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一次函数专题

中考数学一次函数专题

一次函数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一 一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 kx b =+(k ,b 是常数,0k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0b =时,即y kx =,这时即是前一节所学过的正比例函数.⑴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形式是y kx b =+,要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一次函数,就是判断是否能化成以上形式.⑵当0b =,0k ≠时,y kx =仍是一次函数.⑶当0b =,0k =时,它不是一次函数.⑷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 ● 知识点二 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画法⑴一次函数y kx b =+(0k ≠,k ,b 为常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⑵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先描出两个点,再连成直线即可.①如果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通常取()00,,()1k ,两点;②如果这个函数是一般的一次函数(0b ≠),通常取()0b ,,0b k⎛⎫- ⎪⎝⎭,,即直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⑶由函数图象的意义知,满足函数关系式y kx b =+的点()x y ,在其对应的图象上,这个图象就是一条直线l ,反之,直线l 上的点的坐标()x y ,满足y kx b =+,也就是说,直线l 与y kx b =+是一一对应的,所以通常把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叫做直线l :y kx b =+,有时直接称为直线y kx b =+. ● 知识点三 一次函数的性质⑴当0k >时,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从左到右上升,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⑵当0k <时,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从左到右下降,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知识点四 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性质与k 、b 的符号⑵一次函数y kx b =+中,当0k >时,其图象一定经过一、三象限;当0k <时,其图象一定经过二、四象限.当0b >时,图象与y 轴交点在x 轴上方,所以其图象一定经过一、二象限;当0b <时,图象与y 轴交点在x 轴下方,所以其图象一定经过三、四象限.反之,由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的位置也可以确定其系数k 、b 的符号.知识点五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⑴定义: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叫做待字系数法.⑵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①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 ②将x y ,的几对值,或图象上的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的解析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或方程组;③解方程(组),得到待定系数的值;④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回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中,得到所求的函数解析式. 考查一:点的坐标方法: x 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y 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若两个点关于x 轴对称,则他们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若两个点关于y 轴对称,则它们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若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则它们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也互为相反数;例1:若点M (1-x,1-y )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 (1-x,y-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______象限。

中考数学函数知识点梳理

中考数学函数知识点梳理

中考数学函数知识点梳理函数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在中考数学中也是必考的内容之一。

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函数的基本运算和图像特征对于中考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考数学函数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它将一个数集中的每个元素(称为自变量)映射到另一个数集中的唯一元素(称为因变量)。

函数通常用f(x)表示,其中f表示函数的名称,x表示自变量。

二、函数的表示方法1. 函数的显式表示:y = f(x),其中f(x)表示函数关系,y表示因变量,x表示自变量。

2. 函数的隐式表示:F(x,y) = 0,其中F(x,y)表示函数关系,x和y 是自变量。

三、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1. 定义域:函数能够接受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通常用D(f)表示。

2. 值域:函数所有可能的因变量的取值范围,通常用R(f)表示。

四、函数的分类1. 一次函数:y = kx + b,其中k和b为常数,k不等于零。

2. 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a不等于零。

3. 幂函数:y = x^a,其中a为常数,a不等于零。

4. 指数函数:y = a^x,其中a为正常数且不等于1。

5. 对数函数:y = loga(x),其中a为正常数且不等于1。

五、函数的性质和运算1. 函数的奇偶性:函数f(x)满足f(-x) = f(x)时,称为偶函数;函数f(x)满足f(-x) = -f(x)时,称为奇函数。

2. 函数的单调性:对于函数f(x),如果在定义域上x1 < x2时有f(x1) < f(x2),则称f(x)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如果在定义域上x1 < x2时有f(x1) > f(x2),则称f(x)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3. 函数的图像特征:根据函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可以确定函数的图像特征,如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等。

六、函数的应用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数学建模、经济分析、物理问题等。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代数1.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一次函数的一般式表示为y = kx + b,其中k为斜率,b为常量。

一次函数的图像为直线,斜率k决定了直线的斜率和方向,常量b决定了直线的截距。

在实际问题中,一次函数可以用来描述一些简单的变化规律,如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成本与产量的关系等。

2. 二次函数及其应用二次函数的一般式表示为y = ax^2 + bx + c,其中a≠0。

二次函数的图像为抛物线,开口方向由系数a的正负确定。

二次函数在几何上可以描述抛物线的形状,同时在物理学和经济学中也有一些重要的应用,如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二次函数模型在市场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等。

3. 不等式及其应用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种比较关系,常见的形式包括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

解不等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些限制条件下的最优解或者满足某种条件的解集。

在现实生活中,不等式经常出现在各种优化问题中,如生产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利润与销售量的关系等。

4. 平方根和实数平方根是指对一个数进行开平方运算得到的结果,平方根的定义域是非负实数。

在解一些方程和不等式的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平方根的运算。

实数是指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在内的全体数的集合,实数的性质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幂运算等,是代数中的基本概念。

5. 整式的加减和乘除整式是由常数项和字母项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代数式,整式的加减和乘除是代数中最基本的运算,对整式的加减和乘除运算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对代数的整体掌握程度。

在实际问题中,整式的加减和乘除也经常会涉及到一些复杂的计算问题,例如多项式的计算、代数式的化简等。

6. 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找到某个未知数的具体值或满足某种条件的范围。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一次函数初次接触会感到很抽象,觉得有点难。

其实,学习函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握其本质,函数就是一种变量关系。

一次函数也是中考的重点,其图像,性质等都是同学们要好好掌握的点!(一)函数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是x的函数。

*判断Y是否为X的函数,只要看X取值确定的时候,Y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5、函数的解析式: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6、函数的图像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7、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8、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考点10 一次函数(精讲)(解析版)

考点10 一次函数(精讲)(解析版)

考点10.一次函数(精讲)【命题趋势】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中考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考点,也是知识点牵涉比较多的考点。

各地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考查也主要集中在一次函数表达式与平移、图象的性质、图象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图形面积等五个方面,年年考查,总分值为10分左右。

