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典型题
杠杆习题含答案

杠杆习题含答案标题:杠杆习题含答案杠杆习题是财务管理中常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运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解答杠杆习题,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杠杆习题及其答案:1. 企业A有1000万的总资产,其中有600万是债务资本,400万是股东权益。
如果企业A的净利润为200万,计算企业A的负债杠杆比率和股权杠杆比率。
答案:负债杠杆比率 = 债务资本 / 股东权益 = 600万 / 400万 = 1.5 股权杠杆比率 = 总资产 / 股东权益 = 1000万 / 400万 = 2.52. 企业B有2000万的总资产,其中有800万是债务资本,1200万是股东权益。
如果企业B的净利润为300万,计算企业B的财务杠杆比率。
答案:财务杠杆比率 = 总资产 / 股东权益 = 2000万 / 1200万 = 1.673. 企业C有5000万的总资产,其中有2000万是债务资本,3000万是股东权益。
如果企业C的净利润为600万,计算企业C的财务杠杆比率和权益乘数。
答案:财务杠杆比率 = 总资产 / 股东权益 = 5000万 / 3000万 = 1.67 权益乘数 = 总资产 / 净资产 = 5000万 / (3000万 - 2000万) = 5通过以上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企业的负债杠杆比率、股权杠杆比率、财务杠杆比率和权益乘数的计算方法。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
同时,对于学习者来说,通过解答这些习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杠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二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杠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工具,它帮助我们理解力的作用、平衡条件和机械优势等内容。
下面是一些初二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练习题一:一个杠杆,左侧是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A,右侧是一个质量为4千克的物体B。
杠杆的中心距离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距离是1.5米。
如果杠杆保持平衡,问物体A和物体B分别所受到的力的大小是多少?答案一: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左侧力矩等于右侧力矩。
设物体A所受力为FA,物体B所受力为FB。
根据定义,力矩等于力乘以力臂,即力矩=力 ×力臂。
由于杠杆保持平衡,所以FA × 1.5 = 4 × FB。
同时,根据力的平衡条件,FA + FB = 6。
将上述两个方程联立,解得FA = 3和FB = 3。
所以,物体A所受力的大小为3牛顿,物体B所受力的大小也是3牛顿。
练习题二:一个杠杆,左侧是一个质量为3千克的物体A,右侧是一个质量为6千克的物体B。
杠杆的中心距离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距离是2米。
杠杆的支点处有一个力的作用,保持杠杆平衡。
求此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二:同样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方程组:FA × 2 = 6 × FBFA + FB = 9通过求解上述方程组,可以得到FA = 3和FB = 6。
物体A所受力的大小为3牛顿,物体B所受力的大小为6牛顿。
由于杠杆保持平衡,所以杠杆支点处的力大小为9牛顿,方向向右。
练习题三:一个杠杆,左侧是一个质量为4千克的物体A,右侧是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B。
杠杆的中心点离物体A的距离为1.2米,离物体B的距离为0.8米。
杠杆的支点处有一个力的作用,保持杠杆平衡。
求此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三:以杠杆支点为参照点,设物体A所受力的大小为FA,方向向左;物体B所受力的大小为FB,方向向右。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方程组:4 × FA = 2 × FB(力矩平衡条件)FA + FB = 6(力平衡条件)通过求解上述方程组,可以得到FA = 1.5,FB = 4.5。
有关杠杆题精选(含答案)

有关杠杆计算题精选1.如图甲所示装置中,物体甲重G甲=150N,动滑轮重G轮=50N,人重G人=650N。
轻杆AB 可以绕O点转动,且OA∶OB=5∶9。
不计轴摩擦和绳重,当轻杆AB在水平位置时,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地面对物体乙的支持力为F1=210N。
求:⑴物体乙受到的重力G乙。
若用物体丙替换物体甲,并在物体乙的下方连接一个弹簧,如图乙所示,当轻杆AB在水平位置时,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弹簧对物体乙的作用力为F2=780N。
求:⑵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F3。
答案(1)………1分杠杆两端受力如图1所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A=F B=×(G轮+2G甲)=×(50N+2×150N)=630N……………1分物体乙受力如图2所示。
G乙=F A+F1=630N+210N=840N………………………………………………1分(2)加入弹簧后,物体乙受力如图3所示。
F A¢=G乙+F2=840N+780N=1620N……………………………………………1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B ¢=F A¢=×1620N=900N………………………………………………1分物体丙替代物体甲后,滑轮受力如图4所示。
F B¢=2G丙+G轮G丙=(F B¢-G轮)=×(900N-50N)=425N…………………………………1分人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
G丙+F3=G人F3=G人-G丙=650N-425N=225N………………………………………………1分2.(7分)(2014达州)如图,轻质杠杆AB 可绕O点转动,在A 、B两端分别挂有边长为10cm,重力为20N的完全相同的两正方体C、D,OA:OB=4:3;当物体C浸入水中且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cm时,杠杆恰好水平静止,A、B两端的绳子均不可伸长且均处于张紧状态.(g=10N/kg)求:(1)物体C的密度;(2)杠杆A端受到绳子的拉力;(3)物体D对地面的压强.解答:解:(1)物体C的体积V=10cm×10cm×10cm=1000cm3=0.001m3,则物体C的密度ρ===2×103kg/m3.(2)物体C排开水的体积V排=(0.1 m)2×(0.1m﹣0.02m)=8×10﹣4m3,则受到的浮力F浮c=ρ水gV排=×103kg/m3×10N/kg×8×10﹣4m3=8N;则F A=G﹣F浮=20N﹣8N=12N.(3)由F1L1=F2L2得:F A OA=F B OB,∴F B=F A=×12N=16N,F压=F支=G﹣F B=20N﹣16N=4N;p===400Pa .3.(8分)(2014德阳)如图所示,质量为70kg ,边长为20cm 的正方体物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通过绳系于轻质杠杆BOC 的B 端,杠杆可绕O 点转动,且BC=2BO .