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块测量方案》
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工程测量施工方案一、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地块工程。
建设地点;西。
工期:竣工备案。
质量标准:合格。
2.1 工程简介三、施工准备3.1场地准备本工程施工时现场地势高低不平,西侧拆迁问题尚未解决。
3.2测量仪器准备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要求及施工进度等确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经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使用时应严格遵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操作、保管及维护,并设立测量设备台帐。
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3.3 技术准备3.3.1施测组织1)本项目部特派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按规定程序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2)测量人员及组成:测量负责人: 1名。
测量技术员: 1名。
测量员: 2名。
3.3.2 技术要求1)所有参加施工测量人员、验线人员都持证上岗,施工放线人员固定,不随便更换,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同意后负责调换,以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2)测量人员须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学习测量规范,充分掌握轴线、尺寸、标高和现场条件,对各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及测量数据应仔细校对,必要时将图纸上主要尺寸摘抄于施测记录本上,以便随时查找使用。
3)测量人员测量前必须到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复核测量控制点及水准点,保证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前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4)测量人员必须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施测方案,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绘制测设草图,以此来保证工程各部位按图施工。
3.3.3施测原则1)认真学习执行国家法令,政策与法规。
明确一切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细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3)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现场测量放线”与“内业测量计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测量方案(中建三局)

重庆市合川区北城沙坪路二期拆迁安置还房4#、5#楼工程项目施工测量放线专项方案批准:审核:初审:编制:深圳中海建筑有限公司重庆市合川区北城沙坪路二期拆迁安置还房项目部2011年07月29日目录目录............................................................................... A一、编制说明 (1)二、工程概况 (1)三、编制依据 (1)1. 施工合同 (1)2. 测量数据依据 (1)3. 施工图纸 (1)4. 规范标准及其他文件 (2)四、技术要求 (2)五、测量组成员 (2)六、测量设备配置 (3)七、主要施工方法 (3)1. 建立平面控制网 (3)2. 高程控制方法 (4)3. 施工测量的主要方法 (4)3.1 土方开挖施工测量 (4)3.2 基础施工测量 (5)3.3 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5)3.4 沉降观测 (6)3.5 外墙放线测量 (6)3.6 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见表7-1 (6)八、质量保证措施 (7)九、安全保证措施 (8)附图:《4#楼定位控制线图》《5#楼定位控制线图》一、编制说明中国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根据重庆市合川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11/06/01提供的高校园区社会保障房一期定位放线图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了4#楼单体的定位,于2011/06/02提供的调整版《4~13#楼总规划平面图》。
因目前收到的设计图纸十分有限,故暂编制4#、5#楼的测量专项方案。
二、工程概况1.工程地点重庆市合川区北城沙坪路二期拆迁安置还房项目位于重庆市合川区高校园区。
地块南面和东面为在建住宅区;西面为在建教育用地,北面为待开发用地。
地块南面是沙坪路城市主干道,东面为沙北路。