一次函数不仅是中考重要考点,也是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学习的基础,而初中函数部分,更是和整个高中学习体系联系紧密,不管对于中考还是高中基础积累,一次函数学习都尤为重要。

故考生在复习这块知识点时,需要特别熟记对应考点的方法规律。

【知识清单】1:一次函数的相关概念(☆☆)1)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 =kx (k 是常数,k ≠0)的函数,叫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正比例系数。

2)一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 =kx +b (k ,b 为常数,且k ≠0)的函数叫做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y =kx +b 中的b =0时,y =kx ,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与性质函数字母取值图象经过的象限函数性质y =kx +b (k ≠0)k >0,b >0一、二、三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 >0,b <0一、三、四k >0,b =0一、三y =kx +b (k ≠0)k <0,b >0一、二、四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k <0,b <0二、三、四k <0,b =0二、四2)k,b的符号与直线y=kx+b(k≠0)的关系在直线y=kx+b(k≠0)中,令y=0,则x=-bk,即直线y=kx+b与x轴交于(–bk,0)。

①当–bk>0时,即k,b异号时,直线与x轴交于正半轴。

②当–bk=0,即b=0时,直线经过原点.③当–bk<0,即k,b同号时,直线与x轴交于负半轴。

3)两直线y=k1x+b1(k1≠0)与y=k2x+b2(k2≠0)的位置关系:①当k1=k2,b1≠b2,两直线平行;②当k1=k2,b1=b2,两直线重合;③当k1≠k2,b1=b2,两直线交于y轴上一点;④当k1·k2=–1时,两直线垂直。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中考知识点梳理:第10讲一次函数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中考知识点梳理:第10讲一次函数

第10讲一次函数一、知识清单梳理知识点一:一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性质关键点拨与对应举例1.一次函数的相关概念(1)概念:一般来说,形如y=kx+b(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 =0时,称为正比例函数.(2)图象形状:一次函数y=kx+b是一条经过点(0,b)和(-b/k,0)的直线.特别地,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一条恒经过点(0,0)的直线.例:当k=1时,函数y=kx+k-1是正比例函数,2.一次函数的性质k,b符号K>0,b>0K>0,b<0K>0,b=0k<0,b>0k<0,b<0k<0,b=0(1)一次函数y=kx+b中,k确定了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b确定了与y轴交点的位置.(2)比较两个一次函数函数值的大小:性质法,借助函数的图象,也可以运用数值代入法.例:已知函数y=-2x+b,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填“增大”或“减小”).大致图象经过象限一、二、三一、三、四一、三一、二、四二、三、四二、四图象性质y随x的增大而增大y随x的增大而减小3.一次函数与坐标轴交点坐标(1)交点坐标:求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只需令y=0,解出x即可;求与y轴的交点,只需令x=0,求出y即可.故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bk,0,与y轴的交点是(0,b);(2)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恒过点(0,0).例:一次函数y=x+2与x轴交点的坐标是(-2,0),与y轴交点的坐标是(0,2).知识点二: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4.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条件(1)常用方法:待定系数法,其一般步骤为:①设:设函数表达式为y=kx+b(k≠0);②代: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解方程或方程组;③解:求出k与b的值,得到函数表达式.(2)常见类型:①已知两点确定表达式;②已知两对函数对应值确定表达式;③平移转化型:如已知函数是由y=2x平移所得到的,且经过点(0,1),则可设要求函数的解析式为y=2x+b,再把点(0,1)的坐标代入即可.(1)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两组条件,而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只需一组条件即可.(2)只要给出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坐标即可得出b的值,b值为其纵坐标,可快速解题. 如:已知一次函数经过点(0,2),则可知b=2.5.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①一次函数图象平移前后k不变,或两条直线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则可知它们的k值相同.②若向上平移h单位,则b值增大h;若向下平移h单位,则b值减小h.例:将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y=-2x+2.知识点三: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不等式的关系6.一次函数与方程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根就是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五名射击运动员,教练为了分析他们成绩的波动程度,应选择下列统计量中的( ) A .方差 B .中位数C .众数D .平均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体现数据的稳定性,集中程度;方差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故教练要分析射击运动员成绩的波动程度,只需要知道训练成绩的方差即可. 故选A.考点:1、计算器-平均数,2、中位数,3、众数,4、方差2.如图,C ,B 是线段AD 上的两点,若AB CD =,2BC AC =,则AC 与CD 的关系为( )A .2CD AC =B .3CD AC =C .4CD AC =D .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由AB=CD ,可得AC=BD ,又BC=2AC ,所以BC=2BD ,所以CD=3AC. 【详解】∵AB=CD , ∴AC+BC=BC+BD , 即AC=BD , 又∵BC=2AC , ∴BC=2BD , ∴CD=3BD=3AC.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长短的比较,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十分关键的一点. 3.关于二次函数2241y x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像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1B .图像的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C .当0x <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D .y 的最小值为-3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可以判断各个选项中的结论是否成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y=2x2+4x-1=2(x+1)2-3,∴当x=0时,y=-1,故选项A错误,该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1,故选项B错误,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选项C错误,当x=-1时,y取得最小值,此时y=-3,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4.将一些半径相同的小圆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第1个图形有4个小圆,第2个图形有8个小圆,第3个图形有14个小圆,…,依次规律,第7个图形的小圆个数是()A.56 B.58 C.63 D.7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第一个图形的小圆数量=1×2+2=4;第二个图形的小圆数量=2×3+2=8;第三个图形的小圆数量=3×4+2=14;则第n个图形的小圆数量=n(n+1)+2个,则第七个图形的小圆数量=7×8+2=58个. 考点:规律题5.如图,∠AOB=45°,OC是∠AOB的角平分线,PM⊥OB,垂足为点M,PN∥OB,PN与OA相交于点N,那么PMPN的值等于()A.12B.22C3D3【答案】B【解析】过点P作PE⊥OA于点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PE=PM,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POM=∠OPN,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PNE=∠AOB,再根据直角三角形解答.【详解】如图,过点P作PE⊥OA于点E,∵OP是∠AOB的平分线,∴PE=PM,∵PN∥OB,∴∠POM=∠OPN,∴∠PNE=∠PON+∠OPN=∠PON+∠POM=∠AOB=45°,∴PMPN=2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田亮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A.垂线段最短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答案】C【解析】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线段AB的长小于点A绕点C到B的长度,∴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C.【点睛】根据“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得到线段AB的长小于点A绕点C到B的长度,从而确定答案.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能够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7.如图,在△ABC 中,∠ABC=90°,AB=8,BC=1.若DE 是△ABC 的中位线,延长DE 交△ABC 的外角∠ACM 的平分线于点F ,则线段DF 的长为( )A .7B .8C .9D .10【答案】B【解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出DE ,得到DF ∥BM ,再证明EC=EF=12AC ,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在RT △ABC 中,∵∠ABC=90°,AB=2,BC=1, ∴AC=22AB BC +=2286+=10,∵DE 是△ABC 的中位线, ∴DF ∥BM ,DE=12BC=3, ∴∠EFC=∠FCM , ∵∠FCE=∠FCM , ∴∠EFC=∠ECF , ∴EC=EF=12AC=5, ∴DF=DE+EF=3+5=2. 故选B .8.某车间需加工一批零件,车间20名工人每天加工零件数如表所示:每天加工零件数的中位数和众数为( )A.6,5 B.6,6 C.5,5 D.5,6 【答案】A【解析】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分别进行解答即可.【详解】由表知数据5出现了6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5;因为共有20个数据,所以中位数为第10、11个数据的平均数,即中位数为662=6,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用到的知识点: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9.郑州某中学在备考2018河南中考体育的过程中抽取该校九年级20名男生进行立定跳远测试,以便知道下一阶段的体育训练,成绩如下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是5B.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是2.30C.这些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是2.25D.这些运动员成绩的方差是0.0725【答案】B【解析】根据方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公式和定义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由表格中数据可得:A、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是2.35,错误;B、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是2.30,正确;C、这些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是2.30,错误;D、这些运动员成绩的方差不是0.0725,错误;故选B.【点睛】考查了方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熟练掌握定义和计算公式是本题的关键,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10.如图,点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点D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10cm,BC=4cm,则线段DB 的长等于()A.2cm B.3cm C.6cm D.7cm【答案】D【解析】先求AC,再根据点D是线段AC的中点,求出CD,再求BD.【详解】因为,AB=10cm,BC=4cm,所以,AC=AB-BC=10-4=6(cm)因为,点D是线段AC的中点,所以,CD=3cm,所以,BD=BC+CD=3+4=7(cm)故选D【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线段的中点,和差.解题关键点:利用线段的中点求出线段长度.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化简:a ba b b a+--22=__________.【答案】a+b【解析】将原式通分相减,然后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再约分化简即可。

