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2016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农业部现代
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模板】

附件2: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资源优势,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技术领域研究水平,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学者,开展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研究,实现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特设立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并制订开放课题管理办法。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面向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研究人员开放。
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含)职称以上的国内外从事农业装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单位的科研人员(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除外),均可提出申请,优先支持35周岁以下博士后或刚毕业博士开展与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一致的课题研究。
优先支持申请人与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
第三条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根据研究领域和研究重点,凝练科研选题方向,定期发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第四条经形式审查合格的课题申请书,由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审议,确定资助项目及资助额度,并由重点实验室主任批准签发立项。
第五条开放课题立项基本条件:(1)符合项目指南所规定的研究内容范围与要求;(2)有较好研究工作基础,具备基本研究条件,研究人员结构合理,研究方案、目标明确,具备实施该课题时间保证;(3)申请经费预算合理。
第六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实施周期一般为2年,期满未能结题者,需提前2个月向重点实验室提出延期申请,由评委会审议。
每项课题只能延期1次,且总执行时间不应超过3年。
第七条课题执行过程中,课题负责人应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在课题实施1年后,课题承担人应向重点实验室提交课题执行进展情况。
如需改变或推迟计划,应征得重点实验室的同意。
对未经同意便改变、推迟计划的课题,重点实验室将中止对其的支持。
第八条课题负责人应在完成课题后3个月内提交结题验收申请,并向重点实验室提交相关归档材料。
材料包括:(1)开放课题研究报告;(2)学术论文、专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科研成果证明材料;(3)有关的软硬件原始资料。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名单

“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国家及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来源】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作者】【发布日期】2009-06-30 15:26到2008年底,经批准,农业领域有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主要涉及植物、动物、微生物、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工程、信息技术等领域。
详见重点实验室名单。
附件:1、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2、第五轮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名单附件一: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主管部门1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所、浙江大学农业部2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南京农业大学教育部3验室4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厅中国农科院畜牧所5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农业部6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7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所农业部验室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农业部8室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9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0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南昌大学教育部11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12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13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中国科学院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教育部附件二:第五轮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名单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第一类:作物种质资源(7个)1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2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3农业部华南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4农业部西南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5农业部闽台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6农业部果树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7农业部西北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二类:作物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22个)8 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中国农业大学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开放实验室9 农业部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10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11农业部作物遗传改良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12农业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3农业部东北作物遗传改良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14农业部黄淮海作物遗传改良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大学青岛市农业科学院15农业部华东作物遗传改良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16农业部西南作物遗传改良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南大学17农业部寒地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18 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室19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20 农业部橡胶树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21 农业部果树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22 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23 农业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24农业部蚕桑功能基因组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南大学25 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26农业部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27农业部南方蔬菜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28 农业部牧草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29农业部小浆果遗传改良及高效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第三类: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耕作(15个)30 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实验室31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32农业部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33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34农业部华中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35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36农业部寒地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37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农业科学院38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大学39 