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史6
城建史

城建史补充1、宋朝之后城市建设与之前城市建设特征比较(1)商业分布:宋代之前的城市建设中商业是被限定在“市”内的,到了宋代由于商业、手工业的发展而突破了“市”的限制,商业区与住宅区混杂、沿街、沿河开设各种店铺,形成熙熙攘攘的商业街。
(2)筑城技术的改变:在宋代前后,由于火药的发明并广泛用于攻城导致筑城技术有较大的改变,在宋以前的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土或版筑,城门多有木柱支撑而成。
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
到明代城墙加砖更为普遍,城门包铁皮,筑砖拱门等。
(3)城市中居住区:中国古代城市中居住区城“闾里”,里市一个封闭的居住单位,闾是里的门。
△自周(或更早)至唐代一直实行这种严格的管理。
如唐代实行“里坊制”,有封闭的坊墙,有定时启闭的坊门。
唐长安可以说是严格管理的封闭的“里坊制”的顶点。
△自宋代以后这种形式渐渐被打破。
如宋代城市中虽也有坊的制度,但已非唐长安那种坊里的形式,无坊墙及坊门,通常是指一定的居住地段或居民管理的单位。
△元大都中也有坊,是有城市道路分割的一块地段的名称。
居住区有街巷组成。
有巷分隔城长条形的地段。
2.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秉承思想体系(1)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城市性质有了严格规划,《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这一思想基本成了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所秉承的思想体系;(2)东周时期产生了“诸子百家”,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多元化时代,即有与《周礼·考工记》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维护传统的社会等级和宗教礼法,也有以管子为代表的交更思想,强调“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自然之上理念;△但自西汉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同儒家提倡礼制思想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
因为《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城市形制比中国古代都城的影响越来越完整的体现出来。
3. 主要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思想与城市格局(周代洛邑城——曹魏邺城——吴国金陵——隋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思想方面参见上题(1)周洛邑城:城址不十分规则的方形,中心分布的建筑遗址,分布在城中央偏南(2)曹魏邺城:已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邺城的规划继承了战国时期以宫殿为中心的规划思想,邺城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城市交通轴线与城门对齐,道路各级分明,对唐长安及以后有重要影响。
城建史名词解释

1.希波丹姆:古希腊规划建筑是在城市规划上做出的巨大贡献,被称为城市规划之父。
2.城邦:希腊人所建立的国家,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是城镇。
3.营寨城:有方正的城墙,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基本方向,中间的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南西北四个门,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
4.建筑十书:维特鲁威的论文集,对古罗马建设辉煌的历史总结,论文集总结了希腊,伊达拉西亚和罗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建设经验,在城市建设上,对城市选址,城市形态,城市布局等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5.山岳台:起着天体的作用,又称为月神台,是夯土的外贴一层砖,砌着一层薄的凸出体。
6.巴扎:伊朗传统的经销场所,规模很大,由商业街道,商场和驿站等组成。
7.天守阁:16世纪中叶,日本各个封建国依托城市里的小商丘建造卫城,卫城中央是一座商楼,叫做天守阁,这是个军事堡垒,也是藩主权力的象征。
8.门前町:日本中世纪封建城市中,有些神庙寺院前的庙会发展为常设市场的市镇。
9.棱堡:是古代堡垒的一种,其实质是吧城寨以一个凸多边形变成凹多边形,这样的改进使将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让攻击方暴露在越过一个的棱堡面。
10. 田园城市:霍华德提出城乡磁体,认为理想中的城市应兼有城乡二者的优点,并使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像磁铁那样相互吸引,共同结合这个城乡共同体。
11.有机疏散理论:是芬兰建筑师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机能过于集中所产生的弊病,提出的一种有关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新理论。
12:卫星城:在大城市附近,并在经济、生产、文化上生活等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城域,它往往是城市聚集或城市群的外围组成部分。
13.划区:用新的系统来代替那种造成车辆拥挤,加剧交通事故,功能混杂而且与地方道路有过多交叉点的城市主要交通网。
14.大城市连绵.一般呈现带状,规模很大的城镇集聚区,他以若干个几十万或几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中心,大中心城镇连续分布,形成城镇化的最发达地带,组成相互依赖、兴衰与共的经济综合体。
城建史——精选推荐

