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技巧选修课讲义
Lecture 8翻译技巧(词义的延伸)

英语中,特别在现代英语中,常常用一个表示具体形象 的词来表示一种属性、一个事物或一种概念。翻译这类 词时,一般可将其词义作抽象化的引伸,译文才能流畅、 自然。 将表示具体形象的词译成该形象所代表的属性的词 There is a mixture of the tiger and the ape in the character of the imperialists. 帝国主义者的性格既残暴,又狡猾。 这里把tiger(老虎)和ape(猿)这两个具体形象引伸 为这两个形象所代表的属性:“残暴”和“狡猾”。 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甜和苦。 这里把roses(玫瑰)和thorns(刺)这两个具体形象 引伸为这两个形象所代表的属性:“甜”和“苦”。
On Studies 王佐良译《论读书》 水天同《论学问》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水译: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 王译: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水译:在娱乐上学问的主要的用处是幽居养静;在装饰 上学问的用处是辞令;在长才上学问的用处是对于事务 的判断和处理。 王译: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 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英语翻译技巧讲课文档

I knocked several times before an elderly lady answered the door.(我 敲了几次门以后一位老妇人才来开门。)
New ideas sometimes have to wait for years before they are fully
The police were not going to lose sight of him.(警察将会继续监视他的行踪。)
第十页,共29页。
四、"正""反"对调译在固定句型中的应用
正反对调译这种翻译方法除了在词、短语或句 子等中大量使用以外,还经常被使用在一些常 用的固定句型当中。例如:
1.在not...until句型中(从正面表达)
第二十页,共29页。
6. She is in the dock.
[误]她在码头上。
[正]她在被告席上。(或她在受审)。
be in the dock在被告席/犯人栏
be in dock在船坞中
7. The boss gave her the sack.
[误]老板给了她一个麻袋。
[正]老板解雇了她。
给予的不公正待遇
stand up for sb. /sth.赞成;支持;保卫;维护
5. Don't make a fuss of them!
[误]别对那些事大惊小怪!
[正]别讨好他们(或别溺爱他们)!
make a fuss of sb.过分关心(宠爱),过分表面化
的赞扬;过度体贴;百般呵护;溺爱
make a fuss大惊小怪,小题大做
需要的论据。)
第七页,共29页。
翻译常用的八种技巧PPT培训课件

长句的翻译方法
01
02
03
04
拆分长句
将长句拆分成若干个短句,按 照中文的表达习惯重新排列,
使得句子更加清晰易懂。
保留原句结构
在翻译长句时,尽量保留原句 的结构和语序,避免过多的改
动和调整。
增减词语
根据中文的表达习惯,适当增 减词语,使得译文更加流畅自
然。
调整语序
根据中文的表达习惯,适当调 整语序,使得译文更加符合中
换为动词“有趣”。
动词转名词
例如,将英文中的“I want to go to the movies”翻译为“我 想去看电影”,将动词“want”
转换为名词“想”。
形容词转名词
例如,将英文中的“She is beautiful”翻译为“她很漂亮”, 将形容词“beautiful”转换为名
词“漂亮”。
词性转换的注意事项
文化因素的翻译方法
直译法
保留原文的文化元素,尽可能 地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
意译法
根据原文的大意进行翻译,适 当调整原文的表达方式,以符 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音译法
将原文的发音直接转换成目标 语言的发音,保留原文的音韵 美感。
借用法
借用目标语言中已有的表达方 式来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
文化因素翻译的注意事项
增译与减译的注意事项
准确性
在增译和减译的过程中,要确保译文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含义,不能随意添加或删除内容 ,以免造成误解或信息的遗漏。
流畅性
增译和减译要保证译文的流畅性,使读者能够顺利地阅读和理解。在增译时,要注意添加 的词语或句子与原文的逻辑关系和语义连贯性;在减译时,要确保省略的部分不会影响读 者的理解。
英汉翻译讲义

本门课程要求:1. 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2. 平时成绩由出勤、作业、课堂测验、课堂表现构成;3. 一学期不定期点名六次,缺课一次期末卷面成绩扣5分(迟到三次相当于缺课一次),累计6次缺课者取消考试资格;4. 一学期可以请假三次(短信或电话),请在上课前十分钟请假,事后请假无效;5. 上考研班、病假、事假均需提供相关证明且需事先经过老师本人同意;上考研班者请提供上课证,病假者请提供医院开具的医疗证明,事假者请提供系部盖有公章的事假条;6. 本课程期末考试不划重点;7. 未经允许拷贝老师带答案课件者、迟到早退缺乏礼貌报告者,酌情扣分。
8. 严格按课程要求执行,谢绝一切说情或求情;9. 对于本课程或本人教学和工作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致电本人或发邮件至rg.peng@。
10. 祝学习、生活愉快。
《英汉双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参考书目(迷你版):[1]陈宏薇、李亚丹.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二版)上外教, 2010年[2]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3]古今明. 英汉翻译基础.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4]华先发、邵毅. 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 上外教出版社,2004年版[5]柯平. 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6]李长栓.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7]李运兴. 英汉语篇翻译(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8]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9]吕瑞昌等编著. 汉英翻译教程.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10]邵志洪. 汉英对比翻译导论.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11]孙致礼.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12]叶子南.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3]余光中. 余光中谈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14]张培基.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英汉翻译讲义Instructor: Mr. Peng第一章翻译的性质、标准及过程1.1 “翻译”古今称呼之由来。
英译汉翻译技巧必看PPT课件