2.参建单位3.工程概述本工程4#、5#均为33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99.30m;基础结构形式为人工挖孔桩。
三、编制依据1.施工合同2011/4/21业主与我司签订的《施工合同》文件。
征地拆迁测量实施方案

征地拆迁测量实施方案一、前言。
征地拆迁是指政府为了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需要,对土地进行收回和拆迁,并对被拆迁人进行相应的补偿。
而征地拆迁测量作为征地拆迁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征地拆迁工作的公平、公正和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征地拆迁测量实施方案,对于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测量前准备工作。
1. 制定测量计划,在进行征地拆迁测量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时间、人员配备、测量范围等内容,确保测量工作有序进行。
2. 资料准备,收集相关的土地权属证明、拆迁补偿协议、土地调查资料等,为测量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3. 测量设备准备,确保测量设备的完好性,包括测量仪器、工具等,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测量实施步骤。
1. 测量范围确定,根据征地拆迁的具体范围,确定测量的具体范围和边界,确保测量工作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2. 测量标志设置,在测量范围内设置测量标志,包括测量桩、标志牌等,以便于后续的测量工作和资料核对。
3. 测量数据采集,利用测量仪器进行实地测量,采集土地的具体数据,包括地块面积、边界线等,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 测量记录整理,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建立完善的测量档案,包括测量记录、测量资料、测量报告等,以备后续的审计和核对。
四、测量后处理工作。
1. 数据核对,对测量数据进行核对和审计,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量报告编制,根据测量数据,编制测量报告,包括测量过程、测量结果、存在问题和建议等内容。
3. 测量成果公示,将测量成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和公众意见,确保测量工作的公开、透明和公正。
五、总结与展望。
征地拆迁测量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测量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征地拆迁工作,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更大成就。
测量施工方案悦来项目

两江新区悦来组团D21-1/03、D21-2/03地块工程测量施工方案编制单位:重庆诚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0一九年四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1.1工程介绍 (2)1.2工程概况 (2)第二章测量执行依据 (3)2.1编制依据 (3)2.2编制说明 (3)第三章测量准备 (4)3.1人员组织 (4)3.2设备配置 (4)第四章测量的内容、方法和精度要求 (5)4.1原始平面控制点和高程依据 (5)4.2原始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复测 (5)4.3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及测量 (7)4.4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测设 (8)4.5基础轴线的投测方法及高程传递 (8)4.6主体结构轴线的投测方法及高程传递 (9)4.7支立模板时的测量 (12)第五章沉降观测 (12)5.1沉降观测的目的、任务 (12)5.2使用的仪器和人员组成 (13)5.3观测点的布置 (13)5.4观测方法 (13)5.5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和观测 (14)5.6沉降观测的周期 (14)5.7沉降观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 (15)5.8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15)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介绍工程名称:两江新区悦来组团D21-1/03、D21-2/03号地块工程工程地点:两江新区悦清大道旁建设单位:重庆怡置星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地勘单位: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重庆康盛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重庆诚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2工程概况1.2.1、重庆怡置星怡悦来1810项目D21-1/03、D21-2/03地块位于悦清大道东侧,项目南侧为同茂大道,可通往重庆中央公园和江北国际机场;项目东侧金山大道,可通往观音桥等,连接城市核心区域且对面是仙桃数据谷,视野通透无遮挡;项目西侧为悦清大道。
