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作文预测:应付水流的方法
2018年语文高考作文话题预测及优秀范文

2018年语文高考作文话题预测及优秀范文王野罢官南宋理宗淳祐元年,两浙转运判官王野被别人诽谤诬陷。
结果,他就被罢了官。
于是,他回到了老家。
王野家里还有一位老母亲,他怕母亲难过,担心,就谎称自己是要调到别的地方任职,想以此来让母亲高兴高兴。
不料,他的母亲早就猜出来了。
母亲说:‚你罢官的事,我已经知道了。
当初你父亲就是因为直言敢谏,触犯了当权者,被贬官流放的。
现在你又是这样,我其实很高兴,因为你继承了你父亲的好传统。
这有什么好隐瞒的?‛王野就非常感激母亲的理解,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过日子。
意林故事知子者莫若父我国有位著名作家,中学时数学成绩竟得过零分;一位杰出数学家,却因讷于言语而不能胜任中学数学教学。
浙江海宁曾有过一位农家女孩,上小学三年级时被老师发现,她对任何乐曲能‚过耳不忘‛,只要听一遍,就能当即在风琴上演奏,而她在这之前没有得到过任何音乐训练,但她的学习成绩却很普通。
我有一位朋友,他可称得上是一位语言大师、社交天才,但他的乐感差得惊人,哼一句最熟悉的歌词,也总是五音不全。
人的智力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组合而成的,而性格、兴趣、意志、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则更是七彩纷呈,难辨高下。
作为父母,必须努力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其优势与弱点,这是成功教育的甚础。
父母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势,不理解自己的孩子,这是许多父母容易犯下的大错,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和自信来源于对自己优势的确认,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确认自己的优势是人的‚精神生长点‛。
称职的父母必须独具慧眼,把握孩子的这一最重要的‚精神生长点‛。
知音难觅乎江湖上的人都知道钟子期和俞伯牙是难得的知音。
但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十分不幸的是,某一天钟子期仙逝了,俞伯牙自是伤心不已。
伯牙长叹:‚天下再无知音!‛从此每天操琴于子期墓前,但奏《高山流水》,不再过问世间事。
这自然引起俞伯牙老婆的不满。
俞伯牙心想妇人之见,实在俗不可耐,同床共枕几十载,却还不及楚人钟子期理解他,一个能达到心灵共鸣的知音岂是易得?某日,伯牙和往常一样到子期墓前,忽然看到老婆追将过来,不禁摇头喟叹:‚天下之大,知音却难觅啊!‛老婆这次却未数落他,只走到伯牙面前,取过他手中的琴,端坐下来。
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预测:二十个话题作文

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预测:二十个话题作文2018-11-301.「话题」生活需要什么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需要柴米油盐;有人说,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有人说,生活需要清风明月碧水蓝天;有人说,生活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有人说生活需要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的确,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的还有许多许多。
那么,你认为生活需要什么?请以生活需要”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体裁不限。
2.「话题」美的感受与熟悉程度的关系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个网络论坛里,某人发了一个帖子,向网友请教。
帖子的内容是:对一个事物美的感受,与对这个事物的熟悉程度,二者有什么关系?下面是三个网友的回复。
网友行板如歌:对事物越熟悉,感受到的美越深刻、全面。
网友清风明月:对某个事物全然不知,带着无比的神秘去想象,得到的美感最强烈。
网友一树寒梅:对事物不可不知,也不可全知,在半朦胧半真切的情况下,得到的美感最强烈。
三个网友的不同回答会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全面理解材料内涵,也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但不可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
立意自定,内容自选,题目自拟。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话题」敬畏生命挑战生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的文章。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一种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其他生灵的歌声更加优美动听。
