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鲁科版选修4同步课时分层作业3 电解的原理(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鲁科版 选修4) 学业分层测评 第1章 第2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含解析)

高中化学(鲁科版 选修4) 学业分层测评 第1章 第2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含解析)

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1课时电解的原理1.理解电解原理及电解池的组成。

(重点)2.了解电解规律及其应用。

(难点)教材整理1电解熔融氯化钠的实验1.实验装置2.实验现象通电后,在石墨片周围有气泡产生,在铁片上生成银白色金属。

3.实验分析(1)熔融氯化钠中存在的微粒Na+、Cl-。

(2)通电后离子的运动方向:阳离子Na+(填离子符号)移向铁电极,阴离子Cl-(填离子符号)移向石墨电极。

(3)电极上发生的变化:铁电极:2Na++2e-===2Na,石墨电极:2Cl--2e-===Cl2↑。

4.实验结论熔融的氯化钠在电流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变化分解生成了Na和Cl2。

教材整理2电解原理1.基本概念(1)电解:让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①定义: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②构成条件:直流电源、固体电极材料以及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并构成闭合回路。

(3)电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4)电极反应在电极上进行的半反应,可以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2.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探究·升华][思考探究]用下列装置对X溶液进行电解问题思考:(1)若X为CuSO4,两电极上出现什么现象?解释原因。

【提示】通电后在石墨电极上产生气泡。

原因:4OH--4e-===O2↑+2H2O;铁电极上析出紫红色固体,原因:Cu2++2e-===Cu。

(2)若X为Mg(NO3)2,两电极上出现什么现象?解释原因。

【提示】通电后在石墨电极上产生气泡,原因:4OH--4e-===O2↑+2H2O或2H2O -4e-===O2↑+4H+;铁电极上产生气泡,附近区域变浑浊,原因:2H2O+2e-===H2↑+2OH -、Mg2++2OH-===Mg(OH)2↓[认知升华]1.电解反应两极产物的判断(1)阳极产物的判断①活性金属电极金属电极失电子,被溶解,生成对应金属阳离子。

2020秋高中化学鲁科版4课时演练:第1章第2节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含解析

2020秋高中化学鲁科版4课时演练:第1章第2节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含解析

2020秋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4课时演练:第1章第2节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含解析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1.关于电解氯化钠水溶液(铁做阴极、石墨做阳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黄色C.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答案:B2.欲在金属表面镀银,应把镀件挂在电镀池的阴极。

下列各组中,选用的阳极金属和电镀液均正确的是()A.Ag和AgCl溶液B.Ag和AgNO3溶液C.Fe和AgNO3溶液D.Pt和Ag2SO4溶液解析:电镀槽中,要求镀件作阴极,可用镀层金属作阳极,电镀液通常采用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盐溶液,A、D项中AgCl和Ag2SO4均为沉淀,只有B项符合要求。

答案:B3.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L-1下列物质的溶液,则电解前后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是()A.H2SO4B.NaOHC.Na2SO4D.NaCl答案:C4.(1)如图1为电解NaCl的饱和溶液的实验装置.写出该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将充分电解后所得溶液逐滴加入到酚酞试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图2)。

通电后,如图竖直装置下端B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中产生大量的Fe(OH)2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则装置上端A极电极材料是________(填化学式),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图2解析:(1)由于阳极是惰性电极,则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程式为2NaCl+2H2O错误!2NaOH+H2↑+Cl2↑,生成的Cl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故总反应方程式为NaCl+H2O错误!NaClO+H2↑,酚酞试液遇NaOH显红色后被HClO氧化退色.(2)电解法制备Fe(OH)2时,采用金属Fe做阳极,其电极反应为Fe-2e-===Fe2+;阴极材料也可以是其他材料,其电极反应为2H++2e-===H2↑,阴极生成碱与Fe2+结合成Fe(OH)2沉淀.故B应为阴极,阴极方程式为2H++2e-===H2↑,A电极则是铁做阳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

