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集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解答

高效液相色谱法习题一、思考题1.从分离原理、仪器构造及应用范围上简要比较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的异同点。
2.液相色谱中影响色谱峰展宽的因素有哪些? 与气相色谱相比较, 有哪些主要不同之处? 3.在液相色谱中, 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4.液相色谱有几种类型? 5.液-液分配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6.液-固分配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7.化学键合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8.离子交换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9.离子对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10.空间排阻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11.在液-液分配色谱中,为什么可分为正相色谱及反相色谱?12.何谓化学键合固定相?它有什么突出的优点?13.何谓化学抑制型离子色谱及非抑制型离子色谱?试述它们的基本原理14.何谓梯度洗提?它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有何异同之处?15.高效液相色谱进样技术与气相色谱进样技术有和不同之处?16.以液相色谱进行制备有什么优点?17.在毛细管中实现电泳分离有什么优点?18.试述CZE的基本原理19.试述CGE的基本原理20.试述MECC的基本原理二、选择题1.液相色谱适宜的分析对象是()。
A 低沸点小分子有机化合物B 高沸点大分子有机化合物C 所有有机化合物D 所有化合物2.HPLC与GC的比较,可忽略纵向扩散项,这主要是因为()。
A 柱前压力高B 流速比GC的快C 流动相钻度较小D 柱温低3.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为MA(g),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B(g),而该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A(g·mL -1),在流动相中浓度为CB(g·mL-1),则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
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含复习资料

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集(含答案)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述一、填空:1、我国药物的三大药源指的是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药2、现代生物药物已形成四大类型,包括基因重组多肽和蛋白质、基因药物、天然生化药物、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3、请写出下列药物英文的中文全称:()干扰素、()白介素、()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重组人生长激素、()胰岛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4、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链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红霉素;四环类抗生素有土霉素;多肽类抗生素有杆菌肽;多烯类抗生素有两性霉B;蒽环类抗生素有阿霉素5、嵌合抗体是指用人源抗体恒定区替换鼠源抗体恒定区,保留抗体可变区;人源化抗体是指抗体可变区中仅(决定簇互补区)为鼠源,其(骨架区)及恒定区均来自人源。
6、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基因载体有质粒、噬菌体()、黏粒()、病毒载体等。
二、选择题:1、以下能用重组技术生产的药物为(B)A、维生素B、生长素C、肝素D、链霉素2、下面哪一种药物属于多糖类生物药物(C)A、洛伐他汀B、干扰素C、肝素D、细胞色素C3、能用于防治血栓的酶类药物有(D)A、 B、胰岛素 C、天冬酰胺酶 D、尿激酶4、环孢菌素是微生物产生的(A)A、免疫抑制剂B、酶类药物C、酶抑制剂D、大环内酯类抗生素5、下列属于多肽激素类生物药物的是(D)A、 B、四氢叶酸 C、透明质酸 D、降钙素6、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的速效胰岛素机理是(D)A. 将猪胰岛素B30位改造为丙氨酸,使之和人胰岛素序列一致B. 将A21位替换成甘氨酸,B链末端增加两个精氨酸,使之在4溶液中可溶C. 将B29位赖氨酸用长链脂肪酸修饰,改变其皮下扩散和吸收速度D. 