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集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12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集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12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集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第十二章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一、填空

1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的重要参数:、、、

2色谱介质按分离机理分为、、、、、

3蛋白质分离的主要依据有、、、。

二、选择题

1用UV检测器进行多肽检测时常用的检测波长为:()

A 214nm

B 320nm

C 450nm

D 500nm

2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六通阀属于 ( )

A. 进样系统

B. 分离系统

C. 检测系统

D. 数据处理系统

三、名词解释

1容量因子:

2分离度:

四、问答题

1 制备型HPLC与分析型HPLC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2简述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3一般来讲在设计分离方案时应考虑哪些事项?

第十二章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答案)

二、 填空

1分离度、分离速度、回收率、样品载量

2反相色谱、 正相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凝胶过滤色谱、亲和色谱 。

3分子量、等电点、疏水性、结构特异性 。

二、选择题

1(A )

2 ( A )

三、名词解释

1是色谱分析中的重要参数,定义为溶质在固定相中的总摩尔数与流动相中总摩尔数之比。当色谱柱、溶剂和分离温度一定时,容量因子为常数。

2在色谱分析中,表示各组份之间分离程度的参数.其定义为相邻两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峰底宽之和一半的比值.

2

121)(2)(21121

2W W t t W W t t R r r r r +-=+-=

四、 问答题

1 (1)输液泵不同: 两种泵设计的特点及其性能

(2)检测器中的检测池不同

(3)色谱柱不同:主要是色谱柱的直径大小不同以及填料的粒径的大小不同

(4)制备色谱一般配有电导检测器和pH 值检测器分析型色谱没有

(5)制备色谱一般配备收集器分析型色谱没有

2(1)待分离成分呈单一主峰

(2)不易分开的两组分

(3)目的组分含量少

3 (1) 产品的最终用途是什么?

(2)那种原材料可以得到?怎样对它进行预处理? (3)在原材料中那种杂质可能会影响产品的纯度? (4)哪些杂质必须彻底除去?

(5)产品的最终生产规模是多大?

(6)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哪些方面费用高?

(7)我们可能得到和应用的仪器有哪些?

技术经济学考试试题与答案.

技术经济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某水利单位购买施工机械一台,价值为12万元,预计其经济寿命为10年,期末净残值为2万元,用直线折旧法计提折旧,则该施工机械的第一年折旧费为()万元。 A、2 ; B、1.2 ; C、 1.0 D、0.6 2. 下列评价指标中,属于动态指标的是()。A.投资利润率 B.投资收益率 C.投资回收期D.内部收益率 3.现在存款1000元,年名义利率为10%,半年计复利一次,问5年末存款金额为()。 A、1000×(,10%,5) B、1000×(,10.25%,5) C、1000×(,10%,5) D、1000×(,10.25%,5) 4.在项目投资中,下列哪一个因素不应该考虑()。 A、现金流入 B、机会成本 C、沉没成本 D、资金成本 5.对于寿命期不同的多个方案比选,选用()指标合适。 A、投资收益率 B、内部收益率 C、动态投资回收期

D、净年值 6.下列()项属于特定目的税类。 A、增值税 B、所得税 C、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D、消费税 7. 在经济评价中,一个项目内部收益率的决策准则为()。 A.低于基准折现率 B. <0 C.大于或等于基准折现率 D.>0 8.折旧费与摊销费在做现金流量分析时,()。 A、属于现金流入 B、属于现金流出; C、既属于现金流入又属于现金流出 D、既不属于现金流入又不属于现金流出。 9.在多方案决策中,若各个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其中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均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采用,则方案之间存在的关系为()。 A.相关 B.互补 C.独立 D.互斥 10.现金流量图的三大要素包括()。 A、资金数额、方向、期间 B、资金数额、流入、时间点 C、大小、流向、时间点 D、大小、流出、时间 二、名词解释(共25分,每小题5分

制药工艺学课后答案

第二章化学制药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2-1工艺路线设计有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 答:(1)类型反应法,类型反应法是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工艺路线设计的方法。类型反应法既包括各类化学结构的有机合成通法,又包括官能团的形成,转换或保护等合成反应。对于有明显结构特征和官能团的化合物,通常采用类型反应法进行合成工艺路线。 (2)分子对称法,药物分子中存在对称性时,往往可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片段经化学合成反应制得,或在同一步反应中将分子的相同部分同时构建起来。该法简单,路线清晰,主要用于非甾体类激素的合成。 (3)追溯求源法,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研究药物分子化学结构,寻找出最后一个结合点,逆向切断链接消除重排和官能团形成与转化,如此反复追溯求源直到最简单的化合物,即期始原料为止,即期始原料应该是方便易的,价格合理的化学原料或天然化合物,最后是各步的合理排列与完整合成路线的确定。 2—2工艺路线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 答:原因:一个药物可以有多条合成路线,且各有特点,哪条路线可以发展成为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工艺路线则必需通过深入细致的综合比较和论证,从中选择出最为合理的合成路线,并制定出具体的实验室工艺研究方案。 工艺路线的评价标准:1)化学合成途径简捷,即原辅材料转化为药物的路线简短;2)所需的原辅材料品种少并且易得,并有足够数量的供应; 3)中间体容易提纯,质量符合要求,最好是多不反应连续操作; 4)反应在易于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如无毒,安全; 5)设备要求不苛刻; 6)“三废”少且易于治理; 7)操作简便,经分离,纯化易达到药用标准; 8)收率最佳,成本最低,经济效益好。 第五章氯霉素生产工艺 5-2、工业上氯霉素采用哪几种合成路线?各单元步骤的原理是什么?关键操作控制是什么? 答:工业上氯霉素采用具有苯乙基结构的化合物原料的合成路线;

