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对受损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方面的作用分析

合集下载

人流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对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效果观察

人流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对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效果观察

人流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对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20-08-24T08:08:27.748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12期作者:许丽菊茹美笑冯秀瑞[导读] 无创和操作简便等优势,极大程度上缩短患者月经复潮时间,还可促进子宫内膜恢复。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广东阳江 529931)【摘要】目的:探讨人流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本科室2016年5月—2019年4月时间段内诊疗的人流术对象共300例并取得知情同意,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参照组(150例)和治疗组(150例)。

参照组仅采取人工流产术操作流程,治疗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电生理治疗,比较受术者月经复潮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

结果:参照组月经复潮时间(35.4±2.5d)、子宫内膜厚度(6.19±0.90mm)均较差于治疗组(30.5±2.1d、9.37±0.96mm),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人工流产术对象中,盆底电生理治疗是以安全、无创和操作简便等优势,极大程度上缩短受术者月经复潮时间,还可促进子宫内膜恢复。

【关键词】人流术;盆底电生理治疗;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复潮时间【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2-0098-01人流术作为避孕失败后终止妊娠常见方式,特别是在时代发展和思想进步的背景下,性观念出现显著变化,而无痛流产技术的持续性发展、国家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以及知情选择避孕措施,让已婚育龄妇女脱离了“上环、结扎”的束缚,自由无拘的“性福”生活使人工流产对象明显增多。

报道显示,全球范围内年均流产人数约为5000万,而我国则占据1/3左右。

人流术为侵入性操作,术后均存在腹痛问题,甚至还会出现宫腔/宫颈粘连、阴道出血、不孕等状况,增加机体创伤[1]。

为了降低人流术对受术者生殖系统的伤害,促使受术者尽快恢复生殖健康,我站采取盆底电生理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盆底康复治疗仪市场分析报告

盆底康复治疗仪市场分析报告

盆底康复治疗仪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盆底康复治疗仪是一种专门用于肌肉康复和功能修复的医疗设备,主要用于治疗盆底肌肉失调、尿失禁、产后康复等问题。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盆底康复治疗仪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本文旨在对盆底康复治疗仪市场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市场概况、需求情况及竞争现状,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报告的结构和组织进行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整个文章的布局和内容安排。

具体可以包括对各个部分的简要概括,例如引言部分将介绍盆底康复治疗仪市场分析报告的背景和意义;正文部分将分析市场概况、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情况;结论部分将展望市场前景、发展趋势,并提出建议等。

通过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说明,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报告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内在逻辑关系。

1.3 目的目的:本报告旨在对盆底康复治疗仪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概况、市场需求分析、市场竞争情况以及市场前景展望。

通过对市场发展趋势的探讨和建议,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市场参考,帮助他们制定更有效的战略和决策。

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解盆底康复治疗仪市场情况的参考,以便更好地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1.4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盆底康复治疗仪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首先,我们概述了本文的目的和结构,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全文内容。

接着,我们对市场的概况、需求分析和竞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通过对市场的分析,我们发现盆底康复治疗仪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竞争激烈。

在结论部分,我们展望了盆底康复治疗仪市场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对盆底康复治疗仪市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对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相信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盆底康复治疗仪将会成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祉。

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在改善子宫内膜血流方面的作用

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在改善子宫内膜血流方面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在改善子宫内膜血流方面的作用
作者:孙鹏达杨逸尘王征
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10期
随着不孕患者的日益增多,伴随其而生的辅助生殖技术日趋发展并逐渐成熟,行试管婴儿助孕患者也日益增多,试管婴儿的成功率虽然较10年前有明显提高,但目前却未见有大幅度的改变,该院成功率维持在40%~50%左右。

尤其那些曾行过多次人流的患者,易导致输卵管阻塞而无法自然受孕,需通过试管婴儿助孕。

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即使行助孕术,由于内膜受损导致内膜较薄而不利胚胎着床使得助孕失败。

