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非住院手术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处理

合集下载

围手术期监测和处理

围手术期监测和处理

围手术期监测和处理并存心律失常病人在围手术期需要观察心电变化,必要时应持续监测。

病情严重时还应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心排血量及尿量等,利于及时调控,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对性质严重的心律失常如高危室早、室速及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者必须立即处理。

2.1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律;脉搏为100~160/min。

病人紧张、疼痛、浅麻醉、发热、低血容量及输液过量、缺氧、药物等均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治疗重点在于寻找并消除病因,必要时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等。

2.2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律;脉搏为40~60/min,也有低于40/min的。

常由于窦房结激动降低和传导异常而致,如术中刺激迷走神经、冠心病、颅内高压、黄疸等。

当心动过缓且有血流动力学异常时可静注阿托品治疗,必要时可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

2.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心电图表现为:P>160/min,心律齐整,QRS时间在0.10秒以内。

PSVT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预激综合征、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狭窄、低钾、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使用各种方法刺激迷走神经,常可终止PSVT;血压正常时可用心律平、普萘洛尔或维拉帕米等,严重者可采用电复律或超速抑制。

2.4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3次或3次以上快速而连续的搏动,其QRS时间≥0.12秒,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P波比QRS波群慢且无固定关系。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发生于并存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如心肌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一旦发生应仔细判断病因,积极进行治疗,并做好电击除颤的准备。

利多卡因是首选药,1~2mg/kg稀释后静注,5分钟后可重复。

效果不佳也可选用普鲁卡因酰胺(静脉给药不超过50mg/min)或溴苄铵(5mg/kg静脉缓注)。

2.5过早搏动胃肠道及胆道疾患、急性感染、手术及麻醉、导管介入、电解质紊乱、低钾等是引起过早搏动的主要原因。

妇科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课件

妇科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课件
术中操作轻柔,避免损伤血管。
出血性并发症
01
止血彻底,确保缝合紧密。
02
处理措施
03
04
术中出血:立即寻找出血点并 止血,必要时输血。
术后出血:观察出血量及颜色, 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止
血药物或再次手术止血。
感染性并发症
预防措施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机会。
术前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手术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注意细节,确保手 术的顺利进行。
麻醉管理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并密切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
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损伤等要有预 见性,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 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处 理术后疼痛、出血等并
注意事项
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术, 严格遵守手术适应症和禁 忌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开腹手 术
手术适应症
适用于较大的卵巢囊肿、 子宫肌瘤等需要切除的病 变,或者诊断不明的病变。
操作技巧
通过腹部切口,直接暴露 手术野,进行手术操作。
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注意 手术技巧和细节,减少手 术创伤和并发症。
术前准备
根据手术需准备等。同时, 医生需告知患者手术风险及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PART 02
常见妇科手术操作技巧
腹腔镜手术
01
02
03
手术适应症
适用于大多数需要保留生 育能力的妇科疾病,如异 位妊娠、卵巢囊肿、子宫 肌瘤等。
操作技巧
通过在腹部打几个小孔, 插入腹腔镜及其操作器械, 在电视屏幕监视下进行手 术操作。

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引言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或不规则的情况,可能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给患者带来危险。

针对心律失常的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和相应处理流程非常关键,可以有效地提供快速、准确的应对措施,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档旨在介绍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以供参考。

应急预案1. 在发生心律失常的紧急情况时,首要任务是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向医护人员报告患者的症状、基本情况以及所在位置。

2. 保持患者的体位尽可能平卧,使其处于相对休息状态。

如果患者有意识且能够配合,可以帮助其采取适当的体位,如坐位。

3. 若患者停止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按照正规的CPR程序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4. 在等待医护人员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以便提供给医护人员参考。

处理流程1.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进行细致的询问和初步评估。

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2.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可能会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检查,如心电图(ECG)、血液检查等,以确诊心律失常类型和程度。