12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集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第十二章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一、填空 1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的重要参数:、、、 2色谱介质按分离机理分为、、、、、 3蛋白质分离的主要依据有、、、。 二、选择题 1用UV检测器进行多肽检测时常用的检测波长为:() A 214nm B 320nm C 450nm D 500nm 2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六通阀属于 ( ) A. 进样系统 B. 分离系统 C. 检测系统 D. 数据处理系统 三、名词解释 1容量因子: 2分离度: 四、问答题 1 制备型HPLC与分析型HPLC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2简述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3一般来讲在设计分离方案时应考虑哪些事项?

第十二章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答案) 二、 填空 1分离度、分离速度、回收率、样品载量 2反相色谱、 正相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凝胶过滤色谱、亲和色谱 。 3分子量、等电点、疏水性、结构特异性 。 二、选择题 1(A ) 2 ( A ) 三、名词解释 1是色谱分析中的重要参数,定义为溶质在固定相中的总摩尔数与流动相中总摩尔数之比。当色谱柱、溶剂和分离温度一定时,容量因子为常数。 2在色谱分析中,表示各组份之间分离程度的参数.其定义为相邻两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峰底宽之和一半的比值. 2 121)(2)(21121 2W W t t W W t t R r r r r +-=+-= 四、 问答题 1 (1)输液泵不同: 两种泵设计的特点及其性能 (2)检测器中的检测池不同 (3)色谱柱不同:主要是色谱柱的直径大小不同以及填料的粒径的大小不同 (4)制备色谱一般配有电导检测器和pH 值检测器分析型色谱没有 (5)制备色谱一般配备收集器分析型色谱没有 2(1)待分离成分呈单一主峰 (2)不易分开的两组分 (3)目的组分含量少 3 (1) 产品的最终用途是什么?

《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论 1、生物药物有哪几类?DNA重组药物与基因药物有什么区别? 2、生物药物有哪些作用特点? 3、DNA重组药物主要有哪几类?举例说明之。 4、术语:药物与药品,生物药物,DNA重组药物,基因药物,反义药物,核酸疫苗,RNAi 第二章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 1、生物活性物质的浓缩与干燥有哪些主要方法? 2、简述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的特点和分离纯化的主要原理。 3、怎样保存微生物菌种?何谓菌种退化?如何检查菌种退化? 4、诱变育种的总体流程是怎样的?选择出发菌需注意哪些事项? 5、生物制药工艺中试放大的目的是什么? 6、酶固定化的方法有哪些类别? 7、术语:冷冻干燥,喷雾干燥,薄膜浓缩,自然选育,诱变育种,蛋白质工程,转基因动物,蛋白质组学,酶工程,immobilized enzyme,抗体酶,模拟酶,组合生物合成,药物基因组学,DNA Shuffling,定向进化,甘油冷冻保藏法,液氮保藏法,斜面保藏法,沙土管保藏法 第三章生物材料的预处理 1、去除发酵液中杂蛋白有哪几种方法? 2、去除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有哪些? 3、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细胞破碎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5、超声波破碎细胞的原理? 6、术语:凝聚作用,絮凝作用,渗透压冲击法,错流过滤,超声波破壁,酶法破壁,高压匀浆法,高速珠磨法,反复冻融法,渗透压冲击法,液氮研磨法,丙酮粉 第四章萃取法 1、溶剂萃取法的基本原理,其特点是什么? 2、溶剂萃取法按操作方式不同,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3、影响有机溶剂萃取的因素有哪些?萃取剂的选择需遵循哪些原则? 4、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时,改变pH值将如何影响酸性或碱性抗生素的分配系数? 5、乳化剂为何能使乳状液稳定? 6、破坏乳状液的方法有哪些?

《技术经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技术经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机器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的磨损称( A )。 A. 有形磨损 B. 第一种有形磨损 C. 第二种有形磨损 D. 无形磨损 2、当多个工程项目的计算期不同时,较为简便的评价选优方法为( C )。 A. 净现值法 B. 内部收益率法 C. 年值法 D. 费用现值法 3、在多方案决策中,如果各个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其中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均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采用,则方案之间存在的关系为( C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独立 D. 互斥 4、在复利系数的关系式中,(A/P,i,n)=( D )+i。 A. (F/P, i, n) B. (P/F, i, n) C. (F/A, i, n) D. (A/F, i, n) 5、某人以单利方式借款5000元,年利率为6.7%,则第一年末的利息额为( B )元。 A. 160 B. 335 C. 332.8 D. 5335 6、某项目,当折现率i=10%时,净现值NPV=5.6万元,当i=12%时,NPV=-1.8万元,用线性内插求其内部收益率为( A )。 A. 11.51% B. 11.3% C. 10% D. 12%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我国企业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 ABCD )。

