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城镇化发展趋势及经济成本分析

合集下载

淮安的调研报告

淮安的调研报告

淮安的调研报告淮安调研报告调研地点:淮安市调研时间:2021年9月调研目的:了解淮安市的现状和问题,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经济发展淮安市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下游,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经济发展迅速,人口逐年增加。

该市以制造业为主,拥有众多的工业园区和企业。

调研数据显示,淮安市的GDP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经济实力在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然而,调研发现,淮安市的经济结构仍然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传统制造业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传统制造业面临诸多挑战,淮安市需要更加注重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城市建设淮安市的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市区的道路交通便利,公共交通系统健全,人民群众出行方便快捷。

然而,调研发现,淮安市的城市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市区的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日益加重,已经对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影响。

其次,城市的规划和管理还存在不足之处。

一些建筑物和道路的规划不合理,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因此,淮安市应该加强环境治理,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

三、社会福利淮安市注重社会福利的建设,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福利政策得到了积极推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调研发现,淮安市的社会福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医疗资源不均衡。

一线城市的医疗设施和医疗水平相对较高,但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医疗条件较差,人民群众很难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其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办学质量高的学校主要集中在市区,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有限,学生们的教育资源不够充分。

因此,淮安市应该加大对偏远地区的医疗和教育投入,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

综上所述,淮安市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福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淮安发展现状描写范文

淮安发展现状描写范文

淮安发展现状描写范文
淮安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淮河北岸,是淮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

近年来,淮安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首先,在经济方面,淮安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淮安积极引进外商投资,建设了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城市的商业环境也得到了不断改善,各种商业中心和购物中心相继建成,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其次,在社会方面,淮安注重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建设得到了加强和改善,高速公路的通车使得淮安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

同时,城市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新的住宅小区不断建设,配套设施完善。

城市的治安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管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此外,在文化方面,淮安加强了文化建设,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举办了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如淮安旅游文化节、淮安丝绸文化节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此外,淮安还加强了对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护了淮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了淮安的文化传统。

总之,淮安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在未来,淮安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深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淮安的发展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淮安房地产市场分析

淮安房地产市场分析

淮安房地产市场分析概述淮安是中国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淮安的房地产市场也在逐步壮大。

本文将对淮安房地产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政策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市场规模淮安作为一个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拥有较大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基础,因此房地产市场规模较为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淮安市房地产市场年交易额在近几年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市场活跃度较高。

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淮安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特别是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淮安房地产市场在未来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政策影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始终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杠杆调控、购房限制等,这些政策对淮安市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

供需状况淮安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状况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持续增长,淮安的房地产供需关系较为紧张。

当前市场上的房源供应较为充足,但需求仍然较为旺盛,价格水平也随之上涨。

风险评估在房地产市场投资中,风险始终是一大关键因素。

市场波动、政策调控、经济形势等都可能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投资者在参与淮安房地产市场时需谨慎评估风险,科学制定投资策略。

结语总的来说,淮安房地产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较大,发展趋势良好。

然而,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不容忽视。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淮安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以上为淮安房地产市场分析的部分内容,详情信息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分析。

淮安经济国际化影响因素分析

淮安经济国际化影响因素分析
区 域 经 ; 斋
淮安经济 国际化影响因素分析
一 仲晓 东
[ 摘
淮 阴工 学院 经济 管理学 院

要】 目前 ,由于 苏南、珠 三 角等地 区的商务成本越来越 高以及经济 国际化升级,外资呈现 出北上西进 的趋势 ,这
为淮安 市实施经 济国际化提 供历史机遇 。 当前 ,面临这样 良好发展 的机遇 ,如何抓住 当前历 史机遇 ,实现 经济国际化战略 ,
市 有 出 口实 绩 的 企 业 2 6 .其 中 新增 出 口实绩 企 业 8 家 ,出 E 9家 5 l 速 淮 安段 和宁 宿 徐 一 级 公 路 的建 成 通 车 、徐 宿 淮 盐高 速 公 路 的 兴
额超五百万的企业有2 家 , 7 外资企业 出口额和本地 私营企业 出口 额都有 显著 增加。
区相比 , 我们国际化程度仍有很大差距 ,尤其是对 欠发达地 区一 区 , 京杭大运 河纵贯全境 , 洪泽湖镶嵌其中。淮安 自然资源丰富 ,