在C 端用F=150N 的力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绳被拉直:(绳重不计,g 取10N/kg ) 求: (1)物体A 的重力G ;(2)绳对杠杆B 端的拉力F 拉;(3)此时物体A 对地面的压强p .解答:解:(1)物体A 的重力:G=mg=70×10N=700N ; (2)由杠杆平衡条件有:F 拉′×BO=F×OC , 则F 拉′===300N ,因绳对杠杆B 端的拉力与杠杆B 端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F 拉=F 拉′=300N ;(3)对静止的物体A 受力分析可知: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和支持力、竖直向上的重力,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物体A 受到的支持力,F 支持=G ﹣F 拉=700N ﹣300N=400N ,因物体A 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A 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物体A 对地面的压力: F 压=F 支持=400N ,受力面积:S=20cm×20cm=400cm 2=, A 对地面的压强:p===104Pa .4.(2014资阳)如图所示,光滑带槽的长木条AB (质量不计)可以绕支点O 转动,木条的A 端用竖直细绳连接在地板上,OB=0.4m .在木条的B 端通过细线悬挂一个高为20cm 的长方体木块,木块的密度为×103 kg/m 3.B 端正下方放一盛水的溢水杯,水面恰到溢水口处.现将木块缓慢浸入溢水杯中,当木块底面浸到水下10cm 深处时,从溢水口处溢出的水,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然后让一质量为100g 的小球从B 点沿槽向A 端匀速运动,经4s 的时间,系在A 端细绳的拉力恰好等于0,则小球的运动速度为 0.13 m/s .(g 取10N/kg )解答: 解:木块受到的浮力:F 浮=G 排=,∵F 浮=ρ水V 排g ,∴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 V 浸=V 排===5×10﹣5m 3,∴木块的体积:V木=2V浸=2×5×10﹣5m3=1×10﹣4m3,木块的质量:m=ρ木V木=×103 kg/m3×1×10﹣4m3=,木块重:G=mg=×10N/kg=,所以杠杆B端受到的拉力:F B=G﹣F浮=﹣=,∵杠杆平衡,∴F A×OA=F B×OB,小球的质量为:m球=100g=,小球的重:G球=m球g=×10N/kg=1N,设小球的运动速度为v,则小球滚动的距离s=vt,当A端的拉力为0时,杠杆再次平衡,此时小球到O点距离:s′=s﹣OB=vt﹣OB=v×4s﹣0.4m,∵杠杆平衡,∴G球×s′=F B×OB,即:1N×(v×4s﹣)=×,解得:v=s.5.(2014资阳)如图是液压汽车起重机从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A 是动滑轮,B 是定滑轮,C 是卷扬机,D 是油缸,E是柱塞.作用在动滑轮上共三股钢丝绳,卷扬机转动使钢丝绳带动动滑轮上升提取重物,被打捞的重物体积V=0.5m3.若在本次打捞前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1=×107Pa,当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2=×107Pa,物体完全出水后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3=×107Pa.假设起重时柱塞沿竖直方向,物体出水前、后柱塞对吊臂的支撑力分别为N1和N2,N1与N2之比为19:24.重物出水后上升的速度v=0.45m/s.吊臂、定滑轮、钢丝绳的重以及轮与绳的摩擦不计.(g取10N/kg)求:(1)被打捞物体的重力;(2)被打捞的物体浸没在水中上升时,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3)重物出水后,卷扬机牵引力的功率.解:(1)设起重机重为G,被打捞物体重力为G物;打捞物体前,G=p1S;在水中匀速提升物体时:F拉=G物﹣F浮;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力:G+F拉=p2S;F浮=ρ水gV排=1000kg/m3×10N/kg×0.5m3=×104N;物体出水后:G+G物=p3SF拉=(P2﹣P1)S;G物=(P3﹣P1)S;整理可得:===;可得物体重力为G物=×104N.答:被打捞物体的重力为×104N.(2)设钢丝绳上的力在出水前后分别为F1、F2,柱塞对吊臂力的力臂为L1,钢丝绳对吊臂力的力臂为L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N1L1=3F1L2;N2L1=3F2L2;所以F1=;F2=;∴=;又∵==;整理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104N;物体浸没在水中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答:被打捞的物体浸没在水中上升时,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为%;(3)出水后钢丝绳上的力F2===×104N;物体上升的速度为V;则钢丝绳的速度为V′=3V=3×s=s;所以重物出水后,卷扬机牵引力的功率为P=F2V=×104N×s=×104W.答:重物出水后,卷扬机牵引力的功率为×104W.6.(6分)(2014威海)如图甲所示是某船厂设计的打捞平台装置示意图.A是动滑轮,B是定滑轮,C是卷扬机,卷扬机拉动钢丝绳通过滑轮组AB竖直提升水中的物体,可以将实际打捞过程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在一次打捞沉船的作业中,在沉船浸没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打捞平台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沉船时变化了0.4m3;在沉船全部露出水面并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打捞平台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沉船时变化了1m3.沉船浸没在水中和完全露出水面后卷扬机对钢丝绳的拉力分别为F1、F2,且F1与F2之比为3:7.钢丝绳的重、轴的摩擦及水对沉船的阻力均忽略不计,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水的密度取×103kg/m3g取10N/kg)求:(1)沉船的重力;(2)沉船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3)沉船完全露出水面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解:(1)在沉船全部露出水面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打捞平台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物体时变化了1m3,则打捞平台增大的浮力:F浮=ρgV排=1×103kg/m3×10N/kg×1m3=104N,即沉船的重力为G=104N;(2)在沉船浸没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打捞平台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物体时变化了0.4m3;则打捞平台增大的浮力:F浮1=ρgV排1=1×103kg/m3×10N/kg×0.4m3=4×103N;所以沉船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2=G﹣F浮1=104N﹣4×103N=6×103N;(3)∵F拉1=F浮1,∴沉船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F1=(F拉1+G动),∵F拉2=G,∴沉船全部露出水面匀速上升的过程中,F2=(F拉2+G动),因为F1:F2=3:7,解得:G动=500N,沉船全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η====×100%≈%.答:(1)沉船的重力为104N;(2)沉船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为:6×103N;(3)沉船完全露出水面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为%.22.(5分)(2014•济宁)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山地自行车比赛项目将在济宁市万紫千红度假村举行,车架材料碳纤维(2)估计比赛中的山地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3)李伟在某路段匀速骑行6km,耗时10min,若该路段阻力为总重力的倍,求他的骑行功率.。