2020-2021学年鲁科版化学选修4作业-第2节-第1课时-电解的原理-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鲁科版化学选修4作业-第2节-第1课时-电解的原理-含解析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电解池中形成的闭合回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解池中的闭合回路仅是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B.金属导线中,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阳极,从电解池的阴极流向电源的正极C.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阴极移动,阳离子向阳极移动D.相同时间内,阳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的电子数与阴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的电子数相等解析:(1)电解池中的闭合回路由两部分组成:在金属导线和电极中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搬运电荷,电解质中靠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来导电。

(2)电子从电源的负极出发,流向电解池的阴极,在该电极上阳离子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与此同时,阴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的电子再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向电源的正极,从而在两部分导体中形成闭合回路。

(3)在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相同时间内,阳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的电子与阴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答案:D2.如图所示的装置能够组成电解池的是()解析:本题考查电解池的形成条件,解题时根据电解池的形成条件一一对比判断。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外加直流电源,连接固体电极材料,并且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构成闭合回路,D符合条件。

答案:D3.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CuSO4B.H2OC.CuO D.CuSO4·5H2O解析:石墨为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时,阳极发生反应:4OH--4e-===2H2O +O2↑,阴极发生反应:2Cu2++4e-===2Cu,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uO。

答案:C4.电解CuSO4溶液时,若要达到以下三个要求:①阳极质量减少;②阴极质量增加;③电解溶液中c(Cu2+)不变,则可选用的电极是()A.纯铜做阳极,含Zn、Ag的Cu合金做阴极B.含Zn、Ag的Cu合金做阳极,纯铜做阴极C.用纯铁做阳极,纯铜做阴极D.用石墨做阳极,用惰性电极(Pt)做阴极解析:A项中阳极:Cu-2e-===Cu2+,阴极:Cu2++2e-===Cu,电解过程中c(Cu2+)不变,符合题意;B项中当合金中的Zn失电子时,电解质溶液中c(Cu2+)减小;C项中阳极:Fe-2e-===Fe2+,阴极:Cu2++2e-===Cu,c(Cu2+)减小;D 项中阳极:4OH--4e-===O2↑+2H2O,阴极:2Cu2++4e-===2Cu,c(Cu2+)减小。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习题:1.2.1 电解的原理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习题:1.2.1 电解的原理 Word版含解析

第1课时电解的原理A组1.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

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

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逸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解析:解题时首先分析阴、阳极反应,写出电极反应式再进行判断。

由图可知a为阴极,b为阳极,由于电极为石墨,且在溶液中存在的微粒为Na+、S、H+和OH-,故电极反应为阳极4OH--4e-O2↑+2H2O;阴极4H++4e-2H2↑,两极均产生无色、无味气体,且阳极气体比阴极气体少;由于阳极附近OH-减少,故溶液呈酸性,由于阴极附近H+减少,故溶液呈碱性,故滴入石蕊溶液,阳极附近显红色,阴极附近显蓝色。

答案:D2.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a为负极,b为正极B.a为阳极,b为阴极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解析: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故a为电源的正极,b为负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c为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d为阴极。

在电解过程中,Cu2+移向阴极d,在阴极放电析出Cu,所以d电极质量增加;Cl-移向阳极c,在阳极放电析出Cl2,会导致溶液中氯离子浓度降低。

答案:C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一次活动中做了一个“彩虹”实验。

其装置如右图所示,在一U形管中装入含有紫色石蕊溶液的Na2SO4溶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U形管内会形成一个倒立的三色“彩虹”,从左到右颜色的次序是()A.蓝、紫、红B.红、蓝、紫C.红、紫、蓝D.紫、红、蓝解析: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阳极区溶液呈酸性,溶液呈红色;阴极电极反应式为4H++4e-2H2↑,阴极区溶液呈碱性,溶液呈蓝色;中间仍为石蕊溶液的颜色——紫色。