淮安而言 , 如何找到 问题的根源来缩小差距 . 为问题 的关键 。 凹凸棒 土、岩盐储量全国第一 .其它非金 属矿产资源如芒硝 、石 成
已具备一定 的工业化 、城市化的基础的淮安市 ,经济国际化将成 油 、天然气等也有较大储量 。淮安各 县各 有特色 ,盱眙县是丘陵 为其发展 的必 由之路 ,也会成 为我省开放型经济的新增长高地和 山 区 .是 林 果 经 济 基地 ,在 大 力发 展 以干 果 为 主 的 无公 害 水 果 生
淮 安 由于地 处 京 杭 大 运 河 与 淮河 之 交 . 是著 名 的交 通枢 纽 , 曾
素有 南船北马 ,九省通衢 ”之称 .历史上是全国重要的南北漕
其 中超 50 0 万美元的项 目4 ,比上年增长 1 。在 2 0 年全年 运中心。但 由于各种主客观 原因 .淮安的客货运输业 、船 舶 车 个 倍 , 7 0 入境游客 2 5 2 ,增长 1 7 。外汇收入 2 2 万美元 ,增长 辆制造业、饮食服务业等在逐渐 萎缩 。随着经济 的发展 ,通过 多 79人 0.% 29 2 .%。在 资本方面 .从 20 年至 2 0 年 ,淮安实际利用外资 方努力淮安重 新建立 了交通枢纽。交通枢纽的重新建立使得淮安 3O 01 07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近年来,城市化成为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中国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经济发展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探讨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

一、城镇化带来的收益城镇化给经济带来的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市场扩大。

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口数量多,企业在这样一个市场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客户和消费者。

此外,城市人口的购买力也更强,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城市化也意味着较高的生产率和人力资本投资,这是人类社会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二、城镇化可能面临的挑战城市化过程中常会出现许多新问题,如失业率,社会稳定和资源分配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大量的农民工和其他较为弱势者的收入和就业。

城市化所带来的好处和问题也取决于政府编制的策略和措施。

政府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在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同时,确保每个人的收益和利益。

这可以通过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公开透明决策和政策制定以及备受尊重的社会福利来实现。

三、城市化的重要性城市化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城镇化进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通过城市化,中国政府已经成功地水平扩大了经济,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

城市化还帮助解决了无数的贫困问题,提升了生活质量,并改善了环境。

总之,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是互相关联的。

虽然城市化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政府可以通过优化政策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化所带来的好处,同时纠正城市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淮安的调研报告

淮安的调研报告

淮安的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淮安市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力,以及市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为进一步推动淮安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走访、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

我们先后走访了淮安市的多个社区,对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当地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以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

3. 淮安市的基本情况淮安市位于江苏省中部,东邻连云港市,南接宿迁市,西接淮阴区和洪泽区,北隔淮河与淮北相望。

全市总面积8000多平方公里,下辖11个县市区,总人口约660万人。

4. 淮安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力淮安市是江苏省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工业产值占据全省前列。

该市主要发展的产业包括机械制造、化工、食品加工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淮安市的房地产业也迅速崛起。

淮安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业非常发达。

该市还拥有良好的交通网络,交通便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由于淮安市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入,促进了产业的持续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该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投资的政策措施,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5. 淮安市的市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淮安市的市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民收入稳步增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淮安市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水平也不断提高。

但是,淮安市仍面临着一些社会发展问题。

例如,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也亟待解决。

市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6. 淮安市的发展前景和建议淮安市拥有较多的发展机遇和潜力。

在工业制造方面,应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科研力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业方面,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旅游业方面,可以充分挖掘淮安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资源,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江苏城市化进程及发展趋势分析