用地四周均临城市道路,交通便利,景观资源优越,市政设施配套较齐全。
重庆怡置星怡悦来1810项目D21-1/03、D21-2/03两个地块,本项目总建筑面积184146.20m2。
施工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1.测量总则对本工程而言,测量工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项目对全局的轴线统一要求比较高;(2)、工程分区先后施工,使各分区之间的测量街接要求较高;(3)、项目涉及的分包作业面较多,如何使各分包的测量系统达到一致。
由于上述的特点,产生了如何保证各级轴线系统的系统性;如何保证垂直测量的系统性和可控性;如何保证结构整体的统一;项目施工涉及的作业面大,各种分包单位、协作单位众多,如何保证互相之间轴线系统的统一等等一系列难点。
针对上述工程特点,按照我们在高程建筑施工测量中形成的经验,设置多组平面控制网。
各组控制网都服务于同一工程的建设,因而各组控制网之间按照级别高低,高级控制低级网,平级之间互相贯通,形成系统。
结合工程特点,按测网级别的高低及具体在工程不同部位应用,本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共设置三级控制网。
采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作为本工程施工的首级控制网。
2.测量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本工程施工测量的重难点在于:平面控制、高程控制、竖向控制及塔楼在一定高度摆幅较大对测量精度得影响。
3.主要测量工作4.测量人员及仪器配备4.1.人员配备4.2.仪器配置本项目测量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主轴线的测放,高程的引测,分部工程的放样,沉降观测等内容;所有的仪器送专门机构进行鉴定,确保仪器精度要求。
拟选用的仪器及设备如下:5.控制网的建立5.1.测量思路本工程将采用科学的测控技术,先进的测量仪器,严格的复核校正手段来保证施工测量精度。
由业主委托或测绘院测设在施工地块附近的城市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建立首级场区控制网;利用首级控制网在基坑周边墙测设轴线延长线上的点作为二级控制网,对基坑内各结构部位实行“外控法”进行施工测量,并定期进行复核,在建筑物内部建立施工使用的三级控制网,采用三级控制网“内控法”来控制建筑物的平面定位和高程测量,三级控制网5.2.基准控制点(网)的复测测量工作实施前与业主进行基准控制点(网)书面和现场交接,对业主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测量成果资料和现场控制点(网)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报业主和监理审核。
施工测量方案

厦门现代服务业基地(丙洲片区)统建区I-8地块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福建省永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月日目录1、工程概况 (1)2、方案编制及测量依据 (2)3、施工部署 (2)3.1施测程序 (2)3.2施工测量组织 (3)3.3测量仪器选用 (3)4、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4)4.1施测原则 (4)4.2测量内容及控制目标: (4)4.3准备工作 (4)4.4测量的基本要求 (5)5、工程定位 (5)5.1工程定位 (5)5.2平面控制网测设 (5)5.2.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5)5.2.2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技术要求 (6)5.3高程控制网布设 (6)5.3.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6)5.3.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及技术要求 (7)5.4控制网复核 (7)6、测量方法 (7)6.1基础施工测量方法 (7)6.2结构施工测量方法 (8)6.3二次结构施工测量方法 (9)6.4钢筋施工测量方法 (10)6.5模板施工测量方法 (10)6.6混凝土施工测量方法 (11)6.7地面面层施工测量方法 (11)6.8屋面施工测量方法 (11)6.9沉降观测施工测量方法 (11)7、质量保证措施 (12)7.1测量控制 (12)7.2测量放样 (12)7.3细部放样 (13)7.4测量精度保证措施 (13)7.5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 (13)8、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14)9、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4)10、测量管理制度 (14)1、工程概况1、本项目总建筑面积:167918.3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02214.74㎡,地下建筑面积:65703.58㎡,建筑占地面积为:13816.17㎡,建筑层数:地上5/18/5/24层,地下2层。
