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母题题源系列专题09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含解析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中考考点详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初中物理中考考点详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物体的浮沉条件浮沉状态有关名词1.上升:物体在液体中向液面运动的过程.2.下沉:物体在液体中向容器底部运动的过程.3.漂浮:物体独自静止地浮在液面上,有一部分体积在液面下为V排,有一部分体积在液面上为V露.4.悬浮:物体独自静止地悬在液体中任何位置,此时V排=V物.5.沉底:物体在液体中沉到容器底,容器底对它有一个支持力.6.浸没:物体全部浸在液体中,此时V排=V物.7.浸入:物体部分或全部浸在液体中.8.浮体:凡是漂浮或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浮沉及浮沉的应用当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漂浮(F'浮=G物).当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当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下沉→沉底(F'浮+F支=G物)1.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鸭子的脚掌又扁又平,可以减小压强,从而在松软的烂泥地上行走自如B.鱼要下沉时就减少鱼鳔内的空气,减小自身排开水的体积而使浮力变小C.鸟类的骨头是中空的,利用很小的空气浮力翱翔在天空D.蝙蝠的视力几乎为零,靠主动发射及接收从障碍物反射回的超声波准确定位2.下列由做饭所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不正确的是( )A.高压锅是利用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特点制成的B.煮饺子过程中,饺子刚入锅时重力大于浮力而下沉;煮熟时,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C.切肉前先磨刀,是为了在压力相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D.在客厅就闻到厨房饭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3.如图所示,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雪碧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

若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浮来。

此实验说明了( )A.大气存在压强B.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C.浮力产生的原因D.连通器原理4.以下生产和生活应用实例中,符合力学原理的是( )A.书包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B.菜刀刀刃磨得很锋利,可以增大压力C.拦河大坝做得上窄下宽,是因为坝底受到的水压较大D .飞机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到了空气的浮力5.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D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 .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6.江波同学看到江中停着一艘轮船,他想: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突然减小一半,这艘轮船的质量和浮沉情况会怎样变化呢?正确的是:质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在水中的位置将________(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变”).7.小亮去游泳时,他从刚接触水面的浅水区走向深水区的过程中,感觉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9讲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9讲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中考总复习 第9讲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10.(2015·来宾)把体积为2×10-3 m3、重为 12 N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 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取10 N/kg) ( B ) A.漂浮,F浮=20 N B.漂浮,F浮=12 N C.沉底,F浮=20 N D.沉底,F浮=12 N
中考总复习 第9讲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4.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 (1)原理:利用物体的 漂浮 条件来进行工作 (若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F浮=G密度计)。 (2)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 中 漂浮 。 (3)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 来越 大 。 注意:液体的密度较大时,密度计露出液面的部 分较多,反之就少。
中考总复习 第9讲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9.(2015·山西)在三个相同的烧杯里装入质 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把一支 装有适量铁砂的平底试管先后放入这三个烧 杯中,静止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 到的浮力最大 B.甲液体的密度最大 C.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最小 D.试管在三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一样大
中考总复习 第9讲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1.(2017·盐城)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煮 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则此时汤圆 (D ) A.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 煮过时小 B.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 煮过时小 C.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 煮过时大 D.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 煮过时大
中考总复习 第9讲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4.如图所示,苹果漂浮在水面,而梨子却沉 到水底,这是因为 ( D ) A.苹果受到的浮力较大 B.苹果的体积较大 C.梨子受到的重力较大 D.梨子的密度较大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基础)知识讲解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基础)知识讲解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基础)责编:冯保国【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浮力的利用;3、了解轮船的漂浮原理、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气球飞艇的升降。

【要点梳理】要点一、物体的浮沉条件(高清课堂《浮力的应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

而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受力情况,物体的浮沉就取决于它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要点诠释:1.当F浮>G时,合力方向竖直向上上浮当F浮=G时,合力为零悬浮当F浮<G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下沉2.对于实心的物体,由,,浸没时,所以当时,F浮>G 物体上浮;当时,F浮=G,物体悬浮;当,F浮<G 物体下沉。

3.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最终状态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最终状态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漂浮和悬浮的共同特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F浮=G)。

在平衡力作用下静止不动,不同点是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漂浮时物体的体积大于排开液体的体积;悬浮时,物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

与的关系要点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从浮力利用的角度看,采用“空心”的办法可以增加可利用的浮力。