3. 确立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电生理检查、心脏起搏器植入等进一步措施。

治疗方案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4. 医护人员会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和建议,包括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合理饮食、控制心理压力等。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治,定期复诊,遵循医嘱。

结论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措施。

在心律失常紧急情况发生时,及时呼叫急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并等待医护人员的到达。

医护人员将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和建议。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治,合理调整生活方式,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复发。

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

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

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
正确处理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流程
1.当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时,应立即通知医生。

2.嘱咐患者卧床休息,避免疲劳和情绪激动。

3.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

4.进行严密的心电监护,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5.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给予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并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等。

6.准备好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抢救药物、除颤器和起搏器等。

7.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脉率、心律、呼吸和血压等,同时监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如果发现患者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大动脉波动消失、呼吸停止等猝死的表现,应立即进行抢救,如胸外心脏按压、非同步直流电复律或安装临时起搏器等。

8.抢救结束后,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9.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和家属安抚工作。

10.做好抢救后物品的清理、消毒和补充,保证急救药品及设备处于备用状态。

以上是正确处理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流程。

在遵循流程的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同时也要做好心理护理和家属安抚工作。

最后,对抢救后的物品进行清理、消毒和补充,以确保急救药品及设备处于备用状态。

患者突发心率失常的护理应急预案

患者突发心率失常的护理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患者突发心率失常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降低死亡率,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医院各科室患者突发心率失常的护理工作。

三、组织架构1. 主任/护士长:负责应急事件的指挥和协调。

2. 护理小组:负责现场护理、病情观察、抢救措施实施等。

3. 医生:负责诊断、指导抢救措施。

4. 护士:负责患者护理、药品准备、设备操作等。

四、应急流程1. 发现患者心率失常(1)护士发现患者心率失常时,立即向主任/护士长报告。

(2)护士长迅速组织护理小组进行抢救。

2. 抢救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取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2)建立静脉通路:快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3)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做好记录。

(4)心理护理:安慰患者,减轻紧张情绪,提高患者配合抢救的积极性。

3. 抢救措施实施(1)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胺碘酮等。

(2)必要时进行电复律治疗。

(3)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通讯与报告(1)立即通知医生,汇报患者病情及抢救措施。

(2)向上级领导汇报,请求支援。

(3)做好抢救记录,包括抢救措施、用药情况、病情变化等。

5. 救治后处理(1)稳定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2)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3)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五、注意事项1. 护理人员应熟悉心率失常的急救知识,提高抢救技能。

2.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3. 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密切配合抢救工作。

4. 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抢救措施。

5. 做好抢救记录,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六、总结与改进1.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心率失常的急救知识,提高护理水平。

2. 对突发心率失常的抢救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查找不足,不断改进抢救流程。

3.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提高整体救治能力。

妇科肿瘤病人围术期心律失常处理分析

妇科肿瘤病人围术期心律失常处理分析
学杂志 ,20 ,7 ( ) 2 09 3 :3 .
三聚氰胺性状为纯 白色单 斜棱 品体 ,呈弱碱 性 ,与盐酸 、 硫酸 、硝酸、乙酸、草酸等都 能形成三聚氰胺盐 。在 中性或微
碱 性情 况 下 ,与 甲醛 缩合 而 成 各 种 羟 甲 基 三 聚氰 胺 ,但 在微 酸
性 中 ( H值 55— . ) 与 羟 甲基 的衍 生 物 进 行 缩 聚 反 应 而 生 p . 65
24 患儿经治疗 ,结石梗阻解除 ,一般 情况好转 ,肾功 能恢 .
复正 常 ,排尿 通 畅 可 出院 。出 院后 随访 内容 :尿 常规 ;泌 尿 系 B超 ; 肾功 能检 查 ;必 要 时 行 静脉 肾盂 造 影 检 查 。
3 讨 论
液,冲刷泌尿系 ,使泥沙结石随尿液排 出,凶为三聚氰胺 引起
成树脂产物。遇强酸或 强碱水溶 液水 解 ,胺基逐 步被羟基 取
代 ,先生成三聚氰酸二 酰胺 ,进一步 水解 生成三 聚氰酸一 酰
胺 ,最 后 生 成三 聚氰 酸 。
2 杨雷 , 建蒙 ,任爱 国 .三聚氰胺 与婴幼儿 肾结石关 系的研 究进 刘
展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 .6 8 J 0 9 :2 .
进行分析。结果 妇科肿瘤病人 围术期 的心律失常,以年龄 大、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容 易 出现 ;且 以窦性 心动过速及期 妇科肿瘤病人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处理 ,以一般 治疗 即可,主要针 对病 因及
前 收 缩 占绝 大 多数 ,症 状 为轻 、 中度 ; 出现 心律 失常 先做 一 般 处 理 , 同时 严 密 监 护 ,积 极 对 症 处 理 , 治 疗 原 发 病 及 诱
妇科肿瘤病人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出现 ,可能会进 一步加重