• Strange enough they were the same age to the day.
• 说来也巧, 他俩年纪一样大, 而且还是同 日的。
.
15
5.合译法
• 合译是将原文的两个或几个分开叙述的意 思或层次合并重组,如将两个分句合译为 一个简单句,或两个简单句合译成一个复 合句等, 使全句的结构更加紧凑,语气更 加顺通。
• 直译: 好的婚姻不会仅仅发生—它们需要 大量的爱和大量的工作。
• 意译:幸福的婚姻不是凭空发生的---它需 要你为它付出大量的爱和做大量的工作。
• 或:美满的婚姻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你必 须为它付出大量的爱,做大量的工作。
.
5
• 很显然,本句话的意译要比直译更符合汉 语表达习惯。当然,一句话并不限于一种 译法,要根据具体需要而定。一般来说, 在英汉翻译考试中,如果直译能达意就用 直译,如果直译效果不好,就应该考虑意 译。只要译文内容忠实,意思明白就行了。
• The electronic computer is chiefly characterized by its accurate and rapid computation.
•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计算准确迅速。
.
21
3.英语名词→汉语形容词
• 英语原文中有形容词加后缀构成的名词, 翻译时可转化为汉语的形容词。 如:
• He came to my home for help. • 他来到我家请求帮助。 • I love having Friday off. • 我喜欢周五休息。 • I am for the former. • I am against the latter.
《英汉翻译》教学大纲-

《英汉翻译》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总学时:36课时总学分:2学分开课学期:第4学期适用专业:英语专业先修课程:基础英语、英语语法、英语阅读、英语写作执笔人: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英汉翻译是英语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的选修课,共2学分。
本课程属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翻译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专项课程。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已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基础上,初步了解翻译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掌握英汉两语的基本翻译技巧,培养初步的转换意识,为承担沟通信息的任务做好准备。
使学生初步熟悉英汉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掌握基本翻译技能,能翻译相当于英美报刊上中等难度的文章及中等难度的汉语文章和浅显的文学原著,要求译文忠实原著,语言通顺流畅。
三、教学时数分配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第1周 2课时1、教学内容简要介绍翻译的历史、定义与类型、意义与功能、标准与方法等,着重讲解英译汉的特征与意义及英汉词汇句法现象的对比。
2、重点与难点翻译的定义、标准和方法。
难点:翻译的标准以及不同译文的具体要求。
第2 周 2课时1、教学内容词义的选择、引伸和褒贬。
2、重点与难点词义的选择和引伸。
难点:词义的褒贬第3-4周 4课时1、教学内容在英译汉过程中各种词类相互转译的不同方法。
2、重点与难点动词与名词的转译。
难点:英语介词与汉语动词的转译。
第5-7周 4课时1、教学内容英译汉中的拆译法、增词法、省略法。
2、重点与难点增词法、重复法,省略法。
难点:词语省略法。
第8-9周 4课时1、教学内容英汉翻译中的正说与反说法。
2、重点与难点英语否定句译成汉语肯定句。
难点:英语的肯定句译成汉语否定句。
第10-11周 4课时1、教学内容被动语态及分句法,合句法的译法。
2、重点与难点英汉翻译时的语序变换;英汉翻译中的语态变换,即主动式与被动式的互换。
第12-14周1、教学内容名词从句,定于从句,状语从句的翻译。
2、重点与难点名词从句,定于从句,状语从句的翻译;名词从句,定于从句,状语从句的翻译。
英汉翻译讲义-第五章PPT课件

