考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如何构建更加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第三,非典疫情带来的思考在人际关系层面。

疫情期间,人们的互动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面对面的交流不再安全,人们开始追求线上沟通和远程办公。

这让我们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建立和维系的。

虽然线上社交提供了一种便利和迅捷的交流方式,但也暴露出距离产生冷漠、缺乏真实互动等问题。

我们要思考如何在疫情期间维系和加强人际关系,如何适应线上社交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最后,非典疫情带来的思考在环境方面。

疫情期间,由于全球交通限制和封锁,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让我们思考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要思考如何通过减少碳排放、推广可再生能源等方式改善环境质量,使人类和自然能够共存与发展。

总的来说,非典疫情带给我们的思考不仅仅是关于健康危机的问题,更是关于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思考。

20张老照片,记录2003年非典,还原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20张老照片,记录2003年非典,还原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20张老照片,记录2003年非典,还原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20张老照片,记录2003年非典,还原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2003年4月20日,北京市有一家晚上已经关门的药店还在电子屏幕上打出建议市民采用的预防药方与“口罩到货”的字样,以提醒市民采取措施防治非典。

广东是非典爆发最早的地区。

当时,盛传白醋和板蓝根能防治这一疫情,引起民众抢购以致脱销。

图为2003年2月11日,在厦门淘化大同调味品公司工厂门口,一群市民购买白醋。

这里一瓶醋卖10元,而在各个小区的便利店据说已卖到30至250元不等。

当非典疫情在北京爆发后,市民开始变得人心惶惶。

图为2003年4月9日,北京一家同仁堂药店中,人们购买据说可以预防非典的中药。

在媒体报道了某中药可以预防非典后,这家药店一天之内卖光了三万副。

同时,为减少外出被感染的风险,生活必需品也开始被大量抢购。

图为2003年5月6日,北京一家超市内的货架空空如也。

当时,果子狸被怀疑是传染非典病毒的元凶,一度面临被灭杀的命运。

图为2003年6月1日,广州,在某动物市场上,卫生健康工作人员搬运走装满狸的笼子。

恐慌心理下,不少地区采取了封锁隔离的措施,以防止传染。

图为2003年5月23日,河南省洛宁县罗岭乡韩沟村村口,值班人员警觉地看着走向村口的人们。

003年5月19日,为排查一辆曾拉送过一位发烧男子的出租车及司机,西安市临潼区交通局紧急将该区363辆宝石蓝色出租车全部集中检查,并悬赏3000元征求拉送过该发热男子的相关线索。

由于当时的北京为非典疫情重灾区,许多人选择离京躲避。

图为2003年4月26日,北京西火车站,广场上购买火车票的长队2003年5月2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门可罗雀,一男一女席地而坐。

对所有高三考生来说,2003年他们不仅面临着第一年高考提前一个月,而且又遇上非典肆虐,可以想象他们身上承受了怎样的压力。

图为北京昌平区一中学门口,班主任用红外测温仪为每位同学测体温。

对那些不在同一所学校的年轻恋人来说,一栅之隔也竟成了非常时期难以逾越的障碍。

雾霾的基本概念

雾霾的基本概念

雾霾的基本概念雾霾是一种气象现象,是空气中不同程度含有高浓度细颗粒物和污染物质,导致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等现象。

雾霾的主要成分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通常是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过多、天气逆转等原因导致。

长期接触雾霾会使人群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

雾霾是一个源于中国的词语。

在中国,在城市中的晨雾中添加了很多有害污染物,因此在大城市中草地和街道都变得朦胧。

在近几年,随着中国在工业和城市化上的高速发展,雾霾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严重。

由于雾霾群众健康的威胁日益增加和社会的强烈关注,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正在采取行动改善空气质量,防止雾霾的发生。

PM2.5是形态多样,大小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蓄积在肺部,对人体健康构成比较大的危害。

通常情况下,PM2.5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燃煤、工业排放等。

而PM10则是大小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也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此外,雾霾中还包含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化学物质,它们是一些高温、高压的燃烧过程的产物,能够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引发眼病和肺病等。

雾霾威胁人类健康的方式很多,其中最明显的是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由于PM2.5、PM10等细小颗粒物在空气中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容易吸入到肺部。

长期接触细颗粒物可能引起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等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雾霾还会增加人体血液中心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为了应对雾霾问题,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其中,减排措施是最重要的一环。

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气象污染防治和空气质量的修正措施,例如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强制环境标准的提高等等。

此外,公众教育也被视为一个重要途径,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雾霾的宣传和教育,辅助公众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健康。