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原因处理

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原因处理

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原因处理围手术期心律失常是指手术前、中、后出现的心律异常,包括心率异常、心律不齐和心律过速等现象。

这些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不同的因素引起的,如手术刺激、电解质紊乱、交感神经兴奋等。

下面将对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手术刺激:手术过程中的刺激,如操作器械的接触、牵拉心脏和血管、切割组织等,可能导致心脏神经系统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引发心律失常。

2.电解质紊乱:围手术期患者常常因为禁食、大量失水等原因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等,这些电解质异常可能影响心脏正常的电活动,导致心律失常。

3.废气和酸碱失衡:全身麻醉药物及呼吸机通气可能导致呼吸性酸碱失衡,造成血液的酸碱度异常,进而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诱发心律失常。

4.交感神经兴奋: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反应增强,体内儿茶酚胺等活性物质分泌增加,可导致心脏自律性增高,心脏节律异常。

5.心血管疾病:围手术期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心脏疾病,这些疾病本身就容易导致心律失常。

1.监测:在围手术期,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心电监测,准确记录心律失常的类型、频率和持续时间,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纠正电解质紊乱:检测和纠正患者的电解质水平,特别是血钾和血镁水平。

如发现低血钾或低血镁,可给予补充治疗,如口服或静脉注射补液。

3.纠正酸碱失衡:监测血气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酸碱失衡,如酸中毒可给予碳酸氢盐或碱性药物,碱中毒可给予呼吸机通气或洗胃等治疗。

4.控制应激反应:围手术期心脏处于应激状态,可给予镇静抗焦虑药物或神经调节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降低交感神经兴奋。

5.药物治疗: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可以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如利多卡因、胺碘酮和奎尼丁等。

这些药物有助于恢复正常的心律。

6.电复律: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颤或室速,可以进行电复律治疗,即给予电休克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妇科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

妇科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

妇科围手术期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一、心血管并发症1.出血与休克预防措施:术中仔细操作,严密止血,提高手术操作能力,术后严密观察面色变化,测脉搏、血压,注意尿量,切口渗血以无菌敷料加压包扎,多可止血,如为内出血,量不多,患者情况好可给予止血药物及补充血容量;如出血多,出现低血容量休克,应积极抢救休克维持液体及电解质平衡,纠正心功能和呼吸功能不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诸器官灌注及避免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同时应立即剖腹探查制止出血。

2.心肌缺血性疾病预防措施: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血容量、输液种类和尿量,应及时给养氧、利尿、矫正液体平衡,请心内科会诊。

3.心律失常预防措施:术后严密观察,维持电解质、体液平衡,预防心肌缺血、肺栓塞,注意药物影响,必要时运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置入临时起搏器。

4.心脏骤停预防措施:术前积极处理心肺合并症,对有心肌梗死危险的患者应用多功能检测仪,术中维持充足的供氧,严密监测血压,预防血压下降,一旦血压下降立即处理,如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加压供氧、胸外心脏按压,必要时电击复律。