杠杆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杠杆练习题精选及答案1.关于自行车的说法,正确的是刹车系统应用了杠杆及摩擦知识。
2.关于衣服夹的说法,正确的是当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费力杠杆。
3.在杠杆平衡的情况下,施加一个动力F使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平衡,该杠杆为省力杠杆。
4.当直尺AB挂5N的重物时,直尺的A端刚刚开始翘起,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5N。
5.把OB段对折后,铁丝仍保持平衡。
6.欲使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一端抬离地面,采用方法乙时,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
7.省距离杠杆的例子有:梳子、钳子、钳制火柴、钳制电池、鱼竿等。
8.在重木棒从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动力臂L减小,M无法确定。
9.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的铜球和铁球(ρ铜>ρ铁),在水中浸没后,杠杆仍然平衡。
10.在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直杆始终是省力杠杆。
11.如图所示,杠杆在F1和F2的作用下平衡,已知AO>BO。
若F1和F2的作用点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L,那么杠杆仍保持平衡。
12.如图所示,直尺AB在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O′上放两支蜡烛。
如果将三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同时点燃,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
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直尺AB将始终保持平衡。
13.如图所示为家庭电路常用的两种墙壁开关,其按钮可绕面板内某轴转动。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甲”较易损坏,这是因为按动这种开关的力臂较小,按动需要的力较大。
14.如图所示,重为9 N的物体挂在B处,O为支点,要想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在A处施加的最小的力是9 N,方向向上。
15.如图所示,用一根木棒撬大石头,没有撬动。
为了撬动大石头,应将垫在木棒下的小石块向远离石头的方向移动,这实质上是增大了力臂,同时又减小了阻力臂。
16.一根长2.2 m的粗细不均匀的木料,一端放在地面上,抬起它的粗端要用680 N的力;若粗端放在地上,抬起它的另一端时需要用420 N的力。
杠杆原理习题精选

杠杆原理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关于使用杠杆时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用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D.用阻力臂大于动力臂的杠杆,费力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托盘天平是一种等臂杠杆,杆秤是不等臂杠杆C.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力臂3.下列杠杆类工具中,不省力的是()4.一架天平的横梁左右不等,某同学发现右边横梁较长,用它测得物体的质量()5.一个杆秤,如果秤砣被磨损掉一部分,则它称得的质量比被称物体的实际质量将()6.一把杠秤,它的刻度是准确的如果增加杆秤的锤重去称量物体,那么它的读数将()7.下列哪些应用属于费力杠杆()8.下列哪些应用属于费力杠杆()9.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先把等量的水倒入两容器中,再把它们放在调好的天平左、右盘上,则()A.两容器对天平盘的压强相等,天平平衡B.两容器对天平盘的压强虽不相等,但天平平衡C.两容器对天平盘的压强不相等,天平不平衡D.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天平平衡10.下列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11.人用棒挑着重物扛在肩上行走时,在下图所示的各种方法中,胳膊用力最小的是()12.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质量不计的杠杆提升重物G,动力作用在A点,那么,使用它()13.如下图所示杆秤是称量质量的工具。
当秤砣磨损一部分,用它称质量,结果比被称物体的真实质量()A.偏大 B.偏小C.不变 D.条件不够,无法确定14.如图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把A端所挂重物浸没在水中,杠杆将失去平衡。
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 )O向A端移动适当距离O向B端移动适当距离O不动,在B端再加挂砝码O不动,将B端重物向支点O移近二、填空题1.下列工具中省力杠杆是________;费力杠杆是________;等臂杠杆是________.①镊子;②铡刀;③汽车上的刹车闸;④缝纫机脚踏板;⑤天平;⑥剪铁剪子;⑦钓鱼竿.2.世界上最早应用不等臂杠杆的特点制成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中国秤,它对古代的度量衡做出了贡献.图中秤锤的质量为0.5kg,OA=OB,该秤最多能称_____kg的质量(不计秤杆和提钩的重).∶1,用它剪布时手施加的力为10N,那么,布对剪刀的阻力为____________N.4.某一杠秤,如下图所示,秤钩距提钮O点距离为10cm,秤砣重5N,用此秤称某重物,若秤砣到提钮25cm处时,杆秤恰好平衡,问重物重____N.5.用某杠杆匀速提起重物可以省四分之三的力,这个杠杆阻力臂跟动力臂之比,__________.6.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发现杠杆的左端高,右端低,见图所示.应调节杠杆左端的螺母向_________旋动,或者调节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_旋动.7.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为了省力,需用动力臂阻力臂的杠杆,为了省距离,应该用动力臂__________阻力臂的杠杆,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_____________的.8.