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性质,6大考点+例题解析,抓紧记!

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性质,6大考点+例题解析,抓紧记!

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性质,6大考点+例题解析,抓紧记!考纲要求:1.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平移的方法.3.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4.一次函数的与三角形面积的问题.命题趋势:一次函数是中考的重点,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及其实际应用,有时与方程、不等式相结合.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考数学一次函数知识梳理:一、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0时,一次函数y=kx+b就成为y=kx(k是常数,k≠0),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二、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一次函数的图像(1)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经过点(0,b)和(-b/k,0)的一条直线.(2)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像是经过点(0,0)和(1,k)的一条直线.(3)因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知画一次函数图象时,只要取两个点即可.2.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可由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平移得到,b>0,上移b个单位;b<0,下移|b|个单位.三、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四、一次函数与方程、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1.y=kx+b与kx +b=0直线y=kx+b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方程kx+b=0的解,方程kx+b=0的解是直线y=kx+b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2.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就是它们的解析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是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所对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3.一次函数的平移y=kx+b遵循左加右减原则如果向左平移a个单位,可得y=k(x+a)+b如果向上平移a个单位,可得y=kx+b+a 通过以上对一次函数的整体了解和综合的学习,快速掌握一次函数,就从下面的六大考点出发,每个考点的精髓和解题的技巧唐老师都在例题的下方给大家进行了总结,记得一定要牢记。

中考数学考点11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总复习(解析版)

中考数学考点11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总复习(解析版)

