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②(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单元测试卷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元勋.(xūn)殷.红(yān)鲜.为人知(xiān)B.奠.基(diàn) 选聘.(pìn) 锲.而不舍(qiè)C.谣.言(yáo) 秩.序(chì) 鞠躬尽瘁.(cuì)D.调羹.(ɡēnɡ) 澎湃.(bài) 目不窥.园(ku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昆仑赫然至死不懈B.典藉挚友妇孺皆知C.抱歉绞肉慷概淋漓D.深宵咳嗽马革果尸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的技术“大佬”A.除了表面上的名声和地位,这款智能手机背后还有些鲜为人知....和故事。

,而是一种让人舒适又信赖的感觉。

B.存在感不是锋芒毕露....。

C.长假过后,学生上课的时候多少有些心不在焉....D.小雪邀请好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少年的你》,可好朋友只想睡懒觉,真是让小雪深恶痛绝。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高。

B.节日期间,人们不仅可以欣赏鹏山旖旎的生态风光,还能欣赏到风情万种的原生态瑶族歌舞。

C.依法打击网络暴力,为网民理性表达树立健康有序的规则体系。

D.清明节小长假,南宁市高速路出口车流量持续高涨,有可能刷新春节车流量。

5.天气热了,张杨约李明到河边游玩,李明不想去,同时也劝张杨不要去。

李明的表述最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不行,我父母说不安全,那里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他们不让我去。

B.你脑子有病吧,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人多又不安全,反正我不去。

C.我俩年纪小,家长又没时间陪伴,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我们都不要去了。

D.去哪里?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想去就去,我可不陪你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2分)A.萦带(yínɡ)殷红(yīn)元勋(xūn)奠基(diàn)....B.校对(jiào)调羹(ɡēnɡ)薪金(xīn)抹杀(mǒ)....C.绞肉(jiǎo)硕果(shuò)迭起(dié)梳头(shū)....D.卓越(zhuó)昼夜(zhòu)挚友(zhì)澎湃(pénɡ)....【解析】“殷红”中的“殷”应读yā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A.选聘谣言鲜为人知家谕户晓B.抱歉小楷沥经心血心猿意马C.咳嗽草率不以为然深恶痛决D.悠然疙瘩锲而不舍妇儒皆知【解析】A.家喻户晓;C.深恶痛绝;D.妇孺皆知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D)(2分)A.即使马革裹尸,魂归烽火,也要仰天长笑,这是豪壮的选择。

....B.四川九寨沟地震救灾现场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C.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D.相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见如故。

....【解析】“一见如故”指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根据语境,两人“常常”见面,并非“初次见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D)(2分)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B.没有谁不能不被消防英雄们的事迹打动。

C.李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D.阅读名著是启示心智、陶冶情操的有用途径。

5.下列说法不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2分)A.《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

B.《说和做》一文彩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和作为反动家方面的说干事迹,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精神。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4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校.补鲜.为人知hè然心不在yān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邓稼先则是一个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邓稼先》(2)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

” 《邓稼先》(3)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回忆鲁迅先生》A.不我坚决不能走压B.不要我不能走扣C.不需坚决不行放D.不能我坚决不走压3.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8分)“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救济的文化药方。

——臧克家《说和做》(1)在选文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标点。

(2分)(2)在选文括号内填写恰当的词语。

(2分)(3)选文中加点的“再”“正”是词,加点的“向”“给”是词。

(2分)(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

(2分)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秦玥飞自耶鲁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国到农村担任村官,六年来一直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B.国家体操队的几位小将在世界锦标赛上表现出色,真是锋芒毕露....,令人赞叹。

C.1985年8月,邓稼先虽然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但他仍然锲而不舍....地工作,至死不懈,对我国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 分钟总分:120 分〕学校班级姓名座号一、积存与运用(25 分)1.依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出色人物而光辉cànlàn 。

他们中有chìzhàfēngyūn 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贵重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喚起我们对抱负的憧.(A.tóng B.chōng)憬与追求。

2.以下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马革裹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鲜为人知B.人才济济燕然勒功锋铓必露潜心贯注C.可歌可泣当之无愧家喻户晓锲而不舍D.鞠躬尽瘁深恶痛绝一返既往群蚁排衙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他性格豪爽、敢做敢当,所以应当说他还是个相.当.不错的人。

B.根.据.统计资料说明,中学生抽烟已成了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

C.革命的后代,决不能靠借老子的光,从.优越舒适的小天地里面成长。

D.今日我大老远跑到了你们这儿,没想到来就遇上了刚.刚.的倒霉事儿。

4.古诗文名句默写。

(14 分)(1)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3)卿今者才略,!(司马光《孙权劝学》)(4)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5)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咏物言志诗,它们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思想感情,请你默写出连续的两句:,。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有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老马》等。

B.萧红是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和散文集《牛车上》等。

C.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进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奉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元勋(xūn) 选聘(pìn) 锲而不舍(qì)B.昼夜(zhòu) 赫然(hè) 气冲斗牛(dòu)C.硕果(shuò) 奠基(diàn) 深恶痛绝(wù)D.草率(shuài) 小楷(kǎi) 鲜为人知(xiā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元勋奠基锋芒必露截然不同B.谣言昼夜引人注目妇儒皆知C.卓越伴侣心不再焉望闻问切D.薪金草率慷慨淋漓迥乎不同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当之无愧的“两弹元勋”。