化学选修四(鲁科版)练习:第1章第2节第1课时电解的原理 Word版含解析

化学选修四(鲁科版)练习:第1章第2节第1课时电解的原理 Word版含解析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1课时电解的原理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解质的导电过程是化学变化,而金属的导电是物理变化B.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就是电解质被电解的过程C.电解质在任何条件下均可以导电D.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答案:C2.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都只放出氢气和氧气的是()A.HCl、CuCl2、Ba(OH)2B.NaOH、CuSO4、H2SO4C.NaOH、H2SO4、Ba(OH)2D.NaBr、H2SO4、Ba(OH)2解析:各项分析如下: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种物质(括号内物质),电解质溶液基本不变的是() A.CuCl2(CuSO4) B.NaOH(NaOH)C.NaCl(HCl) D.CuSO4[Cu(OH)2]答案:C4.用Pt电极电解含有Cu2+和X3+各0.1 mol的溶液,阴极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m(g)与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l)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离子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Cu2+>X3+>H+B.H+>X3+>Cu2+C.X3+>Cu2+>H+D.Cu2+>H+>X3+解析:本题的解题信息在图象中:开始通电就有固体析出,且通过0.2 mol e-后,再没有固体析出了,说明是Cu2+放电的结果,X3+不放电,故答案应为D。

答案:D5.如图所示,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大,b极板处有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

符合这一情况的是()解析:b为阳极,x为电源负极,y为电源正极,参考各个选项知,A、B、D项符合,排除C项。

A项,电解时a极有Cu附着,b极有O2放出,符合题意;B项,电解时a极无质量变化,不符合题意;D项,电解时Cl-在阳极放电生成Cl2,Cl2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答案:A(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56分。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 第1章第2节第2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 作业3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 第1章第2节第2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 作业3 Word版含解析

1.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解析:选C。

镀件上镀铜时,铜做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镀件做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2.某同学欲在铜钥匙上镀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铜钥匙做阳极,碳棒做阴极,CuSO4溶液做电解质溶液B.Zn与铜钥匙用导线相连插入ZnSO4溶液中C.Zn做阳极,铜钥匙做阴极,ZnSO4溶液做电镀液电解D.在电镀过程中溶液中的Zn2+浓度减小,Cu2+浓度增大解析:选C。

锌为镀层金属,需做阳极,铜为镀件,需做阴极,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做电解液。

3.以硫酸铜溶液做电解液,对含有杂质Fe、Zn、Ag的粗铜进行电解精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粗铜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②阴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③电路中每通过3.01×1023个电子,得到的精铜质量为16 g④杂质Ag以Ag2SO4的形式沉入电解槽形成阳极泥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解析:选D。

粗铜做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杂质Ag以单质的形式形成阳极泥。

4.将含有KCl、CuBr2、Na2SO4三种物质的水溶液用铂电极进行电解,且电解时间足够长。

有以下结论:①溶液中几乎没有Br-;②电解质溶液为无色;③最终溶液显碱性;④K +、Na+和SO2-的浓度几乎没有变化。

正确的是(设Cl2、Br2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4A.①②③B.仅③C.①④D.均正确解析:选A。

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有Cl-、Br-、SO2-4、OH-,阳离子有K+、Cu2+、Na+、H+。

因用Pt电极电解足够长的时间,阴离子首先放电的是Br-,其次是Cl-,最后是OH-,SO2-4在溶液中不放电。

阳离子先放电的是Cu2+,其次是H+。

所以先电解CuBr2,阳极逸出Br2,阴极析出Cu,当CuBr2电解完毕时,相当于继续电解HCl(H+来自于水中),当Cl-被消耗尽时,则继续电解水。

由于Cu2+转化为单质铜,电解液变为无色;Cl-放电时,水电离出的H+放电,使溶液中的[OH-]增大;由于水被消耗,[K+]、[Na+]和[SO2-4]会增大。

2020-2021学年鲁科版化学选修4作业-第2节-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鲁科版化学选修4作业-第2节-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含解析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溶液中Cl-向阳极运动C.图中右侧石墨棒是阴极D.阳极发生的反应为:4OH--4e-===2H2O+O2↑解析:电解时,阳离子在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图中右侧石墨棒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为阴极,所以A、B、C项均正确。