A.财政资金B.企业自留资金C.外商资金D.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 2、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主要有( ABD ),它们也是构成现金流量的几个要素。 A.资金额大小 B.资金发生的时间 C.资金的收益 D.资金适用的利率 3、下列选项中,属于互斥方案可比原则的是( ABC )。 A.满足消耗费用可比性 B.满足价格指标可比性 C.满足计算时间可比性 D.满足资源限制可比性 4、在进行方案的选优时,各方案的寿命不等,为了使之具有时间上的可比性,常采用( AB )的办法。 A. 以寿命期最小公倍数作为计算期 B. 采用年值法进行比选 C. 采用内部收益率法 D.采用增量分析法 5、下列经济评价指标中,不是用来考察项目单位投资对国家积累的贡献水平的是( ACD )。 A. 投资利润率 B. 投资利税率 C. 资本金利润率 D. 效益-费用比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空,每空1分,共5分) 1、经济效果是指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效成果、劳动耗费的比

生物制药工艺学

三、名词解释 1. 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用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 、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及抗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生长因子、酶体内以及体外诊断制品,以及其他生物活性制剂,如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原、单克隆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调节剂及微生态制剂等。 2. 分叉中间体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一些中间代谢产物既可以被微生物用来合成初级代谢产物,也可以被用来合成次级代谢产物,这样的中间体被称为分叉中间体。 3. 热阻和相对热阻热阻是指微生物在某一种特定条件下(温度和加热方式)的致死时间。 相对热阻是指某一种微生物在某一条件下的致死时间与另一种微生物在相同条件下的致死时间之比。 4. 种子(广义和狭义)广义种子: 从菌种开始,到发酵罐接种之前的所有生产过程。 狭义种子:种子罐中的种子。 5. 摄氧率单位体积发酵液每小时消耗氧的量。 6. 呼吸强度单位重量的菌体(折干)每小时消耗氧的量。 7. 呼吸临界氧浓在溶氧浓度低时,呼吸强度随溶氧浓度增加而增加,当溶氧浓度达到某一值后,呼吸强度不再随溶氧浓度的增加而变化,此时的溶氧度称为呼吸临界氧浓度。影响因素:微生物的种类、培养温度以及生长阶段。 8. 凝聚价或凝聚值电解质的凝聚能力可用凝聚价或凝聚值表示,定义为使胶粒产生凝聚作用的最小电解质浓度。化合价越高,凝聚能力越强。凝聚能力:Al3+>Fe 3+>H+>Ca2+>Mg2+>K+ >Na+>Li+ 常用的凝聚剂:Al 2(SO 4 ) 3 ·18H 2 O、AlCl 3 ·6H 2 O、FeCl 3 、ZnSO 4 、MgCO 3 等 9. 凝聚作用在某些电解质作用下,使扩散双电层的排列电位降低,破坏胶体系统的分散状态,而使之凝聚的过程。影响凝聚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无机盐的种类、化合价以及无机盐的用量。 10. 絮凝作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产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 11. 多级错流萃取料液经萃取后的萃余液再用新鲜萃取剂进行萃取的方法。 12. 多级逆流萃取在第一级中加入料液,萃余液顺序作为后一级的料液,而在最后一级加入萃取剂,萃取液顺序作为前一级的萃取剂。 13.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法(Supercritical Fluid Anti-solvent,SAS)先用有机溶剂溶解溶质,再加入超临界流体作抗溶剂,使溶质的溶解度大大下降,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14.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Rapid Expansion of Supercritical Solution, RESS)是利用高密度的超临界流体溶解固体溶质,通过喷嘴快速泄压至1个大气压的低密度气体,溶质的溶解度急剧减小至万分之一以下,造成固体溶质结晶析出。 15. 道南电位由于带电荷粒子在不同相间的分布不同而产生的相间电位差即为道南电位。 16. 吸附等温线当固体吸附剂从溶液中吸附溶质达到平衡时,其吸附量与溶液浓度和温度有关。当温度一定时,吸附量与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吸附等温线。 17. 批一次性投入料液,不补料,直到放罐。(或许) 18. 浓差极化当溶剂透过膜而溶质留在膜上时,它使得膜面上溶质浓度增大而高于主体中溶质浓度,这种现象称为浓差极化。为避免浓差极化现象,通常采用错流过滤。 19. 亲和色谱(Affinity Chromatography)具有很高的选择和分离性能以及较大的载量,纯化倍数高,并能保持较高的活性。 20. 疏水相互作用色谱(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利用蛋白质表面存有的疏水性部位,与带有疏水性配基的载体在高盐浓度时结合,洗脱时将盐浓度逐渐降低,蛋白质因疏水性不同而逐个地先后被洗脱而分离。该法中蛋白质与固定相结合力较弱,利于保持活性。 21. 膨胀床色谱传统色谱的最大缺点是不能处理含固体颗粒的料液。色谱吸附剂直接与原料液在搅拌罐中混合来吸附目标产物或流化床吸附。膨胀床色谱操作过程:被处理的料液从膨胀床底部泵入,床内的吸附剂将不同程度地向上膨胀,料液中的固体颗粒可以顺利地通过床层,目标产物在膨胀床内可被吸附剂吸附,从而可达到从料液中吸附和初步纯化目标化合物的目的。原理:吸附介质颗粒在向上流动液体的作用下膨胀起来,液体中的目