简答:4.曹魏邺城的规划特点和意义 a曹魏邺城的平面呈横长方形,城市有明显的分区,前朝后市,统治阶级与一般市民严格分开。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城郭的区分 和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不同的是分工更明确,不像西汉长安和东汉洛阳那样宫城被闾里包围或是相参而是严格的分开,体 现等级的森严。
b整个城市的布局体现了空间对称的艺术手法,道路正对城门,将中轴对称的手法由一般建筑到建筑群,对后来影响很大,如 唐长安。
C改正了东都洛阳的东西宫分置的不便,宫殿布局严整。 简答:5. 隋唐长安规划要点和规划思想意义 规划要点:隋唐长安是继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而起的城市,继承了古代的优良传统,是按一定意图修建的古代城市规划工整 的典范。
7.平江图名词解释:我国最早最详细准确的城市平面图,在世界上也是较早的作品;《平江图》的绘制,运用了我国传统的古 代地图的画法,使我们能清晰的了解当时城市的风貌及一些细部内容,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很高的测绘水平。
8.宋东京(开封)规划要点 1.后周世宗柴荣主持,主要力量没有集中在宫城修建,而是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提出要求。 2.平面不方正规则,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皇城,里城,外城。 3.道路井格,以宫城为中心,正对宫城正门开辟宽广的御路,也有斜街,水工设施多,号称四水贯都。 4.有集中的市,主要转变成商业街,瓦子出现。 5.破除坊里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制。 6.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了瞭望亭。 9、论述——.我国宋与唐代比较,在城市建设发展上有哪些重要的变化,简析其原因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也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方面事业的发展对城市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城市的发展进程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
6、宗教建筑发达,建筑技术和艺术影响了传统和城市面貌。 7、一些城市加砌了城墙 8、许多城市都扩建商业和手工业中心,使城市布局多不规则。 比较—— 1.规划思想:唐代强调传统的礼制思想,总体布局中轴对称,规整。宋代城市建设不按周制,布局灵活。如唐长安是按照帝王 意志修建的,布局规整;而宋东京体现市民世俗生活,布局灵活。
中国城建史常考题目及答案

中国城建史1. 宋朝之后城市建设与之前城市建设特征比较2.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秉承思想体系3. 主要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思想与城市格局(周代洛邑城——曹魏邺城——吴国金陵——隋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4. 唐长安和汉长安的比较5. 中国古代规划思想及典型城市(匠人营国思想、管子城市建设思想)6. 中国古代规划重要著作(周礼考工记——管子——孙子兵法——商君书)7. 不同历史时期都市布局的完善与发展8. 不同历史时期居住区的完善与发展9. 中国古代城市设计手法的运用10. 平江城规划以及平江图、平江城的意义11. 中国古代城墙的防御设施的演变12. 中国古代不同类型城市选址特征及其原因13. 中国古代城市与西方古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上、土地制度上、***上的异同14. 近代城市体系的二元结构和典型城市15. 近代城市体系的二元结构下不同类型的城市及其各自特征16. 上海自1845年开埠为商埠起至1949年上海解放止,一百多年来城市的发展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17. 青岛的建设与发展,规划的意义,青岛在德占时期与日占时期规划有何不同答案:1. 宋朝之后城市建设与之前城市建设特征比较(1)商业分布:宋代之前的城市建设中商业是被限定在“市”内的,到了宋代由于商业、手工业的发展而突破了“市”的限制,商业区与住宅区混杂、沿街、沿河开设各种店铺,形成熙熙攘攘的商业街。
(2)筑城技术的改变:在宋代前后,由于火药的发明并广泛用于攻城导致筑城技术有较大的改变,在宋以前的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土或版筑,城门多有木柱支撑而成。
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
到明代城墙加砖更为普遍,城门包铁皮,筑砖拱门等。
(3)城市中居住区:中国古代城市中居住区城“闾里”,里市一个封闭的居住单位,闾是里的门。
△自周(或更早)至唐代一直实行这种严格的管理。
如唐代实行“里坊制”,有封闭的坊墙,有定时启闭的坊门。
唐长安可以说是严格管理的封闭的“里坊制”的顶点。
城建史试题及答案