即使现代化的轮船,也采用的是这种古老的办法。

要点诠释:1.轮船①轮船浮于水面,它们受到的浮力等于船的总重。

②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来表示,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根据漂浮条件知,排水量=船自身的质量+满载时货物的质量。

2.潜水艇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沉的,潜水艇为了实现升降,必须使浮力大小不等于重力,潜水艇在水下时,由于艇壳不能任意改变,因此浮力是不变的,要想控制上浮、下沉就只有改变自重,潜水艇两侧都有水舱,与高压气舱相连,高压气体能将水从水舱内排出,减小潜水艇重力,当其小于浮力时潜水艇就上浮;当浮力大小等于重力,潜水艇可在水中任一位置保持静止,即悬浮;关闭高压气舱使进水口打开,在水压作用下水舱进水,自重增大到大于浮力时,潜水艇开始下沉。

初中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

初中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

(三)、浮沉条件的应用 (1)轮船
原理:漂浮条件 F浮=G
满载时排水量
例题:若一艘满载赈灾物资的货轮从海上进 入长江后,轮船所受的浮力 (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
(2)潜水艇
潜水艇的原理:
依靠改变 自身重力 来实现浮和沉。
上浮,则需?
(3)探空气球
探空气球由气囊和吊舱 组成,巨大的气囊内充 满 氦气 ,由于这种气 体的密度 小于 空气的 密度,从而使气球受到的 浮力 大于 气球的重 力,所以气球能够升空。
2 .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 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2)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 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 。 (3)图乙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 中,合金块所受的浮力 填“变大”、“不变”或“变 小”)。 (4)合金块的密度是 。甲.测出实心合金块所 受的重力。乙.把合金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 出合金块所受的浮力,收集合金块排开的水。丙.测出 桶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
浮力
物体的浮沉条件
一、知识梳理 (一)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 液体 或气体 向上的托力 称为浮力。
2、称重法测浮力
称重法
F=G F′<G
F′ F
(1)物体未浸入水 里时,弹簧秤的示数 F等于物重G,即F= G。
G G (a) (b)
(2)物体浸在水里时 ,弹簧秤的示数F′比物 重小,即F′<G。
(4)密度计
(5)盐水选种
F浮
F浮
上 浮
F浮

G
G

《初中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初中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知识集结知识元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知识讲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上浮:F浮>G 悬浮:F浮=G 漂浮:F浮=G下沉:F浮<G 沉底:F浮+N=G理解:研究物体的浮沉时,物体应浸没于液体中(V排=V物),然后比较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的平均密度可以知道,则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变成以下形式:①ρ物<ρ液,上浮②ρ物=ρ液,悬浮③ρ物>ρ液,下沉浮沉条件的应用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来实现浮沉的;热气球是通过改变空气的密度来实现浮沉的;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物体的漂浮条件,其刻度特点是上小下大,上疏下密;用硫酸铜溶液测血液的密度的原理是悬浮条件。

此外,轮船、气球、飞艇等都是利用了沉浮条件的原理而设计的。

例题精讲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例1.(2019∙安丘市二模)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等的实心小球A、B、C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放入小球后两个容器中的液体深度相同,且A、C两球排开液体体积相同,B球在甲液体中悬浮,在乙液体中下沉。

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甲液体比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B.三个小球中密度最小的是C球C.如果把A、C两球对调,A球在乙液体中可能下沉D.A、C两球所受的浮力相等例2.(2019∙商丘二模)如图所示,A、B、C体积相同。

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沉底。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所受的浮力大于B、C所受浮力B.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小于A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C.C所受的浮力一定等于B所受的浮力D.A、B所受的浮力相等且大于C例3.(2019∙开封一模)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烧杯内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把同一个鸡蛋分别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两液面相平。

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杯中的液体密度小于乙杯中的液体密度B.甲杯中的鸡蛋排开液体的重力大于乙杯中的鸡蛋排开液体的重力C.甲杯中的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杯中的液体对杯底的压强D.甲乙两个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例4.(2019春∙利辛县期末)小明同学利用饮料瓶和薄壁小圆柱形玻璃瓶制作了“浮沉子”,玻璃瓶在饮料瓶中的情况如图所示(玻璃瓶口开着并倒置),玻璃瓶的横截面积为S=1.5cm2,此时玻璃瓶内外水面高度差h1=2cm,饮料瓶内水面到玻璃瓶底部高度差h2=8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饮料瓶和小玻璃瓶中气体的重力,g=10N/kg,ρ水=1×103kg/m3)①用力挤压饮料瓶,发现玻璃瓶仍然漂浮在水面,此过程中h1减小、h2不变;②用力挤压饮料瓶,发现玻璃瓶仍然漂浮在水面,此过程中h1不变、h2增大;③空玻璃瓶的质量为3g;④空玻璃瓶的质量为13g。