生物制药工艺学题库

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述 1、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als) 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或其代谢产物,综合利用化学、生物技术、分离纯化工程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加工、制成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 2、抗生素(antibiotics): 抗生素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内,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或由其它方法获得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它种生物机能的化学物质”。 3、生化药品 从生物体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类结构上十分接近人体内的正常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4、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 是指用微生物(包括细菌、噬菌体、立克次体、病毒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直接加工制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 5、基因工程药物 采用新的生物技术方法,利用细菌、酵母或哺乳动物细胞作为活性宿主,进行生产的作为治疗、诊断等用途的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6、生物药物分类 按生理功能和用途分类 (1)治疗药物:对疑难杂症如肿瘤、爱滋病、免疫性疾病、内分泌障碍等具有特殊的作用;(2)预防药物:对传染病的预防; (3)诊断药物:免疫诊断试剂、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酶诊断试剂、放射性诊断药物和基因诊断药物等;某些生物活性物质亦是检测疾病的指标,如谷草转氨酶等; (4)其它生物医药用品:生物药物在其他方面应用也很广泛:如生化试剂、保健品、化妆品、食品、医用材料等。 按原料的来源分类 (1)人体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主要有人血液制品类、人胎盘制品类、人尿制品类;(2)动物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动物的脏器、其他小动物制得的药物如蛇毒、蜂毒等。(3)植物组织来源的生物药物:中草药、有效成分; (4)微生物来源的药物:抗生素、酶、氨基酸、维生素等; (5)海洋生物来源的药物; 7、生物药物的特性 (1)药理学特性 (2)在生产、制备中的特殊性 (3)检验上的特殊性 (4)剂型要求的特殊性 (5)保藏及运输的特殊性 第二章生物药物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1、生物药物质量检验的程序与方法 基本程序: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2、药物的ADME A: absorption,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 D: distribution, 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M: metabolism,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 E: excretion,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自体内的排除。 3、药物的三级质量标准 1. 国家药典:凡例、正文、附录三大部分; 2. 部颁药品标准:性质与药典相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收载《中国药典》未收载的,但常用的药品及制剂。 3. 地方药品标准:对药典以外的某地区常用的药品、制剂的规格和标准,常制定地区性的

生物制药工艺学思考题和答案解析

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 1. 青霉素发酵工艺的建立对抗生素工业有何意义? 青霉素是发现最早,最卓越的一种B-内酰胺类抗生素,它是抗生素工业的首要产品,青霉素是各种半合成抗生素的原料。青霉素的缺点是对酸不稳定,不能口服,排泄快,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效。青霉素经过扩环后,形成头孢菌素母核,成为半合成头孢菌素的原料。2. 如何根据青霉素生产菌特性进行发酵过程控制? 青霉素在深层培养条件下,经历7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有其菌体形态特性,在规定时间取样,通过显镜检查这些形态变化,用于工程控制。 第一期:分生孢子萌发,形成芽管,原生质未分化,具有小泡。 第二期:菌丝繁殖,原生质体具有嗜碱性,类脂肪小颗粒。 第三期:形成脂肪包含体,积累储蓄物,没有空洞,嗜碱性很强。 第四期:脂肪包含体形成小滴并减少,中小空泡,原生质体嗜碱性减弱,开始产生抗生素。 第五期:形成大空泡,有中性染色大颗粒,菌丝呈桶状。脂肪包含体消失,青霉素产量提高。 第六期:出现个别自溶细胞,细胞内无颗粒,仍然桶状,释放游离氨,pH上升。 第七期:菌丝完全自溶,仅有空细胞壁。一到四期为菌丝生长期,三期的菌体适宜为种子。 四到五期为生产期,生产能力最强,通过工艺措施,延长此期,获得高产。在第六期到来之前发束发酵。 3. 青霉素发酵工程的控制原理及其关键点是什么? 控制原理:发酵过程需连续流加葡萄糖,硫酸铵以及前提物质苯乙酸盐,补糖率是最关键的控制指标,不同时期分段控制。在青霉素的生产中,及时调节各个因素减少对产量的影响,如培养基,补充碳源,氮源,无机盐流加控制,添加前体等;控制适宜的温度和ph,菌体浓度。最后要注意消沫,影响呼吸代谢。 4. 青霉素提炼工艺中采用了哪些单元操作? 青霉素不稳定,发酵液预处理、提取和精制过程要条件温和、快速,防止降解。提炼工艺包括如下单元操作: ①预处理与过滤:在于浓缩青霉素,除去大部分杂质,改变发酵液的流变学特征,便于后续的分离纯化过程。 ②萃取:其原理是青霉素游离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青霉素易溶于水。 ③脱色:萃取液中添加活性炭,除去色素,热源,过滤,除去活性炭。 ④结晶:青霉素钾盐在乙酸丁酯中溶解度很小,在乙酸丁酯萃取液中加入乙酸钾-乙醇溶液,青霉素钾盐可直接结晶析出。 氨基酸发酵工艺 1. 如何对谷氨酸发酵工艺过程进行调控? 发酵过程流加铵盐、尿素、氨水等氮源,补充NH4+;生物素适量控制在2-5μg/L;pH 控制在中性或微碱性;供氧充足;磷酸盐适量。 2. 氨基酸生产菌有什么特性,为什么? L-谷氨酸发酵微生物的优良菌株多在棒状杆菌属、小短杆菌属、节杆菌属和短杆菌属中。具有下述共同特性:①细胞形态为短杆至棒状;②无鞭毛,不运动;③不形成芽孢;④革兰氏阳性;⑤生物素缺陷型;⑥三羧酸循环、戊糖磷酸途径突变;⑦在通气培养条件下产生大量L-谷氨酸。 3. 生物素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最新技术经济学期末考试资料试题重点