从离开巢穴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
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间放开了歌喉。
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
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
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它的歌唱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
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的态度,更是一种感天动地的爱的方式。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2018年各地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解析与例文导写

2018年各地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解析与例文导写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一位同学在本班墙报提到,课本里的有些内容是存在问题的。
比如《劝说》中说“蟹六跪而二螯”,而实际上,正常蟹有一对像钳子一样的足来掘洞、防御和进攻,叫做螯足;还有四对足是用来步行或划水的,叫做步足。
说“六跪”不对,应该说“八跪”。
又比如《孔雀东南飞》里说“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古今其他诗歌中也往往用“鸳鸯”比喻夫妻恩爱,忠贞厮守。
但研究发现,鸳鸯不一定有固定的“夫妻”关系。
这位同学发问道:对这类出现在经典文章中、习惯认知和说法里的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应该怎么对待?请你写一篇文章,对他的发问作出回应。
要求:800字以上,题目自拟。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题目明确要求考生对材料中那位同学的发文作出回应,这是写作任务的核心。
那么,那位同学的问的是什么问题呢?“对这类出现在经典文章中、习惯认知和说法里的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应该怎么对待?”首先,我们必须搞清问题的对象是“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而不是“经典文章、习惯认知和说法”这个修饰成分。
有不少同学看了一遍题目提笔就写出“对于经典我们要批判的继承”,这实际上是不符合作文任务要求,是偏离题意的。
在弄清楚了所要回答的问题的对象之后,接下来就是回答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如果仅仅是回答如何对待“不科学的内容”这个问题,那么很简单:既然不科学,那我们就更正它,让它成为科学的内容不就可以了吗?然而,这个问题的对象还有一个修饰成分,我们在审题的时候也不能忽视:“经典文章中、习惯认知和说法里的”这个关键性的限定条件。
那么,我们如何去思考这个限定条件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思考“经典文章、习惯认知和说法”对我们人类的价值意义,从而明确立意的方向。
显然,人们阅读经典文章,认可习惯认知和说法,是因为它们对我们有价值,而这个价值应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针对客观世界,另一个层次是针对主观世界。
作文教学:2018年“全国高考卷作文”的应对模式

作文教学:2018年全国高考卷作文的应对模式2018年全国高考卷作文的应对模式王国安听说很多考生觉得三号卷作文题很难,我很理解。
在今年全国卷的三道作文题目中,也许三号卷是最难的。
一号卷虽然限制很多,束缚很多,但材料也很多,内容熟悉,写好不易,完篇不难;二号卷虽然内容较偏,但它是材料作文,切入点又多,随意找到一个切口,引申出去,就是自己的天地了,容易对付;三号卷之难在于内容,因为这跟年龄有关。
今天的考生,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体验呢?难就在这里。
尤其是三幅标语全要顾及,那就要起来分析,这就更难了——单独分析尚且困难,起来分析,就更不易了。
言归正传吧!题目:材料作文,围绕以下三个标语写作:1981年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2005年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雄安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审题这道题目文字表述比较简单,干脆利落,最为简明,为考生节约读题时间,要求也很明确,就是围绕三条标语写作。