建筑高度:23.95m/72.2m/23.95m/102.5m。
2、建筑功能特征:商业楼。
3、功能布局:1#楼一层为沿街商业、软件信息服务(办公门厅)、移动通讯基站、变电所和开闭所;二层为软件信息服务用房(办公)、厨房和食堂;三~五层为软件信息服务用房(办公)。
拆迁测量方案

拆迁测量方案一、引言拆迁是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必然过程。
为了保障拆迁工作的公平、公正和科学性,拆迁测量方案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善的拆迁测量方案,旨在确保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背景拆迁是指政府依法对违法、过期或需要改造的房屋进行强制拆除,并给予相应的补偿。
拆迁测量是拆迁工作的前提环节,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拆迁结果的公正和合理性。
三、目标本拆迁测量方案的目标是确保拆迁工作的公正、公平、科学和高效,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
四、测量方法1.调查前准备:确定测量范围,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工作时间和人员。
2.调查工具:使用专业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测量车等,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测量内容:a)房屋结构和面积:测量房屋的地基、地面、墙体、屋顶等各个部分的尺寸,并计算总面积。
b)土地面积:测量拆迁地块的边界,并计算土地面积。
c)地下管线:测量地下水、电、煤气、通信等管线的位置和深度,并制作管线图。
d)户外设施:测量拆迁范围内的道路、河流、绿化带、公共设施等,记录其位置和尺寸。
e)附属设施:测量拆迁范围内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商业综合体等,记录其位置和尺寸。
5.测量过程:a)确定测量起点和测量方向。
b)根据测量仪器的指示进行测量。
c)在平面图上标注测量结果,并记录相关数据。
d)对测量结果进行核实和审核。
六、测量结果处理1.数据整理:将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和归档,分类保存。
2.测量报告:编写拆迁测量报告,包括测量目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测量数据等内容。
3.结果分析: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拆迁补偿方案。
七、风险管理1.设立监督机制:成立专门的拆迁监督组织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确保拆迁测量工作的公正和透明。
2.合理纠纷解决机制:建立拆迁纠纷调解中心,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纠纷,确保被拆迁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八、结论拆迁测量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地籍测量服务方案

地籍测量服务方案地籍测量是指对土地进行测量、划定界线和确定位置的一项服务。
在国土管理和土地交易中,地籍测量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下面将提供一种地籍测量的服务方案。
1.项目背景根据国家对土地管理和国土资源调查的要求,进行地籍测量是必要的。
本项目的目标是对指定地块进行测量,划定界线,并生成详细的地籍档案。
2.项目目标- 测量指定地块的边界、面积和形状。
- 根据测量结果划定地块的界线。
- 生成详细的地籍档案,包括地籍图、地籍数据和相应的文件资料。
3.项目步骤步骤一:前期调研- 与土地管理部门和相关当事人沟通,了解项目的具体要求和相关规定。
- 收集指定地块的相关资料,包括土地权属证明、原始测量资料等。
步骤二:现场测量- 选取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对指定地块进行测量。
- 测量内容包括地块边界的测绘、地形地貌的测量、地块内部的特征测量等。
步骤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测量数据的校正、计算地块面积、绘制地籍图等。
- 使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计算。
- 进行地块的功能分析,包括土地利用和土地适宜性评估。
步骤四:划定地块界线- 根据测量数据和相关规定,划定地块的界线。
- 与相关当事人进行沟通,解决存在的争议和问题。
-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核查和确认。
步骤五:地籍档案编制- 根据测量结果和相关资料,编制详细的地籍档案。
- 档案包括地籍图、地籍数据、测量报告和相关文件资料。
步骤六:项目总结- 进行项目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 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为以后的地籍测量项目提供参考。
4.项目成果- 经过测量和划定后的地块界线图。
- 包括测量数据、地籍图、测量报告和相关文件资料的地籍档案。
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地籍测量的服务方案,旨在为客户提供准确、详细和可靠的地籍测量结果。