江苏城市化进程及发展趋势分析

江苏城市化进程及发展趋势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城市化稳步推进,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全省每年有200万左右的乡村人口进入城镇,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均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目前,江苏省城镇人口比重已达50%以上,城市化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正在向比较成熟的城市社会推进。

加强对人口城市化发展历程、特征、影响因素及趋势性分析,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转变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内需、实现地区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江苏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自1949年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江苏城市化总体上经历了一个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发展历程。

1949年,全省共有城市10个,建制镇703个,到2005年,城市数量增加到40个,建制镇增加到1025个;市镇人口规模由1949年的437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775万人,增加了7.6倍,年均增长3.93%;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49年的12.4%上升到2005年的50.5%,上升了38.1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68个百分点。

1949-2005年期间,江苏城市化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49年至1957年)。

全省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城市化发展态势良好,市镇人口由435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6%,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5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8年间上升了6.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79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波动阶段(1958年至1978年)。

这期间,江苏城市化水平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过程。

1958年,市镇人口占总人口19.5%,1960年最高,达到20.62%。

1961年起城市人口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

跨世纪淮安市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跨世纪淮安市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加速原始积 累 . 现持 续高速 发 展, 市现 有乡 镇 实 全 的工作思路 , 全市 国民经济进 入 了一个 蓬 勃发展 的 式 使 初步形成了 以建材 、 品、 电、 食 机 化工 、 纺 新 时期 。从 17 99年到 2O OO年这 2 2年问 . 国内生产 总值 企业约 7万户 ,
淮 安 市 紧 紧 围 绕 增 强 企 业 活 力 这 个 中 心 , 人 进 深
三 、 型。三次产业增加值 比重为 2 :2 3 。淮 安市 行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过扩大企 业 自主权 . 一” 7 4 :1 通 实行 利 承包 、 租赁 等多 种形 式的经 营 责任制 , 行股 份 试 不断调整 和完善 所有制 结 构 , 步消 除所有 制 结构 不 改税 、 逐
盐运要 冲。淮安 是新 中国第 一任 总理 周恩 来 的故 乡 ,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推广先进适用农业科技 , 加强水利建 历史上先后诞生 了大军 事家韩信 、 汉赋 大家枚 乘 、 巾帼 设 , 积极向农民提供产前 、 中、 产 产后 的社会化服务 , 不断
英雄粱红玉 、 西 游记》 《 作者 吴承 恩。境 内有 周恩来 故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使农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林牧渔 居、 纪念馆 , 老子 山 、 有 明祖 陵 、 阳秦 汉 古城 址 等 名 业全面发展, 东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0 年 , 20 O 全市农 胜, 洪泽 湖、 铁山寺原始森林 等 自然风光 。准安 自然资 林牧渔业总产值 1 亿元。农棘 牧渔业 内部的结 构调整 7 2 源丰富, 有耕地 4 0万 h , a 内陆水面 2 万 h。凹凸棒土 、 取得显著成绩。在稳定发展粮油基础产业的前提下 , 0 a 大力 岩盐 储 量 全 国第 一 , 它非 金 属 矿产 资 源 如芒硝 、 其 石 拓展蔬菜 、 生猪、 家禽 、 水产 、 林果五大 主导 产业。20 年 0O 油、 天然气等 也有较大储 量 。淮安是革命 老区 , 中共 中 在全市农林牧 渔业 总产值 中, 林牧渔业产值 的比重达 到 央华东局 、 苏皖边区政府 、 四军军部均曾设 于境 内。 新 4 %。农业机槭拥有量戚倍增加 , 1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淮安市城镇化现状 (1)二、城镇化经济成本 (2)(一)城镇化的狭义经济成本 (2)(二)城镇化的广义经济成本 (6)三、淮安市未来城镇化水平预测 (6)(一)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因素 (6)(二)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综合指标 (8)四、淮安市城镇化进程的趋势分析 (10)五、淮安市未来城镇化最低经济成本分析 (11)六、结论 (12)参考文献: (13)淮安城镇化经济成本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摘要:城镇的发展决定于经济的发展,如何对城镇进行规划,需要对城镇发展进行分析论证。