03
翻译技巧
选词技巧
确定词义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确定每个 英文单词的准确含义,特别是
那些具有多重含义的单词。
选择合适的词汇
根据上下文和语境选择最合适 的词汇进行翻译,确保译文准 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注意词义的褒贬色彩
在翻译时需要注意英文单词的 褒贬色彩,确保译文的情感色 彩与原文一致。
考虑文化因素
在选词时需要考虑文化因素, 选择符合目标语言文化的词汇 ,避免产生文化冲突或误解。
翻译的过程
理解阶段
在翻译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原文 进行深入理解,包括语义、语境、
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理解。
表达阶段
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译者需要运 用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将原文的意 义、情感和风格传达出来。
校对阶段
完成初步翻译后,译者需要进行校 对工作,检查译文中的错别字、语 法错误、表达不流畅等问题,并进 行修正。
英汉翻译讲义-第五章
目 录
• 第五章导言 • 翻译理论 • 翻译技巧 • 实践与案例分析 • 总结与思考
01
第五章导言
章节概述
01
介绍英汉翻译的基本原 则和技巧,包括直译、 意译、音译等。
02
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在词 汇、语法、句法等方面 的差异。
03
分析英汉翻译中的常见 问题,如词义选择、句 子结构调整等。
下章预告
• 第六章:翻译中的修辞手法与风格处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翻译可以分为 多种类型,如文学翻译、科技翻译、 商务翻译等。
翻译的标准
01
02
03
忠实于原文
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准确 传达原文的意义、情感和 风格,不得随意改动或曲 解。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教案章节一:英汉互译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英汉互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能够进行简单的英汉互译实践。
教学内容:1. 英汉互译的概念和定义。
2. 英汉互译的原则和标准。
3. 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 英汉互译的实践案例分析。
教学活动:1. 引入英汉互译的概念和定义。
2. 讲解英汉互译的原则和标准。
3. 介绍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 提供实践案例,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回答英汉互译的概念和定义。
2. 学生能够理解英汉互译的原则和标准。
3. 学生能够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英汉互译实践。
教案章节二:词汇与翻译1. 了解词汇在英汉互译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英汉词汇的差异和转换方法。
3. 能够准确翻译词汇和短语。
教学内容:1. 词汇在英汉互译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英汉词汇的差异和转换方法。
3. 常见词汇和短语的翻译实例。
教学活动:1. 引入词汇在英汉互译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英汉词汇的差异和转换方法。
3. 提供常见词汇和短语的翻译实例。
4. 让学生进行词汇翻译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词汇在英汉互译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英汉词汇的差异和转换方法。
3. 学生能够准确翻译常见词汇和短语。
教案章节三:语法与翻译教学目标:1. 了解语法在英汉互译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英汉语法的差异和转换方法。
3. 能够正确翻译句子和段落。
1. 语法在英汉互译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英汉语法的差异和转换方法。
3. 常见语法错误的分析和纠正。
教学活动:1. 引入语法在英汉互译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英汉语法的差异和转换方法。
3. 提供常见语法错误的分析和纠正。
4. 让学生进行句子和段落的翻译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语法在英汉互译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英汉语法的差异和转换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词语的翻译(1)增词法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法和句法结构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别。
例如,英语中有词形变化,汉语中没有;英语中大量用连词、介词、关系代词等,而汉语中各成分往往通过内在的关系贯串在一起,不一定或很少使用连词和介词,也没有关系代词。
所以,翻译时常常有必要在译文的词量上作适当的增加,使译文既能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又能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但是增词必须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非增加不可的词语。
汉译英中的增词一、根据句法结构需要增词1.增补主语汉语里无主语的句子相当多,汉译英时常常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适当的代词或名词补做主语。
增加什么样的主语则取决于上下文。
例1:不坚持就会失败。
One will fail unless —one perseveres.例2:怕要下雨了。
I am afraid it is going to rain.例3: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简直可笑!You want the horse to run fast and yet you don’t 1et it graze.Isn’t it ridiculous!2.增补非人称的或强调句中的it英语中it除了指天气、时间等外,还常用来表示强调、代替不定式等。
汉语中有许多表达方法,英译时需增补it。
例4:一天天冷起来了。
It is getting colder day by day.例5:是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的时候了。
It’s time we took effective measures.例6:尝试而失败还是比不尝试好。
It’s better to try and fail than never try at a1l.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汉英语言表达思想顺序的不同。
如果一个句子里既有叙事部分,又有表态部分,在汉语里往往是叙事在前,表态在后。
叙事部分比较长,表语部分一般都很短(如句中的“不容易”、“容易”、“好”)。
在英语中则往往相反,表态在前,叙事在后。
所以译文中要增补it作先行主语,以便把较短的表态部分放在前面。
下面两个例句中it起强调作用。
例7:我们费了很大力气才解决了那些问题。
It was with great effort that we solved those problems.例8:我们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