有资料报道,增生期内膜>6mm,出现三线征,胚胎植入可能获得成功。

另有部分患者虽然内膜厚度尚可但血流较差而导致多次助孕失败。

因此,如何提高内膜厚度及血流是目前较难解决的问题。

该院2010年引进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该设备虽然主要用于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但由于它能改善盆底的功能及血运,故将其用于改善子宫内膜的治疗,选取2011年1月-2012年8月于该院生殖中心欲行冷冻胚胎移植的患者107例,采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进行盆底治疗,旨在探讨盆底功能障治疗仪在改善子宫内膜血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灌注分析

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灌注分析

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灌注分析发表时间:2017-12-04T16:55:21.99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9期作者:石冬梅杨芳汪宏玲[导读] 受精卵是否可以顺利的着床,和血液供应与子宫内膜的厚度息息相关,并且子宫内膜的因素会导致妊娠受到直接影响。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宁夏银川 750004)【摘要】目的:分析盆底神经的肌肉电刺激对于薄型子宫内膜的患者血流灌注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

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薄型子宫内膜的患者3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每一组15例,观察治疗有效性。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RI的改变量、子宫内膜的增加幅度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比参照组大,P<0.05。

结论:盆底神经的肌肉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薄型子宫内膜的患者血流灌注与子宫内膜厚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薄型子宫内膜;血流灌注【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124-02 受精卵是否可以顺利的着床,和血液供应与子宫内膜的厚度息息相关,并且子宫内膜的因素会导致妊娠受到直接影响。

而子宫内膜的微环境血流灌注的情况和内膜厚度相关,如果内膜血流的灌注不足,会使得子宫环境变差,继而形成薄型子宫内膜。

因此,临床研究重点是提升子宫内膜的血流灌注,对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进行改善,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胚胎着床成功率。

本次探究了盆底神经的肌肉电刺激对于薄型子宫内膜的患者血流灌注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现把本次研究进行以下的总结。

1.研究资料和治疗方法1.1 研究的资料选2016年06月份到2017年06月份在我院治疗的薄型子宫内膜的患者3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每一组15例,参照组采取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盆底神经肌肉的电刺激治疗。

在参照组中年龄最小和年龄最大的患者分别是23岁与41岁,年龄的均值是(29±2.18)岁。

盆底康复治疗仪对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盆底康复治疗仪对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盆底康复治疗仪对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

方法:利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结果:治疗的96例病人中,有效率达到96%以上,各种症状消失或得到缓解的达85%以上。

结论: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病人效果显著。

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效果【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14-02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盆腔脏器移位引发的盆腔器官位置异常和功能异常,成为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的常见病。

据报道,其患病率高达40%-6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妇女的健康意识日渐增强,改善盆底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多,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

这种盆底康复功能治疗技术的核心是使产妇的盆底组织结构和功能逐渐地恢复正常,使其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的组织机构和功能。

[1]我院于2013年引进盆底康复治疗新技术以来。

收治的患者效果显著,而且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治疗。

现将来我院治疗的患者中抽取96例,患者的疗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治的96例患者,年龄在25-69岁,平均年龄38.5岁,接诊的患者盆底肌障碍的症状不同。

主要症状有:轻、中度阴道前后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轻、中度子宫脱垂,腰部不适及会阴堕胀等。

多数患者存在两种以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治疗时间为8次一个疗程,其中有6例患者做了1个疗程,82例为两个疗程,8例患者为3个疗程。

1.2治疗方法1.2.1由临床医生进行盆底肌功能障碍筛查,筛选出需要治疗的病人。

由一名经验丰富且专门接受培训的助产士对患者实施盆底康复仪的操作治疗。

治疗前应与患者做好盆底康复治疗技术要达到的目的及治疗中所要注意问题的宣教工作,让患者清楚盆底功能障碍发病原因,及盆底功能锻炼知识和康复治疗的疗效、优点和目的。

盆底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效果观察

盆底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效果观察

盆底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盆底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疗效。

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就诊的薄型子宫内膜妇女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运用盆底仿生物电刺激治疗。

比较两组LH峰日子宫内膜下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PI、RI、S/D)变化情况,比较两组LH峰日A型子宫内膜患者占比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满意度。