本文分别从两种角度,依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淮安市的城镇发展进行了分析论证,对城镇化经济成本进行计算分析,同时利用淮安市历年的统计数据,运用统计软件中的统计分析方法探寻影响淮安市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并对淮安市的城镇化进行预测分析。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成本;统计分析;发展趋势预测Abstract:The city development decides to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how carries on the plan to the city to need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proof to the urban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rests on the current economy level of development, separately carries on the computation analysis from two kind of angles to the Huaian city urbanization economic cost, Simultaneously uses Huaian city all previous years the statistical data, in the utilization statistics software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inquired about affects the Huaian city urbanization advancement the important attribute, and utilized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to carry on the forecast analysis to the Huaian city urbanization.Key words:urbanization;economic costs;Statistical analysis; Development tendency forecast一、淮安市城镇化现状[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淮安市城镇化水平逐年稳步提高,到2005年淮安市全市城镇化率为37.53%,比2004年提高了1.18个百分点。

2005年比2000末总人口增加17.5万人,增长3.43%;城镇人口增加49.76 万人,增长33.54%,增幅远高于总人口的增幅。

但是全市的城镇化水平相对于江苏省2005年力争达到的45%的城镇化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城镇化水平不平衡,各县区城镇化率差距较大。

在“十一五”期间,淮安市的城镇化水平还将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如何降低淮安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各方面的支出和成本,有必要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成本进行分析。

二、城镇化经济成本城镇化经济成本[2]是指城市建设、发展对资金的最低需求量。

它是在区域城镇化进程中,为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所付出的必要的经济代价。

这一成本主要体现在区域为提高城镇化水平所付出的经济投资。

从投资角度讲,城镇化的经济成本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城镇化经济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区域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所花费的经济投资总量。

微观城镇化经济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区域每解决一个城镇化人口所花费的经济投资数量。

因此我们把宏观意义上的城镇化经济成本叫广义城镇化经济成本,它不单是考虑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经济成本,还要考虑已经城镇化的那部分人口在城镇化水平提高时所花费的经济成本。

微观意义上的城镇化经济成本叫狭义城镇化经济成本,它是研究农村人口转化为新城镇人口时所花费的经济成本。

(一)城镇化的狭义经济成本城镇化的狭义经济成本主要包括就业成本和城市设施投资成本。

城镇就业岗位投资成本指的是为城镇提供一个劳动基业岗位所需的投资;城市设施投资成本包括四个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成本、城市用地投资成本、城市住宅投资成本、公共建筑设施投资成本。

1.城镇就业岗位投资成本(C2)计算城镇化的平均就业投资成本的公式为:C1=y·(m/n) (1)式中y指区域平均的劳均资本量,m指平均每户城市家庭就业人口数,n指平均每户城市家庭人口数。

设k=m/n,则k为城市人口就业系数,以上公式可简化为:C1=k·y (2)所谓劳均资本量是指在既定生产条件下,单位生产资本所对应的劳动量。

劳均资本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密集程度和劳动密集程度。

劳均资本量越大,部门的资本密集程度越高;反之,部门的劳动密集程度越低。

此外,劳均资本量还可以用来估算一个区域的就业投资资本。

因为在某一个时间点上,一个区域内的劳动生产率是一定的,而资本总量和就业总量也是确定的,通过计算劳均资本量就可知在同样劳动生产率条件下,提供一个劳动就业机会所需的投资数量,而这就可视为该区的就业投资成本[3]。

我们用K代表非农产业资本之和,以淮安2005年的第二、第三产业产值代替,则K约为441.91亿元,P1代表非农产业从业人数,淮安市2005年非农人口人数为162.07万人,全市非农产业的劳均资本量(y)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y=K/P1(3)城市人口就业系数我们以2000年至2005年的平均就业系数代替[4],大概为0.58(表1)。

求得,淮安市城镇化就业投资成本的均值为1.6万/人。

表1 淮安市就业系数项目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平均每户家庭人口 3.53 3.45 3.40 3.39 3.31 3.31 平均每户就业人口 1.92 2.10 2.19 1.98 1.94 1.9354.39 60.94 64.35 58.54 58.73 58.26平均每户就业面(%)资料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局 和淮安市统计年鉴2.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成本(C2)城市基础设施一般包括能源、给排水、道路交通、邮电、环境、防灾等六大系统。