通过该方案,可以为土地管理、土地交易等提供支持,促进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同时,根据不同的项目要求和实际情况,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 制 说 明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经纬仪检定规程》(JJG414—2011); 3、《水准仪检定规程》(JJG425—2003); 4、《钢尺检定规程》(JJG4—1999); 5、重庆市勘测院提供的定位点(0AC0638、0AC0644、0AC0645); 6、重庆.名流印象一期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重庆.名流印象一期项目工程(建施1#地块1-31#楼、2#地块35、36、43#楼施工图);
重庆.名流印象一期项目工程(结施1#地块1-31#楼、2#地块35、36、43#楼施工图); 二、方案编制审批 编制人 编制时间 审批人 审批时间 钟美华 2013-09-05 邵少泉 2013-9-07 三、方案发放范围 项目技术部、工程部、质检部、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测量部署 2.1机构设置 2.2职责划分 2.3仪器配置 2.4施测部署 三、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 3.1工程定位 3.2平面控制网测设 3.3控制桩设置方式 四、施工测量 4.1建筑物定位 4.2控制网投测 4.3楼层内细部测量 4.4高程引测方式 4.5沉降观测方式 五、施工测量质量要求 5.1施工测量记录 5.2施工测量精度要求 5.3施工测量质保措施 一、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重庆名流印象一期工程 建设单位:重庆名流置业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市建永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方略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分公司: 地堪单位: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工程位于重庆两江新区北碚蔡家组团L分区,为名流印象一期工程的1#地块的1-1#商业、1#-31#楼花园洋房及车库、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多层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为1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 2#地块的35#、36#、43#楼及车库(20~30轴×K~W轴)。地上26F,地下局部2F,建筑高度为78.3m,为一类高层居住建筑,35#、36#、43#楼总建筑面积为4.2万㎡,车库(20~30轴×K~W轴)建筑面积为1.3万㎡ ,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施工测量部署 2.1机构设置 项目技术部下设专职测量小组,测量小组主要由一名测量工程师和两名技术人员组成,场区导线控制网作业人手不够时由项目工程部其它人员配合。 表1:项目测量小组人员名单 序号 姓 名 职 责 1 杨绪平 测量工程师 2 向国锋 测量员 3 杨大贵 测量员 2.2职责划分 2.2.1测量小组负责从规划部门接收导线控制点、施工现场控制网的建立、楼层控制线投测、标高引测、沉降观测及其它重要部位的施工测量;测量工程师还负 责对项目计量器具的管理、日常维护及检测。 2.2.2施工员根据测量小组给定的楼层控制轴线放出柱、墙体的控制线,梁的位置线和预留、预埋位置线。 2.2.3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对轴线控制网进行复核,项目质量员负责对施工员所施测的梁柱边线、控制线进行详细复核。 2.2.4每楼层施工测量放线完毕,项目内部复核完成后,由测量工程师完善相关测量记录后进行报验。 2.3仪器配置见表2 表2:项目测量仪器配置计划 序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全站仪 南方 1台 场区控制桩设定、复核
2 激光经纬仪 DJ2 1台 单位工程轴线引测 3 水准仪 S3 1台 标高引测 4 水准仪 S1 1台 沉降观测 5 塔尺 5m 2把 一把沉降观测专用 6 大钢尺 50m 5把 其中一把做比对尺 7 钢卷尺 5m 50把 其中一把做比对尺 2.4施测部署 2.4.1施测程序 接收规划部位桩位(0AC0638、0AC0644、0AC0645)→内部复核→建筑物定位(复核平基场地)→控制网设定→技术负责人复核→“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报验→轴线、标高引测→构件定位→内部复核→“轴线、标高检查记录”报验。 2.4.2轴网设置规划 1#地块1-31#楼主体及车库,2#地块35#、36#、43#楼主体、车库及人防。 其形状规则,本工程轴网按各楼号的原则进行设置。基础施工轴网分施工段设置、兼顾上部主体结构。 2.4.3高程控制点设置规划 按分区分阶段设置的原则,基础施工阶段在轴网控制桩上各区至少设一点;主体施工阶段,各栋楼设两个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点沿楼层上升层层设置。 2.4.4沉降点设置规划 沉降点位设在1#、2#地块各栋楼的一层约+500mm标高位置,并沿四周设置,作定期检查。