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40农业部多熟制作物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湖南农业大学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41农业部绿洲作物高产生理与高效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石河子大学42农业部西北作物抗旱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43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4农业部茶及药用植物安全生产重点开放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第四类:作物营养与施肥和节水(8个)45 农业部植物营养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46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47农业部南方土壤与植物营养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48 农业部新型肥料创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49 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50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51 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续发展研究所52农业部西部旱区节水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五类:有害生物防控(10个)53 农业部昆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54 农业部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55 农业部植物病毒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56农业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大学57农业部作物病虫害检测与防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58农业部作物病虫综合治理与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9农业部亚热带农业生物灾害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60 农业部生物防治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61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62 农业部农药化学与应用重点开放实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室中国农业大学第六类:动物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6个)63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64 农业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65农业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66农业部草食家畜繁育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67 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68农业部动物生殖生理和胚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七类:动物生理与营养和饲料(6个)69 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70农业部动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71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华东)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大学序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号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华南)重点7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开放实验室73 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授粉昆虫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74室第八类:动物疾病(13个)75 农业部畜禽传染病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76 农业部动物疫病防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77 农业部草食动物疫病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78 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所农业部动物疫病与人畜共患传染病重79华中农业大学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南京农业大学80实验室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学与免疫控制重81浙江大学点开放实验室82 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83 农业部动物免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84 农业部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85 农业部人畜共患病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86农业部兽用化药和中草药创制与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87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创制与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第九类:水产与海洋资源(8个)88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水产大学89 农业部水产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90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与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91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92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93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点开放实验室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94农业部海水养殖生态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95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大连水产学院第十类:农业微生物(5个)96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97农业部应用真菌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98农业部能源微生物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沼气科学研究所99农业部茎纤维生物质与工程微生物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100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第十一类: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加工(11个)101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放实验室所102农业部农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103 农业部功能食品重点开放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104农业部热带作物产品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105农业部农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开放实验室天津市农业科学院106 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107农业部茶及饮料植物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08 农业部食品安全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109 农业部食品安全监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110农业部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111农业部烟草类作物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第十二类:农业资源与环境(10个)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112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113 农业部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114农业部东北土壤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115农业部黄土高原农业资源与环境修复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16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117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大学118农业部草原资源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119农业部产地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120 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大学121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第十三类:农业装备与信息技术(8个)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122 农业部农业机械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123 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124农业部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重点开放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125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126 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127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128农业部智能化农业预警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129农业部农业环境工程与智能化设备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大学第十四类:其他(3个)130 农业部核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大学131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序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号农业部都市农业(南方)重点开放实上海交通大学132验室。