世界上最早应用不等臂杠杆的特点制成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中国秤,它对古代度量衡做出了贡献,图中秤砣的质量为0.5kg,OA=OB/4,该秤最多能称__________kg的质量.(不计秤杆和提钩的重)9.用杆秤称东西时,如果秤砣上沾了一小块泥,则所称的物体质量比其实际质量要______.10.剪刀的阻力臂与动力臂之比为2:1,用它剪布时手施加的力为10N,那么,布对剪刀的阻力为__________N.三、解答题1.如下图所示是指甲刀示意图和垃圾筒示意图,它们哪些部分可以看作杠杆?各为什么性质的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2.如下图是锅炉保险阀门结构示意图,锅炉内蒸汽压强是5×105Pa,保险阀门S的受力面积是10cm2.(1)阀门受到的蒸汽压力是多大?(2)已知OA=10cm,P物重100牛顿,为保持杠杆OAB的平衡,重物P 悬挂点与支点O距离多长?3.用不等臂天平测物体质量时,设物体真实的质量为m;把物体放在天平左盘时,在右盘中平衡砝码的质量为m;把物体放在天平右盘时,在左盘中平衡砝码的质量为m ,(可参阅下面的两个示意图来理解)试通过计算说明求m的方法.答案②③⑥;①④⑦;⑤ 2.2 3.5 4.12.5 5.1:4 6.左;左7.大于;小于;没有8.29.小10.511.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三、1.CBD省力杠杆;OBD费力杠杆;OEF费力杠杆;MNG费力杠杆;JKL省力杠杆2.(1)阀门受到蒸汽压力是500N.(2)重物悬挂点距离支点O为50cm.3.解:(1)式与(2)式左右两边相乘得:由此可知:若用不等臂天平测定物体的质量,可把物体先后两次放在左盘和右盘中,将两次测出的砝码质量相乘再开方,就可以算出体实际的质量m.。
初中物理杠杆原理训练题及详细解析

杠杆原理训练题及详细解析【典型例题】类型一、杠杆的概念及力臂1、(2016春•南京校级月考)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的力臂一定在杠杆上B.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阻力臂C.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动力臂D.力臂的长度不可能为零【思路点拨】杠杆是能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根据对杠杆的支点、力臂和作用力的了解可逐一做出判断。
【答案】B【解析】A、杠杆的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故A错误;B、根据力臂的概念,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阻力臂,故B正确;C、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动力臂,而不是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故C错误;D、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的长度正好为零,故D 错误,故选B。
【总结升华】熟知并正确理解杠杆的定义和五个要素,是我们学习杠杆最基本的要求。
举一反三:【变式】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A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B 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C 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D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这个力的力臂为零【答案】A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支点在O点,在杠杆A点用力F1竖直向上拉。
请画出拉力F1的力臂和作用在杠杆上阻力F2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杠杆A点用力F1竖直向上拉,那么F1就是动力,物体的重力G 就是阻力F2。
【总结升华】画力臂的步骤: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再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力臂用虚线表示,支点到垂足用大括号勾出,并用字母L1表示是动力臂。
注意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要错误地理解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杠杆AO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1是力F1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
【答案】类型二、杠杆的平衡条件3、小明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把钩码挂在杠杆的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记下两边钩码的重量,并用尺量出它们的力臂,分别填入实验数据的表格内;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做三次实验;求出各次实验的动力乘以动力臂和阻力乘以阻力臂的数值。
杠杆习题含答案

杠杆习题含答案杠 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1.在2011年举行的第157届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上,牛津大学凭借出色的划桨技术力压剑桥大学获胜,图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景,从机械的角度讲,船桨是( )A.等臂杠杆B.费力杠杆C.省力杠杆D.无法判断2.(2011·扬州中考)如图所示,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 ) A.以B 为支点的费力杠杆B.以B 为支点的省力杠杆C.以A 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D.以A 为支点的省力杠杆3.根据具体工作需要能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劳动者的基本技能.要剪开较硬的物体,图中的四种剪刀,应选择( )题图4.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 )A.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B.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D.将左边的钩码向里移动一格,同时将右边钩码去掉一第4题图个并保持位置不变5.60 kg的人站在跷跷板上某一位置时,跷跷板处于如图所示的平衡状态.由此可估测球的质量约为( )A.20 kgB.30 kgC.60 kgD.120 kg6.(2011·江西中考)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如图所示,甲图中和尚们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瘦和尚和小和尚两人和抬一大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图中水桶B 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距离B.乙图中水桶B 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后面水桶B 往前移动一点距离C.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往前移动一点距离D.