不过,这是一个硬规定,即不得跨越出去,不得引申出去,只能就标语论标语。
考生之难,恐怕就在于不了解前面两个标语的时代背景,更无法认识各个标语的历史使命与自身特色。
(一)整体看:其一,三条标语要整体把握,不可选择,不可遗漏,因为题目没有给你选择的权力。
围绕二字何解?仅仅不离开它恐怕还不够,总不能完全各说各话吧,得找到相互间的关系吧,这是最难之处。
其二,三条标语发生的时间、地点不同,所处的社会背景各不相同,无可讳言,它们各自有其发生动因,要注意思考它们的个性与使命。
其三,三条标语连接起来看是纵向关系,分开来看是横向平行并列关系,两种认识可以并存。
这是关键性的认识,抓住这一点,才容易找到突破口。
(二)分开看,每条标语都各的背景因素:1、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当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国家还很贫穷,深圳虽然开进了建设大军,但是,还是一个小渔村,物质极度匮乏,与对面的香港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形势急人啊,对比之下,我们太落后了,再不起步直追,就要被开除球籍了——这球籍二字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挂在嘴上的常用词,可见问题有多么严重,人们心中有多么着急。
2018年高考备考作文预测解析及范文

2018年高考备考作文预测解析及范文茶文化水乡人饮茶,又叫“叹”茶。
那个“叹”字,是广州方言,含有“品味”和“享受”之意。
不论“叹”早茶或晚茶,水乡人都把它作为一种享受。
他们一天辛勤劳作,各自在为新生活奔忙,带着一天的劳累和溽热,有暇“叹”一盅茶,去去心火,便是紧张生活的一种缓冲。
我认为“叹”茶的兴味,未必比酒淡些,它也可以达到“醺醺而不醉”的境界。
“叹”茶的特点是慢饮。
倘在早晨,茶客半倚栏杆“叹”茶,是在欣赏小河如何揭去雾纱,露出俏美的真容么?瞧,两岸的番石榴、木瓜、杨桃果实,或浓或淡的香气,渗进小河里,迷蒙、淡远的小河,便如倾翻了满河的香脂。
也许,是看大小船只在半醒半睡的小河中摇橹扬帆来去,看榕荫、朝日及小鸟的飞鸣吧!倘在傍晚,日光落尽,云影无光,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的暮色里,船上人的吆喝声渐渐远去,河面被一片紫雾笼罩。
不知不觉,皎月悄悄浸在小河里……此境此情,倘遇幽人雅士,固然为之倾倒,然而多是“卜佬”的茶客。
他们“叹”茶,动辄一两个小时,有如牛的反刍,也是一种细细品味――不是品味着食物,而是品味着生活。
――杨羽仪《水乡茶居》课本链接《微笑着面对生活》《乘着音乐的翅膀》《春酒》《莲文化的魅力》1.分享幸福,悠然之间创造和谐。
撷一片荷叶,覆于头顶,把一盏酽茶,倚栏远眺。
将这份幸福与人分享,你会觉得,我们正在创造着一个和谐的环境,和谐的家园。
人要学会分担,学会分享,分担来自社会的那份责任,分享自己创造的那份幸福。
2.品味生活,感悟之中多有旨趣。
生活如一杯酽酽的茶,需要品味,需要感悟。
平淡的生活,经品味而丰富;多彩的生活,经感悟而厚重。
品味生活吧,放缓驰骛的脚步,让心灵享受一回平静;感悟生活吧,脱去沉重的负荷,让心灵享受一回轻松。
3.茶是人生,人生其他。
带着想象的翅膀,我们就能翱翔于九天之上。
漫谈信阳毛尖茶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云,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浙江学考)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学考规定阅读与作文解读 3 作文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成年大马哈鱼经过日日夜夜的长途跋涉,经历了千辛万苦,溯河洄游重返 故乡,养儿育女,在故乡甘美的水中走完了生命的旅程,慢慢地死去。人回溯 历史,可以知兴替,明晓历史规律,从而获得人生智慧。回溯过往经历,可以 检省得失,坚定信念,憧憬未来。 请以“回溯”为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
【导写】 材料提供的三句话共同包含的意思是“理解”(沟通)或“了解”。我们能联 想或感悟到的是:人和人的理解多么难啊! 许多嘲笑(不理解)源于人们的无知,如果你因为无知者的嘲笑而放弃某些打 算,改变自己的想法,那就太悲哀了;快乐没有世界通用的标准,己以为乐, 人未必以为乐,己不以为乐,人或许以为乐;重要的是自己觉得快乐,不要太 在意别人是否理解你的快乐,但你作为社会的人,你的快乐不要妨害别人的快 乐,你应该多少在意别人的感受,尽管你不苛求别人一定理解你的快乐。什么
这种关系,风筝能不能飞起来,能飞多高,取决于线。风筝的自由总是有限的, 如果它完全脱离了与风筝线的依存关系,过度自由带来的结果就是毁灭;反之, 人如果把线拉得很紧,只收不放,只紧不松,风筝永远也飞不起来。其实人与 人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还可以联想到许多,这就是发散思维。选择一些自 己最熟悉的、感觉最有话说的角度下笔立意作文就可以了。
③未雨绸缪。人生路上,处处有预料不到的情况。为应付这些预料不到的 情况,应学会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材料中的父亲为了明年有桔梗挖,今年就 做好了准备。
