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2 声音与环境(含解析)
备战2019年中考山东省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2 声现象(解析版)

备战2019年中考山东省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2 声现象1.(2018•德州)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2.(2018•泰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C.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3.(2018•威海)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音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B.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被可以传通能量4.(2018•临沂)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5.(2018•枣庄)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减小噪声污染 B.减小大气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 D.减小水污染6.(2018•聊城)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吹笛子时,笛管振动发声C.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7.(2018•潍坊)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8.(2018•淄博)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智能机器人Troika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交流。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第二章 声现象(精品资料:有答案)

2019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第二章声现象(更适合人教版教材)(用68套中考真题汇编成的精品资料)一、选择题。
1.(2019,青岛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2.(2019,长沙1)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声的琴弦在振动B.长而粗的琴弦与短而细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C.悠扬的琴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属于乐音D.布谷鸟的叫声让我们感知季节的更替,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3.(2019,北京6)如图2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 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C. 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D. 听到那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4.(2019,福建4)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 音色D.频率5.(2019,甘肃武威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地震产生次声波的频率高于20Hz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6.(2019,广东5)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
如图所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7.(201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5)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声如洪钟”指的是声音的音调很高B.“击鼓鸣金”的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C.用超声波清洗戒指,是利用声传递信息D.嘈杂环境里戴耳塞,是防止噪声的产生8.(2019,广州1)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
2019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含答案】

2019年全国各地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声现象(二○一三年福州市)15.如图11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
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_____产生笛声。
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
答案:15.振动音调(2019年庆阳市)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B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019年武汉市)9.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答案:D(2019年福州市)15.如图11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
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振动______产生笛声。
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音调________。
(泰安市二〇一三年)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019年安徽)11.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答案: D(乐山市2019年)4.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答案: B 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2019年苏州市)2.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答案:D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C.声音具有能量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泰州市二O一三年)33.将钢锯条以图6所示方式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由于__▲__而发出声音。
(完整)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的利用专题(版含答案),推荐文档