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7.如图所示,一根铁棒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以O 点为转轴,由竖直逆时针匀速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动力F 与动力臂L 的大小变化是( )A.F 增大,L 增大B.F 减小,L 减小C.F 增大,L 减小D.F 减小,L 增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4分)8.(2011·恩施中考)当你在用长柄的扫把扫地时,认真想一想就知道它是一个____ ___杠杆,而且施力的手握到中下部用力会稍微____ ___一些(选填“大”或“小”).9.在电视剧《三国》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一群士兵用力拉动 一个杠杆,会将石块抛向敌方阵营.它是一个_______杠杆. 要把石块抛出去,图中作用在A 点的力沿______方向最小(选 填“a ”、“b ”或“c ”).10.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记载:“老妪留下一金簪二女均分起争端,阿舅用线水平吊,悬处分簪两不怨.”如图所示,这种分法_________(选填“公平” 或“不公平”).11.(2011·泸州中考)“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普遍使用的一种起重设备,如图所示是“塔吊”的简化图.OB 是竖直支架,ED 是水平臂,OE 段叫平衡臂,E 端装有配重体,OD 段叫吊臂,C 处装有滑轮,可以在O 、D 之间移动.已知OE=10 m ,OC=15 m ,CD=10 m ,若在C 点用此塔吊能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1.5×103 kg ,则配重体的质量应为___________kg ,当滑轮移到D 点时能够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kg. (不计“水平臂”和滑轮重力) 三、简答题(5分)12.(2011·芜湖中考)如图所示,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扛着同样的包裹前进,两种方式中哪种更轻便、更合理?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由.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3.(6分)如图甲所示,将伞撑开时,伞的每条骨架都可近似看成一个杠杆,乙图是其中一条骨架的示意图,伞面对骨架的压力为阻力F2,支点为O,请你在乙图中画出支撑杆AB对骨架的动力F1的大致方向、动力臂L1及阻力臂L2.14.(6分)(2011·达州中考)如图是列车上售食品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使手推车前轮向上翘起,请画出售货员所用的最小动力及其力臂.五、实验探究题(18分)15.(2011·莆田中考)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如图所示,若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低,右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至平衡.杠杆平衡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再旋动两侧的螺母.(2)下列实验步骤中A.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B.计算每次实验中F1L1和F2L2的大小,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C.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重复实验.D.记下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大小,将数据填入表格中.E.将钩码挂在杠杆的支点两边,先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然后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3)每个钩码重1 N,杠杆上每格长度是4 cm.表中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图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这时在两侧钩码下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的________端将下沉.答案解析1.【解析】选B.船桨的轴为支点,轴到手的距离为动力臂,轴到船桨末端的距离为阻力臂.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故船桨是费力杠杆,故选B.2.【解析】选D .本题考查杠杆的知识,由题图可以看出,在使用起瓶器开启瓶盖时,起瓶器绕点A转动,所以点A为支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选D.3.【解析】选D.剪刀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剪开较硬的物体时,比较费力,需要使用省力杠杆才能完成任务,图中四种剪刀中,只有D 图的剪刀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4.【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杠杆平衡条件.假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 0,一个格的长度为L 0,则有4G 0 ×3L 0=3G 0×4L 0.若两边的钩码同时向外移动一个格,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为4G 0 ×4L 0,右边变为3G 0×5L 0,左右两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不相等,所以杠杆不平衡,A 不选;同理可以判断若两边同时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钩码时杠杆也不能平衡,B 、C 不选;若左边钩码向里移动一格,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为4G 0 ×2L 0,右边变为2G 0×4L 0, 显然满足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选D.5.【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由题图知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估测球到支点的距离是人到支点距离的2倍,则l 球=2l 人.由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得G 人l 人=G 球l 球, 即m 人g l 人=m 球g l 球,则m m 60 kgm 30 kg 22====人人人人球球人l l l l .故选B. 6.【解析】选D.解答本题要灵活应用杠杆平衡条件.乙图中水桶B下沉,说明水桶B 的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水桶A 的力与力臂的乘积,为了保持水平,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也可以将水桶B 向前移动一点,所以A 与B 选项说法正确.丙图中小和尚为了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向前移动一点,也可以将水桶往后移动一点,所以C 项说法正确、D 项说法错误. 7.