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江西赣州教师职称中高
江西教师职称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江西教师职称评定条件2

第七条教师(含改革前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但未被聘用到相应岗位的教师)对照竞聘条件,按照规定程序向聘用学校提出申请竞聘。
第八条学校成立以同行专家和一线教师为主的推荐委员会(一般不少于7人),通过多种方式,对参加竞争教师的师德、能力、业绩、贡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提出推荐意见。
第九条学校根据推荐委员会的推荐意见,集体研究等额确定推荐人选,并在学校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第十条经公示无异议或经查实无问题的推荐人员,在改革前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但未被聘用到相应岗位的,可由学校直接聘用;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须参加评审,其职称申报材料按单位隶属关系报相应的主管部门和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逐级审查后,送相应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
设区市正高级教师由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择优排序推荐。
第十一条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根据要求受理申报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制定评审工作方案。
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中级教师职称评审经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根据需要组建中小学正高级、高级、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委员应由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和长期在中小学一线任教、教育教学能力突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同行专家组成。
第十三条评审委员会应采取材料评议与说课讲课、面试答辩等相结合的方式对推荐人选进行综合评价,实行差额评审,通过投票表决,确定评审通过人员。
第十四条评审通过人员名单按职称层级由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第十五条经公示无异议或经查实无问题的评审通过人员,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审核确认,其中正高级教师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备案;中级教师由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核确认。
第十六条考核认定按《江西省专业技术资格考核认定办法》(赣人社发〔2013〕30号)执行,在学校有相应教师岗位空缺的前提下进行。
江西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条件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条件一、适用范围本标准条件适用于江西省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电化教育机构和其它教育机构等从事教育教学及教研工作的在职在岗并获得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
二、基本条件(一)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二)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三)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四)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为称职(合格)以上等次的次数,应达到申报上一级职称基本任期年限的要求,并至少有1次优秀(正高级教师2次).(五)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达到规定要求。
(六)身心健康,坚持正常工作。
任现职以来,出现下列情况,在规定年限内不得申报:1.凡有违反《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等严重影响损坏教师形象和声誉行为的,当年及次年均不得申报。
2.年度考核或师德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者,当年及次年均不得申报。
3.伪造学历、资历、业绩,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从当年起3年内不得申报.三、正高级教师具体条件(一)学历经历方面1。
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后,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2.从教以来,有1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的任教经历;或任现职以来,参加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达到50课时以上.3.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等工作5年以上(其中任现职以来2年以上),并取得突出成绩.4.从教以来,有2次以上循环教学经历,或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3年以上。
(二)教育教学方面1。
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和坚定的教育信念。
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教书育人成果突出.2.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得到同行一致公认。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正高职称晋级资格评审条件

