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试卷】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大联考试卷

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大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在真正的民主拆迁中没有“强制”二字,一切都在相互尊重与协商中解决;而在所有的强制拆迁中也根本没有“民主”二字,这就是两种拆迁方式的云泥之别。
B . 现代社会,有些人心浮气躁,急于出名,总是做出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为自己的出名摇旗呐喊,唯恐不能吸引众人的眼球。
C . 关于他的籍贯和生平,研究的人虽然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因此这个问题还可研究。
D . 青年作家王十朋一直认为,文学应该直面时代最主要的真实。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最能直面时代真实的,打工文学肯定是当仁不让。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市政府以“传承文明、拥抱春天”为主题,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群众参与、注重实效,积极组织广场文化活动。
B . 在汽车社会的滚滚车流中,校车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因此,无论是管理者、教育者,还是司机、行人都有责任合力构筑校车安然行驶的坦途。
C . 我们呼吁文明人高度修养的形成,即尊重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否则就会对他人的身心产生不利危害。
D . 她对公益活动充满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给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作出了贡献。
3. (2分) (2017高一下·会宁期末)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 . 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 . 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 . 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 . 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4. (6分) (2015高一上·双流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2019-2020学年德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德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假面[俄]契诃夫在某某公共俱乐部里,以慈善募捐为目的,举办了一次假面舞会。
深夜十二点时,几个不跳舞从而也没戴假面具的知识分子坐在阅览室一张大桌子的旁边,把鼻子和胡子藏到报纸里,在看报、打盹。
从大厅里传来舞曲的音响。
仆役们常在门边跑来跑去,发出响亮的踏步声和盘碟的叮当声。
阅览室里却是一片静寂。
“到这边来玩,到这边来,朋友们!”伴随着一个低沉的声音,门打开了,一个宽肩、敦实的男子走进阅览室来,他穿着马车夫的号衣,帽子上插着孔雀的羽毛,脸上戴着假面具。
跟着他进来的是两个女人和一个端着托盘的仆人。
托盘上有一个盛着烈性酒的大肚瓶和三瓶红酒,以及几个杯子。
“到这边来,这里凉快一些。
”那位男子大声叫嚷,“把托盘放到桌子上……而你们,几位先生,请让开……这里没有你们的事了!”说着,那男子身体一歪,手一挥,把那些杂志从桌子上扫掉。
“把托盘放在这里!而你们,读者先生们,请让开,这里不是看报和搞政治的地方……你们都别看了!”“我请你安静一点。
”其中的一个知识分子说,透过眼镜打量了一下戴假面具的人,“这里是阅览室,而不是小吃部……这里不是喝酒的地方。
”头上插着孔雀羽毛的男人猛地欠起身来,一下子从戴眼镜的先生手里把报纸夺了过来,那位先生被气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您忘乎所以了,阁下!”他愤怒地说,“您把阅览室当成了酒馆,您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竟从我手里把报纸夺过去!我不能容忍!您不知道您这是在跟谁较量,阁下,我可是银行经理热斯佳科夫!……”“我可不管你是什么热斯佳科夫!至于你的报纸嘛,瞧,我可以给它这样的荣耀……”.那男子举起报纸,把它撕成碎片。
“先生们,这是什么意思?”热斯佳科夫喃喃地说,一时被惊呆了,“这真荒唐……简直不可思议……我简直不明白……一个无赖闯到这里……还……突然说出这种混账话。
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中2019-2020年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中2019-2020年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6分)1. (6分) (2020高二上·大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高考,是社会的共同话语。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每逢高考都有许多人回忆自己当年的高考情景。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些“前辈”们的回忆文章,几乎__________地对当年的学习考试经历不以为苦,或者是苦而不自知。
比如,“因为没有太强的目标感,备考时倒不太焦灼,本来是多顾多虑的人,考前却有着少见的轻松,安安稳稳睡, __________考”,“踏进考场的那一刻内心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我们准备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这一天,可这一天就跟平常的模拟考试没什么区别”。
(__________),但细细回顾那些所谓__________或者痛苦煎熬的回忆,却大多源自与高考和学习无甚必然关联的其他事情。
这些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的淡定回忆,证明实行了四十一年的高考制度,甚至与之配套的高中学习制度,并未对学生和考生造成想象中的生理和心理的巨压。
高考仍然是人们可以自我把握的梦想,即使梦想破碎也被认可的社会流动方式。
更关键的是高考改革的稳健性和高考传统的连续性,这种稳健和连续,足以让我们断定,若干年后,当千禧宝宝考生回忆起2018年的高考,也依然__________。