技术经济学 一.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1)技术与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2)技术与经济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交换活动中始终并存,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3)技术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明显的经济目的性,没有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技术是 没有生命力的。而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技术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 4)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都需要经济的支持,受到经济的制约;但同时,技术的 突破将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5)技术与经济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经济效益 经济效果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成果和劳动消耗的比较,而将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称为经济效益。 理解经济效果必须注意: 1)成果和劳动消耗相比较是理解经济效果的本质所在; 2)技术方案实施后的效果有正负之分; 3)经济效果概念中的劳动消耗有三部分组成,包括技术方案消耗的全部人力物力财 力,即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劳动消耗,劳动占用,间接劳动消耗三部分。 三.经济效果的表示 1)差额表示法 这是一种成果与劳动消耗之差表示经济效果大小的方法,表达式为: 经济效果=成果-劳动消耗 这种方法要求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必须是相同计量单位,其差额大于零是技术方案可行的经济界限。 2)比值表示法 这是一种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比表示经济效果大小的方法,表达式为: 经济效果=成果/劳动消耗 比值法的特点是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计量单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当计量单位相同时,比值大于1是技术方案可行的经济界限。

3)差额-比值表示法 这是一种用差额表示法与比值表示法相结合来表示经济效果大小的方法,其表达式为 经济效果=劳动消耗 劳动消耗成果 附:经济效果的分类:企业/国民经济效果;直接/间接经济效果;有形/无形经济效果 四.成本的划分 总成本费用也称会计成本,是会计记录在企业账册上的客观的和有形的支出,由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组成。 (二)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又称经济成本或择一成本,它是指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益时而放弃的其他可能的最大收益。或者说它是指生产要素用于某一用途而放弃其他用途时所付出的代价。 机会成本产生的概念源于‘资源是稀缺的’这样一个事实,它将以各种方式影响技术方案的现金流量。 (三)经济成本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之和。 隐形成本是指企业自有的资源实际上已经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但在形式上没有支付报酬的那部分成本。

中医药大学生物制药工艺试卷

山东***大学 专业 年级( 科) 《生物制药工艺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考试时间: 补(重)考:(否)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5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 ----------------------------------------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微生物的诱变育种常用的诱变剂有物理诱变剂、化学诱变剂和 。 2.工业生产中对大量培养基和发酵设备的灭菌,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是 。 3.微生物菌种的 是指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自发突变的原理,通过 分离、筛选排除衰退型菌株,选择维持原有生产水平的菌株的过程。 4.在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为提高溶解度小的物质的溶解能力,常加入 。 5.采用液氮超低温保藏法保藏菌种时,应将盛装菌种的安瓿管保藏在 ℃液 氮管中进行保存。 6.高分子聚合物沉淀法中应用最多的沉淀剂是 。 7.疏水相互作用色谱常用的分离载体为多聚糖和 。 8.较纯的固体一般有 和无定形沉淀两种状态。 9.抗生素包括天然抗生素、半合成抗生素和 。 10.需要通过工业发酵生产的维生素为 和 。 得分 阅卷人 (签全名)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题,每题1分,共10分) 1.采用冷冻干燥法保存菌种时常用的保护剂是( )。 A .乙醇 B .甘油 C.脱脂牛奶 D .液体石蜡 E .蛋白胨 2.蛋白质盐析常用的中性盐是( )。 A .碳酸钙 B .磷酸钠 C.氯化钠 D .硫酸镁 E .硫酸铵 3.采用有机溶剂沉淀法时,最重要的因素是( )。 A .温度 B .湿度 C.压力 D .pH E .金属离子 4.次级代谢产物的产生菌一般是( )。 A .细菌 B .放线菌 C.霉菌 D .噬菌体 E .真菌 5.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水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来进行萃取的方法,称为( )。 A .离子交换法 B .等电点沉淀法 C.亲和色谱法 D .双水相萃取法 E .吸附法 6.聚电解质沉淀法中应用较多的沉淀剂为( )。 A .聚乙二醇 B .酸性多糖 C.EDTA D .EDTA-Na E .硫酸铅 7.下面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是( )。 A .青霉素 B .链霉素 C.红霉素 D .土霉素 E .金霉素 8.目前分辨率和选择性最好的凝胶过滤介质为( )。 A .聚丙烯酰胺凝胶 B .葡聚糖凝胶 C.琼脂糖凝胶 D .聚丙烯酰胺葡聚糖凝胶 E .葡聚糖琼脂糖凝胶 9.结晶过程的推动力是( )。 A .温度 B .pH C.溶质溶度 D .过饱和度 E .时间 10.链霉素发酵生产的菌种为( )。 A .产黄青霉菌 B .灰色链霉菌 C.红色链霉菌 D .金色链霉菌 E .土壤细菌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得分 阅卷人 (签全名) 得分 阅卷人 (签全名)

生物制药工艺处理学考试2013-12(A卷)

