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的介绍

合集下载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数不胜数,今天就让店铺为你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一起来看看吧。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介绍春秋确实有几百个小国,但具体多少,估计永远是一个谜。

非常遗憾的是,那些国家本来都有各自的历史记载,但是,只有鲁国的记载保存下来了,也就是“春秋”。

如此的结果,估计是鲁国历史是孔子写的,至少他参与写了,而中国的历史基本是儒教写的,所以,孔子这个儒教祖师爷的东西才能保存,并且被扩张,而非儒教的墨家以及其他历史则被忽视,直到彻底消失。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

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

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

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

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

与此相关的有汉语著名成语即“烽火戏诸侯、挟天子令诸侯就出自这个时代”。

公元前9世纪,由于周厉王残酷统治发生“国人暴动”,诸侯各国原来一直服从周王,暴动以后代表中央政权的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力很弱,实际控制区只剩下几百里。

进入春秋时期后,基本为混战时期,北方有燕、山戎;东边有齐;西方有秦、蜀、巴;南方楚、吴、越;中部从西至东依次为晋、卫、鲁,另外还有郑、陈、蔡、宋。

诸侯列国实力不均,强国齐、晋、秦、楚、吴、越,春秋五霸在这一时期出现。

客观上促进了诸侯各国分裂和统一。

齐桓公称霸的故事简介

齐桓公称霸的故事简介

齐桓公称霸的故事简介全国1卷高考作文题: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用兵追击小白,用剑术,请考生挑出其中一个人物,写出自己的感受。

下面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齐桓公称霸的故事材料,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帮助。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年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

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的第三子、齐襄公之幼弟,其母为卫国人。

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了平定宋国的动乱。

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

前679年,诸侯与齐桓公在鄄(juàn)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另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

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齐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病死齐桓公称霸的故事【1】齐桓公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国君,他的崛起称霸也是中国历史上经典的一幕,受到了后来无数能臣的赞叹。

齐桓公的奋斗让齐国从混乱的内斗之中崛起,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他自己也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

早在齐桓公还没有上位的时候,他的父亲齐襄公在位的时候,齐国内政混乱,齐桓公的师傅感觉到当时齐国可能会发生大乱,就带着他先逃到了一个小国里。

后来齐襄公被杀,齐国陷入到混乱之中,齐桓公受到了别人的邀请回国,他的哥哥同时也回到了国内,当时他哥哥公子纠让管仲带人堵截齐桓公,管仲一箭射去,齐桓公假装出事身亡,于是公子纠就放心了,慢慢回去。

初一历史上册的期中考试内容与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的期中考试内容与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的期中考试内容与答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内容与答案第一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填空题: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________年。

答案:20702. 填空题:商朝的都城曾经迁移到________。

答案:安阳3. 填空题:西周实行________制度。

答案:分封4. 填空题: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________为相,使齐国成为强国。

答案:管仲5. 填空题:战国时期,________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

答案:商鞅6. 填空题: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________个诸侯国,建立了秦朝。

答案:六7. 填空题:秦朝实行________制度。

答案:郡县8. 填空题: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__。

答案:中朝9. 填空题:东汉末年,________起兵反抗曹操,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答案:刘备10. 填空题:西晋统一中国后,________成为皇族。

答案:司马炎11. 填空题: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四个朝代依次是:宋、________、梁、陈。