人均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成本的计算公式为:C2=Q0·S (4)式中Q0为单位面积城镇用地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费用,S为人均城镇用地。

据调查,城市基础设施的整治标准越高,建设费用也越高[5]。

此外,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建设费用有所不同。

大致规律是:按照“三通一平”的整治标准,建设费用不低于2亿元/km2;按照“六通一平”的标准,建设费用不低于3亿元/km2。

淮安属于中等城市,应该按照低标准建设。

淮安市人口多集中于主城区及各县城区附近,占地面积约为400km2,并且市区面积每年变化不大,我们以2005年数据代替近几年的平均数据。

2005年市区和各县区人口为273.21万,所以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46m2。

Q0=2亿元/ km2 = 200元/ m2S=146m2,代入公式,得到淮安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成本约为2.9万/人。

3.城镇用地投资成本(C3)城镇用地投资成本是城市用地规模增加所需的投资,主要是征地费用。

计算城市用地投资成本的公式为:C3=Q1·S (5)Q1指单位面积城镇用地的征地费用,S指同期的人均城镇人口用地面积。

现实情况是自2000年以来,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大片区拆迁,土地征地费用日益高涨,商品房价格不断上涨,长期看来,综合种种情况,征地费用不会下降,只会平稳处于某一水平之上。

淮安从2000年房价开始上升,我们以2000年以来的开发商平均征地费用来大概计算,除去商业用地、办公用地、酒店等,只是用来作为住房的,包括经济适用房,地块包括主城区、淮阴、楚州在内的淮安区域,其他县除外。

2005年共出让土地1049514.63平方米,出让价格88898万元[6],平均每平方米价格为847元。

所以,Q1=847元/m2。

近几年年淮安市人均城镇用地面积为146m2/人,即有S =146m2/人。

代入公式,计算出城市用地投资成本平均为12.4万/人。

4.城镇住宅投资成本(C4)城镇住宅投资成本是指城镇居民的住房建设投资。

公式为:C4=M·p (6)M指城镇人均住房面积,p为单位住房面积平均造价。

淮安自2002年,商品房售价急速上升,主城区已经超过2500元,而且主城区可拆迁面积越来越少,又加上国家宏观调控,拆迁越来越严格,赔付标准也越来越高。

除去土地平均出让金每平方米847元,商品房平均造价成本每平方米625元,2005年底淮安市区辖区人均住房面积为28.01平方米[7],所以,淮安市城市住宅投资成本为1.8万/人。

5.城市公共建筑设施投资成本(C5)城市公共建筑设施投资成本主要包括为城镇居民服务的学校、体育、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服务设施的建设投资。

参考江苏省统计年鉴和淮安市统计年鉴计算得出淮安市公共建筑设施投资成本约为2.5万/人。

由于这五项成本具有很大的地域差异和动态差异,特别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的影响,城镇化的狭义经济成本也具有很大的地域差异和产业部门差异。

依据资料测算,目前淮安市城镇化的狭义经济成本的平均值为22.18万/人,其高值出现在主城区。

在城镇化的狭义经济成本中,城市用地投资成本非常高,其余4项相差不大(表2),考虑到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在预测时按23万/人计算。

就是说,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淮安市每新增一个城市人口,需要投资23万左右。

表2 淮安市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的平均值与构成项目平均值/万元* 人- 1 构成(%)城市就业岗位投资成本(C1) 1.6 7.55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成本(C 2) 2.9 13.68 城市用地投资成本(C 3)12.4 58.49城市住宅投资成本(C 4) 1.8 8.49城市公共建筑设施投资成本(C 5) 2.5 11.79合计21.2 100(二)城镇化的广义经济成本由于城镇化是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综合发展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离不开这些外在的条件,特别是交通、通信、电力等设施。

所以,城镇化的广义经济成本应包括区域为提高城镇化水平而投入的所有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