【解析】选C.由题图知,O 为杠杆的支点,F 为动力,铁棒重力G为阻力;当铁棒由竖直逆时针匀速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动力臂L 减小,重力G 不变,阻力臂L ′增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L =G ·L ′知,动力F 增大.故选C.8.【解析】在用长柄的扫把扫地时,支点是握住扫把上端的手处,扫地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当施力的手握到扫把的中下部时,动力臂加长,根据F1l1=F2l2,动力会变小.答案:费力小9.【解析】由题图知,该杠杆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故它是一个费力杠杆;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知,当阻力、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由题图知作用在A点的力沿c 方向的力的力臂最长,故沿 c 方向时动力最小.答案:费力 c10.【解析】金簪在水平位置支起平衡后,我们可以将金簪看成是一个杠杆,杠杆的两个力分别为两部分金簪的重力,其作用点分别在它们各自的重心上,较粗的那一头重心距支点较近,因此该力的力臂较小,而较细的一端重心位置距支点较远,因此力臂较大,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较粗的那一端较重,因此这样分金簪不公平.答案:不公平11.【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公式F1L1=F2L2可得G E×OE=G C×OC,m E g×OE=m C g×OC,则m E×9.8 N/kg×10 m=1.5×103 kg×9.8 N/kg ×15 m,配重体的质量应为:m E=2.25×103 kg;当滑轮移到D点时能够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为m D,则有:2.25×103 kg×9.8 N/kg×10 m=m D×9.8 N/kg×25 m,m D=900 kg.答案:2.25×10390012.【解析】扛着的棍相当于一个杠杆,包裹的重力相当于阻力F2,手向下的压力相当于动力F1,包裹越靠后,阻力臂会变大,根据F1L1=F2L2,F1也变大,手用的力就大.答案:甲图方式更轻便合理.两种方式的动力臂大致相同,阻力相等.根据杠杆原理,甲方式的阻力臂小,所以手施加的动力小,感觉轻便.13.【解析】动力F1的方向是沿支撑杆AB向上,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从支点向力F1所在的直线作垂线段,即为力F1的力臂L1;从支点向力F2所在的直线作垂线段,即为力F2的力臂L2.答案:如图所示14.【解析】向下按扶把时,后车轮为支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动力臂最大的时候,所用动力最小.答案:15.【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杠杆平衡的知识.(1)在实验之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就需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左端低,右端高就要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在实验过程中就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2)实验时先调节平衡,挂上钩码后再调节重新平衡,进行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最后得出结论,因此本实验的顺序为:AEDCB.(3)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杠杆平衡条件为: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4)在图中可以看出左端的力臂较大,都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增加得多,因此左端下沉.答案:(1)右不可以(2)AEDCB(3)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4)左。
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用如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设作用在A端的力F1始终竖直向下,在将重物慢慢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F1的大小将()A.保持不变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2.9月25日上午,江苏新沂籍运动员臧哈与队友在杭州亚运会赛艇男子四人双桨决赛中为中国队夺得冠军.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杠杆与船桨属于同一类的是()A.道钉撬B.钢丝钳C.开瓶扳手D.筷子3.如图所示,下列与铅笔有关的事例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铅笔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图乙中,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等C.图丙中,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D.图丁中,铅笔杠杆右端下沉,说明G2一定大于G14.如图所示的杠杆,作用在杠杆上的力F所对应的力臂最长的是()A.B.C.D.5.下图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B.C.D.6.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核桃夹B.羊角锤C.筷子D.起子7.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碗夹B.筷子C.裁纸刀D.托盘天平8.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支点为O,在杠杆的A点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的F,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至水平位置,则力F的大小()A.逐步变大B.逐步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木条AB重24N,A、B是木条两端,O、C是木条上的两个点,AO=BO,AC=OC,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是6N。
现移动弹簧测力计甲的位置从A点平移到C点。
此时弹簧测力计甲、乙的示数分别是N、N。
10.坚持锻炼,增强体魄。
如图所示,重为500N的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此时可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O为支点,A为重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考题归类点拨在近几年的中考中,杠杆也是主要的考查内容之一。
考试形式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和实验探究题等多种题型。
考查的知识点包括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及应用等。
