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测试卷(一) (2)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完整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完整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物质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有些变化产生了________。

2、就人而言,即使是同一种族,每一个体不完全一样,所以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存在________。

3、前人用来打井水的辘轳是________的应用,它是个________力的简单机械。

4、拱形承受重量时,能把压力向______向_______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5、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________,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小电动机中的转子相当于是个________,它工作是将________能转化成了________能。

7、________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8、天然气、煤、石油是储存了亿万年的________,它们都是________能源。

9、不同的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器相互转化。

两只手相互摩擦,我们的手会感觉比较热。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而我们的小电动机是将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

10、对垃圾中的一些废弃物进行回收并________加工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________,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

A. B. C.2、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A.只有空气 B.只有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3、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4、激光可以打孔或者切割材料,是因为激光()。

A.具有能量B.很硬C.锋利5、在放大镜下,()是柱状的颗粒。

A.味精B.白糖C.食盐6、在月球表面物体会变的很轻,这是由于()。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________。

2、动物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3、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_________、_________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_________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4、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大量________;杯子摸起来比原来凉,说明伴随着_______热量。

5、生物的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圈中所有生物,即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它包含三个层次:________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6、煤大多夹在岩层中,这些岩层都是古代沉积的______变成的。

7、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________,它既能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

8、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________。

如果没有________,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9、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________没有关系,和________有关。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自然界中很多的()都是晶体。

A.液体B.气体C.固体2、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3、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4、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咀嚼米饭或馒头时,会感觉有甜味,这是因为米饭或馒头中含有________,在米饭或馒头中滴入几滴碘酒,米饭或馒头就会变成_______色。

米饭中储存的能量是________。

2、能使我们________或________的装置叫简单机械。

3、钢缆能承受巨大的__________,拉紧的钢缆像梁一样结实。

4、小明一家去旅游,来到山区发现山路弯弯,盘旋其间。

通过学习小明知道了盘山公路是属于简单机械类型中的___________。

5、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_________万倍。

6、电动机的工作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________,利用________的相互作用转动。

7、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________没有关系,和________有关。

8、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距离太阳最远的星是________,________距离地球最近。

二、选择题。

(共20分)1、在自行车上,如果大齿轮有40个,小齿轮有20个,那么小齿轮转动一圈,大齿轮将转动()圈。

A.一B.两C.半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A.月相B.月貌C.月亮D.月陆3、下面()物品没有利用到拱形原理。

A.圆顶屋顶B.赵州桥C.金字塔D.乒乓球4、以下装置中,电磁铁磁力最小的是()A.B. C.5、自然界中很多的()都是晶体。

A.液体B.气体C.固体6、下列物体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空烧瓶B.一滴干净的水C.近视眼镜的镜片7、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电磁铁()。

A.南北极改变,磁性增强B.南北极不变,磁性增强C.南北极改变,磁性不变D.南北极不变,磁性不变8、将三块相同的面包分别放在以下三种环境中,最不容易发霉的是()。

A.低温、干燥 B.温暖、湿润 C.温暖、干燥9、当显微镜视野中物像不是十分清晰时,可调节()。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后附答案)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后附答案)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不是古人类取用火的方式的是()。

A.利用火柴B.采集天然火C.钻木取火2.在探究活动中,要()进行评价。

A.定期B.随时C.最终3.我国古生物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化石,于是,很多人认为人类的祖先可能起源于中国。

A.类人猿B.中华曙猿C.黑猩猩4.生物的进化主要是()的结果。

A.自己选择B.自然选择C.随机选择5.绿色社区的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

A.四项基本B.可持续发展C.独立自主6.问卷项目按问题回答的形式一般可以分为封闭式问题和()问题。

A.笔答B.口答C.开放式7.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A.天然气B.燃煤C.水电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尽量使用节能灯管B.白天开灯对眼睛好C.夏天开空调,温度越低越好9.研究金鱼时,要做好的准备有()。

①关于金鱼的习性①关于金鱼养殖的理论知识①实验器材A.①①①B.①C.①D.①10.森林可以用()使土壤和水分得到保持,防止洪涝和荒漠化的发生。

A.树叶B.巨大的根系C.树干树枝二、填空题1.最早使用火并保存火种的远古人是( )。

2.1934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 )开始负责周口店龙骨山的发掘工作。

3.黑种人主要居住在( );那里靠近赤道,干燥而炎热;白种人主要居住( );黄种人主要居住在( )。

4.达尔文经过20多年的研究;提出了( )学说。

5.绿色社区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6.( )对金鱼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水温急剧( )会引起金鱼的不适甚至死亡,所以,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