中国药科大学 生物制药工艺学 期末试卷A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核分人: 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细胞破碎包括哪三大类方法、和。 2、萃取因素也称萃取比,其定义为被萃取溶质进入的总量与该溶质在 中总量之比。 3、晶体的质量主要是指晶体的大小、形状和纯度,其中影响晶体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 , , 。 4、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是在树脂聚合时加入 致孔剂,待网格骨架固化和链结构单元形成后,用溶剂萃取或蒸馏水洗将致孔剂去掉,形成不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 ,其孔径远大于2~4nm,可达 ,故称“大孔”。 5、在作分级分离时,为了提高分辨率,多采用比样品体积大倍的柱体积, 的柱比,较吸液量、较粒的凝胶固定相。 6、写出下列离子交换剂类型:732 ,724 ,717 ,CM-C , DEAE-C ,PBE94 。 7、请写出下列药物英文的中文全称:IFN(Interferon)、 第1页(共8页)

IL(Interleukin) 、 CSF(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H(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Ins(Insulin)。 8、生物药物的分类:、、、 。 9、在生化制药工艺中干燥的方法主要包括:、 、。 10、疫苗制备时,可用 、 和 方法扩增病毒。 11、各向异性膜分为两层,一层是,厚度为0.1~1μm,决定了膜的 性质,另一层是,厚度约0.1mm,作用是。 12、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的重要参数有、、 、。 13、密度梯度离心常用的介质有、 、。 14、用100μmol/L NADH使乳酸脱氢酶吸附在固定化丙酮酸类似物上,若NADH从洗脱液中去除,则脱氢酶被洗脱,这种洗脱方法称为。 15、生化药物的主要资源有 、 、 和 。 16、粘多糖是一类含有 和 的多糖。 17、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脂质是 ,临床应用效果 ,原因是 。从发现年代上看,该物质 于青霉素被发现。 第2页(共8页)

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含复习资料

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述 一、填空: 1、我国药物的三大药源指的是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药 2、现代生物药物已形成四大类型,包括基因重组多肽和蛋白质、基因药物、天然生化药物、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 3、请写出下列药物英文的中文全称:()干扰素、()白介素、()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重组人生长激素、()胰岛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4、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链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红霉素;四环类抗生素有土霉素;多肽类抗生素有杆菌肽;多烯类抗生素有两性霉B;蒽环类抗生素有阿霉素 5、嵌合抗体是指用人源抗体恒定区替换鼠源抗体恒定区,保留抗体可变区;人源化抗体是指抗体可变区中仅(决定簇互补区)为鼠源,其(骨架区)及恒定区均来自人源。 6、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基因载体有质粒、噬菌体()、黏粒()、病毒载体等。 二、选择题:

1、以下能用重组技术生产的药物为 (B) A、维生素 B、生长素 C、肝素 D、链霉素 2、下面哪一种药物属于多糖类生物药物 (C) A、洛伐他汀 B、干扰素 C、肝素 D、细胞色素C 3、能用于防治血栓的酶类药物有 (D) A、 B、胰岛素 C、天冬酰胺酶 D、尿激酶 4、环孢菌素是微生物产生的 (A) A、免疫抑制剂 B、酶类药物 C、酶抑制剂 D、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5、下列属于多肽激素类生物药物的是 (D) A、 B、四氢叶酸 C、透明质酸 D、降钙素 6、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的速效胰岛素机理是 (D) A. 将猪胰岛素B30位改造为丙氨酸,使之和人胰岛素序列一致

生物制药学复习题.doc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工艺学期末试卷(A 卷)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 分) 1.酶转化法与直接发酵法生产氨基酸的反应本质相同,均属酶转化反应。但两者相 比,酶转化法所需设备及工艺简单,产物浓度高,转化率高,生产周期短,副产物少,酶的利用率也高。 2.多肽的化学合成有液相合成和固相合成,常用的氨基保护基有苄氧羰基、叔丁氧羰基(BOC)和9-芴甲氧羰基(Fmoc) 。其中Fmoc 最常用。3.到目前为止,多糖的构效关系方面的研究还是很不完善的,但可以确定多糖的活 性与其高级结构、分支度及其侧链、分子量、及多糖中的取代基等密切 相关。 4、溶质通过色谱柱时造成的峰加宽效应包括分子扩散、涡流扩散、流动相中传 质阻力、固定相中传质阻力。 5、写出下列离子交换剂类型:732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724 弱酸型阳离子 交换树脂,717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CM-C 阳离子交换纤维 素,DEAE-C 阴离子交换纤维素,PBE94 阴离子交换剂。 6、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和大孔吸附树脂等。 7、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方法有蒸发法、温度诱导法、盐析结晶法、有机溶剂结晶法、 等电点法、微量扩散法、化学反应结晶、共沸蒸馏结晶(八选七)。 8、根据色谱机理,色谱柱分为:反相色谱、正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 谱(或亲和色谱)。 10、透析的方法有:旋转透析器,平面透析器,连续透析器,浅流透析器。 11、常用的制备型离心机转子有角度转子,水平转子,区带转子,垂直转子。 12、克服浓差极化现象的措施有搅拌,震动,错流,切流。 13、供体,受体和载体是重组DNA技术的三大基本元件 14、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名称:IFN 干扰素;IL-2 白介素-2 ;TNF 肿瘤坏死因子。 15、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的性质很不稳定,用溶剂萃取法分离时整个提炼过程应在低温,快速,准确调节pH 值下进行。 16、四环类抗生素是一类以四并苯(萘并萘)为母核的一族抗生素;链霉素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红霉素是分子内含有14 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24分) 1、基因药物:核酸类药物,以遗传物质DNA、RNA 为治疗物质基础的药物(1 分),如核酸疫苗、反义药物。(1 分)与基因工程类药物不同,基因工程药物化学组成上主要是蛋白质或多肽,但基因药物组成上主要为核酸(1 分)。