将人胰岛素B28位与B29位氨基酸互换,使之不易形成六聚体三、名词解释:1、药物 ():用于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或调节机体生理功能、促进机体康复保健的物质,有4大类:预防药、治疗药、诊断药和康复保健药2、生物药物():是以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份为原料(包括组织、细胞、细胞器、细胞成分、代谢、排泄物)综合应用生物学、物理化学与现代药学的原理与方法加工制成的药物3、基因药物():是以基因物质(或及其衍生物)作为治疗的物质基础,包括基因治疗用的重组目的片段、重组疫苗、反义药物和核酶等4、反义药物:是以人工合成的十至几十个反义寡核苷酸序列,它能与模板或互补形成稳定的双链结构,抑制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从而达到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5、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6、干涉(,):是指在生物体细胞内,引起同源的特异性降解,因而抑制相应基因表达的过程7、( ) :是一种小分子(~21-25核苷酸),由(Ⅲ家族中对双链具有特异性的酶)加工而成。
制药工艺学习题集答案

制药⼯艺学习题集答案制药⼯艺学⼀.名词解释1. 全合成:由结构较简单的化⼯原料经过⼀系列的化学合成过程制得化学合成药物,称为全合成2. 半合成:由具有⼀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过结构改造⽽制成化学合成药物,称为半合成。
3. 邻位效应:取代基与苯环结合时,若⼀取代基的分⼦很⼤时,可将其邻位掩蔽,因⽽在进⾏各种化学反应时,邻位处的反应较其他位置困难。
4. 药物的⼯艺路线:具有⼯业⽣产价值的合成路线,称为药物的合成路线。
7.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的作⽤是由⼀相转移到另⼀相中进⾏反应。
它实质上是促使⼀个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底物和⼀个不溶于此溶剂的离⼦型试剂两者之间发⽣反应。
常⽤的相转移催化剂可分为鎓盐类、冠醚类及⾮环多醚类等三⼤类。
8. 固定化酶:固定化酶⼜称⽔不溶性酶,它是将⽔溶性的酶或含酶细胞固定在某种载体上,成为不溶于⽔但仍具有酶活性的酶衍⽣物。
9.“⼀勺烩”或“⼀锅煮”:对于有些⽣产⼯艺路线长,⼯序繁杂,占⽤设备多的药物⽣产。
若⼀个反应所⽤的溶剂和产⽣的副产物对下⼀步反应影响不⼤时,往往可以将⼏步反应合并,在⼀个反应釜内完成,中间体⽆需纯化⽽合成复杂分⼦,⽣产上习称为“⼀勺烩”或“⼀锅煮”。
⼆.简答题1、化学制药⼯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为创新药物积极研究和开发易于组织⽣产、成本低廉、操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产⼯艺;另⼀⽅⾯,要为已投产的药物不断改进⼯艺,特别是产量⼤、应⽤⾯⼴的品种。
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新技术路线和⽣产⼯艺。
3.简述鎓盐类相转移催化剂的反应机理。
N+Z—结构中含有阳离⼦部分,便于与阴离⼦形成有机离答:这类催化剂R4⼦对或者有与反应物形成复离⼦的能⼒,因⽽溶于有机相,其烃基部分的碳原⼦数⼀般⼤于12,使形成的离⼦对具有亲有机溶剂的能⼒,其作⽤⽅式为:4.简述冠醚催化固液两相的反应机理。
6.简述外消旋混合物,外消旋化合物,外消旋固体溶液的定义及其理化性质的差异。
如何区分以上三种外消旋体答:外消旋混合物:纯旋光体之间的亲和⼒更⼤,左旋体与右旋体分别形成晶体外消旋化合物:左旋体与右旋体分⼦之间有较⼤亲和⼒,两种分⼦在晶胞中配对,形成计量学上的化合物晶体外消旋固体溶液:纯旋光体之间,与对映体之间的亲和⼒⽐较接近,两种构型分⼦排列混乱三者的理化性质差异:熔点、溶解度不同区分:加⼊纯的对映体1)熔点上升,则为外消旋混合物2)熔点下降,则为外消旋化合物3)熔点没有变化,则为外消旋固体溶液7.⽤硝基苯甲酸为原料制备盐酸普鲁卡因,单元反应有两种排列⽅式。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法习题一、选择题1.液相色谱适宜的分析对象是()。
A 低沸点小分子有机化合物B 高沸点大分子有机化合物C 所有有机化合物D 所有化合物2.HPLC与GC的比较,可忽略纵向扩散项,这主要是因为()。
A 柱前压力高B 流速比GC的快C 流动相粘度较大D 柱温低3.分离糖类化合物,选以下的柱子()最合适。
A ODS柱B 硅胶柱C 氨基键合相柱D 氰基键合相柱4.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
A 异构体B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C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D 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5.在液相色谱中,提高色谱柱柱效的最有效途径是()。
A 减小填料粒度B 适当升高柱温C 降低流动相的流速D 增大流动相的流速6.如果样品比较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稳定,要准确测量保留值有一定困难时,可选择以下方法()定性。