农产品安全开发实验室开放资金申请书范本

农业部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开放实验室 开放基金申请书
项目名称: 申 请 者: 所在单位: 邮 编: 通讯地址: 电 话: 传 真: 申请日期:
1998 年制姓名性别课题名称
课题摘要(200 字以内)
年龄
职称/学位 起止年月
研究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并引用主要文献): 研究内容、方案、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工作计划:
2004 年 月 日
2004 年 月 日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查意见及资助金额: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工作基础及已发表与本课题有关的主要学术论文:
推荐意见(申请者为高级职称者,不必填写此栏):
申请经费总额 申请金额及主要用途 实验材料费 分析测试费 资料费 差旅费 其它用途 合计
本课题其它经费来源
申请者简历(从大学算起):
课题组主要成员
专业技术职 务
性别
年龄
工作单位
签名
申请者签字:
单位意见(盖章):
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11.05•【文号】农办计〔2015〕98号•【施行日期】2015.11.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农办计〔2015〕98号各省(区、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畜牧、渔业、农垦厅(局、委)、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财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项目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加强2016年项目申报工作,明确项目申报要求,农业部办公厅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联合制定了《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项目申报指南》,现印发你们,请据此抓紧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规定程序申报。
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严格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国农办〔2011〕169号)等文件中有关规定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则上由具备农业工程资质的工程设计(咨询)单位或组织有关专家编制,并达到相应深度要求。
二、农业部门应会同同级农发机构(未设在财政部门的,为农发机构和财政部门,下同)认真组织项目前期工作。
要本着科学严谨、宁缺勿滥的原则,对拟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把关,并对报送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
三、承担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地方项目)和农业部其他项目的,需提供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并附项目建设田间工程和土建工程完成情况平面图。
拟申报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地方项目的单位不得申报。
四、按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滚动计划编制要求申报的2015年项目,通过农业部评审尚未立项支持的,如修改完善后符合2016年项目申报条件,由省级农业部门和农发机构联合行文报送,并注明“复报”字样。
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第40卷 第1期2019年1月中国农机化学报Journal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Vol.40 No.1Jan. 2019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是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装备学科群综合性实验室,依托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建设,现有固定科技人员13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43名,研究生学历68名,在读硕、博士研究生54名,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02人,高级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分别为52人和40人,形成了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专家为骨干,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的学术梯队。
围绕综合性实验室在学科群内的任务分工,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梳理凝练12个重点研究方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稳定支持。
12个创新团队分别为:耕整地机械、种植机械、土下果实收获机械、穗粒类收获机械、果蔬茶类收获机械、茎秆类收获机械、植保机械、生物质转化利用装备、农产品贮藏与分级、特色农产品干制与加工、农业机械化技术系统优化与评价和农业机械智能控制技术。
2018年,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三个方面服务学科群建设。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配合科技教育司、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不断优化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和实验站建设方案;组织实验室开展协同创新,积极参与农机领域重大项目实施,推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二是实施开放课题,加强实验室学术交流与科研协作。
面向社会设立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开放自主研究课题,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在学科发展中的协同研究优势,完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创新链条,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协作,重点资助与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
2018年12月,实验室对2016—2017年立项的“微耕机刀辊切土减阻降振方法及刀具优化”等12项开放课题进行验收。
三是服务学科群,加强农机化科技创新条件建设。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学科群建设方案的批复-农办科[2012]75号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学科群建设方案的批复-农办科[2012]75号](https://img.taocdn.com/s3/m/58c2789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3.png)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学科群建设方案的批复
正文: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学科群建设方案的批复
(农办科[2012]75号)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和学科群管理工作,强化分工协作、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等核心运行机制建设,稳步提升学科群协同创新能力,根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部科技教育司组织专家对各学科群在“十二五”期间的建设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审核,经多次沟通修改后,决定批准30个学科群的建设方案。
请各主管部门和单位充分认识农业部按学科群布局建设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的重大意义,积极创造条件,为重点实验室和实验站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请各依托单位进一步强化对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和实验站的支持和领导,高度重视学科群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其装备水平,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请各重点实验室对照本方案,进一步明确自身研究方向与任务,审视并完善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等工作,根据建设目标和指导性标准,细化年度工作目标和计划。
请各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切实负起责任,在抓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强化对学科群内各重点实验室和实验站的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努力推进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农业部办公厅
2012年11月8日
——结束——。