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汇总

第三章 填空题 1. 反应溶剂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反应方向、反应深度、产品构型等。 2.水、乙醇、乙酸、乙二胺等属于质子溶剂,乙醚、二氯甲烷、丙酮、吡啶等属于非质子溶剂,甲苯、正己烷、环己烷等属于惰性溶剂。 选择题 1.可逆反应属于( A ) A. 复杂反应 B. 平行反应 C. 基元反应 D. 简单反应 3.在溶剂的作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使反应分子能够分布均匀、增加分子间碰撞和接触的机会、有利于传热和散热。 B.溶剂必须是易挥发的 C.溶剂必须是惰性的,不能与反应物或生成物反应 D.溶剂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反应方向、反应深度、产品构型等 简答题 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之间的关系? 答:在某基元反应过程中若只有一分子参与反应则称为单分子反应。多数的一级反应为单分子反应。当相同或不同的两分子碰撞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反应称为双子反应,即为二级反应。 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7个:配料比、溶剂、温度和压力、催化剂、反应时间及其监控、后处理、产品的纯化和检验。 第四章 1.简述天然提取法制备手性药物的一般步骤? 答:①酶法分析②酶催化的还原反应③酶催化的氧化反映④酶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反应 ⑤酶催化的转氨基化作用 2.什么是手性药物,其构型与活性的特点是什么? 答:具有药理活性的手性化合物就是手性药物。①两个对映体具有相同的药理作用。②两个对映体中的一个有药理活性,另一个则无明显作用。③两个对映体的药理作用不同,上市后用于不同的适应症。④在消旋体中增加一种对映体的比例可调整临床疗效。⑤两个对映体中的一个有治疗价值,另一个则有不良作用。 第五章 选择题 1、氯霉素抗菌谱广,而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D) A、二重感染 B、胃肠道反应 C、对肝脏严重损害 D、对造血系统的毒性 E、影响骨、牙生长 2、与氯霉素特点不符的是(A) A、口服难吸收 B、易透过血脑屏障 C、适用于伤寒的治疗 D、骨髓毒性明显 E、对早产儿、新生儿可引起灰婴综合症 3、氯霉素的下述不良反应中,哪项是与剂量和疗程无关的严重反应?(A) A、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B、灰婴综合征 C、可逆的各类血细胞减少 D、溶血性贫血 E、出血现象 4、可能拮抗氯霉素抗菌作用的药物是(C) A、磺胺类 B、庆大霉素 C、红霉素 D、四环素 E、多黏菌素

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过程中的共性问题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过程中的共性问题 内容概览: 本文拟通过一个具体实例来介绍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影响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的因素,及其在合成药物、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中的实际应用,并对制备HPLC分离纯化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做了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案。 实际应用:某合成药物最终产品的纯化,对其纯度的要求——HPLC-UV法,210 nm & 254 nm 下,以峰面积归一化法,≥98.0%,同时需提供MS、NMR数据。 具体问题:某特定化合物系强极性有机小分子,极性大、难挥发,采用硅胶柱层析不易提纯,需用其他分离技术来纯化。 解决方法:终极目的是提纯该物质。总体策略——“先看,后想,再行动”——“看化学结构,想理化性质,定纯化方法”。由于该化合物及相关杂质的理化性质决定了难以用常规的重结晶、蒸馏(精馏)、硅胶柱层析来分离纯化。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条件,考虑采用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Preparative HPLC)来分离纯化之。 方法步骤:1.了解样品及有关组分的情况→2.样品预处理→3.建立Analytical HPLC Method→4.优化Preparative HPLC条件→5.检查出现的问题→6.回收纯化的物质。 更细致地来讲,开始Preparative HPLC之前须明白:待分离样品及有关组分的信息——所含化合物的结构信息(重点关注酸、碱性等极性基团)、UV光谱图(涉及到后续试验检测波长设定)、分子量(分离后目标化合物LC-MS检测确认)、待分离体系的复杂程度(所含化合物的数目,preparative HPLC之前是否须经flash column粗分); 样品预处理——最主要的是样品的溶解度(将尽量多的样品溶于体积相对较小的溶液中)以及待分离体系里是否含强酸、强碱性物质(潜在的“柱杀手”),样品溶液是否需要中和等; 建立Analytical HPLC Method——这一步,跟平常的HPLC相似,重点关注待分离的目标化合物,使该物质与其前、后组分分离得尽量相隔远些(起码得基线分离,利于后续制备时放大),