4.1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解析版)

4.1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解析版)

一、物体浮沉的条件(1)从密度的角度。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浮、下沉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在改变,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悬浮、漂浮、沉底时,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

漂浮:物体一部分浸在液体中,另一部分在液面上方,此时浮力等于重力。

悬浮: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处,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此时浮力也等于重力。

沉底:物体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物体受到三个力(重力、浮力、支持力)而处于平衡状态。

当ρ物<ρ液时,物体上浮后漂浮;当ρ物=ρ液时,物体悬浮;当ρ物>ρ液时,物体下沉后沉底。

(2)从力的角度。

当F浮>G物时,物体上浮后漂浮(此时F浮=G物);当F浮=G物时,物体悬浮;当F浮<G物时,物体下沉后沉底。

【温馨提示】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微点拨】如何调节浮力的大小:木头漂浮于水面是因为木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把树木挖成“空心”就成了独木舟,自身重力变小,可承载较多人,独木舟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

牙膏卷成一团,沉于水底,而“空心”的牙膏皮可浮在水面上,说明“空心”可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采用“空心”增大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使物体能漂浮在液面上。

二、浮力的应用(1)轮船①因为漂浮时,F浮=G,所以同一艘轮船从大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江河行驶到大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

②根据F浮=ρ液gV排,同一艘轮船从大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液减小,所以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

③排水量:船满载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

(2)潜水艇因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始终不变,所以,潜水艇受到的浮力不变。

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来改变自身的重力而实现的。

2018中考物理试卷真题答案解析

2018中考物理试卷真题答案解析

2018中考物理试卷真题答案解析2018年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不知道各位准考生们物理复习得如何?物理试卷的真题大家要坚持每天都做比较好。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中考物理试卷真题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8中考物理试卷真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2017长沙,27,3分)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果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C.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D.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答案】C【解析】A、由B、由压强公式,由C、采用割补法由于,由B中可知,又由F=Ps由于容器完全完全相同,甲、乙对容器压力相等,即红色阴影部分重力大小,有即,即,C对D、有,由割补法可知,甲对底部压力乙对底部压力由以上可知,,又由容器底部,D错误【考点】质量、密度、压强2.(2017邵阳,10)“低碳出行,骑行天下”.自行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行车轮胎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B.自行车的坐垫很宽是为了增大压强C.上坡前加紧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惯性D.人对自行车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解析】解:A、自行车轮胎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正确;B、自行车的坐垫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使人感到舒服,故B错;C、上坡前快速蹬几下,这样可以增大车子的动能,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从而爬的更高;另外,物体的惯性只与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故C错;D、人对自行车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故选A.【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3.(2017邵阳,16)邵阳火车站站台上,标有一条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之外候车.是为了避免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A.空气流速大,压强小B.空气流速大,压强大C.空气流速小,压强大D.空气流速小,压强小【答案】A【解析】解:人离高速列车比较近时,高速列车的速度很大,人和高速列车的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受到外侧压强大于人内侧受到的压强,人在较大的压强差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故选A.【考点】8K: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4.(2017怀化,8,3分)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站在滑板上滑雪,B.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脚不会陷入雪地是由于它具有宽大的脚掌C.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D.为了防止载重汽车压坏路面,插入皮肤吸吮血液装有多个宽大的车轮【答案】C【解析】解:A、站在滑板上滑雪,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骆驼有宽大的脚掌,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蚊子尖尖的口器,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D、载重汽车装有多个宽大的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5.(2017衡阳,5,2分)下列用矿泉水瓶所做的实验中,能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是【答案】C【解析】A两次海绵凹陷程度不同反应的是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B反应的是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C 类似覆杯实验,纸片不下落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D两瓶向中间靠拢说明了空气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故选C。

中考物理培优(含解析)之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中考物理培优(含解析)之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专题07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03期)1、物体的浮沉条件(1)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的浮或沉决定于它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

①. 当F浮>G物时,物体上浮;②当F浮<G物时,物体下沉;③当F浮=G物时,物体悬浮;(2)当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若F浮=G物,物体漂浮;2、浮力的应用(1)密度计密度计也叫比重计或浮秤,是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使用很普遍的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