A 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B 加人已知物增加峰高的办法定性C 利用文献保留值数据定性D 与化学方法配合进行定性7.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A 紫外吸收检测器B 示差折光检测器C 热导池检测器D 荧光检测器8.离子色谱的主要特点是()。
A 高压、高效、高速、高分辨率、高灵敏度B 采用柱后抑制技术和电导检测,特别适合离子分析C 采用了阴离子专用检测器,对阴离子分析有高灵敏度D 采用紫外检测器合柱压衍生装置,对离子分析有高效9.高压、高效、高速是现代液相色谱的特点,采用高压主要是由于()。
A 可加快流速,缩短分析时间B 高压可使分离效率显着提高C 采用了细粒度固定相所致D 采用了填充毛细管柱10.与气相色谱相比,在液相色谱中()。
A 分子扩散项很小,可忽略不计,速率方程式由两项构成B 涡流扩散项很小,可忽略不计,速率方程式由两项构成C 传质阻力项很小,可忽略不计,速率方程式由两项构成D 速率方程式同样由三项构成,两者相同11.在液相色谱中,下列检测器可在获得色谱流出曲线的基础上,同时获得被分离组分的三维彩色图形的是()。
12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集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第十二章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一、填空1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的重要参数:、、、2色谱介质按分离机理分为、、、、、3蛋白质分离的主要依据有、、、。
二、选择题1用UV检测器进行多肽检测时常用的检测波长为:()A 214nmB 320nmC 450nmD 500nm2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六通阀属于 ( )A. 进样系统B. 分离系统C. 检测系统D. 数据处理系统三、名词解释1容量因子:2分离度:四、问答题1 制备型HPLC与分析型HPLC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2简述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3一般来讲在设计分离方案时应考虑哪些事项?第十二章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答案)二、 填空1分离度、分离速度、回收率、样品载量2反相色谱、 正相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凝胶过滤色谱、亲和色谱 。
3分子量、等电点、疏水性、结构特异性 。
二、选择题1(A )2 ( A )三、名词解释1是色谱分析中的重要参数,定义为溶质在固定相中的总摩尔数与流动相中总摩尔数之比。
当色谱柱、溶剂和分离温度一定时,容量因子为常数。
2在色谱分析中,表示各组份之间分离程度的参数.其定义为相邻两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峰底宽之和一半的比值.2121)(2)(211212W W t t W W t t R r r r r +-=+-=四、 问答题1 (1)输液泵不同: 两种泵设计的特点及其性能(2)检测器中的检测池不同(3)色谱柱不同:主要是色谱柱的直径大小不同以及填料的粒径的大小不同(4)制备色谱一般配有电导检测器和pH 值检测器分析型色谱没有(5)制备色谱一般配备收集器分析型色谱没有2(1)待分离成分呈单一主峰(2)不易分开的两组分(3)目的组分含量少3 (1) 产品的最终用途是什么?(2)那种原材料可以得到?怎样对它进行预处理? (3)在原材料中那种杂质可能会影响产品的纯度? (4)哪些杂质必须彻底除去?(5)产品的最终生产规模是多大?(6)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哪些方面费用高?(7)我们可能得到和应用的仪器有哪些?。
生物制药工艺学第12章制备型HPLC

一、分离方法之间的组合 四步纯化法: Preparation: Capture:(Isolate,concentrate and stabilize) Intermediate purification:(Remove bulk impurities) Polishing:(Achieve final high level purity)
第二节 分离方案的设计
What is the intended use of the product? What kind of starting material is available and how should it be handled? What are the purity issues in relation to the source material and intended use of the final product? What has to be removed? What must be removed completely? What will be the final scale of purification? What are the economical constraints and what resources and equipment are available?