答案:齐12. 填空题:隋文帝时期,统一了________。

答案:南北朝13. 填空题:唐太宗在位期间,实行了________改革。

答案:贞观14. 填空题: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时的年号是________。

答案:神武15. 填空题:宋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

答案:赵匡胤16. 填空题:北宋灭亡后,赵构建立了________,史称南宋。

答案:南宋17. 填空题:元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

答案:忽必烈18. 填空题:明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

答案:朱元璋19. 填空题:清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

答案:爱新觉罗·努尔哈赤20. 填空题:________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1840第二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选择题:以下哪个不是夏朝的建立者?A. 夏禹B. 启C. 桀D. 商汤答案:D2. 选择题: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A. 汤B. 纣C. 武丁D. 周武王答案:B3. 选择题:西周时期,实行的是?A. 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联邦制答案:B4. 选择题:春秋时期,五霸中最早称霸的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鲁隐公答案:A5. 选择题:战国时期,下列哪个国家最晚被消灭?A. 韩国B. 赵国C. 魏国D. 楚国答案:D6. 选择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列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 废除了分封制B. 实行了制C. 恢复了封建制D. 设立了郡国制答案:A7. 选择题: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A. 中朝B. 外朝C. 尚书省D. 门下省答案:A8. 选择题:以下哪个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A. 曹操B. 曹丕C. 曹真D. 曹操的儿子答案:C9. 选择题:南北朝时期,下列哪个不是南朝的朝代?A. 宋B. 齐C. 梁D. 北魏答案:D10. 选择题: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是?A. 隋文帝B. 隋炀帝C. 隋恭帝D. 隋世民答案:B11. 选择题:唐太宗的年号是?A. 景云B. 贞观C. 开成D. 大足答案:B12. 选择题:武则天的年号是?A. 神武B. 天授C. 景云D. 长寿答案:B13. 选择题:北宋的建立者是?A. 赵匡胤B. 赵构C. 赵普D. 赵盾答案:A14. 选择题:南宋的建立者是?A. 赵构B. 赵匡胤C. 赵普D. 赵盾答案:A15. 选择题:元朝的建立者是?A. 成吉思汗B. 忽必烈C. 铁木真D. 窝阔台答案:B16. 选择题:明朝的建立者是?A. 李元昊B. 赵构C. 朱元璋D. 刘邦答案:C17. 选择题:清朝的建立者是?A.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B. 爱新觉罗·皇太极C. 爱新觉罗·溥仪D. 爱新觉罗·顺治答案:A18. 选择题:以下哪个不是鸦片战争的原因?A. 英国的鸦片贸易B. 中国的禁烟运动C. 英国的工业革命D. 中国的封闭政策答案:C第三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答题:请简要介绍一下夏朝的建立过程及其主要成就。

晋文公简介

晋文公简介

晋文公简介春秋时期群雄争霸,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当年九合诸侯,称霸天下,成为盟国的盟主,那么排在第二位的晋文公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给大家介绍晋文公,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春秋五霸之晋文公简介晋文公,的祖先是周朝的诸侯,所以姓氏和周朝同为姬姓,名为重耳,父亲是晋献公,母亲是狐姬,晋文公年轻时就谦虚好学,善于交际,并因此而结交了很多有才人士,其中就有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等人,后来在这几个人的帮助下,晋文公得以成就霸业。

晋文公复国图晋文公虽然贤明,而且身边有人才相助,但是他早期的经历并不如意,当年骊姬之乱迫使晋文公出国逃难,这一逃就是几十年,在这几十年的逃亡生涯里晋文公一直流亡在各国之间。

一路上幸运的话便遇到以礼相待的好国君不幸的话便遇到拒不相见的国君。

前面是不知方向的逃亡之路,后面还有晋国派来谋杀他的追兵,晋文公就是这样度过这逃亡的几十年的。

直到公元前636年,晋文公逃亡到秦国,并受到秦国的款待,而此时晋国人听说晋文公重耳在秦国,于是都劝说他回国,但是晋怀公圉处处阻拦,于是秦国派兵护送重耳回晋,当时晋国人大多数都已经接受重耳,并愿意他回国,所以当晋怀公发兵抵抗晋文公入城时晋国士兵很多都不愿意出手。

得到民心的晋文公就这样进了晋国,回到晋国的重耳是晋怀公的一大忧患,所以无法除掉这个忧患的晋怀公见国内很多人都支持重耳,所以被逼外逃,后来被重耳派去的士兵杀死。

知道晋怀公被杀的消息时,重耳才回到自己的国家,即位称王。

晋文公重耳剧照即位成为晋国国君史称晋文公,可是晋文公当时在诸侯面前并没有什么影响力和号召力,不过后来时机来了,恰逢周王室打乱,周襄王落难,晋文公听从赵衰建议第一个发兵援助周襄王,并护送襄王回到洛邑,杀敌了襄王的对手王子带,周襄王甚为感动,于是赏赐了晋文公河内、阳樊两块地。