2、出版教育教学论着1部(主编或第一作者),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篇(独撰或第一作者3篇,要求至少有1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且为独撰或第一作者),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独撰或第一作者)。
在农村中小学(不含县城和城关镇)工作连续满18年者,正常申报时,任现职期间,教育科研条件参照第十一条要求。
八、继续教育条件
任期内完成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
九、年度考核条件
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或绩效考核)必须获得2次"优秀"等次。
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基本称职者,延迟1年申报;受警告以上处分,没有解除处分者不得申报;受到不能解除处分的人员延迟3年申报;已定性为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延迟2年申报;年度考核不称职者,延期2年申报。
2、教育科研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
(1)主持并完成市级以上教育研究课题1项。
(2)出版教育教学论着1部(主编或第一作者),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篇(独撰或第一作者3篇),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4篇(独撰或第一作者2篇,要求至少有1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且为独撰或第一作者)。
任期内每年师德考核均为“合格”以上,并至少有2年师德考核为“优秀”等次(由所在单位提供考核结果复印件)。凡有违反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等严重影响损坏教师形象和声誉行为的一票否决,不得申报。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者,延迟上学历,取得中小学高级教师(对应原中学高级教师、小学特高级教师名。下同)资格后,并在中小学高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或在农村小学(不含县城和城关镇)工作连续满18年,获大专以上学历,取得中小学高级教师资格后,并在中小学高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2016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

2016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赣人社发〔2016〕15 号各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省直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关于江西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16〕19号)有关要求,切实做好我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研究制定了《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教育厅2016年5月3日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第一条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关于江西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16〕19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是指对通过参加岗位竞聘,拟聘为一级教师、高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职务人选进行品德、知识和专业水平的综合评价,是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环节。
第三条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必须在核定的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不再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之外、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
第四条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确保评审质量。
第五条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按人事隶属关系和职称层级实行分级管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负责全省正高级教师、省直单位高中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负责所辖区内高中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
第六条学校根据人社部门核定的教师岗位空缺数量和工作需要,公布拟聘岗位数及竞聘条件,并制定竞聘工作方案,竞聘工作方案须经学校全体职工大会或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组织实施。
第七条教师(含改革前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但未被聘用到相应岗位的教师)对照竞聘条件,按照规定程序向聘用学校提出申请竞聘。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3年全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的通报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3年全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的通报【法规类别】奖惩【发文字号】赣市府字[2013]228号【发布部门】赣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3.09.21【实施日期】2013.09.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3年全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的通报(赣市府字〔2013〕22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
