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脉与生理性因素的相关性的研究_唐亚平

合集下载

人体脉搏检测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系统

人体脉搏检测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系统

人体脉搏检测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系统程咏梅夏雅琴尚岚(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程力学部北京市100022)摘要: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

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率(波速)和节律(周期)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

将人体脉搏波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使中医的脉象有了一个客观的分辨标准,便于揭开脉诊现代科学本质,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参考。

本文介绍了检测人体脉搏信号特征的系统。

该系统由应变式脉搏传感器及信号放大、滤波、AD转换及脉搏信号数字处理软件组成。

并用LabVIEW设计了虚拟仪器及相应的程序,使制作的脉搏检测系统能够用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显示出脉搏的波形。

关键词:脉搏波、传感器、检测系统A human blood pulse sensor and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Cheng Yongmei, Xia Yaqin and Shang Lan(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Electronic Technolog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22)Abstract: Information from human blood pulse 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due to it may contain very pathological information which could be used as index to diagnose disease. The waveform, intensity and speed of pulse signals mostly read the phys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s of heart-blood system in human bodies. In this paper, the pulse signal that usually is feel by fingers of Chinese doctors was transferred into electric signal and thus could be measured by modern scientific way. As a result, the measured quantities can be used by a doctor as a more consistent index to make diagnoses. A pulse detecting system was developed and its functions, circuits and software based on LABVIEW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s.Key Words: human blood pulse, sensor, detecting system1 引言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

子宫内膜血流

子宫内膜血流

讨论
郭 娜等人研究发现妊娠组HCG 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均 显著高于非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相反Schild 等[7]的研究证明子宫内膜厚度与妊娠率间无 直接相关性。
[6]郭 娜 李豫峰.子宫内膜厚度动态变化与 IVF - ET 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 (13):2120-2123. [7] Schild R , K nobloch C, Dorn C, et al .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in an in vitro fertilization program as assessed by spiral artery blood flow, endometrial thickness , endometrial volume, and uterine artery blood flow[J] . Fertil Steril , 2001, 75( 2) : 361- 366.
监测项目: HCG日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 ET日监测子宫动脉血流RI、PI、S/D ;子宫
内膜及内膜下血流。
病源的分组和治疗
子宫动脉血流、内膜血流与内膜容受性的关系
选取2011年至2012年3月期间165例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
分组方法:根据有无妊娠分为妊娠组、非妊娠组。
病源的分组和治疗
比较两组间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ET 日子宫动脉及子宫内膜下血流的RI、PI、S/D及 子宫内膜有无血流情况。
子宫内膜形态
研究结果
表1 两组的基本资料比较(x±s)
研究结果
表2 HCG日子宫内膜及 ET日子宫内膜下血流
研究结果
表3 ET日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及内膜血流

中医脉诊数字化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中医脉诊数字化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B型机械扫描探头
L水囊外套
液体
」.-血管 显示图像
ff ....


5釦

(a)
(b)
图2 B型超声诊断仪
超声诊断仪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动脉血管检测的 准确度,而且实现了可视化。但是,中医概念上的脉 与动脉血管不同,仅仅以血管的信息表示脉搏波动 不符合中医诊脉原理,无法与传统中医理论对照,而 且超声仪造价昂贵,很难实现普及。
3.1.3传统压力脉搏传感器 压力脉搏传感器是目前脉诊仪中应用最广泛、
最成熟的传感器之一,具有价格低廉,稳定性好,测 量精度高等特点。传统刚性压力传感器按照传感原
理可以分为:压电式、压阻式、电容式。 ①压电式传感器的敏感元件由压电材料制成,
配合电荷采集和放大电路可以用于检测微小形变带
来的压力变化。主要有压电聚合物传感器、压电晶 体传感器、以及压电陶瓷式传感器,由于其灵敏度 高、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等特点,可以用于采集脉搏 信号。
3.1脉诊传感器 3.1.1光电脉搏传感器
光电式脉搏传感器是目前脉搏检测领域最常使 用的传感器,多见于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手表, 手机等。其原理是通过光电信号在活体组织中的传 播与反射,实现血管容积变化的无创检测。当发光 单元发射光束照射到皮肤表面时,肌肉和血液分别 反射和吸收光信号,由于脉搏跳动的影响,血管容积 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反射器接收到的变化的信号。 光电传感器原理简单,价格低,稳定性好,对检测环 境几乎没有要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
1传统中医脉诊研究
中医历史悠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 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沉淀,中医理论被越来越 多的国家认可。脉诊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 时期,是传统中医临床上判断身体状态和诊断病 情的重要依据。据《史记》记载,扁鹊是最早使用 脉诊的中医,在此之后,张仲景将“平脉辨证”确立