2019 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的利用专题1.(2019 娄底,2)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地震、火ft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2.(2019 邵阳,11)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3.(2019 绥化,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B.地震、火ft爆发只有超声波产生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4.(2019兰州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B.声音传播的速度一定是 340m/sC.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D.成语“震耳欲聋”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高5.(2019 成都,3)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
此现象可以说明()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6.(2019 辽阳,15)如图是一款智能便携超声波监测仪,它正在监测一名孕妇腹中的胎儿,此监测仪采用了与医院B超类似的超声波技术,并能通过无线W I FI与智能手机连接,在手机屏幕上就能看到胎儿清晰的实时影像。
这款监测仪利用了超声波来传递,智能手机通过波接收监测仪的数据;手机屏幕上的彩色影像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7.(2019 荆门,17)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要大B.医生利用超声波可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C.广场舞噪音扰民是因为广场舞音调太高D.往暖瓶里灌水可以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8.(2019 河北,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响度分辨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B.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学生可以免受噪声干扰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9.(2019 广安,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变大B.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 B 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C.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音色D.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0.(2019 乐 ft,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B.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C.医生用B 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防止噪声产生11.(2019 遂宁,3)关于能源、信息和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天然气等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我国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C.广场舞的伴奏音乐“震耳欲聋”,这里的“震耳欲聋”指的是乐音的音调高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碱弱噪声12.(2019 河南,8)13.(2019聊城,)在家庭电路中,为了用电安全,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要连接在线和用电器之间,为了节能、方便,楼道照明灯普遍使用了声、光控开关,实现了只在夜晚天黑且有声音时灯才能亮,这种现象说明声波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14.(2019 哈尔滨,38)在地球上,驾驶员利用“倒车雷达”来判断车与物体间的距离,利用了声可以传播. 在月球上,表面为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不能直接交流而要靠电磁波互相联系,其中的道理是15.(2019 安顺,7)小军同学在中考开考时听到“开始答卷”的指令后立即答卷,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小军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生活中使用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来工作的。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专题一、选择题1.(2019黄石,2)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D.道路旁的隔音板是为了防止噪音产生2.(2019孝感,1)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B.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3.(2019毕节,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从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C.座机电话间的导线传递的是声波信号D.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4.(2019天水,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是()A.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B.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C.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5.(2019湘西州,2)“暴风骤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A.回声B.音色C.音调D.响度6.(2019长春,2)女高的“高”是指声音的()A.速度快B.音色好C.音调高D.响度大7.(2019菏泽,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相同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真空不能传播声音8.(2019临沂,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见声音B. 教室内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C. 分辨出合奏中的各种乐器主要是依据音调的不同D. 剧院内墙的吸音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9.(2019徐州,1)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10.(2019巴彦淖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叉在真空中振动不会产生声音B.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探测车后障碍物的C.滚摆在滚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热机和电动机在能量的转化方式上是相同的11.(2019通辽,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B.“教学楼内请轻声慢行”,其中“轻声”是指声音的音调C.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传递信息D.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12.(2019黔东南,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从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C.座机电话间的导线传递的是声波信号D.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13.(2019湘潭,5)关于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色D.唢呐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4.(2019湘潭,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B.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C.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大D.声音不能传递能量15.(2019湘潭,17)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孔明灯在上升过程中,只受浮力B.紫砂壶属于连通器C.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利用了磁体受地磁场的作用D.正在发声的编钟在振动16.(2019宜宾,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理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利用超声波清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传递信息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我国海域深处蕴藏的大量“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二、填空题1.(2019玉林,)人站在北京天坛回音壁圆形围墙内说话,声音经过多次,可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
2019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声的世界(解析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 声的世界一、选择(2019鄂州)13.成语“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高B.响度大C.音色美D.频率高1.(2019淮安)在音乐会上,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二胡和笛子的声音,判断的依据是A.响度B音色 C.音调 D.频率(2019枣庄)4.关于图2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2019青岛)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C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2019自贡)2.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C )A. 音调高低B. 音色好坏C. 响度大小D. 乐音三要素(2019泰州)22.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D(2019乐山)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B.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防止噪声产生(2019无锡)3.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
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
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A.声咅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2019孝感)1.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B.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2019庆阳)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识别的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2019武威)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地震产生次声波的频率高于20H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减弱噪声的(2019苏州)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在的C根据响度能分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D. “禁止鸣笛”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2019淄博)1、音乐会上,小提琴曲让人如痴如醉,钢琴演奏让人心旷神怡。
2019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第2章声现象