7.人类不一样的肤色可能与( )的差异有关。

8.调查研究的方法有( )、( )、( )、实地考察法等。

9.对比实验时,每组实验只能改变____________变量,而要保证其它条件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类人猿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是因为树上太热了。

( )2.黑种人到光照少的地方生活也能变成白种人。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2、就人而言,即使是同一种族,每一个体不完全一样,所以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存在________。

3、不开花植物中的蕨类、________类和________类植物,能自己进行_________制造养料,这和开花植物是一样的。

4、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产生的,以_________的形式传播。

5、当导线中有________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们目前使用的三大能源。

7、_____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8、将两枚铁钉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潮湿的纸巾上,则生锈较快的是放在________的铁钉。

9、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________的力,________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10、植物的叶具有进行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功能。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发生()现象。

A.反射B.折射C.辐射2、能改变物体用力方向的是()。

A.动滑轮B.定滑轮C.滑轮组3、赵州桥的桥面在()。

A.拱上方B.拱下方C.拱中部4、观察植物果实、根、茎、叶的切片时,把标本切成()的薄片。

A.厚实完整B.薄而透明C.厚而均匀5、月球的公转形成了()。

A.昼夜变化B.四季变化C.月相变化6、()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细胞B.器官C.组织7、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空气C.水蒸气D.氧气8、在月球表面物体会变的很轻,这是由于()。

A.月球的质量小,体积小B.月球上引力小 C.月球距离太阳近9、埃菲尔铁塔不容易倒塌的主要原因是()。

A.上小轻,下大重B.上大重,下小轻C.抗风能力弱D.材料是实心10、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豆子发生变化了吗?()A.没有明显变化B.变成了其他物质C.豆子发芽了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搜索校园里的生物时,不要随意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卷(后附答案)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卷(后附答案)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在心理和身体上都会产生很大变化,对于这些变化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B.C.2.生活在极地的狐狸耳朵短而圆,而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这是为了()。

A.更加美观B.更方便捕捉猎物C.适应生活的环境3.下列生物之间属于合作关系的是()。

A.蜜蜂和花B.小鸟和虫C.熊和鱼4.如果把沙漠中的仙人柱、仙人球、仙人掌移栽到我们居住的地区,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A.要创设类似沙漠地区的气候B.要为它们创建和极地地区一样的温度C.保证它们生活在高温潮湿多雨的环境中5.下列物品中,()是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的优良品种。

①无籽西瓜①太空椒①瘦肉型猪①新型草莓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①6.下列生物中,()被称为“活化石”。

A.渡渡鸟B.恐龙C.大熊猫7.下列动物中,()生活在南极。

A.乌龟B.企鹅C.狮子8.骆驼是典型的沙漠动物,下列()有利于骆驼在沙漠中生存。

A.身上厚厚的毛可以加快水分蒸发的速度B.宽大的脚掌增加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容易陷进沙子里C.驼峰里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和养料9.下面是某草原上的生物,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草→田鼠→蛇→老鹰B.田鼠→草→蛇→老鹰C.草→蛇→田鼠→老鹰10.下图模拟的是池塘生态系统,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保持平衡。

如果现在在生态瓶中放入更多的小鱼,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会出现的情况是()。

A.小鱼有死掉的B.水草生长良好C.小鱼生活得越来越好二、判断题1.进入青春期后,10~11岁的女生身高突增开始,睾丸、阴茎开始增长。

( ) 2.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要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科学用脑。

( )3.动物之间不存在遗传现象。

( )4.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 )5.生物的变异现象只有好处没有弊端。

( )6.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用积累的科学知识填空。

(每空1分,共28分)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它的镜片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等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物质叫做晶体。

3、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借助显微镜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它们是洋葱的表皮细胞。

4、米饭中有一种叫做淀粉的物质,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有甜味的麦芽糖。

米饭中的这种物质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

5、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常见诸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6、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自然大,看到的范围就小;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小,看到的范围大。