这并不是说高考不需要改革,高考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效率与公平。
但无论高考考试和招生如何改革,高考长期以来带给国人、带给考生的那种令人稳定、从容、自信的优点,只能增强、不能削弱。
在审慎、稳健的改革精神指引之下,相对封闭环境的考生才能苦不自知,相对开放环境的考生才能佛系应考,共同保持心灵的平静,因之高考改革才能扬长补短、行稳致远。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无一例外循规蹈矩刻骨铭心如出一辙B . 众口一词循规蹈矩肝肠寸断大同小异C . 无一例外按部就班刻骨铭心大同小异D . 众口一词按部就班肝肠寸断如出一辙(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并非每个人的高中生活和高考时刻,都值得回忆B . 并非每个人的高中和高考时刻,都那么丰富多彩,令人难忘C . 当然,也并非每个人都有值得回忆的高中生活和高考时刻D . 当然,也并非每个人回忆起高中和高考时刻,都能如此淡定(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相对封闭环境的考生才能苦不自知,相对开放环境的考生才能佛系应考,共同保持平静的心灵,因之高考改革才能扬长补短、行稳致远。
2019-2020学年德州市第五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德州市第五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以往的重修,其唯一的目标在将巳经破弊的庙庭,恢复为富丽堂皇、工坚料实的殿宇,若能拆去旧屋,另建新殿,在当时无不更是颂为无上的功业或美德。
但今天,我们须对于各个时代之古建筑负保存或恢复原状的责任。
在设计以前须知道这座建筑物的年代,须知这年代间建筑物的特征;对于这建筑物,如见其有损毁处,须知其原因及其补救方法;须尽我们的理智,应用到建筑物本身上去,以求现存构物寿命最大限度的延长,不能像古人拆旧建新,于是这问题也就复杂多了。
所以在设计上,我以为根本的要点,在将今日我们所有对于力学及新材料的知识,尽量地用来补救孔庙现存建筑在结构上的缺点,而同时在外表上,我们要极力地维持或恢复现存各殿宇建筑初时的形制。
所以在结构上,徒然将前人的错误(例如太肥太扁的额枋,其原尺寸根本不足以承许多补间斗棋之重量者),照样地再袭做一次,这是我计划中所不做的。
在露明的部分,改用极不同的材料(例如用小方块水泥砖以代大方砖铺地),以致使参诣孔庙的人,得着与原用材料所给予极不同的印象者,也是我所需极力避免的但在不露明的地方,凡有需要之处,必尽量地用新方法、新材料,如钢梁、螺丝销子、防腐剂、隔潮油毡、水泥钢筋等等,以补救旧材料古方法之不足;但是我们非万万不得已,绝不让这些东西改换了各殿宇原来的外形。
(摘编自梁思成《曲阜孔庙之建筑及其修葺计划》,《中国营造学社会刊》1935年)材料二: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是丝绸之路沿线上的重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许言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也是希瓦古城遗迹修复项目负责人。
他接受本版(以下称《世界遗产》)采访时,仍远在尼泊尔参与九层神庙的文物修复工作。
《世界遗产》:此次希瓦古城修复中,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带来了明显效果吗?许言:“四原”原则,让古城的地理环境更协调,历史环境更匹配。
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月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禁止有关公司向我国出售手机芯片,这提醒我们必须加速发展本土核心技术。
B.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漂泊》,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20多年的毛里求斯籍华裔作者之手。
C.政府鼓励市区学校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D.《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刷爆朋友圈,引来不少讨论和阅读,《人民日报》发文回应。
【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正确。
B.句式杂糅,去掉“作者之手”。
C.搭配不当,把“举办”改为“设立”。
D.语序不当,将“讨论”和“阅读”的位置互换。
据此,答案为A。
2.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史学家必须具备四种品德,即不畏强暴(史徳),分清邪正是非(史识),鉴别史料真伪(史学),不为浮词妄饰(史才)。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农民领袖陈胜列入“世家”。
这主要体现出他的()A.史徳B.史识C.史学D.史才【答案】B【解析】【详解】史学家刘知幾提出的史家“三长”说包括:史才、史学、史识。
史学,是历史知识;史识,是历史见解;史才,是研究能力和表述技巧。
“三长”必须兼备,而史识又是最重要的。
能够把封建王朝忌恨的农民领袖陈胜列入“世家”,还为属于蛮夷的匈奴列传,这要具备非凡的史学见解。
故选B。
【点睛】“史才三长论”:是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提出的著名史学观点。
所谓“史才三长”,包括:史才、史学、史识。
所谓“史才”,是指写史的能力;“史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史识”是指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
他认为,作为史官,三者不可缺一,三者中间以“史识”最为重要。
二、名句名篇默写3.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_________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君子指人格高尚的人,君子的观念深深融入了中国文化之中,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和思想。
山东省德州市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

山东省德州市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2019-10第Ⅰ卷(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A、劲.爆/ 痉.挛谄.媚/颤.抖瞠.目/澄.净伺.候/肆.无忌惮B、押解./ 解.数压轴./妯.娌隽.永/俊.秀憧.憬/忧心忡.忡C、瓜蔓./蔓.延埋.怨/阴霾.应.届/应.和裨.益/稗.官野史D、佣.金/佣.工渐.染/歼.灭创.伤/怆.痛巷.道/沆.瀣一气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幡然针砭流线型一愁莫展B、部署瞭望老两口人情事故C、蛰伏笔杆录像机恣意妄为D、凋敝坐阵暴发户再接再厉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些家庭只有靠减少生活费用才能将___________下来的资金用于子女教育。