它是一根密闭的玻璃管,上部粗细均匀,内璧贴有刻度纸,下部较粗,下端装有铅丸或水银,使玻璃管能竖直浮在液面上。

液面与密度计刻度对齐的地方的数值就是液体的密度。

由于其在不同的液体中都是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其受到的浮力是不变的,也就是都等于密度计的重力,所以其上的刻度是越往上越小。

而且越往上其刻度越稀。

(2)盐水选种盐水选种,就是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物体的浮沉与密度的关系把好种子和坏种子分开来。

(3)潜水艇潜水艇为了能升、降自如,必须使浮力大小不等于重力。

潜艇在水下时,由于艇壳不能任意变大或变小,因此浮力是不变的。

要想控制上浮、下沉就只有控制自重。

潜艇两侧都有水箱,与高压舱相连,高压气作用时就能将水从水舱内排出,减轻潜艇重力至小于浮力时潜艇就上浮;若浮力大小等于重力时潜艇可在水面上保持静止,即悬浮;关闭高压气舱使进水口打开,在水压作用下水舱进水,自重增大到大于浮力时,潜艇开始下沉。

(4)气球和飞艇气球和飞艇是漂浮在空中的,内部所充气体密度必须小于空气密度,一般充有氢气和氦气。

充气时体积增大,排开空气重力增大,浮力也增大。

当浮力增大到大于重力时,气球或飞艇就上升;反之,排出一部分氢气或氦气时,气球或飞艇就下降。

因此,它们是通过改变浮力来实现上升、下降的。

要指出的是,有一种热气球是通过加热方式使球内气体热胀达到减小气体密度增大浮力,因此热气球只要停止加热,气球体积就会缩小而减小浮力,降回地面。

3、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9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2018年海南卷)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

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氢和F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F 氢>F 空B. F 氢=F 空C. F 氢<F 空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答案】B【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进行判断。

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所以根据可知,空气密度相同,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时,浮力相等。

故B正确。

点睛:重点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即,要理解氢气球上升是因为自重小,即重力小于浮力,并不是因为受到的浮力比装空气的球浮力大。

【2】(2018年临沂卷)2018年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如图所示)成功首潜。

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A. 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B. 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变大C. 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D. 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作用,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因此判断浮力的大小,关键判断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发生怎样的变化。

潜水器受到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潜水器所处的深度有关,因此判断压强的大小,关键是判断液体密度和潜水器所处深度的变化。

解答: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此时水的密度不变,潜水器浸没在水中,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但是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增深。

根据公式和公式可知,潜水器受到的压强增大,浮力不变,即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不变。

故选项A、B、C均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液体压强和浮力的判断。

判断时要了解影响液体压强和浮力大小的因素,并判断影响因素中哪些是定量,哪些是变量。

【3】(2018年福建B卷)如图,薄壁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B的底面积之比S A:S B=2:1,液面的高度之比h A:h B=3:2,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现将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A、B,液面未溢出,静止时,A中的小球悬浮,B中的小球__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A、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之比p A:p B=_________。

【答案】漂浮 1:2【解析】解:(1)已知薄壁圆柱形容器A、B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 可得,A、B容器底所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则A、B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分别为,;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故所以,即;将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A、B,静止时,A中的小球悬浮,由漂浮条件可得,,故,则B中的小球漂浮。

(2)已知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将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A、B,液面未溢出,静止时,A中的小球悬浮,B中的小球漂浮,则两容器底所受到的压力的变化量相等,故有F A=F B,根据压强公式可得,A、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之比。

【4】( 2018年连云港卷)如图所示,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没在水中,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_____小球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剪断绳子后,小球上升过程中所受的浮力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_____。

【答案】大于变小变小【解析】【解答】(1)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没在水中,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此时在竖直向下的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则根据物体受力平衡可知:F浮=G F;所以,小球所受的浮力大于小球的重力。

(2)剪断绳子后,小球会上升,由于原来小球恰好浸没在水中,所以上升后就会露出水面,则上升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所受的浮力变小,水的液面下降,根据p=ρgh可知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变小。

点睛:(1)根据物体的受力平衡即可判断小球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2)剪断绳子后,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分析水中的小球所受浮力浮变化,根据水的深度变化利用p=ρgh判断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变化。

【难点中心】本类题通常主要考查对物体的浮沉条件的理解,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简单的应用。