城建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规划理论出自哪部著作?A. 《周礼》B. 《营造法式》C. 《考工记》D. 《管子》答案:A2. 古代中国城市规划中,哪个朝代的城市布局最为规整?A. 商朝B. 周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古罗马时期的著名建筑?A. 斗兽场B. 万神殿C. 圣彼得大教堂D. 浴场答案:C4. 巴黎的城市布局设计中,哪个建筑起到了中心点的作用?A. 卢浮宫B. 埃菲尔铁塔C. 凯旋门D. 巴黎圣母院答案:B5.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由规划师勒·柯布西耶设计的?A. 昌迪加尔B. 巴西利亚C. 纽约D. 阿尔及尔答案:C6. 现代城市规划中,哪个概念最早由英国人霍华德提出?A. 城市美化运动B. 田园城市C. 新城市主义D. 城市更新答案:B7.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以放射状道路系统著称的?A. 巴黎B. 华盛顿C. 巴塞罗那D. 莫斯科答案:C8. 城市规划中的“绿色空间”主要指什么?A. 城市公园B. 城市绿化带C. 自然保护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城市规划中的“交通导向发展”(TOD)是指什么?A. 以公共交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B. 以私人汽车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C. 以步行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D. 以自行车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答案:A10.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以水系为城市布局的主要特征?A. 威尼斯B. 阿姆斯特丹C. 伦敦D. 东京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现代城市规划中常见的问题?A. 交通拥堵B. 环境污染C. 住房短缺D. 城市扩张答案:ABCD2. 城市规划中的“智慧城市”通常包括哪些技术?A. 物联网B. 大数据C. 人工智能D. 云计算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城市规划中常用的设计原则?A. 人本主义B. 可持续发展C. 混合用途D. 历史保护答案:ABCD4. 城市规划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城市的交通规划?A. 城市规模B. 地形地貌C. 人口密度D. 经济发展水平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城市规划中常见的绿地类型?A. 公园B. 广场C. 自然保护区D. 街旁绿地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
中外城建史-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明南京城
明南京城是明朝的都城之一, 也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
一。
明南京城选址在今南京市中部 ,地势较高,有利于城市排水
和防洪。
明南京城规划布局严谨有序, 街道呈棋盘状分布,建筑风格 独特,城市风貌优美。
明南京城的建设体现了明朝的 繁荣昌盛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 蕴,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又 一杰出代表。
用自然屏障,增强城市的防御能力。
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
总结词
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 义。
详细描述
中国古代城市道路规划注重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如唐长安城采用严格的棋盘式布局, 主干道宽阔平坦,次干道纵横交错,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此外,城市还建有驿站、码 头等交通设施,方便人员和物资的流动。这些措施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区域交流。
管理制度不健全
古代城市管理制度相对简单,缺乏有 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来规范城市 发展和管理。这导致城市管理混乱, 难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管理手段落后
古代城市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科学的 管理方法和工具。城市管理者往往依 靠经验和传统方法进行管理,难以应 对复杂多变的城市问题。
06 总结与展望
城市发展水平差异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水平在不同地区、 不同历史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一些 大城市发展迅速,成为政治、经济和 文化中心,而许多小城镇和乡村地区 的发展则相对滞后。
城市职能分工不明确
古代城市职能分工不明确,大多数城 市都兼具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功 能。这种多功能性导致城市发展缺乏 专业化和特色化,不利于城市的长期 稳定发展。
03 典型城市案例研究
中国城建史总结