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命题趋势】在中考中.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常以解答题考查.并结合二次函数最值问题考查为主【中考考查重点】一、利用一次函数解决购买、销售、分配问题二、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工程、生产、行程问题三、利用一次函数解决有关方案问题考点一:购买、销售、分配类问题1.(2021秋•柯桥区月考)在近期“抗疫”期间.某药店销售A.B两种型号的口罩.已知销售80只A型和45只B型的利润为21元.销售40只A型和60只B型的利润为18元.(1)求每只A型口罩和B型口罩的销售利润;(2)该药店计划一次购进两种型号的口罩共2000只.其中B型口罩的进货量不少于A型口罩的进货量且不超过它的3倍.则该药店购进A型、B型口罩各多少只.才能使销售总利润y最大?最大值是多少?【答案】(1)A为0.15元.B为0.2元(2)A型口罩500只、B型口罩1500只.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为375元【解答】解:(1)设每只A型口罩销售利润为a元.每只B型口罩销售利润为b元.根据题意得:.解得.答:每只A型口罩销售利润为0.15元.每只B型口罩销售利润为0.2元;(2)根据题意得.y=0.15x+0.2(2000﹣x).即y=﹣0.05x+400;根据题意得..解得500≤x≤1000.∴y=﹣0.05x+400(500≤x≤1000).∵﹣0.05<0.∴y随x的增大而减小.∵x为正整数.∴当x=500时.y取最大值为375元.则2000﹣x=1500即药店购进A型口罩500只、B型口罩1500只.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为375元.2.(2021•南宁一模)自2020年12月以来.我国全面有序地推进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现某国药集团在甲、乙仓库共存放新冠疫苗450万剂.如果调出甲仓库所存新冠疫苗的60%和乙仓库所存新冠疫苗的40%后.剩余的新冠疫苗乙仓库比甲仓库多30万剂.(1)求甲、乙两仓库各存放新冠疫苗多少万剂?(2)若该国药集团需从甲、乙仓库共调出300万剂新冠疫苗运往B市.设从甲仓库调运新冠疫苗m万剂.请求出总运费W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m的取值范围;其中.从甲、乙仓库调运新冠疫苗到B市的运费报价如表:甲仓库运费定价调运疫苗不超过130万剂时调运疫苗超过130万剂时135元/万剂不优惠优惠10%m元/万剂乙仓库105元/万剂不优惠(3)在(2)的条件下.国家审批此次调运新冠疫苗总运费不高于33000元.请通过计算说明此次调运疫苗最低总运费是否在国家审批的范围内?【答案】(1)甲仓库240万剂.乙仓库210万剂;(2)(3)是【解答】解:(1)设甲仓库存放新冠疫苗x万剂.乙仓库存放新冠疫苗y万剂.由题意.得:.解得:.答:甲仓库存放新冠疫苗240万剂.乙仓库存放新冠疫苗210万剂;(2)由题意.从甲仓库运m万剂新冠疫苗到B市.则从乙仓库运新冠疫苗(300﹣m)万剂到B市.∵300﹣m≤210.∴m≥90①若90≤m≤130时.此时甲仓库运费不优惠.乙仓库运费不优惠.则总运费W=135m+105(300﹣m)=30m+31500;②若130≤m≤240时.此时甲仓库运费优惠10%m元/万剂.乙仓库运费不优惠.则总运费W=(135﹣10%m)m+105(300﹣m)=﹣0.1m2+30m+31500;综上.总运费W关于m的解析式为:W=;(3)由(2)知.①当90≤m≤130时.∵30>0.∴W随着m的增大而增大的一次函数.当m=90时.可获得最低总运费.此时W=34200元;②当130≤m≤240时.W时关于m的二次函数.对称轴m=﹣=150.∵﹣0.1<0.∴当m=240时.W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2940.∵34200>32940.∴W最低为32940元.∵32940<33000.∴此次调运疫苗最低总运费是在国家审批的范围内.3.(2019春•增城区期末)为了让学生体验生活.某学校决定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现准备租用7辆客车.现有甲、乙两种客车.它们的载客量和租金如下表.设租用甲种客车x辆.租车总费用为y元.甲种客车乙种客车载客量(人/辆)6045租金(元/辆)360300(1)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该校共有380名师生前往参加活动.确保每人都有座位坐.共有哪几种租车方案?(3)在(2)的条件下.带队老师从学校预支租车费2500元.试问预支的租车费用是否有结余?若有结余.最多可以结余多少元?【答案】(1)y=60x+2100.(0≤x≤7.且x为整数)(2)三种租车方案(3)100元【解答】解:(1)依题意得:y=360x+300(7﹣x)=60x+2100.(0≤x≤7.且x为整数)(2)依题意得:60x+45(7﹣x)≥380.解之.得.由(1)得0≤x≤7.∴x的取值范围为:.∵x为整数.∴x的值为 5.6.7.当x=5 时.7﹣x=7﹣5=2;当x=6 时.7﹣x=7﹣6=1;当x=7 时.7﹣x=7﹣7=0;∴共有三种租车方案:①租用甲种客车5 辆.乙种客车 2 辆;②租用甲种客车6 辆.乙种客车 1 辆;③租用甲种客车7 辆.乙种客车0 辆.(3)由(1)得y=60x+2100.∵k=60≥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5 时.y的值最小.其最小值y=360×5+300×2=2400.∴最多可结余:2500﹣2400=100(元).答:在(2)的条件下.带队老师从学校预支租车费2500元.预支的租车费有结余.最多可以结余100元.考点二:工程、生产、行程问题4.(2021春•江夏区期末)在2018春季环境整治活动中.某社区计划对面积为1600m2的区域进行绿化.经投标.由甲、乙两个工程队来完成.若甲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是乙队每天能完成绿化面积的2倍.并且在独立完成面积为400m2区域的绿化时.甲队比乙队少用5天.(1)求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2)设甲工程队施工x天.乙工程队施工y天.刚好完成绿化任务.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若甲队每天绿化费用是0.6万元.乙队每天绿化费用为0.25万元.且甲乙两队施工的总天数不超过25天.则如何安排甲乙两队施工的天数.使施工总费用最低?并求出最低费用.【答案】(1)甲、乙面积分别为80m2、40m2(2)y=﹣2x+40(3)x=15时.W最低=1.5+10=11.5【解答】解:(1)设乙队每天能完成绿化面积为am2.则甲队每天能完成绿化面积为2am2根据题意得:解得a=40经检验.a=40为原方程的解则甲队每天能完成绿化面积为80m2答: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分别为80m2、40m2(2)由(1)得80x+40y=1600整理的:y=﹣2x+40(3)由已知y+x≤25∴﹣2x+40+x≤25解得x≥15总费用W=0.6x+0.25y=0.6x+0.25(﹣2x+40)=0.1x+10∵k=0.1>0∴W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5时.W最低=1.5+10=11.55.