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产业资本的
第5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

第5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一、概念题1.产业资本2.货币资本3.生产资本4.商品资本5.资本循环6.资本周转7.资本周转时间8.资本周转次数9.生产时间10.流通时间11.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12.固定资本13.流动资本14.流通资本15.固定资本磨损16.固定资本折旧17.折旧费18.折旧率19.年剩余价值率20.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21.社会总产品22.社会生产两大部类23.外延扩大再生产24.内涵扩大再生产2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6.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二、思考题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是什么?2.产业资本循环为什么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3.实现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什么?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什么?5.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何区别? 6.怎样考察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7.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8.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什么?9.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是什么?10.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是什么?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13.经济危机为什么是周期性地爆发?14.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是什么?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产业资本答:产业资本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在生产领域发挥职能的资本,即投入到工业、矿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领域里的资本。
产业资本是惟一能产生剩余价值的职能资本,最能表明资本运行的本质。
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共同组成资本的不同形态,分别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中履行职能。
产业资本处于物质生产领域,提供物质产品;商业资本处于商品流通领域,起着实现商品价值的功能;借贷资本发挥货币资本流转中介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业资本的运动是整个社会生产的基础,对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运动起着决定作用。
同时,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运动对产业资本的运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电子书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1)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 一购买阶段。在这个阶段,产业资本家为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到市场上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产业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用公式可表示为公式中的G代表货币资本,W代表生产资本,A代表劳动力,Pm代表生产资料。 .在产业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资本并没有数量上的变化,但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即从货币资本形态转变为生产资本形态……所以,产业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就是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阶段。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所经历的周转次数。
这个一定时间,通常以“年”作为计算单位。如果以n代表一年中资本周转的次数,用U代表“年”,用u代表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则衡量一年当中资本周转次数的公式就是:
例如,某产业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闻为4个月,则它在一年之内资本周转次数是,n=12÷4=3次……
(3)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销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把生产出的新商品销售出去,换回一定数量的货币。但是换回的货币数量大于最初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垫支的货币数量,其中包含着剩余价值,因而它是已经发生价值增殖的货币资本。产业资本循环的销售阶段,用公式可表示为:
公式中的c‘表示已经发生了价值增殖的货币资本。产业资本循环的销售阶段,是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资本只发生了形态的变化,在数量上并无变化。
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产业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中,既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各不相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因察都会影响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所以;计算-定时期(一般以年为单位)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是计算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也就是要把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转化为同质的货币形成,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额合计起来,除以预付资本总额,这样就能计算出预付总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简答题1.产业资本是如何实现资本循环和价值增殖的?(1)产业资本在其显示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2)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包括了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它是这三种循环形式的有机统一。
(3)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通过对资本循环运动的考察,揭示出资本是一种运动。
剩余价值只有在资本的连续循环运动过程中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2.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两个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
(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重要影响。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就越慢。
(3)生产资本的构成是生产过程中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
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部分。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3.如何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1)计算一定时期(一般以年为单位)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是计算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也就是要把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转化为同质的货币形式,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额合计起来,除以预付资本总额,这样就能计算出预付总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