5.血栓性静脉炎预防措施:术前尽可能去除导致高凝原因,如肥胖、避孕药物、激素替代药物等,术中避免静脉长时间受压,术后鼓励患者多活动肢体,尽尽早下床活动,如血栓形成,需卧床、抬高患肢、改善经脉回流,运用抗凝药物,预防肺栓塞发生,必要时需请外科取栓。

6.肺栓塞预防措施:脓毒血症、肥胖、恶性肿瘤、既往肺栓塞史记深部静脉血栓史史诱发因素。

术前积极处理,术后严密监护、纠正酸碱失衡及休克,立即用肝素治疗,必要时心肺复苏,纠正动脉低氧血症及相关低血压,此外还应防止血栓播散或复发性血栓形成。

二、肺部并发症1.肺炎预防措施:术前有吸烟嗜好者,应劝其戒烟;有呼吸道感染者,手术应在感染治愈后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应注意保暖,预防患者感冒;对行吸入麻醉的患者,术后应取平卧位,未清醒者,头应偏向一侧,派专人护理直至清醒,应随时擦去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防止呕吐物吸入肺内引起吸入性肺炎,患者清醒后应鼓励患者勤翻身、深呼吸,在床上活动或下床活动,咳嗽、咳痰时按住伤口减轻疼痛,可给祛痰药及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器细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3类心律失常需要治疗 , 麻醉前后 的治疗率 比较 , 见表 2 。 我 院两年 的统计 资料 显示 : 麻醉前 出现窦性 心动过速 、 过 缓、 不齐 的 比例较大 , 占心律 失 常发 生率 的 3 4 . 4 3 %, 但 是仅 有 1 8 5例心率 <5 5次/ 分 的患 者 , 需要 给 予 阿托 品等药 物处 理, 治疗 比率很低 , 不 足此类 心律 失常 的 5 %; 窦性 心 动过 速 和不齐 的患 者 , 均 不 足于 影响 患者 血 流动力 学 变化 , 无 需处 理 。麻醉后 , 心动过缓 的病历 明显增 多 , 需要药物处理 的患者
生率和治疗率采用率 的 u检验 , 进行 比较 , P< 0 . 0 5为有统计
学意义 。 二、 结果 各 类 心 律 失 常药 物 治 疗 后 , 均有效 , 无 死 亡 病 历 发 生 。仅
管疾病 、 脑 血管疾 病、 肺源 性心 脏病 、 甲状腺 功 能允 进 、 糖 尿
病、 慢性 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常见并发症 。心律失常 , 可见于
药 物。麻醉前 、 后方法相 同, 均可使早搏消失 。
阵发性 室上速仅仅发生 了 2例 , 其 中 1例用 手法 刺激 迷 走 神经 , 无效 后 , 快速 静 推腺 苷 9 m g恢 复 窦性 心律 。 另 1 例 手法 刺激 迷走 神经 , 无效 后 给 予普 罗 帕酮 7 0 mg 缓 慢 静 脉注射 后 , 恢 复 窦性 心律 。2例 麻 醉后 均 未 出现 复 发 的情
术期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 影响因素亦较多 , 但绝大部分 都是 良性 的 , 无需 治疗 ; 高危 的心律失 常 , 应 早期识 [ 关键词 ] 妇科 ; 非住 院手术 ; 围术期 ; 心律失常
心律失 常指心脏 激动 的起源 、 频 率、 节 律、 传 导速度 和传 导顺序等 的异常 。心律 失常不 是一种 独立 的疾 病 , 而是 心血
况 。
各类心 律失 常的诊 断 以《 内科 学》 第 八版 的诊 断标 准 为
依据 。据统计 , 我院两年 ( 2 0 1 1 年 7月_ ’ 2 0 1 3 年 6月 ) 接受
全身麻醉妇科 门诊手 术共 1 1 6 3 4例 , 其 中麻 醉前心律失常 ( 心
电图异 常) 的发生率 约为 7 2 . 1 5 %, 治疗率 为 5 . 8 1 %; 麻 醉后 为4 1 . 6 %, 治疗率为 1 4 . 4 4 % 。心律失常类 型见下表 。
人 数 也 明显 增加 ( 数据见表 1 , 表2 ) 。