②山腰里有一泓__________的湖水,令人心旷神怡,顿时消除了旅途的疲劳。
③太原市公安局局长李亚力被建议撤职,并被处以留党_________等处分。
A.结余清静查看 B.结余清净察看C.节余清净察看 D.节余清静查看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甲醛、工业盐、塑化剂,这些原本与民众食品有一搭没一搭......的东西,在2019年却实实在在地上了百姓的餐桌,成了议论的常见词。
B.有些大学生非常不理智,一言不合往往恶语相向,大打出手;看见辅导员来了,口血未干....却又握手拥抱,似乎什么矛盾都没有。
C.今年冬天,世界各国遭遇极寒天气,降雪地区的雪灾更是空前绝后....。
俄罗斯气象专家认为,地球生态环境严重失衡是主要原因。
D.“2019中国动漫流行词汇”的揭晓形式别开生面....,组委会特别邀请跨界艺术家黑马大叔现场挥毫绘制出备受瞩目的年度关键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了巨著《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
德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德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1. (16分) (2020高二下·仙游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习家池的修禊习俗修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说:“禊者,洁也。
谨按《周礼》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
”但从《诗经·溱洧》来看,修禊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带有节日性的活动。
三月桃花盛开,百花馥郁,河水荡漾,水盈碧泛,阳光明媚的时候,郑国的青年男女到溱洧两水上沐浴,以洁身除秽邪之气,临别互赠花草。
《韩诗》载:“郑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续魄。
秉兰草,拂不祥。
”这应该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两汉,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处喝酒吟诗成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官民同乐的高雅有趣的节日活动。
到了宋代其内容已经是根据喜好随意增减了。
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歌咏。
一般民众则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会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共41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的。
贤士名流分列两岸,参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赋诗,纵酒狂欢。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但影响巨大波及全国的修禊活动是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皆为名士,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举。
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吃酒,吟诗作词。
襄阳也是一个有修禊传统的地方,而习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点。
《湖广通志·襄阳府》载:“县东十里,有白马泉,晋习凿齿居焉,因名习家池。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襄阳府》载:“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
”六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取黍曲菜汁和蜜为饵,以厌时气。
山东省德州市高考语文3月月考试卷

山东省德州市高考语文3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6分) (共3题;共36分)1. (12分) (2019高二上·南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社科院和文献社共同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指出,对于中国的人口而言,21世纪上半叶发生的重大的人口事件之一是人口老龄化。
联合国将“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
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
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大大延长。
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第一,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将加重现有劳动人口的负担。
据统计预测,1990年中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3.74个老年人,2025年将抚养29.46人2050年将抚养48.49人.第二,伴随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必将对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第三,人口老龄化使养老经费大幅增加,给政府带来比较沉重的财政负担。
第四,人口老龄化客观上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
第五,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再加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子女需外出打拼,陪伴父母的时间变少,使得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弱化。
