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学生心理咨询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90后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调查

出生于 2 0世 纪 9 0年代 的大学 生 , 在经历 贫 富差距 增
大, 信息 网络 日益开放和就业 形势严 峻这些 新 时期新变 化
的同时 , 他们 的人 生观 、 价值 观 和世界 观出现 了新 的变化 。 相 比 以往大 学 生 , 9 0后 大学 生 出现 了一 些 典型 的心 理 特 征: 性格上 , 早熟老练, 以 自我 中 心 , 善 于 表 现 自己 ; 认 知 上, 独立 而 富于个性 , 创造 力较 强 ; 情感 上复 杂而 脆弱 ; 意
S P S S统计分析 软件 与人 工整理 相结 合 的方式进 行分 析处
理 。调查共发 出问卷 1 3 0 0份 , 回收问卷 1 3 0 0份 , 有 效 问 卷1 1 1 3份 , 有效 回收率为 8 5 . 6 2 %。
志力不强 , 容 易受 到 各种 诱 惑 , 并 缺 乏 吃 苦 耐 劳 的精 神 。 面对这个 群体 , 高校心理健 康教 育者需 要深 入 了解 他们 的 所思所想 , 以及他们面 临的压力 、 应对 压力 的方式 , 以期有 针对性地 、 有效地 进 行心 理健 康教 育 、 心 理 咨询 工作 与危
办法 。
的生理和心理 的反应 和变化 , 这些 能引起 压力 的刺激 通常
被 称为压力源 , 压 力源是客 观存 在的 。压力 在生 活 中普遍
存在, 压力对人 的生活 、 工 作和学 习有 着非 常大 的影响 , 一
方 面它挑战人 的耐心 、 应对 能力 和 自我保 护 能力 J , 另一 方面, 适度 的压力 可以提高 做事效 率。应对 方式 是指个 体 在对 面挫折和压力时所采 用 的认 知和 行为方 式 , 又可称 作 应对 策略或应 对机 制 。它 是 心理应 激 过程 中一 种 重要 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群体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本文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首先,我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存
在着焦虑、压力大、情绪波动大等问题。
其中,学业压力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压力来源,同时社交压力、就业压力等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此外,调查还发现,大学生在解决心理问题时常常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教导他们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
其次,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
同时,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通过各种渠道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最后,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共同努力改善大学生
的心理健康状况。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
努力来解决。
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分析方案

形势与政策———重庆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报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报告一、现状:由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事件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
2018年5月,我组成员针对这一现状对重庆市大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研究。
目的在于针对现状,对症下药,使大学生增强心理抗压和承受能力,及时排解自身的烦恼。
2018年5月,我组对重庆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附件三)表明,不少大学生存在大量心理方面的问题,使得我们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起警觉。
二、调查统计:我组采取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分析重庆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共用200份调查问卷来统计数据,充分反映事实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我组对问卷进行了类型归纳,按照用同一类型问题的比率求平均值,来分析问卷中重庆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41%的大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对考试反感、分数过敏,属于学习焦虑,因此这类人应该接受为个人制定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47.3%的大学生因为人际交往技能差,过分注重形象,害怕交往,属于交际焦虑,因此这类人应该积极主动交流,多多进行人际关系的沟通;24.88%的大学生因为性格内向和所处环境影响而不善交往,属于幽闭孤独型,因此这类人应该多交朋友,多参加社团活动和聚会等;34.76%的大学生因为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心理较为偏激,属于多疑敏感型,因此这类人应该多多与人沟通,或者向心理医师咨询;60.76%的大学生因为做事准备不充分,信心缺乏,性格懦弱属于自责自备型,因此这类人应该多参加聚会、演讲、多多发表评论来增强自信心。
三、结论: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速发展,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从问卷分析来看,重庆市大学生面临着就业与学习的压力,进而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焦虑感,再加上当代大学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进而引发各种悲剧事件的频繁发生,甚至出现在校自杀或他杀事件,严重扰乱社会治安问题,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甚至不利于国家未来建设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调研报告

大学生心理调研报告
《大学生心理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大学生心理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压力大的问题。
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大学生还面临着学习方式改变、社交减少等问题,使得心理压力更加凸显。
同时,调研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足。
很多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缺乏认识,不知道如何缓解心理压力,缺乏应对心理问题的技巧。
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显得十分重要。
此外,调研结果还显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
大学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服务。
他们希望学校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支持。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调研报告显示了大学生心理压力大、心理健康意识不足以及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并且建立更加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心
理健康支持。
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健康重庆”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建设思考