(2)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年中固定资本的周转额加上流动资本的周转额除以预付资本额,即可得出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4.简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使社会总产品中两大部类的产品都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换而得到实现,因而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第五章产业资本的运行介绍

#参考答案:
1.资本循环:产业资本依次经历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 增值,最后又回复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就是产业资本的循环。 2.资本周转:资本的运动作为不断重复的循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来看时, 就是资本周转。 3.固定资本:固定资本是以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 部分生产资料,其价值周转形式是在开始时一次性投资,在多次生产过程中 价值逐渐转移,最后一次性更新。 4.流动资本: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形式存在和购买劳动力的 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周转的特点都是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投入,一次性全部 收回。 5.物质磨损:又称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指生产使用和自然力造成的磨损。 6.精神磨损:又称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指由于生产同样机器设备技术的改 进或出现了效能更高的新机器设备,造成原有机器设备的贬值。 7.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次数):一定时期内(一年)固定资本周转总额加 流动资本周转总额的和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8.资本周转速度:指一定时期(一年)内资本周转的次数。 9.资本周转时间:资本的周转时间是从预付资本形式开始,又回到预付资本 形式为止,中间所经过的时间。资本周转时间实际上就是指资本的生产时间 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三、单项选择题
1.资本的购买阶段所采取的职能形式是(
A 产业资本 A 货币资本 B 货币资本 B 产业资本
)。
D 商品资本 D 商品资本 )。
C 生产资本 C 生产资本
2.在产业资本循环的几种职能形式中,能转化为商业资本的是( 3.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职能是( A 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 C 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4.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是( A 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循环的统一 B 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循环的统一
政治经济选择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综合选择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方式C.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D.物质资料生产2.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生产工具B.劳动对象C.生活资料D.科学技术3.政治经济学如何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A.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B.联系必然的社会经济基础来研究C.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来研究D.从生产、分派、互换和消费环节研究4.生产关系必然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A.一切私有制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B.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C.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5.物质资料的生产是:A.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C.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关系包括: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变革B.社会生产方式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自身发展规律7.从社会再生产进程看,生产关系包括下列环节:A.生产B.分派C.互换D.消费8.人类社会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需具有以下简单要素: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劳动态度三、分析判断1.生产资料与劳动资料都是物质资料,因此,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2.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3.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增进作用,所以,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够增进生产力发展.4.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就必然要否定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问题解答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二、如何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演变规律?答案(第一章)一、综合选择二、名词解释1. 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在生产进程中,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
它包括两类:一是没有通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如原始丛林、地下矿藏等;二是通过劳动加工的原材料。
2.劳动资料是指人们在劳动进程顶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第5章资本运动的具体形式

第5章资本运动的具体形式
1)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原因
第5章资本运动的具体形式
2)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实现过程
第5章资本运动的具体形式
• 部门间利润率的差别,引起资本从 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 这种转移会引起各部门商品供给量的变 动。进而使各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利 润率高的部门会因资本流入引起商品供 给量增加,最终使价格下降;利润率低 的部门则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动。商品价 格的变动会使不同部门的资本利润率趋 于平均化。
用: 第一、调节着资本在各个部门的分配; 第二、调节着社会总剩余价值在资本间
的分配; 第三、自发地刺激资本主义企业改进技
术与管理,以获取超额利润。
第5章资本运动的具体形式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第5章资本运动的具体形式
(一)商业资本的性质和职能
1、商业资本的概念及性质
是从产业资本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 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
这样,商品的价值就从“c+v+m”转化 为“k+m”。
(“k”代表成本价格)
第5章资本运动的具体形式
第5章资本运动的具体形式