7、由于煤、石油等的化石燃料消耗量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8、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错的说明理由,每小题1分,共20分)1、放大镜具有放大、汇聚光线的作用,没有成像的作用。

…………………(×)理由: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的作用,但只有当观测的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才会看到正立放大的像。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四肢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4对足。

(×)理由: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蚜虫喜欢吃草蛉,所以蚜虫是草蛉的天敌。

…………………………………(×)理由:草蛉和它的幼虫都是蚜虫的天敌。

4、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一点好处。

……………………………………(×)理由: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

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

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用积累的科学知识填空。

(每空1分,共28分)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它的镜片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

放大镜能够将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晶体是指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

3、细胞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小房间状结构。

4、米饭中含有淀粉,咀嚼过程中,淀粉会变成甜味的麦芽糖。

当米饭遇到碘酒时,淀粉会变成蓝色。

5、化学变化过程伴随着各种现象的产生,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等。

6、放大镜的倍数越大,看到的图像就越大,但看到的范围就越小;倍数越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就越小,但看到的范围就越大。

7、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耗量急剧增加,大量二氧化碳被排放出来。

8、生物学家XXX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结构显微镜,可以放大近300倍,他通过这个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说明理由,每小题1分,共20分)1、放大镜具有放大、汇聚光线的作用,没有成像的作用。

…………………………(×)理由:放大镜不仅具有放大、汇聚光线的作用,还能够成像。

但只有当观察的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才会看到正立放大的像。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四肢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4对足。

…………(×)理由: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蚜虫喜欢吃草蛉,所以蚜虫是草蛉的天敌。

…………………………………………(×)理由:草蛉和它的幼虫都是蚜虫的天敌,所以蚜虫不是草蛉的天敌。

4、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一点好处。

…………………………………………(×)理由: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

有些微生物能够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测试卷(一)
一.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
2、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
3、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可以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
4、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碱面、味精,它们都是有规则几何形的固体。( )
5、晶体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 )
6、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功能单位。„„„„„„„„„„ ( )
7、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晶体组成的。有的晶体在放大镜或显微镜
下才能看见。„„„„„„( )
8、列文.胡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
9、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必须要制成玻片标本,才能看的清楚。„„„„„( )
10、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
了新的物质。„„ ( )
二. 选择
1、放大镜的特点是( )
①中间厚,边缘薄 ②边缘厚,中间薄 ③中间边缘一样厚
2、下列物体具有放大功能的是( )
①镜子 ②保鲜膜 ③水滴 ④装水的烧瓶
3、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物体放大呢?( )
①把放大镜做大点 ②把两个不同倍数的放大镜叠在一起
③把中间做厚点 ④把边缘做厚点
4、下列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黄豆和沙混合 ②铁生锈 ③水结冰了 ④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5、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①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 ②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③物质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④蜡烛燃烧只发生了化学变化,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6、最先提出细胞一词的科学家是( )
①列文.胡克 ②罗伯特.胡克
三. 填空
1、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
2、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形的固体叫做 。
3、放大镜的特点,中间 边缘 ,透明。
4、人们把放大镜又叫做 。
5、微生物也是 ,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的特点。
6、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形状、大小等,我们
把这类变化称为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种变化称
为 。
7、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 。
8、淀粉本身是一种没有味道的营养物质,在我们唾液的作用下,它会变成有( )
味的营养物质。
9、在淀粉上滴碘酒,淀粉会变成 色。淀粉遇碘酒变颜色,是一
种 变化。
10、在米饭和馒头上滴碘酒,米饭和馒头会变成 色,因为它们含
有 。
四. 连线
(1)铁溶化成铁水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白糖溶解在水中 物理变化 铁生锈了
煤燃烧成了灰烬 化学变化 地上的水不见了
米饭上滴碘酒 放鞭炮时火药变成
(2)白开水 白菜

黄瓜 含有淀粉的食物 茄子

莲藕 不含淀粉的食物 土豆
米饭 面包

五.看图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分别在淀粉和米饭上滴一滴碘酒,发生了什么现象?
2、用长柄金属汤勺取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
热。
(1)在加热的过程中,蜡烛发生了
什么变化

(2)在加热的过程中,白糖发生了什么变化?
(3)当加热结束后,熄灭蜡烛,把汤勺放到桌子中间的盘子里冷却,你观察到
了什么现象?
3、把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
盖上一块玻璃片。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
有什么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