(2021秋•金牛区期末)某模具厂引进一种新机器.这种机器同一时间只能生产一种零件.每天只能工作8小时.每月工作25天.若一天用3小时生产A型零件、5小时生产B型零件共可生产34个;若一天用5小时生产A型零件、3小时生产B型零件则共可生产30个.(1)每小时可单独加工A型零件、B型零件各多少个?(2)按市场统计.一个A型零件的利润是150元.一个B型零件的利润是100元.设该模具厂每月安排x(小时)生产A型零件.这两种零件所获得的总利润为y(元).试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答案】(1)A型零件3个.B型零件5个(2)y=﹣50x+100000【解答】解:(1)设每小时可单独加工A型零件m个.B型零件n个.根据题意得:.解得;.答:每小时可单独加工A型零件3个.B型零件5个;(2)∵这种机器每天只能工作8小时.每月工作25天.设该模具厂每月安排x(小时)生产A型零件.则每月安排(25×8﹣x)小时生产B 零件.由题意得:y=150×3x+100×5(200﹣x)=﹣50x+100000.∴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50x+100000.6.(2020秋•沭阳县期末)学校与图书馆在同一条笔直道路上.甲从学校去图书馆.乙从图书馆回学校.甲、乙两人都匀速步行且同时出发.乙先到达目的地两人之间的距离y (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信息.当t=分钟时甲乙两人相遇.甲的速度为米/分钟;(2)求出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3)当t为何值时.甲、乙两人相距2000米?【答案】(1)24.40 (2)y=40t(40≤t≤60)(3)t=4或t=50【解答】解:(1)甲乙两人相遇即是两人之间的距离y=0.从图中可知此时x=24(分钟).图中可知甲用60分钟走完2400米.速度为2400÷60=40(米/分钟).故答案为:24.40;(2)甲、乙速度和为2400÷24=100(米/分钟).而甲速度为40米/分钟.∴乙速度是60米/分钟.∴乙达到目的地所用时间是2400÷60=40(分钟).即A横坐标为40.此时两人相距(40﹣24)×100=1600(米).即A纵坐标为1600.∴A(40.1600).设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为y=kt+b.将A(40.1600)、B(60.2400)代入得:.解得k=40.b=0.∴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为y=40t(40≤t≤60).(3)甲、乙两人相距2000米分两种情况:①二人相遇前.两人路程和为2400﹣2000=400(米).甲、乙两人相距2000米.此时t =400÷100=4(分钟).②二人相遇后.乙达到目的地时二人相距1600米.甲再走400米两人就相距2000米.此时t=40+400÷40=50(分钟).综上所述.二人相距2000时.t=4或t=50.考点三:方案问题方案一:没有底薪.只付销售提成;方案二:底薪加销售提成.如图中的射线l1.射线l2分别表示该鲜花销售公司每月按方案一.方案二付给销售人员的工资y1(单位:元)和y2(单位:元)与其当月鲜花销售量x(单位:千克)(x ≥0)的函数关系.(1)分别求y1、y2与x的函数解析式(解析式也称表达式);(2)若该公司某销售人员今年3月份的鲜花销售量没有超过70千克.但其3月份的工资超过2000元.这个公司采用了哪种方案给这名销售人员付3月份的工资?【答案】(1)y1=30x(x≥0).y1=30x(x≥0)(2)采用了方案一【解答】解:(1)设y1=k1x.根据题意得40k1=1200.解得k1=30.∴y1=30x(x≥0);设y2=k2x+b.根据题意.得.解得.∴y2=10x+800(x≥0);(2)当x=70时.y1=30×70=2100>2000;y2=10×70+800=1500<2000;∴这个公司采用了方案一给这名销售人员付3月份的工资.1.(2021春•饶平县校级期末)小王花1200元从农贸市场购进批发价分别为每箱30元与50元的A、B两种水果进行销售.并分别以每箱35元与60元的价格售出.设购进A水果x箱.B水果y箱.(1)若小王将水果全部售出共赚了215元.则小王共购进A、B水果各多少箱?(2)若要求购进A水果的数量不得少于B水果的数量.则应该如何分配购进A、B水果的数量并全部售出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此时最大利润是多少?【答案】(1)A种水果25箱.B种水果9箱(2)购进水果A、B的数量均为15箱并全部售出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此时最大利润为225元.【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解得.答:小王共购进A种水果25箱.B种水果9箱.(2)设利润为W元.W=(35﹣30)x+(60﹣50)y=5x+10×=﹣x+240.∵购进A水果的数量不得少于B水果的数量.∴x≥.解得:x≥15.∵﹣1<0.∴W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15时.W取最大值.最大值为225.此时y=(1200﹣30×15)÷50=15.答:购进水果A、B的数量均为15箱并全部售出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此时最大利润为225元.2.(2020秋•秦都区期末)某工厂新开发生产一种机器.每台机器成本y(万元)与生产数量x(台)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其中10≤x≤70.且x为整数).函数y与自变量x的部分对应值如表:x(单位:台)1020 y(单位:万元/台)6055(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市场调查发现.这种机器每月销售量z(台)与售价a(万元/台)之间满足如图所示的函数关系.若该厂第一个月生产这种机器40台.且都按同一售价全部售出.请求出该厂第一个月销售这种机器的总利润.(注:利润=售价﹣成本)【答案】(1)y=﹣0.5x+65 (2)200万元【解答】解:(1)设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根据题意.得.解得:.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0.5x+65.(2)当x=40时.y=﹣0.5×40+65=45.设z与a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z=ma+n.根据题意.得.解得:.即z与a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z=﹣a+90.当z=40时.40=﹣a+90.解得.a=50.(50﹣45)×40=200(万元).答:该厂第一个月销售这种机器的总利润是200万元.3.(2020秋•浦东新区校级期末)有两段长度相等的河渠挖掘任务.分别交给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进行挖掘.如图是反映所挖河渠长度y(米)与挖掘时间x(时)之间关系的部分图象.请解答下列问题:(1)乙队开挖到30米时.用了小时.开挖6小时.甲队比乙队多挖了米;(2)甲队在0≤x≤6的时段内.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3)在开挖6小时后.如果甲、乙两队施工速度不变.