在这里,针对有关杠杆的考点,进行归类分析如下:题型一:会确认并画出杠杆的力臂点拨:例1如图1甲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为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O为转动轴(支点),图乙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剪钢丝时的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
点拨:画力臂时必须注意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力的作用线是通过力的作用点并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答案:如图丙所示。
例2如图2所示杠杆中,动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点拨: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画动力臂时应从支点向动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四个图中只有D是正确的。
答案:D题型二:判断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例3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夹邮票用的镊子B.理发师修剪头发用的剪刀C.剪铁丝用的钢丝钳D.钓鱼用的鱼竿点拨: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我们把杠杆分为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如果动力臂比阻力臂长,就是省力杠杆;如果动力臂比阻力臂短,就是费力杠杆;如果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就是等臂杠杆。
上面例子的实质都是考查的杠杆的分类。
A、B、D三种杠杆均是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所以它们都是费力杠杆。
答案:C例4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
如图3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
由图3可以看出,这是一个()A.费力、省距离的杠杆B.省力、费距离的杠杆C.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D.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点拨:本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由于人的前臂相当于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已经固定,且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是一个费力杠杆。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动力臂和阻力臂确定的情况下,手托起的物体越重,肌肉提供的动力越大,感觉越累。
答案:A例5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
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由图4可知它的支点是______点(填“A”、B”或“C”),在匀速拉起时,它属于一个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并在图中画动力臂L1。
点拨:杠杆的动力和阻力指的都是杠杆吊桥受到的力,所以动力是绳对吊桥的作用力,阻力是吊桥的自身的重力。
确定吊桥这个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需要找到支点,如图支点在C点,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CO,吊桥是一个省力杠杆。
动力臂L1如图5所示。
题型三:有关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题及应用题例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小军将杠杆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杠杆左端下倾。
那么他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______ (填“左”或“右”)调节一些,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
2.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画有均匀的格子,当在A点挂4个钩码如图6所示,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设计两种方案)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看左、右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
若乘积相等,则杠杆平衡;若乘积不等,那么杠杆将向乘积大的一边下倾。
答案:1.(1)右;(2)水平。
2.①2个钩码挂在“6”处;②3个钩码挂在“4”处等。
例7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有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4554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
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点拨: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出现的障碍,往往不是知识本身,恰恰是思路、方法不对头造成的。
答案:(1)不能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必须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论证才能得出结论。
(2)单位不同的两个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例8一根长1m左右、粗细均匀的细木棒,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钩码,一把刻度尺,还有一些细绳和一只铅笔。
只用这些器材如何测出这根细棒的质量?写出实验步骤及导出计算木棒质量的公式。
点拨:细木棒可看作杠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来求解,关键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使挂有钩码的细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
用刻度尺测出力臂,即可求出木棒的质量。
实验步骤:(1)用刻度尺找出木棒重心,用铅笔在重心处做出标记C;如图7所示;(2)用细线系住木棒上的某一点作为杠杆上的支点;(3)把质量为m的钩码用细线系好后套在木棒上;(4)左、右调节钩码或支点的位置使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5)用刻度尺分别量出支点到木棒重心及支点到系钩码细线的距离L1和L2。
计算:设木棒质量为M,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出MgL1=mgL2即ML1=mL2所以木棒的质量为。