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申请指南

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申请指南一、申请资格1.1 申请者需具有博士学位等级及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1.2 申请者需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过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1.3 申请者需为该重点实验室的正式成员或经批准的合作单位。
二、申请流程2.1 申请者在申请截止日期前将申请书以电子版形式提交至重点实验室办公室。
2.2 申请书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内容。
2.3 申请书还需附上申请者的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三、评审标准3.1 申请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完整性和可行性。
3.2 申请者的学术水平与研究经历。
3.3 申请者的团队配合及实验室资源利用情况。
四、经费管理4.1 申请者需对经费的使用进行详细的预算和说明,经费使用需符合相关规定。
4.2 经费使用需按照申请书的内容进行,不得私自挪用或超支。
4.3 对经费的使用情况需进行定期的审核和汇报。
五、申请结果5.1 申请结果将在申请后的一个月内通过冠方全球信息站公布。
5.2 获得资助的课题执行期限为一年,期满需提交结题报告。
5.3 获得资助的课题需按照相关规定使用经费,并对研究成果进行公开发布。
六、其他事项6.1 申请者需遵守相关学术道德规范,不得夸大研究成果或伪造数据。
6.2 申请者需积极参与重点实验室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术合作与交流。
6.3 申请者需及时向实验室管理部门汇报研究进展和成果。
申请者在申请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时需严格按照指南要求进行申报,确保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在获得资助后按照相关规定使用经费并提交结题报告。
申请者需遵守学术规范,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共同促进农业科研的发展。
标题: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申请指南及续写七、申请效果7.1 申请成功的课题将获得一定额度的基金支持,用于开展项目研究及实验。
此举对于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研究热情,提升实验室整体科研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7.2 获得资助的课题完成后,将得到实验室的高度关注和肯定,有可能被推荐到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这对于提升申请者在该学科领域的学术声誉具有重要的意义。
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2016项目申报指引-国家科技部

附件9“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关乎“四化”同步推进全局。
智能农机装备代表着农业先进生产力,是提高生产效率、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竞争的焦点。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机装备技术要求更高,产品需求巨大。
长期以来,我国农机装备技术基础研究不足,整机可靠性和作业效率不高,核心部件和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农业投入品施用粗放,经饲果牧等生产机械严重缺乏,导致农业综合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国际知名农机企业凭借技术和资本优势全面进入中国,抢占高端农机市场,我国农业生产和产业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加快发展智能农机装备技术,提升农机装备供给能力、缩小与国—1—外主流产品差距、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和产业安全意义重大。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22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立足“智能、高效、环保”,按照“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主导装备产品智能化,薄弱环节机械化”的发展思路,进行智能装备、精益制造、精细作业的横向产业链与基础研究、关键攻关、装备研制与示范应用的纵向创新链相结合的一体化科技创新设计,启动实施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
本专项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质增效对高端技术和市场重大产品的紧迫需求,重点突破市场机制和企业无力解决的—2—信息感知、决策智控、试验检测等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与重大产品智能化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破解完全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瓶颈;加大力度开发大型与专用拖拉机、田间作业及收获等主导产品智能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创立自主的农业智能化装备技术体系;创制丘陵山区、设施生产及农产品产地处理等装备,支撑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2016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依托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建设,重点开展农业机械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根据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要求,为创造协同创新的学术氛围,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学者,联合研究攻关,促进高水平成果产出,现公开发布2016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一、拟资助选题
1、微耕机刀辊切土减阻降振方法及刀具优化研究;
2、南方粘重、流变土壤与种植机械互作机理研究;
3、稻麦联合收获机谷物品质(水分、蛋白质和产量等)在线检测技术研究;
4、垄作土下果实收获机械自动对行技术及控制系统研究;
5、刷辊式采棉机刷棉参数研究与优化;
6、喷杆喷雾机喷杆系统建模及振动主被动控制技术研究;
7、多传感器融合的农业机械柔性导航模型研究;
8、棉秆等硬质茎秆压捆质量影响机理研究;
9、花生荚果后熟干燥过程特性及品质控制研究;
10、双螺杆挤压技术对谷物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
11、基于离散元法的联合收获脱出物仿真建模技术研究;
12、实时农药雾滴收集技术与传感器研究;
二、申请对象
凡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含)职称以上的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单位的科研人员(本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除外),均可申请。
优先支持35周岁以下博士后和刚毕业博士申请本课题。
优先支持申请人与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
三、申请时间
申请书受理截止日期为2016年3月8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四、申报须知
1、申请人下载课题申请书(附件1)后,根据本实验室的主要资助方向,按要求填写申请书。
纸质材料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盖章后,一式四份寄交本实验室;并将电子版(Word 格式),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指定邮箱。
2、本实验室在收到开放课题申请书后,经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评审委员会评审,择优资助。
批准立项后,申请人须与实验室签订合同,确保按期保质完成研究任务。
3、开放课题分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两类,资助金额分别为20万元和10万元。
课题研究年限为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
课题经费根据研究进展,分年度拨付。
4、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获得的学术论文、专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科研成果,由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和开放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共有。
5、课题结题验收时,重点项目应该至少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选EI或SCI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面上项目应该至少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选核心期刊上发表EI或SCI论文2篇。
实验室资助发表的科研学术文章通讯作者,原则上为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6、科研成果应注明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
实验室中英文标注为:“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Agricultural Equipment,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P.R.China)。
五、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门外柳营100号,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开放实验室邮编:210014
联系人:常春 E-mail: xdnyzb@
电话:(025)58619520 传真:(025)84432672
(注:请在信封上注明“开放课题申请”字样。
)
附件1: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
附件2: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
附件3: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选核心期刊目录
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2016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