完成总长110米的挖掘任务.乙队比甲队晚小时完成.【答案】(1) 2.10 (2)y=10x(0≤x≤6)(3)7【解答】解:(1)由图可知:乙队开挖到30米时.用了2小时.开挖6小时时.甲队挖了60米.乙队挖了50米.所以甲队比乙队多挖了60﹣50=10米.故答案为:2.10;(2)设2小时后乙的解析式为:y=kx(k≠0).把C(6.60)代入得:6k=60.k=10.∴2小时后乙的解析式为:y=10x.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10x(0≤x≤6).故答案是:y=10x(0≤x≤6);(3)开挖6小时.甲挖了60米.甲的速度为10米/小时.∵要完成总长110米的挖掘任务.∴甲再挖50米.所需时间为50÷10=5小时;开挖6小时.乙挖了50米.乙的速度为=5米/小时.∵要完成总长110米的挖掘任务.∴乙需再挖60米.所用时间为60÷5=12(小时).则12﹣5=7(小时).∴乙队比甲队晚7小时完成.故答案是:7.4.(2021春•华容县期末)某玩具批发市场A、B玩具的批发价分别为每件30元和50元.张阿姨花1200元购进A、B两种玩具若干件.并分别以每件35元与60元价格出售.设购入A玩具为x件.B玩具为y件.(1)若张阿姨将玩具全部出售赚了220元.那么张阿姨购进A、B型玩具各多少件?(2)若要求购进A玩具的数量不得少于B玩具的数量.则怎样分配购进玩具A、B的数量并全部售出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此时最大利润为多少?【答案】(1)A型玩具20件.B型玩具12件(2)购进玩具A、B的数量均为15件并全部售出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此时最大利润为225元.【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解得..答:张阿姨购进A型玩具20件.B型玩具12件;(2)设利润为w元.w=(35﹣30)x+(60﹣50)y=5x+10×=﹣x+240.∵购进A玩具的数量不得少于B玩具的数量.∴x≥.解得:x≥15.∵﹣1<0.∴w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15时.w取最大值.最大值为225.此时y=(1200﹣30×15)÷50=15.故购进玩具A、B的数量均为15件并全部售出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此时最大利润为225元.5.(2020•老河口市模拟)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我市始终把产业扶贫摆在突出位置.建立了A.B两个扶贫种植基地.为了帮扶我市的扶贫产业.扶贫办联系了C.D两家肥料厂对我市共捐赠100吨肥料.将这100吨肥料平均分配到A.B两个种植基地.已知C厂捐赠的肥料比D厂捐赠的肥料的2倍少20吨.从C.D两厂将肥料运往A.B两地的费用如表:C厂D厂运往A地(元/吨)2220运往B地(元/吨)2022(1)求C.D两厂捐赠的肥料的数量各是多少吨;(2)设从C厂运往A地肥料x吨.从C.D两厂运输肥料到A.B两地的总运费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最少总运费;(3)由于从D厂到B地开通了一条新的公路.使D厂到B地的运费每吨减少了a(0<a<6)元.这时怎样调运才能使总运费最少?【答案】(1)C厂捐赠的数量是60吨.则D厂捐赠的数量是40吨(2)y=4x+1980(10≤x≤50).最少总运费为2020元(3)①当0<a<4时.y随x的减小而减小.当x=10时.y取最小值.y=2020;②当a=4时.不管x取何值.均有y=2020;③当4<a<6时.y随x的减小而增大.当x=50时.y取最小值.y=2180﹣40a.【解答】解:(1)设D厂捐赠的数量是a吨.则C厂捐赠的数量是(2a﹣20)吨.根据题意可得.a+2a﹣20=100.解得.a=40.则2a﹣20=60.答:C厂捐赠的数量是60吨.则D厂捐赠的数量是40吨.(2)根据题意可得.从C厂运往A地肥料x吨.从C厂运往B地肥料(60﹣x)吨;从D厂运往A地肥料(50﹣x)吨.从D厂运往B地肥料(x﹣10)吨.由题意可得.y=22x+20(60﹣x)+20(50﹣x)+22(x﹣10)=4x+1980.根据实际意义可得..解得.10≤x≤50.∵4>0.∴y随x的减小而减小.∴当x=10时.y取最小值2020.答: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4x+1980(10≤x≤50).最少总运费为2020元.(3)在(2)的基础上.可得.y=22x+20(60﹣x)+20(50﹣x)+(22﹣a)(x﹣10)=(4﹣a)x+(1980+10a)(10≤x≤50.0<a<6).①当4﹣a>0.即0<a<4时.y随x的减小而减小.当x=10时.y取最小值.y=2020;②当a=4时.不管x取何值.均有y=2020;③当4﹣a<0.即4<a<6时.y随x的减小而增大.当x=50时.y取最小值.y=2180﹣40a.综上.①当0<a<4时.y随x的减小而减小.当x=10时.y取最小值.y=2020;②当a=4时.不管x取何值.均有y=2020;③当4<a<6时.y随x的减小而增大.当x=50时.y取最小值.y=2180﹣40a.1.(2020•广安)某小区为了绿化环境.计划分两次购进A.B两种树苗.第一次购进A种树苗30棵.B种树苗15棵.共花费1350元;第二次购进A种树苗24棵.B种树苗10棵.共花费1060元.(两次购进的A.B两种树苗各自的单价均不变)(1)A.B两种树苗每棵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2)若购买A.B两种树苗共42棵.总费用为W元.购买A种树苗t棵.B种树苗的数量不超过A种树苗数量的2倍.求W与t的函数关系式.请设计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并求出此方案的总费用.【答案】(1)A种树苗每棵的价格40元.B种树苗每棵的价格10元;(2)A种花草的数量为14棵、B种28棵.费用最省;最省费用是840元.【解答】解:(1)设A种树苗每棵的价格x元.B种树苗每棵的价格y元.根据题意得:.解得.答:A种树苗每棵的价格40元.B种树苗每棵的价格10元;(2)设A种树苗的数量为t棵.则B种树苗的数量为(42﹣t)棵.∵B种树苗的数量不超过A种树苗数量的2倍.∴42﹣t≤2t.解得:t≥14.∵t是正整数.∴t最小值=14.设购买树苗总费用为W=40t+10(42﹣t)=30t+420.∵k>0.∴W随t的减小而减小.当t=14时.W最小值=30×14+420=840(元).答:购进A种花草的数量为14棵、B种28棵.费用最省;最省费用是840元.2.(2020•云南)众志成城抗疫情.全国人民在行动.某公司决定安排大、小货车共20辆.运送260吨物资到A地和B地.支援当地抗击疫情.每辆大货车装15吨物资.每辆小货车装10吨物资.这20辆货车恰好装完这批物资.已知这两种货车的运费如下表:A地(元/辆)B地(元/辆)目的地车型大货车9001000小货车500700现安排上述装好物资的20辆货车中的10辆前往A地.其余前往B地.设前往A地的大货车有x辆.这20辆货车的总运费为y元.(1)这20辆货车中.大货车、小货车各有多少辆?(2)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3)若运往A地的物资不少于140吨.求总运费y的最小值.【答案】(1)大货车、小货车各有12与8辆(2)y=100x+15600 (2≤x≤10)x为整数(3)当x=8时.y有最小值.此时y=100×8+15600=16400元.【解答】解:(1)设大货车、小货车各有m与n辆.