速率理论:研究各种动力学因素对峰展宽的影 响。 H= A+Cu
有关参数
容量因子:溶质在固定相中的总摩尔数与流 动相中总摩尔数之比。容量因子k与柱效参数 及定性参数密切相关,而且比分配系数易于 测定,在色谱分析法中一般都是用容量因子 代替分配系数。
t R t0 k t0
制药工艺学习题集及答案

制药工艺学习题集及答案化学制药工艺学习题集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制药工艺学(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是研究各类药物生产制备的一门学科;它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2.化学制药工艺学: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药物的合成路线、合成原理、工业生产过程及实现生产最优化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3.制剂工艺学:是综合应用药剂学、物理化学、药物化学、应用化学、药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研究药物剂型的生产工艺、设备及质量控制,按照不同的临床医疗要求,设计、制造不同的药物剂型。
4.新药研发:新药研究与开发应包括新药从实验室研究到生产上市,扩大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是制药工艺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内容。
制药工业是一个以新药研究与开发为基础的工业。
5.清洁技术:制药工业中的清洁技术就是用化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减少或消除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害原辅材料、催化剂、溶剂、副产物;设计并采用更有效、更安全、对环境无害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其主要研究内容有:(1)原料的绿色化(2)催化剂或溶剂的绿色化(3)化学反应绿色化(4)研究新合成方法和新工艺路线二、填空1.知识密集型的,医药新产品,制药生产工艺2.新药研究与开发3.高科技、高要求、高速度、高集中。
4.药物产业化的5.分离和再利用,“零排放”。
三、简答题1.制药工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答:(1)药品质量要求特别严格。
药品质量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标准和GMP要求。
(2)生产过程要求高。
在药品生产中,经常遇到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的溶剂、原料和中间体,因此,对于防火、防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操作方法、工艺流程设备等均有特殊要求。
生物制药工艺学第12章制备型HPLC

使用可再生和可降解的溶剂代替传统有机溶剂,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高效回收和再利用技术
通过高效回收和再利用技术,减少溶剂的浪费和排放,降低对环境 的影响。
06
结论
制备型HPLC在生物制药工艺中的重要性
高效分离
制备型HPLC具有高效分离的特点, 能够快速、准确地分离和纯化生 物药物中的目标组分,提高药物 的纯度和收率。
04
制备型HPLC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生物样品对分离介质的影响
80%
生物样品成分复杂
生物样品中含有多种蛋白质、细 胞、微生物等,对分离介质的稳 定性、选择性及使用寿命产生影 响。
100%
分离介质选择
针对不同生物样品,选择合适的 分离介质,如硅胶、聚合物等, 以提高分离效果和介质的稳定性 。
80%
清洗和维护
制备型HPLC在生物制药工艺 学中的应用
目
CO备型HPLC的基本原理 • 制备型HPLC在生物制药工艺中的应
用 • 制备型HPLC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制备型HPLC的未来发展 • 结论
01
引言
生物制药工艺学概述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一门研究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药物的学科,涉及 微生物发酵、细胞培养、基因工程等领域。
优化色谱柱
通过改进色谱柱填料、粒径和孔径等参数,提高分离效率和通量。
优化流动相
通过选择合适的流动相组成和比例,优化流动相流速和梯度洗脱 程序,提高分离效率和通量。
串联色谱分离
将多个色谱分离单元串联起来,实现多级分离,提高分离效率和 通量。
绿色环保的分离介质和溶剂
生物相容性好的分离介质
选择对生物无毒或低毒的分离介质,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一、填空
1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的重要参数:、、、
2色谱介质按分离机理分为、、、、、
3蛋白质分离的主要依据有、、、。
二、选择题
1用UV检测器进行多肽检测时常用的检测波长为:()
A 214nm
B 320nm
C 450nm
D 500nm
2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六通阀属于 ( )
A. 进样系统
B. 分离系统
C. 检测系统
D. 数据处理系统
三、名词解释
1容量因子:
2分离度:
四、问答题
1 制备型HPLC与分析型HPLC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2简述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3一般来讲在设计分离方案时应考虑哪些事项?
第十二章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答案)
二、 填空
1分离度、分离速度、回收率、样品载量
2反相色谱、 正相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凝胶过滤色谱、亲和色谱 。
3分子量、等电点、疏水性、结构特异性 。
二、选择题
1(A )
2 ( A )
三、名词解释
1是色谱分析中的重要参数,定义为溶质在固定相中的总摩尔数与流动相中总摩尔数之比。
当色谱柱、溶剂和分离温度一定时,容量因子为常数。
2在色谱分析中,表示各组份之间分离程度的参数.其定义为相邻两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峰底宽之和一半的比值.
2
121)(2)(21121
2W W t t W W t t R r r r r +-=+-=
四、 问答题
1 (1)输液泵不同: 两种泵设计的特点及其性能
(2)检测器中的检测池不同
(3)色谱柱不同:主要是色谱柱的直径大小不同以及填料的粒径的大小不同
(4)制备色谱一般配有电导检测器和pH 值检测器分析型色谱没有
(5)制备色谱一般配备收集器分析型色谱没有
2(1)待分离成分呈单一主峰
(2)不易分开的两组分
(3)目的组分含量少
3 (1) 产品的最终用途是什么?
(2)那种原材料可以得到?怎样对它进行预处理? (3)在原材料中那种杂质可能会影响产品的纯度? (4)哪些杂质必须彻底除去?
(5)产品的最终生产规模是多大?
(6)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哪些方面费用高?
(7)我们可能得到和应用的仪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