④学会放弃。放弃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有时候放弃是为了 有一条在微信圈流传的“稻草定律”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 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了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 卖螃蟹的人拿去捆绑螃蟹,它的价值就与螃蟹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像一根稻 草一样,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 宝典。稻草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 远不会散发的,稻草不需要以攀龙附凤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 是稻米成长的母本,它孕育的米香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 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8年高考真题下水作文

2018年高考真题下水作文一、2018年全国一卷高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官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不负使命,砥砺前行——献给2035年的青年朋友们亲爱的青年朋友们:我是一位00后的高考考生,有缘在这里与你分享着我们的青春感悟,表达我们对你们祝福和祝愿。
你们是幸运的一代人,就像我们的长辈说我们00后是幸运的一代一样。
我们认为你们是幸运的,是因为到你们这一代,我们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国家更加强盛了,祖国的统一大业基本完成。
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连我们都无法想象的便捷,社会环境和人文氛围也比现在好多了。
尤其你们虽然也参加高考,但是不像我们现在感到十分压抑,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的为自己选择的未来在拼搏。
当然,毋庸讳言,你们也有属于你们的烦恼和痛苦,也会因为时代而产生困惑和迷茫。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你们能够书写属于你们的青春答卷,就像我们这一代人一样,在不负使命中终于长大成人了。
伴随着21世纪的钟声,我们来到了人世间。
我们成为我们父母的掌上明珠。
作为上世纪的70后,我们父母因为改革的大潮,时代的变迁,让他们从乡村通过打工来到了城市。
生活的艰难,让他们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幸福。
2018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三法三步骤

2018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三法三步骤2017.11.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17年8月24日,6名俄罗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漂流遇险。
9月21日,35岁的滋味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在不毛之地各自单独生存25天后,被中俄搜救队发现,奇迹生还。
其余3人遇难,1人失踪。
据中俄搜救队指挥员介绍,滋味列夫和保托夫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野外生存比较有经验。
特别是在玉龙喀什河上游天气恶劣(白天温度30摄氏度以上,夜晚零下5摄氏度以下),地理环境复杂,在没有任何食物吃的情况下,两位运动爱好者能采取倒时差生活的办法,在白天光照强,温度好的时候睡觉,晚上天气冷的时候则行走,锻炼,以维持自身身体的热量体力,为营救工作争取了时间。
请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标题自拟,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学生可能拟定的题目(讨论):•1.只要坚持就能成功;•2.磨难出人才;•3.珍惜生命•4.永不放弃生命;•5.知识改变命运;•6.生存需要经验•7.以经验之心,筑生命之塔•8.成功等于健康加经验•角度?最佳角度?•角度?最佳角度?角度不是一句话?角度不能偏离材料整体。
角度是看问题的出发点。
如何理解材料的角度问题?1.有几个人物,就有几个角度;2.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角度;3.有几种情感,态度,就有几个角度;角度分优劣;主要人物,主要原因,新颖独特,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角度,贴近生活的角度,自己驾轻就熟,材料丰富的才是最佳角度。