由题意可知:.解得:答:大货车、小货车各有12与8辆(2)设到A地的大货车有x辆.则到A地的小货车有(10﹣x)辆.到B地的大货车有(12﹣x)辆.到B地的小货车有(x﹣2)辆.∴y=900x+500(10﹣x)+1000(12﹣x)+700(x﹣2)=100x+15600.其中2≤x≤10.x为整数.(3)运往A地的物资共有[15x+10(10﹣x)]吨.15x+10(10﹣x)≥140.解得:x≥8.∴8≤x≤10.x为整数.当x=8时.y有最小值.此时y=100×8+15600=16400元.答:总运费最小值为16400元.3.(2021•青岛)某超市经销甲、乙两种品牌的洗衣液.进货时发现.甲品牌洗衣液每瓶的进价比乙品牌高6元.用1800元购进甲品牌洗衣液的数量是用1800元购进乙品牌洗衣液数量的.销售时.甲品牌洗衣液的售价为36元/瓶.乙品牌洗衣液的售价为28元/瓶.(1)求两种品牌洗衣液的进价;(2)若超市需要购进甲、乙两种品牌的洗衣液共120瓶.且购进两种洗衣液的总成本不超过3120元.超市应购进甲、乙两种品牌洗衣液各多少瓶.才能在两种洗衣液完全售出后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答案】(1)甲进价是30元.乙进价是24元(2)应购进甲品牌洗衣液40瓶.乙品牌洗衣液80瓶.才能在两种洗衣液完全售出后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560元【解答】解:(1)设甲品牌洗衣液每瓶的进价是x元.则乙品牌洗衣液每瓶的进价是(x﹣6)元.依题意得:.解得:x=30.经检验.x=3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x﹣6=24(元).答:甲品牌洗衣液每瓶的进价是30元.乙品牌洗衣液每瓶的进价是24元;(2)设可以购买甲品牌洗衣液m瓶.则可以购买(120﹣m)瓶乙品牌洗衣液.依题意得:30m+24(120﹣m)≤3120.解得:m≤40.依题意得:y=(36﹣30)m+(28﹣24)(120﹣m)=2m+480.∵k=2>0.∴y随m的增大而增大.∴m=40时.y取最大值.y最大值=2×40+480=560.120﹣40=80(瓶).答:超市应购进甲品牌洗衣液40瓶.乙品牌洗衣液80瓶.才能在两种洗衣液完全售出后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560元.4.(2021•宿迁)一辆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辆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两车在途中相遇时.快车恰巧出现故障.慢车继续驶往甲地.快车维修好后按原速继续行驶乙地.两车到达各地终点后停止.两车之间的距离s(km)与慢车行驶的时间t(h)之间的关系如图:(1)快车的速度为km/h.C点的坐标为.(2)慢车出发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200km.【答案】(1)100.(8.480)(2)出发h或h时两车相距200km.【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慢车的速度为:60÷(4﹣3)=60(km/h).∵两车3小时相遇.此时慢车走的路程为:60×3=180(km).∴快车的速度为:(480﹣180)÷3=300÷3=100(km/h).通过图象和快车、慢车两车速度可知快车比慢车先到达终点.∴慢车到达终点时所用时间为:480÷60=8(h).∴C点坐标为:(8.480).故答案为:100.(8.480);(2)设慢车出发t小时后两车相距200km.①相遇前两车相距200km.则:60t+100t+200=480.解得:t=.②相遇后两车相距200km.则:60t+100(t﹣1)﹣480=200.解得:t=.∴慢车出发h或h时两车相距200km.答:慢车出发h或h时两车相距200km.5.(2020•广西)倡导垃圾分类.共享绿色生活.为了对回收的垃圾进行更精准的分类.某机器人公司研发出A型和B型两款垃圾分拣机器人.已知2台A型机器人和5台B 型机器人同时工作2h共分拣垃圾3.6吨.3台A型机器人和2台B型机器人同时工作5h共分拣垃圾8吨.(1)1台A型机器人和1台B型机器人每小时各分拣垃圾多少吨?(2)某垃圾处理厂计划向机器人公司购进一批A型和B型垃圾分拣机器人.这批机器人每小时一共能分拣垃圾20吨.设购买A型机器人a台(10≤a≤45).B型机器人b 台.请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b;(3)机器人公司的报价如下表:型号原价购买数量少于30台购买数量不少于30台A型20万元/台原价购买打九折B型12万元/台原价购买打八折在(2)的条件下.设购买总费用为w万元.问如何购买使得总费用w最少?请说明理由.【答案】(1)1台A型机器人和1台B型机器人每小时各分拣垃圾0.4吨和0.2吨(2)b=100﹣2a(10≤a≤45)(3)A型号机器人35台时.总费用w最少.此时需要918万元【解答】解:(1)设1台A型机器人和1台B型机器人每小时各分拣垃圾x吨和y 吨.由题意可知:.解得:.答:1台A型机器人和1台B型机器人每小时各分拣垃圾0.4吨和0.2吨.(2)由题意可知:0.4a+0.2b=20.∴b=100﹣2a(10≤a≤45).(3)当10≤a<30时.此时40<b≤80.∴w=20×a+0.8×12(100﹣2a)=0.8a+960.当a=10时.此时w有最小值.w=968.当30≤a≤35时.此时30≤b≤40.∴w=0.9×20a+0.8×12(100﹣2a)=﹣1.2a+960.当a=35时.此时w有最小值.w=918.当35<a≤45时.此时10≤b<30.∴w=0.9×20a+12(100﹣2a)=﹣6a+1200当a=45时.w有最小值.此时w=930.答:选购A型号机器人35台时.总费用w最少.此时需要918万元.6.(2020•德阳)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式管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某村在小城镇建设中集约了2400亩土地.计划对其进行平整.经投标.由甲乙两个工程队来完成平整任务.甲工程队每天可平整土地45亩.乙工程队每天可平整土地30亩.已知乙工程队每天的工程费比甲工程队少500元.当甲工程队所需工程费为12000元.乙工程队所需工程费为9000元时.两工程队工作天数刚好相同.(1)甲乙两个工程队每天各需工程费多少元?(2)现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土地平整.已知两个工程队工作天数均为正整数.且所有土地刚好平整完.总费用不超过110000元.①甲乙两工程队分别工作的天数共有多少种可能?②写出其中费用最少的一种方案.并求出最低费用.【答案】(1甲每天需工程费2000元、乙工程队每天需工程费1500元)(2)甲乙两工程队分别工作的天数共有7种可能(3)最低费用为107000元【解答】解:(1)设甲每天需工程费x元、乙工程队每天需工程费(x﹣500)元.由题意.=.解得x=2000.经检验.x=2000是分式方程的解.答:甲每天需工程费2000元、乙工程队每天需工程费1500元.(2)①设甲平整x天.则乙平整y天.由题意.45x+30y=2400①.且2000x+1500y≤110000②.由①得到y=80﹣1.5x③.把③代入②得到.2000x+1500(80﹣1.5x)≤110000.解得.x≥40.∵y>0.∴80﹣1.5x>0.x<53.3.∴40≤x<53.3.∵x.y是正整数.∴x=40.y=20或x=42.y=17或x=44.y=14或x=46.y=11或x=48.y=8或x=50.y =5或x=52.y=2.