It was for your benefit that we did all that.3. 增补作宾语的代词或先行宾语it在汉语中,只要从上下文能正确理解,宾语常常可以省略,但在英语中凡及物动词都得有宾语,因此在英译时经常要增补宾语。
例9:我们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
We think it most important that theory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practice.例10:教师认为,让学生记住,简单地把两种物质混合起来就可能引起化学变化,是很重要的。
The teachers consider it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tudents to remember that simply mixing two materials may bring about a chemical change.在以上两例中,it是先行宾语,这里之所以用it作先行宾语,也是为了把宾语中较短的表态部分提前,把较长的叙事部分置后。
4. 增补物主代词在汉语中,物主代词常可省略,但在英语中,凡是说到一个人的器官和归他所有的或与他有关的事物时,经常要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例11:别把手搁在口袋里。
Don’t put your hands in your pockets.例12:他走进屋来,大衣上尽是雪,鼻子冻得通红。
He entered the room,his coat covered with snow and his nose red with cold.5.增补并列连词汉语语言精练,并列连词较少使用,但译为英语时,需要增补。
例13:男女老少都参加了战斗。
Men and women,old and young,all joined in the battle.例14: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not run away with him.6.增补从属连词或关系代词等汉语在表达上,从属关系是寓在句子里的,译为英语时必须明确表达出来。
而关系代词则是汉语中没有的英语表达法。
例15:“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我想想。
”“Think of me,if you won’t think of yourself.”例16:我吃了饭再去.I’ll go when (after) I have had my dinner.例17:凡是在科学技术上有建树者,都是工作最勤奋,并且勇于创新的人.Those who have made original contributions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the ones who have worked the hardest and have not been afraid to break new ground.7.增补连系动词在汉语中,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谓语,但在英语中却需要用系动词与形容词连用,构成谓语。
例18:昨天元旦,人人都很高兴。
It was New Year’s Day yesterday,and everybody felt very happy.例19:我们应当虚心.One should always be modest.8.增补介词汉语中不需要用介词的地方,译成英语时常常需要增补介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增补介词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
例20:公共场所不准吸烟。
‘Smoking is prohibited in public places.例21:你是白天工作还是夜间工作?Do you work in the daytime or at night?9.增补冠词汉语里没有冠词,因此,汉译英时往往需要增补必要的冠词。
例22:月亮慢慢从海上升起。
The moon was slowly rising above the sea.例23:我们对问题要做全面的分析,才能将问题解决得妥当。
We must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a problem before it can be properly solved.二、为了明确表达原文的含义而增词1.增补在汉语中不言而喻的词语例24:A班学习成绩很好。
The students in Class A have won a brilliant academic record.“A班学习成绩”是指“A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故英译时增补students。
例25:窝藏不报者,须受相当的处分。
Persons who shelter undesirable elements and do not report them to the authorities concerned shall be duly punished.“窝藏”显然是指“窝藏不良分子”,“报”显然是指“向有关当局报告”,因而译文增补了“undesirable element”、“them”、“authorities concerned”。
2.为了使上下文衔接,增补连接词语例26:努力学习吧,努力学习三年五载,你就会精通英语了。
Study hard! Study hard for three to five years! By that time you will be proficient in English.例27:李先生病了,我们得找个人代替他。
Mr. Li fell ill, thus making it necessary for us to find a substitute for him.三、为了适应英语句子的逻辑要求而增诃英语句子各部分逻辑关系比较严谨,在形式上主次分明,而汉语句子的结构较为自由,如果把汉语直译成英语,不增加在英语中必要的词,就会使句意不清。
因而,为了将原文的意思传达清楚,必须加词。
例28:我们的革命和建设,成绩是主要的,缺点错误也有。
In our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the achievements are primary,though there are shortcomings and mistakes.译文增加了一个though (虽然),既表达了原文的语气,也符合英语的习惯要求。
例29: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For actually the earth had no roads to begin with,but when many men pass one way, a road is made.译文加上to begin with (起初,开始时),使上下文逻辑连贯, 加上but when使英语文理通顺。
英译汉中的增词一、为了语法上的需要英语中没有量词,汉译时就得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增加合适的量词。
例如:例30:An elephant 一头大象a pen一支铅笔Soon the whole sky is azure and flaming.不一会儿,万里晴空已是一片火红。
英语动词有时、体和语气的变化,而汉语动词却没有对等的表现形式,翻译时常常须增加一些表示时,体和语气的词才行。
例如:例31:Yesterday evening I had seen her on her knees in front of the house.昨天夜晚我曾看见她跪在房子前面。
例32:She would spend hours dressing herself in fine clothes, and brushing her black hair. Then she would stand by the mirror and admire herself.她总是要花几个小时为自己盛装打扮,梳理她乌黑的头发。
之后她还常常照着镜子自我欣赏一番。
英语中可数名词有单复数之分,汉语则没有。
翻译时有时有必要增加恰当的词语以便传达这一含义。
例33:The lion is the king of animals.狮子是百兽之王。
例34:She warmly welcomed her guests in and brought them a cup of tea.她热情地把客人们迎了进来,然后给他们各端了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