•审题出现偏差的原因:•角度理解有误;不能整体把握材料的内涵,主旨;整体把握材料的审题方法:1.最保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2.最方便快捷,但有风险的方法;3.最易操作,提炼观点的方法;1.最保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概括中心法”•三步走:•1,概括中心:人物﹢事件﹢结果•2,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3,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最保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1,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1,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滋味列夫和保托夫野外遇险,最后奇迹生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高考作文:
历年高考作文 | 高考满分作文 | 高考零分作文
逆流而上者,才是真正的英雄。
逆流而上,方显英雄本色。
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2018高考作文预测:应付水流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的作文栏目。
高考作文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假如你观察山涧里一派激流的水,除了你感叹“逝者如斯夫”之外,你也可以见到涧内种种东西应付水流的方法,是很不一致的。
树叶,草根,落花,是完全跟水走的,可以算第一种。
大一些的东西,例如石块,大树的老根,无论水流得如何湍激,是丝毫不动的,可以算第二种。
涧床深处,有许多鱼,头部一律向着上流顶着,鱼身的方向恰恰和水流的方向相反;好像争着往上流游去,却是并不见有什么进步。
他们是潮流中的挣扎者。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随波逐流【一】
什么叫随波逐流呢?给大家解释一下吧,随波逐流的意思就是,别人做什么你也去做什么,永远无条件的相信大部分所选择的,哪怕心中有一点点的动摇,你都不会去迟疑的,毫无疑问地向大部分人所选择的东西去做,没有自己的念头,不去独立,就没有办法真正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上……
如今这个社会上太多不好的习气了,当真是数不过来。
随波逐流就是大家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
你们总是很天真的以为,大部分人都是有脑子的,他们经过思考选出来的东西,肯定是对的,我们要相信大部分所选择的!小部分人肯定是错的!怎么可能呢?这样假设一下吧,有一个人他不知道站在那里,因为还没有人选择,他没办法随便选择了一个东西。
第二个人,看到没多少人选择,她就选了有人判断的一个选择。
于是,第一个人就很坚信自己的想法了,他相信那个人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了。
恰恰相反,第二个人是选择了有人选的地方,她自认为比较保险的。
第三个人,看到有两个人选择了那个,下意识觉得那个是对的,他们都这样选了,我这样选,也肯定没错!于是,第四个人,第五个人也就这样产生了……
现在总共社会上百分之九十五的人会去随波逐流下意识相信人多的选择,只有百分之五的人会去依旧坚信自己心中的判断,坚信自己是对的,毫不动摇的去选择了自认为对的一方。
正如这样,他们是对的!所以,只有小部分人会继续遵循自己心的本意了,真的是难能可贵。
再给大家做一个假设把,假如有个人选择了医生,他的邻居以为医生是个很好的职业,否则他为什么要选择医生。
于是让自己的儿子也去做医生。
他儿子的朋友看到他选择去做了医生,也以为是个不错的职业,也草率的选择了。
就这样一点点的,他们的亲戚啊,朋友啊也就都盲目的去选择,扩散的范围越来越大……这样下去的话,结果可想而知呢?大家都去选择了
做医生,那么谁做警察去保卫城市的安全;谁去做老师,教导国家以后的栋梁呢;谁去当建筑工人,为城市添砖造瓦,打造美丽的都市呢?请问所有人都去做了医生,那么其他职业该怎么办呢?谁去承担随波逐流的责任呢?是的,没有人……
这件事,没有人做错事,错就错在你们随波逐流的心里是万万不对的,如果所有人都随波逐流,那么这个世界,那么我们的国家谁来守护,谁来保卫,谁去撑起这个国呢?
让我们不要再随波逐流了,自己有自己的独立想法,自己有自己的头脑吧!
逆流而上的鱼【二】
从渤海口游上了高原,从生命的终点游回生命的起点,逆水而上,这条鱼有的是怎样的一种勇气与毅力呀!即使它还来不及发出一声欢呼,但我想它在冰冻的一刹那是幸福的。
因为只有它知道——它已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实现了人生的意义。
正如年轻人感叹的一样,它着实是一条勇敢的鱼,虽死无憾。
它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憾,慑服了每一颗放弃的心。
逆水而上,生命力非寒,它还仅仅是一条小小的鱼吗?不,它是一条伟大的鱼!