试论脉诊与人体的对应关系及指导意义2003-12

试论脉诊与人体的对应关系及指导意义2003-12
右寸关间脉为上脘部相当于食道下段胃底贲门 处 。为中气升降的枢纽 ,脉见浮滑 、沉弱 、缓涩 ,以胃 气不降郁闭 ,清阳不升 ,中气下陷 ,表现为胃口痞塞 , 嗳气或沉坠感 ,但临床亦见胃镜查为幽门胃窦部病 变而表现为此脉位者 ,中医仍按此脉位辨证而获效 。
第五部 :关脉 。相当于上腹及两胁肋以及相对
他脉影响 :肝火下泄 ,肝经湿热下注可见左关尺 俱滑 ,气滞血瘀 ,关尺弦涩 ,肠胃气滞或虚寒见右关 左尺俱弦 。
右尺脉以腰背为主 ,兼及大肠 、直肠 ,妊娠主生 女 。虚证为沉弱 ,见于肾阳虚 ,以腰膝酸软 ,畏寒肢 冷 ,实证若右尺脉单见弦 、弦紧 、短涩 、短滑 、短弦多 为腰肌 、腰椎病变 ,且右尺脉的脉位长度与腰椎五椎 体基本相对应 ,通过脉诊可基本确定是第几腰椎的 病变 ,多为寒邪外客 ,扭伤而致血脉瘀滞不畅 ,症见 腰痛 ,畏寒 ,酸沉不适 ,依脉的浮 、沉 、长 、短 ,可确定 病之新久轻重 、病变范围 ,亦有少数病人如椎间盘突 出而右尺脉正常者 ,又当结合问诊辨之 。若单见缓 , 缓腻 ,上小下大 ,弦大 ,均为肠道疾患 ,与大便相应 , 见黏滞不爽 ,先干后稀 ,大便干燥 、便溏等 。
滑以浮滑 、短滑多见 ,诊之如泉水上涌之感或如 皮下摸珠 ,多为肝阳上亢 、火邪上扰 ,风热上犯而致
血脉郁热 ,以头晕 、头昏为主证 。 涩以弦涩 、细涩为多见 ,为血脉瘀滞 、瘀血阻络 ,
以头部刺痛 、隐痛 、闷痛时作为主证 。 短硬 ,此脉诊之似有一小块状物贴于大鱼际根
部 ,是在诊一脑胶质瘤病人时发现 ,此患者为 2 次伽 马刀治疗后复发 ,癫痫频作 ,服用苯妥英钠维持 ,辨 证为痰瘀互结 ,痹阻脑脉 ,治疗 3 个月后已停用苯妥 英钠 ,5 个月后病人所有临床症状消失 ,而短硬脉亦 消失 ,复查 CT 与治疗前比较肿块明显缩小 ,后在北 京天坛医院复诊难以确定是斑痕还是肿瘤 ,目前已 坚持服药治疗 2 年余 ,无任何不适症状 。以上为临 床常见之脉象 ,但也有有脉而无症状 ,为病未发作或 病轻无表现 ;或有症状而无寸上脉反映 ,表现在其他 脉位者 ,如头痛可见左寸脉沉弦或左关脉弦涩或右 寸脉弦者 ,临证又当细辨之 ;亦有脉象时隐时现 ,则 表现为症状时作时止者 ,亦应引起注意 。