三、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 3.1 工程定位 根据重庆名流置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名流印象一期工程1#、2#地块建筑施工控制网及控制成果坐标数据,按此控制成果坐标数据对建(构)筑物主轴线坐标点进行轴线定位。 3.2 平面控制网测设 3.2.1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3.2.1.1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3.2.1.2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一致。布设呈矩形。 3.2.1.3 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3.2.1.4 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3.2.1.5 桩位必须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3.3控制桩设置方式 所有位于土层上的控制桩点(含轴网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均为砼墩埋地 设置,砼墩截面为300×300,深度不小于700,做法如下图六;桩面上用红油漆对桩号、轴线及高程等进行标示。控制桩点设置完成后必须在桩的周围设置围护架,对控制桩进行保护。 轴网控制点直接设在楼面上,楼面直接埋设-8×100×100钢板,钢板上刻划“十”字丝进行标定。
四、施工测量 4.1建筑物定位 根据重庆市勘测院北碚分院给定的控制成果坐标点(0AC0638、0AC0644、0AC0645)以及柱网及轴线定位图中建筑物角坐标作为放线依据,利用全站仪给建筑物定位。根据定位坐标及相关施工图复核平基场地是否到位。 4.2控制网投测 4.2.1基础控制网的投测 先算出各控制点坐标,后根据坐标点(0AC0638、0AC0644、0AC0645)采用全站仪直接投测出各控制点,在相关高程控制点位上标定高程。 4.2.2主体控制网的投测 首先根据基础阶段相关控制桩,利用吊线锤向上引测到二层地面,结合经纬仪标出控制点位;然后上部楼层控制网根据下部楼层控制网直接引测。 4.2.3控制网的竖向传递 结构施工时,在内控点位置留设100×100方形观测孔。在进行上部结构轴线投测时,将北京博飞DJD2-1GJ天顶垂准仪架设在内控点位上,向上铅直投测至各结构施工层,然后用J2经纬仪、钢尺对所转点进行复核;经复核闭合后才能进行控制线及轴线的放线。 4.3楼层内细部测量
预埋-8*100*100钢板图六: 控制桩埋设大样图300C20砼70
0 梁、柱边线、控制线的测量:每楼层施工前,测量工程师将控制线、主要轴线施测完成后,施工员着手依据控制线、轴线对梁柱边线、墙柱控制线进行引测。梁放出定位线,所有墙柱放出边线和距边线200宽的控制线,墙柱边线作为焊接导墙筋的依据,控制线作为校核模板、验收模板的依据。 4.4高程引测方式 根据重庆市勘测院北碚分院给定的控制成果坐标点(0AC0638、0AC0644、0AC0645),高程分别为324.912米,335.340米,324.450米经较核三点高程无误,作为施工高程的原始依据,再将高程点分别引测到1#、2#地块各栋楼的塔吊上。 基础施工阶段,高程测量直接用S3水准仪由地面上高程控制点进行引测。上部结构施工时,在首层施工完后,将高程控制点引至外壁无遮挡的柱身上,随结构上升,测量员用50m钢卷尺将高程向上传递。楼层内用水准仪将标高转至各相关构件上。 主体结构施工时高程引测基点每栋楼设置数目不得少于两个;高程点由测量工程师进行一次标定。 4.5沉降观测方式 4.5.1 沉降点的设置 为较好地进行沉降观测,施工现场内埋设的水准基点应有利于直接引测,且数量不少于两个,每次进行沉降观测时,事先核查基准水准点是否发生异常变化,正常后才能进行施测。 沉降点的埋设方式为:先将带锚固脚的钢板埋入设计观测点柱身上,并按初步设定高程埋设,待模板拆除后,精确找出高程、焊上带观测点的角钢(如图七)。
预埋-8*100*100钢板观测点75
图七:沉降观测点设置示意图 4.5.2 沉降点的测量 4.5.2.1测量工具: 本工程沉降测量由测量工程师负责;沉降观测采用S1水准仪和毫米分划水准尺进行测量。 4.5.2.2测量频次: 正常施工阶段应保证每加载一次施测一次(每一结构层施工完毕观测一次);主体结构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暴雨后观测一次;工程竣工交付业主使用前还需与业主共同观测一次后向业主进行沉降点的移交。 4.5.2.3观测方法: 每次观测按固定后视点、观测路线进行,前后视距尽量相等,视距大约15m,以减少仪器误差影响。 观测时间宜选择天气晴好的早晨或傍晚。 4.5.2.4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所谓“五定”, 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确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4.5.3观测记录整理 每次观测结束后,对观测成果逐点进行核对,根据本次所测高程与首次所测高程之差计算出沉降量并将每次观测日期、建筑荷载情况标注清楚,画出时间与沉降量、荷载的关系曲线图。 测量工程师必须将每次观测结果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进行汇报;若出现明显沉降量的变化或不均匀沉降时,项目技术负责人还应及时与设计、勘察部门联系,确定进一步观测的方案。 五、施工测量质量要求 5.1施工测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