《杠杆和其他简单机械》考点解析山东省东阿县铜城街道办事处第一中学黄淑华近几年中考题中对于杠杆和其他简单机械的考查时有涉及,但难度并不大,主要侧重于对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同学们要掌握杠杆定义及其五要素的意义,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杠杆的分类及各自的应用,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会根据需要选择简单的滑轮组。
考点一:杠杆的五要素及平衡条件例1如图1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①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小格;②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小格;③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④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解析:若将钩码同时向外移动一小格,则力与力臂的乘积为2×4<3×3,右端会下降,所以①可以;若将钩码同时向内移动一个小格,则力与力臂的乘积为2×2>1×3,杠杆的左端会下降,所以②不可以;若将杠杆的两侧各减一个钩码,则力与力臂的乘积为1×3<2×2,则杠杆的右端会下降,所以③可以;若将两侧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力与力臂的乘积变为3×3>2×4,所以杠杆的左端会下降,所以④不可以。
答案:C学以致用1.如图2所示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相当于一个(填“省”或“费”)力杠杆;若箱和物品共重100N,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则抬起拉杆的力至少为N。
考点二:考查力和力臂的关系问题例2 如图甲所示,画出使杠杆AB在水平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
点拨:要使动力最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应使动力臂最长,而动力和阻力并不一定都处在杠杆支点的同侧,所以应该找离支点O最远的一点B作为动力的作用点,将此点与支点连接起来,并把连接得到的线段作为动力臂,即动力与这个线段垂直,如图乙所示,此时力臂最长,力最小。
学以致用2.如图3所示,工人师傅想将一个重800N的油桶滚上一个台阶,他沿最省力的方向推动油桶,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力臂。
考点三:考查力臂的变化问题例3 如图4所示:当杠杆在OB达到水平位置之前的过程中力F的方向始终与OA垂直,则力F的大小将()A.逐渐减小 B.逐渐变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点拨:当OB由此位置到达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虽然G大小不变,但它的力臂是逐渐变大的,而力F的力臂大小不变,所以力F是逐渐变大的。
学以致用3.如图5所示,为某种吊车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点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形,伸缩时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关于这个吊车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吊臂是一个省力杠杆B.使用这种吊车,好处是可以少做功C.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保持不变D.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逐渐变小考点四:考查滑轮组的应用例4 如图6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滑轮组拉着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匀速前进,(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拉力F 为50N,则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A.50N B.200N C.150N D.600N点拨:做这一类型的题,首先判断绳子段数,再看一看力F的作用是提升物体还是克服摩擦。
然后由nF=Ff或nF=G物+G动算出拉力F。
学以致用4.如图7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摩擦、绳重不计,分别用F1、F2匀速拉动重物G,已知每个滑轮重为G/2,则力F1与F2之比为()A.1:1 B.3:2 C.2:3 D.3:4学好简单机械的关键江苏丰县广宇中英文学校刘庆贺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轮轴和斜面等,重点内容是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滑轮和滑轮组等。
掌握以下关键点就能顺利地学好本部分内容。
一、杠杆学习杠杆的关键点:(1)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同一根杠杆使用方法不同,支点的位置可能不同,要能根据具体情况区分支点。
(2)画动力或阻力时应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动力和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其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有同学认为同一根杠杆上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一定相同,有同学认为一定不同,这都是错误的。
正确的认识是:动力和阻力能使杠杆转动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
即一个力能使杠杆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另一个力一定是能使杠杆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3)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借用几何用语,力臂不是点到点的距离,而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作点到直线的距离必须使用直角三角板的两个直角边。
例1小明进行的实验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他在完成教材中的探究任务后,又多加了一个弹簧测力计继续进行探究。
他的困惑是:在图1所示杠杆已经平衡的情况下,不知道怎样测弹簧拉力的力臂。
请你在图1中帮小明作出弹簧拉力F对支点O的力臂。
解析:画力臂可以按“找点、画线、作垂线、标符号”这样的步骤完成。
“找点”──找支点。
由题意知,杠杆的支点是O;“画线”──画出力的作用线。
将F分别向两端延长,变为一条直线,就是力的作用线。
“作垂线”──用直角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标符号”──把支点到垂足的距离用大括号或带箭头的线段勾出,在旁边标上字母L。
答案:如图2所示。
二、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1)利用来判断一个杆杆是否平衡,若等式成立杆杆平衡,反之不平衡。
(2)利用进行有关计算。
先根据杠杆转动的效果,找出动力和阻力;再根据支点的位置,确定每个力的力臂;最后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代入数据计算出结果。
(3)三种杠杆的划分:依据是杠杆的平衡条件,即,若L1>L2,则F1<F2;同理可得出其它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