生物制药工艺学试题4参考答案

湖南城市学院生物工程专业 《现代生物制药工艺学》考试试卷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 分钟试卷类型:A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分) 01、用于预防、治疗人类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和用法、用量的物质。 02、利用抗生素对敏感菌的杀死或抑制程度作为客观指标来衡量抗生素的效力。 03、有些抗生素如四环素,在弱酸性条件下不对称碳原子可逆的发生异构化,形成差向四环素。 04、一种生物制药中的温和”多阶式”分离,即将药物中的杂质一级一级分离。 05、在压力差的驱动下用可以阻挡不同大小分子的滤板或滤膜将液体过滤的方法。 06、药物从片剂或胶囊等固体口服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07、是指接入的种子液体积和接种后的培养液总体积之比。 08、以多肽激素和多肽细胞生长调节因子为主的一大类内源性成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 案 B B A C B B C A D 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答案 19、砂土管冷冻管 20,、四并苯 21、对数生长期 22、微生物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培养工程 23、链霉二糖胺 24、阳离子交换纤维素阴离子交换纤维素 25、丙酮 26、青霉素酸 27、羟基 28、供体,受体载体 四、回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29、简述胸腺素的生产工艺流程。 答:胸腺(绞碎)→胸腺碎块(生理盐水)→提取液组分1(加热去蛋白)→上清液组分2(丙酮、-10°C)→丙酮粉组分3(磷酸盐缓冲液、硫酸铵饱和度0.25)→上清液组分4(硫酸铵饱和度0.50)→盐析物(tris-HCl缓冲液)→超滤液(脱盐、干燥)→胸腺素 30、请简述生物药物质量检验的程序。 答:①药物的取样,取样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代表性。②药物的鉴别试验检验其是否为此品③杂质检查④药物的安全性保证药物无毒无菌等⑤药物的含量测定⑥检验报告的书写必须真实和有原始记录。 31、如何减少四环素成品的差向四环素和ADT的含量? 答:首先四环素发酵液通过加入草酸除去钙离子和促使蛋白质凝固等手段进行预处理,为了使差向四环素和ADT的含量降低,此过程应在低温、短时下进行。此外,还可此外还可在母液中加尿素,使其与四环素形成复合物而纯化;也可加入丁醇:乙醇(3:1)混合溶剂,加入乙醇可降低母液四环素损失;但降低成品中的ADT含量的最有效方法是筛选不产生ADT的菌株。

技术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卷

共 4 页,第1 页 系部: 班级: 学号: 姓名: 装 订 线 2011 -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试题卷 技术经济学(B 卷) 试卷代码0000 考试类型 闭卷 适用于11级投资与理财专业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核分人 题分 30 15 15 40 复查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第三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时代。 A.机器 B.电器 C.核能 D.信息 2. 某工程期初向银行借款100万元,若贷款年利率为10%,一年计息一次,用单利法计算2年后应偿还的本利和( ) A.110 B.121 C.120 D.119 3.决策树是直接应用 的一种方法 ( ) A .盈亏平衡分析 B .敏感性分析 C .概率分析 D .产品寿命周期成本 4.若某投资项目可行,则 ( ) A .NPV≥国家颁布值 B .NPV≥0 C .NPV<企业可以接受水平 D .NPV>初始投资 5.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代数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称之为 ( ) A.投资收益率 B.内部收益率 C.投资利税率 D.资本金利润率 6.某公司每年利润20万元。利率为i ,问n 年后共有多少资金 ( ) A .20(F /A ,i ,n) B .(F /A ,i ,n) C .20(A /F ,i ,n) D .(A /F ,i ,n) 7.内部收益率是当方案的净现值 时的收益率。 ( ) A .大于O B .小于0 C .等于O D .不能确定 8. 是指在社会生产中可以长期反复使用的物质资料。 ( ) A .折旧 B .流动资金 C .固定资产 D .成品资金 9.不属于资金筹集费的是 ( ) A .向股东支付的红利 B .银行手续费 C .股票发行手续费 D .股票发行广告费 10.由于复利计算的结果,静态投资回收期一般 动态投资回收期。 (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无法确定 11.固定成本是不受 变化影响的成本费用。 ( ) A .销售收入 B .生产成本 C .生产数量 D .销售利润 12.技术经济分析中一般以 进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 ) A .单利 B .复利 C .连续复利 D .离散式复利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完整版)生物制药工艺学_吴晓英_例卷

诚信应考, 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生物制药工艺学》试卷A( 2007/01/11 ) 注意事项: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 或答题纸上) ; 3.考试形式:闭卷; 4. 本试卷共大题,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个2分) 发酵、热原质、人工免疫、细胞因子、手性药物、生物合成技术、核酸疫苗、生物制品、交联度、分级分离 二、多选题(答案为不定项选择,共20分,每小题2分) 1.按分子所带电荷进行分离的方法主要有() A、离子交换层析法 B、电泳法 C、等电聚焦 D、亲和层析 2.HPLC具有哪“三高”() A、高压 B、高效 C、高灵敏度 D、高速 3.工业上生产5’核苷酸的主要原料是() A、RNA B、DNA C、啤酒酵母 D、解脂假丝酵母 4.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具有以下特点?() A、同源性 B、多源性 C、多效性 D、协同性 5.生物制品免疫效力试验包括() A、定量免疫定量攻击法 B、变量免疫定量攻击法 C、定量免疫变量攻击法 D、被动保护力测定 6.抗生素工业生产的主要方法包括( ) A.生物合成法 B.化学合成法 C.酶转化法 D.基因工程法 7.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 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ω -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B.花生四烯酸 C.胆汁酸 D.棕榈酸 8.多糖类药物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要有() A.调节免疫功能和抗感染、抗肿瘤、抗衰老; B.抗凝血; C.促进细胞DNA、蛋白质的合成; D.解热镇痛 9.下列药物属于酶类药物的有() A.透明质酸 B.胸腺激素 C.木瓜蛋白酶 D.细胞色素C 10.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包括() A.用酸、碱、盐水溶液提取 B.用表面活性剂提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