3、成本价格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1)在成本价格的概念上,不变资本与可 变资本的区别消失,因而掩盖了可变资本 (劳动)是剩余价值真实源泉; (2)资本家把成本价格看作商品的真正价 值,因而剩余价值被看做是商品价值以上的 加价从流通中获得的。
第5章资本运动的具体形式
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 及理论意义
1、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பைடு நூலகம்,在商品交换中
能够为资本提供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就 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这样,价值规律 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复习题

第五章资本循环与周转一、名词解释资本循环、资本周转、资本周转时间、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折旧、折旧率、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预付资本的总周转二、单项选择题1、在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销售阶段C.萧条阶段D.生产阶段2、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目的在于揭示()A.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B.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C.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3、产业资本循环顺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B.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C.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D.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4、资本集中()A、是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B、是通过合并中小资本实现的C、会导致社会资本总额的增加D、会受到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5、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A、周转方式的不同B、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物质存在形态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6、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A.生产各种使用价值B.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C.生产剩余价值D.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7、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对()构成的划分。
A.货币资本B.商品资本C.产业资本D.生产资本8、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以()为依据。
A.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B.资本的不同部分的物质要素不同C.资本的不同部分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D.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旧价值的方式不同9、商品资本的职能本质上是()。
A.完成“惊险的跳跃”,把商品卖出去B.进行物质补偿C. 实现剩余价值D. 实现商品价值10、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是()。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售卖阶段D.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11、商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是()。
A. WB. GC. W’D. G’12、能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运动是指()的运动。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产业资本的循环与周转理论

20
2.生产资本的循环(p111) 以生产资本为出发点和复归点的循环。
P … W´ — G´• G — W … P
特点:清楚表明生产过程是一个连续 不断的再生产。
21
3.商品资本的循环(p111) 以商品资本为起点和回归点的循环运动。
W´ — G´• G — W … P … W´
50
五、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和不变资本 与可变资本划分的区别(即生产资本两种 划分的区别): (p116) 生产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形式 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而 来,生产资本的价值量与货币资本量相等。
51
生产资本中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 资本叫做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 的资本叫可变资本,所以生产资本可以 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依据价 值周转方式不一样,生产资本又可以分 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所以生产资本 会有两种划分方式。
33
资本的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处于生产领域中 的时间,包括劳动时间与非劳动时间,劳动时 间是劳动者为生产产品而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 劳动对象进行生产的时间,非劳动时间包括原 材料的储备时间、自然力独立发挥作用的时间 和劳动过程正常的中断时间。 (p114)
34
劳动时间
资本的生 产时间 非劳动时间
原材料的 储备时间
自然力独立发 挥作用的时间 劳动过程正常 的中断时间
35
资本周转时间的构成: 流通时间 生产时间 劳动时间 非劳动时间 流通时间
购买时间 生产资料 与劳动力 相结合的 时间
原 材 料 储 备 时 销售时间 间、正常停工 时间、自然力 独立发挥作用 的时间
36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能反映资本 的周转速度。资本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 越长,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资本周转 一次所需的时间越短,资本的周转速度 越快,周转时间与周转速度呈反向变动 关系。(p1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U)
➢
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u)
➢ 即:
➢ ➢
n=
U u
(三)资本周转速度 资本周转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越慢; 资本周转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 甲资本 ➢ 4个月周转一次 ➢ 资本的周转次数 ➢ n = 12/4 ➢ =3(次)。
➢ 乙资本 ➢ 6个月周转一次 ➢ 资本的周转次数 ➢ n = 12/6 ➢ = 2(次)
(2)该企业的m’和M’
➢ 已知: ➢ 600 ×1/10+400 ×4+100 ×m’ ×4=2860 ➢ 那么: ➢ m’=[2860-(60+1600)/100×4] ×100% ➢ =3×100%=300% ➢ M’=v·m’ ·n/v=m’ ·n ➢ =100×300%×4 ➢ =1200%
预付资本总额
五、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 生产的影响
➢ 年剩余价值量是指一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 它等于预付的可变资本量同剩余价值率及其周转 次数的乘积。
➢ 以M表示 ➢ M = v ×m’ ×n
➢ M’=年剩余价值率;v=可变资本;m’=剩余价值率; n=可变资本的年周转次数
➢ 则用公式表示:
M
➢ M’= v
v ·m’ ·n =
v
= m’ ×n
第二,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 剩余价值率 (例) 预付可变10万元,剩余价值率100%
➢ 甲资本 ➢ 可变资本周转速度5次/年 ➢ M= v ×m’ ×n ➢ =10万元×100%×5 ➢ =50万元 ➢ M’=M/v(或m’ ×n) ➢ =50/10(或100%×5)