20佃中考汇编——声现象、选择题1. (2019山东济宁10)小明对图中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了梳理,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解:A、声音的特性包括响度、音色、音调;响度与振幅有关,与频率无关,故A错误;B、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故B正确;C、光的传播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又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故确;D、物态变化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汽化又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故2.(2019山东德州确。
1)如图1所示,二胡是弓弦类最具中国民乐气质的乐器。
下列关二胡说法正确的是A .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B .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 .二胡发出优美的声音一定是乐音答:A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故误;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错误;D、从环保角度来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在有些情况下,乐音也可以成为噪声,故D错误。
3. (2019包头市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音叉在真空中振动不会产生声音B. 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探测车后障碍物的C. 滚摆在滚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 热机和电动机在能量的转化方式上是相同的答:C解:A.音叉在真空中振动,会产生声音,但不能传播声音。
B. 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车后障碍物的。
C. 滚摆在滚动过程中,速度发生变化,所以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 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在能量的转化方式上不相同。
4. (2019呼和浩特市3)下列数据较符合实际的是()A 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面积约为 1.5m2B. 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C. 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dmD初中男生百米跑的时间约为14s答:D解:A,一张物理试卷的面积约为 1.5dm2B,正常人耳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C,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D,初中生百米赛跑时间约为14s5. (2019上海2)听声能辨人,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A. 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答:C解: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专题2(试题版+答案解析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专题2(试题版+答案解析版)一.选择题(共36小题)1.(2019•桂林)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2.(2019•陕西)雨后的山林中,鸟鸣清脆,溪水潺潺,微风轻拂,树枝摇曳……关于此环境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鸟鸣声、流水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人们主要通过音调分辨鸟鸣声和流水声C.鸟鸣声和流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不同D.茂密的树林具有吸声、消声的作用3.(2019•徐州)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
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4.(2019•巴中)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火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C.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工作的D.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5.(2019•赤峰)关于图中的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中敲打鼓面,附近的烛焰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乙中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丙中弹吉它时,增大拨动弦的力度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D.丁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钟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振动减弱6.(2019•通辽)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B.“教学楼内请轻声慢行”,其中“轻声”是指声音的音调C.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传递信息D.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7.(2019•宁夏)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C.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8.(2019•东营)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 声音与环境一.选择题(共30小题)1.(2019•达州)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分析】(1)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据课本可知,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解答】解:A、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减弱进入耳朵的声音,不能防止雷声的产生,故C错误;D、据课本可知,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D正确。
故选:D。
2.(2019•襄阳)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在学校周围植树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
根据每个选项的实际做法,分别加以分析判断。
【解答】解:A、在学校周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B、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CD、教室安装隔音玻璃、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D错误。
故选:B。
3.(2019•攀枝花)在2019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ABC、两人同唱一首歌时,她们声音的音调相同,响度也可能相同,但由于不同人的声带结构特点不同,因此她们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错误、C正确;D、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错误。
故选:C。
4.(2019•怀化)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房噪声C.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的乐器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通能量【分析】(1)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3)声音有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和音色,我们一般利用音色来区分和辨别物体;(4)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A正确;B、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我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根据发声体的音色不同进行判断的,故C错误;D、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5.(2019•兰州)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分析】(1)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3)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飞行;(4)辨别声音利用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
【解答】解:A、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都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正确;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演奏吉他时是琴弦振动发声,故B正确;C、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来探测障碍物和发现昆虫,故C错误;D、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故D正确。
故选:C。
6.(2019•岳阳)下列有关声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吉它发出的琴声来自弦的振动B.声音只能在气体中传播C.岳阳开展“禁炮”行动,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测距【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不能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2)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2)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琴声是吉它弦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B错误;C.岳阳开展“禁炮”行动,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
故选:A。
7.(2019•天津)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
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解答】解:“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故选:A。
8.(2019•聊城)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吹笛子时,笛管振动发声C.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响度与振幅有关。
【解答】解:A、超声波属于声音,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吹笛子时,笛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故B错误;C、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振幅不同,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铜,故D正确。
故选:D。
9.(2019•安顺)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B.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分析】A、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D、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解:A、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故A 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声传递信息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D、考点周围禁止鸣笛、禁止施工,即从声源出禁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
故选:D。
10.(2019•上海)男高音女高音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均不正确【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男高音女高音是指声音的音调。
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11.(2019•绵阳)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A.声音的响度大些B.声音的音调高些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 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分析】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门窗关闭,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能加强原声;桌椅表面粗糙不平吸收声音,减小响度。
【解答】解:教室的长与宽约8m左右,在空教室讲话时,声音经墙壁反射回仅需0.04s左右,当回声比原声到达耳内的时间差低于0.1s时,原声与回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这就是空教室内讲话声特别响的原因;开着窗声音会传出室外减小响度,教室内放有桌椅,声音传播过程中会桌椅等物质吸收,使声音能量大大减少,这样一来即使有回声,也因能量变小而使声音变弱。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2019•湘西州)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A.mm B.cm C.dm D.dB【分析】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
【解答】解: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故选:D。
13.(2019•广东)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答】解: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即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琴弦的振幅大,响度大,改变的是响度,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的,故C正确;D、小提琴和二胡是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14.(2019•黑龙江)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烛焰晃动B.钢尺振动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D.倒车雷达【分析】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洁牙,使我们的牙齿上的牙垢去掉,使我们的牙齿更洁净。
【解答】解:A、图中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B、钢尺振动可以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错误;C、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C错误;D、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