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家庭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养老模式,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摘编自《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几点思考》)材料二:2008-2017年中国新生人口数量及人口出生率(注)人口出生率指某地在一个时期之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出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数来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历史语境中,什么是“天下”?人们多倾向于从政治层面为其定性,如邢义田所言:“天下观是指人们对这个世界政治秩序的概念。
”但是,当中国人以美学视野规划他的生存境域时,天下不仅是空间性的,也是时间性的。
时间为人的世界经验植入了运动和过程,它的价值则在于为主观经验建构的天下秩序增添了变量,使其由井然有序的状态,变化为活泼生动的状态。
中国传统天下观念从河洛中原出发,相关时间观念的形成也必然受这一区域的土壤以及气候和物候条件影响。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国人对时间的认识起于对土地生命特质的体认。
这是一种农业时间,即“农时”或“农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物候乃至天象变化成为时间的标识。
同时,这种时间观念起于河洛中原,然后不断向外扩大它的描述疆域,直至成为一种与中国人的天下观齐平的概念。
这种时间观念之所以是审美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它并非来自自然界先天的给予,而是来自人后天的感性经验。
更具体地讲,在传统中国,时间不过是处于世界一隅的黄河中游的乡土经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虽然因自认为居于天下中心而赋予它普遍价值,但它毕竟受到了特定生产方式和地理区域的限定,是人基于区域性经验的主观建构。
它得以成立的美学理由要远远大于科学的理由。
在传统中国,时间的审美化是天下观念审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被“天下”一词规划的世界呈现出活态化的审美特征。
首先,在这一地带,中国早期农事活动对土地生命特质的发现,为中国人的自然审美提供了一个奠基形式。
以此为基点,从大地上的植被到天空的飞鸟,再到遥远天际的斗转星移,形成了一个连续性的时空放大模式。
在这一界域之内,既潜隐于泥土又四散洋溢的自然生命感,使人栖息的世界成为一个气韵生动、大化流行的审美世界。
其次,自然生命总是在运动中表现为过程,并通过大地上的花开花落、草木枯荣使时间获得感性表征,这种自然性的时间运动被中国人规划为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等,从而为人的农事活动建立规律。
中国农事的规律也是审美的规律,中国最早的历法就是农事诗,两者均体现出时间进程、自然审美体验与农事乃至政治实践相协调的特点。
后世的“四季歌”、文学的伤春悲秋主题、绘画的“四条屏”等,均是这种时间模式的艺术延伸形式。
最后,在这种审美化的自然经验中,时间被空间化,空间也被时间化,从而使天下体系成为时空协调的审美体系。
根据现有文献,中国人的四季感知至少自《吕氏春秋•十二纪》始,已被纳入到了“中央—四方”的空间架构之内。
其中,东方因与春天关联而气候宜人、关乎理想;南方因与夏天相联而炽热、富于浓情;西方因与秋天关联而消极、充满肃杀;北方则因为与寒冬关联而代表一种否定的精神。
据此,由时空交会生成的世界就成为人的情感和价值取向的符码,所谓四季、节令之变则通过与空间方位的配置,将世界带入到一种节奏化、韵律化的动态和谐之中。
(摘编自刘成纪《论中国美学的天下体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美学的角度看,传统的“天下”体系是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审美体系。
B.中国古人的时间观念,依托于对土地气候物候和天象变化等的过程性经验。
C.河洛中原的人们居于天下中心,他们基于乡土经验的的时间观念有普适性。
D.时间进程、农事活动、自然审美体验在中国最早的历法中,是协调一致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否定对天下概念的政治层面的定性,接着展开论证。
B.第二段分析了两个问题:中国传统时间观念形成以及它具有审美特征的原因。
C.第四段到第六段从三个方面对第三段的观点进行论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D.文章引用的文学、绘画、历史典籍方面的例证,增强了说服力,支撑了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研究中国人时间意识与天下观念的关系,要考虑中国早期农耕文明对其时间观念的影响。
B.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是从中原出发对世界的想象性建构,没有科学性,只有审美价值。
C.自《吕氏春秋•十二纪》始,中国人才把四季感知纳入到“中央—四方”的空间架构之内。
D.农事是规律性的活动,中国人据此划分了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使时间获得表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6月25日2时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
截至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21颗卫星,包括18颗M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因小巧灵活加之英文简称谐音而被网友称为“萌星”;1颗G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被北斗人称为“吉星”;以及两颗IGSO卫星,被北斗人称为“爱星”。
“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时刻聚焦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8字舞。
此次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爱星”。
(摘编自2019年6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网站)材料二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5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最新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