电解时,溶液中的Cl-在阳极上放电,其阳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故D项错误。

答案:D2.下图中能验证氯化钠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的装置是()解析: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H2和Cl2,H2可收集检验,Cl2可用碘化钾淀粉溶液检验,排除A、B,生成H2的一极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生成Cl2的一极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据此可知电子流向正确的为D。

答案:D3.下列装置能实现在Fe上镀上一层Cu的是()解析:Fe上镀铜,应采用电解装置,A、B选项错;Fe作阴极,纯铜作阳极,CuSO4溶液作电解液,D项符合要求。

答案:D4.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铜,用铜作阳极解析: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取金属铝,应该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阳极会失电子生成Fe2+落入熔融氧化铝中。

答案:A5.下图为电解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电解目的A a.碳棒,b.碳棒饱和食盐水制取Cl2、NaOH和H2B a.铜,b.铁CuSO4溶液铁上镀铜C a.粗铜,b.精铜CuSO4溶液电解精炼铜D a.铁,b.碳棒Na2SO4稀溶液制取少量O2和H2解析:根据电解池阳极接电源正极、阴极接电源负极,判断出a是阳极、b是阴极。

A.碳棒电极是惰性电极,本身不放电。

饱和食盐水中有阴离子Cl-和OH-,放电能力Cl ->OH -;有阳离子Na +和H +,放电能力H +>Na +,电解总反应:2NaCl +2H 2O =====通电Cl 2↑+H 2↑+2NaOH ,从而达到制取Cl 2、NaOH 和H 2的目的。

高中化学 1.2.1 电解的原理同步讲练 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 1.2.1 电解的原理同步讲练 鲁科版选修4

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1课时电解的原理[目标要求] 1.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能写出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

一、电解概念及电解池的组成1.电解让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在两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通过电解使许多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顺利进行,电解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人们把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称为电解池。

2.构成电解池的条件(1)两个相同或不同的电极;(2)外接直流电源;(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

以上三部分形成闭合回路。

二、电解的原理1.原理(1)电子从外接电源的负极流出,经导线到达电解池的阴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阴极,氧化性强的离子在阴极获得电子而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与此同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阳极,其中还原性强的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电子(也可能是阳极很活泼而本身失去电子)而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这样电子又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出,沿导线流回外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2)电解池工作示意图(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2.电极的判断及电极反应(1)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溶液中阴离子移向此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2)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此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三、离子的放电顺序及电解的规律1.放电阳离子得到电子而阴离子失去电子的过程叫放电。

2.离子的放电顺序(1)阳极产物的判断首先看电极,如果是活泼电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在Ag之前),则电极本身失电子被氧化,阴离子不放电;如果是惰性电极(Au、Pt、石墨),则要看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能力强弱,谁强谁放电,阴离子放电顺序为:S2->I->Br->Cl->OH->高价态含氧酸根>F-。

(2)阴极产物的判断不用考虑电极本身,直接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判断,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反,顺序为Ag+>Hg2+>Fe3+>Cu2+>H+>Pb2+>Sn2+>Ni2+>Fe2+>Zn2+>Mn2+>较活泼金属阳离子(注意Fe3+的顺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三) 电解的原理(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解池的阴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B .用惰性电极电解Na 2SO 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 溶液,若有1 mol 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1 mol NaOHD .酸溶液、碱溶液、盐溶液电解后,溶液的pH 都增大C [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A 项错误;电解Na 2SO 4溶液,实际上是电解水,阴极产生H 2,阳极产生O 2,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B 项错误;电解饱和NaCl 溶液:2NaCl +2H 2O=====电解2NaOH +H 2↑+Cl 2↑,每转移1 mol 电子,则生成1 mol NaOH ,C 项正确;电解H 2SO 4溶液、NaOH 溶液、Na 2SO 4溶液后,溶液的pH 分别会减小、增大、不变,D 项错误。