B.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C.学校邀请战斗英雄王爷爷为我们讲述马革裹尸的战争年代里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D.当初他对妈妈的病不以为然,结果那次竟成了永诀。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优秀记者对真相的探寻,承载着公众的知情权,也是社会监督的一种方式,更是社会净化的力量。

B.科学家邓稼先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家壮山河的精神怎么值得我们称颂并且一直传承下去呢?C.能否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尺度。

D.教育部门多次再三强调,各个学校要坚决避免学生私自下河游泳,一定要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

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_____________;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_____________;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_____________ 。

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A.却能谱就你明天的华章却能垫起你明天的高度却能给予你明天的阴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菜qí()蝉tuì()叮zhǔ()shùn()息书shú()轻jié()花pǔ() shàn()笑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4分)(1)拍雪人和塑罗汉需要人们鉴赏:__________________(2)这是荒园,人迹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____________________ (4)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___________________3.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4分)(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既是对一位心爱的小姑娘的劝慰,同时也是勉励自己来正确对待人生道路的困难和挫折。

()(2)《未选择的路》中的“路”是写诗人自己的生活道路。

()(3)《丑小鸭》中的丑小鸭有着美丽善良的心灵,有着自己一份美好而执著的理想,并且能为自己的理想去不懈地奋斗。

()(4)《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他为了叔叔给日本人害死的事,急得吐血了”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写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深重灾难。

()4.名句积累(4分)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

《竹里馆》从学过的古诗中,请选择最能给你启迪的两句诗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试题第一单元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试题第一单元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七年级语文•下(R版)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2)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3)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4)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5)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6)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7)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牧在《泊秦淮》中描写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我诧.异于牵牛花的强韧的生命力,被扯断在草堆里,还能从容地迎接阳光,悠闲地开花。

虽然它被拘在枯草堆中动弹不得,但拘得了一时,岂拘得了一世?它那生命的触须必定会再度伸出来,抓住泥土,呼吸空气。

原来,这世界对于强韧的生命力是无可奈何的。

四处缠rào的牵牛花,它哪里忧惧花朵被践踏、藤蔓被截掉?踩得碎花,可踩不碎潜藏于大地腹部那双蠕动的巨掌。

只要巨掌动,自有花朵迸.溅出来;只要有泥土,生命便在天地间自在熬游。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诧.()异迸.()溅缠rào()(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2分) (3)文中的“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四个义项,请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义项()(填序号)(2分)A.逮捕或拘留B.限制C.不变通D.拘束(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何以中国?何以中国人?这看似宏大的命题,却为一代代青少年反复追问。

2023年的《开学第一课》通过“行走的课堂”充分诠释了在各个领域“强国复兴”的征途中“如何有我”和“何以有我”。

节目从传统文化、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国防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在“行走的课堂”中鼓励青少年以昂扬向上、不懈奋斗的姿态接过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接力棒。

一、读·书(12分)【书法·匠心瓷韵里的中华文化】1.一个大英博物馆,半部中国文物史。

一篇名为《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文章一经刊登,便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

随后,有网友留言“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2分)A.“家国永安”属于楷书,古朴典雅,与光滑圆润、端庄大气的瓷器相得益彰。

B.宋代瓷枕上“家国永安”四个字传递出人们对家国安宁的深切企盼。

C.“春寿”属于篆书,古朴典雅,与光滑圆润、端庄大气的瓷器相得益彰。

D.“春寿”二字一波三折,其造型和题文内容,体现了精巧的艺术构思与中华文化韵味。

【诗文·感受经典诗文中的家国情怀】2.泱泱华夏、浩浩诗海,一撇一捺是脊梁,一山一水皆风骨。

请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表。

(10分)作者及出处诗句感悟李商隐《夜雨寄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窗剪烛”间遥想团聚之乐。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2)____________,“故园菊”中感悟思乡、安故园》____________。

忧民、盼和之真切。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雨梦境里体会报国之志及拳拳之心。

诸葛亮《诫子书》(4)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5)____________。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国紧密相连,“家国情怀”已经植入我们的灵魂深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元勋(xūn)奠基(diàn)澎湃(bài)鞠躬尽瘁(cuì)B.挚友(zhì)迭起(dié)咳嗽(sou) 鲜为人知(xiān)C.卓越(zhuó)校对(xiào)薪金(xīn)气冲斗牛(dǒu)D.硕果(shuò)草率(shuài)悠然(yōu)潜心贯注(qi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选聘深宵至死不懈契而不舍B.调羹绞肉锋芒毕露妇儒皆知C.谣言昼夜慷慨淋漓目不窥园D.小楷吩咐一反即往深恶痛绝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B.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C.爱出风头的他经常夸夸其谈,与别人争吵时锋芒毕露。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干部,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4.能与前边加点部分构成最佳对偶的一项是( )(4分)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_________。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志不绝争取民主B.人心异常悲愤意志坚民主自由C.人民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望D.人心异常悲愤志不绝民主有望5.下面文字有三处语病,请找出两处并修改。