涉及的考点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阿基米德原理。

着重考查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与应用,以及识图的能力。

由于涉及物理量太多,考生出错率较高。

【考点难点突破】 【知识链节】1.当浮力大于物体重力 (F G 浮>)——物体上浮。

当浮力等于物体重力(F G 浮=)——物体悬浮可停在液体内部任意一位置。

当浮力小于物体重力(F G浮<)——物体下沉。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把物体的浮沉条件改写为用密度表示的形式:因为F gV 浮液排=ρ,物体重力G gV 物物物=ρ,又因为是全部浸入,V V 排物=,于是有:F G 浮液物,必有,物体上浮>>ρρ, F G 浮液物,必有,物体悬浮==ρρ, F G 浮液物,必有,物体下沉<<ρρ。

2.(1)通过牙膏皮实验已证明,实心的牙膏皮沉入水中,空心的浮于水面,由此可见我们要使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做成的物体浮于水面可采用“空心”办法,增大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使物体浮于水面。

如把木头挖成空心的独木舟,可以减小自身的重力,多装货物,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再有用钢铁做成轮船,也是根据这一道理。

(2)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①轮船: 钢铁制造的轮船是“空心”的,使它排开的水的体积增大,从而增大浮力,浮在水面。

(注意:轮船的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根据轮船的排水量可以求出轮船受到的浮力货船排水排水浮G G g m G F +===)。

②潜水艇:钢铁制造的潜水艇也是“空心”的,在水中时船排水V V =不变,则浮力不变,潜水艇的上浮、下潜和悬浮是通过对水舱充水和排水,达到改变自身的重力而实现的。

【技能方法】1.根据题目中所给出的图形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2.分析物体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以及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3.根据物体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以及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逐步分析各个选项的正误。

【1】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A放人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人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 A=2V 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

若将物块B单独放人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A. 悬浮B. 漂浮C. 沉底D. 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算出物体B的密度,作出判断。

解答:甲图中,木块A在液体中漂浮,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则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即:则液体的密度:;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 A=2V B,则),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因为整体漂浮,所以浮力等于总重力,即:,,化简可得:则B的密度:故若将物块B单独放入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漂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阿基米德原理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有一定难度。

【2】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底面积为S的薄壁圆筒形容器,内盛某种液体,将质量分别为m A、m B、m c,密度分别为A、B、c的均匀实心小球A、B、C放入液体中,A球漂浮,B球悬浮,C 球下沉,如图所示,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 A、F B、F c。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若m A = m B = m c,则F A = F B > F cB. 将C球截去部分后,剩余部分可能上浮C. 只取出A球,容器中液面的高度降低了D. 三球放入液体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答案】ACD解答:A、由题知,三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A球漂浮,B球悬浮,受到的浮力相等,C球下沉,浮力小于重力,所以,故A正确;B、C球下沉,可知C球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将C球截去部分后,剩余部分密度不变,还是大于液体密度,所以下沉,故B错误;C、取出A球,排开水的体积减小了,所以容器中液面的高度降低了,故C正确;D、三球放入液体前后,液体的深度变化了,所以压强变化了,正确。

故选:ACD。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灵活运用物体漂浮(F浮=G)、悬浮(F浮=G、ρ液=ρ)、沉底(F浮<G、ρ液<ρ)的特点是本题的关键。

【3】对于上升的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气球的升空原理和民航飞机的起飞原理相同B. 热气球匀速上升时,机械能一定不变C. 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不变D. 热气球燃料减少后,它的惯性变小【答案】D【解析】分析:(1)飞机起飞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热气球是利用浮力升空的;(2)分析热气球在匀速上升过程中气球的动能和势能变化情况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大气压与高度的变化关系可判断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大气压强的变化;(4)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只有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大。

解答:A、飞机起飞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热气球是利用浮力升空的,二者的原理不相同。

此选项错误;B、热气球在匀速上升过程中气球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而高度变大,势能变大,所以机械能变大。

此选项错误;C、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故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越来越小;此选项错误;D、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小,惯性小,故火箭飞行一段时间后燃料减少,质量减少,其惯性大小变小。

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通过气球的升空现象,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对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还考查了机械能的知识,综合性较强,难点是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4】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

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甲<F乙B. F甲>F乙C. ρ甲<ρ乙D. ρ甲>ρ乙【答案】C【解析】故选:C。

点睛:同一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所受到的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