➢ (1)该企业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是多少 ➢ (2)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是多少? ➢ (3)资本有机构成是多少? ➢ (4)企业年产品价值总额是多少?
答:
➢ (1)固定资本:60+20=80(万元)
➢
流动资本:10+10=20万元
➢ (2)60×1/20+20×1/10+(10+10)×5
➢
100
➢
流通过程
➢
A
➢ G ——W
… p … W’—— G’
➢
Pm
➢
生产过程
➢ 产业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一)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连续性
A
A
G—W … P … W’— G’· G—W … P … W’
pm
pm
货币资本循环
生产资本循环
商品资本循环
(二)产业资本三种循环的统一
➢=
200
=600%
答:(1)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
➢ ∵v=25 ∴c =25×7=175
➢ 总资本=175+25=200
➢ 流动资本=55+25=80
➢ 固定资本=总资本-流动资本
➢
=200-80=120
➢ 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
➢ = 120×1/10+80×3
➢
200
=1.26(次)
课堂练习
➢ 3、某企业有流动资本400万元(其中工资100万元), 每3个月周转一次,该企业资本有机构成9:1,固定资本 平均每10年周转一次,企业全年产品总值2860万元。请计 算该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
第五章 产业资本的运行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 产业资本:是指投放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 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资本。
➢ 产业资本循环:
A G — W …p … W’ — G’
Pm
产业资本循环的总公式:
A
G —— W
… P … W’—— G’
Pm
➢ 产业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 变换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增值,最后又回到原 来出发点的运动。
➢ 把固定资本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不断地 提取并积累起来就是折旧
➢
➢
固定资本原始价值
➢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平均使用年限
折旧率:
➢ 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 叫折旧率。
➢ 公式:
➢ 折旧率=
➢
提取的固定资本补偿金 固定资本原始价值
固定资本磨损
➢
1.有形磨损 ①使用
固定资 (物质磨损) ②自然力的作用
课堂练习
➢
4、某企业预付资本1000万元,企业资本有机构成8:
2,预付不变资本中用于购买劳动资料部分为600万元,固
定资本平均10年周转一次,流动资本每年周转4次,剩余
价值率为150%,试计算该企业的资本总周转速度、年产
品价值、年剩余价值率。
答:(1)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
➢ ∵C︰V=8︰2 ,则C=800 V=200
答:(1)该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
➢ ∵C︰V=9︰1; V=100
➢ ∴C=100×9=900
➢ 总资本=C+V=900+100=1000(万元)
➢ 已知流动资本=400万元,
➢ ∴固定资本=1000-400=600(万元)
➢ 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
➢ 600 ×1/10+400×4
➢
1000
=1.66(次)
➢
=1.05(次)
➢ (3)
C
v
➢ (60×1/20+20×1/10)+(10 +10)×5 +
➢
m
➢ 10×100%×5
➢ =155(万元)
课堂练习
➢ 2、某企业预付工人的工资为25万元,不变资本是该 企业全部预付资本的7/8,该企业用于购置原材料、燃料、 辅助材料资本共计55万元,流动资本每4个月周转一次, 固定资本平均使用10年,请计算该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
➢ (2)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 等形式存在和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 ①原料、燃料等生产资料 ➢ ②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转移而
是重新创造; ➢ 其特点是: ➢ 价值周转的方式:一次加入,一次收回 ➢ 物质上:全部参加 ➢ 价值上:一次转移,一次收回
思考:
➢ 流动资本就是流通资本吗?
➢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保持产业资本循环的 连续性):
➢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按一定的比 例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即空间上的并存性) ;
➢ 第二,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必须在时间上具有 继起性。
一、资本周转的时间、周转次数和周转速度
➢ 资本周转: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 ➢ 或者: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一个孤立的行为,而
流动资本≠流通资本
➢
资本周转时间
➢
பைடு நூலகம்
流通时间
➢ 购买时间 A
➢ G——W
…p…
➢
Pm
售卖时间
W’ —— G’
货币资本
固定资本 商品资本
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
流通资本
(五)固定资本的磨损
➢ 分为两种: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 1、有形磨损(物质磨损 )是指固定资本在使用
价值(即物质)上的损耗 。 ➢ 产生有形磨损的原因: ➢ ①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 ➢ ②由于自然力的作用。
➢ 又∵固定资本=600万元
➢ ∴流动资本=1000-600=400(万元)
➢ 预付资本周转速度= 600×1/10+400×4
➢
1000
=1.66(次)
(2)年产品价值
➢ 600×1/60+400×4+200×150%×4
➢ =2860
➢ (3)M’
➢ M’=v·m’ ·n/v=m’ ·n
➢ 200 ×150% ×4
本磨损 2.无形磨损 ①技术进步,原有机器设备贬值 (精神磨损) ②出现了效能更高的机器设备 原有的机器设备贬值
四、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 (一)预付资本总周转概念:是它的不同组成部 分的平均周转。
➢ (二)预付资本总周转的计算公式
预付资本总周 转速度(次数)
=
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 +
流动资周转价值总额
低直接决定前者的高低。 ➢ 区别: ➢ 年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增
殖程度,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一个周期内资本家 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课堂练习
➢ 1、某企业投资100万元经营生产,其中60万元建筑 厂房,平均使用20年,20万元购买机器设备和生产工具, 平均使用期为10年,10万元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 10万元购买劳动力,流动资本年周转5次,剩余价值率 100%,试计算:
➢ 2、无形磨损(精神磨损 ):是指固定资本在价 值上受到的损失。
➢ 产生无形磨损的原因:
➢ ①由于技术的改进,生产同样的机器设备所需要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从而使原有的机器设 备的价值贬值。
➢ ②出现了效率更高,性能更好的新机器设备,从 而使原有的机器设备的提前报废和贬值。
➢ 3、固定资本的折旧
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来看待时,就是资本周转。
一、资本周转时间与速度
➢ (一)资本周转时间 ➢ 是从预付资本开始,通过资本循环运动,带来剩
余价值又回到预付资本形式所经历的时间,包括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二)资本周转次数
➢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
➢ 计算公式为:
➢
➢ 资本周转次数(n)=
用 时
间
间
(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生产资本构成——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 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资本的价值 周转方式的不同。
➢ (1)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工具 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