人的一生所要面对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在物质幸福的召唤下,有多少人忘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已”的壮志雄心,随着享受的河顺流而下,他们的心被一层层赘物包裹,裹住了逆流的追求。
这些顺水而下的“鱼”啊,最终沉入海底。
我们要做的是逆流而上的鱼,即使知道前途波折,也应该实现生命的理想。
而这样的先贤古圣俯拾皆是。
孔子曾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孔子的一生便是“而立”与“不惑”的真实写照。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孔子的逆流写就了至今的辉煌,“儒”的精神内涵更是恩泽万代。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更是将逆流而上的追求抬上了另一层境界: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更是给予了王维逆流而上的人生态度,使他有了“息阴无恶水,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
作为有抱负的政治青年,李白像其它文人一样选择顺流之途——入仕。
可是李白不甘于被生活诱惑束缚,最终选择“仰天大笑出门去”。
李白逆流的不羁人格不正是“鱼”的榜样吗?
这些逆流而上的“鱼儿”们是万古流传的芬芳经典。
他们逆流的精神更值世人学习。
逆水而上,生命非寒;逆游之鱼,暧吾诚心!
逆流而上【三】
万里长江日夜不息向东流,顺流而下固然可以行程万里。
但是我认为,逆流而上,方显英雄本色。
逆,就是不顺利,意味着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坎坷和磨难,意味着取得成功要比
一般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
逆,就是別出心裁,与眾不同,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要脱颖而出,有那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
逆,就是反叛,所做所为不合常规,做一般人所不能做的事情,这就需要足够的勇气、信心和力量,立场坚定,毫不动摇,坚持不懈,走向成功。
顺流容易逆流难,这是稍有点常识的人都明白的道理。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深刻含义也就在於此。
诚然,逆流难,逆流而上更难,因为逆流而上不仅要付出足够的精力和体力,有时还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生命。
我认为,逆流而上,才能顶天立地;逆流而上,才是英雄豪杰所为。
纵观古今中外歷史,逆流而上成就大业者比比皆是,顺流而下隨波逐流者必將被歷史的长河所淹没。
滚滚黄河中千万种鱼类无不顺流而下游向大海,然而却有一群小鲤鱼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逆流而上游到河南洛阳龙门山前,想表演一个惊天动地的壮举。
其中的一条小鲤鱼竟然“异想天开”跳过龙门变成了一条人人羡慕的“龙”。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流传了上千年,它给人们留下的影响却是相当深远的。
每月农历十五日滔滔海水千军万马涌向喇叭形的杭州湾,形成举世闻名的“钱塘潮”,引起数万人在大堤上驻足观看。
在惊涛骇浪中,却时常可见弄潮儿勇立潮头,手把红旗而旗不湿。
在万人瞩目下,站立潮头的弄潮儿可真是“出够了风头”,令人可钦可敬。
歷史是条河,都得打这儿过。
在社会发展的歷史潮流中,顺应潮流默默无为者数不胜数,真正逆流而上成就大业者却寥若星辰。
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此言绝对不虚。
在秦朝末年,如果人人都顺应当时的“社会潮流”,逆来顺受服从秦二世胡亥的残暴统治,那么歷史就会永远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不会向前发展。
然而就有那么一伙人在陈胜、吴广率领下“逆流而上”,袒露左臂揭竿而起,举行了着名的大泽乡起义,才会推动着歷史的车轮不断前进。
在那场闻名世界的“文化大革命”中,歷史伟人邓小平高瞻远瞩,“逆流而上”,多次主持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发展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为建设一个富强的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他的一生中,多次受到打击,曾经“三起三落”,可是他每次都“咬咬牙”坚强的“挺了过来”,被世界人民誉为“打不倒的小个子巨人”。
正是因为有了邓小平,中国才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正是因为有了邓小平,中国才进入了富强、民主、文明的新时代,人们才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人民才能扬眉吐气,中华民族才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復兴才能指日可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邓小平改写了中国歷史,开创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中国发展到今天繁荣昌盛的新局面,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功不可没。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抚今思昔,我感慨万千。
逆流而上者,才是真正的英雄。
逆流而上,方显英雄本色。
拒绝跟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