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献身教育事业,市政府决定对万长瑛等100名优秀教师、黄圣平等100名优秀班主任和李忠民等10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
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再创佳绩,在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弘扬高尚师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希望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先进为榜样,心系教育、勤奋工作、锐意创新,为推动我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实现中国梦赣州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赣州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名单2013年9月21日附件赣州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名单一、优秀教师:100名1万长瑛赣州市红旗大道第二小学2李欣赣州市文清实验学校3郭一静赣州市特殊教育学校4王柱青赣州市大公路第二小学5刘小平赣州市天竺山小学6范红赣州开发区潭口中心小学7吴德英赣州开发区蟠龙中学8刘雪莲赣县特殊教育学校9刘晨青赣县中学10赖庆二赣县沙地中学11刘燕飞赣县吉埠中学12苏慧赣县教师进修学校13钟善林赣县攸镇中心小学14赖敏玲南康市教师进修学校15陈礼权南康市唐江中学16黄康德南康市第三中学17胡小华南康市第三小学18邱玲玲南康市第四小学19唐威南康市特殊教育学校20黄勇南康市新世纪中英文学校21曾小叶南康市大坪中心小学22张华尧南康市朱坊中学23宋梅红信丰县第二中学24刘万富信丰县第三中学25李玉花信丰县黄泥中学26李河燕信丰县陈毅希望学校27赖旗光信丰县小江中心小学28刘建平信丰县虎山中心小学29陈菁信丰县新田中心小学30潘春美大余县水城幼儿园31朱恩祥大余县京州九年制学校32李剑大余县黄龙中学33张义能上犹县黄埠镇初级中学34张平香上犹县东山镇茶亭小学35刘科阳上犹职业中等专业学校36蔡宇环崇义县城关幼儿园37方宣平崇义县杰坝中小学38姚丽萍崇义县金坑中学39肖化安远县教师进修学校40欧阳培安远县第三中学41叶瑞雪安远县天心中学42廖金英安远县车头中心小学43廖梅清龙南县第二中学44凌芬芬龙南县杨村镇中心小学45叶飞勇龙南县龙南镇第二小学46黄海定南县第二中学47熊晓鸿定南中学48刘远英定南县岿美山中心小学49阳珍全南县木金中心小学50黄红莉全南县实验小学51李学珍全南县第二小学52肖姝红宁都县固厚初级中学53廖冠彬宁都县会同中心小学54危文晖宁都县第三中学55曾国文宁都县东韶中心小学56廖信平宁都县钓峰中小学57李棠宁都县竹笮中心小学58宋金生宁都县私立育新学校59张海生宁都县宁师中学60丁大萍于都县城关小学61廖建平于都中学62丁军美于都二中63温南洲于都县教育局64郭小飞于都县丰田初中65张良财于都县天润实验学校66黄秀芬于都县三门中学67张小金于都三小68谢柳燕于都六小69欧阳石发于都县实验二中70刘新平兴国县实验小学71兰小芳兴国县均村中心小学72宋春花兴国县第三小学73肖琳兴国县均村中学74张文俊兴国县东村中学75赖守正兴国县第七中学76钟远志兴国县平川中学77钟人安兴国县良村中学78危俊慧瑞金市第三中学79钟美娟瑞金市金都小学80陈小勇瑞金市大柏地初级中学81张建林瑞金市壬田力帆光彩学校82朱华英瑞金市大柏地乡院溪小学83朱希瑞金市英才学校84王牡瑞金市下坝初级中学85谢荣华会昌县清溪中心学校86王荔会昌县晓龙中心小学87吴生跃会昌县中村初中88吴华平会昌县庄口中心小学89杜世圣会昌县职业技术学校90刘承军。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条件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条件一、适用范围本标准条件适用于江西省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电化教育机构和其它教育机构等从事教育教学及教研工作的在职在岗并获得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
二、基本条件(一)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三)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四)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为称职(合格)以上等次的次数,应达到申报上一级职称基本任期年限的要求,并至少有1次优秀(正高级教师2次)。
(五)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达到规定要求。
(六)身心健康,坚持正常工作。
任现职以来,出现下列情况,在规定年限内不得申报:1.凡有违反《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等严重影响损坏教师形象和声誉行为的,当年及次年均不得申报。
2.年度考核或师德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者,当年及次年均不得申报。
3.伪造学历、资历、业绩,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从当年起3年内不得申报。
三、正高级教师具体条件(一)学历经历方面1.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后,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2.从教以来,有1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的任教经历;或任现职以来,参加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达到50课时以上。
3.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等工作5年以上(其中任现职以来2年以上),并取得突出成绩。
4.从教以来,有2次以上循环教学经历,或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3年以上。