∴甲乙两工程队分别工作的天数共有7种可能.②总费用w=2000x+1500(80﹣1.5x)=﹣250x+120000.∵﹣250<0.∴w随x的增大而减小.∴x=52时.w的最小值=107000(元).答:最低费用为107000元.7.(2021•湘西州)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的蔓延促使世界各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不断增大.网络教师小李抓住时机.开始组建团队.制作面向A、B两个不同需求学生群体的微课视频.已知制作3个A类微课和5个B类微课需要4600元成本.制作5个A 类微课和10个B类微课需要8500元成本.李老师又把做好的微课出售给某视频播放网站.每个A类微课售价1500元.每个B类微课售价1000元.该团队每天可以制作1个A类微课或者1.5个B类微课.且团队每月制作的B类微课数不少于A类微课数的2倍(注:每月制作的A、B两类微课的个数均为整数).假设团队每月有22天制作微课.其中制作A类微课a天.制作A、B两类微课的月利润为w元.(1)求团队制作一个A类微课和一个B类微课的成本分别是多少元?(2)求w与a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a的取值范围;(3)每月制作A类微课多少个时.该团队月利润w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答案】(1)A类微课的成本为700元.B类微课的成本为500元(3)当a=8时.w有最大值.w最大=50×8+16500=16900(元)【解答】解:(1)设团队制作一个A类微课的成本为x元.制作一个B类微课的成本为y元.根据题意得:.解得.答:团队制作一个A类微课的成本为700元.制作一个B类微课的成本为500元;(2)由题意.得w=(1500﹣700)a+(1000﹣500)×1.5(22﹣a)=50a+16500;1.5(22﹣a)≥2a.解得a≤.又∵每月制作的A、B两类微课的个数均为整数.∴a的值为0.2.4.6.8.(3)由(2)得w=50a+16500.∵50>0.∴w随a的增大而增大.∴当a=8时.w有最大值.w最大=50×8+16500=16900(元).答:每月制作A类微课8个时.该团队月利润w最大.最大利润是16900元.1.(2021•玉泉区二模)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承担一项筑路任务.甲队单独施工完成此项任务比乙队单独施工完成此项任务多用10天.且甲队单独施工45天和乙队单独施工30天的工作量相同.(1)甲、乙两队单独完成此项任务各需多少天?(2)设先由甲队施工x天.再由乙队施工y天.刚好完成筑路任务.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若每天需付给甲队的筑路费用为0.1万元.需付给乙队的筑路费用为0.2万元.且甲、乙两队施工的总天数不超过24天.则如何安排甲、乙两队施工的天数.使施工费用最少.并求出最少费用.【答案】(1)甲、乙各需30天、20天(2)y=﹣x+20(3)甲施工12天、乙施工12天.使施工费用最少.最少费用是3.6万元.【解答】解:(1)设乙队完成此项任务需要x天.则甲队完成此项任务(x+10)天..解得.x=20.经检验.x=2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x+10=30.答:甲、乙两队单独完成此项任务各需30天、20天;(2)由题意可得.=1.化简.得y=﹣x+20.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x+20;(3)设施工的总费用为w元.w=0.1x+0.2y=0.1x+0.2×(﹣x+20)=x+4.∵甲、乙两队施工的总天数不超过24天.∴x+y≤24.即x+(﹣x+20)≤24.解得.x≤12.∴当x=12时.w取得最小值.此时w=3.6.y=12.答:安排甲施工12天、乙施工12天.使施工费用最少.最少费用是3.6万元.2.(2021•富平县二模)甲、乙两家草莓采摘园的草莓品质相同.销售价格也相同.“五一”假期.两家均推出了优惠方案.甲采摘园的优惠方案:游客进园需购买60元的门票.采摘的草莓六折优惠;乙采摘园的优惠方案:游客进园不需购买门票.采摘的草莓超过一定数量后.超过部分打折优惠.优惠期间.设某游客的草莓采摘量为x(千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一】定义与定义式:
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
y=kx+b
那么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k为常数,k≠0〕【二】一次函数的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即:y=kx+b〔k 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

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
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 +b。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四】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b。

〔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

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b……①和y2=kx2+b……②
〔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五】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当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

s=vt。

2.当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

设水池中原有水量S。

g=S-ft。

六、常用公式:
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求与x轴平行线段的中点:|x1-x2|/2
3.求与y轴平行线段的中点:|y1-y2|/2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
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
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
〝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
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4.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注:根号下〔x1-x2〕与〔y1-y2〕的平方和〕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
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
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