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LH峰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后LH峰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动力学指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LH峰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动力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型子宫内膜患者占比、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A型子宫内膜患者占比、治疗后≥7mm患者占比、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使用盆底仿生物电刺激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增加血流灌注,优化血流参数,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薄型子宫内膜;盆底仿生物电刺激;子宫内膜厚度;血流动力学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内膜厚度与可获得妊娠的阈厚度相比偏低。

目前对于薄型子宫内膜尚无统一的标准,临床上多认为薄型子宫内膜是患者自然月经周期LH峰日或人绒膜促性腺激素日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7mm[1]。

薄型子宫内膜的病因较为复杂,其发生与年龄、妇科炎症、药物损伤、宫腔操作等因素有关。

目前临床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手段有激素调节、机械刺激子宫内膜和药物改善微循环等,但疗效欠佳,治疗难度大[2]。

另外,子宫内膜薄会导致胚胎着床失败,造成不孕不育。

本次研究将盆底仿生物电刺激应用在薄型子宫内膜患者治疗中,研究分析其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寿光市妇幼保健院妇孺国医堂就诊的薄型子宫内膜妇女50例。

盆底康复治疗仪为女性朋友带来的好处有哪些?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怎么进行? ...

盆底康复治疗仪为女性朋友带来的好处有哪些?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怎么进行? ...

盆底康复治疗仪为女性朋友带来的好处有哪些?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怎
么进行? ...
众所周知,女性妊娠、分娩的过程会对盆底肌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

甚至可造成压力性尿失禁、漏尿、阴道松弛、子宫脱垂、性交痛、盆腔痛、性生活困难等后果。

如果产后42天到1年内进行盆底治疗可以使其迅速恢复到未分娩前状态。

想要加强盆底肌肉功能恢复,增强青春活力吗?来县医院产科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吧,产后2个月的盆底康复等于未来几十年的幸福生活!接下来,就给你说一下吧!
县医院产科最新引进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应用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技术,促进产后盆底肌肉功能康复,要求产妇在产后42天这个最佳时间段对盆底肌肉充分评估的基础上,个体化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每次治疗15-30分钟,每周2-3次,10-15次为一个疗程,二个疗程为佳。

并定期对患者盆腔肌肉的力量、速度、功能等进行评估。

产科医生为患者进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康复治疗仪在临床用途特别广泛,主要治疗因分娩(正常产和剖宫产)、产后没有恢复好、产妇高龄及长期负重、腹压增加(如长期便秘、咳嗽等)所造成的各种合并症、并发症。

包括各种尿失禁、阴道前后壁膨出、阴道松弛、阴道痉挛、盆腔痛、性交痛、性生活不满意、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产褥期症状(腰背痛、腹痛、尿潴留、乳腺炎、耻骨联合分离)、乳房松弛下垂、下肢水肿,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术后瘢痕疼痛等均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盆底康复治疗无创、无痛、无需服用任何药物。

将在舒缓悠美的音乐中,享受着轻松愉快的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交谈、读书、看报,治疗舒适、安全、有效、无副作用。

经过一到两个疗程的治疗后,结合盆底肌肉康复器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可长久保持盆底肌肉功能,大大提高广大女性朋友的生活质量。

人流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观察

人流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观察

人流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8-11-07T11:13:51.937Z 来源:《药物与人》2018年7月作者:徐建蓉[导读] 探讨早孕人工流产后行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育龄女性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为术后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对照组100例术后未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

观察两组术后有无月经量减少、宫腔粘连、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膜厚度。

徐建蓉绵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摘要:目的:探讨早孕人工流产后行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育龄女性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为术后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对照组100例术后未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

观察两组术后有无月经量减少、宫腔粘连、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膜厚度。

结果:治疗组术后月经量减少率为4.98%,宫腔粘连率为0.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0%及6.00%,术后首次月经复潮时间为(26.5±2.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8.1±2.1)d,子宫内膜厚度为(9.26±0.96)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0.93)mm及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盆底电生理治疗能促进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及促进月经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易实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流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和终止非意愿妊娠的一种补救措施。