总之,雾霾是中国面临的一个主要环境问题,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应对雾霾问题,中国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空气质量,并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宣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典”与雾霾
作者:
来源:《中国周刊》2013年第04期
要不是媒体开始隆重地报道,还真没想到,“突如其来”的“非典”竞已到了10周年的时候了。

悲剧的是,隆重的10年“庆典”时,雾霾又在困扰着北京人的生活。

想来,“非典”与雾霾竞有很多相似之处。

这俩倒霉玩意儿,都是通过呼吸系统侵害人们的健康。

只是“非典”病毒直接些,雾霾间接些。

都算“突如其来”。

“非典”的突如其来更直接;雾霾虽然是过去十年累积的问题,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个“突如其来”的加速度过程。

开始都不认。

“非典”最初遮遮掩掩,到公布真相那天,还撤了些官员。

PM2.5的普及,更一度被解读为干涉我国内政。

口罩都是这两个事件中重要的道具。

“非典”让大街小巷的所有人都戴上了口罩,雾霾让一部分人戴上了口罩。

都玩跨界。

“非典”不是单一的公共卫生事件,雾霾也不是单一的环境问题。

这一点就不解释了。

我觉得,这两个事情,最大的区别,还是认识的程度。

“非典”是急性传染病,认识不到位立马死人。

所以,公众防范意识嗖地提高上去。

公共场所,谁不戴口罩,大家恨不得拿眼神杀死他。

雾霾问题再严重,对人的伤害也是慢性的。

即使空气脏到爆表,街上绝大部分人不戴口罩,校园里小孩子照样上体育课。

可是殊途同归,非要搞到发生类似伦敦大雾事件,人们才能正视空气污染,那咱们可真是白经历了一次“非典”。

——吴从龙/北京职员
记者手记
兰州削山引风之梦
去兰州采访前,当地朋友纷纷在微博上、QQ群里报告兰州正在刮沙尘暴。

有一位朋友,据我所知至少已连续两年在冬春季躲到海南,就是为了避过雾霾和沙尘。

从北京出发时,雾霾严重,飞机在兰州降落时,再次钻进黑雾之中。

我不禁想,也许有一天,当风都刮不走雾霾时,是不是会产生这样一个商机——憋坏了的人们,专门坐飞机到平流层欣赏蓝天,转一圈,过够了眼瘾,再下来。

去兰州市区,沿途满眼是黄土高原支离破碎的砂质土山,除了少部分南方梯田一样的人为植树外。

土山没有什么植被覆盖,光秃秃地暴露着。

偶尔散落在山脚的民居。

瓦房顶上,无不盖着厚厚的一层土。

等走在兰州的大街上,灰蒙蒙的天,隐约能看到白日光,恰如当地人所说的“太阳像月亮一样”。

兰州干燥的空气里,隐约能闻到一股尘土味儿。

当地人都受不了,我怎么如此不敏感?难道我已经在北京的雾露中练就了铜鼻子?
当地人告诉我,兰州的沙尘已经刮了整整一周了。

我跟沙尘擦肩而过。

地处黄土高原上的黄河河谷盆地,海拔高,气候干燥,年降水少,蒸发量大;尤以南北丽山为主,群山环抱,除了春夏之交狂风带来沙尘外,常年风速小,逆温严重,导致低层空气上热下冷,大气污染难以扩散,冬季雾霾严重。

兰州有石油、天然气,也有煤。

但石油、天然气都输送外地去了,当地多年烧煤发电、取暖,喊了几十年转变能源结构,成效微乎其微。

为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当地人打起了山的主意:有人提议将市区东部的大青山削平,让风吹进市区,吹走雾霾;有人提议在南北两山安装巨型电风扇,吹走污染;有人提议在城中的皋兰山山体斜面上,开凿多个深5米到20米、宽50米到150米的沟槽,形成“烟囱效应”抽走污染……
1999年,冯小刚的电影《不见不散》中,主演葛优和徐帆有一段对话。

在徐帆抱怨葛优没什么大志向时,后者一本正经地提出“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五十公里宽的口子,引进印度洋的暖风,变青藏高原为鱼米之乡”的设想。

这个说法源自如今身陷囹圄的牟其中,他曾在90年代中期向中央献策。

炸开喜马拉雅山,改变中国大西北的干燥气候。

牟其中的点子,现在听起来还是天方夜谭,可是兰州,罩在1996年底,就真刀真枪地实施了削平大青山,打开缺口,引进东风,缓解污染的工程。

不幸的是,政府与开发商的合作出现资金等问题,在进行了规模浩大的迁坟和部分土方工程后,“削山引风”项目演变为旷日持久的官司。

2012年《兰州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再次提出“试点研究实施削山通风工程”。

为了解决空气污染,人为制造沧海桑田。

你看看,咱们自己把自己都逼成什么样了。

——焦东雨/本刊记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