资料与方法
我 院门诊手 术 的人选 标准 : 患 者诊 断明确 , 全身 情况 稳 定, A S A评级 为 I一Ⅱ级 , B MI ( 体重 指数 )<3 0, 手术出血量预 计 <5 0 0 m l , 无全 身麻醉
向 军 邓 红妹 杨新 妹 陈勇 惠
[ 摘要 ] 目的
心律失常是妇科 门诊 非住 院手 术 中, 危及 患者 生命安全 , 最 重要 的危险 因素。本文 回顾性研究 了我 院
通 过回顾性研究 , 探讨妇科非住 院手术 患者 心律 失常 , 围术期安全 的处理措施 。方法 结果, 分析各种有效 的处 理方 法和产生原因。结果
两 年内接受全身麻醉妇科非住院手术 , 共1 1 6 3 4例 , 统计 各种心律 失常 的麻醉前 、 麻 醉后 的发生率及 处理 围术期心律失 常麻醉前 的发生率 为 7 2 . 1 5 %, 麻醉后
妇科非 住院手术患 者 , 围 为4 1 . 6 %, 围术期仅 1 0 . 2 %的患者需要药物处理 , 且 麻醉后多于麻醉前 。结论 别, 积极处理 , 可减少麻醉手术安全事件 的发生 。
室性早 搏的病例 , 心 室率 >8 0次/ 分, 早搏 <5次/ 分, 可
以不予处理 ; 心室率 <8 0次/ 分, 早搏 >5次/ 分, 按缓 慢型 心 律失 常处理 , 静脉给予 阿托 品等药物 , 则早 搏可 消失 , 麻醉 后
无 室性 早搏 发生 ; 心室率 >8 0次/ 分, 早搏 >5次/ 分, 按快 速 型心律失 常处理 , 静脉 给予利 多卡 因、 或胺 碘酮 、 或普 罗 帕酮

1 4 9 0・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 0 1 4年第 3 5卷第 1 O期
J o u m ̄0 f O i q i h  ̄u n i v e r s i f y 0 f Me d i c i n e , 2 0 1 4 I V o 1 .
! Q

经 验 交 流 .
妇 科 非 住 院手 术 患者 围术 期 心 律 失 常 的处 理
禁忌 症 。根 据病 例 资 料显 示 : 患者 年 龄 1 4~ 7 O周 岁 , 体 重
3 8—1 0 2 k g , 麻 醉前禁食 8小时 , 禁水 4小时 以上 。患者人手
术室后 , 监测 H R、 B p 、 S p O : 、 R等 , 开 放 静 脉 通道 , 低 流量 吸
氧, 静脉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 ( 江苏恒瑞 医药股份 有 限公 司 ) 0 . 5—1 m g , 丙泊 酚 ( A  ̄ r a z e n e c a A B ) 2 . 5 m g / k g诱导 , 根 据手 术 时间给予 丙泊酚维持 , 手术结 束后 , 让患 者 自然 清醒 , 在 院 观察两小 时后 , 意识清醒 、 无特殊不适 , 家属 陪伴离 院。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 也可见于健康人 ; 可无 明显症 状也可致死
致残 , 心律失常的早期诊断 、 科 学处 理显 得尤为重要 。随着人 们健康意识 的提高和 医保制度 的完善 , 妇 科 门诊 手术 的 比例 逐年提高 , 心律失常是导致 手术 麻醉风 险的重要 因素 。妇 科 门诊手术 的特点是 : 手术量 大 、 手术 时间短 、 均需 进行 阴道或 官腔操作 、 麻醉前紧张焦虑 、 绝 大部 分要 求给予全身麻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