安徽庐江县中医院高血压防治关口前移

安徽庐江县中医院高血压防治关口前移

15 7 0・
光明中医 21 00年 9月 第 2 5卷 第 9期
CG M Spe br 00 V l 59 J MC e t e 1. o 2 . m 2
的基 因 表 达 谱 、 白质 表 达谱 、 谢 群 谱 , 也 产 生 了 海 量 数 据 , 何 综 蛋 代 但 如 合 分 析 其 中 有价 值 的信 息 , 研 究 者 面 l 又 一 难 点 , 而 , 须 借 助 是 临的 因 必 多学 科 交 叉 研究 , 生 命科 学 、 息 科 学 、 物 数 学 、 算 机 科 学 等 不 同 从 信 生 计
血瘀 证 患 者 的 胃癌组 织 基 因表 达 进 行 了 分 析 , 果 显 示 胃癌 患 者 不 同 结 中 医证 型的 基 因谱 的表 达 也不 相 同。 杨 传 标等 在 探讨 大 肠 癌 脾 虚 证
与 b l2基 因 表 达 的相 关 性 实验 研 究 中 , e- 发现 大 肠 癌 脾 虚证 患 者 酸 刺 激 后 的 唾液 淀 粉 酶 活性 显 著 下 降 , 织 标 本 bl 基 因 表 达 阳性 率 明 显 升 组 c- 2 高 。以 上研 究 表 明 , 因表 达 谱 可 为脾 胃病 的 证候 研 究 提供 科 学 依 据 。 基 22 蛋 白质 组 学 胡 学 军 等 运 用 双 向 凝胶 电泳 技术 分 离 蛋 白质 , . 基 质 辅 助激 光 解 吸 电 离 飞行 时 间 质 谱 进 行 质 谱 分 析 , 究 脾 虚 证 小 鼠小 研 肠 上 皮 细胞 蛋 白质 组特 征 , 定 出 的 3 鉴 3个 蛋 白 质 点 中有 2 7个 表 达 明
参 考 文献
2 3 代谢 组 学 “ 在 液 为 涎 ” 童 宁 宁 应 用 代 谢 组 学 技 术 对 慢 性 . 脾 , 胃炎 湿 热 蕴脾 证 患 者 唾 液进 行 了代 谢 产 物 分 析 , 果表 明 两组 在 流 速 、 结 唾液 代 谢 产 物种 类 及 分 布 , 以及 产 物 含量 上 都有 明 显 的差 异 , 明 慢 性 说 胃炎 湿 热 蕴脾 证 同唾 液 代 谢产 物 有 一 定 的相 关 性 。 郑丽 红 研 究 慢 性 胃炎 、 化 性 溃疡 病 等 脾 气 虚证 患 者 唾 液 的 代 谢 特 征 , 现 脾 气 虚 证 组 消 发

3、5、7奇数律与女性月经生理的相关性研究

3、5、7奇数律与女性月经生理的相关性研究

关键词 : 奇数 律 ; 经期 ; 节律 ; 未病 治
中 图号 : 7 . 1 R2 1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0 0 5 2 1 ) 5— 3 9 O 1 0 —5 0 ( 0 0 O 0 3 一 2
我 院著 名 妇科专 家 夏桂成 教 授多 年来 倡导 调 周法 , 即从 中药 人工周 期 演化 而来 , 以建 立 正常 的 月经周 期为 目的 , 调节 和恢 复 女 性 正 常 的 生理 来


— -

3 0 4
-— - - —
南 京 中 医药 大 学 学 报 2 l OO年 9月 第 2 卷 第 5期 6

1 :0居多 。提示 不 同数 律者 经 期 最佳 服 药 时 3O
现 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表 1 行 经天数 与 3 5 7奇 数律 的关 系 。表 为 、、 1中经期 3 5 7d例 数 占总 例 数 的 9 , 、 、 2 而经 期
4 6d例 数 与 之 相 比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为 总 例 数 、 仅 的 8 , 示女 性 月 经 生 理 中 的确 存 在 3 5 7奇 提 、、
南 京 中 医药 大 学 学 报 2 1 0 0年 9月 第 2 6卷第 5 期
J R OU NALO NA J NG T M U V RS T V 12 F N I C NI E I Y o. 6N o5 S p. 0 0 . e t2 1

临床 研 究 ・
3 5 7奇 数 律 与 女 性 月 经 生 理 的 相 关 性 研 究 、、
1 2 纳 入 标 准 .
月 经规 则 。即初 潮年 龄不 超过 1 6岁 , 经周 月

中国医学史中脉学的发展特点和轨迹

中国医学史中脉学的发展特点和轨迹

中国医学史中脉学的发展特点和轨迹中国古代将脉象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指标,进而发展了独特的脉学理论。

脉学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并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脉学理论。