(二)教育教学方面1.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和坚定的教育信念。
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教书育人成果突出。
2.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得到同行一致公认。
江西省职称管理系统操作说明

2013年“江西省职称管理系统”操作使用的几点说明作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编辑:rsjweb 发稿时间:2013-6-21 15:23:37 阅读:99次【字体:大中小】文章来源: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一、关于职称申报管理系统版本版本不同会导致无法将信息导入系统,给职称评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按照要求,2013年,申报报送省评审(定)的统一用“江西省职称管理系统(2012版)”进行信息录入;申报报送市评审(定)的统一用“江西省职称管理系统(2010版)”进行信息录入。
二、关于申报信息报盘程序(一)属市评审(定)初、中、高级人员1、登陆赣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网址:),点击“下载中心”栏目,在此处下载“江西省职称管理系统10.01软件压缩包”和“评委会信息压缩包”,其中“评委会信息压缩包”解压之后包含了“评委会信息.CDX”和“评委会信息.DBF”文件。
2、解压“江西省职称管理系统10.01软件压缩包”,双击\江西省职称管理系统10.01目录中的“setup.exe”程序并根据提示在计算机C盘中安装“江西省职称管理系统10.01”,系统将在C盘自动生成“江西省职称管理系统10.01”文件夹。
3、运行“江西省职称管理”软件,进入“评委库管理”菜单选择“评委会管理”命令,再选择“信息接收与上报”命令,出现“评委会信息接收与上报”窗口,在此点击“接收数据”按钮,弹出“导入评委会数据”窗口,再点“自定义”按钮,出现“打开”窗口,找到已下载的“评委会信息.DBF”文件并点击“确定”按钮,回到“导入评委会数据”窗口,点击“导入”按钮并根据提示信息即可成功导入评委会数据,导入后点击“退出”按钮,回到系统主界面。
4、进入“资格审报管理”菜单选择“信息输入”命令,出现“申报人员基本信息录入”窗口,在此窗口中按提示一个一个录入资格申报人员基本信息,其中“申报人员基本信息录入”窗口A栏中的申报学历,B栏中的聘任职务、申报资格、晋升方式,C栏中的单位代码、单位性质、设区市、送往何评委会评审,D栏中的各年度考核信息如不知道代码,可先将光标定于输入框中,按回车键将弹出“代码选择”窗口,在“代码选择”中找到相应的代码并双击它即可;5、所有资格申报人员基本信息录完后,进入“信息接收和保存”菜单选择“数据库格式”命令,出现“资格申报基本信息接收和保存”窗口,在此点击“上报数据”命令,出现“保存申报信息”窗口,点击“自定义”命令,出现“另存为”窗口,在此选择U盘所在驱动器,并输入文件名,点击“保存”即可生成报盘文件。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论文方面条件)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论文方面条件(摘自《江西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文件)一、中小学正高级教师1、高级中学(职业中学)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教育教学论文2篇以上,或出版教育教学论著(独撰或第一作者)与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论文合计4部(篇)以上2、初级中学出版教育教学论著(独撰或第一作者)与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论文合计2部(篇)以上(要求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出版教育教学论著(独撰或第一作者)与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论文合计3部(篇)以上。
3、小学(幼儿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教育教学论文1篇以上,或出版教育教学论著(独撰或第一作者)与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论文合计2部(篇)以上。
4、教学研究、电教、装备等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教育教学论文3篇以上,或出版教育教学论著与在省级以上教育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论文合计5部(篇)以上。
二、中小学高级教师(原中高、小特高)1、高级中学(职业中学):出版教育教学论著(独撰或第一作者)与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论文合计2部(篇)以上。
2、初级中学: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教育教学论文1篇以上,或出版教育教学论著(独撰或第一作者)与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论文合计2部(篇)以上。
3、小学(幼儿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教育教学论文1篇以上,或出版教育教学论著(独撰或第一作者)与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论文合计2部(篇)以上。
4、教学研究、电教、装备等机构和教师进修学校:出版教育教学论著(独撰或第一作者)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论文合计2部(篇)以上(要求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出版教育教学论著(独撰或第一作者)与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高质量的论文合计3部(篇)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郭秋萍 曹烁英 刘晓媛 刘世安 张国军 曹贤斌 钟玮 郭曙光 李细英 刘军华 曾喜华 黄越 刘敏慧 谢光明 彭艳红 杨 萍 陈健 欧阳天长 肖丽华 郭艳萍 张兰燕 肖春艳 刘传敏 孙海娣 陈晓红 肖金玲 李灿华 林中芳 陈德明 卢春梅 魏盛宜 唐来芳 张学珍 廖海珍 廖金平 赖正兴 黄欣荣 黄誉华 陈志英 叶月娣 赖卓慧 钟月凤 李素芳 叶菊梅 黄玉春 刘兰 李红刚 袁素萍 谌晓梅 何伟杰 钟相君 肖春兰 陈春莲 揭美华 温琴