]2.用惰性电极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比为3∶1的CuSO 4溶液和NaCl 溶液的混合溶液,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导学号:41722025】A .2Cu 2++2H 2O=====通电2Cu +4H ++O 2↑B .Cu 2++2Cl -=====通电Cu +Cl 2↑C .2Cl -+2H 2O=====通电2OH -+H 2↑+Cl 2↑ D .2H 2O=====通电2H 2↑+O 2↑C [由n (CuSO 4)∶n (NaCl)=3∶1得n (Cu 2+)∶n (Cl -)=3∶1,由于阴离子的放电顺序为Cl ->OH ->SO 2-4,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为Cu 2+>H +>Na +,故该电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电解CuCl 2溶液:Cu 2++2Cl -=====通电Cu +Cl 2↑;第二阶段,电解CuSO 4溶液:2Cu 2++2H 2O=====通电2Cu +4H ++O 2↑;第三阶段,电解H 2SO 4和Na 2SO 4溶液:2H 2O=====通电2H 2↑+O 2↑。

]3.在100 mL H 2SO 4和CuSO 4的混合液中,用石墨作电极进行电解,两极上均收集到2.24 L 气体(标准状况下),则原混合液中,Cu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1 mol·L -1B .2 mol·L -1C .3 mol·L -1D .4 mol·L -1A [分析电解H 2SO 4、CuSO 4的混合液时阴、阳两极的电极反应可知,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别为H 2、O 2各0.1 mol ,O 2是由OH -失去0.4 mol 电子而得到,H 2是由H +得到0.2 mol电子而生成。

由电子得失守恒知,还有0.2 mol 电子是Cu 2+得到的,故Cu 2+的物质的量是0.1 mol ,则Cu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 100×10-3L=1 mol·L -1。

] 4.用含有少量银和锌的粗铜作阳极,纯铜片作阴极,CuSO 4溶液作电解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减少的Cu 的质量为m g ,则( )A .电解液质量增加m gB .阴极质量增加a g ,a >mC .阴极质量增加m gD .阴极质量增加b g ,b <mB [阳极溶解的金属有Zn 、Cu ,阴极只析出Cu 。

因为阴、阳两极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故可判断阳极溶解的Cu 的质量(质量减少)比阴极析出的Cu 的质量(质量增加)小。

]5.用铂作电极电解某种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变小,并且在阳极得到0.56 L 气体,阴极得到 1.12 L 气体(两种气体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由此可知溶液可能是 ( )A .稀盐酸B .KNO 3溶液C .CuSO 4溶液D .稀硫酸D [阳极与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0.56 L 1.12 L =12,相当于电解水,pH 变小说明电解了含氧酸的水溶液。

]6.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 2SO 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 和b 附近分别滴加几滴石蕊溶液。

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41722026】A .逸出气体的体积,a 电极的小于b 电极的B .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C .a 电极附近呈红色,b 电极附近呈蓝色D .a 电极附近呈蓝色,b 电极附近呈红色D [电解稀Na 2SO 4水溶液,其实质是电解水,b 极为阳极:4OH --4e -===2H 2O +O 2↑,a 极为阴极:4H ++4e -===2H 2↑。

a 极逸出氢气,b 极逸出氧气,二者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且a 极氢气的体积是b 极氧气体积的2倍,A 、B 均错误;a 极H +得电子,使a 极附近c (OH-)增大,遇石蕊溶液变蓝色;b 极OH -放电,致使b 极附近c (H +)增大,遇石蕊试液变红色,C 错误。

]7.如图所示,a 、b 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 极附近溶液显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极是电源负极,Y 极是电源正极B .a 极上的电极反应是2Cl --2e -===Cl 2↑ C .电解过程中CuSO 4溶液的pH 逐渐增大D .b 极上产生2.24 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Pt 极上有6.4 g Cu 析出B [b 极附近溶液显红色,所以b 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H ++2e -===H 2↑,a 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Cl --2e -===Cl 2↑,则Y 为电源负极,X 为电源正极,Pt 为阳极,Cu 为阴极,a 为阳极,b 为阴极,A 项错误,B 项正确;2CuSO 4+2H 2O=====通电2Cu +O 2↑+2H 2SO 4,电解过程中CuSO 4溶液的pH 逐渐变小,C 项错误;Pt 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不会有Cu 析出,D 项错误。