帮助平定周王室之乱,晋文公功劳最高,而且晋文公与周王室同为姬姓,属于同宗,所以晋国的地位得以提升。

后来通过多次战役,晋文公图霸中原,将各诸侯国联盟伐楚,最后大败楚国,并将楚国俘虏进献给周襄王,襄王非常高兴,就任命晋文公为诸侯国之首。

春秋五霸历史典故

春秋五霸历史典故

春秋五霸的历史典故介绍春秋五霸的历史典故是春秋时期最著名的历史事件之一,这五位霸主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他们的故事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展示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面貌。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他任用管仲为相,实行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了国家的实力。

他还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借此机会成就了霸业。

齐桓公的强大实力和智慧策略,使他成为春秋时期最著名的霸主之一。

宋襄公是宋国第二十任国君,他以仁义之师的名义攻打郑国,与楚国争霸。

虽然一度被楚国拘禁,但他不屈不挠,回国后继续与楚国对抗。

宋襄公的坚韧不拔和仁义之心,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晋文公是晋国的一位有为君主,他在骊姬之乱时流亡在外十九年,后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

晋文公在位期间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使晋国国力大增。

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的赏赐。

公元前632年于城濮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

秦穆公是秦国的一位有为君主,他任用百里傒等人为相,实行改革,国力逐渐强大。

他曾与晋文公长期争霸,但最终失败。

然而,秦穆公的雄心壮志和坚定信念,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楚庄王是楚国的一位有为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一系列的改革,使楚国国力大增。

他曾亲征陆浑之戎,北渡黄河,陈兵于周天子的境内问鼎中原,展示了他的强大实力。

楚庄王的胆略和智谋使他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霸主之一。

春秋五霸的历史典故展示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面貌。

这些霸主们为了争夺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而展开激烈的争斗。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展示了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也体现了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这些历史事件对于后人在领导力、战略规划和外交政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春秋五霸的故事告诉我们领导力的重要性。

这些霸主们在各自的国内通过强大的领导力和有效的政策实施掌控全局。

介绍春秋五霸的故事

介绍春秋五霸的故事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被称为春秋时代。

在这个时期,许多有权势的君主崛起并且统一了一些小国,其中五位最有名的君主被称为春秋五霸。

以下是他们各自的故事:齐桓公(前685年-前643年):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

他是最早被尊称为“霸主”的人物之一。

桓公通过实施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改革,使得齐国迅速发展。

他与鲁国的周公旦合作,共同巩固了他们的势力。

他以仁政著称,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

晋文公(前637年-前628年):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

他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手段,成功地扩大了晋国的势力范围。

文公注重礼仪、法制和政治道德,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他的成功也得益于他与鲁国的同盟,共同对抗齐桓公。

秦穆公(前659年-前621年):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君主。

他是秦国第一位真正有实力的统治者,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包括军事、农业和行政等各个领域。

秦穆公还与晋文公合作,共同对抗齐桓公,最终巩固了秦国的地位。

楚庄王(前613年-前591年):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君主。

他是楚国第一位有名的君主,他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成功地扩展了楚国的领土。

庄王注重农业和军事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来提高国家的实力。

郑桓公(前676年-前652年):郑桓公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君主。

他是春秋五霸中唯一的一个以辅佐周室为目标的君主。

他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手段,成功地巩固了郑国的势力和国家的内外稳定。

桓公在位期间,恢复了封建制度的严谨和尊严,为国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这五位君主因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杰出的统治能力而被尊称为春秋时期的五大霸主。

他们的故事不仅体现了那个时期中国的政治格局与军事局势,也展示了他们各自为国家的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春秋五霸介绍

春秋五霸介绍

越王勾践
楚庄王
吴王阖闾

洛邑 镐京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中国历史年代表
约2070年 约1600年 约1046年


1100年
东周 西周 春秋 战国 771年
475年 476年
770年
221年
1900年 1700年 1500年 1300年
900年 700年
500年
300年 公元前 公元
东 周 春 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战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王 室 衰 微
王 室 衰 微
周王室
西周盛时 东周时期 诸侯
以镐京、东都为中心,天子局处在成周约方 诸侯国的封地大小 一二百里的一隅之地, 王室有直接管辖的王 不一。 畿方约千里的土地。 地盘还在一天天缩小。
共14师达14万人以上, 王室只能有三军、二 诸侯国的军队周王都 军甚至不足一军了 。 能调遣 。 周平王死后,周桓王 周王可以收回或削减 向鲁国乞求丧葬费。 诸侯的爵禄,可以废 周天子多次向诸侯 除和另立诸侯国君, “告饥”“求 甚至灭掉诸侯。定期 金”“乞车”。 “巡守” 。
大国一般不超过三 军,小国只有一军。 要忠于周王,为周 王镇守疆土,并缴 纳贡赋,率军随周 王出征作战。定期 “述职”。
春秋五霸
春 秋 大 国 争 霸 形 势 图
周王成 各诸侯国都城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另一说
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称霸
想一想
齐桓公为什么能 够首先称霸?
春 秋 大 国 争 霸 形 势 图
周王成 各诸侯国都城 齐国扩张路线
楚国扩张路线
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