据报道,全球每年约有4800万人次人工流产,中国占有1/3,约1300万人次,且随着性观念的开放及无痛人流术的开展,我国人工流产有日益增多趋势。

人工流产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术中术后可能出现腹痛、阴道流血、宫腔或宫颈粘连、月经量减少、不孕等并发症,对女性的心理健康及生殖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
• 临床研究 •
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对受损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方面的作用分析
周爱玲 唐 进 李云化 杨 晋 和智琴 许益娟 高国雁 张 琼
(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 分析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对受损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方面的作用。

方法 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共收治60例盆底肌功能低于3级的患者,随机分组,各组30例,观察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RI 改善程度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

结果 ①组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比治疗前厚,RI 治疗后明显比治疗前慢,P <0.05。

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比对照组更厚,RI 治疗后明显比对照组更慢,P <0.05。

②组间对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

组内对比,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治疗前,P <0.05。

结论 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对受损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方面的作用明显,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状况,值得应用。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受损子宫;内膜厚度;血流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19-0102-01
近年来,临床中患有妇女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的数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对于妇女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

由于妇女的盆底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在怀孕的过程中,胎儿体积增大,重力增加,对母体的盆底肌造成较大的压力,严重的产妇甚至于因此引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 )[1]。

目前,盆底康复治疗仪器在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应用广泛。

本文主要研究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对受损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方面产生的作用[2]。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共收治60例盆底肌功能低于3级的患者,年龄20~40岁(26.0±3.0岁)。

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年龄20~41(25.5±
2.8)岁;观察组30例,年龄20~40(26.0±
3.1)岁。

两组产妇资料无明显差异,可对比,P >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器进行治疗,把探头放置于阴道内,根据显示屏的训练指示,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收缩和放松练习。

对I 类肌纤维刺激的频率应当控制为9~32 Hz ,对II 类肌纤维刺激的频率应当控制为20~80 Hz 。

每次训练30 min ,每周训练2次,疗程为3个月。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RI 改善程度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 检验,P <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和RI 改善程度比较:组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比治疗前厚,RI 治疗后明显比治疗前慢,
P <0.05。

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比对照组更厚,
RI 治疗后明显比对照组更慢,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比较: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较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更优(P <0.05), 见表2。

3 讨 论
在产妇妊娠期,其子宫随着胎儿的长大而受到不断加大的压力,
尤其是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部对宫颈口不断挤压,盆底肌收缩能力受损减弱,导致一系列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3]。

盆底康复治疗仪器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科技仪器,利用生物反馈的作用,先评估产妇的肌纤维受损情况和盆底肌肌力,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对患者进行电刺激。

该技术可促使受损的神经肌肉恢复活力,改善肌肉的弹性和力量[4-5],并且可根据反馈信号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收缩训练,有利于提高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效果,获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运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后,其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 <0.05)。

综上所述,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对受损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方面的作用明显,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状况,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灵霞.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
疾病[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4):104-106.
[2] 穆英超.盆底康复在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8(9):90.
[3] 陈惠禺,陈益琼.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盆
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临床影响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6):12-13.
[4] 杨宝英,王家禄.盆底重建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应用在女性盆底
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9):13560.
[5] 汪艳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对受损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的作用
[J].广东医学,2014,35(8):1222-1224.表1 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和RI 改善程度比较(x -±s )组别例数子宫内膜厚度(mm)
RI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0 5.49±0.918.08±1.50*#0.88±0.030.65±0.05*#对照组
30
5.50±0.91
6.90±1.35*
0.88±0.05
0.80±0.05*
注:*与治疗前对比,P <0.05;#与对照组对比,P <0.05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比较(x -±s )维度观察组(n=30)对照组(n=30)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 2.8±0.6 2.0±0.5ab 2.8±0.5 2.3±0.5a 社会活动能力 2.8±0.5 2.3±0.5ab 2.8±0.6 2.5±0.5a 抑郁症状 2.6±0.5 2.0±0.3ab 2.6±0.5 2.3±0.3a 焦虑症状
2.6±0.8 2.3±0.2ab
2.6±0.5 2.4±0.2a
注:a 与治疗前对比,P <0.05;b 与对照组对比,P <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