]8.如图所示,四支电极均为铂电极,供选择的四组电解质溶液如表:甲 乙要满足的条件是: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槽电解液pH 增大,而乙槽电解液pH 减小;②b 、c 两极放电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则:【导学号:41722027】(1)应选用的电解液是________组。

(2)甲槽的电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槽的电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电解规律,电解后电解液的pH 升高的有NaOH 溶液和NaCl 溶液;pH 降低的有CuSO 4溶液、AgNO 3溶液和H 2SO 4溶液;pH 基本不变的有CuCl 2溶液。

由条件①排除B 、C ,又因为甲、乙两槽是串联的,故b 为阳极、c 为阴极,A 、D 组电解液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A 组 b 极:4OH --4e -===O 2↑+2H 2O c 极:2Cu 2++4e -===2CuD 组 b 极:2Cl --2e -===Cl 2↑ c 极:2Ag ++2e -===2Ag 由条件②排除A 。

[答案] (1)D(2)2NaCl +2H 2O=====通电2NaOH +Cl 2↑+H 2↑ 4AgNO 3+2H 2O=====通电4Ag +O 2↑+4HNO 39.如图是两种溶液进行电解的装置。

电极A 是由金属M 制成的,M 的硝酸盐的化学式为M(NO 3)2,B 、C 、D 都是铂电极,P 、Q 是电池的两极,电路接通后,试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41722028】0.5 mol/L M(NO 3)2 0.5 mol/L Na 2SO 4甲 乙(1)电极B 上有金属M 沉淀出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同时电极C 产生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电极D 产生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2)电池中P 是________极,Q 是________极。

(3)A 极上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电极B 上有金属M 沉淀出来说明B 是阴极,A 是阳极,而乙池中电极C 是阳极,D 是阴极;对应的电极P 是正极,电极Q 是负极;乙中的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钠溶液,所以在C 电极上有氧气产生,D 电极上有氢气产生。

[答案] (1)M 2++2e -===M 氧气 4OH --4e -===2H 2O +O 2↑ 氢气 2H ++2e-===H 2↑(2)正 负 (3)M -2e -===M 2+[能力提升练]10.某实验小组模拟“人工树叶”的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 2O 和CO 2转化为O 2和某种燃料(C 3H 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 .该装置工作时,H +从b 极区向a 极区迁移 C .每生成1 mol O 2,有44 g CO 2被还原D .a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3CO 2+18H +-18e -===C 3H 8O +5H 2OB [由装置图可知,该装置为电解池,A 项错误;b 电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作阳极,在电解池中H +向a 极(阴极)区移动,B 项正确;b 电极上发生的是H 2O→O 2的氧化反应,每生成1 mol O 2转移4 mol 电子,a 电极上发生反应CO 2→C 3H 8O ,C 3H 8O 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每消耗3 mol CO 2转移18 mol 电子,故生成1 mol O 2消耗23mol CO 2,C 项错误;a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3CO 2+18H ++18e -===C 3H 8O +5H 2O ,D 项错误。

]11.如图所示,用Pt 作电极,电解100 mL 0.4 mol·L-1的NaCl 溶液和100 mL 0.1 mol·L-1的稀硫酸,标准状况下产生0.224 L Cl 2时停止电解,取出电极,将两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并冷却至室温,所得溶液的pH 为(设气体产物全部逸出,混合溶液的总体积为200 mL)( )A .5B .6C .7D .13C [在NaCl 溶液中,电解前NaCl 溶液中含0.04 mol Cl -,电解后,当阳极上产生0.224 L(0.01 mol)Cl 2(消耗0.02 mol Cl -)时,在阴极上恰好有0.02 mol H +被还原,则最终NaCl 溶液中还有0.02 mol Cl -、0.02 mol OH -;电解稀硫酸实际上是电解水,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则n (H +)=0.1 mL×0.1 mol·L -1×2=0.02 mo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