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
20余年来,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
去年,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19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
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
北斗一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帆板做起,“当时很多卫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
”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二号研制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为实现快速形成区域导航服务能力的国家战略,以谢军、杨慧等为代表的北斗人设计了国际上首个以GEO/IGSO卫星为主、有源与无源导航多功能服务相融合的卫星方案,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
五院卫星团队在谢军、迟军、王平、陈忠贵等的带领下,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
(摘编自2019年5月27 日《经济参考报》)材料三作为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北斗直接牵引带动着数百家单位、上万名研制人员。
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谢军告诉记者,这些人在过去2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共同锻造了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
“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
”谢军说,即便是团队中的泰斗和“明星”人物,也不“藏着掖着”。
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
(摘编自《中国北斗的自主创新之路——将“命脉”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材料四北斗系统被称为“太空丝绸之路”。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防务与安全研究所的亚历山德拉•斯蒂金斯表示:“这期间肯定有涉及扩大影响力的因素,但更多则是关于经济安全的。
”他认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的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2018年9月25日网易科技报道《BBC: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走向全球》)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斗三号的三种卫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我国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的第21颗卫星。
B.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这和北斗团队的接力奋斗密不可分。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并跑到领跑,体现了中国速度,目前,已经全面领先世界其他导航系统。
D.北斗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团队工程,它的研制发展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阳帆板是北斗卫星国产化的开端,这之后北斗卫星国产化步伐逐渐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断出现。
B.2018年是北斗卫星高密度发射期,2019年再发射6至8颗卫星之后,将开启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
C.由材料二和材料四可知,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北斗“三步走”的规划是由区域覆盖到全球覆盖,为全球提供服务。
D.随着北斗系统由区域导航发展到全球导航,西方有人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目的作出自己的判断。
6.“北斗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昔日之光夏笳在熙熙攘攘的车站广场,我突然看见一幅脸部特写照片从大屏幕上闪过。
那是一张老态尽现的面孔:深褐色的、布满各色斑点的皮肤,像是某种风干的兽皮皱缩在一起;眼窝、嘴角、面颊,连同太阳穴都深深凹陷下去;从微微张开一道缝的眼眶中,几乎看不到什么光亮,也很难辨识出表情。
我呆呆地停下脚步站住。
那是奶奶,我认得出,却又与记忆中的样子如此不同。
我掐着手指算了很久才算出,奶奶今年应该是106岁了。
屏幕上依旧闪动着一张又一张面孔,配以字幕和解说词:抗战胜利80周年,最后的老兵,国家荣誉奖章……于我而言,这些数字、地点与事件总显得些许陌生,仿佛一张过于庞大繁复的蛛网,向历史纵深处无边无际地蔓延。
我读到这些字句时从来不会想起奶奶,不会想到那个从路边小贩推车上购买拐枣的老太太,是地主家的小姐,是一位将军。
我买了一张车票,坐上高铁回老家。
车厢里孩子的哭闹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我按下座位旁边的按钮,几道薄薄的光幕从上方落下,将我包围其中。
我在光幕上轻敲几下,寻找关于奶奶的资料。
文字和图片一段段在光幕上流淌,奶奶这一生的故事都随时间之河顺流而下。
资料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一篇小学生作文,题目是“写给爷爷奶奶的一封信”。
我费力辨认那些歪七扭八的字迹,突然意识到这篇作文正是我自己写的。
继而,我看到了自己多年前的一份写作提纲: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年迈的奶奶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打盹。
梦中她告诉战友们,战争已胜利,他们期盼的那种和平生活已经来临;她绘声绘色地描述那些不可思议的新奇玩意儿——高楼、高铁、无人飞机、小汽车……或许是因为内心深处的胆怯吧,我怕自己无法设身处地体认奶奶经历过的那些岁月,也无力把握那些过于宏大的历史图景,能够把握的只有距离我最切近的生活场景,譬如奶奶颤巍巍行走的步态和苍老的容颜,譬如院里的葡萄架,譬如拐枣在舌尖黏稠的甜味。