关于春秋五霸介绍

关于春秋五霸介绍

关于春秋五霸介绍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此说见之于《史记》。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齐桓公(一)齐桓公(前716-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吕氏,姓姜名小白。

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是齐僖公禄甫最小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

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其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吕小白与公子吕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

齐国在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裕,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促进国家的统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为霸主。

齐桓公即位后在政治、经济上作了一系列改革,再加上齐国地近渤海,有山海渔田之利,齐国很快强大起来。

齐桓公采用管仲的意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团结其他诸侯,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还出兵阻挡北上的南方强国楚,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

后来,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晋文公(二)晋文公,出于曲沃贵族家庭,晋武公长孙,少年好学,善交贤能,颇得士人之心,却因其母出于翟而为庶子。

后献公废嫡立爱,太子自杀,客观上为重耳除去了继位的最大障碍。

献公亡,惠公立,重耳饱受迫害,流亡他国近二十载。

终于前636年回国即位,启用大量贤能,推行新政,积极改革,晋国力迅速强大。

后为周王室平乱,获得了天下的广泛赞誉。

文公治下的晋国日趋强盛,与荆楚的强势北上战略发生必然冲突。

后晋文公率军与楚军决战,大败楚军于城濮,抑制了楚国势力对中原的渗透。

周天子册封文公为侯伯,晋国霸业自此而成。

文公在位只9年而亡,然晋国的霸权却存在了长达百年之久,并从此奠定了其春秋第一强国的地位,后晋襄公接霸;晋景公与楚庄王争霸;晋悼公复霸;直到前506年,正卿范献子依然以霸主之命召集17路诸侯会盟。

在此期间,维护着东周天下的秩序及周天子的统治,积极充当着周朝的宪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五霸
吴越争霸 吴王阖闾用武子胥、孙武 为将,一举破楚。
春秋五霸
卧 薪 尝 胆
勾践是我国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春秋五霸
一、在争霸的过程中,诸侯国逐渐减 少,加快了统一步伐。 二、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促进了民族融合。
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与春秋战国相关的成语
1.管鲍之交 2.老马识途 3.退避三舍 4.一鸣惊人 5.卧薪尝胆
6.三令五申 7.负荆请罪 8.纸上谈兵 9.朝秦暮楚 10.毛遂自荐
谢谢观看!
一、齐桓公称霸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1、齐桓公称霸原因:
自然条件 政治方面 策略
齐是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经济富庶; (经济是基础)
顺应当时的政治形势,打起了“尊王攘夷” 的旗号,顺应民心。 (正确的策略) 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善于用人,积极改革)
2、齐桓公完成霸业的标志
葵丘会盟(公元前651年)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我们中国古 代史上一段很重要的历史时 期,我的理解是,这个时期 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在 形成,在定型的时期 。
背景


春秋五霸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 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 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司 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 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 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 伐,争夺霸权。 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 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先 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
宋襄公争霸未成身先死
“不鼓不成列”
春秋五霸
著是 晋 名我 军 战国 以 例古 少 。代 胜 史多 上, 以大 少败 胜楚 多军 的。 城濮之战 (公元前 632年)
退避三舍
春秋五霸
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 年。后来楚庄王打败晋军, 饮马黄河,做了中原霸主。
春秋五霸
秦穆公东进受阻,转 而向西发展,独霸西 戎。
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 (前770--前476 )
春秋诸侯争霸的原因和目的 原因:一是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势。表现在诸侯不 听天子命令,政令征伐自诸侯出。 目的: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获取周 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春秋五霸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 天下,民到今受其赐。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宪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