“健康重庆”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建设思考摘要:“健康重庆”明确指出促进人在体质、生理和心理等几方面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高校作为重庆的主要文化阵地,高校的心理健康建设也就尤为重要了。
高校心理健康建设主要主要涉及两大群体:大学生和高校教师。
通过对这两个群体心理健康现状的收集和整理,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建设进行思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心理健康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35-02一、引言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要,重庆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健康重庆”的五年行动计划。
“健康重庆”是指城市管理、生态环境、卫生服务、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促进市民在体质、生理和心理等几方面健康发展,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使城市形成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和健康社会协调组合的有机体。
健康首先是指人的健康,既包括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更包括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性上的完好状态。
建设“健康重庆”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达到人人健康,进而建设一个精气神十足,和谐文明奋发向上,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重庆。
关注心理健康是建设“健康重庆”的重要方面。
高校作为重庆的主要文化阵地,在建设“健康重庆”的视野下,高校的心理健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在高校从事一线辅导员工作多年,直接接触到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也参与到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想法。
同时,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在面对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时,有时也会感到情绪化和心理压力。
本文在综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分析高校心理健康现状,运用心理学界新兴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高校心理健康建设进行思考,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调查

导中心老师不能替自己保密1.17、 问题不严重1.83、 觉 得学校的咨询是免费的咨询师不会用心帮自己2.36、 接受心理咨询易在周围人群中造成议论2.85。 “担心 心理辅导中心老师不能替自己保密”来自学生对心 理辅导中心工作人员双重身份的担忧, “学校心 认为 理咨询是免费的咨询师不会用心帮自己”反映了现 行体制会导致学生对咨询师不信任, “问题不严 觉得 重不需要咨询”说明学生认为要出现很严重的问题 才需要进行咨询, “接受心理咨询易在周围人群 认为 中造成议论”则反映学生认为公众对心理咨询较为 抗拒。 在心理辅导中心接受过咨询和在其它心理咨询 机构接受过咨询的比例, 男生是15.9%和7.5%, 女生 表明男生求助动 是25.3%和8.2%,2=14.924,=0.001, 机低于女生。 2.5 对心理辅导中心的了解
作者简介: 陈昱文, 本科, 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促进。 通讯作者: 马利军。
・84・
医学与社会 2010 年 2 月第 23 卷第 2 期
电视,53.5%来自上课或学校举办的心理健康活动, 43.4%来自上网查阅, 22.7%来自心理咨询, 4.6%来自 其他,仅有5.7%从来不去了解。近一半学生没有通 过学校心理健康活动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提示心理 辅导中心资源的浪费。 2.3 对心理咨询的认识
12月25日 《信息时报》 报道: 据不完全统计, 广东近5 年已有75名学生自杀,仅08年已有30名左右学生自 杀。由此引发人们再次关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 况及高校心理辅导中心使用情况。研究显示,当前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结构、 配置、 使用率等问题 ,
[2-3]
而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态度也存在偏差 [4]。本文从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态度及高校心理辅导中心使用情 况着手研究,希望为今后高校心理辅导中心工作开 展提供一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广州某十所高校在校学生。在各校 中方便取样抽取部分班级派发问卷, 共发放问卷1150 份, 回收问卷1071份, 回收率93.13%。 其中男生596份 (55.6%) 女生475份 , (44.4%) 文科168份 ; (15.7%) 理 , 科293份(27.4%) ,工科277份(25.9%) ,医科108份 (10.1%) 艺术类216份 , (20.2%) 缺失值8份 , (0.7%) 。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从对心理咨询认识、 心理知识
大学生心里特点分析报告

大学生心里特点分析报告引言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主要力量,他们所面临的学习、生活和社交压力都不同于其他阶段的人群。
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内心状况,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和支持。
本报告将基于对大学生的调查和研究,探讨大学生心理特点,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求知欲强烈大学生是学术知识的获取者和传承者,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他们渴望了解新知识,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
通常,大学生会积极寻求各种学习机会,主动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学术竞赛,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针对大学生求知欲的特点,学校教育应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渠道,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研究。
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途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情感波动大大学生正处于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期,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职业、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
这些压力可能会导致大学生情绪的波动和不稳定。
在这个时期,大学生可能会经历情绪低落、焦虑、紧张、学习压力等问题。
为了帮助大学生应对情感波动,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学会调节情绪。
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怀,建立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网络。
三、自我意识强烈大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
大学生逐渐产生了自我思考、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的意识。
他们希望像成年人一样独立决策,追求个性和自由。
针对大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学校和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参与和决策机会,让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此外,学校和家庭教育也应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引导他们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
四、适应能力较强大学生通常会面临来自不同领域的新环境和挑战,需要快速适应。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会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
他们积极融入新的社交圈子,与他人建立联系,拓展自己的人脉。
大学生心理调查报告