最早的脉学著作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和《难经》,这些经典中详细记载了脉学的实践方法和应用技巧。

随着历史的发展,脉学逐渐成为中国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脉学的发展特点之一是强调整体观念。

中国古代医学重视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脉学著作中强调了脉相与全身状况的相互影响关系,即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可以判断全身的健康状况。

这种整体观念贯穿于脉学的全部发展过程中,使脉学成为了中国古代医学中独特的诊断方法。

脉学的发展特点之二是承袭和创新并存。

脉学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地位始终较高,脉学著作的数量和质量也并存不断地发展。

例如,明代杨廷理的《脉书》对脉学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和修正,奠定了后世脉学研究的基础。

此外,脉学在明清时期也逐渐与其它学科融合,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如著名的《温病条辨》将脉学与热病学结合在一起,为脉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脉学的发展特点之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国古代医学强调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脉学的发展也始终依托于临床实践。

脉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证,总结出了大量的经验法则,形成了独特的脉学理论体系。

这些理论通过实践应用得到验证,进一步推动了脉学的发展。

在现代,脉学依然是中国传统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尽管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脉学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仍然被广泛应用。

同时,现代脉学还借鉴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如采用仪器和电子技术对脉象进行监测和分析,进一步提高了脉学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中国医学史中脉学的发展特点和轨迹可以被概括为整体观念、承袭和创新并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脉学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地位始终较高,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发展,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脉学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经期延长(2019-10-11)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经期延长(2019-10-11)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ZYYS 20090003 30)———经期延长中医诊疗指南通信作者:杜惠兰(1960 02—),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医妇科,E mail:duhuilan@163 com;杨玉培(1994 09—),女,硕士,研究方向:中医妇科,E mail:yang1994y@foxmail com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经期延长(2019 10 11)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图分类号:R271.1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06.002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经期延长(以下简称“本指南”)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1年发布的“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病因新分类PALMCOEIN系统”[1]、中国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经期延长》(ZYYXH/T205 2012)[2]、中国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2014年发布的《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3]、中国中华中医药学会2019年发布的《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经期延长》(T/CACM1265 2019)[4]等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海内外临床研究证据,进行证据分级和意见推荐,经过专家论证形成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本指南的起草程序遵守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组织标准管理办法》和SCM0001 2009《标准制定和发布工作规范》。

本指南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版权归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所有。

本指南的技术内容不能替代宣传教育、预防措施等其他工作。

经期延长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占妇科门诊患者15%以上,常常对患者心理、生理、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5]。

迄今为止尚无与国际诊疗指南接轨的符合中医药诊疗现状的经期延长诊疗指南。

因此,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指导下,组建了经期延长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项目工作组,并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InternationalPracticeGuidelineRegistryPlatform,http://www guidelines registry cn)进行注册(指南注册号:IPGRP 2020CN049),组织国内外中医妇科、中西医结合妇科、西医妇产科专家、循证医学专家、药学专家、针灸专家制订了《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经期延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痰瘀阻络为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病机之标祖国医学认为,在生理状态下,血在脉中的循环流动状态是/如水之流0,其正常运行除了有赖于脏腑功能的协调平衡外,尚依赖于经络的完整性。

中风病患者接受治疗支架植入时,若操作不当,使络脉受损,轻则可引发络脉挛缩绌急,瘀血内停;重则/血行离经0,血溢脉外,形成新的瘀血。

瘀血内阻,可致津液输布失常,或生痰浊,或为水患。

反之,痰浊阻络,气机瘀滞,血亦为瘀。

而痰瘀日久,一方面可致气血运行不利,脉道干涩,络脉空虚,从而影响脏腑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可化生热毒,耗气伤阴,毒损络脉,进一步加剧瘀血、痰浊、气滞之患。

久而久之,新疾旧患,伤正助邪,痹阻脉络,发为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狭窄。

说明血瘀、痰浊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狭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根据国内资料显示,支架术后吸烟、高龄等是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国外的资料显示,高血压,高龄,高脂血症、吸烟,心理因素等均能加速或导致再狭窄的形成。

中医认为吸烟者、高脂血症者多为痰瘀内阻,高龄者多为正气虚。

笔者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推测以益气化痰活血为主的中药治疗可能是防治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有效途径。