申报专业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序号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序号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申报专业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姓名 丁晓琳 刘虹 杨和芳 罗瑞敏 邓桂林 刘艳平 杨慧华 黄远强 陈国蓉 毛文泽 陈惠英 许春英 钟志强 邹吉鸿 吴泽亮 曹继仁 陈全华 凌春莲 黄德维 李华生 温建文 谢俊平 刘小林 明邦志 朱彩莲 凌云 蔡启柏 凌蕾 钟明晶 谢春林 肖发平 邓左军 丁荣华 陈庆海 罗声苗 张春芸 许明香 曾小明 李清华 罗荣华 蒋俊龙 周俊明 郭守金 肖春明 李小林 段先超 陈景春 黄刚 彭长礼 甘凡 王兴 陈剑 钟声莲 张平 邱荣生
申报资格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姓名 赖美娟 李玲 邱礼滨 黄可成 张春华 李海军 曾徕秀 詹军伟 黄斌 杨虹 黄小青 张秀莲 王小莲 曾晓远 李新英 黄良荣 李云 廖小英 林小军 易旻虹 周萍 孙莉莉 舒春红 钟宏文 欧阳蔓秀 张庆宏 彭洪伟 肖亿锦 肖小东 肖东升 华有兴 管红心 孙国芸 邹春林 谢飞鸿 王兆金 温明生 刘琼花 肖庆荣 谭慧芳 谢华 赖霞 邱玖娣 温根发 李娜 方凌燕 舒美珊 李艳红 谢志林 丁振永 张玉华 钟九英 余华珍 刘文娟 范锐
中学高级教师通过人员名单(847人)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姓名 邱琴 欧阳芳 罗志华 董家红 张燕 陈睿芳 朱丽星 蔡文娟 彭友琴 肖兰芳 李筱英 田苏华 朱晶 刘计生 罗明发 朱红莲 钟恢冰 曾玉萍 曾寰 谢珍兰 孙萍芬 夏琛美 邓红伟 孙林 刁造诣 钟红艳 巫金红 钟苏清 龙建国 叶优平 朱秋鸣 曾毓全 周运江 廖秋华 田小梅 吴晓凤 陈燕 陈旭鸠 温天河 李小明 陈云 廖春玲 戴圣福 赖海英 钟兰 吉登慧 朱文华 幸玉莲 刘宋华 卢寒伟 李龙兴 肖雪梅 性别 女 女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男 女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女 女 女 男 女 女 女 男 女 所在单位 赣州市第一中学 赣州市第四中学 赣州市第三中学 赣州市第三中学 赣州市章贡中学 赣州市章贡区沙石中学 赣州市章贡区沙石中学 赣州市章贡区沙石中学 赣州市蟠龙中学 赣州市蟠龙中学 赣州市第七中学 赣州市第七中学 赣州市第二中学 赣州市章贡区沙河中学 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 赣州市开发区潭口坞埠初中 赣州市章贡区水西中学 赣州市湖边中学 赣县中学北校区 赣县中学北校区 赣县中学 赣县中学 赣县中学 赣县中学 赣县石芫中学 赣县第二中学 赣县第二中学 赣县茅店中学 赣县吉埠中学 赣县白石中学 南康市第六中学 南康市第六中学 南康市镜坝中学 南康市第五中学 南康市第五中学 南康市朱坊中学 南康市凤岗镇峨嵋初中 南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南康市平田中学 南康市中英文学校 南康市唐江中学 南康市第三中学 南康市第二中学 南康市第二中学 南康市南康中学 南康市第五中学 南康市第六中学 南康市凤岗镇峨眉初中 信丰县铁石口中学 信丰县铁石口中学 信丰县西牛中学 信丰县西牛中学 申报资格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申报专业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序号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性别 女 女 女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女 女 女 男 女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男 女 女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所在单位 信丰县小江中学 信丰县第三中学 信丰县第二中学 信丰县第二中学 信丰县大桥中学 信丰县大桥中学 信丰县大阿中学 信丰县大阿中学 信丰县第四中学 信丰县第四中学 信丰县第六中学 信丰县正平中学 信丰县正平中学 大余县吉村中学 大余县大余中学 大余县浮江九年制学校 大余县大余中学 上犹县第二中学 上犹县第二中学 上犹中学 崇义县过埠中学 崇义县横水中学 崇义县崇义中学 安远县第三中学 安远县第三中学 安远县第三中学 安远县鹤子初中 安远县三百山初中 安远县第一中学 安远县第一中学 安远县濂江中学 安远县第二中学 安远县第二中学 龙南县第二中学 龙南县杨村初中 龙南县临塘学校 龙南县新都学校 定南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定南县岿美山中学 定南县第三中学 定南县第三中学 定南县第三中学 定南县第三中学 定南县第三中学 定南县第三中学 定南县第三中学 全南县陂头中学 全南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全南县陂头中学 全南县龙下初级中学 全南县全南中学 全南县全南中学 全南县第二中学 宁都县宁师中学 宁都县第三中学 第 2 页,共 16 页
性别 女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女 男 女 男 女 女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所在单位 宁都县第五中学 宁都县私立英才学校 江西省宁都中学 江西省宁都中学 宁都县宁师中学 宁都县宁师中学 宁都县固村初级中学 宁都县固厚初级中学 宁都县固厚初级中学 宁都县河东初中 宁都县青塘初级中学 宁都县青塘初级中学 宁都县安福中小学校 宁都县第二中学 宁都县第二中学 宁都县第二中学 宁都县第二中学 于都县第八中学 于都县教师进修学校 于都县三门中学 于都县教师进修学校 江西省于都中学 江西省于都中学 于都县第二中学 于都县第二中学 于都县第二中学 于都县第二中学 于都县第二中学 于都县第六中学 于都县禾丰中学 于都县禾丰中学 于都县第七中学 于都县实验中学 于都县实验中学 于都县梓山中学 于都县职业中专 于都县罗江初中 于都县宽田中学 于都县第七中学 于都县实验中学 于都县第三中学 于都县第三中学 于都县第三中学 于都县第二实验中学 于都县仙下中学 于都县古田初中 于都县古田初中 江西省于都中学 于都县小溪初级中学 于都县小溪初级中学 兴国县社富中学 兴国县高兴中学 兴国县鼎龙中学 瑞金市教育局 瑞金市第一中学 第 3 页,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