大学生心理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本调查旨在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我们在多个大学校园内发放了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压力源、心理健康需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3. 调查结果与分析3.1 受访者的个人信息我们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了本次调查,其中男性占40%,女性占60%。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分布在不同年级和专业,年级分布相对平均,各专业均有涉及。
3.2 心理健康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为良好。
7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心理状况良好,只有10%的受访者表示心理状态较差。
这可能与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有关。
3.3 心理压力源在探究大学生心理压力源方面,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压力源来自学业压力(40%),社交压力(30%),经济压力(20%)和家庭压力(10%)。
这一结果与大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相符。
3.4 心理健康需求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们对于心理健康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理咨询服务:60%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学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提供给他们一个可以倾诉和解决问题的空间。
•心理健康教育:70%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中很有必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心理疏导活动:有一定比例的受访者希望学校组织心理疏导活动,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和困扰。
4. 结论与建议根据本调查的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2.学业压力、社交压力、经济压力和家庭压力是大学生主要的心理压力源。
3.大学生在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活动等方面有明确的需求。
针对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应对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 I v s i a i n a d A na y i n Co l g t de t ’ tiu n e tg to n l s so le e S u n s A tt de
t y h l g c lCo ns ln n Cho q ng Ciy o Ps c o o i a u ei g i ng i t
ps c olgia o n ei g i o lg s y h o c l u s l n c le e . c n
a t o , u ve a o d c e o 5 o l g t de t n Ch n qi g Ci n h e u ts o st a nt ewho e u h r as r y w sc n u td t 00c le esu n si o g n t a d t e r s l h w h to h y l. su e t a o ii eatt d O p y hoog c l o n e ig. we e , h r r ome d fee c s o xa p e gr t d n stkeap stv tiu et s c l ia u s l c n Ho v r t e e ae s if r n e ,f re m l , il s e s su e st a r o r m r rph ia d c to p rm e t n o efo b g cte ual o d am o e t nt. t d nt h t en tfo a to ysc le u ai nde a ud a t n dt s r m i iisus l h l r a h y p ii eatt d o r st ec u s l g. sd s w i h r wt fg a ea h r e i g o c n m i o di o ostv tiu et wa d h o n e i n Be i e , t t eg o h o r d ndt ewo s n n fe o o cc n t n h i o u e t’ rgn. e e tde t l s e o ns l g a d m o es d n sh l e t ti det . t Sf u h t fs d n s o i i f w rs t u n swil e k c u e i n r t e t od an gai at n u ve u t o i I o ndt a t i su n s att d o c u ei g ha h i he tc rea i n t h e a i r li tn in a d t e l we t o e ai n t t de t’ tiu e t o ns l st eh g s o r l to o t eb h v o a n e to n h o s r lto o n c
与认 知 的 相 关最低 。 了解 大学 生心 理 咨 询状 况 , 可 以 为 高校 心理 咨 询 工 作 的开 展提 供 依 据 。
【 键 词 ] 大 学生 ;心 理 咨 询 ;情 绪 情 感 ;行 为 意 向 关Βιβλιοθήκη 【 中图分类号 ]G 4 44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 编号 】l 7 — 3 6 2 0 ) 4 0 8 — 3 1 4 2 (0 9 0 — 04 0 6
A bs r c :Ad pi gte’ a l o l g t d ns At t d o P y h lgc l u s l g ta t o t h ’ b e f n T Col eSu e t’ t u et s c oo ia e i Co n ei ”wrt n b e n i e yt t h
重庆 市大学生心 理咨询态 度 的调查 与分析
I 清 , 李 征 澜 、
( 南 大学 教 育科 学研 究所 ,重庆 西 40 1) 0 7 5
[ 摘 要] 采用自编的 “ 大学生心理咨询态度量表”对重庆市 5 0名 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大学生 0
对 心理 咨询 的 态度 整体 上 是 积极 的 ,但 仍存 在 矛 盾心 理 ;女 生 、非 艺体 类及 大城 市 学 生 的咨 询 态度 更 积极 ;随 着年 级 的升 高 或生 源地 经 济水 平 的下 降 ,大 学生 的求 咨行 为减 少 ,消极 咨询 情绪 增 加 ;咨 询态度 与行 为意 向的相 关最 高 ,
B igL hn l U Q n , I ega Z n (d ct nS i c ee rh ntueS uh et nvri, hn qn, 0 75 C ia E uai ce e sac si t o tw s U i st C o g ig 4 0 1, hn) o n R I t , e y
t o nii n Un r tnd n t de t ’ tiud o ps c o o i a o ns lng c n p o dehit orc n uci he he c g to . de sa i g su n s att et y h l g c lc u ei a r vi n sf o d tngt
第 9卷 第 4期
20 0 9年 1 2月
温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ur lofW e na nzho u V0C t ona & T c n c lCO 1 g ai l e h i a 1 e e
、o . O. ,1 N 4 9 DC 20 C.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