3中医药治疗通过以上探讨笔者认为气虚、血瘀、痰阻是支架植入后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狭窄发生的病机关键,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我们认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是防治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基本收稿日期:2009-01-10作者简介:唐亚平(1971-),男,湖南怀化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医诊断的规范化研究。

治法。

5景岳全书6云:/血有虚而滞者,宜补之活之。

0临床上可选用益气活血、化痰类中药合理搭配治疗干预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狭窄。

根据数年的临床经验,结合本科经验,选择性应用院内制剂中风防治灵胶囊防治支架植入后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狭窄。

中风防治灵胶囊由西洋参、水蛭、全蝎、蜈蚣、桃仁、天麻、胆南星、大黄、决明子等组成,有益气破血逐瘀,熄风通络化痰之功。

经初步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4结语综上所述,颈动脉狭窄成形术后再狭窄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对于术后再狭窄的治疗,尽管涂药支架、斑块旋切术以及射线照射等已广泛开展,但结果尚不能令人满意。

支架植入后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狭窄仍属/中风0范畴,与祖国医学的/血瘀理论0和/络病理论0关系最为密切,其病位在脑之络脉,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

本虚以脏气亏虚为主;标实以痰、瘀多见。

正确认识虚、瘀、痰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狭窄形成中的作用,运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指导处方用药,将有助于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中医药防治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1]陈可冀,史大卓.中医药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取得显著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3(5):35.[2]石雪迎,赵风志,宋崇顺.通脉宁胶囊对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24-27.[3]胡元会,吴林,周次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中医病机治法钩玄[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2):14-16. [4]林亚洲,杜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中医药防治进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2,12(3):62-64.[5]贾海忠,史载祥.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辨识及对策[J].中医杂志,2001,42(8):494-496.数脉与生理性因素的相关性的研究唐亚平,贾微,杨宏宝(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摘要:目的:观察数脉在正常人中出现的比率及其与性别、体型胖瘦、季节等生理性因素的相关性。

方法:将医师诊脉与Z M-ÓC型智能化脉象仪检测相结合,对1062例在校健康大学生进行数脉测定。

结果:受检者中,数脉为46例,占受检者总数的4133%,在消瘦体型者中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超重或肥胖体型者(P<0101),在女性中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男性(P<0101),在各个季节之间出现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

结论:性别、体型胖瘦等生理性因素与数脉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女性、消瘦体型者多见是数脉的重要特点。

关键词:数脉;生理性因素;女性;消瘦中图分类号:R24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09)11-1896-02数脉是较为常见的脉,有生理性数脉与病理性数脉之分。

脉诊研究的关键之一是要能准确客观地定脉,以往对数脉的研究中,定脉或是单以医师诊脉结果为依据,或是单以脉象仪检测结果为依据,而这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因此,笔者试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以准确测定脉象,对数脉在正常人中出现的比率及其与性别、体型胖瘦、季节等生理性因素的相关性作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1研究对象观察对象共1062例,为2003年4月)2007年1月广西中医学院进行脉诊实验课程学习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医疗美容、公共卫生管理等专业的大学本专科学生,均身体健康,无全身器质性病变病史,无任何自觉症状,无阳性体征。

年龄19~23岁;男524例,女538例;按课程学习所在的季节分为:春季224例,夏季318例,秋季217例,冬季303例。

形体胖瘦标准以体重指数高低为依据。

体重指数低于1815为体重过低的消瘦体型,体重指数1815~ 2219为正常,体重指数等于或高于23为超重或肥胖体型[1]。

1062例受检者中,消瘦体型154例,正常体型819例,超重或肥胖体型89例。

112研究方法11211医师诊脉以全国高等教育/十五0国家级规划教材5中医诊断学6所列的数脉脉象为标准[2],由具有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并有3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广西中医学院中医诊断专业教师用寸口诊脉法进行诊脉。

11212脉象仪检测采用上海中医大科技发展公司2003年出产的Z M-ÓC型智能化脉象仪,受检者取自然坐位,于左手寸口脉关部安置脉象换能器,调节换能器压力调节螺旋纽,对50g、100g、125g、150g、175g、225g6个取脉压力段的脉图进行连续采样、储存,并从6段系列脉图中由仪器自动选择最佳脉图、调整参数后,调整到屏幕所提示的最佳取脉压力再次采样,并由脉象仪进行分析、辨脉。