(4分)①三十年前,雷锋以其平凡的人生实践,树立起了人生价值的最高坐标。

②但市场经济大潮下滋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之风不仅对助人为乐、奉献他人的价值观念遭受了极大冲击,③而且加重了当下伦理失范、道德滑坡,④以至于看见跌倒老人不扶,成为当下中国道德选择的难题!(1)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的“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暖心交警为车祸受伤者撑伞,感动山城。

A.“天气寒冷,带个热水袋暖一暖手吧。

”妈妈对正要出门的我说。

B.百花村社区举行包粽子比赛,为“情系端午”活动暖场。

C.重庆90后暖男手绘漫画,教父亲使用银行查询系统。

D.今年五月,汽车市场回暖明显,呈良好的发展态势。

7.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A.同学们给住院的校工送来水果,他感动地说:“谢谢同学们,你们的礼物我笑纳了。

”B.“小岩,你怎能给同桌抄你的作业?”“怪哉,君子成人之美,何罪之有?”小岩很不服气。

C.西瓜滞销,小京替卖瓜的叔叔写了张促销广告:“西瓜性凉可消暑,多食无益须谨慎。

”D.我对阿姨说:“对不起,我把借您的书弄破了。

”她笑道:“没事儿,‘读书破万卷’嘛。

”8.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杨振宁,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C.萧红,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9.人们说话的口吻通常与其性格相应,作家在塑造人物时,也会借言谈来凸显其性格。

下面是某名著中同一女性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依据你对下列小说人物的认识,选出最有可能的一项( )(4分)①“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②“你当我怕谁是怎么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③“你说话呀!成心逗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A.孙二娘 B.简·爱 C.虎妞 D.翠翠二、阅读探究(40分)(一)(11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权谓吕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_____(3)孰若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可以为师矣B.及鲁肃过寻阳过犹不及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又数刀毙之D.结友而别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1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3分)(二)(13分)智者幽默心孙燕华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

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做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

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

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

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

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锺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

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有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

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

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

老人一看自己这件二十多岁时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

“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

“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

我们全都大笑起来。

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⑨“今天早晨看报,美国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⑩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选自《北京晨报》)14.成语谐音往往造成幽默效果,请还原第④段中“坐椅待币”这个成语。

(2分)15.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三位大师各自的幽默特点。

(3分)16.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下面加点内容的表达效果。

(4分)(1)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

(2)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17.结合第⑩段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4分)(三)(16分)中国科技“众帅之帅”朱光亚: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余建斌2011年2月26日,一位87岁的科学巨星停止了思想,一年之后,苍穹之上的那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依然并将永远放射光亮。

朱光亚,这个名字承载了一段传奇而神秘的人生,代表了一个充满理想又无比睿智的大脑,也镌刻出一个大写的人,一颗淡泊的心。

“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1959年由钱三强推荐,宋任穷等人邀请35岁的朱光亚到核武器研究所领导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朱光亚自此投身于核武器研制,到2005年以年过八旬的高龄退休时,与核“打交道”近半个世纪。

1946年,22岁的朱光亚被物理学家吴大猷选中,与李政道等人一起赴美留学,他当时选择进入了密歇根大学攻读核物理博士学位。

在密歇根,朱光亚的学习成绩始终全部是A,连续4年获奖学金,并在《物理评论》上相继发表了4篇英语论文。

这也是目前公开渠道可查到的朱光亚仅有的4篇学术论文。

平日里,他常组织大家围坐在草坪上传阅《华侨日报》,宣读家信,传递国内消息。

1950年3月18日,一篇感情真挚的《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发表在《留美学生通讯》上。

此信一出,仿佛是吹响了回国的集结号,让很多原本天平在摇摆的海外学子受到了感召,选择了回到新中国。

这封信的主要牵头人,便是朱光亚。

朱光亚认为,只有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才能实现。

1950年2月,他拒绝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旅费,匆匆告别学业尚未完成、正处在热恋中的女友,取道香港回到新中国。

正是在此次临行前,他和其他51名留学生签名发出了那封公开信。

信中大声呼唤: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对朱光亚而言,漂洋过海去学习和追求的梦想,终于有了坚实的土壤。

此后,从核武器研究所创业开始,朱光亚就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技术组织和领导工作,也是我国核武器研制计划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一朵黄褐色的蘑菇云在我国的西北戈壁腾空而起。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国之核盾终于铸就。

朱光亚一行人还没来得及赶到山头的观测站,转过身来看着正在升腾的蘑菇云,不禁潸然泪下。

据说,朱光亚这辈子喝酒只醉过一次,就在那个晚上。

1966年12月,氢弹原理实验获得圆满成功,这距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仅两年两个月。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研制速度之快,令国际上惊叹万分。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惊叹中国在原子弹和氢弹上获得的巨大而迅速的成功,也对此深感好奇。

后来李政道了解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一支了不起的科学家团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