中国城建史总结中国城建史——重要知识要点(上)上篇古代部分1.城与郭,城与市的区别,春秋时期的城郭关系城与郭:1.城在郭内,或郭⽐城⼤。
(内谓之城,外谓之郭)2.城郭均是防御性的3.此时已有阶级分化,贵族阶级住在城内,普通百姓居住在城外郭内城与市:1.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定是市,市也不⼀定全是城2.城市经济不同于农村居民点的经济,私有制产⽣后,需要防御城垣保护私有财产3.⼿⼯业商业与农业分开,需要有专门的固定场所交易春秋时期的城郭:春秋时期的都城⼀般都有城郭之分。
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都;有的并列,如燕下都与赵邯郸。
城是贵族王室,郭是普通住宅,城中⼀般有王宫,修筑在⼈⼯⾼台上以⽰权威。
2.中国古代规划重要著作a.《周礼考⼯记》—中国最早的关于⼯艺技术的著作(图)匠⼈营国。
⽅九⾥,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夫。
解释:匠⼈营造的王城,⽅形,每⾯九⾥,各开三座城门,城内有九条横街,九条纵街,每街宽都可容纳九辆车⼦并⾏,(城中央是宫城)左设宗庙,右设祭坛,前临外朝,后通宫市,宫市和外朝的⾯积各⽅⼀百步。
影响:唐长安,宋汴染,元⼤都,明北京,都遵循“旁三门,宫城居中,左祖右社”等。
此种城市建设空间布局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产⽣了深远影响,《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都城建设规划,这是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道路制度: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经涂九轨,环途七轨,野涂五轨(道路宽度有等级)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b.《管⼦》1)因天才,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2)凡⽴国都,⾮⽴于⼤川之下,必⽴于⼴川之上,⾼勿近⾩⽽⽔⽤⾜,低⽏近⽔⽽沟防省3)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贾近市。
从思想上完全打破了《周礼》单⼀模式的束缚。
管⼦还认为必须将⼟地开垦为城市建设统⼀,农业的⽣产发展时城市发展的前提。
在城市内部空间布局上它认为应采⽤功能分区制度,发展⼿⼯业和商业。
城建史考试试题附答案

城建史考试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规划之一是古埃及的______。
A.底比斯B.孟菲斯C.亚历山大D.卢克索答案:B2.古代中国城市规划中,以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城市是______。
A.北京B.南京C.洛阳D.西安答案:A3.罗马帝国时期,城市规划中常见的公共建筑是______。
A.教堂B.神庙C.剧场D.竞技场答案:D4.以下哪项不是中世纪欧洲城市的特点?A.城墙围绕B.教堂中心C.市场集中D.工业区分散答案:D5.工业革命后,城市规划开始注重______。
A.宗教建筑B.商业区C.居住区D.交通和工业布局答案:D6.现代城市规划中,以下哪项不是城市绿化的功能?A.净化空气B.美化环境C.提供休闲空间D.增加噪音污染答案:D7.20世纪初,城市规划中开始强调______。
A.功能分区B.历史保护C.交通规划D.环境美化答案:A8.以下哪个国家不是现代城市规划的先驱?A.英国B.德国C.日本D.巴西答案:D9.城市规划中,CBD指的是______。
A.中央商务区B.中央居住区C.中央工业区D.中央文化区答案:A10.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强调______。
A.经济增长B.环境保护C.社会公正D.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城市规划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城市布局?A.地形地貌B.气候条件C.历史文化D.经济发展答案:ABCD2.城市规划中的“绿色空间”包括哪些?A.公园B.森林C.水体D.农田答案:ABCD3.城市规划的目的包括哪些?A.提高居民生活质量B.促进经济发展C.保护环境D.维护社会稳定答案:ABCD4.城市规划中,交通规划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道路网络B.公共交通C.交通流量D.停车设施答案:ABCD5.城市规划中的“智慧城市”概念涉及哪些技术?A.物联网B.大数据C.云计算D.人工智能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