11213脉象确定医师诊脉与脉象仪检测结果均为数脉者即确定为数脉。

对于医师诊脉与脉象仪检测结果不一致者,则让受检者休息15m i n后,再次用Z M-ÓC型智能化脉象仪按同样的方法进行脉象检测,两次检测结果均为数脉者确定为数脉,两次检测结果均非数脉者确定为不是数脉,两次检测结果不一致者以与医师诊脉结果相同者为准。

11214统计学处理采用V2检验进行分析。

2结果211数脉所占比率1062例受检者中,数脉为46例,占受检者总数的4133%。

212数脉与男女性别的关系数脉在女性中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1),见表1。

表1数脉在男女之间出现比率的比较性别数脉非数脉合计数脉率(%)男性115135242110女性355035386151合计46101610624133213数脉与体型胖瘦的关系数脉在消瘦体型中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超重或肥胖体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1),在正常体型、超重或肥胖体型之间出现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见表2。

表2数脉在消瘦体型正常体型超重或肥胖体型出现比率的比较体型胖瘦数脉非数脉合计数脉率(%)消瘦体型1613815410139正常体型287918193142超重或肥胖体型287892125合计46101610624133214数脉与季节的关系数脉在四个季节出现的比率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但出现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见表3。

表3数脉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出现比率的比较数脉非数脉合计数脉率(%)春季92152244102夏季173013185135秋季112062175107冬季92943032197合计461016106241333讨论数脉是临床上常见的脉。

对于数脉的脉象,5脉经6曰:/数脉去来促急。

一曰一息六七至。

一曰数者进之名。

05诊家枢要6曰:/数,太过也,一息六至,过平脉两至也。

05医述6曰:/数之为义,躁急而不能中和也0。

由此可见,历代医家均认为数脉主要的特点是脉来急速,对于具体的至数,目前一般认为它一息超过五至而不满七至,脉搏约在90~130次/m in之间[2]。

对数脉的主病,5难经#九难6曰:/数则为热0、/数者腑也。

05濒湖脉学6曰:/数脉为阳热可知。

05医述6云:/火性急速,故阳盛之证,脉来必数。

05景岳全书6曰:/且凡患虚损者,脉无不数,数脉之病,惟损最多,愈虚则愈数,愈数则愈危,岂数皆热病乎!0由此可见,数脉多见于热证、虚证。

但数脉不一定都是病脉,它亦可见于正常人,此即生理性数脉。

古代医家对此早有论述,5脉义简摩6曰:/人之禀赋各有不同,而脉应之,,血气热则脉数。

05医碥6曰:/迟数得于禀赋则性急躁者脉多数,性宽缓者脉多迟。

05医述6曰:/胎孕有数脉,以冲任气阻,所以脉数,本非火也。

0而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排除情绪、劳动、运动等因素对脉象的影响后,有4133%的正常青年人会出现数脉。

这些出现数脉的人中,脉率大多数在90~100次/m i n,如按现代医学正常成人脉搏次数60~100次/m i n的标准,脉搏的快慢仍在正常范围内。

本研究中,数脉在女性中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1)。

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

5血证论6中说:/男子主气,女子主血0、/女子以血为主。

05灵枢#五音五味6在谈到女子的体质时说:/妇女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

0女子有月经来潮等生理现象,血常耗伤,濡养功能不足,则易导致心失所养,为满足脏腑生理活动的需要,心气勉其力而行之,则表现为心动较快而脉动较快,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由于心每搏输出量减少,为满足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心搏代偿加快,心跳愈快则脉愈快,故数脉出现较多。

另一方面,这也可能与男性较多参加体育锻炼有关,体育锻炼可使心肌纤维增粗,心脏肌肉收缩力增强,心脏收缩贮备增加,心每搏输出量增加,同时心率减慢[3],心跳愈慢则脉愈慢,故男性出现生理性数脉较少。

本研究还发现,数脉在消瘦体型中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超重或肥胖体型(P<0101)。

按中医体质学说,瘦人多见于阴虚体质的人[4],阴虚则热,故易出现数脉。

另一方面,这与消瘦体型者中女性较多也有关系。

何梦瑶5医碥6有/迟数,,变于时令则晴燠而脉燥,阴寒而脉静也0的记载,但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数脉在四个季节出现的比率虽以夏季最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